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二批次国家遗址公园案例分析参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74 MB
- 文档页数:33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案例分析第一篇: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案例分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案例分析一、项目名称: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二、项目背景:1、地理环境: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中相对独立且主题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园林,坐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遗址上,北接大雁塔北广场,东临戏曲大观园,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价值、景观特色和宗教意义。
2、历史文化背景:园区占地52.9亩,其前身是曲江春晓园。
经重新进行艺术定位,借鉴传统北方、皇家园林和佛教寺院建筑风格,改造为佛文化主题遗址公园。
作为佛教文化主题园林,园区无所不在地向市民传达了“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氛围,达到明心见性“与天和谐,谓之天乐”的目的。
唐大慈恩寺是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即唐高宗)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在皇宫城南晋昌里的“净觉故珈蓝”旧址营建的新寺。
面积342亩,是现存寺院面积的7倍。
整个工程“穷班垂巧艺,尽衡霍良木”,寺院建成后,极为壮丽。
唐太宗赐新寺名为“大慈恩寺”。
当时的大慈恩寺是唐代规模最大的寺院,寺院新落成时,唐代高僧玄装受朝廷圣命,为首任上座主持,寺内的大雁塔是他亲自督造的,并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从建寺至今,大慈恩寺在战乱中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唯有大雁塔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现存寺院只是当时的西塔院。
1988年日本船桥市与西安结为友好城市,并出资在原唐大慈恩寺遗址上修建了“春晓园”。
2007年为了丰富广大市民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在原春晓园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建,并更名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三、功能分区:整个园区可分为观景区及休闲区。
(一)景色分区:春晓园的景点根据有关传说和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句建造,以诗成景,韵味无穷。
包括雕塑区、古亭飞瀑、曲江春晓、白石滩、关石入口、舞马御杯、柳浪亭、鸟鸣涧、竹里馆等景点。
1、雕塑区:(1)高宗建寺雕塑以圆雕的形式表现了高宗建大慈恩寺的故事,在人物表现上,以高宗李治指挥建寺的场景构成。
东华门遗址公园遗址公园案例
摘要:
1. 东华门遗址公园简介
2. 遗址公园的案例分析
3. 总结与展望
正文:
东华门遗址公园位于我国北京市,是一座集考古、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遗址公园。
公园内的东华门遗址是我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遗址公园的案例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东华门遗址公园的保护和利用。
在保护遗址的同时,公园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利用措施,如建设展览馆、开展文化活动等,使得遗址公园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起到了传承和普及文化的作用。
其次,东华门遗址公园的旅游开发。
公园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不仅提高了遗址的知名度,也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东华门遗址公园是一个成功的遗址公园案例。
它不仅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贡献,也在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浅谈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了人们休闲、旅游、教育的新场所。
如何规划一座具有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的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一个方案设计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案例,浅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一个以考古发掘的文化遗产为主要展示内容、以旅游、文化、科学、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开放性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正确认识和合理规划考古遗址公园,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展示史前、历史和文化的遗产,还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调查与研究阶段在规划考古遗址公园前,必须全面了解、调查与研究遗址及其周边环境,评估资源价值、自然条件、社会影响等因素,系统分析,并提出方案不同选择,并确定最终方案。
(二)原则性设计在规划设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必须遵循以保护为主、以利用为辅的原则。
把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保护要求作为设计的核心;遵守保护原则和市场的利用原则,考虑到人文要素、自然环境要素、生态经济要素等方面,使公园建设具体可行性,设计切实可行且具体实现措施,为后续建设提供基础。
(三)详细设计在规划设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时,要有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绿地、景观、水系、建筑、道路、设施、标识系统等方面设计。
要考虑人才队伍、管理体制、公众教育等方面。
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设计的要点(一)保护与利用并重保护是遗址公园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文物保护第一的原则,合理考虑遗址本身的地质、生态、气候等自然要素,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建立长期保护机制,保护好考古遗址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旅游是遗址公园设计的一体,要紧密结合,构建文化旅游体系。
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产品开发,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传达文化价值。
园区底部中心设置文化遗址陈列,配以音像多媒体、模型、图文等丰富的展示形式,展示遗址的文化内涵,让游客能够快速领略到遗址和当地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