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胎儿胃肠多模态】胎儿胃肠道异常的超声和MR成像(3):胃肠道异常-食道闭锁

【胎儿胃肠多模态】胎儿胃肠道异常的超声和MR成像(3):胃肠道异常-食道闭锁

【胎儿胃肠多模态】胎儿胃肠道异常的超声和MR成像

(3):胃肠道异常-食道闭锁

胎儿胃肠道异常的超声和MR成像

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胎儿胃肠(GI)异常的两种方法。超声(US)是首选的检查方法,MRI可以作为一种补充的方法。

尽管 MRI 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 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但尚未建立MRI 来评估胎儿胃肠胃肠异常。因此,应更多地关注超声筛查后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胃肠道异常;磁共振成像;产前; 超声

胃肠道异常(GI Abnormalities)

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

食管闭锁 (EA) 是一种发育状况,其中食管中断导致食管近端盲袋,通常位于或高于气管分叉水平,伴有 (90%) 或不伴有 (10%) 气管食管瘘 (TEF)。虽然罕见,但它是最常见的食道异常。患病率为2.4/10000人。

单独的超声是用于产前检测 EA 的较差诊断工具。超声对产前EA 诊断的敏感性较低(31.7%),假阳性率较高,阳性预测值(PPV)为34.8-85.7%。通常不会在妊娠晚期和平均孕周32 周之前做出诊断。

超声特征包括“袋征”和“下咽部扩张”、不可见或小胃、羊水过多、腹水和中孕或晚孕期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

43%的食管闭锁胎儿存在食管近端扩张,被认为是EA最可靠的征象。然而,它不能在妊娠26周之前被检测到,因为它可能被误认为是正常的咽部。已报道有假阳性结果。由于胎儿吞咽的间歇性,无袋征不能排除胎儿EA的诊断。

与袋状征象相比,下咽扩张是一种更早、更敏感的征象(86% vs 62%),但特异性较低(67% vs 97%)

由于缺乏精确的截止值,胃大小是主观的,它也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的瞬态发现。对于瘘管型 EA(几乎 90% 的 EA)和非瘘管型病例,由于胃黏膜分泌物,没有胃泡并不是一个有用的迹象。胃大小检测EA 的 PPV 低,假阳性率高。50%的病例发现无胃或小胃。

在56.3%的EA病例中出现羊水过多。然而,它并不经常在妊娠24周之前被诊断出来。有报道有较高的假阳性率(66.2%)。就像看不见的胃征一样,这个征对EA的情况可能没有帮助。对于伴有 TEF 的EA 病例,结合使用羊水过多和小或没有胃泡(这是 EA 最常见的产前超声体征),可以提高 EA 产前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证实诊断,最近的研究建议在GA30周左右MRI检查,MRI 是诊断EA的一种敏感方法。在可疑超声后进行时,胎儿MRI对 EA的产前诊断敏感性为高PPV94.7%(68.2-100%)。

由于多平面重建,它还具有更好地描绘袋状征的优势,检测率为83%。

然而,MRI在预测瘘管交通的类型方面效果较差。

和t1加权序列将有助于评估相关的肛门闭锁,采用液体敏感序列来评估下咽是否有扩张或不可见的食管,以确定诊断。

EA与35-40%的胎儿的IUGR相关。至关重要的是,一半的与唐氏综合症相关的 EA 没有TEF。因此,看不见的胃泡提示染色体异常的高风险。无闭锁的TEF患者的发生率要低得多(10%)

由于EA有广泛的先天性异常(40-65%),包括VACTERL相关(椎体缺损、肛门闭锁、心脏缺损、气管食管瘘、肾脏异常和肢体异常)和非整倍体(6-10%)37,这需要对胎儿解剖进行细致的检查。

超声心动图和羊膜穿刺术也被建议排除相关的心脏和染色体异常(图1)。

图1:30周胎儿的食管闭锁(EA)表现为羊水过多和小胃。T2加权SSFSE图像(A、B)显示气管后侧胸腔上部(大箭头)内有一个食管袋(小箭头)。注意羊水增加与羊水过多相符。胎儿的胃很小。C,超声图像中的食管袋(箭头)。H,头。D,产后X线片中的食管胃管盲环证实了诊断。

文献来源

1.J Ultrasound Med. 2022 Oct;41(10):2601-2613.Epub 2021 Dec 28.

A Spectrum of Ultrasound and MR Imaging of Fetal Gastrointestinal Abnormalities: Part 1 Esophagus to Colon PMID: 34962317 DOI: 10.1002/jum.15932

2.J Ultrasound Med. 2022 Oct;41(10):2615-2627. Epub 2021 Dec 28.

A Spectrum of Ultrasound and MR Imaging of Fetal Gastrointestinal Abnormalities: Part 2 Anorectal Malformation, Liver, and Abdominal Wall Anomalies

PMID: 34962310 DOI: 10.1002/jum.15929

新生儿食道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护理

新生儿食道闭锁与食管气管瘘护理常规 一、定义:食管由咽喉至胃的通路上任何一处发生关闭称之为食管闭锁。在食管与气管之间有不正常的通道形成瘘管称之为食管气管瘘。食道闭锁是一种中段食管缺失的先天性疾病,常伴食管气管瘘。系胚胎发育3~6周发生障碍所致,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炎症、血管发育不良或遗传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 1、孕母羊水过多:食道闭锁胎儿不能正常吞咽羊水,从而造成羊水循环障碍,而致羊水过多;间接导致早产;营养不良,常为小于胎龄儿。正常循环于呼吸道的羊水经漏道引致食管,消除了羊水对食管、支气管的支持效应,从而造成器官软化。 2、口腔溢液:生后即出现唾液增多,不断从口腔外溢。频吐白沫。 3、喂奶后呛咳,呕吐,同时有发绀和呼吸困难:这是食管闭锁患儿的典型症状。 4、体格检查:腹部显著膨胀,叩诊程鼓音:并发肺炎时,双肺布满湿罗音。 Gross分型 Ⅰ型:食管上下两段不连接,各成盲端,两段间距离长短不等,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 Ⅱ型:食管上段与气管想通,下段呈盲端,两段距离较远。 Ⅲ型:食管上段为盲管,下段与气管想通,想通点一般在气管分叉处

或其稍上处,两段间距离超过2cm者称a型,不到2cm者称b型。Ⅳ型:食管上下段分别与气管想通。 Ⅴ型:无食管闭锁,但有瘘与气管想通,为纯食管气管瘘。 三、治疗措施 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Ⅰ型;Ⅱ型: 术一:先行食管造口,胃造口术,后期行结肠、回肠、或胃代食管术。术二:两次开胸:第一次将食管两盲端拖出并固定于胸壁,坚持每天用探条扩张食管上下盲端,数天或数周后二次开胸行食道吻合术。 Ⅲ型;Ⅳ型:将瘘管气管侧结扎,近端盲端剪开,行近远端食管单层吻合。 Ⅴ型:H型瘘管通常位于颈根部L2水平,可行颈部瘘管结扎术。(术后口腔吸痰不可超过舌根部) 术后一般留置胃管、放置胸膜外引流管,接闭式引流。 四、观察要点 术前:生命体征,呼吸道是否通畅

【胎儿胃肠多模态】胎儿胃肠道异常的超声和MR成像(3):胃肠道异常-食道闭锁

【胎儿胃肠多模态】胎儿胃肠道异常的超声和MR成像 (3):胃肠道异常-食道闭锁 胎儿胃肠道异常的超声和MR成像 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胎儿胃肠(GI)异常的两种方法。超声(US)是首选的检查方法,MRI可以作为一种补充的方法。 尽管 MRI 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 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但尚未建立MRI 来评估胎儿胃肠胃肠异常。因此,应更多地关注超声筛查后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胃肠道异常;磁共振成像;产前; 超声 胃肠道异常(GI Abnormalities) 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 食管闭锁 (EA) 是一种发育状况,其中食管中断导致食管近端盲袋,通常位于或高于气管分叉水平,伴有 (90%) 或不伴有 (10%) 气管食管瘘 (TEF)。虽然罕见,但它是最常见的食道异常。患病率为2.4/10000人。 单独的超声是用于产前检测 EA 的较差诊断工具。超声对产前EA 诊断的敏感性较低(31.7%),假阳性率较高,阳性预测值(PPV)为34.8-85.7%。通常不会在妊娠晚期和平均孕周32 周之前做出诊断。 超声特征包括“袋征”和“下咽部扩张”、不可见或小胃、羊水过多、腹水和中孕或晚孕期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 43%的食管闭锁胎儿存在食管近端扩张,被认为是EA最可靠的征象。然而,它不能在妊娠26周之前被检测到,因为它可能被误认为是正常的咽部。已报道有假阳性结果。由于胎儿吞咽的间歇性,无袋征不能排除胎儿EA的诊断。 与袋状征象相比,下咽扩张是一种更早、更敏感的征象(86% vs 62%),但特异性较低(67% vs 97%)

胎儿三维成像研究进展

胎儿三维成像研究进展 廖科丹;刘萍 【期刊名称】《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年(卷),期】2015(005)004 【总页数】5页(P42-46) 【关键词】成像, 三维;超声检查, 三维;磁共振成像, 三维;胎儿 【作者】廖科丹;刘萍 【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5;R445.1 在医学影像技术用于产科之前,医生难以检查到胎儿的形态和结构。产科超声的出现,使得胎儿检查成为现实,部分胎儿畸形等疾病可以进行产前诊断。然而,超声检查结果与医生的经验密切相关。其重要原因是二维图像难以显示胎体的整体空间构架。三维成像技术的出现,使胎儿影像学检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二维向三维发展。三维成像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人体二维断层图像堆叠及后处理从而形成三维体数据,呈现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图形来展示人体组织器官。胎儿三维成像技术主要包括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3D-US)和三维磁共振成像(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MRI),相较于二

维检查方法,信息量大、三维立体,能显著提高人类对胎儿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及生长发育规律的认识能力。 一、胎儿3D-US成像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产科超声在产前诊断具有重要地位。二维超声(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2D-US)只能显示单个切面图像,其检查结果常受操作者经验及胎儿病变类型的影响。l96l年,Baum等[l]提出了3D-US的概念,即在多幅人体器官二维超声图像的基础上,用叠加的方式得到器官的三维图像,可同时显示胎儿三个正交平面,对感兴趣区结构重建立体三维图形,具有任意旋转、多角度观察胎儿的解剖结构等优点。此后的20年里,3D-US逐渐被运用于胎儿体质量、心室容积的测量及颈动脉斑块的显示等[2]。近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3D-US成像的模式、扫描角度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得胎儿3D-US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从胎儿畸形筛查到生物测量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胎儿畸形分析 胎儿畸形筛查是产前诊断的主要工作之一。2D-US成像足以明确诊断大多数先天畸形及判断其预后,但对某些复杂细小畸形仅靠二维还难以辨认,不能满足产前诊断的临床需要[3]。大量研究验证了3D-US在评价胎儿正常解剖结构和畸形方面的独到之处,尤其在显示胎儿颜面部、脊柱和四肢畸形以及胎儿心脏方面的优势,其表面成像更能被孕妇及家属理解,对家属及外科医生也更直观。 l.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是最常见的胎儿畸形。3D-US的优势在于经多切面成像方式重建出2D-US无法获取的正中矢状面和旁矢状面的影像信息,提高脑中线结构,如胼胝体及小脑蚓部畸形的检出率。Correa等[4]利用3D-US 研究发现,妊娠l6~24周胎儿胼胝体显示率为84%,小脑蚓部为92%,而超过妊娠20周胎儿脑解剖结构清晰显示率为 90%以上。此外,Pilu等[5]利用3D-US 冠状切面的四维-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4D.VCI-C)技术成像获得的脑中线平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