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生理心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9
第八章情绪的生理心理学
情绪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情绪的表达占据了人类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很难设想,人如果没有情绪,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本章中,我们将探讨情绪的神经机制。
情绪机制的研究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很多用于研究感觉或运动系统的方法不适合于情绪机制的研究:如果研究对象是感觉系统,我们可以施加刺激来寻找对其发生反应的神经元,还可以调节刺激参数来选择最适刺激以引起一个最大反应。但是,我们无法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情绪。
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观察内在情绪的外部行为表现,因此,必须把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加以区分。
目前,对情绪神经机制的了解来源于两个方面的研究:动物情绪表达的研究和临床病例的研究。
第一节什么是情绪
情绪,例如,爱、恨、厌恶、欢喜、害羞、嫉妒、内疚、恐惧、焦虑等等,是我们时常都能体验到的。
但我们很难精确地给它们下个定义。关于情绪有两种不同学说。
一、情绪学说
19世纪的几位享有盛名的科学家,如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研究过脑在情绪表达中的作用。
根据对人类和动物情绪表达和对人类情绪体验的细致观察,科学家们形成了关于情绪表达和体验的学说。
1、James - Lange学说
William James是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界的领导人物。James开始是研究内脏反应与情感或情绪之间的关系。例如,爱、怒或怕的心理反应如何? 这些问题后来成了情绪的生理学和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
Lange是丹麦的一位医生,他和James几乎同时提出了这种理论,因此称之为James –Lange学说。
James - Lange学说认为,情绪体验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反应。
感觉系统把当前所处的处境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把加工后的信号传到身体,从而改变肌肉状态、心率等。然后,感觉系统再对由脑引起的这些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正是这种感觉构成了情绪。如果这些生理变化被解除,情绪也随之消失。
例如,因为我们哭了,所以我们感到悲伤,而不是因为感到悲伤才哭。
再例如,人在森林中遇见了一只大熊,它是对自己有威胁的特殊刺激,人见了熊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要逃跑,同时心率和呼吸加快,肌肉紧张,这一系列的自动的身体变化被知觉后,大脑解释为相应的情绪,那就是恐惧情绪。
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想法,与James和Lange同时代的许多人的确是这么认为的。
在认为这个学说很荒谬而拒绝接受之前,请不妨尝试一下James提议的一个思维实验:设想刚刚发生了一件事让你气得暴跳如雷,然后立即消除与这种情绪有关的所有生理变化:猛跳的心脏平静下来了,紧张的肌肉变得松弛,涨红的脸色变得缓和,在这种状态下,很难想象你还能保持愤怒的情绪。
情绪与生理状态紧密相联,并不意味着没有明显的生理信号就不可能有情绪的产生(James 和Lange也同意这个观点)。对于那些与身体变化有明显联系的强烈情绪,情绪与情绪的生理表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是究竟谁是―因‖谁是―果‖还不清楚。
2、Cannon-Bard学说
20世纪初期,James-Lange学说非常盛行,但不久这个学说便受到攻击。
1927年,美国生理学家Cannon对James-Lange学说提出了几点批评,并建立了一个新的
学说。Cannon学说后来又被Bard进一步加以完善,我们称之为Cannon-Bard情绪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即使没有感觉到生理变化,情绪也可以被体验到。例如脊髓横断动物丧失脊髓横断面以下的躯体感觉,但并没有丧失情绪;动物只能控制身体上部或头部肌肉,却仍有情绪体验。
Cannon-Bard学说还认为,情绪体验和身体的生理状态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例如恐惧时会出现心跳加快、消化抑制和出汗增多等现象,但其他情绪状态(例如愤怒、无情绪状态如生病发烧)同样也会出现这些生理变化。因此,很难说恐惧就是这些生理变化的产物。
Cannon-Bard学说强调在情绪体验中丘脑所起的特定作用。Cannon认为,只有当直接来自感受器的、或者来自皮层的下行信号到达丘脑时才会产生情绪。换句话说,情绪的特征是由丘脑的活动模式决定的。
根据James-Lange学说,你之所以感到悲伤是因为你哭了,如果你能强忍住不哭,你就不会感到悲伤。
根据Cannon—Bard学说,不是非得哭才能感到悲伤,只需对丘脑有个适当的激活便可以产生悲伤情绪。
二、情绪的分类和基本情绪
Izard(1977)认为人类有11种基本情绪: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和自责感等。
而Ekman认为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喜(happiness)、惊(surprise)、怕(fear)、悲(sadness)、厌(disgust)和怒(angry)等6种。
国内孟昭兰、王磊(1990)和汪凯(2001)等研究证明,上述6种基本情绪的表情可被中国文化背景的被试者准确辨别。
汪凯也制作了一套包括喜(happiness)、惊(surprise)、怕(fear)、悲(sadness)、厌(disgust)和怒(angry)等6种基本情绪的中国男性表情面孔。
第二节边缘系统
特定的感觉信息沿特定的解剖学通路传递至新皮层,组成特定的感觉系统。例如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外膝体传至视皮层,组成视觉系统。
从这种意义上说,脑内是否也存在一个与情绪体验有关的系统呢?人们发现脑内的确存在与情绪体验有关的系统,被称为边缘系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边缘系统概念的起源。
一、Broca边缘叶
1878年,法国神经学家Broca提出,所有哺乳动物小脑内侧表面有一组与周围皮层截然不同的结构。这组结构围绕脑干形成一个环或一个边界,Broca用拉丁语Limbus 把它们命名为边缘叶(1imbic lobe)。
边缘叶包括膈区(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在进化上属于古、旧皮质。
Broca没有提到这些结构对于情绪的重要性。边缘叶在很长一个时期被认为主要参与嗅觉功能。
后来的研究表明,边缘叶的这些结构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二、Papez回路
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有证据表明,边缘叶中的许多结构与情绪有关。
美国神经学家Papez总结Cannon、Bard和其他人的工作,提出位于脑的内侧壁有一个情绪系统,这个情绪系统把新皮层和下丘脑互相连接起来,这些结构组成的神经回路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中起关键作用。这个回路被称为Papez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