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参考答案)复习要点及题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参考答案)复习要点及题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参考答案)复习要点及题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参考答案)复习要点及题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复习要点

说明:要点以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各章小结及习题为重点。

1.通信的概念、通信系统的模型

2.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资源

3.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及数字通信系统

4.数字通信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5.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及相关的一些概念

6.数字与数据通信

7.消息、信号与信息

8.信号的频谱分析基础

9.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0.通信信道及信道容量、常用带宽

11.信源及其编码的概念

12.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方法

13.波形编码(PCM、 )

14.数字基带信号及常用码型

15.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眼图

16.信道编码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术语

17.信道复用与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

18.FDM和TDM与数字复接

19.帧结构

20.数字信号的调制(频带)传输的概念

21.数字信号调制系统的技术比较(MASK、MFSK、MPSK)

22.同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比较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复习题(上部分)

1简述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主要通信资源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4简述数字通信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5什么是数字消息?什么是模拟消息?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随机信号?什

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基带信号?

6信道容量的含义?

7简述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8简述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9简述数字通信与数据通信的概念与区别

10简述信号的分类

11简述功率信号和能量信号的含义

12简述信道的定义与分类什么是抽样定理?有什么实际意义?

13什么是量化?量化的作用是什么?叙述量化是如何进行的。

14画出PCM 通信系统的方框图,由模拟信号得到PCM信号要经过哪几步?

模拟题(部分)

1.数值上取有限个离散值的消息一定是数字消息。()

2.时间上离散的消息一定是数字消息。()

3.数字消息必定是时间上离散,且数值上离散的。()

4.离散信源中,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大,该消息的信息量也越大。()

5.在M元离散信源中,M个消息的出现概率相等时,信源的熵最大。()6.高斯随机过程若是广义平稳的,则必定是严格平稳的。()

7.平稳随机过程必定具有各态历经性。()

8.具有各态历经性的随机过程必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9.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必定是非负的偶函数。()

10.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必定是非负的偶函数。()

11.平稳高斯随机过程通过线性非时变系统后的输出必定是平稳高斯随机过程。()

12.白噪声任意两个不同时刻的样值是不相关的。()

13.码元速率一定,满足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是唯一的。()

14.基带传输系统的带宽在数值上若小于码元速率的一半,该系统不可能没有码间串扰。()

15.基带数字信号的码元速率越高,传输该信号所需的信道带宽越宽。()16.为了不产生码间串扰,必须将表示每一码元的基带脉冲波形时限在一个码元宽度范围内。()

17.码元速率一定,传输M 进制基带数字信号所需的信道带宽,是传输二进制基带数字信号所需信道带宽的M 2log 倍。( )

18.可以直接从等概率双极性基带数字信号中提取收时钟。( ) 19.可以直接从单极性归零码基带数字波形中提取收时钟。( ) 20.二进制数字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优于多进制基带数字系统。( )

1. 码元宽度为0.2μS 的四元数字信号,其信息速率为________。 2. 某离散信源一次发出的消息有A 、B 、C 、D 四个可能消息,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2、1/8,其熵为________。

3. 上题中,若四个可能消息是等概率的,信源每秒发消息1000次,且各次的消息相互独立,该信源一分钟发出的平均信息量为________。 4. 码元速率为B 41050?的数字信号,平均1 分钟错码30个,则误码率为________。 5. 随机过程)(t X ,若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称为是广义平稳随机过程。

6. 功率谱密度为2/0n 的白噪声的自相关函数为________。 7. 窄带高斯噪声同相分量的一维分布服从________分布。 8.窄带高斯噪声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________分布。

9.写出均值为5、方差为42=σ的高斯概率密度函数___________。 10.写出具有上题中概率密度的随机变量小于0的概率__________。(用互补误差函数?

-=

x

u du e

x erfc 2

2

)(π

表示)

11.设基带数字传输系统总的单位冲激响应为)(t h ,码元宽度为S T ,写出满足无码间串扰时,)(t h 应满足的条件:___________。

12.设基带数字传输系统总的传输函数为)(ωH ,码元宽度为S T ,写出满足无码间串扰时,)(ωH 应满足的条件:___________。

1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引起误码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 14.在长途电缆传输中,传输码采用AMI 码或HDB 3 码,是因为这两种码具有如下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HDB 3 码比较AMI 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6.4进制基带信号的眼图中,在垂直方向有________只眼睛。 17.对于相同的误码率性能,采用二进制双极性码所需的接收机输入信噪比比采用二进制单极性码________。(①大3dB ;②大6dB ;③小3dB ;④小6dB )

18.设基带系统总的传输函数是带宽为1kHz 的理想低通滤波器特性,则无码间

串扰的最高码元速率为___________。

19.比较八进制与二进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在信息速率相同时,八进制数字信号的带宽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带宽的_____。( ①8倍;②1/8倍;③3倍;④1/3倍;⑤1倍) 20.数字通信比较模拟通信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画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方框图,简要说明各方框的作用。(8分)

三、在下图中画出对应二元码为0010110的单极性非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

极性归零码和差分码波形。(8分)

四、(1

3前最邻近的V 码为V + ,最邻近的B 码为B + )(8分) 二元码: 1 0 1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AMI 码:

HDB 3码:

(2)将下面的HDB 3 码(24个)译码为二元码。

HDB 3码: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1 -1 0 0 0 -1 0 0 1

二元码:

五、某数字基带系统总的传输函数如下图中所示。(8分) (1)该系统无码间串扰传输,最高码元速率为多少?最高的频带利用率为多少? (2)码元速率分别为B 31010?、B 31015?、B 31020?、B 31030?时有无码间串扰?

t 单极性非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 双极性

归零码

差分码 t t t )

kHz

部分参考答案

1.数值上取有限个离散值的消息一定是数字消息。(√ ) 2.时间上离散的消息一定是数字消息。(× ) 3.数字消息必定是时间上离散,且数值上离散的。(√ )

4.离散信源中,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大,该消息的信息量也越大。( × ) 5.在M 元离散信源中,M 个消息的出现概率相等时,信源的熵最大。(√ ) 6.高斯随机过程若是广义平稳的,则必定是严格平稳的。(√ ) 7.平稳随机过程必定具有各态历经性。(× )

8.具有各态历经性的随机过程必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9.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必定是非负的偶函数。(√ ) 10.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必定是非负的偶函数。(× )

11.平稳高斯随机过程通过线性非时变系统后的输出必定是平稳高斯随机过程。(√ )

12.白噪声任意两个不同时刻的样值是不相关的。(√ ) 13.码元速率一定,满足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是唯一的。(× ) 14.基带传输系统的带宽在数值上若小于码元速率的一半,该系统不可能没有码间串扰。( √ )

15.基带数字信号的码元速率越高,传输该信号所需的信道带宽越宽。(√ ) 16.为了不产生码间串扰,必须将表示每一码元的基带脉冲波形时限在一个码元宽度范围内。(× )

17.码元速率一定,传输M 进制基带数字信号所需的信道带宽,是传输二进制基带数字信号所需信道带宽的M 2log 倍。(× )

18.可以直接从等概率双极性基带数字信号中提取收时钟。(× ) 19.可以直接从单极性归零码基带数字波形中提取收时钟。(√ ) 20.二进制数字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优于多进制基带数字系统。(√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码元宽度为0.2μS 的四元数字信号,其信息速率为 107b/S 。

2. 某离散信源一次发出的消息有A 、B 、C 、D 四个可能消息,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2、1/8,其熵为 1.75b 。

3. 上题中,若四个可能消息是等概率的,信源每秒发消息1000次,且各次的消息相互独立,该信源一分钟发出的平均信息量为 1.2×105b 。 4. 码元速率为B 41050 的数字信号,平均1 分钟错码30个,则误码率为

1×10-6 。

5. 随机过程)(t X ,若满足 E[X(t)]为常数,R[X(t)X(t+τ)]=R(τ),则称为是广义平稳随机过程。

6. 功率谱密度为2/0n 的白噪声的自相关函数为

)(2

τδn 。 7. 窄带高斯噪声同相分量的一维分布服从 高斯 分布。 8.窄带高斯噪声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 瑞利 分布。 9.写出均值为5、方差为42=σ

的高斯概率密度函数8

2

)5(221)(--

=x e

x f π

10.写出具有上题中概率密度的随机变量小于0的概率

)2

25

(21erfc 。(用互补误差函数?

-=x

u du e x erfc 2

2)(π表示)

11.设基带数字传输系统总的单位冲激响应为)(t h ,码元宽度为S T ,写出满足无

码间串扰时,)(t h 应满足的条件:??

?≠==的整数

00

01

)(k k kT h S 。

12.设基带数字传输系统总的传输函数为)(ωH ,码元宽度为S T ,写出满足无码间串扰时,)(ωH 应满足的条件:常数=-

∑∞

-∞=i S

T i H )2(π

ω。 1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引起误码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码间串扰和噪声干扰。 14.在长途电缆传输中,传输码采用AMI 码或HDB 3 码,是因为这两种码具有如下优点:好的功率谱密度(低频分量小,无直流分量,高频分量也小),具有误码监测能力。

15.HDB 3 码比较AMI 码的优点是不依赖于输入信码,在输出码中保含有丰富的定时信息。

16.4进制基带信号的眼图中,在垂直方向有 3 只眼睛。 17.对于相同的误码率性能,采用二进制双极性码所需的接收机输入信噪比比采用二进制单极性码 ③小3dB 。(①大3dB ;②大6dB ;③小3dB ;④小6dB ) 18.设基带系统总的传输函数是带宽为1kHz 的理想低通滤波器特性,则无码间串扰的最高码元速率为 2Kb/S 。

19.比较八进制与二进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在信息速率相同时,八进制数字信号的带宽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带宽的 ④1/3倍 。( ①8倍;②1/8倍;③3倍;④1/3倍;⑤1倍)

20.数字通信比较模拟通信的主要优点是:抗噪声性能好。

二、画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方框图,简要说明各方框的作用。(8分)

码型变换器把输入信码变换为合适的传输码,码型反变换器把传输码反变换为原信码。发送滤波器形成输出信号波形,使送到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具有所要求的特性,例如限制信号带宽等。信道对传输的信号产生衰减,并产生畸变,并加入噪声干扰。接收滤波器用以减小噪声和码间串扰影响,以降低判决器的误码率。抽样判决器对信号进行抽样、判决。同步电路产生收定时脉冲,使判决器以正确的节拍进行判决。

三、在下图中画出对应二元码为0010110的单极性非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

极性归零码和差分码波形。(8分)

四、(1)写出对应下面二元码(30个)的AMI 码和HDB 3 。(假设在此序列之

前最邻近的V 码为V + ,最邻近的B 码为B + )(8分) 二元码: 1 0 1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AMI 码: -1 0 1 0 0 0 0 0-10 1-1 0 0 0 0 0 0 0 0 0 0 1-1 0 0 0 0 1-1

HDB 3码: -1 0 1-10 0-1 0 1 0-11 0 0 0 1-1 0 0-1 0 0 1-1 1 0 0 1-1 1

(2)将下面的HDB 3 码(24个)译码为二元码。

HDB 3码: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1 -1 0 0 0 -1 0 0 1

二元码: 1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1

五、某数字基带系统总的传输函数如下图中所示。(8分) (1)该系统无码间串扰传输,最高码元速率为多少?最高的频带利用率为多少?

t 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 双极性归零码

差分码 t t t

(2)码元速率分别为B 31010?、B 31015?、B 31020?、B 31030?时有无码间串扰? (1)

310202

?=S

f ,无码间串扰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B f S 4104?= 对应的频带利用率为

)/(3

4

Hz B B f S = (2)码元速率为B 31010?和B 31020?时无码间串扰。 码元速率为B 31015?和B 31030?时有码间串扰。

)

kHz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复习题(中部分)

一、判断题。对于下述论断,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每小题1分,共

20分)

1. 接收等概率0、1码的2ASK 接收机的最佳判决门限与输入信号的大小无关。

(×)

2. 接收等概率0、1码的2PSK 接收机的最佳判决门限与输入信号的大小无关。

(√)

3.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一定,调制方式一定,输入端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一定,接收机的抗噪声性能与码元速率大小无关。(×)

4. 码元速率一定,MPSK 信号的带宽与进制数M 大小基本无关。(√) 5. 信息速率一定,MPSK 信号的带宽与进制数M 大小基本无关。(×)

6. 信息速率一定,MFSK 信号的码元速率随进制数M 增大而减小,带宽随M 增大而增大。(√)

7. 模拟信号经抽样后的输出是数字信号。(×) 8. 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后的输出是数字信号。(√) 9. 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和编码后的输出是数字信号。(√) 10.ΔM 通信系统中,抽样频率越高,量化信噪比越高。(√) 11.PCM 通信系统中,抽样频率越高,量化信噪比越高。(×) 12.PCM 信号的信息速率等于抽样频率。(×) 13.M ?信号的信息速率等于抽样频率。(√)

14.对2ASK 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非相干解调法解调。(×) 15.对2PSK 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 16.对2FSK 信号的解调通常采用非相干解调法解调。(√) 17.模拟信号经抽样后再恢复,必然要产生失真。(×) 18.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后再恢复,必然要产生失真。(√) 19.对带通模拟信号抽样,设带通信号的最低、最高频率分别为H L f f 、,

L H H f f B f -=>>,为了能从抽样值序列不失真地恢复原模拟带通信号,抽样频

率必须满足H S f f 2≥。(×)

20.频分复用只能用于模拟调制信号的多路复用,不能用于数字调制信号的多路复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在2ASK 、相位中断2FSK 、2PSK 和2DPSK 四种数字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差的是相位中断2FSK , 抗噪声性能最好的是 2PSK 。 2.2DPSK 比较2PSK 的主要优点是不存在由于接收机本地载波相位1800的不确定,带来的“反向”工作问题。

3.码元速率为2400B ,2ASK 信号的带宽约为 4800Hz ,2FSK 信号的带宽约为(设频率配置使功率谱主瓣刚好不重叠) 9600Hz ,2PSK 信号的带宽约为 4800Hz ,2DPSK 信号的带宽约为 4800Hz 。

4.采用相干解调的2ASK 、2FSK 、2PSK 接收机,假设接收机输入端高斯白噪

声的功率谱相同,码元速率相同。2PSK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振幅为mV a PSK 102=,对于相同的误码率性能,2FSK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振幅为mV a FSK

2102=,

2ASK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振幅(有信号码元)为=ASK a 2 20mV 。

5. 2FSK 接收机,输入端2FSK 信号电压振幅mV a FSK 102=,输入端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Hz V n /1052/2100-?=,码元速率为2500B , KHz f f 1012=-, 采用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为)5(2

1

erfc P e =

。 采用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时的误码率5

2

1-=

e P e 。 6.采用多元频率键控可以 ② ; 采用多元振幅和相位键控可以 ③ 。 (①节约功率,节约频带;②节约功率,不节约频带;③节约频带,不节约功率) 7.采用均匀量化的PCM 信号,每一样值的二元码编码位数增加一位,过载量化信噪比 ⑤ ,非过载量化信噪比 ① 。(①增加6dB ;②减少6dB ;③增加3 dB ;④减少3dB ;⑤不变)

8.采用均匀量化的PCM 系统,每一抽样值编码为16位二元码,对正弦输入信号,最大量化信噪比等于 98 dB 。 9.在PCM 数字电话通信中,采用非均匀量化比较采用均匀量化的优点是 动态范围大。

10.与均匀量化比较,采用13折线A 率对模拟信号的抽样值进行量化,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最多可以改善 24 dB 。 11.某PCM 编码器,抽样频率为40KHz ,每一样值编码为16位二元码,该PCM 信号的信息速率等于 640kb/S 。若采用具有滚降系数5.0=α的余弦滚降频率特性的基带二进制信号传输,该信号的带宽为 480 KHz 。

12.PCM30/32路基群信号的信息速率为 2048Kb/S ,基群帧长为 125×10-6秒。

三、画图

1.在下图中画出对应二元码为0010110的2ASK 、2FSK 、2PSK 和2DPSK 信号波形。 假设码元速率为2400B , 载波频率为3600Hz , 2FSK 信号的频偏为±1200Hz.。(6分)

2s ASK 2s FSK 2s PSK (2t s DPSK

2.分别画出2FSK 相干解调器框图和非相干(包络检测)解调器框图。(6分)

相干解调器框图见教材、 非相干(包络检测)解调器框图见教材 3.相位比较法解调2DPSK 信号的框图如下图中所示,带通滤波器输出端的信号波形如图中所示,S T 为码元宽度。画出框图中B 、C 、D 、E 、F 点处的波形。抽样判决器输出:抽样值大于0,判为0码,用零电平表示;抽样值小于0,判为1码,用正电平表示。(6分)

定时脉冲 F

A S

T B C D 点E F

4.画出PCM 通信系统框图,并简要说明各方框的作用。(6分)

预滤波器用于限制输入信号带宽,以减小由抽样引起的频谱混叠失真,抽样把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化,量化把抽样值在数字上离散化,编码把抽样量化值编码为若干位数的二进制码,实际中量化(包含非均匀量化)与编码是一起完成的。数字通信系统把编码器输出的二进制码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译码器把二进制码变换为抽样量化值,并进行保持,重建低通滤波器把抽样量化平顶脉冲恢复成模拟信号,在进行低通滤波的同时,要对孔径失真加以补偿。 四、

采用13折线A 律8位编码的PCM 编码器,量化范围为)~(a a -,

V a 096.4=。

(1)求出最小量化间隔?。

(2)若抽样值为V x 145.0-=,求出编码器输出8位二元码组和对应的译码器输出值。 (8分)

解:(1)V 002.02048096

.4==?

(2)极性为负,01=C

?-=?-

=-=5.72002

.0145

.0145.0V x ,段落码为011432=C C C 。 125.24

64

5.72=-,段内码为00108765=C C C C 编码器输出码组为:0 011 0010

译码器输出值为:V 148.074]4)5.02(64[-=?-=??++-

五、写出对应下面二元码(30个)的AMI 码和HDB 3 。(假设在此序列之前最

邻近的V 码为V - ,最邻近的B 码为B + )(6分)

二元码: 1 0 1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AMI 码: -1 0 1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HDB 3码: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0 -1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复习题(下部分)

一、判断题。对于下述论断,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每小题1分,

共20分) 1.调频指数f m 很小时,调频信号的带宽将小于AM 信号带宽。(× ) 2.对于抑制载波的DSB 、SSB 和VSB 信号的解调必须采用相干解调法。(√ ) 3.对于AM 信号的解调必须采用非相干解调法。(× ) 4.对于AM 信号的解调通常采用包络检波法。(√ )

5.因为DSB 调制系统的制度增益是SSB 调制系统的两倍,因此DSB 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优于SSB 调制系统。(× )

6.对模拟信号的解调,采用相干解调时不存在门限效应。(√ ) 7.对模拟信号的解调,采用非相干解调时必定会存在门限效应。(√ ) 8.对于任意输入信噪比 ,宽带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都优于振幅调制系统。(× )

9.对于任意输入信噪比,SSB 或DSB 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都优于AM 调制系统。( √)

10.可以不经过非线性变换,直接从2PSK 信号中提取载波离散分量。(× ) 11.可以不经过非线性变换,直接从AMI 码或HDB 3码波形中提取收时钟。(× )

12.可以不经过非线性变换,直接从单极性归零码基带数字波形中提取收时钟。(√ )

13.可以采用平方变换法,从SSB 信号中提取载波分量。(× ) 14.可以采用平方变换法,从DSB 信号中提取载波分量。(√ ) 15.单路PCM 数字电话通信不需要群同步。(× ) 16.单路ΔM 数字电话通信不需要群同步。(√ ) 17.采用平方变换法,从2PSK 信号中提取的本地恢复载波存在载波相位1800的相位模糊;而采用同相正交环,从2PSK 信号中提取的本地恢复载波不存在载波相位1800的相位模糊。 (×)

18.采用最小码距为0d 的分组码,在一个码字中,任意10-≤d 个错码都能被检测出来。(√ )

19.采用最小码距为0d 的分组码,在一个码字中,任意0d ≥个错码都不能被检测出来。(× )

20.无论码长n 为多少,全0码字都是线性分组码的许用码字。(√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 AM 信号,若调制信号的频率加倍,AM 信号的带宽 ② ;若调制信号的频率不变,调制信号的振幅加倍,AM 信号的带宽 ① 。(①不变;②加倍;③减半;④增大至4倍。) 2.对于1>>f m 的宽带FM 信号,若调制信号的频率加倍,FM 信号的带宽

① ;若调制信号的频率不变,调制信号的振幅加倍,FM 信号的带宽 ② 。(①基本不变;②加倍;③减半;④增大至4倍。)

3.若调制信号的振幅加倍,载波振幅不变,则DSB 信号的功率 ④ ;FM 信号的功率 ① 。(①不变;②加倍;③减半;④增大至4倍。) 4.某角度调制信号的表示式为))](10sin(810cos[10)(48V t t t x C ππ+=,则该信号的载波频率为 5×107 Hz ,调制信号频率为 5×103 Hz ,调制指数为 8 ,最大频偏f ?= 4×104 Hz 。

5.采用滤波法的载波同步系统,若窄带滤波器的品质因数Q 值增大,则 ② 。(①稳态相位误差增大,随机相位误差增大;②稳态相位误差增大,随机相位误差减小;③稳态相位误差减小,随机相位误差增大;④稳态相位误差减小,随机相位误差减小。)

6.采用滤波法的载波同步系统,若窄带滤波器的品质因数Q 值增大,则 ① 。(①同步建立时间增大,同步保持时间增大;②同步建立时间增大,同步保持时间减小;③同步建立时间减小,同步保持时间增大;④同步建立时间减小,同步保持时间减小。)

7.七位巴克码为+++――+-,假设巴克码的前后均为0(-)码,对于七位巴克码识别器,(1)七位巴克码进入识别器,识别器中相加器的输出为 7 ;(2)恰好巴克码的前5位进入识别器中,识别器中相加器的输出为 -3 ;(3)恰好巴克码的后5位留在识别器中,识别器中相加器的输出为 -1 。

8.群同步采用连贯式插入法比较采用间歇式插入法的主要优点是 同步建立时间 短。

9.在以下的通信方式中,指出需要的同步种类(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 (1)模拟DSB 调制通信,需要 载波同步 。 (2)单路PCM 数字电话,采用2FSK 调制和包络检波解调的的通信,需要 位同步、群同步 。

(3)传输数据信号,采用2DPSK 和极性比较法解调的通信,需要 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 。 10.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是: 可以检测出码字中的任意奇数个错码 。 11.最小码距为10的分组码。若用于检错,则可以检测出任意 ≤9 位错码;若用于纠错,则可以纠正任意 ≤4 位错码;若用于检、纠错,设能纠2位错码,则还可以检测出任意 (3~7) (写出范围)位错码。

三、设模拟调制信号)(t x 的均值为零,1)(2=t x ,2)(max =t x ,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为kHz 10。要求已调制信号电压在Ω10电阻上的信号功率都为W 1,载波频率为MHz 30。AM 信号要求调幅度为100%,FM 信号要求5=f m 。(12分) (1)分别写出DSB 、USB (上边带)、AM 和FM 四种已调信号电压的表示式 (单位为V)。

(2)分别写出上述四种已调信号的带宽。 解:(1))()10302cos()()(6V t t x K t x DSB DSB ??=π

20120

102/)(222====DSB DSB DSB DSB

K K t x K S ,

)()}10302sin()(?)10302cos()({)(66V t t x

t t x K t x USB USB ??-??=ππ 10110

10)(2

22====USB USB USB USB

K K t x K S ,

)()10302cos()]([)(60V t t x A K t x AM AM ??+=π,

%100)(0

max =A t x ,20=A

2120

5102/)]([22202==?=+=AM AM AM AM K K t x A K S ,

)(])(10302cos[)(6

V du u x k t A t x t

FM ?∞

-+??=π

20110

2

/2===A A S FM

44

4max 1055

1022102)(?==??=?=?=πππk k t x k f f m X f

即有)()10302cos()(20)(6V t t x t x DSB ??=π

)()}10302sin()(?)10302cos()({10)(66V t t x

t t x t x USB ??-??=ππ )()10302cos()](2[2)(6V t t x t x AM ??+=π

)

(])(10510302cos[20)(4

6V du u x t t x t

FM ?∞

-??+??=ππ

(2)kHz f B B X AM DSB 202=== kHz f B X USB 10== kHz f m B X f FM 12010)15(2)1(2=?+?=+=

四、画出采用滤波法从2PSK 信号中提取载波的方框图,并简要说明各方框的作用。(6

分)

带通滤波器用于滤除信号带宽之外的噪声(带通滤波器带宽等于2PSK 信号的带宽),减小噪声干扰;平方律器件对输入信号进行平方变换,产生2f C 离散分量;2f C 窄带滤波器取出2f C 离散分量(该滤波器的带宽很窄,只要能保证输入信号经平方变换后的2f C 离散分量落在滤波器通带中即可),滤除各种干扰;经2分频器分频后得到f C 离散分量,作为本地恢复载波。

五、采用滤波法从输入信号中提取位定时脉冲的框图如下图中所示,对应下图中a 点脉冲波形,画出b 点、c 点、d 点波形。(6分)

c

b

d

t

t t

t

2017考研政治马原单选题实例解析:实践

2017考研政治马原单选题实例解析:实 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答案:B) 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上面这道单选题是2015年考研政治单选题的第一题。这道单选题延续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常识部分的一般出题模式——出题人不会直接考查对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也不会直接考查一些基本概念。 哲学这一部分的考查目的是要了解考生对于哲学原理的运用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考查考生利用原理解释生活生活现象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就是考查学生在生活现象中发现哲学原理的能力。这可以说是两个方向的考查。它们的出题形式也就集中在选择题和分析题。选择题侧重于在生活中“发现”哲学原理,分析题侧重于找到合适的原理来“解释”生活现象。 既然我们了解了哲学原理这一部分的考查形式,那么我们就应该接着了解怎么能够正确快速地把答案选出来。这里的关键之处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第二个就是直接判断选项是否为真、是否是无关项。 对于题干,我们没有必要把整个材料都看完,我们只需找到一些关键性的语句和词语。对于选项,我们最好是先看它们的真假,有的题目就可以直接通过排除表述错误的选项就可以解答出来,尤其是我们哲学原理这部分题目。 现在我们具体地来看一看这道考研真题。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的四个选项。由于这四个选项都是对哲学原理的表述,所以我们就拿教材中的原理对比一下,我们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它们的正误。先看A。A的表述不完全正确。在整个“实践—认识”链条之中,在终极意义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水平,正所谓“实践决定认识”;只是在这个链条上的某一个环节和某一个片段之上,“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正所谓“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接着看B。B的表述是完全正确的。在这里,完全正确的表述也不一定是正确答案,关键还要看它表述的原理是否在材料中有所体现,是否契合题意。要想做好这一判断,我们必须回到材料,在其中找到一些关键词。材料中的袁隆平院士的一句话中的几个关键词起了决定作用——“书本知识”、“电脑技术”和“田里才能种”。根据我们学习的认识论原理,我们便发现,前两者属于认识,第三者属于实践;再从“只有”这个关联词上,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B是正确的。再看C。C的表述是错的的。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促进作用。最后看D。D表述的也不对。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的实践才是认识的起点和归宿、目的。 以上就是我们对这道真题的分析,主要综合运用了两个方法,一个是找关键词,一个是直接判断选项。在具体应用时,同学们要应时而变,灵活处理。如果题干特别短,就一到两行字,可以先找关键词;如果题干特别长,有三四行字,那就先判断选项。所以,同学们以后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生活现象和时政新闻,灵活运用原理,一方面要多做真题,

神经系统疾病习题

1、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依据为: A.是否口角歪斜 B.是否鼻唇沟变浅 C.能否皱额、闭目 D.能否鼓腮 E.能否吹口哨 答案:C 2、患者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左侧中枢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右侧周围性面瘫 E.双侧周围性面瘫 答案:D 3、患者鼻唇沟变浅,右侧口角下垂,闭眼、皱眉动作正常,两侧额纹正常 A.双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周围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右侧中枢性面瘫 E.左侧中枢性面瘫 答案:E 4、瘫痪是指: A.随意运动肌力减弱或消失 B.肌紧张力减弱或消失 C.不自主运动肌力减弱或消失 D.肌肉运动能力消失 E.肌肉与肌腱运动不协调 答案:A 5、根据哪项临床表现区别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 A.肌力大小 B.有无感觉障碍 C.有无病理反射 D.有无大小便障碍 E.有无感觉过敏

答案:C 6、关于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瘫痪分布以整个肢体为主 肌张力减低B. C.腱反射增强 D.病理反射阳性 E.可有废用性肌萎缩 答案:B 7、眶上神经反应及各种反射均存在,属于哪种意识障碍? A.深昏迷 B.昏睡 C.浅昏迷 D.嗜睡 E.中度昏迷 答案:C 8、整日处于睡眠状态,但呼之能应属于哪种意识障碍? A.深昏迷 B.昏睡 C.浅昏迷 D.嗜睡 E.中度昏迷 答案:D 9、鉴别深浅昏迷程度的可靠指征是 A.生命体征 B.瞳孔对光反射 C.肌力 D.腱反射 E.对疼痛的反应 答案:E 10、某患者突起昏迷,四肢瘫痪,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最可能是: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基底节出血 C.小脑出血 D.额叶出血

马原案例分析

一、 随着德国贝塔斯曼公司停止中国书友会运营的宣布,这个有着170余年历史的图书巨鳄正式退出中国市场。为什么在欧洲极其成功的贝塔斯曼公司会在中国折戟,苦心经营十三年而未实现盈利?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制消费。除了入会费之外,贝塔斯曼公司规定会员每季度必须购买一本图书,否 则取消其会员资格,这一协议是最为让中国消费者厌恶的,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背离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2、图书定位狭窄。书友会会员数量攀升后,公司没有考虑更有内涵的读物,依然力推 励志及言情书,难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3、价格高。读者刚入会时可以得到低价购得图书的机会,但此后只能以九折购书,而 加上邮费之后往往价格会高出原售价。 4、开设实体店的战略。2002年公司更换CEO之后力推在法国成功的实体店战略,然 后在欧洲书价高、房租低,但在中国书价远低于欧洲,而房租几乎持平,于是这一模式反而成为公司的累赘。 5、标准外企的管理模式。在国外CEO的带领下,公司走的完全是西方式的管理道路, 与当地文化完全为进行融合,同时也忽略了书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6、海外的出版运作模式。贝塔斯曼在国常常是针对作家买断版权,一本《克林顿自传》 就要付出1000万,这与国内与作家谈稿费、税率、印量的作法完全不同,使得公司耗费了大量资金而销量却往往不甚理想。 7、大型网络书店的迅速崛起。由于价格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敏感的指标,当当 网、卓越网等网络书店的崛起给贝塔斯曼带来了致命的冲击,由于高邮费的弊端,使得读者群大量流失。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告诉我们,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贝塔斯曼公司没有考虑到其经营模式与中国固有图书市场的联系,一味的坚持自己的原有经营理念,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事物是永恒发展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利好讯息,图书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自然存在新旧交替的历史必然过程,贝塔斯曼的经营理念不能遵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自然只能被淘汰。 所以,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看待事物要从科学的、理性的角度,遵从历史以及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要知道事物是普遍具有联系的,并且是永恒发展的。作为伟大祖国的未来复兴的中坚力量的我们,自然更是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更加科学的看待事物,更好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二、 我认同“成功的模式绝不可能完全复制”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称之为矛盾的普遍性;不同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一级没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特点,称之为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任何一个人或集体追求成功的过程都是艰辛的并且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的,这些矛盾之间具有共性也具有其各自的个性,有必然联系却又不尽相同。同样,在不同的人或集体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充斥的矛盾,自然也有相通的共性,也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既然矛盾尤其特殊性,那么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所走的路线和采取的方法必然不同, 所以每个人和集体在追求成功的模式上完全照搬是必然会失败的。 贝塔斯曼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失败,更是从实践的层面说明了这一观点。贝塔斯曼将其在欧洲的成功模式完全照搬到中国,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却没有想到矛盾的特殊性。正是因为贝塔斯曼忽略了在中国市场开拓疆土的特殊性,在13年经营而未盈利后终于退出市场。 所以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认识矛盾,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将矛盾转化为成功的奠基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铁剂可用于治疗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下列关于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常与维生素C配伍以促进铁的吸收 B.服用铁剂时忌喝茶 C.禁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服 D.可与碳酸氢钠同服以促进铁剂的吸 E.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 3.下列关于维生素K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凝血酶原的形成 B.用于阻塞性黄疸的治疗 C.用于水杨酸类药物所引起的出血 D.致严重肝硬化性出血 E.新生儿出血 4.维生素K没有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A.快速静脉注射维生素K时可致血压下降 B.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C.诱发新生儿黄疸 D.诱发溶血性贫血 E.大剂量可导致血栓形成 5.维生素K的拮抗剂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双香豆素 D.链激酶 E.尿激酶 6.肝素不可用于 A.输血抗凝 B.脑血管栓塞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D.产后出血 E.急性心肌梗死 7.肝素过量所导致自发性出血可选用何药治疗 A.维生素K B.安络血 C.鱼精蛋白 D.止血敏 E.止血芳酸 E.两者作用互相拮抗 8.下列关于氨甲苯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此药用量大,排泄快 B.对于不是由于纤溶酶亢进所引起的一般出血,无明显止血效果 C.大剂量也有直接抑制纤溶酶的作用 D.有血栓形成倾向者应慎用

E.对产后出血.肝.胰等手术后的各种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9.维生素K过量可引起 A.自发性出血 B.心功能不全 C.血栓形成 D.过敏反应 E.以上皆否 10.枸橼酸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升高 C.自发性出血 D.过敏反应 E.低血钾 11.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下降 C.手足抽搐 D.自发性出血 E.过敏反应 12.肝素禁忌证中,错误的是 A.肝肾功能不全 B.溃疡病 C.心肌梗死 D.严重高血压 E.孕妇 13.铁制剂与下列哪种物质同服能促进吸收 A.维生素C B.四环素 C.浓茶 D.氢氧化铝凝胶 E.牛奶或豆浆 14.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华法林 D.尿激酶 E.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15.关于链激酶和尿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链激酶间接激活而尿激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B. 两者均能间接激活纤溶酶原 C.两者均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D.两者均有抗原性 E.两药过量均能引起出血,可用维生素K对抗 16.链激酶的对抗剂是 A.维生素K B.酚磺乙胺 C.氨甲苯酸 D.鱼精蛋白 E.凝血酶 17.钩虫病引起的贫血宜选用 A.硫酸亚铁 B. 叶酸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K E.维生素E 18.叶酸主要用于治疗 A.月经过多所致的贫血 B.产后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9.下列药物中除哪药外均能促进白细胞增生 A.维生素B4 B.维生素B2 C.沙格司亭 D.非格司亭 E.白血生 【A2型题 20.李某,男性,31岁,一个月前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餐后痛而就医,胃镜确诊为胃溃疡,近两周来上腹痛加剧,间断出现柏油样大便,现感头昏、心慌、气促、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概述 A1型题 1.昏迷病人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是为了防止 A.呕吐加剧 B.昏迷加重 C.血压下降 D.窒息 E.污染衣物 2.对头痛病人,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鼓励病人应用止痛药 B.鼓励病人进行理疗来缓解疼痛 C.鼓励病人进行放松训练 D.鼓励病人卧床休息 E.鼓励病人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保持环境的安静 3.肢体感觉障碍的病人不宜 A.使用热水袋 B.睡于软床上 C.经常翻身 D.用酒精按摩 E.用温水擦浴 4.判断病人为浅昏迷的主要依据是 A.无任何自主运动 B.一切反射均消失 C.强烈疼痛刺激可出现痛苦表情 D.对声、光等刺激无反应 E.全身肌肉松弛 5.偏瘫病人病灶位于 A.脊髓 B.大脑皮质 C.小脑 D.内囊 E.延髓 6.瘫痪病人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 A.对受压部位使用气垫 B.卧床病人定时协助翻身 C.给予心理支持 D.患侧肢体放置于功能位 E.瘫痪肢体不宜早期运动 7.对感觉障碍的病人,护理措施中不妥 的是 A.向病人解释感觉障碍的原因 B.安慰病人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C.避免患处重压,防止褥疮 D.对感觉障碍患肢使用暖水袋保暖 E.避免搔抓,以防损伤及感染 8.瘫痪病人的错误护理措施是 A.预防褥疮和肺炎 B.预防泌尿道感染 C.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 D.避免瘫痪肢体活动 E.鼓励多饮水 9.浅昏迷和深昏迷的主要区别是 A.有无自主运动 B.角膜反射及防御反射是否存在 C.对声、光刺激的反应 D.有无大小便失禁 E.能否被唤醒 10.提示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是 A.颈项强直 B.腹壁反射消失 C.膝腱反射亢进 D.巴宾斯基征阳性 E.凯尔尼格征阳性 11.内囊出血的典型表现是 A.剧烈头疼 B.频繁呕吐 C.呼吸深沉有鼾音 D.三偏征 E.双侧瞳孔缩小 12.一侧面瘫及对侧上、下肢瘫痪称为 A.偏瘫 B.交叉性瘫痪 C.四肢瘫 D.单瘫 E.截瘫 A2型题 1.女性,36岁,来门诊进行体检时,用 大头针稍微轻戳病人的皮肤,病人即大 声喊叫,此感觉障碍的类型为 A.感觉减退 B.感觉过敏 C.感觉缺失 D.感觉倒错 E.感觉异常 2.患者,女,72岁。脑梗死后一个月, 左上肢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左下肢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移动, 左上肢、左下肢的肌力分别为 A.1级、0级 B.2级、1级 C.3级、2级 D.4级、3级 E.5级、4级 3.患者男,62岁,急性脑出血,连续睡 眠19小时,期间呼之能醒,可进行简单 对话,过后很快又入睡,此时患者处于 A.浅昏迷状态 B.昏睡状态 C.深昏迷状态 D.嗜睡状态 E.清醒状态 B型题(共用选项) A.完全不能动(无肌肉收缩) B.可见或仅在触摸中感到肌肉轻微收 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 C.肢体能够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肢体 D.肢体能克服地心引力,可以抬高、 离开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E.肢体稍能抗阻力的运动 1.3级肌力是指 2.4级肌力是指 3.1级肌力是指 4.2级肌力是指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人 的护理 A1型题 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护理措 施,下列哪项错误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吞咽困难者及早给予鼻饲流质 C.使用热水袋保暖 D.肢休瘫痪者每2~3h翻身一次 E.预防感染 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脑脊液检查 常表现为 A.血性 B.脓性 C.蛋白细胞分离 D.深绿色 E.压力明显增高 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首发症状多 数为 A.一侧肢体抽搐 B.一侧肢体感觉障碍 C.双侧下肢无力 D.大小便失禁 E.复视 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常见的体征 是 A.偏瘫 B.共济失调 C.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 D.紫绀 E.面肌瘫痪 5.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蛋白质增 高常在起病后几周最明显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一小时 6.下述几项中哪项是急性脱髓鞘性多发 性神经炎脑脊液的特征性表现 A.细胞数正常 B.浑浊 C.蛋白细胞分离 D.米汤样改变

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 血透室吕元桑 一.血液净化的概念:血液净化疗法是指应用各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技术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及血中的代谢废物、毒物、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等致病性物质,同时补充人体所需的电解质和碱基,以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一种治疗方法。血液净化疗法主要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免疫吸附(IA)、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及腹膜透析(PD)。 二.设施配备及其要求: 1.一般设施配备 (1)双路供电系统及稳定电源 (2)机器电源和照明电源应分开安装 (3)中心管道氧气供给,负压吸引 (4)专供透析中心用的进水通路 (5) 抢救车及药物、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器、简易呼吸器 (6) 有条件的净化中心可配备呼吸机 2.特殊设施配备 (1)血液透析机 (2)水处理系统 (3) 透析液 (4)透析器 三.血液透析机按其功能分为三大系统:循环控制系统、透析液供给系统、超滤控制系统。 1.血液透析机之循环控制系统 (1)血泵 (2)动、静脉壶

(3)肝素泵 (4)动、静脉压力监测器 (5)空气探测器和静脉夹 2.血液透析机之透析液供给系统 (1) 从反渗水进入透析机到透析液进入透析器之前旁路阀为止这段距离 (2)分为反渗水预处理、透析液配比和透析液监控三部分 (3) 透析液的配制由A液泵、B液泵、反渗水进水泵,将A液、B液和反渗水按一定比 例泵入混合室形成最终的透析液 (4)透析液电导度主要反映钠离子浓度 (5)漏血报警装置位于透析液流出道上 3.血液透析机之超滤控制系统 (1)超滤的准确性是衡量透析机性能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2)超滤液的产生是通过跨膜压来实现的分为压力超滤和容量超滤(压力超滤是通过控制透析液的负压,直接改变跨膜压的大小,从而产生相应的超滤量。容量超滤是通过超滤泵直接抽取所需的超滤量,而跨膜压的大小则随透析液负压的改变而变化) 四.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可提供满足透析要求的透析用水,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透析患者因水质造成的各种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它是由反渗机前处理装置 ( 砂滤、软化、活性炭吸附、纱芯滤过 ) 、反渗机、反渗机后装置组成。水处理的基本流程为:自来水→加压泵→砂滤→炭滤→软化→纱滤→反渗机反渗→贮水器→加压泵→紫外线消毒→透析机。 1.反渗机前装置 砂滤滤过悬浮在水中杂质,如泥土、细菌和金属复合物 软化硬水在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中通过时,钙、镁离子与树脂结合,去除了水中的钙、镁离子,使硬水变成软水 活性炭吸附主要吸附游离氯和氯胺,这两种物质反渗膜亦无法清除 纱芯滤过去除水中的细菌或活性炭罐脱下的颗粒。 2.反渗机

马原,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 (1)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A.18世纪末期 B .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 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8.垄断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 ) A.国有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D.股份资本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 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 1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计算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计算题及答案: 1.06?25=26.5 4.02?8.3=33.366 1.03? 5.3=5.459 0.326?1.3=0.4238 2.1?2.15=4.515 0.48?8.1=3.888 108?3.7=399.6 6.4?2.15=13.76 15.6?13=202.8 0.18?15=2.7 0.025?14=0.35 3.06?36=110.16 0.04?0.12=0.0048 3.28?20.3=66.584 1.02?4.23=4.3146 2.06?1.05=2.163 4.8?10.5=50.4 12.5? 3.08=38.5 2.6?0.57=1.482 3.2?0.42=1.344 7.32?6.5=47.58 4.2? 5.15=21.63 1.09?1.2=1.308 4.02?1.9=7.638 0.42?260=109.2 5.63?0.72=4.0536 7.56?90=680.4 3.2?0.42=1.344 7.32? 6.5=4 7.58 4.2?5.15=21.63 1.09?1.2=1.308 80?3.78=302.4 6.03? 8.9=53.667 16.8?7.7=12 9.36 8.06?50=403 9.57?2.1=20.097 4.56?2.6=11.856 3.8?6.75=25.65 7.04?78=549.12 7.65?90=688.5 4.4?56.7=249.48 8.97?4.5=40.365

90.75÷3.3=27.5 16.9÷0.13=130 1.89÷0.54=3.5 13.95÷3.1=4.5 21.84÷0.7=31.2 28.14÷6.7=4.2 0.396÷1.2=0.33 5.4÷0.036=150 36.72÷2.4=15.3 5.778÷5.4=1.07 110.7÷0.54=205 1.204÷0.43=2.8 6÷1.2=5 9.2÷2.3=4 18.9÷0.54=35 54÷0.36=150 7.218÷36=0.2005 0.462÷1.4=0.33 0.756÷0.36=2.1 5.84÷0.16=36.5 87.11÷3.1=28.1 1.44÷1.8=0.8 16.32÷51=0.32 18.72÷3.6=5.2 10.75÷12.5=0.86 28.56÷5.1=5.6 4.32÷3.6=1.2 68.8÷4=17.2 16.8÷28=0.6 13.5÷2.7=0.5 91.2÷3.8=24 26÷0.13=200 126÷4.5=28 15÷0.06=250 5.92÷1.6=3.7 0.138÷0.15=0.92 2.6÷0.13=20 7.35÷2.1=3.5 62.4÷2.6=24 5.98÷2.3=2.6 10.8÷4.5=2.4 85.44÷16=5.34 101.7÷9=11.3 15.6÷24=0.65

马原案例分析

马原案例分析: 案例7: 在布莱克.威尔德提出中国贫油论,并得到美孚在陕北采油失败的佐证,而且这一理论还得到了西方许多地质学家的赞同和我国一些地质学家的附和。在这种情况下,李四光早在1928年就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美孚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他经过对大同盆地太行山麓以及庐山等地的长时间考察研究,发现大量冰川存在的证据,并得到国际公认,推翻外国专家关于“中国没有冰川”的错误结论。并于1934年,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部署下,在沿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发现不少大型油田,宣告“中国贫油论”的彻底破产。 “中国贫油论”的破产说明,真理与谬误仅一步之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具有绝对性的,赞同中国贫油论的科学家,仅仅通过在陕北,延安一带没有打出石油,就盲目支持“中国贫油论”而没有对中国其他地方进行考察,就将贫油论推广到全国,不免生出谬误。而李四光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后,找出冰川存在的证据,打破了中国贫油论存在的基础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自己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在沿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上发现大量石油储备,用切身实践来证明“中国贫油论”的破产。 案例8: “水稻亩产十三万斤”通过大量的施肥,移植其他稻田中的禾苗,采用并蔸的方法,使这块田的密度升高。但仅仅如此,也还不能放出这颗巨大的卫星。在称量时,将其他生产队粮仓里的粮食挑出来,对已有粮食重复称量,用欺诈的手段造就了这颗史无前例的大卫星。这幕闹剧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人民在饥饿中死去,党和政府的威信受到难以估量的损失。 从中,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避免此类闹剧再次发生,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深刻,越正确,越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妄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实践的失败。其次,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意志物化。要将你心中所想付诸于实际行动,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能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5年赶超英国,英国比我们早一百多年的工业化,科技水平,人才质量,物质基础远远高于百废待兴的我国。不可能简单的依靠群众的热情与干劲就可超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也就是这样的道理。

白血病十大症状

白血病十大症状 ●起病突然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 ●发热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贫血早期即可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白、头晕、心悸等。 ●肝脾肿大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著。 ●淋巴结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急淋不如慢淋显著。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 ●皮肤及黏膜病变伴随白血病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结节、肿块、斑丘疹等。黏膜损伤表现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处发生肿胀和溃疡等。 ●神经系统炎症蛛网膜、脑膜等处可以发生白细胞浸润,表现颇似脑瘤、脑膜炎等,患者会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肢体瘫痪等症状。 ●骨骼及关节病变病变浸润骨骼及关节后,常发生骨骼及关节疼痛,表现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髋、膝关节等处出现隐痛、酸痛,偶有剧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出现骨及关节压痛。 ●其他白血病细胞可浸润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以及眼眶、泪腺及眼底等,患者可出现肺部弥散性或结节性改变,同时伴有胸腔积液、消化功能紊乱、蛋白尿、血尿、闭经或月经量过多、眼球突出、视力减轻。 儿童怎样预防白血病的发生 儿童是白血病的高发人群,究其原因,除了儿童的免疫功能比较弱外,室内装饰材料散发的有害气体、用药不当、食物中防腐剂超标、蔬菜上残存的大量农药、鱼禽肉蛋中的药物都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如何预防儿童白血病,专家向家长们提出如下忠告:让儿童在空气清新时多做户外活动,以增强免疫能力;平时在饮食方面要做到饮食搭配合理,防止酸性体质的出现危害儿童的健康,饮食保证再餐桌上要“二酸八碱”;减少儿童在污染环境里的活动时间;儿童生病时用药应注意安全,不应擅自滥用药,儿童少吃加工小食品,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后再食用,能去皮的尽量去皮后食用。家长如发现孩子有贫血、浑身无力、脸煞白、不明原因的发热、出血等症状,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的血液专科进行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疾病名: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英文名: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 缩写:CNS-L 别名:脑白 ICD号:C95.7 分类:血液科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系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至蛛网膜或蛛网膜邻近神经组织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白血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CNS-L主要见于急性白血病(AL),慢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者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更罕见有CNS-L。AL中较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M 4型及M 5型。高白细胞血症(血白细胞>100×109/L)者大多在病程中出现CNS-L,T细胞ALL者发生率也非常高。儿童ALL并发CNS-L者远高于成人ALL。 以往认为AML中的M 3型罕见并发CNS-L,但近20年发生率已显著增加,可能和全反式维A酸的广泛应用有关。因为患者在完全缓解前绝大多数患者血白细胞明显升高,可能导致髓外浸润的机会增多。同时M 3型预后已明显改善,长生存期者大大增加,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国外报告ALL病人CNS-L临床和尸检检出率为74%。7%病人发病时有CNS累及(脑脊液中发现白血病细胞),但只有4%病人有CNS症状。约半数病人在确诊白血病后1~3个月内发病,81.5%发生于CR前及复发时,CR时发生者仅占18.3%。少数患者可以CNS-L为首发表现,造成诊断困难。ALL,尤其是T-ALL诊断时白细胞>50×106/L均为CNS-L的高危因素。C D D C D D C D D C D D

透析水处理系统的使用及维护讲课教案

透析水处理系统的使 用及维护

透析水处理系统的使用及维护 - 污水处理 摘要透析效果基础来源于透析用水,本文从原理结构入手,介绍透析水的来源---水处理装置的运行,维护使用,品质监测以及质量控制,目的就是提供高质量的透析用水,获得更好的透析效果,从而提高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透析水处理系统;运行原理;组成部分;质量控制透析水处理系统的作用简单来讲就是提供合格的反渗水供血透机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一般意义上来说,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每位患者每次要接触大约120L反渗水,水的质量至关重要,提高透析用水质量是提高血透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水处理系统的正确使用及维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水处理系统由供水、预处理、反渗、水输送系统几部分组成。 1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由增压泵提供给整个水处理系统恒定的供水流量和供水压力。系统根据水流的压力和流量进行自动控制。 2 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由多介质过滤器、硬水软化器、活性碳过滤器及前后两端的粗、细过滤组成。 多介质过滤器简称砂罐,用于祛除供水中10μm以上颗粒,此类颗粒会阻塞后级滤罐,损害反渗泵和反渗膜。砂罐的控制头可以自动在透析治疗结束后进行反冲。冲洗掉砂罐吸附的颗粒,维持砂罐的过滤能力。反冲周期以3~4天为宜。

硬水软化器简称树脂罐,用于祛除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使之成为软水。钙镁离子形成水垢或矿物沉积到反渗膜上将导致膜的损害、产水质量降低、降低膜的预期寿命。树脂罐附带的盐罐可以由控制头控制,在透析结束后对树脂进行离子交换,也就是再生,以保持树脂活力和软化能力。再生周期以3~4天为宜,盐的加入量为树脂量(L)乘以0.24kg,加盐的时间应和树脂再生周期一致,严禁使用工业盐及加碘盐,是因为碘对树脂具有长期的破坏作用。盐箱加盐后水位不得低于2/3,每日需用软水检测试剂对软化水进行检测。 活性炭过滤器简称碳罐,用于吸附软水中的氯和氯胺,由于游离氯具有氧化能力,能穿过并损害反渗膜,氧化血红蛋白成高铁血红蛋白,抑制抗氧化途径,造成溶血和溶血性贫血,所以必须尽可能祛除。碳罐中的碳必须足量,流经碳罐的水必须与活性碳接触 5min,以保证吸附效果。控制头自动对碳罐进行反冲,反冲周期以3~4天为宜。每周一次对软水余氯进行检测。 预处理系统前后端的粗细过滤器根据情况,需经常更换,以防止水路堵塞,造成供水不足,导致主机系统无水报警,无法运行制水。 3 反渗装置 反渗装置是水处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反渗泵、反渗膜、消毒系统、压力表和流量表、监测和控制部分组成。反渗装置可清除90%~95%水中溶解固体,包括: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细菌、致热

神经系统练习题(含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练习题 一、A1型单选题 1、可表现为急性突发性头痛的疾病是 A、脑血管疾病 B、脑肿瘤 C、高血压 D、败血症 E、急性中毒 答案:A 2、保持急性意识障碍病人呼吸道通畅的护理,错误的措施是 A、仰卧位 B、肩下垫高 C、及时吸痰 D、抽搐者进行适当约束 E、有幻觉者要防止走失和伤人毁物 答案:A 3、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见于 A、椎间盘脱出症 B、多发性神经炎 C、内囊病变 D、桥脑损害 E、脊髓横贯性损害 答案:B 4、病变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和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此种感觉障碍称之为 A、末梢型 B、后根型 C、节段性 D、传导束型 E、交叉型 答案:E 5、一侧面部和肢体运动障碍。称之为 A、单瘫 B、偏瘫 C、交叉性瘫痪 D、截瘫 E、局限性瘫痪 答案:B 6、截瘫常见于 A、周围神经病 B、内囊出血 C、脊髓横贯性损害 D、高颈段病变 E、肌病 答案:C 7、不符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项是 A、病损部位在大脑皮质、内囊、脊髓等 B、无明显的肌萎缩 C、肌张力痉挛性降低 D、腱反射亢进 E、病理反射阳性 答案:C 8、破伤风病人的角弓反张位,其肌张力的改变称之为 A、僵硬 B、强直 C、痉挛 D、僵直 E、震颤 答案:D 9、上运动神经元性病变引起的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其肌张力的变化称之为 A、折刀样强直 B、不随意运动 C、共济失调 D、扭转痉挛 E、铅管样强直 答案:A 10、处于脑出血急性期的病人,定时翻身应注意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动作轻柔 B、保护关节 C、防止牵动头部 D、观察受压情况 E、协助生活护理答案:C 11、护理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食,不妥的措施有 A、病人取坐位、头稍前倾 B、提供安静的进食环境,进食时不要说话 C、小口、慢咽,充分咀嚼,尽量自己进食 D、有面瘫者,宜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舌根部 E、进食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误吸的表现 答案:D 12、三叉神经痛不应有的表现是 A、面部发作性剧痛 B、患侧面部皮肤粗糙 C、痛性抽搐 D、随病程的延长面部痛觉减退 E、有触发点

五年级口算题500带答案

. 五年级口算题500带答案 1.45+15×6= 135 2.250÷5×8=400 3.6×5÷2×4=60 4.30×3+8=98 5.400÷4+20×5= 200 6.10+12÷3+20=34 7.(80÷20+80)÷4=21 8.70+(100-10×5)=120 9.360÷40= 9 10.40×20= 800 11.80-25= 55 12.70+45=115 13.90×2= 180 14.16×6= 96 15.300×6= 1800 16.540÷9=60 17.30×20= 600 18.400÷4= 100 19.350-80= 270 20.160+70=230 21.18-64÷8= 10 22.42÷6+20=27 23.40-5×7= 5 24.80+60÷3=100 25.41+18÷2= 50 26.75-11×5= 20 27.42+7-29= 20 28.5600÷80=70 29.25×16= 400 30.120×25= 3000 31.36×11= 396 32.1025÷25=41 33.336+70= 406 34.25×9×4= 900 35.200-33×3= 101 36.3020-1010=2010 37.12×50= 600 38.25×8= 200 39.23×11= 253 40.125÷25=5 41.4200-2200=2000 42.220+80= 300

. 43.20×8×5= 800 44.600-3×200=0 45.20+20÷2= 30 46.35-25÷5= 30 47.36+8-40= 4 48.2800÷40=70 49.98÷14 = 7 50.96÷24 = 4 51.56÷14 =4 52.65÷13 = 5 53.75÷15 = 5 54.120÷24 =5 55.200÷25 = 8 56.800÷16 = 50 57.840÷21 =40 58.560÷14 = 40 59.390÷13 = 30 60.600÷15 =40 61.72÷24 = 3 62.85÷17 = 5 63.90÷15 =6 64.96÷16 = 6 65.78÷26 = 4 66.51÷17 =3 67.80÷40 = 2 68.100÷20 = 5 69.100÷4 =25 70.240÷40 = 6 71.920÷4 = 230 72.300÷60=5 73.64÷2 = 32 74.64÷4 = 16 75.50÷5 =10 76.60÷8 = 7.5 77.96÷4 = 24 78.90÷6 =15 79.400+80 = 480 80.400-80 = 320 81.40×80 =3200 82.400÷80 = 5 83.48÷16 = 3 84.96÷24 =4 85.160×5= 800 86.4×250= 1000

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

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贫血: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2.缺铁性贫血(DA):是指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指有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障碍,导致外周全血细胞减少的贫血性疾病。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A):是指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最常见的一种 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由多种病因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导致机体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引起全身性出血,微循环障碍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6.淋巴瘤:是指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7.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指对病人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经血管输注给病人,使之建立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其他 1.贫血的分类:根据病因与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 过多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根据红细胞特点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贫血的临床表现:神经肌肉系统(疲乏无力,头痛,头晕,耳鸣等);皮肤 粘膜苍白是贫血共同和最突出的体征;呼吸系统常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循环系统常表现为心悸气促,活动后明显加重;消化系统常表现为食欲减低,厌食,恶心,胃肠胀气,腹泻或便秘;泌尿生殖系统常表现为多尿,尿比重低,轻度蛋白尿和肾功能障碍,男性性功能减退和女性月经失调。 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缺铁的原发表现,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一般 贫血的共有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促等;特有表现为组织缺铁表现和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4.铁剂治疗的护理:应餐后服用,避免空腹服药:避免同谷类,茶和咖啡一起 服用:需使用吸管,将药液吸至舌根部咽下,再喝温开水并漱口;应告知病人服用铁剂后大便会变成黑色:铁剂治疗一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服药5—10天出现高峰,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可作为有效的指标;注射时不选择皮肤暴露部位,抽取药液后应更换注射针头,采取留空气注射法进行注射; 注射铁剂时应采用深部肌内注射法,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首次注射右旋糖酐铁应用50ml的试验剂量,并备好急救药品。1小时候无过敏反应可按医嘱给予注射治疗。 5.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为出血或出血倾向,发热,骨,关节疼痛,贫血

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分)ɑ的最大因数是12,它的最小倍数是. 2.(分)一个长方形体纸盒长8cm,宽6cm,高4cm,这个纸盒六个面中最大的面的面积是cm2,最小的面积是cm2,做这样一个纸盒至少需要cm2的硬纸板.长方体的棱长的和是. 3.(分)整数ɑ(ɑ>0)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4.(分)一个棱长总和是36m的立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5.(分)=mL =dm3=cm3 250dm2=cm2 / 2025cm3= d m3cm3. 6.(分)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变成一个假分数了. 7.(分)100克盐水里含盐20克,盐占盐水的. 8.(分)两个质数的和是20.它们的积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9.(分) 7÷9==÷=31 ÷. 10.(分)一辆汽车4小时行200千米,平均每行1千米要小时.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 11.(分)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判断对错)

12.(分)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判断对错)13.(分)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它的形状和体积都变了..(判断对错) 14.(分)两个奇数的和与差一定都是偶数(判断对错) 15.(分)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一样大..(判断对错)16.(分)6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7.(分)一根长40分米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还余4分米,这个长方体框架中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分米. " A.12 B.9 C.6 18.(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的数,个位上是() A.0 B.2 C.5 19.(分)20以内的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个. A.1 B.2 C.3 D.4 20.(分)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假分数都大于1 B.真分数都小于1 C.带分数都大于假分数 21.(分)要使1280是3的倍数,至少要加上() A.1 B.3 C.4 《 22.(分)按照(),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A.因数的个数B.是否能被2整除 C.是否能被3整除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分) 23.(分)在横线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使它是有因数3,但不能有因数5的偶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