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脏活检标本纤维化评估的最新进展

肝脏活检标本纤维化评估的最新进展

肝脏活检标本纤维化评估的最新进展
肝脏活检标本纤维化评估的最新进展

肝脏活检标本纤维化评估的最新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分期为何如此重要?

肝纤维化分期如此重要其原因有二:首先,选择治疗的病人;其次,治疗后纤维化的动态变化(进行或退行)。慢性病毒性肝病(CHB)是长期炎性肝脏疾病,该病毒对肝脏的侵袭会导致纤维化的发展,恶化等。纤维化以及纤维化终点的肝硬化都是导致发病率和致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对肝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上,纤维化评估被广泛认为可提供相关的重要信息,并且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我们知道纤维化是组织形态学上的损害,所以肝脏活检自然也就成为判断疾病分期的金标准了。CHB不但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而且该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也会花费大量的金钱,由于上面的多种原因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来寻找合适的纤维化评估方法。目前,很多非损害评估肝纤维化分期的方法已大量开发与发展,这些非损害方法可用来替代肝穿刺术,从而评估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包括血清标记物和瞬时弹性成像方法。然而,大绝大部分非损害评估方法不能有效区分相邻肝纤维化的分期,同时这些方法只能精确区分肝硬化的有无或轻微肝纤维化。因此,尽管肝脏活检术有一定地抽样误差,但该方法仍然是决定组织学评估和分期的金标准。具体地说,在HBV感染中,将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作为肝穿刺的候选者来评估肝纤维化的分期。明确地说,CHBV感染管理的临床指南推荐,肝穿刺术是作为肝脏疾病纤维化评估的参考方法,该方法可评估与诊断疾病的治疗情况。

此外,已证明肝病患者长期持续性服用治疗HBV感染抑制药,核苷类似物药,例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等药物后,通常会导致获得性的纤维化消退。而且,强有力的证据证明HBV复制得到控制时,很高比例的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疾病会发生逆转。肝硬化逆转可改变治疗方法,而且可明显降低晚期肝硬化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长期口服抗HBV后,可借助相关的临床诊断方法确定肝硬化的逆转情况。

如何评估肝纤维化?

组织纤维化评估方法包括半定量评分方法,具体有METAVIR, Knodell, Ishak 等评分方法。纤维化是以分期来划分损害程度的,而坏死性炎症是以评分来划分

损害程度的。纤维化分期是以纤维化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的结合为评估指标。上述的半定量组织评分方法主要用在临床试验与个体化评估上。

与半定量评估方法相比,更定量的纤维化评估方法为形态学测量方法,该方法是以数字组织切片的成像分析为基础的。肝脏组织纤维化的评估必须进行天狼星染色(传统方法),然而这样会导致所有结缔组织都被染成该颜色,但染色的数量与化学确定的胶原蛋白成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是用来证明胶原蛋白存在的有力证据。组织纤维化程度是一个百分比值表示,同时天狼星染料对整个组织表面染色后纤维化比例是以组织纤维化区域的比例表示,例如胶原蛋白比例的区域(CPA)。在比较配对肝脏活检标本时,都可借助组织纤维话数量的增长或减少作为标准,从而确定组织纤维化是在进展,还是在消退的进程中。

qFibrosis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Xu等专家在Journal of Hepatogy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章建设性地阐述了qFibrosis,其内容如下:一种全自动方法可测定胶原蛋白全定量数值,借助该方法的专门的、复杂的全自动算法也可获得胶原蛋白的相关重要信息,包括胶原蛋白的空间位置和纤维组织的形态学特征。该全自动方法分别对纤维化动物模型和CHB患者的活检标本都做过试验。主要纤维化形式包括:汇管区胶原蛋白(汇管区扩大),桥样联结胶原蛋白(桥接纤维化),小叶内胶原蛋白(肝窦细胞纤维化或细胞外基质纤维化分部的细胶原蛋白),这些胶原蛋白形式都是借助图像采集和处理实现的,同时将其转化成定量化参数,从而形成qFibrosis指标。

qFibrosis指标是以特殊的显微成像成像技术为依托,主要包括之前就有过报道的非线性光学二次谐波(SHG)与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显微成像技术,应用这两大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从而有效地获得胶原纤维的结构信息。由于非染色活检标本中的纤维状的胶原蛋白分子具有固有光学特性,因此借助该特性,SHG 和TPEF光学技术可分析与定量2D,3D成像的胶原纤维。

在大鼠动物模式试验中,其纤维化不断发展时,qFibrosis值具有上升趋势,同时该数值所有半定量纤维化分期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 然而CPA只有在晚期肝纤维化中时才具有显著的改变,而对于早期肝纤维化时,则无法区别发生的改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活检标本试验中,以活检标本长度

大于15mm的69个活检标本为样本来源,获得qFibrosis数值,该数值成功的区分了所有以METAVIR方法分期的样本(P<0.05)。相比之下,CPA只能区分纤维化3与4期的不同。

该文章的作者阐述了qFibrosis指标对抽样误差的不敏感。qFibrosis指标也可修正由观察者自身偏差引起的抽样误差。对于独立的CHB肝脏活检标本,qFibosis指标可完全忠实地重复Metavir方法所做的纤维化评估,在区分不同分期的纤维化样本中,该指标更优于CPA测定方法。检测纤维化的不同分期,获得不同qFibrosis值的AUC数值范围从0.90到0.95,而CPA的AUC数值范围0.84到0.92。

因此,文章阐述qFibrosis具有高精确性与可重复性,qFbirosis作为一个新的参数用于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的分期。然而,要想得到全世界广泛的认可,还需要做近一步的深入研究。首先,其中还有待阐述该尖端技术的附加值,与传统的半定量评分体系相比,该技术价格过高,同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虽然半定量评分方法被证明具有临床相关性,但本文提到的技术在评估临床相关性上具有如此高的精密度,这还是需要有力近一步阐述。迄今为止,在过去的30年里,尽管有很多重要的技术不断发展,但对肝组织纤维化成像图片的定量化分析的发展仍是十分缓慢。近来,虽然一些研究显示CAP评估纤维化的方法可能与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目前在临床实验中也只有该方法用来评估组织纤维化。此外,根据潜在的慢性肝脏疾病的病理学特征,纤维化的形式也是不同的。的确,当从门静脉周区域扩散的病毒性肝纤维化时,纤维化主要发生在窦周细胞与位于NAFLDS中第3区的区域中。由于qFibrosis指标将纤维化形式包含在量化算法中,因此也存在一个强有力的假设:一个算法不可能适合所有组织纤维化疾病的量化分析。如果是相关疾病合并症的肝病患者(例如HCV与NAFLD),如何通过该方法评估组织纤维化?虽然临床迫切需要验证新的非侵害性的指标,但qFirosis 始终都是以肝脏标本为基础而得到的数值。

最后,该项研究有力地阐述了qFibrosis具有高精确性与可重复性,qFbirosis作为一个新的指标用于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的分期。这是划时代方法,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而在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研究,这种极其特殊的背景下,借助该方法肝脏活检标本将提供更加丰富和有价值的信息。

肝脏病理检查时间

肝脏病理检查时间 文章目录 肝脏病理检查时间 1、肝脏病理检查时间 肝功能检查一般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采血比较好,主要就是因为进食后血清蛋白、脂肪及糖均可能出现变化,所以空腹情况下采血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可以更好地保证肝功能检测的准确性,所以想要检查肝功能的话,一定要在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时候早上不吃饭去医院抽血检查,一般等一会就会有结果出来,然后再让坐诊的医生看一下检查结果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健康的状态,要是没有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回家,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就可以采用相对应的办法进行治疗。 2、肝脏病理检查后怎么做

做肝功能检查的时候患者也不要太激动了,一般只要采血之后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只要耐心的等待就可以,人们在等待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吃点东西,但是也尽量不要吃大鱼大肉之类太油腻的东西,最好是吃点面包,蔬菜,水果之类比较清淡的东西。 3、肝功能的检查要注意什么 3.1、检查的前一天晚餐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或饮酒,晚上九时后不要再进食,可以少量饮水,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小孩母乳喂养的禁食2~3小时,牛奶喂养的禁食3~4

小时)。 3.2、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应到医院后安静地休息20分钟后再抽血化验。 3.3、抽血前三天应停服影响肝功能试验结果的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氯丙嗪、水杨酸制剂等。 肝脏病理检查的项目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 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低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指的是对肝脏进行纤维化程度检查时,所参考的几个有意义的项目的正常范围。 具体来说,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就是:PCⅢ(即III型前胶原)的正常值、IV-C(即IV型胶原)的正常值、LN(即层粘连蛋白)的正常值、HA(即透明质酸酶)的正常值、CG (即甘胆酸)的正常值、PLD (即脯氨酸肽酶)的正常值、MAO (即单胺氧化酶)的正常值、PINP (即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的正常值。 肝纤维化指标是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一个评估标准。及早发现肝纤维化指标和正常值存在偏差,及早展开治疗,有利于遏制肝纤维化向更坏的趋势发展。因此,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相当重要。 想要得到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的准确数据,需要在检查前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检查前不能进食。肝脏抽血检查要求空腹,空腹时间一般为8—12个小时。 其次,检查前一天不能喝酒。喝酒会导致转氨酶升高,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再次,检查前不要服用药物。有些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功能暂时性损伤,从而引起肝纤维化指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检查前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且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接受肝穿刺活检时,一定要经过患者的同意。 在接受完静脉抽血后,就可以得到检查者的肝纤维化指标数据了。将这一数据和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相对比,就可以判断肝脏内的肝纤维化水平处于哪一阶段,以及是否需要治疗了。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 指标具体项目正常值 PCⅢIII型前胶原低于18ng/mL IV-C IV型胶原30—140ng/mL之间 LN 层粘连蛋白50—180ng/mL之间 HA 透明质酸酶低于120ng/mL PLD 脯肽酶1107±19.5u/L之间 MAO 单胺氧化酶 3.3—15.1nmol/(s·L)之间有纤维化指标正常值,就有异常情况。肝纤维化指标的异常结果,主要有: PCⅢ超出纤维化指标正常值,连续上升,提示病情可能有恶化并向肝硬变发展。 IV-C超出纤维化指标正常值,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逐渐加重。 LN水平超出纤维化指标正常值,数值越高,患者的食管

肝组织病理活检介绍

肝组织病理活检介绍 肝组织病理活检是什么?肝组织病理活检是根据负压吸引的原理,采用快速穿刺方法,从肝内抽取少量的肝组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的改变,再结合临床资料,作出肝病的诊断。快速肝穿刺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目前诊断肝硬化比较流行的方法。 一、诊断意义: 通过对活检组织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明确脂肪肝病变程度、类型、有无合并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对病人的治疗以及预后判断亦有重要价值。此外,像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各种类型的肝硬化等,其肝脏病变呈弥漫性,取出较小肝组织,也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可为各种肝病或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提供诊断依据,有助于确定、补充或纠正临床诊断,有助于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发现,也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了解疾病的演变过程。另外,肝活检活组织也是一种治疗手段,肝脓肿病人可通过肝活检抽出脓液,同时还可通过穿刺针注入药物治疗。 二、主要应用: ①局灶性脂肪肝与肿瘤区别; ②为探明某些少见疾病,如胆固醇酯贮积病、糖原贮积病等; ③无症状性可疑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肝活检是唯一诊断手段; ④戒酒后ALD或ALD有不能解释的临床或生化异常表现者; ⑤肥胖减少原有体重10%后肝酶学异常仍持续者,需肝活检寻找其他原因; ⑥任何怀疑不是单纯肝组织脂变或疑有多病因引起者。 三、术前准备: 术前应检查血小板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如有异常,应肌注维生素Kllom9,每日1次,3天后复查,如仍不正常,不应强行穿刺(对于凝血酶原时间不符合穿刺条件者,术前应给予2~3u的新鲜干冻血浆;对于血小板低者应输血小板)。 (1) 穿刺前应测血压、脉搏并进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肺气肿、胸膜肥厚,验血型,以备必要时输血。术前l小时可服地西泮10mg。 (2) 术前应检查血小板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如有异常,应肌注维生素Kllom9,每日1次,3天后复查,如仍不正常,不应强行穿刺(对于凝血酶原时间不符合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1-12-05T13:58:27.85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作者:武杰 [导读]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肝脏损害及炎性反应,在修复过程中导致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 武杰 (盘锦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辽宁盘锦124000)【中图分类号】R70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95-02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慢性肝病所致的持续或反复的肝实质炎症坏死可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因此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纤维化。因此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 C)、透明质酸(HA)水平及临床意义。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0例肝患者血清LN、PCⅢ、Ⅳ-C、HA水平,能反映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肝纤维化的诊断迄今仍以组织病理学检查最为可靠,但由于肝穿活检系有创性检查,所以标本有局限性,难以常规用于随访和动态观察。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这四项指标是反映肝纤维化较好的血清学指标。本组检测了150例慢性肝炎患者LN、PCⅢ、Ⅳ-C、HA水平,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15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100例,女50例,平均年龄28~64岁,其中慢性轻度肝炎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2~60岁;慢性中度肝炎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25~65岁;慢性重度肝炎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25~65岁;肝硬化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30~65岁。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修订标准[1]。对照组25例,为本院健康体检人员,男15例,女10例,年龄25~55岁。 1.2 仪器与试剂: 北京源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仪与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 1.4统计学处理: 各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四项指标检测数据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 2结果 4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检测情况见表1。四项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随病情的加重以及病程的延长逐渐升高(p<0.01), PCⅢ、LN 在慢性肝炎重度组升高明显,HA、Ⅳ-C在肝硬化组升高明显,慢性肝炎轻度组血清LN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4组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水平情况(x±s)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肝脏损害及炎性反应,在修复过程中导致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性,是各种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及炎性反应活动度有良好的相关性,与肝脏损害程度及肝组织纤维化发展的阶段性密切相关[2]。 3.1 LN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主要存在于基底膜的透明层中,也是一种糖蛋白,血清LN增高,含量与组织纤维化程度平行。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可明显增高。 3.2 PCⅢ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他器官纤维化时,PCⅢ也增高,持续PCⅢ增高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化形成发展,而PCⅢ降至正常可提示病情缓解,PCⅢ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一定价值,在慢性肝病的诊断上也有重要意义。 3.3 Ⅳ-C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当肝纤维化发生时,Ⅳ型胶原可能是最早增生的纤维,反应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地反映肝纤维化过程,是肝纤维化的早期标志之一。 3.4 HA由蛋白质于糖胺多糖共价结合形成的一类糖蛋白,肝硬变时可有大量糖胺合成并沉淀。HA是判定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活动中较为敏感的指标。 本实验显示,慢性肝炎轻度组血清LN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LN、PCⅢ、Ⅳ-C、H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说明慢性患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HA、Ⅳ-C、LN水平逐渐升高,PCⅢ水平升高程度为: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中度>肝硬化,这与慢性肝炎重度、中度时肝内炎性反应,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形成最为活跃有关。 肝纤维化血清四项指标具备:肝脏特异性高,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及肝脏实质和间质结构的紊乱。测定方法简便易行,联合应用有助于各种慢性肝炎的观察及检测形成肝硬化的可能性,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6 [2]林少锐,郑晓丹等。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世界感染杂志,2005,6(3):225-226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及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及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大部分的慢性肝脏损伤都会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肝移植,但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由于的供肝的不足和受者对手术不能耐受,肝移植技术无法完全解决肝硬化问题。近年来肝纤维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肝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诸多病因如病毒、酒精、药物等所致的肝细胞炎症、坏死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肝纤维化为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发展到肝硬变的必经阶段.,其机理相当复杂,目前认为它主要是多种因素造成肝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增多和异常沉积,其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糖蛋白、蛋白多糖和弹力纤维。尤其我国是世界公认的乙肝大国,发病人数居高不下,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可导致肝硬化外,部分可发生癌变。 现认为肝纤维化尚有逆转至正常肝的可能,而肝硬变则否,认为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就能治愈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给予有效治疗还可防止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因此,人们期望对肝纤维化作出早期诊断,如何诊断肝纤维化,超声波、影像等一旦发现多数已在中期以上肝硬化阶段,能够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至今主要依靠肝活检,临床称之为金标准。但,因其属损伤性检查,患者多不愿接受,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疗效考核指标更难,因需多次活检、穿刺部位及样本大小等有其局限性; 肝脏B超是了解肝脏形态结构的非创伤性检查; 常用的肝功能检查法仅反映肝脏炎症、坏死及功能的改变;在肝穿刺不易推广的情况下与肝纤维化相关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受到关注,其项目日益增加;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测定是无创伤性的,是从生化代谢方面判定肝纤维化的活动度,可进行动态观察,虽不能代替肝活检,但其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有其实用诊断价值,现临床所测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只反映了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过程的某个阶段及成分的变化,其临床意义应作综合分析评价。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四项内容: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 【正常参考值】血清:<100 ng/ml 【临床意义】HA是一种产生于间质细胞的氨基多糖,分子量4,000-8,000万,由肝内皮细胞摄取、降解,其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皮肤、关节液及玻璃体液中,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肝脏穿刺活检技术简称肝穿刺。当前肝穿刺的方法主要用于慢性肝病和肝脏移植等方面。 一、适应症 1.慢性肝炎目前慢性肝炎是肝穿刺的主要适应症。年龄大于40岁的部分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时机的选择及疗效的评价主要依赖于肝脏病理学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多需借助肝活检。 2.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酸转肽酶(GGT)增高等。 3.药物性肝病对于病史不详,与慢性肝炎鉴别存在困难时,可借助肝穿刺病理诊断。 4.不明原因黄疸适用于超声未见肝内胆管扩张,黄疸鉴别有困难临床偏向肝内胆汁淤积。 5.感染性疾病常见疾病包括组织胞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病、结核等。 6.代谢性疾病包括血色病、Wilson病、糖原累积病和淀粉样变等。 7. 器官移植在肝脏移植的围手术期,肝穿刺有助于判断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二、禁忌症 1.重度黄疸,大量腹水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比较应小于3秒,血小板计数应大于50×109/L。 2.充血性肝肿大。 3.右侧胸腔及膈下有急性炎症。 4.血友病患者。如有强烈指征应通过输入Ⅷ因子改善凝血状况后施行。 三、操作步骤 1.肝穿刺术前准备 1.1术前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如不正常,不应强行穿刺。 1.2 穿刺前应测量一次血压,以了解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情况。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立止血1000U。 1.3 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穿刺目的及可能出现之并发症,训练患者数次深呼吸后屏息。 1.4 用品准备无菌肝穿刺包、一次性活检枪(16G)、灭菌超声探头、灭菌手套、高弹力腹带、利多卡因、标本固定液等。 2.肝穿刺操作方法 2.1患者取左侧卧位,先用普通超声探头确定最佳穿刺点及进针路径,避开大的血管及胆管,并测量穿刺点至肝包膜距离。 2.2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超声操作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根据测量皮肤至肝包膜距离,局麻至肝包膜。 2.3换灭菌超声探头,涂灭菌耦合剂,嘱患者屏息或平静呼吸,取枪迅速进针至肝组织约2cm,激发活检枪后迅速拔出。 2.4拔针后立即消毒按压创面止血,再胶布固定,高弹力腹带束紧。 2.5 取出穿刺组织,以固定液固定根据临床需要送检病理。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可在显示器下监控进行,从而避开重要器官和较大血管及胆管,是较为理想诊检技术。一次性活检枪,进针速度极快,很好地避免切割副损伤。 四、术后处理 4.1 穿刺后出血最常发生在术后的3-4小时,一般在术后6小时内密切监测,如有内出血表现明显,应考虑输血,必要时邀外科医生协助。穿刺后出血是第一位的严重并发症,但发生几率极低。据报道肝穿刺后出血的致死率仅为1-1.2/10000。 4.2 穿刺后如局部疼痛,应仔细查找原因,若为一般组织创伤性疼痛,可给止痛剂。 4.3 术后可短期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及止血药预防出血。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意义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HA ,Hyaluronidase(透明质酸酶): 为基质成分,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肝全貌,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 1)血清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病人血清HA极度升高。 2)血清H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 3)对慢迁肝与慢活肝的鉴别诊断,慢迁肝HA浓度与正常人无差别,而慢活肝的升高明显。 4)反映肝细胞功能,肝脏纤维化形成和程度,反映肝脏炎症性病变。 5)有助于估价肝病发展趋势,在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发展中,血清HA逐步并优于其他肝硬化诊断指标等。 6)肝硬化时,有些病人HA却不升高,与其肝脏合成功能有关 LN ,Laminin (层粘连蛋白): 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 显。 1)反映肝纤维化:正常肝脏间质含少量LN,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肌成纤维细胞增多→大量合成和分泌胶原、LN等间质成分→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LN与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纤维化后期升高尤为显著。 2)可诊断酒精肝是否存在门脉高压 3)与基底膜相关疾病有关:如先兆子痫孕妇血清较正常妊娠者显著升高,提示可能与肾小球及胎盘螺旋动脉损伤有关。血清LN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等疾病有关。 PCIII ,Procollagen Ⅲ(III型前胶原): 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 1)PCIII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CIII也升高。 2)持续PCIII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CIII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说明PCIII 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 3)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密切相关,反映肝纤维合成状况和炎症活动性,早期即显著升高,而陈旧性肝硬化和部分晚期肝硬变、肝萎缩患者血清PCⅢ不一定增高。

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天津市天和医院超声科肖菁 [摘要]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早期肝硬化经过临床有效的干预治疗,部分病例可以发生逆转。所以准确判断肝纤维化分期尤其是早期肝硬化,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疗效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诊断肝纤维化分期仍以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为金标准。但由于肝组织的纤维化情况在肝内分布不均,肝组织穿刺所取的肝组织仅占全肝的百万分之一,不可避免地存在诊断性误差;并且肝脏穿刺有创,且费用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所以在临床上普及开展肝组织活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超声以其无创、价格低廉,易于重复进行等优点,成为目前肝脏影像学诊断常规和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分别从高频超声的应用、对门静脉的研究、对肝静脉的研究、超声组织定征、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六个方面对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提供重要诊断指标。 [关键词] 超声肝纤维化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早期肝硬化经过临床有效的干预治疗,部分病例可以发生逆转。所以准确判断肝纤维化分期尤其是早期肝硬化,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诊断肝纤维化分期仍以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根据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标准[1],将肝纤维化程度分为:

S0-S4期;S0期为无纤维化;S1期为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局限窦周及小叶内纤维化;S2期为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形成;S3期为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但此时还没有形成肝硬化,纤维条索还没有完全包绕;S4期为早期肝硬化。 由于肝组织的纤维化情况在肝内分布不均,肝组织穿刺所取的肝组织仅占全肝的百万分之一,不可避免地存在诊断性误差;并且肝脏穿刺有创,且费用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所以在临床上普及开展肝组织活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超声是应用较高频率超声作为信息载体,从人体内部获得声学参数的信息后,形成图像,用以分析诊断疾病。其无创、价格低廉,易于重复进行等优点,成为目前肝脏影像学诊断常规和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就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高频超声的应用 近年来,慢性肝病二维声像图指标综合积分法用于早期肝硬的诊断陆续有报道,慢性肝病相邻肝纤维化分期病理组织变化的差别小,低频超声不能准确区分,孟繁坤等[2]利用高频超声高分辨率的特性,通过观察肝包膜、肝边缘角、肝实质回声及肝静脉壁形态四项指标的改变特点,对肝纤维化分期进行半定量研究。肝包膜形态按光滑纤细(1分),不光滑增厚或断续状(2分)、浅波纹(3分)、深波纹状或锯齿状(4分)记录;肝边缘角按锐利(1分)、稍钝(2分)、圆钝(3分)记录;实质的形态按细颗粒或较粗颗粒(1分)、粗颗粒(2分)、窄条纹(3分)、宽条纹或网格状(4分)记录;肝静脉壁

2020全球肝纤维化研究新进展(全文)

2020全球肝纤维化研究新进展(全文) 2020年11月2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主持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肝病网络研讨会第4次会议,主题为“肝纤维化”,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Scott Friedman教授进行了精彩演讲。Friedman教授是国际知名肝病专家、国际肝纤维化研究的奠基人、2009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主席,他在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领域有卓越成就。 NASH是导致肝纤维化的重要病因 肝纤维化是各种不同病因慢性肝病所致的共同通路。在亚洲及西方国家和地区,肝纤维化的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汁淤积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中,NASH是近年来流行率显著增加的慢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多数为单纯肝脂肪变(NAFL),有20%为NASH,伴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NAFLD活动度评分包括脂肪变、小叶炎症、气球样变和纤维化等4个组分,可用于评估NASH 的疾病严重度。NASH肝纤维化患者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CC)的风险显著增加。

对NAFLD患者随访300个月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进展期(≥3期)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相关死亡率显著增加,其中,4期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相关死亡率达到50%左右。在NASH的各个病理特征中,肝纤维化分期与肝病所致死亡的独立相关性最强。近二十年来,在美国导致HCC的各种肝病病因中,NASH是增长最快的肝病。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肝星状细胞(HSC)激活是肝纤维化的核心事件。正常肝脏的HSC位于Disse腔,紧贴着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处于静止状态。肝损伤时,HSC被激活,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和肝内结构的重建。 在启动阶段,肝实质细胞受到损伤,邻近的肝细胞、库普弗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等通过旁分泌作用,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于HSC,使HSC激活,导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 激活后的HSC可自分泌细胞因子,使活化得以持续,在持续(perpetuation)阶段,HSC受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双重调节,维持激活状态,表现为增殖活性增加、收缩作用、纤维形成、基质降解改变、趋化聚集和释放炎性信号等。如果肝损伤消退,HSC可能由激活状态

90例妇女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分析

90例妇女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08T10:47:50.4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作者:王荣兰 [导读] 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青海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810007 【摘要】分析宫颈癌的特点、原因。方法:对90例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变化,不同职业发病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农牧民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结论:对宫颈癌的发病年轻化认识不足,防癌的普查力度不够。 【关键词】宫颈活检;分析;预防;年轻化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资料与方法: 1.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7-2017年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经活检确诊标本90例,年龄23-56岁,均为已婚。 2.方法: 对90例宫颈癌患者从职业、民族、病理活检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不同职业宫颈活检发病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职业宫颈活检发病情况 根据不同民族发病情况见表2,汉族占比例最45 例,占50.00%;藏族发病33例,36.67%;蒙古族最少3例;占3.33%。 3.3 30例宫颈癌患者病理活检情况见表3. 根据病理活检情况见表3,ClN III占比例最大48例,占53.33%;浸润性鳞癌33例,占36.67%;原位癌6例;占6.67%;腺癌3例,占 3.33%。 4.讨论: 结果显示90例宫颈癌患者表1中农牧区妇女所占比例较大,占73.33%,工人其次,占16.7%,说明农牧民卫生条件受限,早婚、早育,加之其他多宫颈癌的防治知识缺乏,致使病情加重后才进行诊治。确诊为鳞癌33例,占36.67%;腺癌3例占3.33%。,癌前病变48例,占53.33%。鳞癌的发病率占36.67%,农牧区妇女因受多方因素影响,另外宫颈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偶于性交、妇科检查后产生接触性出血,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宫颈光滑,尤其在老年妇女宫颈已萎缩者,某些宫颈癌患者由于病灶位于颈管内,阴道部

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详细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详细介绍 导语:我们大家知道肝在我们是身体器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们重要的器官之一,那么大家知道和了解关于肝纤维化么?我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样么? 我们大家知道肝在我们是身体器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们重要的器官之一,那么大家知道和了解关于肝纤维化么?我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样么?这个就是我们自己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情况么?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关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情况! 肝纤维化病理分期 1、肝活检病理学检查还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目前一般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但是,由于肝纤维化在肝内分布不均匀,而且肝穿刺组织仅占全肝的五万分之一,可造成诊断误差。因此强调肝活检标本至少15mm,并包含6个以上汇管区。Bedossa等研究表明:按METAVIR计分系统标准,如肝穿组织为15mm,肝纤维化诊断符合率为65%,如肝穿组织为25mm,符合率为75%,因此主张不少于25mm。另外肝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穿刺后疼痛(24.6%)以及其他并发症使半数左右患者不愿接受该项检查。因此探索以非创伤性检查替换肝穿刺活检成为当务之急。 2、生化学检测:血清HA、LN、PCIII、C?IV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特别是HA和PCIII对早期肝纤维化的价值最高,同时也受肝脏炎症程度的影响。但有以为慢性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A水平与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与肝脏炎症活动关系不大。也有以为C?IV水平和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程度关系较大,而与肝脏炎症活动关系较小。蔡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肝纤维化指标

肝纤维化指标 乙肝检查项目有很多,检查项目不同目的也不同,其中肝纤维化检查主要是用于检查乙肝患者是否有肝纤维化的可能,以预防肝硬化的发生,这对了解患者的病情有着积极的意义。相对来说,血清学治标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对肝纤维的诊断也比较敏感。 检查指标: 1、PCIII,即III型前胶原,主要反映肝内III型胶原的合成,和血清r-球蛋白水平有关。 2、IV-C,即IV型胶原,主要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它可以反映出肝纤维化的程度。 3、LN,即层粘连蛋白,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和严重程度。 4、HA,即透明质酸梅,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 定期进行肝纤维化检查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注意及时的接受科学的治疗,避免病情发生恶化,威胁生命 肝纤维化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肝纤维化患者往往症状、体征不明显,多数人只有劳累后的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进食后腹胀,有时有肝区隐痛。因此,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减少活动,注意合理营养,戒酒,避免使用或尽可能少用一切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2)心理治疗:肝纤维化患者大部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包括忧虑病情、悲观厌世、恐惧,以为自己患有不治之症等,这些消极的心理,对肝纤维化的预后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提高患者对肝纤维化的认识,告知患者肝纤维化是可以恢复的,使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改善疾病的预后有很大帮助。 (3)病因治疗:肝纤维化的进展取决于导致肝损伤的因素是否存在及肝脏病变是否继续活动。如果消除了致病因素、肝脏病变活动停止,则绝大部分肝纤维化会自发恢复。基于这一认识,对肝纤维化的病因学治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4)抗纤维化治疗:药物抗纤维化治疗也是很关键的部分,科学的药物治疗可以阻断肝纤维化的发展,减轻症状。 (5)抗病毒治疗:相当一部分肝纤维化患者是由于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起来的,科学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止肝纤维化进一步的发展。

肝脏活检指南

肝脏活检指南 一、适应症:不明原因的肝炎、肝脏代谢性疾病、肝脏占位性疾病、肝移植患者、肝脏酶异常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或肝功能异常、原因不明的黄疸且已排除肝外胆道梗阻者、慢性肝炎随访病情或判断疗效、肝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疑有弥漫性肝病或全身系统疾病或肝外疾病累及肝脏。 二、禁忌症:肝缩小或者浊音界扣不出、肝包虫病或者肝血管瘤者、充血性肝肿大、出血倾向有凝血功能障碍者、重度黄疸、大量腹水、严重贫血、镰状细胞贫血肝病患者、肝外胆道阻塞、细菌性胆管炎、右侧胸腔或者其他脏器有急性炎症者、患者不能配合、一般情况较差。 三、操作规程 1、术前准备: 化验检查:血常规、凝血全套(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注意如不正常则应肌注维生素K3 4 mg,1次/d,共3d,并口服钙剂及维生素C或进行成分输血等临床处理,对于存有凝血障碍的肝硬化患者,给予小剂量的重组因子VIIa治疗后,即可予以纠正,可以进行肝组织活检)术前应完善一般检查(应测血压、脉搏并进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肺气肿、胸膜肥厚,验血型,以备必要时输血)和心电图、腹部B超等检查 指征:PLT> 50000/mm3,PT延长小于4秒,如在4-6秒之间需要输注冰冻血浆。 患者准备:嘱其放松,术前上厕所一次,避免术中或者术后上厕所导致出血可能性增大。对于很紧张的患者可于术前1小时服地西泮10mg。向患者解释穿刺目的,练习屏气方法(在深呼气末屏气片刻)。有咳嗽者,术前1小时给服可待因0.03。详细询问病史、用药情况。如有使用抗凝药物(比如阿斯匹林等),至少应在穿刺前72h停用。 物品准备:Tru-Cut穿刺针、10%福马林液1小瓶(约5ml)、换药包(含无菌洞巾、弯盘、布巾钳,无菌纱布,紧急时也可用腹穿包代替)、5ml注射器或者10ml注射器、2%利多卡因一支、碘酒和棉签、胶带、腹带、血压计和听诊器、无菌手套。必要时备血。 2、操作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稍向左侧,背部可垫一枕,并预先铺好腹带,右臂上举于头后.一般取腋前线第8肋间和腋中线第9肋间为穿刺点或者B超引导下穿刺,肝肿大超出肋缘下5cm以上者,亦可自肋缘下穿刺; (2)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应达肝包膜. (3)换用可调节半自动活检针沿麻醉位置快速进入肝脏并嘱患者在深吸气后呼气末屏息片刻(宜预先练习2-3次).于开始屏息时,迅速将针直线刺入肝脏,并立即拔出,深度不超过6cm. 将针头内的肝组织注入甲醛瓶内或其他特定的固定液瓶内; (4)穿刺部位盖无菌纱布,扎以腹带,压上小沙袋,平卧6h,测脉搏、血压等. (5)术后右侧卧位或者仰卧位6个小时。每隔15-30分钟测脉搏、血压一次,如有脉搏增快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内同出血现象,应紧急处理。如无变化,改为每小时一次,共6次。 四、注意事项 (1)术前须备血。 (2)必须预先训练患者屏息动作,以配合操作。穿刺针进入肝脏后绝对不得搅动。 (3)穿刺后初24h内,每30min测脉搏、血压1次,如无变化,改为每小时1次,共6次,如有出血征象,应考虑输血,必要时邀外科会诊。 (4)瓣膜性疾病患者或者有菌血症风险者需要预防性给予抗生素。 (5)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能移动身体,这对于完成手术、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 (6)嘱患者术后一周之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如长跑、体操等。 (7)必须签订知情同意书。

肝活检的应用

肝活检 简介 经皮肝穿刺是根据负压吸引的原理,采用快速穿刺方法,从肝内抽取少量的肝组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的改变,再结合临床资料,作出肝病的诊断。但由于所得标本较小,尚难完全代表肝脏的全部病变。不过像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各种类型的肝硬化等,其肝脏病变呈弥漫性,故虽取出的肝组织较小,也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同时,快速肝穿刺术操作简单,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很少。所以,肝穿刺仍是目前诊断疾病的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方法。 肝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的唯一方法。目前多在B超引导下进行肝穿刺,抽吸肝组织活检,远较过去的盲目肝穿刺法准确安全,尤其对于局灶性脂肪肝或弥慢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与B超下肝癌鉴别有困难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活检组织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明确脂肪肝病变程度、类型、有无合并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这对病人的治疗以及预后判断亦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它是一种创伤性检查。病人难以接受,普及相对比较困难。 医学上对肝活检的认识如何?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脂肪肝,特别是局灶性胆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对取出的肝组织作形态学检查时进行必要的特殊染色、组织生化检测及特殊细胞学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的目的性。 国外曾报道2例CT和超声检查提示转移性肝癌的局灶性脂肪肝,肝活检证明为局部脂肪浸润。脂肪肝可见肝细胞内充满脂滴,胞核偏边,只有妊娠期和四环素脂肪肝的肝细胞内脂滴微小,均匀散布而胞核有位于中央。多数疾病的脂肪浸润分布于小叶中央区,也有位于小叶周边区者。有的还伴有肝细胞坏死,胆淤或纤维化。 主要应用 肝活检有创伤性,患者有时难以接受,故目前主要用于:①局灶性脂肪肝与肿瘤区别;②为探明某些少见疾病,如胆固醇酯贮积病、糖原贮积病等;③无症状性可疑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肝活检是唯一诊断手段;④戒酒后ALD或ALD有不能解释的临床或生化异常表现者;⑤肥胖减少原有体重10%后肝酶学异常仍持续者,需肝活检寻找其他原因;⑥任何怀疑不是单纯肝细胞脂变或疑有多病因引起者。 肝活检术前准备 术前应检查血小板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如有异常,应肌注维生素Kllom9,每日1次,3天后复查,如仍不正常,不应强行穿刺(对于凝血酶原时间不符合穿刺条件者,术前应给予2~3u的新鲜干冻血浆;对于血小板低者应输血小板)。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 肝纤四项即肝纤维化四项检查,该检查主要用来检查诊断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和治疗效果,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的重要依据。诊断肝纤维化需要进行肝纤四项检查。肝纤四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检查指标:(HA,LN,CIV,PIIINP,)其主要参考值:(<120ng/ml,50-180ng/ml,30-140ng/ml,<18ng/ml)。 基本介绍 1. PCIII (III型前胶原) 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γ-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PCIII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CIII也升高。持续PCIII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CIII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说明PCIII 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 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密切相关,反映肝纤维合成状况和炎症活动性,早期即显著升高,而陈旧性肝硬化和部分晚期肝硬变、肝萎缩患者血清PCⅢ不一定增高。 2. IV-C(IV型胶原) 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 1) 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2) 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随着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肝癌病程演病,Ⅳ-C胶原在血清含量逐步升高。 3)对重症肝炎和酒精性肝炎也显高值。 4)是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重要依据,血清Ⅳ-C水平与肝组织学的改变完全一致。 5)在与基底膜相关疾病可出现Ⅳ-C水平的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晚期糖尿病、硬皮病等。 3. LN(层粘连蛋白) 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显。 1)反映肝纤维化:正常肝脏间质含少量LN,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肌成纤维细胞增多→大量合成和分泌胶原、LN等间质成分→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LN与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纤维化后期升高尤为显著。 2)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癌症转移首先要突破基底膜,因此LN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大部分肿瘤患者血清LN水平升高,尤以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显著。 3)与基底膜相关疾病有关:如先兆子痫孕妇血清较正常妊娠者显著升高,提示可能与肾小球及胎盘螺旋动脉损伤有关。血清LN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等疾病有关。 4. HA(透明质酸酶) 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 1)血清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时极度升高。 2)HA水平与血清胆红素、SGPT(Serum glutamic-pyruvic 血清谷丙转氨酶)、γ-球蛋白呈正相关 3)与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 4)故血清H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 5)对慢迁肝与慢活肝的鉴别诊断,慢迁肝HA浓度与正常人无差别,而慢活肝的升高明显。

病理活检的目的是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2800431.html, 病理活检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罗涛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7期 老张腿上一直长红疹,并且时常会头疼发热,严重的时候根本走不了路,老张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诊断为结节性血管炎,开了点激素类药物让老张服用。但是停药后还是很容易复发,今年年初老张又到了医院,医生立刻让老张做了腿部皮肤组织的病理活检,经检查后开了相应药物,加大了药量,老张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从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出,病理活检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病情的程度,对症用药,更有助于病人身体的恢复。 很多人都不明白病理活检的意思,那么,病理活检到底是什么呢?病理活检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的全称是活体组织检查,也叫外检。人体在患病的时候,除了会对身体机能、代谢功能造成影响之外,还会对患病器官部位、组织造成形态结构上的改变。因此,通过手术切取、穿刺等方法取出一部分病变组织作为标本,进行病理学的检查,从而配合临床的诊断对疾病做出一个准确度比较高的诊断,这就是病理活检。 病理的检查,简单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的诊断疾病,二是如何治疗这一疾病。病理活检的步骤包括取材、固定、包埋、制片、染色、病理观察。这些环节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如果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得当导致切片的清晰度不够,就会影响到医生的观察,从而使得确诊的正确率降低,因此必须保证每个环节严格准确。病理医生根据镜下观察的结果,结合临床诊断和自己的经验,对病情进行诊断。 如今活检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不仅是临床还是医学科研中都非常有价值。 二、病理活检的目的 很多人可能对活检的认知有误,单纯的认为是有病变可能才会做活检,但其实不然,活检就像常规的检查一样,比如胃镜取活检,或是切除了异常的组织就会做个活检检查,来明确疾病的病理,辨别病变是否是恶性的,但绝对不是只有病变才会做活检。 正确并及时的诊断是防治疾病的关键,而病理诊断无疑是给诊断疾病增加了一份可靠性,因此成为临床外科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病理活检通过对患者发生病变部位的器官组织进行深入分析,能够直接探查到疾病的深层次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病理医生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病变,尤其是针对肿瘤的诊断,要能够区分出肿瘤的良性和恶性、组织来源、以及肿瘤是否发生了扩散和转移。病理诊断

肝纤维化指数的临床应用评价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最为常见的共同病理转归,是一个慢性渐进性可逆的过程。其严重程度对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抗肝纤维化药物的选择及其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反复慢性肝炎活动导致肝脏损伤的直接后果是肝纤维化形成,其最终结局是肝硬化。目前一致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甚至早期肝硬化的可逆性也逐渐得到认可[1,2]。故早期诊断肝硬化及其分期在慢性肝炎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近期,国内有学者建立了一个肝纤维化诊断模型,含有4项独立预测指标(年龄、PLT、GGT、HA),并将其命名为肝纤维化指数(FibroIndex),D = - 6.29 + 1.678 × ln(年龄)- 1.786 × ln(PL T)+ 1.177 × ln(GGT)+ 1.019 ×ln(HA),肝纤维化指数 = 10 × ed/(1+ed)[3]。我们以病理组织学检查这一金标准进行双盲对照,评价FibroIndex诊断肝纤维化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入选条件 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12~61岁,平均35.7 岁。所有患者均行肝穿刺活检术,诊断均符合我国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4]。 1.1.2 剔除条件 ①合并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硬化失代偿及 肝纤维化指数的临床应用评价 张丽娟,张跃新,石光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目的验证肝纤维化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生物化学检测,利用年龄、血小板(P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透明质酸(HA)4项指标计算肝纤维化指数,均行肝穿刺组织活检并进行肝纤维化分期。结果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一种无创诊断方法,肝纤维化指数的诊断敏感性为76.19%,特异性为92.86%,符合率为81.43%,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为72.22%。结论利用无创诊断模型评价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肝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 Evaluation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ibroIndex ZHANG Li-juan, ZHANG Yue-xin, SHI Guang-ying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First Hosiptal Af? liated to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Wulumuqi 83005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verify the clinical valuation of FibroIndex. Methods Serum biochemical markers of seven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detected. FibroIndex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age, platelet (PLT), 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in enzyme (GGT) and hyaluronic acid (HA). Liver biopsies was carried out and staging of ? brosis was assessed in all the cases. Results As a non-invasive diagnostic method, the sensitivity, speci? city and consistency of predictive model were 76.19%, 94.12% and 81.43%, respectivel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is 94.12%, whil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is 72.22%. Conclusions Predictive model is sensitive, accurate and repeatable in evaluating the severity of hepatic ? brosis, so it has good diagnost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 cance. Key words: Liver ? brosis; Diagnosis; Predictive model 通讯作者:张跃新 Email: zhangyx3103@https://www.doczj.com/doc/e12800431.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