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发展分析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发展分析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发展分析

一、花生概况

花生起源于南美大陆,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世界上以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塞内加尔、苏丹、尼日利亚、扎伊尔和阿根廷为花生主产国。在全球五大油料作物中,花生产量仅次于大豆、油菜籽和葵花籽,排名第四。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中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花生果实还含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花生含有一般杂粮少有的胆碱、卵磷脂,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可益智、抗衰老、延寿。

二、花生现状

花生在中国拥有着广阔的种植面积。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提升,花生高产种植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中国花生品种资源丰富、种植范围广,除西藏、青海和宁夏外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黄淮海流域、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广东、安徽、湖北、四川、吉林、辽宁和广西等省区是中国花生的主产区。

花生的生长季节较长,喜欢温暖的气候,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在花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花荚期。与其它的生长期比起来,花荚期是花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2019年中国花生产量1752万吨,同比增长1.1%。

《2020-2026年中国花生种植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花生及花生产品中花生仁和花生制品一直占绝对比重,这两类产品出口额占花生及花生产品出口总额的比率接近90%。近年来,这两项产品占花生出口产品总额的比率发生了逆转,花生制品取代花生仁成为第一大出口类别。

2019年中国花生出口数量19.14万吨,同比下降 3.59%;花生出口金额26383.9万美元,同比下降5.29%。

中国花生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集中表现为资源、产量、出口及价格优势。近年来,中国花生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正面临着来自其他花生生产国的挑战。其中印度以其种植面积最大,美国以其单产水平最高而成为世界花生生产大国。

2019年中国花生进口数量47.9万吨,比2018年进口数量增加29.7万吨;2019年花生进口金额32161.6万美元。

中国不仅是花生的生产大国,也是花生及其制品的消费大国,在全球花生及其制品的进出口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花生是中国百姓中用量最大、食用最普遍、消费者最喜爱的干果食品。中国花生食品种类繁多,如各类炒烤花生果,油炸花生米,五香、草香、奶油花生米,咸花生,花生酱,以及琥珀花生、花生酥、花生粘、鱼皮花生等众多花生食品和花生糖果,这些琳琅满目的产品都是中国百姓喜爱的花生食品。

2019年中国花生需求量1780.7万吨,比2018年增加49.2万吨,同比增长2.8%。

三、花生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随着农作物的栽培和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得到发挥,花生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应规范种植,全面提高产量、质量,使农民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提高。

农业生产发展不仅对农民的日常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新时期大田作物病虫害防治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大田作物生产过程中比较关键性的一环。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花生生产国之一,花生种植面积广大。以下是关于中国花生种植面积的详细回答。 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花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闽粤沿海地区以及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江西等省份。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在过去几十年稳步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的花生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约522.7万公顷。其中,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和河北是中国花生种植的重要省份,这些省份的花生种植面积占到了全国总面积的约70%。 花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中国人喜欢吃花生,无论是生吃还是用来烹饪食品。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农业意义。 中国的花生种植主要以机械化作业为主,尤其是大面积收割和种植。大部分农民使用机械收获机和种植机来完成这些农业工作。这种机械化作业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 然而,尽管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大且生产能力强,中国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

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使得土地资源的压力增大。其次,气候变化对花生产量和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干旱和高温等极端天气条件对花生的生长和发育不利。此外,由于花生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需要农民加大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以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和质量。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花生的种植品质和增加产量。其中包括技术培训、优质品种引进和推广、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调整等。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使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和利润。 总之,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广大,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国之一。花生种植对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通过采取措施来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中国花生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产量及进口现状分析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产量及进口现状分析 一、花生产业链 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全球的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食用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自古以来,因具有滋补益寿功效,在我国被誉为“长生果”。花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相媲美,且易被人体吸收,因而与黄豆一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花生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上游种植、中游贸易及加工、下游销售及终端消费。总体来看,花生压榨水平及工艺较高,食品加工水平有待提升。此外,从产业链来看,花生产业链较长,其中以花生粕最为典型,还涉及饲料加工、销售以及下游的养殖行业。 二、中国花生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国内花生主产区出现许多新型花生种植经营模式,使得花生规模化种植面积不断提高,据统计,201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为4633千公顷,同比增长0.3%。 从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来看,中部地区是我国花生主要种植区域,2019年中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占比40.8%,其次是东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占比31.98%,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15.49%与11.74%。

从各省市花生种植面积来看,河南省是我国花生种植大省,据统计,2019年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为1223.1千公顷,同比增长1.7%;种植面积排第二的是山东省,2019年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为666.5千公顷,同比下降4.1%;其次是广东省,种植面积为340.5千公顷,同比增长2.4%。 中国是花生主要生产国,花生产品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花生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39.2%,一直稳居全球第一位,据统计,2019年中国花生产量1752万吨,同比增长1.1%。 由于农业政策、科技进步和种植效益的推动,近十年来全国花生单产持续提高,平均单产由2011年的3529公斤/公顷提高到2019年的3781.1公斤/公顷,年均提高约一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我国花生单产总体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从我国花生产量区域分布来看,中部地区花生产量占比46.34%,东部地区花生产量占比32.42%,西部地区花生产量占比10.96%,东北地区花生产量占比10.28%。 我国花生的分布非常广泛,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东至台湾,西达新疆,都有花生种植,但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广东、河北、辽宁、湖北、吉林等地区。其中产量最高的地区为河南省,2019年产量达到576.72万吨,同比增长0.7%。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产量、进出口量及栽培技术分析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产量、进出口量及栽培技术 分析 一、花生种植面积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花生壳的用途尚包括制取膳食纤维、酱油、醋酸、糠醛、丙酮、甲醇、活性炭,提取黄色素、加工饲料、栽培食用菌、制造人造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花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从2013年的4396.09千公顷上升至2020年的4730.83千公顷,花生播种面积的上升主要来自2017年和2020年的上升,这两年花生播种面积出现上升主要来自市场价格和政策等因素的外部影响。 从各个省的花生种植面积分布来看,中国花生种植面积最高的省份为河南省,2020年种植面积为1261.84千公顷,一方面是由于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区,花生种植面积较高;另一方面是河南省气候条件适宜,适合花生的生长。 二、花生产量 相较于种植面积,花生产量上升较为均匀,虽然2017年和2020年花生产量上升幅度仍然较大,但是其他年份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花生产量为1799.27万吨,同比上升2.7%。 从产量来看,中国花生产量第一的为河南省,2020年花生产量为594.93万吨;其次为山东省,2020年花生产量为286.64万吨;第三为山东省,2020年花生产量为112.05万吨。其中河南省产量和山东省产量都远超其他省份。 三、花生进出口现状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花生进口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主要是受到国内供求因素的影响,到2020年中国花生进口量上升至108.52万吨,同比上升126.65%。2021年1-10月中国花生进口数量为97.45万吨,对比2020年同期的98.87万吨,仅下降了1.42万吨。 相较于进口量,我国花生出口数量相对稳定,随着我国对于花生需求量的不断上升,我国花生出口量从2018年起逐渐下降,到2020年中国花生出口数量下降至13.16万吨,同比下降31.24%。2021年1-10月中国花生出口数量为8.35万吨,相对于2020年同期下降了 19.94%。 四、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 1、无公害栽培技术

2021年中国花生市场供需及进出口贸易分析

2021年中国花生市场供需及进出口贸易分析 一、花生种植面积 花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油料作物。除了青藏高原和港澳地区,其他各地区均有花生种植。其中,花生种植地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吉林等地区。近两年,我国政府在积极推动高油酸花生的种植,花生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2021年中国花生种植面积约4750千公顷,较2020年增加了19.17千公顷,同比增涨0.41%。 二、花生产量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增加,花生产量也在增涨。2021年中国花生产量为1820万吨,同比2021年增涨1.15%。 三、花生进出口情况 从花生进出口情况看,近年来,花生进口数量开始增加,出口数量在逐渐减少。2021年中国花生进口数量为100.26万吨,较2020年减少8.26万吨,同比下降7.61%。2021年中国花生进口数量为10.43万吨,较2020年减少2.73万吨,同比下降20.72%。

2021年中国花生进口金额为102804万美元,较2020年增加19242万美元,同比增涨23.03%。2021年中国花生出口金额为17671万美元,较2020年减少2820万美元,同比下降13.76%。 其中,2021年中国花生进口中,未去壳花生数量达18.27万吨,去壳花生数量达81.99万吨;中国花生出口中,未去壳花生数量达 1.83万吨,去壳花生数量达8.61万吨。 从出口情况看,我国去壳花生主要出口到日本、泰国、加拿大、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荷兰、英国、新加坡和韩国等地。2021年我国去壳花生出口到日本的数量为1.08万吨,占去壳花生总出口数量的12.57%;出口金额为0.27亿美元,占去壳花生总出口金额的17.60%。我国去壳花生出口到泰国的数量为0.98万吨,占去壳花生总出口数量的11.37%;出口金额为0.15亿美元,占去壳花生总出口金额的9.91%。我国去壳花生出口到加拿大的数量为0.94万吨,占去壳花生总出口数量的10.94%%;出口金额为0.17亿美元,占去壳花生总出口金额的11.17%。 从进口地区看,我国去壳花生主要进口地区是苏丹、塞内加尔和印度等地。2021年我国去壳花生从苏丹进口的数量为40.79万吨,占去壳花生总进口数量的49.75%;进口金额为4.69亿美元,占去壳花生总金额的51.09%。我国从塞内加尔地区进口的去壳花生数量为32.71万吨,占去壳花生总进口数量的39.90%;进口金额为3.58亿美元,占去壳花生总金额的38.95%。我国从印度进口的去壳花生数量为3.79万吨,占去壳花生总进口数量的4.62%;进口金额为0.39亿美元,占去壳花生总金额的4.26%。 四、表观需求量

中国花生的发展现状

中国花生的发展现状 文章来源:世界创业实验室 我国在世界花生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93年以来花生总产和消费量稳居世界之首。在粮食、肉类、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情况下,我国植物油供给始终处于短缺状态,每年需要进口占实际消费量30%的油料产品。我国花生总产一半以上是用于榨油,花生油是国内第三大食用植物油。然而,与食用型花生相比,我国花生油的市场竞争力处于劣势,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挑战。提高我国花生油脂竞争力对于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保护民族油料产业和花生主产区农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花生生产发展现状 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统计数据,21世纪之初的2001和2002年全球花生总产和收获面积创历史最高记录,而中国是世界花生生产增长的主要来源。近五年来(1998-2002)中国花生生产及其占全球花生生产的比例如表1。2002年中国花生收获面积、单产和总产均为历史最高记录。五年平均,中国占同期世界花生收获面积的19.42%,单产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6.86%,总产占世界总产的40.17%(其中2002年占44.04%)。自1993年以来,中国花生年总产持续超过印度而居世界首位。 在国内农作物中,花生的种植规模已上升到第七位(按1998-2002年FAO发布统计数据平均),排在稻谷(3016.6万公顷)、小麦(2669.0

万公顷)、玉米(2462.9万公顷)、大豆(893.4万公顷)、油菜(703.6万公顷)、甘薯(584.7万公顷)之后,但全国花生种植业年总产值(总产量?生产者价格)跃居国内大宗农作物第五位左右。与大宗粮油作物比较,花生的价格高,初级产品价格(农民出售价)居上述七大粮油作物首位且稳中有升,单位面积收益率高,对农民增收作用较大,因此随着全国范围内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大宗谷类粮食作物(稻、麦、玉)生产规模呈持续递减趋势,花生的生产规模持续增长。从市场需求看,我国花生远未饱和,需求总量日益增大,而且花生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宗农产品(指食用花生),国外花生在短期内不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实质性冲击,这就决定了我国花生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在2010前后达到并稳定在600万公顷、年总产达到2000万吨的水平。 二、中国花生油脂供给与市场状况 多年来花生油一直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在1998-2002年期间,我国年均消费花生油209.6万吨(表2),花生油的绝对消费量呈稳定上升趋势,占同期主要食用植物油实际消费量的17.44%,占国产植物油产量的25%左右,仅次于菜籽油和豆油,居第三位。按花生平均出仁率为67%计算,1998-2002年我国花生榨油的比例平均为50.03%,与同期世界花生榨油比例(51.83%)相当。近五年来,全球花生油年产量在520万吨左右,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6%,中国占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发展分析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发展分析 一、花生概况 花生起源于南美大陆,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世界上以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塞内加尔、苏丹、尼日利亚、扎伊尔和阿根廷为花生主产国。在全球五大油料作物中,花生产量仅次于大豆、油菜籽和葵花籽,排名第四。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中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花生果实还含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花生含有一般杂粮少有的胆碱、卵磷脂,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可益智、抗衰老、延寿。 二、花生现状 花生在中国拥有着广阔的种植面积。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提升,花生高产种植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中国花生品种资源丰富、种植范围广,除西藏、青海和宁夏外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黄淮海流域、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广东、安徽、湖北、四川、吉林、辽宁和广西等省区是中国花生的主产区。 花生的生长季节较长,喜欢温暖的气候,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在花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花荚期。与其它的生长期比起来,花荚期是花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2019年中国花生产量1752万吨,同比增长1.1%。 《2020-2026年中国花生种植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花生及花生产品中花生仁和花生制品一直占绝对比重,这两类产品出口额占花生及花生产品出口总额的比率接近90%。近年来,这两项产品占花生出口产品总额的比率发生了逆转,花生制品取代花生仁成为第一大出口类别。

花生产区分布与全球经济作物的经济价值

花生产区分布与全球经济作物的经济价值 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经济作物,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具有着重要 的经济价值。本文将就花生产区的分布以及花生作为经济作物的价值 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花生产区分布 花生是源自巴西的一种优质植物,现在已经广泛种植于许多国家和 地区。世界上主要的花生产区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印 度尼西亚等。这些地区都有着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花生的种植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产区之一,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稳定,品质优良。中 国花生的主要用途是饮食加工和食用油生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花生生产国,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的各个州。美国的花生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制油和畜牧业。美国花生的优势 在于品质稳定、产量高,并且通过技术手段保持着高水平的农业生产 效率。 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花生生产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国家。印度 的花生主要种植在南部和西部的各个邦,质量优良且产量稳定。印度 的花生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食用油生产,是该国农村地区居民的重要 经济来源。

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分别是非洲和亚洲地区主要的花生产国。尼日利亚的花生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食用油生产,而印度尼西亚的花生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畜牧业。这两个国家的花生产量在全球市场上也有一定的份额。 二、全球花生与经济价值 全球花生生产的规模巨大,每年消耗量以百万吨计,并且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生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还是制油和畜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拥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首先,花生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由于花生的产量较高,种植成本相对较低,且需求量大,能够带来相对丰厚的利润。对于许多花生产区而言,种植花生成为其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出口。许多花生产国依赖花生的出口创汇,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尤其是那些花生产区气候条件较好、种植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其出口额巨大,对国际经济贸易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花生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也广受肯定。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饮食领域。花生制品如花生油、花生酱、炒花生等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旺盛。

2021花生调研报告

2021花生调研报告 2021年花生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在中国,花生是主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本次调研旨在了解2021年花生的生产情况和市场需求,为农 民提供种植指导和经济支持。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花生种植户和相关农业企业,调查内容包括种植面积、产量、品种、销售情况等。 三、调研结果 1. 种植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花生种植面积增加了10%左右,主要 集中在北方地区。种植户普遍选择耐旱、抗病虫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 2. 产量情况 今年花生的平均亩产量为300~400公斤。由于天气因素,部分地区遭受干旱和洪涝等灾害,导致产量下降。 3. 品种选择 调查显示广州横琴、山东沙华、南京三代、黑山一号等品种成为今年花生种植户的热门选择。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病

虫能力上表现出色。 4. 销售情况 花生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其中,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增长较快,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花生制品如花生油、花生糖、熟花生等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5. 市场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花生制品的市场需求较大,且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对花生油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对花生糖、熟花生等零食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四、建议 1.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选择花生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引导农民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3. 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提供市场营销支持和贷款服务,推动花生产业的发展。 4.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花生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标准,提升消费者信心。 5. 推动花生产业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结合,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五、结论 2021年花生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受灾害影响有所下降。优质

2023年花生制品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花生制品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花生制品是指以花生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食品和食品加工原料。目前,花生制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竞争。 首先,花生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大。花生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且种植面积广泛。根据统计数据,我国花生年产量约为1500万吨,世界花生年产量为4000多万吨。 花生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炒花生、花生酱、花生脆、花生油等,消费群众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其次,花生制品行业产品品质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改进,花生制品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比如,花生脆的脆度更佳、口感更好,花生油的纯度更高、营养更丰富。这些品质提升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也为花生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再次,花生制品行业技术创新加快。近年来,花生制品行业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研发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工艺。比如,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花生油,可以提高提油率和质量;采用微磁力分选技术,可以提高花生脆的颗粒均匀度和品质。这些技术创新在提升产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花生制品行业面临一些挑战和竞争。一方面,花生制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品质在提高,但很多花生制品的功效和味道相似,消费者选择会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利润压力加大。同时,花生过敏等安全问题也对花生制品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花生制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值得关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花生制品行业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产品的营养和安全。例如,研发无油炸的花生制品、低盐低脂的花生制品等。此外,花生制品的多样化也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口味。 综上所述,花生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和竞争。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花生制品企业需要注重产品品质提升、技术创新和多样化发展,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花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花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花生行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花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进行具体阐述。 一、花生行业概述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粮油作物。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花生生产国,全球占有近60%的市场份额。花生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这些地区具备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花生生长。同时,中国花生品质优良,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二、花生行业市场分析 1. 市场规模:花生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据统计,我国花生总种植面积超过4000万亩,在全球占据一定的份额。花生产量约为1500万吨,位居世 界第一。同时,花生种植户超过1000万户。市场规模庞大,发展潜力巨大。 2. 市场需求:花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广泛用于煮食油、食品添加剂等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花生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花生油,在健康食品的推动下,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3. 市场竞争:花生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由于花生的种植技术较为成熟,产量较高,竞争压力较大。另一方面,花生油市场多品牌竞争,各大企业争夺市场份额。此外,进口花生和花生油也对国内市场构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4. 市场政策:为了促进花生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包括农业补贴政策、财税支持等。此外,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对花生品质和安全的监管力度,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三、花生行业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花生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国花生行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推动了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控、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加强合作:花生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加强农民合作社和企业的联系,推动产销对接,实现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3. 品牌建设:花生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努力提升产品品牌价值。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 4. 科学管理:花生种植要加强科学管理,合理选择品种,科学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花生行业在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花生行业有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2023年花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花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一、行业概述 花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据中国农业部统计,2018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为460.9万公顷,产量为1.33亿吨,占全球产量的60%,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同时,中国花生出口也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被誉为“花生王国”。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中国花生进口额达9.88亿美元,出口额达17.46亿美元。 二、市场现状 1. 国内市场 (1)产品种类 目前,国内市场上出现的花生产品主要包括:干花生、油炸花生、糖渍花生、碳烤花生、花生酱、花生脆、花生糖、花生糕等。这些产品种类丰富,并且口感各异,在不同的人群中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2)销售渠道 国内花生产品销售渠道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超市、商场等大型零售商的销售渠道;二类是小型零售商,比如便利店、路边摊等;三类是在线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其中,电商平台销售渠道正在逐渐崛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在网上购买花生产品,这对传统零售商以及生产商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3)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生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同时,花生也成为了很多中老年人的日常零食,这一人群的市场需求也相当稳定。此外,花生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为低廉,也符合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习惯。可以预见,未来花生产品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4)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花生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上各类企业数量较多,品牌影响力也比较弱。较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主要有:金冠、同仁堂、福成等,但它们的市场份额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花生产品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质上,而优质的花生则离不开高品质的原料和严格的加工工艺。对于企业而言,提高产品品质至关重要。 2. 国际市场 (1)市场概况 花生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也较为旺盛,主要出口市场包括: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地区对花生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于出口企业而言,要保障花生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2)市场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增加,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花生产品的市场需求将逐步增长。同时,各种商业模式的借鉴和先进技术的引入,也会对国际花生市场带来深刻的影响。加强市场营销、提高产品质量等成为国际市场上企业发展的必备途径。 三、市场前景

山东花生调研报告

山东花生调研报告 山东花生调研报告 一、研究目的和背景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山东是我国重要的花生生产省份,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山东花生的种植现状、产量水平、市场需求以及相关政策,为山东花生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山东省内的主要花生种植区域进行了实地走访,与花生种植户和相关企业进行了访谈,以获取详细的信息。同时,还开展了问卷调查,对花生消费者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市场需求。 三、调研结果 1. 种植现状: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花生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济南、德州、聊城等地。花生种植户采用的主要种植方式为大田种植,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品种为西花161、长花28等。 2. 产量水平:山东省花生的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尤以聊城市为主要产区,聊城市的花生产量约占山 东省花生总产量的40%以上。 3. 市场需求:山东花生产量较大,但其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出口量较少。国内花生消费市场需求旺盛,主要用于食品加工、油品生产等方面。对于花生商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要求

也越来越高。 4. 政策支持:山东省政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给予花生种植业政策支持。例如,提供补贴和奖励,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扶持花生种植产业发展。 四、研究建议 1. 提高品质: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品种研发和种植技术培训,提高花生商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 2. 开拓出口市场:山东花生产量较大,但出口量较少,可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花生的国际竞争力。 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应加强对花生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确保花生食品的安全性。 4. 增加农户收入:加强农技服务和培训,提高花生产量和农民种植技术,从而增加农户的收入。 五、结论 山东省的花生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山东花生产业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然而,也需要在品质、市场拓展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加以关注和加强监管。希望本次调研报告能对山东花生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种植花生面积占比

种植花生面积占比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球的花生种植面积相当庞大。花生是一种主要用于食品加工的植物,广泛种植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以下将对全球范围内种植花生的面积占比进行分析。 首先,亚洲是全球种植花生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亚洲地区花生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种植花生的面积占比相当可观。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中国的花生种植面积占亚洲地区总面积的30%左右。印度和印尼也是亚洲地区花生种植的重要国家,其花生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亚洲总面积的15%和10%。 此外,非洲地区也是全球花生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尼日利亚、苏丹和坦桑尼亚是非洲地区重要的花生种植国家。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和农业大国,其花生种植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40%左右。苏丹和坦桑尼亚的花生种植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5%和15%左右。 拉丁美洲地区也有相当大的花生种植面积。巴西、阿根廷和玻利维亚是该地区主要的花生种植国家。巴西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其花生种植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50%左右。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的花生种植面积也相当可观,分别占拉丁美洲总面积的20%和15%左右。 除了以上几个地区外,北美和欧洲地区的花生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美国和加拿大

是北美地区的主要花生种植国家,其花生种植面积占北美总面积的10%左右。欧洲地区的花生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西班牙、俄罗斯和希腊等国家,占欧洲总面积的5%左右。 总的来说,全球范围内种植花生的面积占比较大,其中亚洲地区的占比最高,其次是非洲、拉丁美洲、北美和欧洲地区。花生种植面积的分布与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气候条件以及经济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种植花生的面积和产量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花生种植对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影响也需要加以关注和管理。促进花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市场需求,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行业概述 花生一般指落花生,又名“花生”或“长生果”,是豆科落花生属植物,生性喜高温干燥,适宜生于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上,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 花生的品种类型很多,按特征特性可分为普通型花生、珍珠型花生、多粒型花生、龙生型花生。花生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我国约于十六世纪传入,目前以山东、河北、河南、苏皖两省北部等地区种植较多。 花生是重要作物资源,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根据《纲目拾遗》记载,落花生具有健脾养胃、润肺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虚反胃、乳妇奶少、脚气、肺燥咳嗽、大便燥结。另外落花生仁富含脂肪、蛋白质,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并可制糖果、点心。 落花生是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花生油供食用或作为工业原料,油粘可制成副食品或作饲料;花生壳含丰富的纤维素,为饲用酵母、酒精及糖醛等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落花生在纺织工业上用作润滑剂,机械制造工业上用作淬火剂。 二、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下滑

1、种植面积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位居第三,仅次于大豆和菜籽,也是唯一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油料作物。 目前我国花生的育种技术和种植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已有6000个花生品种,单产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油脂油料作物。此外花生还具有适种范围广、种植技术成熟、加工技术领先、消费基础牢固、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等优势。 目前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总产量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我国花生产量占世界花生总产量将近四成,一直稳居全球第一位。 2015-2021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进入2022年,受旱涝灾害、病虫害影响,以及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加之旱灾诱发的病虫害,使得我国多地花生播种面积萎缩,较2021年大幅度地下降。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花生播种面积达3895千公顷,较2021年减少了910.29千公顷,同比减少了23.37%。

花生产业研究报告 -回复

花生产业研究报告-回复 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写一篇1500-2000字文章,一步一步回答。 [花生产业研究报告] 引言: 花生产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研究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花生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供改进和提升花生产业的建议。通过对花生产业的研究和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花生产业的现状 1.1花生的种植面积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适应性广、产量高等特点,花生种植已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目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已经达到X万公顷,占据了全球花生种植面积的X。 1.2花生的产量和产值 花生在我国的产量和产值也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我国花生的总产量在近几年内稳定增长,去年达到X万吨,全国花生产值累计超过X 亿元人民币。

1.3花生产业的市场前景 由于花生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食用油生产,并且具有高营养价值,花生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花生产业将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二、花生产业的问题与挑战 2.1品种单一化 目前,我国的花生品种相对单一,主要以普通花生为主,这限制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我们需要推广和培育更多的花生品种。 2.2生产技术落后 花生的种植和收获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例如,种植和管理技术不足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花生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培训力度,推广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2.3质量安全问题 花生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花生容易受到田间管理不善、储存条件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品质下降。为了确保花生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加强质量检测和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花生产品基本知识介绍

花生产品基本知识介绍 ◆花生的起源:花生原说起源于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一带。1980年,我国广西宾阳县邹圩双阳村也发现了花生化石,所以,花生的真正起源尚有疑问。花生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盐碱地以外,均可生长。花生具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此其耐贫瘠性较强。 ◆花生的分布:我国花生的分布非常广泛,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东自台湾,西达新疆,都有花生种植,但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占全国花生产量的60%以上。我国花生种植以农业自然区为基础,可将花生产区划分为:北方大花生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云贵高原花生区、东北部早熟花生区、西部内陆花生区。 ◆花生的分类: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品种繁多,仅有据可查的就有540种,优良品种有30种。现货流通中,一般将花生分为大粒花生和小粒花生,大粒花生以海花、鲁花、徐州68-4为主,小粒花生以小白沙为主。一般可按生育期长短、荚果大小、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状加以区分。 一、按生育期长短不同可分为:1.早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20~130天;2.中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45天左右;3.晚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65天左右。 二、按荚果大小不同可分为:1.大花生:壳厚、果型大,每百粒花生仁重在80克以上,分布面积最大;2.小花生:粒小、壳薄,每百粒花生重在50克左右,适宜栽于沙地,主要分布于四川、广东、

湖南、河南西南部等。目前我国大、小花生均有出口,但大、小花生出口的地方不一样,大花生出口量多于小花生。 三、按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状不同可分为:1.普通型花生:果仁多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硕大饱满,皮色粉红或红色,百仁重在80克左右,含油率52%~54%,该型花生成晚熟,生育期150~180天,只可一年一作;2.珍珠型花生:果仁多为圆形或桃形,硕大饱满,皮色粉红,百仁重在50~60克之间,珍珠型花生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适宜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种植;3.多粒型花生:荚果为3~4仁果,果仁多为圆柱形或三角形,皮色深红、光滑,有光泽,百仁重为30~75克,含油率52%,多粒型花生耐旱性较弱,早熟性突出;4.龙生型花生:荚果多为3仁果,果仁多呈三角形或圆锥形,皮红色或暗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无光泽,有褐色斑点,百果重150克左右,含油率48%,龙生型花生曾是我国最早种植的花生。 ◆花生的等级:从花生的品种可以把花生分为大花生和白沙:大花生又可分为传统大花生和大杂花生;白沙可分为大白沙和小白沙。大花生仁可以分为:24-28、28-32、34-38、38-42和40-50;分级白沙花生仁可分为:25-35、35-40、40-50、50-60、60-70、70-80、80-90,主要种植在山东胶东半岛、安徽及河南大部分地区。大花生果出口标准主要分为7-9、9-11、11-13,其中7-9的价格最高。

国花生各主产省(区)分布及生产概述

国花生各主产省(区)分布及生产概述 2000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的省(区)有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安徽、广西、四川、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福建、辽宁等13个。这13个省(区)的种植面积达450.85万hm2,占全国花生种植总面积的92.85%,总产达1362.58万吨,占全国花生总产的94.38%,成为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地。现将各主产省(区)的花生分布及生产概况分述如下。 (一)山东省 该省是我国花生生产大省,1996~2000年期间,年均种植面积83.53万hm2,单产3694.82 k9/hm2,总产308.63万吨。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21.2%和26.27%。 该省花生种植遍及全省各地,主要分布于胶东丘陵、鲁中南山区和鲁西、鲁北平原区。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风化而成的粗砂和砂砾土及河流冲积的砂土。全省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棕壤、褐土、砂姜黑土和盐土,其中潮土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9.5%,棕壤约占29.2%,褐土约占21.2%,砂姜黑土约占4.5%,盐土约占3.9%,除盐土外,其余土壤类型均有花生栽培,适于种植花生的耕地约有240万hm2。 全省土壤养分状况大体是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素不足,严重缺磷,微量元素缺乏。花生田养分更趋偏低。 全省年平均气温12~14℃,≥15℃期间的日数为150 d左右,无霜期180~220 d。≥0℃的平均积温42005100℃,全省最热月份一般在

7月份,日平均温度多在24~26℃,胶东半岛东部最热月份出现在8月份。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550~950 mm,相对变率在15Y0~20%,绝 对变率全省各地均在100 mm以上,主要花生产区县(市)花生生育期问 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700 mm,但分布很不均匀,季、月相对变率很大,旱涝现象时有发生。一般春季(3~5月份)偏少,多在50~120 mm,夏 季(6~8月份)偏多,多在300~600 mm,9月份时多时少,平均80 mm 以上。全省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300~2900 h,年日照百分率为50%~65%。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81~544 kJ/(cm2·年)之间,花生生长季节的太阳总辐射量以5~6月份最高,为54~67 kJ/(cm_年),7~8月份为42~58.6 kJ/(cm2·年),9月份为42 kJ/(cm2·年)。年平均气温≥15℃期间的生理辐射为117~150 kJ/cm2。 全省栽培的花生品种20世纪50年代以普通型大花生为主,60~ 70年代以珍珠豆型品种为主,80年代以来以中间型大花生为主,部分 为普通型品种和珍珠豆型品种。栽培制度60%为二年三熟制,40%为一年二熟制。 根据全省的自然条件及花生分布情况,花生集中分布于三个产区。 1.胶东丘陵区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市的全部及潍坊市的 部分县(市),为山东省的主要花生产区,栽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40%,总产占全省总产的42%。以春花生为主,部分麦田套作花生。 2.鲁中南山区包括临沂、日照市的全部和泰安、济宁、淄博、 济南市的部分地区,栽培面积和总产均占全省总面积和总产的30%左右。

莒南花生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莒南花生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莒南县位于中国山东省邹城市,以花生产业闻名。随着农业发展的日益重要,对莒南花生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围绕莒南花生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莒南花生产业现状 1. 产业规模:莒南花生产业是莒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据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据统计,莒南县农民种植的花生总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年产量超过10万吨,年产值约为1亿元人 民币。莒南花生产业在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定影响力。 2. 内外需市场:莒南花生主要销往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上,花生作为一种常见的休闲零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在国外市场上,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莒南花生也很受欢迎。莒南花生通过电商渠道和传统的销售渠道出口到国外,为莒南花生产业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3. 技术水平:莒南县在花生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种植技术体系。这种技术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农民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得益于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技术支持。莒南县也积极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了花生的品质和产量。 二、莒南花生产业发展趋势

1. 品质和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莒南花生产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注重提高花生的品质和安全性。农民可以采用有机种植方法,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花生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加工与深加工:目前莒南花生主要以原产形式销售,加工程度较低。未来,莒南花生产业应该加强与加工企业的合作,推动花生的深加工,开发出更多与花生相关的产品。例如花生油、花生酱、花生糖等,这些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市场拓展:莒南花生产业的市场不仅可以在国内拓展,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外的市场开发。当前,中国正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莒南花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与国内外的经销商合作,提高莒南花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4. 自主品牌建设:目前,莒南花生主要以散装形式销售,缺乏自主品牌的建设。未来,莒南花生产业应该注重打造自有品牌,将其推向市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同时,需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确保自有品牌的信誉度和口碑。 5. 产业升级:莒南花生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产业升级。一方面,可以推动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花生种植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花生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花生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花生产业发展情况汇报Make a little progress every day, January 5th, 2020

刘垦场花生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发展概况 花生耐瘠耐旱性较强;是红壤开发的先锋作物..建场初期;刘垦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偏重粮食作物;花生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13.3公顷;单产750公斤/公顷;总产量在1万公斤左右..1977年;刘垦从广东引进粤油551花生良种进行繁育;1978年推广到大田生产;并用粤油551花生品种作亲本进行辐射育种;培育出赣花1号和赣花5号两个花生良种;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在全省推广种植..在培育良种的基础上;刘垦积极探索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经过总结试验成果和生产实践;组装出水田高产栽培;旱地高产栽培两套模式;使花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总产量增加..1992-2009年;全场花生种植面积均稳定在1000公顷;总产量达到3000吨以上;成为鹰潭市及全省闻名的花生良种繁育与种植基地;影响波及附近的东乡、余干、鄱阳、万年、弋阳、进贤、乐平等10多个县、市..目前;赣东北已经形成以刘家站为中心;种植面积在66.7万公顷的花生种植基地.. 1992年;刘垦搜集市场信息得知花生米需求量大;引进和生产花生剥壳机;引导农民用机械剥壳代替手工剥壳将花生果加工成花生米进行销售;发展成为江南最大的花生集散市场..据统计;刘家站现有花生剥壳机1500余台;从业人员6000多人;花生年加工量4万吨;花生米销售到福建、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经济效益在1000万元左右.. 为了增强刘家站花生市场竞争力;规范市场秩序;经县工商联批准;2004年6月;成立了刘家站花生同业商会;2008年组织余江县花生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62名;对推动刘家站花生市场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