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繁为简,轻松行文——七年级下册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化繁为简,轻松行文——七年级下册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化繁为简,轻松行文——七年级下册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化繁为简,轻松行文——七年级下册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化繁为简,轻松行文——七年级下册写作《语

言简明》教学设计

&nbs

p;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作文中简明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探究作文中语言简明的写作技法,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

3、通过训练,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语言简明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使语言简明的基本方法并进行表达训练。

教学难点:感悟简明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课件及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美国第 28 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是著名的演说家。有人问他:“您准备一份十分钟的讲稿,得花多长时间?”威尔逊答:“两个星期。”人又问:“准备一份一个小

时的讲稿呢?”他答:“一个星期。”人又问:“准备两个小时的讲稿呢?”他答:“不用准备,马上就讲。”

威尔逊的话表明了什么呢?

威尔逊的话表明:语言精练、明了的程度越高,花费的思考时间就越长。从这个角度讲,语言简练、明了,又是我们锤炼语言的最高追求目标。(出示本课课题:化繁为简轻松行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明确定义。

简,就是简练,要求简洁精练,言简意赅,就是做到惜字如金,能够用三个字表达清楚的,决不用四个字、五个字。

明,就是明了,要求表达明白,让人一看就懂。

语言简练、明了,这是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但却不容易做到。

四、方法指引:怎样在作文中做到简明呢?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短小、有力。

如果我们在这三个版块尽量都能体现文字的简明,那么文章就一定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一)开头部分——凤头

例一:回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的开头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有什么样的作用?(开篇点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并设置了悬念。)

例二:再来看看同学的作文——《端午节的一天》里的开头

端午节的一天

又到端午节啦!我终于放下书包,又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啦!一放学,我飞快地跑回家迫不及待地看起了电视。

第一天我超级无聊,睡个懒觉,看回儿电视,吃完午饭又睡觉,然后起床做了一会儿作业。妈妈见我这样,决定带我回外婆家。

第二天,我很早就起床了,坐上了去外婆家的客车。一路颠簸,我终于来到了外婆家。在这里,小伙伴带我去小溪边捉螃蟹。端午节,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天了。

天蓝蓝的,水清清的。听着小溪愉快地唱歌,我的心情无比快乐……

例二,怎么样?(语言不简练,迟迟不能入题)怎么改?(端午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外婆家,和小伙伴一起捉

螃蟹了。天蓝蓝的,水清清的。听着小溪愉快地唱歌,我的心情无比快乐……)

效果怎么样?(比以前好多了)

这样的开头和朱自清先生的开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用到“开门见山”的手法)

开篇简明秘笈——“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又叫“开篇点题”,是最常见的一种开头方法。开门中的门,就是开篇,一下笔、一落笔;山,就是文章内容。一下笔就直接入题,紧扣中心,三言两语,总领全文,不拐弯抹角。

“开门见山”常用的手法有:直接引入、景物描写、比喻排比等手法,从而来引出对象,开头字数以不超过100字为宜。

附例文:1、“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话题——人生的追求,就如水上行舟,只有高扬起两面风帆: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才能进退自如,抵达胜利的彼岸。(直接引入)

2、“人生”的话题,——演员们说,人生如戏;歌唱家说,人生如梦;爱好旅行的人说,人生如旅;喜欢做梦的人说,人生如梦;我说,人生就是一场挑战。(比喻排比)

3、景物描写作为开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的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二)主体部分——猪肚

例一:请比较下列两句,谁更好?

①这次跳绳比赛真令人失望,令人遗憾,令人难忘

②这次跳绳比赛真令人失望。

分析:粗略一看,①似乎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令人”一词间隔出现了三次。但细一推敲,“失望”、“遗憾”、“难忘”三个词罗列了对这次跳绳比赛的三种大同小异的心理,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应删去两个。

第一招:避免词语堆砌

2、再比较一组:

例二:①妈妈见我回来,不放心地问:“你把车票退掉了吗?”我说:“我把车票已经退了。”我拍拍胸脯,自豪地说:“您看,这是退车票的钱。”妈妈说:“把退车票的钱给我吧!”我说:“给您。”妈妈接过了钱。

②妈妈见我回来,不放心地问:“退票啦?”“退了!”我拍拍胸脯,自豪地说,“您看,这是退的钱!”“把钱给我吧!”“给您。”妈妈接过了钱。

这两句,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分析:例二的毛病是对话啰嗦。在描写人物对话时,可以使用省略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把不言而喻的部分省略,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第二招:避免对话啰嗦

3、最后再比较一组:

例三: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里“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哪个字用得最好?(“卧”字:第一个“卧”是用拟人的手法,将城外的小村庄赋予了生命和感情,来展现出村庄的安详,宁静,第二个“卧”也是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雪在房顶上的状态点出了雪的稀疏松软,似乎睡在屋顶上。渲染了一种温暖祥和寂静的气氛,让人感觉到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例四:①世人皆知三国时张飞的勇猛,而那长板桥上一声吓得曹军大将尽皆逃跑的故事,更是成为了后人的佳话。

②张飞的勇猛四海闻名,当阳桥上一声吼,吓得曹军屁滚尿流的故事,更是成为了千秋佳话。

这两句,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分析:更喜欢第②句,没有多余的字眼,语言干净、利落。

第三招:注重炼字炼句

(三)结尾部分——豹尾

结尾部分的最高境界是严谨、自然、和谐、统一,要在文章中简明扼要,点明中心。

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一点启发吧:

例一:《紫藤萝瀑布》

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发现了什么?(前后照应)

例二:杨绛的《老王》中结尾部分: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发现了什么?(卒章显志)

这样的结尾,言简意赅,收束有力。

五、回顾方法:

(一)凤头:朴实华丽,开门见山

(二)猪肚:言之有物,详略得当

第一招:避免词语重复第二招:避免对话啰嗦

第三招:注重炼字炼句

(三)豹尾:简明扼要,点明中心

第一招:前后照应第二招:卒章显志

六、活学活用

同学们进入初中已一年了,这一年里,大家都有了很多的变化:身体逐渐长高,学识逐渐长进,思想逐渐成熟……但是,你的身上,也保留了很多没变的东西。请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语言简明的文章。

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550以上。

七、课堂小结:

行文中,我们追求语言简练明了,不说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无关的话,但也不是一味地要求文章直白、干瘪。我们还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合适的手法,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争取妙笔生花!侯晓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