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2:硬连线控制器的常规CPU设计(无提示)

课程设计2:硬连线控制器的常规CPU设计(无提示)

课程设计2:硬连线控制器的常规CPU设计(无提示)
课程设计2:硬连线控制器的常规CPU设计(无提示)

硬连线控制器的常规CPU设计

一、实验目的

1、融会贯通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课程各章教学内容,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CPU各模块工作原理及相互联系的认识;

2、掌握硬连线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3、学习运用EDA设计工具,掌握用EDA设计大规模复杂逻辑电路的方法;

VHDL: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 QuartusⅡ:

4、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取得设计和调试的实践经验。

二、实验设备

1、TEC-8实验系统 1台

2、PC计算机 1台

3、双踪示波器 1台

4、直流万用表 1个

5、逻辑测试笔(在TEC-8实验台上) 1支

三.实验任务

1、设计一个硬连线控制器,和TEC-8模型计算机的数据通路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CPU,该CPU要求:

①能够完成控制台操作:启动程序运行、读存储器、写存储器、读寄存器和写寄存器。

②能够执行表1中的指令,完成规定的指令功能。

2、在QuartusⅡ下对硬布线控制器设计方案进行编程和编译。

3、在编译后的硬布线控制器下载到TEC-8实验台上的ISP器件EPM7128中去,使EPM7128成为一个硬布线控制器。

4、根据指令系统,编写检测硬连线控制器正确性的测试程序,并用测试程序对硬布线控制器在单拍方式下进行测试,直到成功。

表1新设计CPU的指令系统

表1中,XX代表任意值,Rs代表源寄存器号,Rs代表目的寄存器号。在条件转移指令中,@代表当前PC的值,offset是一个四位的有符号数,第三位是符号位,0代表正数,1代表负数。注意:@不是当前指令的PC值,而是当前指令的PC值加1。

5、在调试成功的基础上,整理出设计文件。

①硬连线控制器逻辑模块图;

②硬连线控制器指令周期流程图;

③硬连线控制器的硬件描述语言源程序;

④测试程序;

⑤设计说明书;

⑥调试总结。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_路灯控制设计(完整版)

1 设计任务描述 1.1设计题目 路灯控制设计 1.2设计内容 1)天黑时路灯电亮,天亮时路灯关闭。 2)用中断模拟天黑。 1.2.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有关知识,提高应用微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微机应用的理解。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 软、硬件的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微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及方法。为以后学生结 合专业从事微机应用设计奠定基础 1.2.2 设计要求 1)通过K O—K7和K++来输入。 2)用LED指示灯显示结果。 3)输出为1灯亮,输入为0灯灭。 2设计思路 本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我设计的是路灯控制器。通过中断信号来使路灯点亮,再经延时程序来使灯自动熄灭。然后重新回到初始状态。 我们用到的芯片是中断控制器8259和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这两种芯片再外加一个LED 显示单元及开关单元。用中断控制器8259的控制字来设置单片、边沿触发、非缓冲、非自动,用ICW4来设置IR7非屏蔽。 设置中断控制器8255的控制字,让它A口输出来显示灯亮,。由于我们没用到B口和C口,所以让B口输入C口高低四位均输出。 设置完控制字后,再使A口输出全为0(这时路灯初始状态为灭),接着让程序循环进入空操作。当天黑需要路灯亮时,按下中断(代表天黑),程序从循环执行空操作中中断出来,使A口输出从全为0变成全为1(这时路灯全亮),程序后面连接一个延迟子程序,来控制灯亮的时间。 最后到了程序该结束的时候了,A口输出从全1再次变为全0(这时路灯全灭,代表夜晚已过,天亮了)。这时程序本该结束了,程序结束后,又返回到中断控制器8259这部分,这样程序又可以通过按中断来控制灯亮,这样就简单又实用。 大体上程序主要分四大部分:输入部分,中断部分,延迟部分和输出部分。结合所学的知识外加查找相关资料,把这几大部分合理的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一个完整、功能强大的程序。 3 主要元器件介绍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 教学目的、任务与实验设备 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实验5和硬布线控制器的组成原理与应用。 复习和应用数据通路及逻辑表达式。 学习运用ISP(在系统编程)技术进行设计和调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熟 悉集成开发软件中设计调试工具的使用,体会ISP技术相对于传统开发技术的优点。 教学任务 按给定的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在所提供的器件范围内,设计一台硬布线 控制器控制的模型计算机。 根据设计图纸,在通用实验台上进行组装,并调试成功。 在组装调试成功的基础上,整理出设计图纸和其他文件。 实验设备 微操作控制信号·····CnC1结果反馈信息指B1硬布线控制器指令(组合

逻辑网络)令Bn译寄码ispLSI1032E-70LJ84存模器块 T1W1T1W4启动 TJ停止节拍脉冲节拍电位/时钟发生器SKIP复位硬布线控制器结构方框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4TEC 直流万用表一只 器件,则需要一台ISP)ispLSI1032。采用集成电路建议使用ISP芯片(一片 作设计、编程和下载使用。ispEXPERT)机运行设计自动化软件(例如PC 总体设计思路(描述指令系统,给数据通路) 条机器指令。实验设计中采用12采用与模型计算机相同的指令系统,即 条指令93条机器指令,只保留该指令系统的子集:去掉中断指令后的。采用的数据通路和微程序控制器方案相同。 ·数据通路图和数据通路控制信号 DBUS

CINS S2T4CEL#CER端口指令口端数据S1ALUALU_BUS LRW(T3)口端A口端BS0RAM LDAR1(T4) LDDR1(T3)LDDR2(T3)AR1_INC LDAR2(T2)AR1AR2DR2DR1M3MUX3M1M2MUX2MUX1DBUS LDPC(T4)RS_BUS#IAR_BUS#PC PC_ADD LDIAR IAR ALU2PC_INCRD0、RS0RD1、RS1端口B端口A RF WR0、 WR1WRD(T2)LDR4(T2)R4LDER(T4)ER M4MUX4DBUS SW_BUS#WR0、WR1RD0RD1、RS0、RS1控SW7—SW0制器控制..LDIR(T4)信IR.INTQ、C号 图4数据通路总体图2. 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硬布线控制器能够实现控制功能,关键在于它的组合逻辑译码电路。译码 电路的任务就是将一系列有关指令、时序等的输入信号,转化为一个个控制信号,输出到各执行部件中。 根据硬布线控制器的基本原理,针对每个控制信号S,可以列出它的译码

EDA课程设计 空调控制器

目录 第1章摘要 (4) 第2章设计思路 (4) 第3章各模块介绍及真值表 (5) 1. 凉热风控制模块 (5) 2. 升降温控制模块 (5) 3. 温度范围模块 (6) 4. 静态数码管显示模块 (7) 第4章实验原理图 (7) 1. 凉热风控制原理图 (7) 2. 升降温控制静态显示原理图 (7) 第5章波形仿真图 (9) 1. 凉热风控制波形仿真图 (9) 2. 升降温控制静态显示波形仿真图 (9) 第6章管脚锁定及硬件连接 (9) 1. 管脚锁定图 (9) 2. 硬件连接 (9) 第7章总结 (10) 1. 学习体会 (10) 2. 建议意见 (11) 参考文献 (11)

第1章摘要 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子产品市场,电子设计人员需要更加实用、快捷的EDA工具,使用统一的集成设计环境,改变传统设计思路,即优先考虑具体物理实现方式,而将精力集中到设计构思、方案比较和寻找最优化设计等方面,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出性能优良、质量一流的电子产品。今天的EDA工具将向着功能强大、简单易学、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 此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空调控制器,此说明书,首先根据任务书对本课题整体思路进行了介绍,然后分别介绍了各模块的功能及组成,利用MAX+plusⅡ对各模块进行描述并进行了仿真及管脚锁定,最后下箱实现了任务书所要求的功能。 第2章任务分析及设计思路 2.1任务分析 本次设计题目为空调控制器,任务书要求为:空调具有凉风,热风,升温,降温这4个功能,且开机温度显示为26度,温度范围为15到30度,通过升温或降温控制键实现温度加减,温度值显示在数码管上。 用实验箱上的拨码开关控制冷热/热风,由二极管显示风的类型;两个拨码开关控制升/降温,另外还需要一个总开关,用于置数和复位。升降温模块通过同步十进制加减计数器74190实现,温度范围控制模块通过数值比较器7485实现,并用数码管显示温度。 2.2设计思路 用拨码开关的高低电平控制热/凉,由发光二极管显示风的类型。通过拨码开关来控制空调的升温/降温,由4个拨码开关,两个用于控制升温/降温,另一个拨码开关用于锁定脉冲。另外还需要一个总开关,用于置数和复位。升降温模块通过同步十进制加减计数器74190实现,温度范围控制模块通过数值比较器7485实现。由此构思本次设计共有四个模块,分别为凉热风模块、升降温模块、温度范围控制模块、静态显示模块。 本次设计一共包括两个独立的环节,分别为凉热风控制和升降温控制静态显示。在凉热风控制环节中,当拨码开关为高电平时,LED1亮,此时表示空调实现热风的功能;当拨码开关为低电平时,通过反相器作为LED2的输入,则LED2亮,此时表示空调实现凉风的功能。在升降温控制及静态显示环节中,首先,由一个总的拨码开关对数码管进行置数,当此拨码开关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数码管显示起始温度26度,当此拨码开

课程设计《路灯控制器的设计任务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路灯控制器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学院 2013/12/13

1.设计目的与要求 设计一个路灯控制电路,准确地理解有关要求,独立完成系统设计,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以下功能:(1)具有光控功能,白天光线较亮、即使有声音时路灯也不亮,光线较暗、有声音时路灯点亮。 (2)具有声控功能,晚上光线较暗、有声音时路灯点亮,声音消失后延时照明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2.设计内容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3)电路仿真; (4)SCH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总结体会。

1.路灯控制器设计 摘要:路灯控制器主要由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延时电路组成。白天的时候,在光控电路(无论有无声音)作用下,电路的开关元件处于断开状态,LED灯不亮。晚上没有声音的时候,在声控电路作用下,电路的开关元件处于断开状态,LED仍旧不亮;当有声响的时候,电路的开关元件闭合,灯LED形成通路,LED亮,由于延时电路的存在,LED持续亮一段时间后熄灭。 关键词:声控光控延时LED灯 2 总体设计方案 2.1设计思路 整个电路由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及延时电路等部分组成。光控电路对外界的光亮度进行检测,输出与光亮程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从而实现白天灯泡不亮,而晚上遇到声响时,通过声控电路使灯泡自动点亮。声控电路主要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而实现自动控制,延时电路使声音消失后延长一段光照时间。也就是说在白天的时候主要由光控电路起作用抑制声控及延时电路,晚上时声控部分的电路起主要作用,光控电路部分对声控电路部分抑制作用消失;因此延时部分就用电容充放电的过程完成延时功能。光控部分用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特性就是光照的时候呈低阻状态,无光照的时候呈高阻状

硬连线控制器CPU设计

目录 目录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课题背景 (1) 1.1 设计目的 (1) 1.2 设计原理 (1) 第二章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2) 2.1 单元电路设计 (2) 第三章详细设计 (4) 3.1 芯片介绍 (4) 3.2 指令系统结构及功能确定 (6) 第四章设计结果及分析 (7) 4.1 设计结果分析 (7)

摘要 硬连线控制器是由基本逻辑电路组成的,对指令中的操作码进行译码,并产生相应的时序控制信号的部件,又称组合逻辑控制器。硬连线控制器由指令部件、地址部件、时序部件、操作控制部件和中断控制部件等组成(参见“中央处理器”条目中的控制器部分)。其中操作控制部件用来产生各种操作控制命令,它根据指令要求和指令流程,按照一定顺序发出各种控制命令。操作控制部件的输人信号有:指令译码器的输出信号、时序信号和运算结果标志状态信号等。设计时根据指令流程、操作时间表得到各种操作控制命令的逻辑表达式,可采用由基本逻辑电路(与门、或门、与非门等)组成的逻辑网络来实现。也可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来实现。PLD的“与”阵列及“或”阵列和操作控制命令的“与一或”逻辑表达式相对应,为设计组合逻辑控制器提供了一种理想器件。80年代出现的通用阵列逻辑电路〔GAL与PAL(参见专用逻辑集成电路))具有与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类似的结构,它不但可编程并且是可擦除的,为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组合逻辑控制器的最大优点是速度快。但因其线路复杂而且不规整,不便于调试、维护、修改,也不便于仿真不同的机器的指令集。 关键词:硬连线控制器;基本逻辑

Abstract Hard wired controller is composed of the basic logic circuits, decodes the instruction in the operation code, andproduce the corresponding sequential control signal components, also called combined logic controller. Hard wired controller by the instruction unit, address components, temporal parts, operation control part and the interrupt controlcomponents etc. (see "the controller part central processor" in entry). The operation control unit is used for generating various operation control command, it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and instruc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 control commands issued. The operation of part of the control input signal: the instruction decoderoutput signals, timing signals and operation results indicating the status signal.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instruction flow, operation schedule obtained logical expression of various operation control command, can beadopted by the basic logic circuits (and gate, or gate and NAND gate logic network composition etc.) to realize. Can also adopt th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 to realize. PLD "and" and "or" array and array operation control command "and or" logical expression corresponding, providing an ideal device for the design of combinational logic controller. GAL and PAL generic array logic circuit (80 of the 1980s (see special logic integrated circuit)) with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structure similar to the PLD, it is not only a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provides more flexibility to design. The biggest advantage combinational logic controller is fast. But because of the circuit complex and irregular, not easy to debug, maintain, modify, also not easy for machines with different instruction set simulation. Keywords:Hard wired controller;basic logic

(完整版)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 中央空调的设计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能源占有量不足世界水平的一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耗能大国,但能源使用效率普通偏低, 造成电能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尽管我国电网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快速扩容,但仍赶不上用电量增加的速度,供电形势严峻, 节能节电已迫在眉睫。 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大型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之一,电能的消耗非常大,约占建筑物总电能消耗的50%。由于中央空调系统都是按最大负载并增加一定余量设计,而实际上在一年中,满负载下运行最多只有十多天,甚至十多个小时,几乎绝大部分时间负载都在70%以下运行。通常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冻主机的负荷能随季节气温变化自动调节负载,而与冷冻主机相匹配的冷冻泵、冷却泵却不能自动调节负载,几乎长期在100%负载下运行,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也恶化了中央空调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质量。 随着变频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变频器、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模块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达到节能目的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条件。 二、问题的提出 1、原系统简介 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前的主要设备和控制方式:450冷吨冷气主机2台,型号为特灵二极式离心机,两台并联运行;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各有3台,型号均为TS-200-150315,扬程32米,配用功率37KW。均采用两用一备的方式运行。冷却塔3台,风扇电机7.5KW,并联运行。 2、原系统的运行及存在问题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时必须按天气最热、负荷最大时设计,且留有10%-20%左右的设计余量。其中冷冻主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随之加载或减载,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却不能随负载变化作出相应的调节。这样,冷冻水、冷却水系统几乎长期在大流量、小温差的状态下运行,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而且冷冻、冷却水泵采用的均是Y—△起动方式,电机的起动电流均为其额定电流的3—4倍,在如此大的电流冲击下,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大大下降;同时,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停泵时的水锤现象,容易对机械器件、轴承、阀门和管道等造成破坏,从而增加维修工作量和备件费用。 另外,由于冷冻泵轴输送的冷量不能跟随系统实际负荷的变化,其热力工况的平衡只能由人工调整冷冻主机出水温度,以及大流量小温差来掩盖。这样,不仅浪费能量,也恶化了系统的运行环境、运行质量。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偏低、某些末端设备温控稍有失灵或灵敏度不高时,将会导致大面积空调室温偏冷,感觉不适,严重干扰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质量。因为空调偏冷的问题经常遇到各种想不到的问题造成不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本人提出:“利用变频器、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模块、温度传感器等构成的温差闭环自动调速系统。对冷冻、冷却水泵进行改造,以节约电能。” 三、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改造方案主要有:方案一是通过关小水阀门来控制流量,经测试达不到节能效果。且控制不好会引起冷冻水未端压力偏低,造成高层用户温度过高,也常引起冷却水流量偏小,造成冷却水散热不够,温度偏高;方案二是根据制冷主机负载较轻时实行间歇停机,但再次起动主机时,主机负荷较大,实际上并不省电,且易造成空调时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控制器设计说明

河北工程大学 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控制器设计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402班 组成员:尹振坤

陈秀贤 李晨光 目录 2 设计任务 (2) 3 系统方案的确定 (2) 3.1 温度传感器产品分类与选择 (2) 3.1.2 温度传感器产品分类 (3) 3.2 总体方案的确定 (7) 4 系统电路总体设计 (10) 4.1 系统工作原理 (10) 4.2 系统硬件设计 (10) 4.2.1 温度采集电路 (10) 4.2.2 信号处理与控制电路 (12) 4.2.3 温度显示电路 (14) 4.2.4 温度设置电路 (17) 4.2.5 控制指示电路 (18) 4.3系统软件设计 (18) 4.3.2 软件程序设计 (21) 5 系统的调试 (24) 5.1 单片机89C51的调试 (24)

5.2 程序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6) 5.3 调试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26) 2 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控制器设计 设计要求: 1. 温度控制范围18-26℃。 2.低于18℃给出一个控制信号,启动电暖设备。 3.高于26℃时,给出一个控制信号,启动制冷设备。 4. 能手动调整和自动调整。 3 系统方案的确定 3.1 温度传感器产品分类与选择 温度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它也是科研和生产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产量之一。在很多场合都需要对温度进行测控,而温度测控离不开温度传感器,因此,掌握正确的测温方法及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极为重要。 3.1.1 常用的测温方法 物体受热后温度就要升高,任何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都必然产生热交换,直到两者的温度达到平衡为止。据此,可以选择某种温度传感器与被测物体接触进行温度测量,这种方法称为接触式测温。接触式测温常用于较低温度的测量。 此外,物体受热后温度升高的同时还伴有热辐射,因此,可利用温度传感器接收被

路灯控制器论文

路灯控制器 摘要:本电路使用广泛,功能完善,成本低廉,而且设计电路简单,采用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构成,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此电路具有延时时间可调的功能,照明装置采用低耗能高亮度LED,具有节能降耗的功能,并具有光控、声控的双重功能,可广泛用于多个场合。 关键词: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延时电路;开关电路 1引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开始占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很多公共场所,只要短时间照明的场所,就需要安装一些电子器件,即能够自动控制开关,在有人的时候亮,人走之后,也能持续一段时间,路灯控制器是一种声光控制的器件,能实现这种功能,即在白天光线比较亮不需要照明的时候,即使有声音,灯也会不亮,而在天黑或光线比较暗的时候,能够使电路工作,自动控制灯打开,而且能够在声音消失后,延时照明一段时间,实现照明的目的。通过查阅大量书籍和资料,才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设计出了一个简单的路灯控制器电路,其特性优越,用途广泛,功能健全, 使用方便。 2 总体设计方案 2.1 设计思路 路灯控制器电路主要由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及延时电路构成。工作时,光控电路和声控电路同时控制开并控制电路,而光控电路具有优先控制的功能,即先让光控电路来控制开关电路,即在光控电路工用的情况下,再有声音信号才能使用控制电路工作,使灯打开,且在声音消失后会延时照明一段时间,这部分电路由延时电路来实现,电源电路的作用是为负载电路提供照明电源同时向电路中的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交流电源经过桥式整流以后,再经过电容降压,为负载提供电源,同时经过稳压以 后,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流。 该电路是利用光敏电阻对光敏感的特性和开关管的开关特性来实现,即白天或光线较亮的时候,控制灯不亮,而在晚上或光线较暗时控制灯亮,同时还要有一个延时电路,以达到延时照明的目的,声控和光控是共同进行控制的,因而还要有一个电路来控制,当有光亮的时候,此控制电路阻止,信号不再往下传输,即灯不会亮,而只有当光线足够暗且有声音的时候此控制电路才起作用,才往下一电路传输信号,灯才会亮。此电路既可以用三极管实现,也可以用4000糸列的数字集成实现,出于简单稳定的目的,这里选用数字集成电路来实现。本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在白天光线比较亮的情况下,灯不亮,而在光线比较暗或天黑的时候,只要有声音(说话声、脚步声),灯就会亮,同时加上延时电路的延时作用,灯会延时亮一段时间,不致灯连续工作,造成能源浪费或元器械件的损坏。其控制电路可由TC4011BP数字集成电路来实现,延时电路由电阻,电容实现,光控电路由光敏电阻实现,开关电路由开关管实现。 2.2 总体设计方框图 路灯控制器电路的总体框图由声控、光控电路,声光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延时电路,负载电路和电源电路等构成,工作时,先由光控电路和声控电路一起向声光控制电路输入信号,当两个信号同时有效时,声光控制电路才往下传输信号,才向开并电路送去信号,使开关打开,同时也促使延时电路开始工作,而电路的电源由电源经过桥式整流以后,再经过降压电路降过压以后来提供,电路中其他需供电的电路由降压以后再进行稳压以后来供电,负载的供电直接由电源来提供。总体框图如下所示,工作流程如箭头所 示: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PID控制器调节

目录 一、前言 ........................................................... 0 二、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形式及数学模型 .. (1) 三、设计内容 (2) 3、1 分析原系统 (2) 3、2 2 P 控制方式: (3) 3、3 PI 控制 (5) 3、4 PID 控制 (8) 四、设计总结 (11) 4、1、结果分析 (11) 4、2、参数的作用 (11) 五、设计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12) 六、参考文献 (12) 一、前言 PID 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经典控制策略,是用于过程控制最有效的策略之 一。由于其原理简单.技术成熟,在宴际应用中较易于整定,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最大的优点是不需了解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其需在线根据系统误差段误差的变化率等简单参数,经过经验进行调节器参数在线整定,即可取得满意的结果。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和灵话性。PID 控制中的积分作用可以减少稳态误差,但男一方面也容易导魏积分饱和,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微分作用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其对高频干扰特别敏感,甚至会导致系统失稳。所以,正确计算P1D 控制器的参数,有效合理地宴现PID 控制器的设计,对于PID 控制器在过程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形式及数学模型 具有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PID 控制器。这种组合具有三种基本规律各自的特点,其运动方程为: 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图1 PID 控制的结构图 若14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设计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摘要 设计了基于AT89C52的高精度家用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电源电路、温度采集电路(DS18B20)、键盘、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及其他辅助电路组成;软件采用8051C语言编程;该系统可以完成温度的显示、温度的设定、空调的控制等多项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温度检测;显示

目录 1 设计目的及要求 (1) 1.1 设计目的和意义 (1) 1.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 硬件电路设计 (2) 2.1 总体方案设计 (2) 2.2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3) 2.2.1 单片机的选型 (3) 2.2.2 振荡电路设计 (5) 2.2.3 复位电路设计 (5) 2.2.4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6) 2.2.5 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6) 2.2.6 系统显示电路设计 (7) 2.2.7 输出控制电路设计 (8) 2.3 总电路设计 (8) 2.4 系统所用元器件 (9) 3 软件系统设计 (10) 3.1 软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0) 3.2 软件流程图设计 (10) 4 系统调试 (12) 5 总结 (13)

5.1 本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1:系统的源程序清单 (15) 附录2:系统的PCB图 (39)

1 设计目的及要求 1.1 设计目的和意义 21世纪的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对高科技电子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人们生活更人性化、智能化。我设计了这一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系统,人们只有生活在一定的温度环境内才能长期感觉舒服,才能保证不中暑不受冻,所以对室内温度要求要高。对于不同地区空调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升温,有的需要降温。一般都要维持在21~26°C。 目前,虽然我国大量生产空调制冷产品,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需求量过盛,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还有好多家庭还没有安装有效地室内温控系统。温度不能很好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夏天室内温度过高,冬天温度过低,这些均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温度、湿度均达不到人们的要求。以前温度控制主要利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实现室内温度适宜人们生活。以前通风设备的开启和关停,均是由人手动控制的,即由人们定时查看室内外的温度、湿度情况,按要求开关通风设备,这样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而且消耗人们体力,劳累成本过高。为此,需要有一种符合机械温控要求的低成本的控制器,在温差和湿度超过用户设定值范围时,启动制冷通风设备,否则自动关闭制冷通风设备。鉴于目前大多数制冷设备现在状况,我设计了一款基于MCS51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系统。 1.2 设计任务与要求 系统要求利用单片机设计一空调温度控制器,能够实时检测并显示室温,能够利用键盘设定温度,并且和室温进行比较,当室温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能够驱动加热系统工作,当室温高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能够驱动制冷系统工作,当两者温度相等时,不做动作。

基于Multisim的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基于Multisim的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课程: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01月 06日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现在,在公共场所和公共楼道中,灯光长时间量着的现象是十分的普遍,这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频繁开关或者人为因素,墙壁开关的损坏率很高,增大了维修量、浪费了资金。声光控路灯则无这种问题。针对目前社会上很多地方使用长明灯照明,不能实现灯光的照明智能化造成电能的巨大浪费。为响应科学减排和节能科学发展的号召而设计了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 本系统利用自制直流稳压电源供电,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判断光线强弱,用咪头测声音信号,LM324 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构成比较电路。由74LS08D 的与门,实现对信号的筛选,从而对开关部分发出开启或关闭的信号。继电器控制驱动灯泡,由RC 充放电路进行延时。通过对外界信号的选择,声光控路灯实现自动控制灯亮。仅当光线较暗并且有声响时,路灯才会自动点亮,并延时20 秒左右熄灭。此系统能很好的控制路灯的亮灭,即在有声音和无光情况下灯亮,其他情况下灯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声光控路灯控制器可以自动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既方便又实用。不仅节约了电能,而且能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楼梯,走廊,卫生间及生活小区等公共场所的照明控制。词控制器经济实用,即使一般的脚步声也能使灯泡发光照明。 关键字:声光控制;LM324;继电器;延时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样本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引教师 机电工程学院 12月

目录一课程设计设计目 二设计任务 三设计思想 四设计过程 五应用simulink进行动态仿真六设计总结 七参照文献

一、课程设计目: 通过课程设计,在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普通电学系统自动控制办法基本上,用MATLAB实现系统仿真与调试。 二、设计任务: 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规定运用根轨迹法拟定测速反馈系数' k,以 t 使系统阻尼比等于0.5,并估算校正后系统性能指标。 三、设计思想: 反馈校正: 在控制工程实践中,为改进控制系统性能,除可选用串联校正方式外,经常采用反馈校正方式。常用有被控量速度,加速度反馈,执行机构输出及其速度反馈,以及复杂系统中间变量反馈等。反馈校正采用局部反馈包围系统前向通道中一某些环节以实现校正,。从控制观点来看,采用反馈校正不但可以得到与串联校正同样校正效果,并且尚有许多串联校正不具备突出长处:第一,反馈校正能有效地变化

被包围环节动态构造和参数;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反馈校正装置特性可以完全取代被包围环节特性,反馈校正系数方框图从而可大大削弱这某些环节由于特性参数变化及各种干扰带给系统不利影响。 该设计应用是微分负反馈校正: 如下图所示,微分负反馈校正包围振荡环节。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B G s ()=00t G s 1G (s)K s +()=22t 1T s T K s ζ+(2+)+1 =22'1T s 21Ts ζ++ 试中,'ζ=ζ+t K 2T ,表白微分负反馈不变化被包围环节性质,但由于阻尼比增大,使得系统动态响应超调量减小,振荡次数减小,改进了系统平稳性。 微分负反馈校正系统方框图

空调控制器的课程设计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中文摘要 在自动控制领域中,温度检测与控制占有很重要地位。温度测控系统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在人们的生活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数量居各种传感器之首。目前,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集成式方向飞速发展。 本文概述了温度控器的发展及基本原理,介绍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特性。描述了系统研制的理论基础,温度采集等部分的电路设计,并对测温系统的一些主要参数进行了讨论。同时在介绍温度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成。针对测温系统温度采集、接收、处理、显示部分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进一步介绍了单片机在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及软件实现。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以达到更优的系统性能为目的,由单片机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 关键词 DS18B20 单片机温度控制 LED显示

目录 中文摘要.................................................................................................................................... I 目录................................................................................................................................................ II 1 设计任务描述.. (1) 1.1设计题目: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1) 1.2 设计要求 (1) 1.2.1设计目的 (1) 1.2.2基本要求 (1) 2 设计思路 (2) 2.1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2) 2.2环节设计、部件选择及参数计算 (2) 2.3各部分部件选择 (2) 2.4总体功能解析 (3) 3 设计方框图 (4) 4 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5) 4.1电源电路设计 (5) 4.2单片机电路 (5) 4.3键盘和显示电路 (6) 4.4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7) 4.4外围部件的选择 (8) 5 工作过程分析 (9) 6 元器件清单 (10) 7 主要元器件介绍 (11) 7.1热电偶传感器 (11) 7.2 8255扩展芯片 (11) 7.3 C8051F020系列单片机 (12) 8、各部分软件介绍 (14) 8.1主程序 (14) 8.2 键盘及显示程序 (14) 小结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1 空调控制器程序 (21) 附录2 原理图 (29) 附录3 PCB板 (30)

路灯控制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 16 - 20 17学年第一学期第18周—19周 题目《路灯控制器》 内容及要求 ①设计一个路灯控制自动照明的电路 ②当日照光亮到一定程度时使灯自动熄灭,而日照光暗到一定程度时又能自 动点亮。开启和关断的日照光照度根据用户进行调节。 ③设计计时电路,用数码管显示路灯当前一次的连续开启时间。 ④设计计数显示电路,统计路灯的开启次数。 进度安排 1、查资料,确定方案(三 天) 2、方案设计(天) 3、仿真调试 (二 天) 4、硬件实现与调试 (三 天) 5 、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并答辩(天)学生姓名:

目录 前言 (3) 一选题背景 (4) 1.1 设计要求 (4) 1.2 指导思想 (4) 二方案论证 (5) 2.1 方案说明 (5) 2.2 方案原理 (5) 三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6) 3 . 1 电路原理框图. (6) 3.2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6) 四. 电路的调试与分析 (13) 4.1调试使用的仪器. (13) 4.2 电路的调试 (13) 五.总结 (15) 5.1 设计体会 (15) 5.2 改进提高 (15) 六. 附录及参考文献 (16) 6.1 附录1 元器件清单. (16) 6.2 附录2 电路的原理图. (16)

6.3 附录3 实物图 (17) 6.4 参考文献 (18) 、八、- 前言 在现代城市中,效率意识日益突出,人们希望不需要人力资源的浪费,希望使效率合理使用最大化。因此,自动路灯控制器是实现无人管理自动开关的重要设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路灯控制器。鼓励学生在熟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提出自己的方案,完善设计。

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文件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题目:可编程作息时刻操纵器设计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部分 任 务 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详见《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一)》:要紧是软件仿真,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并调试;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二)》:要紧是硬件设计,利用单片机周立功实验箱进行设计并调试。 二、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关心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养具有专门重要的意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有用性和实践性都专门强的课程,课程设计环节应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学生不但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进一步加深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相关软件和仪

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单片机硬件和软件设计、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的培训,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差不多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以89C51单片机和外围元器件构成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并完成相应的软硬件调试。 1. 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运用单片机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学生依照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 2. 硬件电路设计:对方案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进行设计计算,包括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参数的计算,并画出总体电路图。 3. 软件设计:依照已设计出的软件系统框图,用汇编语言或C51编制出各功能模块的子程序和整机软件系统的主程序。 4. 调试:在单片机EDA仿真软件环境Proteus下进行仿真设计并调试;或在单片机周立功实验箱上进行相关设计并调试。 四、课程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可编程作息时刻操纵器:按照给定的时刻模

空调控制器

辽宁工业大学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第1章设计方案论证 (1) 1.1设计的应用意义 (1) 1.2设计方案选择 (2) 1.3 总体设计方案框图及分析 (5) 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7) 2.1 温度采集电路 (7) 2.2 信号处理与控制电路 (8) 2.3 温度显示电路 (10) 2.4 温度设置电路 (11) 2.5 控制指示电路 (11) 第3章程序设计 (12) 3.1 主程序流程图 (12) 3.2 系统调试 (14) 3.3 源程序清单 (15) 第4章设计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1: (24) 附录2: (25)

第1章设计方案论证 1.1设计的应用意义 温度是生活及生产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在很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都直接和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相关。因此,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均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采集控制(即温度控制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温度控制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控制器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等领域,数量日渐上升。近百年来,温控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1)模拟,集成温度控制器;(2)智能数码温控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控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温度控制器是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它根据用户所需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值来控制中央空调末端之水阀(风阀)及风机,从而达到改变用户所需温度的目的。实现以上目的的方法理论上有很多,但目前业界主要有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及智能电子式两大系列。 普通风机盘管空调温控器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闭环温度调节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双位控制器、温度设定机构、手动三速开关和冷热切换装置组成。其控制原理是空调温控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室温与设定值的比较结果发生双位控制信号,控制冷热水循环管路电动水阀(两通阀或三通阀)的开关,即用切断和打开盘管内水流循环的方式,调节送风温度(供冷量)。 第一代空调温控器主要是电气式产品,空调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采用双金属片或气动温包,通过“给定温度盘”调整预紧力来设定温度,风机三速开关和季节转换开关为泼档式机械开关。这类空调温控器产品普遍存在“温度设定分度值过粗”、“时间常数太大”、“机械开关易损坏”等问题。 第二代空调温控器为电子式产品,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或热电阻,部分产品的温度设定和风速开关通过触摸键和液晶显示屏实现人机交互界面,冷热切换自动完成,运算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实现双位调节。这类智能空调温控器产品改善了人机交互界面,解决了“温度设定分度值过粗”等问题,但仍存在“控制精度不高”、“时间常数大”、“操作较复杂”等问题。

路灯控制器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任务和内容要求: 在现代城市中,效率意识日益突出,人们希望不需要人力资源的浪费,希望使效率合理使用最大化。因此,自动路灯控制器是实现无人管理自动开关的重要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路灯控制器。鼓励学生在熟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提出自己的方案,完善设计。 具体设计任务如下: 1.熟悉路灯控制器工作原理; 2.写出路灯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3.用硬件加以实现; 4.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路灯控制器控制电路。要求: 基本要求: 1.当处于暗环境下(晚上)能够自动开灯(发光二极管亮)。 2.当处于亮环境下(白天)能够自动关灯(发光二极管灭); 3.能自动记录“路灯”的开灯次数(用1位数码管显示); 4.能累计“路灯”开灯时间(用2位数码管显示)。 发挥部分:用白炽灯代替发光二极管;其它。

二、进度安排: 第1~2天:查找资料,熟悉电子密码锁的设计原理,给出设计总体方案; 第2~4天:各模块的详细设计; 第4~9天:硬件连线,调试; 第9~12天: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主要参考文献: [1]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2]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四版. [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五版. [4]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 [5]黄彤.通用控制器的应用[J].无线电,2010年2月,2期. [6]梁延贵.现代集成电路实用手册[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7]范红刚魏学海任思璟51单片机自学笔记[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