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塑模具认可标准

注塑模具认可标准

注塑模具认可标准

目的:建立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瞧不断提高模具质量;确保模具能正常投进生产,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1、模具结构局部

〔1〕模具材料

①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相当于日本王牌钢〕

②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外表硬度不低于HRC60。

③啤ABS、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用超级P20钢材〔如718、M238等〕。

后模用一般P20钢材〔如MUP、M202等〕,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

材质更好的钢材。

④啤PC、POM、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钢材〔如S136、

M300、M310等〕。

⑤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⑥歪顶、摆杆外表硬度许多于HRC35,推板外表硬度许多于HRC28。

⑦要是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2〕模具应具备结构

①模具标识: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

号、胶件牌号,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②模具应安装适宜的法兰圈,并开标准码模坑。

③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先开弹圈。

④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⑤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那么模具应

先安装复位机构〔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⑥行位结构。

✧行位运动应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行位上应安装使行位弹出作用之弹簧,并安装限位装置。

✧在高度方向运动之哈夫块共推出高度不能超过导滑槽长度的2/5。

⑦顶出机构。

✧顶针设置应使胶件脱模时不产生永久变形、顶白、不碍事塑胶件外瞧。

✧顶针机构应保证灵活、可靠、不发生错误动作。

✧顶针、司筒顶面非平面时,顶针、司筒应定位。

⑧底板上应均匀设置垃圾钉,垃圾钉高度应一致。

⑨4545或以上级大模应加设中托边,一套模中司筒数量到达或超过16支应

增设中托边。

⑩流道直径、长度加工应合理,在保证成形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流程,减少断面积以缩短填充及冷却时刻,同时浇注系统损耗的塑料应最少。流道一般应设置冷料井。

型腔分布应合理,应符合各型腔同时注满的原理,浇口设置应不碍事胶件外瞧,满足胶件装配,在啤作准许的条件下尽量做到浇口残留量最少。

冷却系统。

✧运水流道分面应使模具外表各局部温差在10℃之内。

✧运水流道出进孔位置不碍事安装,喉嘴大小为13mm。

✧在型腔外表的镶件、行位等一般应通进运水,电池兜、手柄位、喇叭位

等镶件必须通进运水。

✧模具运水流道应不漏水,并在流道出进口应标有“OUT〞和“IN〞字样。

假设是多组运水流道还应加上组不号。

电池兜等对前模产生较大包紧力部位应在对应之后模部位均匀增加勾针等。模具结构保证排气顺畅。

柱位高度超过20mm应用司筒,超过25mm骨位应依据设计要求均匀增加走胶米仔。

模具应依据强度要求均匀分布撑头,以防模具变形。

模具型腔应力中心应尽量与模具中心一致,其型腔中心最多不超过模具中心的25%。

外形外表有会引起缩水之对应后模柱位应增设火山口。

分模面为单向歪面及大型深型腔等模具,分模面应设可靠的自锁装置。〔3〕模具不准许之结构

①模具不准许有尖钢及有高度大于2mm,厚度少于1mm之薄钢。

②除BOSS柱外顶针不准许与前模接触。

③模具开合不准许有异常响声。

④型腔边缘5mm范围内不准许红丹测试不到,同时分型面红丹测试不准许

低于80%。

⑤所有紧固螺丝不准许松动。

⑥所有勾针不准许出现不同向现象。

⑦胶件不准许有粘模现象。

⑧模具不准许有顶出不平衡现象。

⑨模具高度方向前、后模板不准许缺少拉令孔。

⑩模具装配不准许漏装或装错零件。

2、胶件质量局部

〔1〕全然尺寸

①胶件的几何外形,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

要求。

②通用结构尺寸标准。

✧胶件一般要求做到平均胶厚,非平均胶厚应符合图纸要求。

✧螺柱根部直径:M3螺丝为φ6.0+0.2mm,火山口直径φ;

螺丝为φ5.0+,火山口直径φ。

✧叉骨、围骨根部厚度:。

✧按钮的顶RUBBER十字骨顶部厚度:。

✧司筒柱顶部壁厚:±。

✧电池箱后模勾针位胶厚小于。

✧胶件同PL面处前后模出胶位时其错位小于0.05mm。

✧面底壳配合。

A、二级或三级止口配合要求PL面错位小于0.1 mm,没有刮手现象;

B、包止口配合单边间隙为~0.3 mm,外形复杂取大值。

✧电池门与电池箱间水平方向单边间隙为~0.3mm。

✧钮与孔配合。一般几何外形钮与孔单边间隙为~0.25mm。异形钮与孔单

边间隙为~0.4mm,喷油钮间隙应取大值。钮与花仔配合时其配合情况能到达平安测试标准。

✧插卡位配合。插卡门与面底壳的配合单边间隙为~0.3mm。插口与插盒单

边间隙为。

✧四大件转轴位轴向单边最小间隙~0.2mm。

✧LOCK与其配合枕位孔单边间隙为0.2 mm。

✧支架与其配合孔单边间隙为~0.2mm,长度大于150mm的取大值。

✧COVER与其配合孔单边间隙为0.1 mm。

✧ROLLER与其配合孔单边间隙为~1.0 mm。

〔2〕外表缺陷〔工艺条件满足不了的情况下〕

①胶件外表不准许缺陷。

A、走胶不齐〔或缺料、滞水〕

B、烧焦

C、顶白

D、白线

E、披峰

F、起泡

G、拉白〔或拉裂、拉断〕H、烘印I、皱纹

③外表受限制缺陷及同意程度。

〔3〕外表修饰要求

①外表高光。

✧高光外表要平坦,有镜面效果;

✧前模面的非外瞧面及内部件准许外表有略微的加工痕迹。

✧高光外表不准许有划痕、锈迹、斑点等缺陷。

②外表饰纹〔EDM或晒纹〕。

✧纹路符合设计要求,纹路要均匀且侧面与外表一致。

✧互配件要求纹路一致。〔以旧件配合的除外〕

③外表字体。

✧外表字体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且要均匀一致。

✧字体宽度、大小、密度、字数、位置符合菲林要求。

④CORE面的修饰。

✧一般CORE面需省光,无明显火花纹及加工刀痕,特别要求的除外。

✧透明胶件或装配后的外瞧面符合设计要求。

3、注塑成型工艺局部

〔1〕模具在一定的注塑工艺条件范围内,应具有啤作的稳定性和工艺参数调校的可重复性。

〔2〕模具啤作时注射压力,一般不应超过注塑机额定最大注射压力的85%。〔3〕模具啤作时的注射速度,其四分之三行程的注射速度不低于额定最大注射速度的10%或超过额定最大注射速度的90%。

〔4〕模具啤作时的保压压力一般不应超过实际最大注射压力的85%。

〔5〕模具啤作时的锁模力,不应超过适用机型额定锁模力的90%。

〔6〕啤作过程中,产品及水口料的取出要轻易、平安〔时刻一般各不超过2

秒钟〕。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表格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表格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 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 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 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 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 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 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 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 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 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 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9.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 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10.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

塑料模具验收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 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 烘印、皱纹。 2. 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 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 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 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 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 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 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 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 具特性应做到-0.1mm。 8. 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 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 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 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 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最全面的注塑模具验收检验标准

最全面的注塑模具验收检验标准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 8、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9、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注塑件检验标准

注塑: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注塑件: 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包括各种包装,零件等。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是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 简介: 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望不断提高模具质量;确保模具能正常投入生产,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结构部分: 一、模具材料 1、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相当于日本王牌钢) 2、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

3、啤ABS、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用超级P20钢材(如718、M238等)。后模用一般P20钢材(如MUP、M202等),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材质更好的钢材。 4、啤PC、POM、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5、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如S13 6、M300、M310等)。 6、斜顶、摆杆表面硬度不少于HRC35,推板表面硬度不少于HRC28。 7、如果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二、模具应具备结构 1、模具标识: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号、胶件牌号,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2、模具应安装合适的法兰圈,并开标准码模坑。 3、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先开弹圈。 4、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5、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则模具应先安装复位机构(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6、行位结构。 a、行位运动应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注塑件检验标准

注塑件: 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包括各种包装,零件等。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是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 简介: 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望不断提高模具质量;确保模具能正常投入生产,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结构部分: 一、模具材料 1、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相当于日本王牌钢) 2、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 3、啤ABS、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用超级P20钢材(如718、M238等)。后模用一般P20钢材(如MUP、M202等),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材质更好的钢材。 4、啤PC、POM、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5、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如S13 6、M300、M310等)。

6、斜顶、摆杆表面硬度不少于HRC35,推板表面硬度不少于HRC28。 7、如果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二、模具应具备结构 1、模具标识: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号、胶件牌号,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2、模具应安装合适的法兰圈,并开标准码模坑。 3、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先开弹圈。 4、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5、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则模具应先安装复位机构(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6、行位结构。 a、行位运动应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b、行位上应安装使行位弹出作用之弹簧,并安装限位装置。 c、在高度方向运动之哈夫块共推出高度不能超过导滑槽长度的2/5。 7、顶出机构。 a、顶针设置应使胶件脱模时不产生永久变形、顶白、不影响塑胶件外观。 b、顶针机构应保证灵活、可靠、不发生错误动作。

注释版 注塑模具验收评估标准

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1.0 目的: 为确保模具在生产时制品品质的稳定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2.0 范围: 本标准适合于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注塑模具。 3.0 权责: 技术中心研发经理及注塑工程师负责模具设计制造的前期评审,模具制造过程工艺结构评估和监督。注塑工程师负责对模具的最终模具评估和验收。 4.0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4.1 成型产品品质外观要求 4.1.1 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飞边、气泡、拉裂、拉断、粘模、流纹、皱纹、变形等模具缺陷。 4.1.2. 结合线:一般圆形穿孔结合线长度不大于5-8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结合线不得有开叉现象,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4.1.3. 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4.1.4. 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4.1. 5. 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4.1.6. 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如有特殊有要求的按要求进行。 4.1.7. 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 4.1.8. 产品配合:前后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4.2、模具外观 4.2.1铭牌内容应打印模具编号、产品名称、模穴数、生产日期、模具制造厂家详细资料、模具外形尺寸(mm),字符均用1/8英寸的字码打上,字符清晰、排列整齐。(详见图样) 4.2.2. 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4.2.3.冷却水嘴是否用塑料块插水嘴,¢10管,规格可为G1/8″、G1/4″两种。 4.2.4. 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以免碰伤。 4.2. 5. 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4.2.6. 1冷却水嘴有进出标记,进水为IN,出水为OUT,IN、OUT后加顺序号,如IN1、OUT1.。 6.2进出油嘴、进出气嘴是否同冷却水嘴,并在IN、OUT前空一个字符加G(气)、O(油)。 4.2.7 所有模具外形应按'工'字形外观要求制造,根据模具的大小不一,两端压压板处外凸长度应为25mm-40mm. 4.2.8. 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4.2.9. 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录 简介 结构部分 胶件质量 表面缺陷 表面修饰 工艺部分 编辑本段简介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是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望不断提高模具质量;确保模具能正常投入生产,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1] 编辑本段结构部分 一、模具材料 1、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相当于日本王牌钢) 2、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 3、啤ABS、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用超级P20钢材(如718、M238等)。后模用一般P20钢材(如MUP、M202等),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材质更好的钢材。 4、啤PC、POM、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5、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如S13 6、M300、M310等)。

6、斜顶、摆杆表面硬度不少于HRC35,推板表面硬度不少于HRC28。 7、如果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二、模具应具备结构 1、模具标识: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号、胶件牌号,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2、模具应安装合适的法兰圈,并开标准码模坑。 3、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先开弹圈。 4、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5、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则模具应先安装复位机构(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6、行位结构。 a、行位运动应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b、行位上应安装使行位弹出作用之弹簧,并安装限位装置。 c、在高度方向运动之哈夫块共推出高度不能超过导滑槽长度的 2/5。 7、顶出机构。 a、顶针设置应使胶件脱模时不产生永久变形、顶白、不影响塑胶件外观。 b、顶针机构应保证灵活、可靠、不发生错误动作。 c、顶针、司筒顶面非平面时,顶针、司筒应定位。 8、底板上应均匀设置垃圾钉,垃圾钉高度应一致。

注塑模具认可标准

注塑模具认可标准 目的:建立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瞧不断提高模具质量;确保模具能正常投进生产,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1、模具结构局部 〔1〕模具材料 ①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相当于日本王牌钢〕 ②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外表硬度不低于HRC60。 ③啤ABS、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用超级P20钢材〔如718、M238等〕。 后模用一般P20钢材〔如MUP、M202等〕,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 材质更好的钢材。 ④啤PC、POM、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钢材〔如S136、 M300、M310等〕。 ⑤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⑥歪顶、摆杆外表硬度许多于HRC35,推板外表硬度许多于HRC28。 ⑦要是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2〕模具应具备结构 ①模具标识: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 号、胶件牌号,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②模具应安装适宜的法兰圈,并开标准码模坑。 ③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先开弹圈。 ④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⑤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那么模具应 先安装复位机构〔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⑥行位结构。 ✧行位运动应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行位上应安装使行位弹出作用之弹簧,并安装限位装置。 ✧在高度方向运动之哈夫块共推出高度不能超过导滑槽长度的2/5。 ⑦顶出机构。

注塑模具粗糙度标准

注塑模具粗糙度标准 一、模具整体表面粗糙度 模具整体表面粗糙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模具整体表面应无明显的划痕、碰伤、锈迹、夹杂物和氧化皮等缺陷。 2.模具整体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如喷塑、喷漆等,以保证模具的防锈性能。 二、模具成型面粗糙度 模具成型面粗糙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模具成型面应无明显的划痕、碰伤、锈迹、夹杂物和氧化皮等缺陷。 2.模具成型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4um。 三、模具内部粗糙度 模具内部粗糙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模具内部不应有锐利的边缘和毛刺。 2.模具内部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以达到良好的脱模效果。 3.模具内部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4um。 四、流道表面粗糙度 流道表面粗糙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流道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以达到良好的流动效果。 2.流道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8um。 五、浇口表面粗糙度 浇口表面粗糙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浇口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以达到良好的填充效果。 2.浇口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1.6um。 六、顶针孔和拉杆孔表面粗糙度 顶针孔和拉杆孔表面粗糙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顶针孔和拉杆孔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以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 2.顶针孔和拉杆孔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 3.2um。 七、模具零件的配合面粗糙度 模具零件的配合面粗糙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模具零件的配合面应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配合精度。 2.模具零件的配合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8um。 八、冷却水路表面粗糙度 冷却水路表面粗糙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冷却水路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冷却效果。 2.冷却水路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1.6um。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 注塑模具技术是一种制造精密塑料产品的常用方法,它要求模具具备高精度、高质量和高稳定性。在注塑模具技术中,不仅要求模具具备高度精密度,还需要考虑到产品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模具寿命等因素。下面将详细介绍注塑模具技术的要求。 首先,注塑模具技术要求模具具备高精密度。在实际注塑过程中,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精度。因此,注塑模具需要具备高度的精确度,确保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和一致性。模具的尺寸精确度包括成型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尺寸精度要求模具的加工精度高,能够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形状精度要求模具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持产品的形状和外观。 其次,注塑模具技术要求模具具备高质量。高质量的注塑模具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模具的高质量要求模具材料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模具材料要求具备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耐蚀性,以满足长期稳定生产的要求。同时,模具的制造工艺也对模具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注塑模具的制造过程要求工艺精细,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确保模具具备高质量和高稳定性。 再次,注塑模具技术要求模具具备高稳定性。模具在注塑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热扩散,所以模具需要具备高稳定性以保证生产质量和产品精度。模具的高稳定性要求模具具备一定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外部压力而不发生形变。此外,模具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模具温度的稳定性,防止产品变形或缺陷的产生。

最后,注塑模具技术要求模具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模具作为生产工具,一般需要经历较多的注塑周期才能收回成本。因此,模具需要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减少更换频率和生产成本。模具的使用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模具材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和使用条件等。因此,注塑模具的制造要求模具具备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抗腐蚀性,同时要注意模具的设计合理性和使用条件的控制,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之,注塑模具技术在市场中非常重要,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模具的高精密度、高质量、高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是注塑模具技术的重要要求。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使用条件控制,可以满足注塑模具技术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模具国标准

注塑模具国标准 一、总则 1.1 本标准规定了注塑模具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和安全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注塑模具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等材料的注塑成型。 1.3 本标准旨在提高注塑模具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设计要求 2.1 注塑模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 模具结构应简单、合理,便于制造、调试和维修; b) 模具应满足制品生产批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 c) 模具应满足制品外观和质量的要求。 2.2 注塑模具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 制品的形状、大小、壁厚、质量等要求; b) 注射机的型号及参数; c) 注射工艺条件,如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锁模力等; d) 模具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要求。 三、制造要求 3.1 模具制造应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3.2 模具零件的制造应符合图纸和标准要求,不得有变形、裂纹、

气孔等缺陷。 3.3 模具装配后应进行试模验收,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生产要求。 四、检验要求 4.1 模具零件应进行尺寸检验、外观检验和材料检验,确保其符合图纸和标准要求。 4.2 试模验收时应对模具的性能进行检验,包括注射成型过程的稳定性、制品外观和质量等。 4.3 对于重要模具,应进行定期的性能检验和结构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的稳定。 五、使用要求 5.1 使用注塑模具时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调整注射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 5.2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3 对于重要模具和高精度模具,应建立使用档案,记录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记录。 5.4 当制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调整工艺参数、更换材料等。 5.5 当模具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机检查,进行维修或更换损坏部件。维修后的模具应重新进行试模验收。 六、安全要求

塑料模具的执行标准

塑料模具的执行标准 塑料模具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制造工具,其质量和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一份关于塑料模具的执行标准。 一、引言 塑料模具是指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一种特殊工具,其包括模具的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等环节。本标准旨在规范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保证塑料模具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 1. 模具: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工具,包括模具本体和配件。 2. 模具本体:模具的主体结构,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模腔和模芯组成。 3. 配件:模具的附属部件,包括模具导向装置、排气装置、冷却装置等。 4. 模腔:模具中制造产品外形的部分。 5. 模芯:模具中制造产品内部结构的部分。 6. 注塑机:用于将塑料粒料熔化并注入模具中的设备。 7. 射出成型:通过注塑机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硬化后取出塑料制品的工艺过程。 三、设计要求 1. 模具设计应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确保产品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达到要求。 2. 模具结构应合理,尽量减少模具的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 3. 模具应具备良好的冷却和排气性能,以提高注塑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模具的耐用性和寿命应满足生产需求,对模具的材料、硬度和表面处理等要求应依据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四、制造要求 1. 模具制造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模具的尺寸精度和结构稳定性。 2. 模具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工艺要求。

3. 模具的加工工艺应合理,采用适当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确保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4. 模具的安装调试应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试模,确保模具的配件和功能正常。 五、使用和维护要求 1. 使用者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模具,严禁超负荷使用和乱丢乱放。 2. 使用过程中发现模具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3. 模具的保养应定期进行,对模具的表面涂抹防锈油和进行清洁保养。 4. 模具存放时应注意避免碰撞和潮湿,加装防尘罩和维护记录,确保模具的状态和使用寿命。 六、试验要求 1. 模具制造完成后应进行试模和试产,确保模具的各项指标和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2. 试模时应记录注塑机的参数、产品的尺寸和注塑过程的工艺参数,并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估。 3. 试模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和生产要求。 七、质量控制要求 1. 模具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2. 模具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应按照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模具的安全和可靠性。 3. 模具制造和使用中应进行质量记录和质量验证,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可追溯。 八、附则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关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 以上是一份关于塑料模具的执行标准,其中包括了模具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目的是为了保证塑料模具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并促进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注塑模具设计标准

注塑模具设计标准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注塑模具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注塑模具的设计是制造出高质量和高效率塑料制品的关键环节,因此注塑模具设计标准的制定也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讨论注塑模具设计标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及其对模具设计的影响。 一、注塑模具设计标准的重要性 注塑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模具质量也是产品质量的关键。而注塑模具的设计是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注塑模具设计标准的制定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 提高模具的设计质量。注塑模具设计标准包含了一系列规范和指导,这些规范不仅可以规范化模具的设计,而且可以提高模具的设计质量。这些规范主要包括模具材料的选择、构造、尺寸、结构、配合精度等方面的规定。模具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规范和标准来设计模具,使其更加优秀。 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注塑模具的设计标准可以指导模具设计人员更好地设计模具,在模具设计过程中更加有效地考虑到塑料制品的具体应用需求,从而更好地安排模具的结构,减少模具的制造时间和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注塑模具设计标准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其中包含了塑料制品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符合标准的模具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还可以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 二、注塑模具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注塑模具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模具材料的选择:根据生产的要求和模具制造工艺选择 合适的模具材料,以满足模具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要求。 2.模具结构的设计:根据塑料制品的形状、大小及尺寸, 选择适当的模具结构,包括模板、芯棒、出料口等零件的设计。 3.模具尺寸和配合精度的设计:注塑模具的尺寸和配合精 度是决定塑料制品尺寸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注塑模具的尺寸和配合精度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 4.模具的表面处理:塑料制品的表面质量和外观至关重要,注塑模具的表面处理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外观,并且还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5.模具的维护和保养:注塑模具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和寿命。维护和保养可以包括模具的清洗、润滑、更换零件等。 三、注塑模具设计标准对模具设计的影响 注塑模具设计标准是制定模具设计规范的重要依据,它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注塑模具设计标准对模具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 标准 1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的: 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正常投入生产, 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 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 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 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 白( 或拉裂、拉断) 、烘印、皱纹。 2.熔接痕: 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 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 15mm, 熔接痕强度并能经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 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 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 手感不到凹 痕) 。 4.变型: 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 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 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 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 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 或3D文件) 要求, 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 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 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 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 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 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 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 面壳底壳配合: 表面错位小于0.1mm, 不能有刮手现象, 有配合 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 字符清晰, 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 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 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 沉孔直径为25mm、 30mm、 35mm三种规格, 孔口 倒角, 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 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 字迹应清 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 预复位机构等, 应有支撑腿保护。

注塑模具的加工标准和要求

模具制造标准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注塑模具的加工标准和要求。 二、引用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一般模具设计参照标准》《热嘴设计标准》《模具设计规范》 三、模具外观: 1. 铭牌内容打印模具编号、模具重量(Kg)、模具外形尺寸(mm),字符均用1/4英寸的字码打上,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铭牌厚度1mm铝片。 2. 铭牌固定在模腿上靠近后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离两边各有15mm的距离),用四个柳钉固定,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用塑料块插水嘴①10管,规格可为G1/8〃、G1/4〃、G3/8〃。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4. 冷却水嘴原则上不伸出模架表面(客户另有要求除外),水嘴头部凹进外表面不超过3mm。 5. 冷却水嘴避空孔直径为①25X30、①30X30、①35X30三种规格,孔外沿有倒角,倒角大于X45,倒角一致。 6. 冷却水嘴有进出标记,进水为IN,出水为OUT, IN、OUT后加顺序号,如:IN01、02, OUT01、02,要求用8〜12mm字 码打上。 7. 进出油嘴、进出气嘴在IN、OUT前空一个字符加G (气)、O (油),字码相同。 8. 模具安装柱下方有支撑腿加以保护。 9. 模架上各模板有基准符号,大写英文DATUM,字高5/16〃,位置在离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或 按模架厂统一)。 10.各模板有零件编号,编号在基准角符号正下方离底面10mm处,要求同9号,模号打在基准角的对边。 11.模具配件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先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同8号)。 12.支撑腿的安装用螺丝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如果过长的支撑腿则车加工外螺纹紧固在模架上。 13.模具顶出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除小型模具外,原则上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模具长度或宽度尺寸有一个大于500mm 时),顶出孔直径应比顶出杆大5-10mm。 14.定位环可靠固定(一般用三个M6或M8的内六角螺丝),直径一般为①100或①150mm,高出顶板10mm。(如合同有特殊要 求,按合同)。 15.定位环安装孔必须为沉孔至少沉入5mm,不准直接贴在模架顶面上。 16.重量超过8000Kg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用穿孔方式压螺丝,不得单独压压板。如设备采用液压锁紧模具,也必须加上螺 丝穿孔,以防液压机构失效(依客户而定)。 17.浇口套球R大于注塑机喷嘴R (一般为SR20)。 18.浇口套入口直径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大模为①5、小模为)。 19.模具外形尺寸符合指定的注塑机。

注塑模具技术标准

注塑模具技术标准 目的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注塑模具的设计公差要求、零件的枝术要求、总装技术要求、验收规则和标记、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注塑模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模具制造时会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对产品的关键尺寸给予公差要求以满足塑胶制品的公差要求• •本公司设计时是以下表所示的公差标准执行。(具体内容见附表1) 械具/、设计的公差

模肉采用预硬钢或铝合金; 若尺寸不重要,适量冷却也可; 半自动或手放镶件; 边缘水口或直入型水口皆可。 •模架尽量采用龙记标准模架,零件尽量采用知名公司的标准件, (例:DAIDO HASCO DME 、RUBERDI 等); •钢材应尽可能选取预硬钢材(例:P20类,HRC34-42及热处理用钢材(例:GS2344淬火 过HRC46-50);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采用 GERMANBOHLE R ASSAB DIN 、DAIDO 等不同公司的钢材; *成型部位未注脱模斜度时,除本条件中以下要求以外,单边脱模斜度按表 4的规定,图样 中未注脱模斜度方向时,按减小注塑件壁厚的方向判定; -文字、符号的单边脱模斜度取8勺2°; *成型部位表面有装蚀纹时,依据 YICK 、MOLD-TEC 等不同供应商的纹样要求取出模角; 模具 的 等级 分类 零 件 的 技 术 要 求 •成型对模具易腐蚀的塑料时,型腔零件需采用不锈钢制作 (例S136 S136H 420S 420H 等),否则 其成型表面应采取防腐处理(例:表面钝化、电镀等); •成型对模具表面易磨损的塑料时,型腔零件硬度应不低于 HRC46否则型腔表面应进行 表面硬化(如氮化)处理,其硬度应高于 HV600 •模具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应符合客户图样要求; •模具零件不允许有裂纹,成型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缺陷; •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的成型零件,必须彻底清洗,不允许残存化学介质; *成型部位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按 GB1804规定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JS12级; 成型部位转接圆弧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下表规定执行:附表 2 基本尺寸(mm _6 6-18 18-30 30-120 120 成型部位未注角度和锥 差按角度 短边长度决定; 度公差按表面的规定,锥 具体见表 3-°18 度公差按锥 -0.25 体母缚的长度 -0.40 决定0角度 -0.50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欧阳家百(2021.03.07)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 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 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 水(手感不到凹痕)。 4.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 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 (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 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 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 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 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 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 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检验报告表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检验报告表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标准从产品质量、模具构造、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展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外表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 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 过功能平安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 差原那么,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 -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外表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 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外表。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

注塑模具技术规范

注塑模具技术规范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国内事业部发布

注塑模具技术规范 1、目的 1。1、规范美的国内空调注塑模具制作规范和验收标准。 1。2、不断提高模具质量,确保模具正常生产, 生产出合格的注塑件产品。 1。3、模具厂家必须按照此标准进行模具设计及制造,若模具设计及制造因不符合此标准而引起的模具质量问题,由模具厂家承担一切后果。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制件的模具工艺性,统一塑料模具的设计、制作标准、验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空调国内事业部。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4、术语和定义 无 5、模具分类 根据模架尺寸将模具分为大、中、小三类。 5.1、模架尺寸6060以上称为大型模具; 5.2、模架尺寸3030~6060之间为中型模具; 5.3、模架尺寸3030以下为小型模具. 6、模架选用 6.1、优先选用标准模架。 6.2、若选用非标模架,应优先选用标准板厚。 6.3、大型非标模架,导柱直径不小于Φ60mm,导套采用石墨铜套制做。 6.4、大型非标模架导套孔壁厚与模架边不得小于20mm,回针孔壁厚与模架边为35~40mm,回针直径不小于Φ30。 6.5、大型非标模架A板、B板起吊螺钉孔为M36~M48。 6.6、模架必须指定的供应商采购. 6.6.1、模架非成型部分的模板零件应采用1050材质, 硬度HB170-220。 6。6.2、导柱、导套回针等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 2。 6。6。3、A板、B板镶件框壁厚一般为:(小模)30~50mm、(中模)50~80mm、(大模)80~120mm. 6.6.4、开镶件框后B板厚度一般为:(小模)30~50mm、(中模)50~80mm、(大模)80~120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