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乡村旅游的开发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2.88 KB
- 文档页数:5
乡村旅游的开发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况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不仅具有自然性、文化性、遗产性,而且也具有地方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但旅游者的数量和规模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在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推动的结果。
乡村旅游的构成要素: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
南京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
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旅游资源丰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南京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南京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各种乡村旅游活动的举办,使南京乡村旅游的资源整合度
和知名度显著增加,接待人次逐年上升。因而南京乡村旅游饭店在此期间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南京旅游局制定并下发了《南京乡村酒店度假标准》,度假村、家庭旅馆、农庄等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景区的停车场、交通等基础也逐步完善。
2、南京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现状:
南京乡村旅游以南京本市人口居多,南京市外到南京乡村旅游的游客比重较小。南京市区人口约300万,乡村旅游景点一般分布在南京近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
例:2012年“五一”假期,南京市郊区县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幅超过了50%,有的区县旅游收入甚至翻了一倍多。江宁区接待游客36.9万人次,同比增长40.7%,旅游收入8991万元,同比增长159.9%;高淳县接待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62.9%,旅游收入1520万元,同比增长55.1%。
3、南京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现状:
南京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大会,南京将打造汤山、横溪、汤泉等十大特色旅游街镇和高淳桠溪大山村等十大特色旅游村;还将编制全市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各区县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如:打造十大特色旅游村、打造十条乡村旅游线路、打造十八个农业特色主题园区、重点发展十个农家乐示范村,将发展农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4、南京乡村旅游资源的基本现状:
南京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中植被茂盛,自然风光优美;而郊区散布者自六朝一来的众多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乡村民俗文化、乡村遗迹、乡村传统劳作。目前全市已经开发了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如: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农业观光园区、省级农家乐村、省级湿地公园、市级农家美食村等等,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趋于多样化,丰富化。
目前,南京市的乡村旅游正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型农业园向集观光、休闲、度假、教育和体验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园、农业区和农业带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功能和多层次的规模经营格局,且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总之,乡村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和高层次的旅游方式。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及挑战
优势:
1、南京乡村旅游发展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目前已
经拥有比较成熟的市场和产品,除了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南京乡村旅游市场还受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2、政府政策倾斜,近几年来,江苏省分步实施乡村旅游规划覆盖、产品塑造、基本设施建
设、拓展市场、人才培养和科学管理等“六大工程”,推动南京乡村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
3、南京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南京,山环水抱,葱笼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
自然风貌久负盛名。“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
4、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交通设施较为完善,拥有广阔的平原,便于开发
建设;沿江、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区位优势显著。南京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的立体交通体系和网路。
挑战: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景观和环境遭到破坏
由于有关部门没有对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科学的论证规划,盲目的开发和建设,致使资源分布不合理、粗制滥造等各种问题非常突出。而且,保护观念和相关措施的滞后,乡村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开发,游客的大批涌入,造成生态环境脆弱,产生视觉污染,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美。
2、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和服务体制不健全
乡村旅游的开发时间较短,虽然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投资,但光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资金的缺乏导致许多项目得不到建设,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旅游业作为服务业,有其特殊性,服务管理是相对一个特殊环节。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是当地的农民,文化素养、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存在着欠缺。
3、开发层次较低,城市化、商业化趋势严重
(1)从乡村旅游的开发者角度来说: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价值认识不清,导致乡村旅游的开发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状态;从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来说:开发模式过于单一,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开发,缺乏地域特色。
(2)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受到经济条件、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很薄弱;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民俗文化过度开发,各种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格格不入。
4、乡村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不紧密
旅游业在带动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广泛消极的环境、社会和文化影响,而社区居民正是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同时社区本身的生产、生活、文化也是旅游的吸引力之一,是目的地各旅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和社区常常被作为开发的客体而非主体,大量利益从当地流走,形成“抽血机制”。
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趋势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并引起社会对乡村发展、乡村景观、乡村遗产、乡村旅游的广泛关注,同时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新模式:
1、主题农园与农庄的发展: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
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2、乡村博物馆发展模式:重视乡村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可以使旅游者认识农业
和文化传统,多角度的展示乡村发展,而且能满足旅游者的怀旧情怀。
3、乡村田园公园发展模式:乡村公园的服务对象只要是当地居民,通过乡村公园可以
直接参与乡村社区活动,体验乡村生活,了解乡村文化。
4、乡村俱乐部的发展模式:乡村俱乐部能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乡村服务更
具亲和性;乡村俱乐部能提供国际和国内所有乡村旅游的信息,是乡村服务的信息
中心。
5、古村落与传统村落的发展模式:古村落是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缩景,也是传统文
化的凝固,因而古村落具有较大的知名度;传统村落代表着特定环境中和谐的人类
聚居空间,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地域文化。
6、区域景观整体与乡村意境梦幻体验: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
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中国诗画文化的灵魂等多种意境追寻,乡村景观意境的感知
和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新趋势:
1、在产品地位上:乡村旅游能否在旅游开发中收回投资并获得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