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法制教育手抄报

六年级法制教育手抄报

六年级法制教育手抄报
六年级法制教育手抄报

六年级法制教育手抄报

六年级法制教育手抄报图(1)

六年级法制教育手抄报图(2)

六年级法制教育手抄报图(3)

六年级法制教育手抄报图(4)

一、法律名言警句

1)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3)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4)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5)再坚强的堡垒也敌不过金钱的侵蚀。

6)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7)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8)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

9)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10)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二、法律知识问答

1、青少年的法律概念是什么?

青少年的年龄界限定在13周岁至25周岁。它既包括一部分18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法学界关于青少年犯罪是界定于此年龄段);也

包括一部分19—25周岁的已成年人(统计青少年犯罪率即界定于13—25周岁)。

2、开展普法活动对青少年有什么意义?

可以增加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同时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率。因为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对法律,对社会的认知感很模糊,所以可

能会产生不健康的心里,如果受到不法之徒的诱使,还可能会导致

犯罪!所以开展普法活动对青少年对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样

可以使社会更安定,而且还可以使青少年有良好的心里素质。

3、青少年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

从身边的小事和细节就培养起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电视、课堂学习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和城市

的各个角落都加以实践,不断树立起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从点滴

细节学起,充分发挥青少年的好奇、好动、求知的特性。

三、法律小故事

故事1

15岁的初三学生庄海在初一年级时就加入了共青团,当选为班长,工作负责、学习优良,先后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有

一天与父母告别后准备回家时,发现一个初二学生在他父母后面做

鬼脸,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问一问、说一说,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庄海非常生气,认为是对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几个同学

一起上去教训他一顿。原以为被教训者不会怎样,没想到却引起这

个学生邀约一帮人来报复。为了不甘示弱,又发生了对报复者的报复,在双方殴打中,庄海拿出随身带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伤,法院判处庄海犯故意伤害罪。在监狱里,庄海面对铁窗、铁门,回顾这不该发生事,无限悔恨???。

故事2

李某,男,16岁,汉族,在校学生,住陕西省王光马岗乡。李某向同学佘某索要钱物未成,佘某就告诉无业人员远某等人,远某得知后警告李某不要再向佘某索要钱物,如果再要就用武力。李某为此要“教训”远某。2009年6月12日下午,李某要求社会上的另一帮无业人员张某去教训远某,张某又叫了宋某持钢管至太仓市某镇新华桥,对远某及远某的朋友沈某、房某进行殴打,致远某、沈某受轻微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