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汽车整车试验方法标准72068

汽车整车试验方法标准 第一部分试验方法通则仪表校正 GB/T 12534-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JIS D 1010-82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12548-90 汽车速度表,里程表检验校正方法 JIS D 1011-82汽车速度表刻度检验方法 SAE J 1059-84 车速里程表试验规程 SAE J 966-66测量轿车轮胎每英里转数试验方法 SAE J 1025-73 测量载货汽车轮胎每英里转数试验规程 第二部分整车基本参数测量 GB/T 12673-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和测量汽车座椅适应性的装置ISO 4131-79 轿车尺寸标注方法 JIS D 0302-82 汽车外廓尺寸测量方法 SAE J 1100-84 汽车尺寸标注 NF R 18-005 轿车尺寸标注方法 DIN 70020/1 汽车和挂车一般尺寸 JB 4100-85 轿车客厢内部尺寸测量方法 JIS D 0301-82 汽车内部尺寸测定方法 JB 3983-85 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 ISO 3832-76 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 JIS D 0303-82 轿车行李箱标准容积的测量方法 NF R 18-003 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

DIN ISO 3832 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 GB/T 12674-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T 12538-90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 GB/T 12540-9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 JIS D 1025-86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试验方法 JASO C 702-71 最小转弯半径试验方法 JASO Z 107-74 连结车最小转弯半径试验方法 SAE J 695-84 汽车转向能力及转向偏移量测定 SAE J 826-87 用于确定 第三部分动力性 GB/T 12544-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JIS D 1016-82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DIN 70020/3 最高车速,加速度及其它术语定义和试验方法GB/T 12547-90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 GB/T 12543-90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JIS D 1014-82 汽车加速试验方法 SAE J 1491-85 汽车加速度测量 GB/T 12536-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 JIS D 1015-76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 GB/T 1253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 JIS D 1017-82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 JIS D 1018-82 汽车爬长坡试验方法 GB/T 12537-90 汽车牵引性能试验方法 JIS D 1019-82 汽车牵引试验方法

汽车可靠性技术(大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汽车可靠性定义四因素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答:汽车可靠性是指汽车产品(总成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其中,汽车产品指整车、总成、零部件,主要指的是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等。规定时间指:汽车使用量的尺度,可以足时间单位(小时、天数、月数、年数),也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循环次数等。在汽车运用工程中,保用期、第1次大修里程、报废周期等都是重要的特征时间。 规定条件包括:汽车产品的工作条件,即气候、道路状况、地理位置等环境条件;汽车产品的运用条件,即载荷性质、载运种类、行驶速度;汽车产品的维修条件,即维修方式、维修水平、保养制度;汽车产品的管理条件,即存放环境、管理水平、驾驶员技术水平。规定功能指:汽车设计任务书、使用说明书、订货合同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功能、性能和要求。 2.简述可靠性预测的步骤。 答:任何预测都有两个过程:归纳和推论过程。可靠性预测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预测目的、预测对象及预测类型(短期、中期、长期); (2)搜集整理资料(有关发展资料、历史资料); (3)选择预测技术; (4)建立预测模型,包括数学模型(表达式、参数)或概率模型(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分布); (5)评价模型。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检验; (6)利用模型进行预测,与实测结果比较,修正预测模型。 3、简述检验的一般工作程序。 答:检验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以下阶段: (1)准备阶段 在这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有:决定检查单位,决定检查项目,决定试验方法,决定质量判定标准,决定在生产过程那个阶段检查,决定全检、抽检还是无试验检查,决定质量指标,选择抽样表(计数、计量和抽样类型)。 (2)实施阶段 在这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有:决定批的构成,决定抽样方法,决定批处理方法。 (3)整理阶段 在这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有:决定检查结果的记录方法,决定检查结果的处理方法。 二、论述题(25分) 1.请阐述频数直方图、频率直方图、频率密度直方图和频率密度曲线及区别和联系。 答:频数直方图是以样本数据表征的质量特性值为横坐标,以频数为纵坐标作出的描述数据分布规律的图形。 频率直方图是将频数直方图的纵坐标改为频率做出的频率直方图,其形状与频数直方图应完全一样。 频率密度直方图是将频率直方图纵坐标改为频率密度、横坐标不变后获得的直方图,形状也

行业标准《粗锌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 镉的测定--编制说明.doc

粗锌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镉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6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工信厅科函 [2016] 58号)的文件精神,以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粗锌化学分析方法》等26项标准任务落实会会议的通知”(有色标秘[2016]41号)及相关会议纪要的文件精神,《粗锌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由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昆明冶金研究院共同起草,韶关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检测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单位协助起草。项目计划编号:2016-0222T-YS,完成年限2018年。 2 工作过程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6年7月12日~14日在陕西宝鸡市组织召开了《粗锌化学分析方法》等26项标准任务落实会议,会议确定了标准制定的起草单位和参与验证单位,落实了标准计划项目的进度安排和分工。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7年5月18日~5月20日在广东韶关召开《粗锌化学分析方法》行业标准预审会议。会议对十一个分标准预审稿、实验报告及验证报告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此系列标准研究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安排。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于2018年3月13日~3月15日在云南曲靖召开《粗锌化学分析方法》行业标准审定会议。会议将对十一个分标准审定稿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完成文本格式及文字部分的修改,并将对此系列标准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安排。 3 准编写原则和编写格式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4 标准编写的目的和意义 镉和锌一同存在于自然界中,镉主要用于钢、铁、铜、黄铜和其他金属的电镀,对碱性物质的防腐蚀能力强。镉的化合物还大量用于生产颜料和荧光粉。粗锌是火法冶炼过程的中间产品,目前国内许多冶炼厂都有这种产品。由于考虑到进一步精炼的成本,或者精炼技术所限制,部分冶炼厂不再精炼,直接卖出粗锌。 经标准查新,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粗锌化学分析方法,导致贸易时常有争议。因此制定相应的粗锌化学分析方法,对促进生产和指导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国内外有关工作情况 镉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极谱法等。现行的测定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主要有:GB/T 12689.3-2004《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镉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8151.8-2012《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8部分:镉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8151.20-2012《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0部分:铜、铅、铁、砷、镉、锑、钙、镁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汇总表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汇总表 汽车发动机 1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 物 ESC 稳态循环试验 ELR 负荷烟度试验 ETC 瞬态循环试验 OBD 耐久性 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及测试方法 **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 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ECE R49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2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可见 污染物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ECE R24可见污染物 3柴油机全负荷烟度DB11/046-1994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 4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 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 气污染物 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 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5发动机净功率GB/T17692-1999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ECE R85发动机净功率 80/1269/EEC发动机净功率 6发动机性能GB/T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7发动机可靠性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8 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 定QC/T901-1998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试验方法 9冷却系 Q/QJX 004-2003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冷却能力试验 方法 10排气消声器性能QC/T630-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QC/T631-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GB/T 4759-1995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 离合器1技术要求 QC/T 25-2004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27-2004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法 变速箱1技术要求QC/T29063-1992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568-1999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方法 前轴1疲劳寿命 QC/T 513-1999汽车前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QC/T 483-1999汽车前轴疲劳寿命限值 制动器1效能 QC/T 239-1997货车、客车制动器性能要求 QC/T 479-1999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QC/T 564-1999轿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2热衰退及恢复 3衬片(块)磨损 4管路失效及加力器失效

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修订送审稿编制说明 根据中色协综字「2008」242号文件,由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负责起草的GB/T 12689.7-2004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将进行修订。 2008年9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了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制(修)订任务落实会。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湖南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陕西东岭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四川省阿波罗太阳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江西铜业(贵溪)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省鑫炬矿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共12个单位的30多名代表,与会代表对原国家标准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深入讨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订方案,对修订的主要技术路线、起草单位、验证单位、进度、样品提供单位等事项逐一进行了落实,具体见表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贸易量逐渐增加,本次标准的修订以满足国际贸易需求、力争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为目的,为此,我们查找了国内外的同类标准及有关资料,确定镁的测定方法为: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3750:2006,

分析方法不变,测定范围由原国标的0.010%~0.20%下延到0.0020%~0.20%,补充测定范围在0.0020%~0.010%之间的精密度试验。 经过大量的工作,起草单位和验证单位于2009年3月底前完成了起草和验证工作,全国有色标委会于2009年4月在重庆市召开了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预审会,出席会议的有15家单位的20多名代表,与会代表对起草(验证)报告及标准预审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肯定方法的同时要求标准稿增加技术性附录。 根据预审会的要求,起草单位于8月中旬完成了工作,并送交了标准送审稿等资料。 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七日

汽车电子EMC实验标准

汽车电子EMC实验标准-按试验分类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SO 10605:2001机动车抗静电放电骚扰试验方法GMW3100:2001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验证部分ES-XW7T-1A278-AC:2003元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性全球要求和测试过程 GMW3097:2006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DC-10614:2002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DC-10614:2005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JASO D001-1994(第5.8条款)汽车零部件环境试验方法通用准则 28400 NDS09:1996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试验 28400 NDS10:2000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操作部外加法) B21 7110:2001(第7条款)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MES PW 67600:2001电子器件 7-Z0445:1995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9.90110:2003 (第2.7条款)汽车电子和电气设备 MGR ES:62.61.627:2002汽车电磁兼容 TL 824 66-2005静电放电抗扰度 VW 801 01:2006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ISO 11452-5:2002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带状线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GMW3100:2001 通用汽车标准电子/电气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通用标准验证部分 DC-10614:2005 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B21 7090:1993(第4条款)电气和电子装置环境的一般规定 28400NDS05:2002 电子零部件的耐电波障碍性试验 B21 7110:2001(第7条款) 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MES PW 67600:2001 电子器件 MGR ES:62.61.627:2002 汽车电磁兼容 7-Z0448:2001 电子系统带状线电磁兼容试验 VW 801 01:2006 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TL 821 66-2004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辐射干扰 E/ECE/324 R10:2000+A1:1999 +A2:2004 机动车电磁兼容认证规定 射频场骚扰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试验 ISO 11452-4:2005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大电流注入(BCI)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可靠性概念1

第一部分产品可靠性基本概念 编讲杨志飞 1 质量定义 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单项具体工作叫“活动”。活动需要“资源”,资源包括人员、设施、设备、技术、资金和时间。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关联的资源和活动称“过程”。 产品:ISO 9000定义为“活动或过程的结果”。产品可包括: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服务或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是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是预期的(如提供给客户的)或非预期的(如污染物或不愿有的后果)。(国内曾经把产品定义为:是指任何元器件、零部件、组件、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可以指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的结合。) 硬件,是有形的、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通常由制造的、建造的和装配的零件、部件或(和)组件组成。 流程性材料,是由固体、气体、液体或由它们的组合所组成,经转换形成的产品(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通常由管道、桶、袋、罐或以卷的形式交付。 软件,是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创作。 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产生的结果。 整机:是指产品的部分内涵,即产品中设备以上的部分。 系统:能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设备、人员及技术的组合。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括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使系统的工作和保障可以达到自给所需的一切设备、有关的设施、器材、软件、服务和人员。 分系统:在系统中执行一种使用功能的组成部分。如数据处理分系统、制导分系统等。 请注意:组件多数可以看作整机,有时也当作元器件,在高度集成的器件中,往往包含了整机的模块,现代的部件往往也做成组件。因此很难划清它们的界线。 实体,是可以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事物,可以是某项活动和过程、某个产品、某个组织、体系或人或他们的任何组合。 特性,是帮助识别和区分各类实体的一种属性。属性包括物理、化学、外观功能或其它可识别的性质。其描述的量叫“特性参数”。 反映实体满足规定和潜在需要能力的特性之和叫“质量”。潜在需要是用户未在合同或定单中明确提出但实质上有的需要。质量是实体的一项最重要的特性,包括: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美学。 可信性,是描述可用性和它的影响因素包括可靠性、维修性、维修保障性的集合性术语。 2故障定义 产品终止最终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的事件称“失效”。产品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叫“故障”。丧失功能的准则叫故障判据。 相对于给定的规定功能,有故障的产品的一种状态叫“故障模式”。形成故障的物理、化学(可能还有生物)变化等内在原因称为“故障机理”。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由于其本身固有的弱点而引起的失效,称为“本质故障”,不按规定条件使用产品而引起的失效称为“误用故障”。产品设计应包括减少误用故障的设计过程。 产品由于制造上的缺陷等原因而发生的故障称为“早期故障”;而由于偶然因素发生的故障称为“偶然故障”,一般在事前不能测试或监控,属于“突然故障”。产品由于老化、磨损、损耗或疲劳等原因引起的故障称为“耗损故障”。通过事前的测试或监控可以预测到的故障称为“渐变故障”。使产品不能完成规定任务或可能导致人或物重大损失的

任意分布参数的车辆常用弹簧的可靠性稳健设计_张义民

2009年第28卷5月第5期机械科学与技术 M echan ica l Sc ience and T echno l ogy f o r A e rospace Eng i neer i ng M ay V o.l 282009N o .5 收稿日期:2008-06-24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04Z442),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 (50875039)和高校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张义民(1958-),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动 态设计、机械可靠性设计、现代设计方法等,z h angy m neu@sohu .co m 张义民 任意分布参数的车辆常用弹簧的可靠性稳健设计 张义民,杨 周,张旭方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沈阳110004) 摘 要:将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可靠性灵敏度方法与稳健设计方法相结合,并应用四阶矩技术,讨 论了具有任意分布参数的车辆常用弹簧的可靠性稳健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稳健设计的计算方法。把可靠性灵敏度溶入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之中,将可靠性稳健设计归结为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基本随机参数的前四阶矩已知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具有任意分布参数的车辆常用弹簧的可靠性稳健设计,迅速准确地得到具有任意分布参数的车辆常用弹簧的可靠性稳健设计信息。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方便和实用的可靠性稳健设计方法。 关 键 词:车辆常用弹簧;任意分布参数;可靠性优化设计;可靠性灵敏度设计;可靠性稳健 设计中图分类号:TH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28(2009)05-0561-07 Reli ability -based Robust Desi gn ofVehicle Spri ngs wit h Arbitrary D istributi on Para m eters Zhang Y im i n ,Y ang Zhou ,Zhang Xufang (Schoo l ofM echanica lEng i neeri ng and A uto m ati on ,N o rt heastern U n i ve rsity ,Shenyang 110004) Abst ract :A pply i n g the reliab ility -based op ti m ization desi g n theory ,the reliab ility sensitiv ity technique ,the robust desi g n m ethod and t h e fourth m o m ent techn i q ue ,w e st u dy i n detail the reliab ility -based robust desi g n of veh icle springs w ith arb itrary distri b u ti o n para m eters ,and present a num ericalm e t h od fo r re li a b ility -based r obust desi g n .The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is added to t h e reliability -based opti m izati o n design m odel and the re liability -based robust desi g n is descri b ed as a m u lt-i ob j e ctive opti m ization .On the condition o f know ing the first four m o m ents of basic rando m variables ,the respective progra m can be used to obtain the reliab ility -based robust design infor m ati o n o f ve -h icle spri n gs w ith arbitrary d istri b uti o n para m eters accurately and qu ickly .The num erica l resu lts sho w that our m ethod is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K ey w ords :vehic le spri n g s ;ar b itrary distri b u ti o n para m eters ;re liab ility opti m ization ;reliability sensiti v ity ;re lia -b ility robust desi g n 车辆零件的可靠性稳健设计,是结合零件的可靠度要求,运用稳健设计方法,以计算机程序为手 段,计算得出车辆零件设计参数的最优解。它的基本思想是当设计参数发生微小的变差时,在制造或 使用中都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健性。现在可靠性(优化)设计[1~7] 、可靠性灵敏度技术 [8,9] 和稳健设 计 [10~12] 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 在实践设计中取得了显著效益。车辆零部件的可靠性必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要么尽可能消除这些因素,要么尽量减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程

临床疗效标准名称大全

文献评价点8:疗效标准来源 1.比较方式: 把1285篇临床文献中的记录的疗效标准来源进行统计。 2.检索范围: 1997年—2006年中国中医药期刊临床文献数据库中的文献。 3.比较结果: 1997年—2006年中国中医药期刊临床文献数据库中含溃疡性结肠炎主题词的临床文献1285篇,记载疗效标准来源的临床文献468篇;其中核心期刊209篇,记载疗效标准来源的临床文献87篇。 表25:全部1285篇文献疗效标准来源统计表 序号(所占比例由高到低) 疗效标准来源所占比 例1 所占比 例2 3效标准》,太原,1993年。 5.14% 5.03 5 1987年。 2.02% 1.98% 7 放军总后卫生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75 1.09% 1.07% 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上制定的疗效标准》,临汾,1992年9月 1.01%0.9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5年。0.62%0.61% 12《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4,127-136 。 0.47%0.46% 18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0.39%0.38%

211991年。0.31%0.30% 23及治疗标准》,1987年0.31%0.30% 27学技术出版社,1993,9:1030.23% 0.23% 31 药政局,1993年。 0.23% 0.23% 34社,1998.1250~1251。0.16% 0.15% 36 军医出版社,1987。 0.16% 0.15% 37《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10版,陈可冀,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713。 0.16% 0.15% 39 判断标准. 0.16% 0.15% 40 41 病杂志,1998,8(3):42。 0.16% 0.15% 43社,1993年。0.16% 0.15% 44《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朱文峰,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0.16% 0.15% 45《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疗效观察》,佟玉芳,天津中 医.1999.16(2):26. 0.08% 0.08% 47 理协会,1999:57 0.08% 0.08% 48《常见疾病诊断依据及疗效判断标准》 50 药出版社,1999,300-301. 0.08% 0.08% 52 准》,1992年9月。 0.08% 0.08%

分析方法标准正文编写示例

附件2 GB/T XXXX-XXXX 分析方法标准正文编写示例 1 范围 任何分析方法均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牌号产品需要制定的,所以应规定完整的测定范围(若测定元素多时测定范围可列表表示)。该章还包括关于对本方法的可能的干扰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中………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 (关于对本标准的可能干扰的内容,如需对基本方法提出修改应在“特殊情况”一章中表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除特殊需要外,一般分析方法标准不设该章,如需设该章,参照产品标准编写示例编写。 3 方法原理 应简要叙述所用方法的主要步骤及采用的基本原理。如果仅仅简述方法的主要步骤,建议将该章的标题改为“方法提要”。 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所有试剂和材料应按下列顺序编排: 4.1 试剂(直接从试剂市场买来的试剂) 固体试剂在先,液体试剂在后,凡列出的试剂应说明其特性,如密度、分子式、浓度等,特别是含结晶水的固体试剂,应在其名称后的圆括号内写出分子式。例如:氯化亚锡(SnCl 2﹒2H 2O )。 4.2 ……溶液 分析步骤中直接使用,但需预先配制的溶液,除已指明溶剂的溶液外,均系水溶液,溶液的大约浓度一般用质量浓度表示(XXg/L ),需要时也可用体积比表示。例如:硼酸溶液(40g/L ),硝酸(1+1)。避免使用“V 1:V 2”或“V 1/V 2”的表示方法。禁止用百分比浓度表示,(如98%硫酸等。) 4.3 标准滴定溶液(须详细叙述配制和标定步骤,需标定的要叙述标定步骤) 4.3.1 配制:………………………………………………… 4.3.2 标定:………………………………………………… 按公式(1)计算……(名称)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3012 10c V c M V -??=? (1) 式中: c ——(标准滴定溶液名称)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毫升(mol/mL ); c o ——基准物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 V 1——移取基准物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 2——标定时,滴定基准物标准溶液所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完整)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大全.(DOC),推荐文档.docx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大全 汽车发动机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 污染物 ?ESC 稳态循环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试验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ELR 负荷烟度0324**GB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1试验0512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 ?ETC 瞬态循环方法 试验ECE R49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OBD ?耐久性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0324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2可见污染物0512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ECE R24可见污染物 3 柴油机全负荷烟度 0324DB11/046-1994 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 0512方法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4及装用点燃式发动 0324 0512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法 GB/T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5发动机净功率0324 法 ECE R85发动机净功率 80/1269/EEC 发动机净功率 6发动机性能0324GB/T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7发动机可靠性0324 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 法 8 发动机产品质量检 0324 QC/T901-1998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验评定试验方法 9冷却系0324 Q/QJX 004-2003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冷却能力 试验方法 QC/T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10排气消声器性能0324 QC/T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GB/T 4759-1995 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 离合器1技术要求0324QC/T 25-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27-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法

行业标准《粗铜化学分析方法》编制说明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行业标准 起草(修订)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2006年6月的任务落实会上提出粗铜分析方法的重新修订,有色标准所确认了负责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参加起草(修订)单位: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江西铜业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协助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川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标准修订(起草)时间:2007年底完成审定。 粗铜分析方法已制定实施十多年了,它在国内外粗铜贸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最具权威性。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与新修订的粗铜技术技术条件标准相适应,此次修订新增了锌、镍的分析方法;增加ICP光谱分析砷、锑、铋、铅。对原标准中与新标准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次修订工作本着积极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和分析技术,发挥仪器分析快速,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势。 二、编制原则及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以现时使用的粗铜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为依据进行本次粗铜的修订,本标准参照GB/T5120.1~5-1995标准修订。 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1.测定范围:现时使用的标准测定范围不变; 2.测定方法:现时使用的标准测定方法不变;

3.分析元素的精密度:原分析方法全部重新验证其精密度,取消允许差. 4.新增分析方法:锌镍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由江西铜业公司负责起草;砷、锑、铋、铅由大冶公司负责起草,测定范围:As 0.02~1.00%;Sb 0.02~0.60%; Bi 0.008~0.15%; Pb 0.05~0.60%;Zn 0.02~0.20%; Ni 0.01~0.30%. 三、标准水平评价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在起草和修订工作中,搜索了国内外的同类标准及有关资料,并积极与国际同类标准接轨。我们认为此修订(起草)的粗铜化学分析方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汽车的可靠性

汽车的可靠性 1 可靠性的定义 广义可靠性由三大要素构成:可靠性、耐久性和维修性。通常所说的可靠与不可靠,只是对汽车本身的质量而言。 1.1可靠性 汽车的可靠性是指汽车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汽车可靠性包括四个因素:汽车产品、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汽车产品是指汽车整车、总成或零部件,它们都是汽车可靠性研究的对象。 规定条件是指规定的汽车产品工作条件,它包括:气候情况、道路状况、地理位置等环境条件,载荷性质、载荷种类、行驶速度等运行条件,维修方式、维修水平、维修制度等维修条件,存放环境、管理水平、驾驶技术等管理条件。 规定时间是指规定的汽车产品使用时间,它可以是时间单位(小时、天数、月数、年数),也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循环次数等。在汽车工程中,保修期、第一次大修里程、报废周期都是重要的特征时间。 规定功能是指汽车设计任务书、使用说明书、订货合同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要求。不能完成规定功能就是不可靠,称之为发生了故障或失效。 根据故障的危害程度不同.汽车故障通常分类: 1)致命故障。指危及人身安全、引起主要总成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故障。 2)严重故障。指引起主要零部件或总成损坏、影响行驶安全、不能用易损备件和随车工具在短时间(30min)内排除的故障。 3)一般故障。指不影响行驶安全的非主要零部件故障,可用易损备件和随车工具在短时间(30min)内排除。 4)轻微故障。指对汽车正常运行基本没有影响,不需要更换零部件,可用随车工具(5min内)较容易排除的故障。 1.2 汽车的耐久性:是指汽车进入极限技术状态之前,经预防维修(不更换主要总成和大修)维持工作能力的性能。 1.3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4 汽车的使用期限:是指新车开始使用直至报废为止的使用延续时间(或行程)。使用期限分为技术使用期限、经济使用期限和合理使用期限。 2 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价时,可将产品分为可修产品和不可修产品两种类型。 2.1 不可修产品的可靠性评价 不可修产品是指在使用中一旦发生故障,其寿命即告终结的产品。当然,不可修是相对的,更多是指实际上没有修理价值和修理后不能完全恢复功能的产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目录(截至2015.12.31)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目录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备注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GBZ 95-2014职业性放射性白内障的诊断GBZ 95-2002 GB 8283-1987 2014-07-23 2014-12-15 2GBZ 96-2011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96-2002 2011-11-23 2012-05-01 3GBZ 97-2009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GB 16386-2002 2002-04-08 2002-06-01 4GBZ 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 16387-1996 2002-04-08 2002-06-01 5GBZ 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 16388-1996 2002-04-08 2002-06-01 2015年复审结果为继续有效6GBZ 100-2010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GBZ 100-2002 2010-09-19 2011-03-01 7GBZ 101-2011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GBZ 101-2002 2011-11-23 2012-05-01 8GBZ 102-2007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2-2002 2007-04-27 2007-12-01 2015年复审结果为继续有效9GBZ 103-2007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3-2002 2007-04-27 2007-12-01 2015年复审结果为继续有效10GBZ 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 8280-2000 2002-04-08 2002-06-01 11GBZ 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 8281-2000 2002-04-08 2002-06-01 12GBZ 106-2002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 8282-2000 2002-04-08 2002-06-01 13GBZ 107-2015 职业性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WS/T 176-1999 GBZ 107-2002 2015-12-11 2016-06-01 14GBZ 108-2002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WS/T 197-2001 2002-04-08 2002-06-01 15GBZ 109-2002 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16GBZ 110-2002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2010年复审结果为继续有效17GBZ 111-2002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18GBZ 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2002-04-08 2002-06-01

汽车常用的可靠性参数

汽车常用的可靠性参数-B10寿命研究 ——(文中公式非正常显示) 1 背景 当我们评价一个产品的可靠性时,需要对这个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可靠性参数体系.产品的可靠性参数常常用可靠度(Reliability),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To Failure-MTBF),平均故障前工作时间(Mean Time To Failure-MTTF)等参数来描述,其中可靠度表达了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例如某产品在20,000小时内的可靠度为0.95,表示该产品能够在20,000小时内不发生功能性故障的可能性为95%,描述起来有一些复杂,而MTBF和MTTF表达起来就简单多了,例如某产品的MTBF为20,000小时,表示该产品评价每20,000小时出现一次故障. 对于系统级产品(对汽车来说就是整车级)来说,可靠度是一个合适的可靠性参数,对于设备级(对汽车来说就是总成或成件级)产品来说,MTBF和MTTF更容易表达,也更为常用.MTBF和MTTF描述了产品在规定任务时间内的故障强度,但是有以下的不足: 非常适合描述寿命分布形式为指数分布的产品的可靠性,例如电子类的产品,不太适合描述寿命分布形式为非指数分布的产品的可靠性,例如机械类产品和结构类产品; 参数表达了产品的故障强度,但是难以据这些参数判断产品的耗损寿命,难以确定大修期. 汽车各级产品(整车,总成,成件等)的寿命分布形式一般为Weibull分布形式,为非指数分布的产品,需要一种更合适的可靠性参数来描述,而B10寿命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可靠性参数. 2 B10寿命的解释 B10寿命最早用于描述轴承的可靠性和寿命.对于轴承产品,其可靠性是随其工作时间逐渐下降的,到了其耗损阶段,故障发生的频率会陡然增高,进入故障高发期.轴承的意外故障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损失,为了减少意外故障的损失,需要在轴承进入耗损阶段之前就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其进入故障高发期的耗损阶段.针对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一个非常朴素的做法:收集轴承的故障时间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得到10%的轴承发生故障的那个时间点,用B10表示这个时间点,如果轴承工作到这个时间点仍未失效(大概占90%左右),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或更

分析方法验证指南(中文)

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1、目的 本文件的目的是为分析方法验证的数据收集提供基本指南。该指南参考了USP,EEC(BP/EP)和ICH 中的分析方法验证指南,能够满足公司的产品的分析方法验证工作。 2、范围本文件中提供的定义和程序是为了促使公司质量方针的基本原则符合所有关于方法验证 的法 规要求。本指南适用于API、原料、中间体的检测和放行的分析方法,并为新药物的应用收集支持性的数据。本指南是为了规范验证为公司的产品提供一个通用和分析方法验证方案。现有的方法中的小变化不需要全面验证,如:对柱子的固定相的生产厂家变化,样品准备的变化(搅拌和超声,震摇和超声)。在实际分析中,方法验证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或细节,需要制定的特殊的方案。这个指南不包括微生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3、参考文件 USP<1225>,法定方法的验证 ICH 指南Q2A&Q2B,分析方法验证程序。 公司关于有效数字修约原则 4、定义降解物:降解物是由于一个物质经一段时间的化学变化(经过诸如光照、温度、pH、水分,经与容器发生反应)产生,也叫降解产物或分解产物。大剂量原料药:原料药在产品中的最大剂量大于2g/天。定量限(LOQ):指试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测定的最低值,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线性:在设计的测定范围内,检测结果与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浓度直接呈线性关系的程度。通常相关系数(R)在回归线上有一定的斜率(m)。小剂量原料药:原料药的在产品中的最大剂量小于或等于2g/天。 测量精密度(ICH-重复性):多次测定同一样品时的重现性(%RSD)。在HPLC 或GC 中也叫进样精密度。方法精密度:同一样品或标准品(若有时)准备多份供试品在测定含量时的重现性(%RSD)。回收精密度:测定同一标准时对准确度和线性的评估。也叫水平精密度。报告限度(RL):低于某一数值的时候报告中就不体现。报告限度一般大于或等于定量限。再现性 (ICH-中间精密度):在不同检测条件下对样品检测结果的重现性。(不同的实验室、分析人员、仪器、试剂、分析时间、日期等) 5、指南A、总则因为在对产品的物理性质的评估时,分析方法会因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性而有所不同,故验证的可接受标准也不同于一般的检测方法。一个可接受的标准可能需要根据方法的特性和检测的指标

汽车的可靠性

1、汽车的可靠性:是汽车所具有的寿命质量指标方面的一种能力,取决于正确的使用和维 修。 2、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产品的可靠度。 3、失效度:又称累积故障概率,也称不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丧 失规定功能的概率。 4、汽车故障:是指汽车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 5、故障模式分类:损坏型故障模式、退化型故障模式、松脱型故障模式、失调型故障模式、 堵塞与渗透型故障模式、性能衰退型或功能失效型故障模式。 6、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化过程具有确定的形式,即渐进性;一 类是变化过程没有确定的形式,即突发性。 7、汽车失效的主要原因:工作条件、设计制造、使用条件、维修条件。 8、汽车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零件的磨损、零件的变形、零件的疲劳损坏、零件的热损 坏和老化、零件的腐蚀损坏等。 9、汽车失效可分为:磨损、疲劳断裂、变形、腐蚀及老化。 10、粘着磨损:当金属表面的油膜被破坏,摩擦表面间直接接触而发生粘着作用,使一个 零件表面的金属转移到另一个零件表面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它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负荷大、温度高而引起的。 11、粘着磨损的影响因素:①材料特性的影响②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③润滑油的影 响④运动速度和单位面积上压力的影响。 12、电镀:是将金属工件浸入电解质(酸类、碱类、盐类)的溶液中(刷镀则不浸入), 以工件为阴极通以直流电,在电流作用下,溶解中的金属离子(或阳极溶解的金属离子)析出,沉积到工件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的过程称为电镀。 13、修理尺寸的确定方法:①修理尺寸(孔)=磨损后最大+加工余量;修理尺寸(轴)= 磨损后最大-加工余量②取修理级别③确定镗削量(磨削量)=所选活塞最大直径-活塞最小直径+活塞与汽缸配合间隙-磨削量 14、金属喷涂:是用高速气流将被热源熔化的金属雾化成细小的金属颗粒,以很高的速度 噴敷到已准备好的零件表面上。 15、喷焊:是用高速气流将用痒—乙炔火焰加热熔化的自融合金粉末喷涂到准备好的零件 表面上,并经再一次重熔处理形成一层薄而平整呈焊合状态的表面层——喷焊层。16、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结构、材料、损坏情况、使用要求以及企业 的工艺装备等来选择,通过对零件的适用性指标、耐用性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统筹分析后来确定。 17、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其使用可靠度取决于零部件引起的突发性和渐发性故障。 18、汽车的维护方式是维护类型、维护时机和维护内容的综合体现,通常可分为定期、按 需维护和事后维修三种形式。 19、中国现行的维修制度,属于计划预防维修制度,规定车辆维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定 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 20、汽车维护分为三级,分别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日常维护属日常性作业, 由驾驶员负责执行,其作业的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一级维护属于定期强制性维护作业,由专业修理工负责执行,其作业的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二级维护属于定期强制性维护作业,由专业修理工负责执行,其作业的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验、调整为中心,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 21、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汽车零件的耗损和其他事故性损伤会逐渐丧失汽车工作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