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
- 格式:doc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0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河流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
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
据此回答1~2题。
1. 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流速快,含沙量大
C. 有凌汛、春汛和夏汛
D. 流量大,航运发达
2. 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A. 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
B. 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
C. 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
D. 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答案】1. C 2. B
【解析】
1. 鄂毕河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等,水位季节变化大,A错误。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多冻土分布,上游流速快,含沙量小,B错误。
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夏季有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形成夏汛现象,C正确。
沿线经济落后,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不发达,D错误。
2. 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B对。
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水流急,不表示流量大,A错。
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不能表示流量丰富,C错。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流量大,没有大量海水倒灌,D错。
新疆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洲,其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
伊犁河向西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后注入中亚的巴尔喀什湖。
下图为伊犁河流域示意图,图中雅马渡站以上为伊犁河上游,雅马渡站至卡普恰盖为中游,卡普恰盖一下为下游。
据此完成3~4题。
3.伊犁河自上游向下游
A.水能资源越来越丰富B.河流含沙量逐渐减少
C.河流结冰期逐渐变短D.河网密度变化不大
4.伊犁河入湖口附近的巴尔喀什湖湖岸线主要
A.向东推移B.向南推移C.向西推移D.向北推移
【答案】3. B 4. C
【解析】
3. 伊犁河流域除常年接受大西洋等水域的水汽补给外,同时还有流域内大小冰川和积雪为其提供水源补给。
由于中下游流经干旱地区,伊犁河自上游向下游,河流水量越来越少,河流含沙量逐渐减少。
伊犁河自上游至下游纬度值逐渐变大,河流结冰期变长。
河流上游落差大,下游地势平缓,故伊犁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水能资源贫乏。
据图可知,伊犁河上游河网密度较大,而下游河网密度较小。
故选:B。
4. 据图可知,巴尔喀什湖水量减少,故伊犁河入湖口的位置向西移动。
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
读图,完成5~6题。
5. 该区域
A.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 冬季气温最低,春旱严重
C. 气候干旱,多内流河
D. 北部河流结冰期约半年
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春季凌汛时间提前
B. 冬季凌汛时间提前
C. 春季凌汛规模变大
D. 冬季凌汛规模变大
【答案】5. D 6. A
【解析】考查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5. 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可知,河流发源于北侧,西侧和东侧,说明该地北、西、东侧高,中间低,A错误;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易产生春旱,B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属于外流区,C错误;北部纬度较高,长冬无夏,结冰较长,D正确。
6. 凌汛一般是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发生,发生于由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游早于上游,解冻时上游早于下游。
当河道下段出现冰凌以后,阻拦了一部分上游来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一旦河道中出现严重的冰或冰坝,就容易会引起水位骤涨,造成严重的凌洪现象。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春季气温回升快,上游解冻期提前,导致凌汛现象提前,但不会影响凌汛现象的规模,A 正确,C错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河流封冻期推迟,因此冬季凌汛时间也会推迟,但不会影响冬季凌汛的规模,C、D错误。
故选A。
东北河流的水文特征:1,一年有两个汛期,第一个汛期是由于冬天的积雪在春天融化形成的春汛(有的是凌汛,既冬季河流结冰在春天气温回暖形成的),第二个汛期便是季风气候带来的降雨形成的夏汛。
2,结冰期长。
3,含沙量较小,上游的水土保持好。
4,河流的水量小。
2017年4月1日,值澜沧江一湄公河合作启动一周年之际,澜湄合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读澜沧江一湄公河部分流域简图,回答7~8题。
7. 澜沧江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汇入难
B. 河流落差大,水流下蚀作用强
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径流量小
D. 河流两岸受高山束缚,支流短
8. 我国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
A. 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B. 重点开发流域矿产资源
C. 加强与南亚、东南亚经济合作
D. 加强新疆和东南亚区际联系
【答案】7. D 8.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流域开发的意义。
7. 澜沧江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主要是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河流两岸受南北纵列的高山阻挡。
8. 我国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主要是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A正确;促进该流域各国旅游业发展,加强同东盟的经济合作,并不是重点开发该流域的矿产资源,B错误;我国新疆和南亚不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澜沧江一湄公河合作与南亚、新疆关系不大,CD错误。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
读图,完成9~11题
9. 乌拉尔河主要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B.水库调节导致①处径流量小
C.蒸发弱导致②处径流量大D.②至③段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多
11. 乌拉尔河参与了
A.海陆间水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D.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答案】9. B 10. D 11. B
【解析】
9. 以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读图可知,乌拉尔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不可能是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
冰川融水补给量在气温最高时补给量最大,该地7月气温最高,但4~5月径流量最大,说明主要补给水源不是冰川融水。
4~5月,气温升高,冬季积累的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之后,积雪融化完毕,汛期结束。
因此乌拉尔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10. 读表中数据可知,由①到②,再到③,径流量先增加,后减少。
先增加是因为不断有支流汇入。
后减少,是因为流经沙漠地区,基本无支流汇入,且蒸发、下渗量大。
故A项错误,D项正确。
水库调节只会影响径流量季节变化,不是①处径流量小的原因,B项错误。
②处径流量大,主要原因是大量支流汇入,蒸发弱不是②处径流量大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
11. 读图可知,乌拉尔河注入里海,是内流河,因此乌拉尔河只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据此回答12~13题。
12. 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A. 南方
B. 北方
C. 东方
D. 西方
13. 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①雨水②季节性积雪融水③冰川融水④湖泊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2. D 13. A
【解析】考查流域水文特征。
从图中的位置确定具体区域,然后可以判断影响气候和河流的主要因素。
12. 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是东欧平原;冬季能受到来自大西洋西风影响形成降水;图示区域西部应是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系发达。
选D正确。
13. 图示区域纬度较高,冬季寒冷,以降雪为主,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能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夏季降雨为主,是河流的补给水源;该地海拔不高,虽地处内陆,但欧洲西部的温暖气流影响大,无冰川融水补给;图示白海是海,不是湖。
二、综合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659千米,流域面积76.6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
从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以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为主。
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朱巴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4)简述从朱巴河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
【答案】
(1)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河流上游落差大等。
(2)下游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降水逐渐减少;蒸发旺盛,下渗增加;下游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无支流汇入。
(3)上游山区落差较大,水蚀作用强,河流携带大量沙石;卢格以下部分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在人为筑堤束水情况下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4)热带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冲积平原地带,土地平坦肥沃;有朱巴河提供灌溉水源,水源充足
【解析】
(1) 河流水系特征包括:流程、流向。
水系状况、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及密度、河流落差或峡谷分布、河道状况等。
据此结合朱巴河的地形地势、流域面积、干支流状况等做具体分析。
(2) 河流水量的减少源于河流补给的减少、支出的增多等。
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降水逐渐减少;随着区域气候逐渐变干,区域蒸发旺盛,河流下渗增加,蒸发、下渗损耗了大量河水;同时,根据材料,下游出现地上河现象,无支流汇入,这都导致该河段水量的减少。
(3) 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自然方面是源于上游水蚀作用强,河流携带大量沙石;而卢格以下部分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导致此河段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由于防御洪涝,人为筑堤束水也导致河床不断抬升高出两岸地面。
(4) 棉花、花生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朱巴河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
米的狭长低地,位于热带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处于冲积平原地带,土地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15. 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
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
(2分)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8分)
(3)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4分)
【答案】
(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2分),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2)上游春汛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2分)春季温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
(2分)
河口枯水期原因: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2分)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量小。
(3)原因:随着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罗讷河正式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2分)。
同时核电逐步形成为法国的主要能源,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2分)
【解析】
(1)通过该河流域示意图,可知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2)图中里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
河口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
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量小。
(3)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主要是法国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来分析回答,随着法国核电比重不断提升,对水电需要减少,加上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罗讷河正式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
考点:河流补给、汛期和能源利用。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哥伦比亚河是北美洲西部大河之一,源出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脉,注入太平洋。
最大支流斯内克河,流域内植被保护较好,水力资源丰富,干支流建有很多大小水坝,用于灌溉和发电,流域大力发展炼铝、造船业。
三文鱼从哥伦比亚河出生后,它们顺流奔涌进大海,4年后它们又从大海洄游到上游河床浅水区域产卵。
(1)哥伦比亚流域冬季降水多,为什么河流春季径流量大?
(2)简述哥伦比亚流域大力发展炼铝工业优势条件及列举流域发展方向。
(3)近二十年来,环保主义者不断要求拆除哥伦比亚河支流——斯内克河下游4座大坝,争论波及全美。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冬季降水多;由于受山地地形影响,气温低,山地形成季节性积雪;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
导致河流径流量大(2)哥伦比亚河水能资源丰富,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廉价的水电;便利廉价的水运;铝土矿资源丰富。
1、种植业、淡水养殖2、造船工业、炼铝工业(高耗能工业)3、旅游业、航运(3)赞同。
理由: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他能源的开发,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拆除大坝有利于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恢复三文鱼等生长环境。
不赞同。
理由:拆除大坝会加剧流域洪涝灾害;农田灌溉、航运和电力供应会造成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如增加三文鱼苗投放、建立三文鱼洄流通道等。
【解析】
(1)哥伦比亚纬度较高,冬季降水多,但是受山地地形影响,气温低,山地降水是季节性积雪。
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导致河流径流量大。
所以汛期在春季。
(2)读图,结合材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起伏大,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哥伦比亚河水能资源丰富,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廉价的水电。
该地便利廉价的水运。
可以利用流域内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的条件,发展种植业、淡水养殖、造船工业、旅游业、航运,利用水能丰富的条件,发展炼铝工业等高耗能工业。
(3)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他能源的开发,区域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
拆除大坝有利于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恢复三文鱼等生长环境。
所以赞同拆除。
水库有调蓄径流、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功能,拆除大坝会加剧流域洪涝灾害。
农田灌溉、航运和电力供应会造成影响。
可以采取一些其它措施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如增加三文鱼苗投放、建立三文鱼洄流通道等。
所以不赞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