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2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任务单元二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草本植物。
生产应用的品种都属于茄属结块茎的种。
染色体数2n =2x=48。
马铃薯植株按形态结构可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几部分。
(一)根
马铃薯由块茎繁殖发生的根系为须根系。
根据其发生的时期、部位、分布状况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初生芽的基部3—4节上发生的不定根,称为芽眼根或节根,这是发芽早期发生的根系,分枝能力强,分布宽度30cm左右,深度可达150—200cm,是马铃薯的主体根系;一类是在地下茎的上部各节上陆续发生的不定根,称为匍匐根,一般每节上发生3—6条,分枝能力较弱,长度10—20cm,分布在表土层(图10—1)。
马铃薯由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根系,属于直根系。
(二)茎
马铃薯的茎包括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都是同源器官,但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1.地上茎
块茎芽眼萌发的幼芽发育形成的地上枝条称地上茎,简称茎。
栽培种大多直立,有些品种在生育后期略带蔓性或倾斜生长。
茎的横切面在节处为圆形,节间部分为三棱、四棱或多棱。
在茎上由于组织增生而形成突起的翼(或翅),沿棱作直线着生的,称为直翼,沿棱作波状起伏着生的,称为波状翼。
茎冀的形态是品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茎多汁,成年植株的茎,节部坚实而节间中空,但有些品种和实生苗的茎部节间为髓所充满,而只有下部多为中空的。
茎呈绿色,也有紫色或其他颜色的品种。
茎具有分枝的特性,分枝形成的早晚、多少、部位和形态因品种而异。
一般早熟品种茎秆较矮,分枝发生得晚;中晚熟品种茎秆粗壮,分枝发生早而多,并以基部分枝为主。
茎的再生能力很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一茎节都可发生不定根,每节的腋芽都能形成一棵新的植株。
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利用茎再生能力强这一特点,采用单节切段、剪枝扦插、压蔓等措施来增加繁殖系数。
多数品种茎高为30-100cm。
茎节长度一般早熟品种较中晚熟品种为短,但在密度过大,肥水过多时,茎长的高而细弱,节间显著伸长。
2.地下茎
马铃薯的地下茎,即主茎的地下结薯部位。
其表皮为木栓化的周皮所代替,皮孔大而稀,无色素层。
由地表向下至母薯,由粗逐渐变细,长度因品种、播种深度和生育期培土高度而异,一般10cm左右。
节数多为8节,个别品种也有6或9节的。
每节的叶腋间,通常发生匍匐茎1—3个。
在发生匍匐茎前,每个节上已长出放射状匍匐根3—6条。
3.匍匐茎
是由地下茎节上的腋芽发育而成,顶端膨大形成块茎,一般为白色,因品种不同也有呈紫红色的。
匍匐茎发生后,略呈水平方向生长,其顶端呈钥匙形的弯曲状,茎尖在弯曲的内侧,在匍匐茎伸长时,起保护作用。
匍匐茎停止生长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图10—2)。
匍匐茎数目的多少因品种而异。
一般每个地下茎节上发生4—8条,每株(穴)可形成20—30条,多者可达50条以上。
在正常情况下有50%-70%的匍匐茎形成块茎。
不形成块茎的匍匐茎,到生育后期便自行死亡。
匍匐茎具有向地性和背光性,入土不深,大部集中在地表0—10cm 土层内;匍匐茎长度一般为3-10cm,野生种可长达l-3m。
匍匐茎比地上茎细弱得多,但具有地上茎的一切特性,担负着输送营养和水分的功能;
在其节上能形成纤细的不定根和2—3级匍匐茎。
在生育过程中,如遇高温多湿和氮肥过量,特别是气温超过29℃时,常造成茎叶徒长和大量匍匐茎穿出地面而形成地上茎。
4.块茎
马铃薯块茎是一缩短而肥大的变态茎,既是经济产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
匍匐茎顶端停止极性生长后,由于皮层、髓部及韧皮部的薄壁细胞的分生和扩大,并积累大量淀粉,从而使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
块茎具有地上茎的各种特征。
块茎生长初期,其表面各节上都有鳞片状退化小叶,呈黄白或白色。
块茎稍大后,鳞片状小叶凋萎脱落,残留的叶痕呈新月状,称为芽眉。
芽眉内侧表面向内凹陷成为芽眼。
芽眼的深浅,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芽眼过深是一种不良性状。
每个芽眼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未伸长的芽,中央较突出的为主芽,其余的为侧芽(或副芽)。
发芽时主芽先萌发,侧芽一般呈休眠状态。
芽眼在块茎上呈螺旋状排列,顶部密,基部稀。
块茎最顶端的一个芽眼较大,内含芽较多,称为顶芽(图10—3)。
块茎萌芽时,顶芽最先萌发,而且幼芽生长快而壮,从顶芽向下的各芽眼依次萌发,其发芽势逐渐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块茎的顶端优势。
块茎顶端优势的强弱因品种、种薯生理年龄、种薯感病程度而异。
块茎与匍匐茎连接的一端称为脐部或基部。
块茎的大小依品种和生长条件而异。
一般每块重50—250g,大块可达1500g以上。
块茎的形状也因品种而异。
但栽培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块茎形状产生一定变异。
一般呈圆形、长筒形、椭圆形。
块茎皮色有白、黄、红、紫、淡红、深红、淡蓝等色。
块茎肉色有白、黄、红、紫、蓝及色素分布不均匀等,食用品种以黄肉和白肉者为多。
块茎表皮光滑、粗糙或有网纹,其上分布有皮孔(皮目)。
在湿度过大的情况下,由于细胞增生,使皮孔张开,表面形成突起的小疙瘩,既影响商品价值,又易引起病菌侵入,这种块茎不耐贮藏。
马铃薯块茎的解剖结构自外向里包括周皮、皮层、维管束环、外髓和内髓。
(三)叶
马铃薯无论用种子或块茎繁殖,最初发生的几片叶均为单叶,以后逐渐长出奇数羽状复叶。
每个复叶由顶生小叶和3—7对侧生小叶、侧生小叶之间的小裂叶、侧生小叶叶柄上的小细叶和复叶叶柄基部的托叶构成(图10—4)。
顶生小叶较侧生小叶略大,其形状和侧生小叶的对数是品种的特征。
复叶互生,呈螺旋型排列,叶序为2/5、3/8或5/13。
(四)花
马铃薯为自花授粉作物。
花序为聚伞花序。
花柄细长,着生在叶腋或叶枝上。
每个花序有2—5个分枝,每个分枝上有4—8朵花。
花柄的中、上部有一突起的离层环,称为花柄节。
花冠合瓣,基部合生成管状,顶端五裂,并有星形色轮,花冠有白、浅红、紫红及蓝色等,雄蕊5枚,抱合中央的雌蕊。
花药有淡绿、褐、灰黄及橙黄等色。
其中淡绿和灰黄的花药常不育。
雌蕊一枚,子房上位,由两个连生心皮构成,中轴胎座,胚珠多枚(图10—5)。
(五)果实与种子
马铃薯的果实为浆果,圆形或椭圆形。
果皮为绿色、褐色或紫绿色。
果实内含种子100—250粒。
种子很小,千粒重0.5—0.6g,呈扁平卵圆形,淡黄或暗灰色(图10—6)。
刚收获的种子,一般有6个月左右的休眠期。
当年采收的种子,发芽率一般为50%一60%,贮藏一年的种子发芽率较高,一般可达85%一90%以上。
通常在干燥低温下贮藏7—8年,仍具有发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