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

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

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
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

论著

作者单位:100081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

林野 王兴 邱立新 张伟

摘要! 目的 为解决上颌后牙缺失后牙槽骨高度不足、种植体易穿入上颌窦腔导致种植失败这一难题。方法 作者对9例患者12侧上颌窦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平均时间14个月(10~23个月)。结果 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无上颌窦炎症发生,X 线复查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阴影;有8例患者颏部取骨术后下唇出现暂时性感觉迟钝或麻木,均自愈。结论 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对解决上颌后部牙齿缺失后牙槽骨高度不足、种植困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提出了适应证,对手术方法、植骨技术方面的注意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上颌窦 骨移植 种植体

Maxillary sinus lifting,bone graf t,and simultaneously placem ent of implants Lin Ye,Wang Xing ,Qiu L ixin ,et al.School of Stomatology ,Beij ing M edical Univer sity ,Beij ing 100081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effect of max illar y sinus floor lift ing by bone g raft for immediate implantatio n Methods 12maxillary sinus underwent sinus floo r bone graft and simultaneously 24implants olacement.T he mean time of follo w up was 14mo nths.Results T here were no implant loose or lost,no clinical complaint of the maxillary sinus area,and X ray ex am show ed w ell osseointegration in 6months postoperatively.Abnormal sensitivity of chin ar ea were found in 8patients after bone graft taken from chin,but the sensit ivity became normal spontaneously in 3~12months postoperatively.C onclusion Successful max illar y sinus floor bone gr aft w ith simultaneously placement of implant is predictable.

Key words ! M axillary sinus Bone tr ansplantation Implantation

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术解决了上颌后部牙齿缺失后牙槽骨高度不足、种植体易穿入上颌窦腔导致种植失败这一难题[1],国内尚未见到文献报道。目前国际上就上颌窦提升植骨后延期种植还是同期种植尚有不同意见[2~5]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的可行性,并就适应证、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植骨技术等报告与讨论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9例均系我院口腔颌面种植中心就诊患者,共12侧上颌窦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1~49岁。6例行单侧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术,3例行双侧手术。全身麻醉下手术5例、局部麻醉下手术4例。

2 上颌窦提升及种植体植入术:于牙槽嵴顶偏腭侧作粘骨膜切口、近远中可达邻牙颈部向颊侧前庭沟方向继续走行成梯形切口越过前庭沟,然后沿牙槽嵴切口向颊侧上方剥离粘骨膜瓣,暴露上颌窦前壁。用直径2mm 球钻在缺牙间隙上方上颌窦前

壁确定开窗线,其底线应高于上颌窦底5mm,顶线距底线约7mm,按设计用球钻做骨性窗口,顶线要保留少量骨质以使其形成柳枝骨折(图1),细心分离上颌窦底粘膜,并使上颌窦前壁开窗之骨块沿开窗之顶线向内向上旋转成为上颌窦内植骨区的顶,形成受植床。可在上颌窦粘膜与窦底之间插入一骨膜分离器,以免上颌窦粘膜在种植体植入备洞时受损,然后按术前设计的位置通过外科引导模板定点打孔,按操作步骤规范植入种植体(图2)。图1 上颌窦前壁开窗,翻起粘膜

3 植骨方法:(1)下颌取骨:2%普鲁卡因从下颌前部前庭沟进针向颏部唇侧局部浸润麻醉。在下颌尖牙前庭沟距附着龈5mm 处切开粘膜、肌层、骨膜直达骨面,向下剥离直达下颌下缘唇侧,在距根尖

下5mm 以下用直径10m m 的空心取骨钻(德国Friatec 公司生产)于颏部中央嵴两侧各取1块含唇侧骨皮质骨块(图3),供

区用骨蜡或明胶海绵止血,并可植入人工骨,分层

326 Chin J Stomatol,November 1998,Vol 33,No.6

图2 植入种植钉缝合切口。

(2)植骨:将取自颏部的骨块制成直径2mm的碎骨块,按1?1的比例与人工骨Bio Oss(瑞士Geistlich生产)混合,细心植入位于上颌窦粘膜与骨

性窦底之间暴露的种植体周围,使其在种植体周围均有2mm以上厚度的骨块。间断缝合粘骨膜瓣(图4)。

4 效果评定:术前X线曲面断层片测量上颌窦底骨质高度;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X 线曲面断层复查上颌窦底高度、上颌窦有无炎性改变、种植体周围有无阴影(图5);术后检查患者有无鼻腔渗血或上颌窦炎症;二期手术时检查种植体的骨结合状态(图6)。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4个月。全部病例均在术后7个月时完成义齿修复。

图3 颏部取骨

图4 上颌窦粘膜下植骨

图6 二期暴露手术植骨愈

合良好图7 修复后7个月复查,种植体周围无炎症,种植体无松

结果

12侧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共植入24颗种植

体,术后平均追踪14个

月,未发现有种植体松动

或脱落(图7);手术过程

中未发生上颌窦粘膜破

损;术后随访临床及X线

检查未见上颌窦炎症反

应;术后6个月X线检查

显示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均

形成良好骨结合,无阴影

存在。8例患者在颏部取

骨后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

感觉迟钝或麻木,1~6个

月后自愈。

讨论

1 上颌窦提升技术

为上颌后部牙齿缺失的种

植修复提供了新手段:上

颌后部牙齿缺失后骨质吸

收,不仅上颌窦底骨高度

降低,难以取得种植体的

初期稳定性,同时种植体

易穿破上颌窦粘膜进入窦

腔,引起感染导致种植失

败。传统的牙槽嵴顶增高

术会使该区域间隙降低

造成修复困难,被认为不

适用于该区域[1]。为解决

上颌后部缺牙后种植时骨

量不足的难题,T atum在

80年代中期首先报告了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6],但学者们对延期植入种植体还是同期植入种植体有不同的观点[2~5],本研究结果证实: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术安全可行,效果可靠,不但减少了手术次数,缩短了疗程,而且植骨块可通过种植体相应较早的负重,防止骨块吸收。

2 选择适应证及种植体:(1)术前X线检查测量上颌窦底骨质高度对于选择种植方式及植骨方式有重要意义。因上颌窦底骨高度大于或等于5m m 时,种植体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才适宜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否则应行二期种植体植入术或上颌窦底提升同期块状植骨及种植体植入术[7]。本研究的病例其上颌窦底骨高度在排除X线放大率后均大于或等于5mm,24颗种植体均取得了良好的初期稳定性,二期手术时观察均取得良好骨结合,种植体无松动。

(2)上颌窦提升技术的关键在于完整无损的剥离与抬高上颌窦底粘骨膜。本组9例上颌窦提升术中,有2例上颌窦提升分别为和6缺失后种植体植入,1例为64缺失后种植体植入,其余均为上颌窦区域相邻2个以上的牙齿缺失后种植体植入。手术证实:单个牙缺失或间隔牙齿缺失后上颌窦提升术难度大于相邻多牙缺失的上颌窦提升术,因为天然牙的牙根在上颌窦区域里往往位于上颌窦腔内,上颌窦粘膜包绕该牙根,走行不规则,加之上颌窦底本身凹凸不平,单个牙缺失行上颌窦提升术时,其近远中相邻牙根的影响,使得完整无损剥离上颌窦粘膜极其困难,故选择适应证时要考虑到单牙缺失的上颌窦提升技术相对更为困难。

(3)选择种植体:种植体稳定是成功的骨结合的基本条件,而种植体的外部形状则是取得初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植入的24颗种植体中,5个为Branemark螺纹状种植体,19个为Friatec 2阶梯柱状种植体,结果证实:螺纹状及阶梯柱状种植体

327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11月第33卷第6期

在骨高度5mm时可取得良好的初期稳定。选择种植体长度:因上颌后牙区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与种植体的长度有关[8],作者认为应选择13mm以上长度的种植体作为上颌窦提升,植骨的种植体。

3 植骨:(1)植骨材料:上颌窦提升后的植骨材料有自体骨、人工骨或自体骨混合人工骨。自体骨取骨区可选额骨或下颌骨颏孔间区域[2~4,9,10],目前未见长期研究报告提示哪种材料效果最好,但一般认为单纯自体骨植入吸收较快,应混合植入人工骨,但加入何种人工骨为好目前未见长期研究报告[1]。作者选用了生物学上骨结合好及在较长时间后可被新生骨替代的人工骨Bio Oss[11](瑞士Geistlich生产)与自体骨混合植入。X线追踪显示,该人工骨骨结合良好,术后临床追踪检查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2)植骨方式:上颌窦底提升后植骨方式主要有碎骨块植入及整块植入两种[7],作者认为选择何种植骨方式主要取决于上颌窦底骨高度能否取得良好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本研究证实,若上颌窦底骨高度大于5mm时,种植体则可取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碎骨块植入简单、易行、节省时间;若上颌窦底骨高度小于5mm时,为取得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应考虑块状骨植入即上颌窦底粘膜游离后,在其下方植入块状骨块,从口内植入螺纹状种植体,利用种植体螺纹的作用,将植入的块状骨块紧紧地固位于上颌窦底骨组织的表面(位于上颌窦粘膜与窦底骨之间),这样,种植体本身亦可取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减少了手术次数、节省时间(缩短了疗程),且植骨块可较早接受刺激,减少吸收。选择该方法的先决条件是要保证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否则应考虑先做上颌窦提升植骨术,二期再做种植体植入术(植骨4~6个月后),以取得良好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3)取骨区:作者首选患者颏部取骨,其主要优点是:#取材入路容易;?骨质质量好,一般认为膜性成骨的骨吸收少[12];%取材快,作者用直径10 mm的空心取骨钻约10分钟就可取得大约1 2cm3的骨组织;&取骨量较大,即使双侧上颌窦提升术,在颏孔间亦可取到足够的骨组织。注意事项:#取骨时应注意保留颏部中线上的中央嵴,以防止术后颏部外形变化;?取骨后颏部骨床最好植入骨替代材料,以防止术后软组织瘢痕过大,影响下唇松驰度。

4 麻醉方式:本研究中5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其中3例行双侧上颌窦提升;1例因伴有双侧下颌角肥大同期手术,另1例因有心脏病史,其余4例均在局麻下顺利完成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骨及种植体植入。作者认为,单侧上颌窦提升,植骨及种植体植入术在局麻下完成是可行的,若双侧上颌窦提升术则因手术时间较长应考虑全麻下进行。

本研究的初期效果证实,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术安全可行,是解决上颌后牙区种植难题的有效方法。

(本文图5见插页第20页)

参考文献

1Spiekermann H.Implantology george thieme press Germany.

1994,360 361

2Kent JN,Block M S.Simultaneous maxillary sinus floor bone graft ing and placement of hydroxylapatite coated implants.J Oral M ax il lofac Surg,1989,47:238 242

3Jensen J,Sindet Pedersen S,Oliver AJ.Varying treatment strate gies for reconstruction of maxillary atrophy w ith implants:results i n 98patients.J Oral M axillofac Surg,1994,52:210 216

4M oy PK,Lun dgren S,Hol m es RE.M axillary sinus augmentation: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graft materials for maxil lary sinus floor augmentation.J Oral M axillofac Surg,1993,51:857 862 5Lundgren S,M oy PK,Carina J.Augmentation of maxillary sinus floor w ith particulated mandible;a histologic and histomorphom etric study.Int J Oral M axillofac Implant,1996,11:760 766

6Tatum H J r.M axillary and sinus implant reconstructions.Dent Cli n North Am,1986,30:207 229

7Blomquis t J,Alberius P.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ne stage maxi l lary sinus augm entation w ith endosseus implants.Int J Oral M ax il lofac Impl ant,1996,11:512 521

8Lozada JL,Emanuel li S,James RA.Implants pl aced in subanthral grafted sited.J Calif Dent Assoc,1993,21:31 35

9Wood RM,M oore DL.Grafting of the maxillary sinus w ith intrao rally harvested autogeneus bone prior to i m plant.J Oral M axillofac Implant,1988,3:209 213

10Small SA,Zinner ID,Panno FV,et al.Augmenting the maxillary sinus for impl ants:report of27patients.Int J Oral M axillofac Im plants,1993,8:523 528

11Jenssen S,Aabeo M.T is sue reaction and material characteri stics of four bone substitutes.Int J Oral M axillofac Implant,1996,11:55

56

12Smith JD,Abramson M.M embranous vs endchondrial bone auto grafts.Arch Oto Laryngol,1974,99:203 205

(收稿:1998 01 19)

(本文编辑:李季)

328

Chin J Stomatol,November1998,Vol33,No.6

种植体排名种植体品牌大全

种植体排名种植体品牌 大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随着种植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被医患者广泛的认可,种植牙技术也早已突破了单一化的水平,呈现多元化发展。目前,全球约有300种种植牙系统,面对众多种类你是否迷惑? 怎样的种植体才适合你?这里先介绍临床上最常见的六大种植体系统,简要特点对比如下: 1、Nobel Biocare(瑞典诺贝尔种植体) 国际领先 品牌优势:超过40年的临床应用,历史悠久,世界级口碑 快速种牙:旗下的Nobel Active系列,为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设计典范 微创舒适:微创手术模式,手术轻松,术后反应小 2、 ICX(德国种植体) 精工杰作 安全坚固:ICX-templant?采用四级冷作钛变体,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优异经典荟萃:设计体现了平台转换、超亲水性表面特性,仿生式螺纹等当代种植体的关键理念,成功率达到99.27% 适用广泛:完善的种植体系,满足各种骨质条件的种植修复 3、ITI(瑞士种植体) 国际牙种植联盟推荐 简单精准:按照“手术导板”制作的义齿种植体和修复体将完全符合口腔比例,使手术时间短,且更精准安全 微创可视:电脑自动化处理口腔三维CT数据,制作出可视化的“手术导板”后,医生和患者均可预先看到精确的手术模型和种植效果,方便术前沟通,无异议即可进行一次无切口、不翻瓣、无缝合的微创手术,治疗过程无不适感,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适用广泛:全口或半口缺牙、缺牙的后方没有真牙、前牙脱落等 4、DENTIS(韩国种植体) 媲美欧美,奥齿泰登特司植体都是很优秀植体品牌 性价比高:具备当今植体的先进理念,Superline将根型植体的优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品质卓越 安全稳定:成熟的表面处理,生物相容性好,性能稳定 即刻首选:宽颈、三重锥度和螺纹的设计,具有杰出的初期稳定性,4~6颗种植体即可实现全口修复 5、Cortex(以色列种植体) 国际认可 即刻种植:Dyamix及Saturn均有优良的初期稳定性,疗程短,手术次数少 简单快捷:创新的设计,独特的一体化包装,操作简便 6、BICON(美国种植体) 最佳外观 即刻种植:采用国际领先的"数字全息即刻种植牙技术",革命性改变了21世纪的口腔种植系统

主要种植体系统介绍

主要种植体系统介 绍

主要种植体系统介绍 介绍一下主要的种植体系统,先说明一下,这些是我自己看书整理的,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敲进去的。主要是为了把这一块的知识点弄懂。可是因为自己有些种植体没有亲自接触过,因此也是纸上谈兵。因此也希望DXY的网友能给予补充。 更希望网友能帮忙把这些种植体的相对应的图片帮忙找一下,能够详细的区分这些种植体。希望网友有好的图片帮忙分享一下。 一、Br?nemark系统种植体系统介绍一.Br?nemark系统1.背景创始人Br?nemark教授。因生产厂家而被称为Nobelpharma系统。为经典的埋入式两段式骨内种植体系统。5年的成功率在上颌达到84%以上,在下颌达到91%以上,成功率上和达到81%~82%,在下颌达到89%~98%,的成功率在上颌达到78%,在下颌达到86%。

2.特点该系统采用纯度达到99.75%的纯钛(其它成分组成为:铁0.05%、氮0.03%、碳0.05%、氢0.012%)制成。其表面经过钛氧化处理,经过控制氧化层的厚度,孔隙率可使在不同骨质密度皆能达到较好的出其稳定性和骨结合率。电子显微镜下,从种植体颈部到根端的表面呈现逐渐增加多孔性结构及粗糙的表面特性,其表面氧化层厚度从上部的1~2微米逐渐增加到7~10微米。粗糙的表面会吸附血液,吸收蛋白质,活化血小板,并使纤维蛋白存留,因而增加周围骨量。被强化、增厚的氧化膜可影响骨祖母细胞的分化,成为成熟的成骨细胞,增加骨整合并促进种植体的稳定性,使愈合时间缩短,对于I~III类的骨质能够考虑即可给予负载。Br?nemark种植系统为经典的螺纹柱状,外连接类型的种植系统。标准直径为3.75毫米,标准长度为10毫米,还有直径相同长度分别为13、15、18和7 的加长型和减短型。植入体的近冠端有常规型和圆锥型两种。冠端有突起的六角型抗旋转设计六角形突起中央有孔洞,向根方有内螺纹,是外连接的典型代表。根端还有横贯孔洞,起到增大与骨组织接触面积,增加固位力的作用。

种植体发展与表面处理对骨结合的效果研究

种植体发展与表面处理对骨结合的效果研究 选用合金种植体,利用机械加工的螺旋柱状植体为实验样本,分为不同的处理组,利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然后用电镜确定形态,再用扫描电镜,EDS-X 射线能谱仪分析测试其表面成分,以XPS-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测量其表面附着离子。得出最适宜骨结合条件,证实了植体处理过程种植体表面与骨结合能力的重要性,提出种植时对金属表面处理方式及条件。 标签:种植体;最佳骨结合;表面处理;方法研究 口腔种植体是高科技义齿的发展,称为牙种植体,按照传统的叫法称为人工牙根。这种牙根是利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种植体植入到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通过人体的愈合能力恢复,待手术伤口愈合后,种植体就和颌骨结合成一体,然后再在其上部安装义齿,显然义齿功能的关键是必需牢固,这需要种植体需经机械加工,颌骨的内部表面经过要经过喷砂、酸蚀处理,使颌骨内粗糙度和表面积增加,以加强临床种植体初期的稳固及长期的骨结合的稳定性[1]这已被广大医务人员认同并得到普遍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种植体材料的分析,利用对种植体表面喷砂、酸蚀及清洁过程的实验室处理,再检测其结果,就可以选择可获得最佳骨结合效果的条件。 1种植体材料的介绍 在高科技发展中,新型种植体材料的出现,才促进了种植体医疗技术的发展,这一类材料的种类较多,可以分为四类。 1.1陶瓷材料种植体陶瓷材料的种类较多,能作为种植体的主要是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生物降解性陶瓷材料等。生物降解性陶瓷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无刺激性和毒性,容易和与人体颌骨组织结合,既相容性强等特点。目前是义齿临床使用的材料之一[2]。 1.2碳素材料种植体碳素材料种植体,有玻璃碳、低温各向同性碳等。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在生物体内有较高的稳定性,在人体中不易发生生物降解作用。 1.3金属与合金种植体这一类种植体,包括金、316L不锈钢(铁一铬一镍合金)、铸造钴铬合金、钛及合金等。它们的优点是强度高、刚性好,但生物机械适应性和组织、骨适应性均较差,虽然是传统的种植体,但目前已不常用。 1.4高分子材料种植体。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四氟乙烯类等。某些高分子材料与人体结构中的天然高分子有较近似的化学结构,但易被生物体降解并刺激生物体。 1.5复合材料种植体即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复合,如金属表面喷涂陶瓷等。人体牙齿往往是包含着有机物和无机物复杂成分的复合体。上述单一材料

骨水平种植体与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的对比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716503300.html, 骨水平种植体与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的对比研究 作者:丹丹杨磊贾慧来卫东马兰王玉杰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8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比較骨水平种植体与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用于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探讨其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笔者科室行种植义齿修复的120例(202颗缺损牙)牙列缺损患者分为A组与B组。A组:60例,患者采用Anthogyr骨水平种植体进行修复;B组:60例,患者采用Straumann 软组织水平种植体进行修复。修复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植入扭力、术后1年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高度及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后1年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HIP-14中文版)与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表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OHRQoL与患者对义齿修复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00%;A组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高度明显低于B组(t=2.743,P=0.018),两组的植入扭力、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OHRQoL总评分分别为9.00(6.00,15.00)、11.50(7.00,1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功能障碍、心理不适、残疾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94、-3.544 、3.583,P=0.027、0.000、0.000),躯体性疼痛、生理障碍、心理障碍及社会障碍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85.00%、81.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平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明显优于软组织水平种植体,两种水平种植体均能改善牙列缺损患者的OHRQoL,患者的整体主观感受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骨水平种植体;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牙列缺损;修复效果;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 [中图分类号]R7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12-0081-04 Comparative Study of Bone Level Implants and Soft Tissue Level Implants in Repairment of Patients with Dental Defects DAN Dan, YANG Lei, JIA Hui,LAI Wei-dong, MA Lan, WANG Yu-jie (Department of Prosthodontics,Hand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Handan 056001,Hebe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repair effect of bone level implants and soft tissue level implants in patients with dental defect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HRQoL). Methods 120 cases(202 cases of defective teeth) of patients with dental

口腔外科学辅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口腔外科学辅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的因素 口腔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同许多因素有关,与其相关的直接诱因主要如下: 1生理性剩余牙槽吸收 一些全身性生理代谢因素及生理状况与牙槽吸收相关。有研究表明,牙槽骨的吸收与其它部位骨骼一样,受全身性的钙磷代谢的影响。而且,可能有些绝经后的妇女的牙槽骨吸收也与其全身性骨质疏松相关,虽然近期的一些研究不同意这种观点。 2种植手术创伤 种植手术创伤是引起种植体负载头1年之内明显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 2.1手术分离粘骨膜,修整牙槽骨。 2.2手术过程中产热过多。 2.3基台植入手术,修整粘骨膜瓣导致生物学宽度降低[1]. 3微生物学因素 同天然牙一样,种植体周围的组织也会发生炎症,通常表现为软组织炎症,骨组织进行性吸收及骨袋的形成。同软组织炎症相关的种植体周围进行性吸收被定义为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s)。已有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炎同革兰阴性杆菌相关,包括类杆菌和梭杆菌[2].多个研究表明,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牙龈卟啉菌、中间类杆菌等,同种植体周围炎相关[2,3].另外,螺旋体也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区域被发现。也有学者认为,葡萄球菌在某些种植体周围炎的病例中有作用。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微生物病原与牙周炎相似[2].甚至在牙列缺损修复的病人中,天然牙周围的病原微生物正是种植体周围炎病人的微生物原的重要来源[4].

种植体周围炎的产生机理相当复杂,至今仍不清楚,但可大致分为两种途径:(1)细菌毒素及酶对宿主组织的直接作用,包括透明质酸酶、细胞毒素、白细胞毒素、内毒素等。例如内毒素,已证明对牙齿和种植体都可引起急性炎反应并产生破坏,并抑制修复或恢复过程。 (2)宿主对细菌及其产物的反应,这似乎是种植体周围组织破坏的主要原因[5]。 4生物力学因素 早在一百多年前,Von Meyer,Roux和Wolff就作了关于的生物力学负荷与其适应性变化的研究,其中以Wolff最为出名:即规则应力(principle stress)影响的重建活动。而关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力学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牙槽骨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年也有相当数量研究。 首先,在上部结构与种植体的安置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大应力: (1)在植入种植体时造成过大应力。 (2)上部结构不能与种植体精确吻合造成的过大的力。 而咬合负也对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 ①斜向载荷,水平载荷可极大增大内应力值。 ②Tuener 1995年动物实验证明,施加载荷的速率对骨小梁及骨膜的增生有很大影响,荷的快速增加比慢速增加对骨生长影响多出67%[6]。 (3)临床研究证明,副功能可造成Branemark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增大。 对种植体的上部结构也有许多相关研究,例如长的悬臂梁可造成Branemark 种植体周围头一年骨吸收增大;杆式附着体的覆盖义齿的骨内应力大于球式附着体的种植覆盖义齿;而上部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骨内压力影响不大。 关于种植体本身的研究则更充分: 种植体材料对其周围骨内应力有影响,随弹性模量的增大,种植体部骨内应力减小而根端骨内应力增大.而种植体外形也对应力分布有所影响,但结果不

口腔外科学辅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因素

口腔外科学辅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因素 口腔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同许多因素有关,与其相关的直接诱因主要如下: 1 生理性剩余牙槽吸收 一些全身性生理代谢因素及生理状况与牙槽吸收相关。有研究表明,牙槽骨的吸收与其它部位骨骼一样,受全身性的钙磷代谢的影响。而且,可能有些绝经后的妇女的牙槽骨吸收也与其全身性骨质疏松相关,虽然近期的一些研究不同意这种观点。 2 种植手术创伤 种植手术创伤是引起种植体负载头1年之内明显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 2.1 手术分离粘骨膜,修整牙槽骨。 2.2 手术过程中产热过多。 2.3 基台植入手术,修整粘骨膜瓣导致生物学宽度降低[1]. 3 微生物学因素 同天然牙一样,种植体周围的组织也会发生炎症,通常表现为软组织炎症,骨组织进行性吸收及骨袋的形成。同软组织炎症相关的种植体周围进行性吸收被定义为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s)。已有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炎同革兰阴性杆菌相关,包括类杆菌和梭杆菌[2].多个研究表明,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牙龈卟啉菌、中间类杆菌等,同种植体周围炎相关[2,3].另外,螺旋体也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区域被发现。也有学者认为,葡萄球菌在某些种植体周围炎的病例中有作用。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微生物病原与牙周炎相似[2].甚至在牙列缺损修复的病人中,天然牙周围的病原微生物正是种植体周围炎病人的微生物原的重要来源[4]. 种植体周围炎的产生机理相当复杂,至今仍不清楚,但可大致分为两种途径: (1) 细菌毒素及酶对宿主组织的直接作用,包括透明质酸酶、细胞毒素、白细胞毒素、内毒素等。例如内毒素,已证明对牙齿和种植体都可引起急性炎反应并产生破坏,并抑制修复或恢复过程。 (2) 宿主对细菌及其产物的反应,这似乎是种植体周围组织破坏的主要原因[5]。 4 生物力学因素 早在一百多年前,Von Meyer,Roux 和Wolff就作了关于的生物力学负荷与其适应性变化的研究,其中以Wolff最为出名:即规则应力(principle stress)影响的重建活动。而关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力学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牙槽骨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年也有相当数量研究。 首先,在上部结构与种植体的安置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大应力: (1) 在植入种植体时造成过大应力。 (2) 上部结构不能与种植体精确吻合造成的过大的力。 而咬合负也对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 ①斜向载荷,水平载荷可极大增大内应力值。 ②Tuener 1995年动物实验证明,施加载荷的速率对骨小梁及骨膜的增生有很大影响,荷的快速增加比慢速增加对骨生长影响多出67%[6]。 (3) 临床研究证明,副功能可造成Branemark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增大。 对种植体的上部结构也有许多相关研究,例如长的悬臂梁可造成Branemark种植体周围头一年骨吸收增大;杆式附着体的覆盖义齿的骨内应力大于球式附着体的种植覆盖义齿;而上部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骨内压力影响不大。 关于种植体本身的研究则更充分: 种植体材料对其周围骨内应力有影响,随弹性模量的增大,种植体部骨内应力减小而根端骨内应力增大 .而种植体外形也对应力分布有所影响,但结果不一致。种植体尺寸对应力

口腔种植体有几种

口腔种植体的种类口腔种植体又称为牙种植体,还称为人工牙根。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其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在其上部安装修复假牙的装置。 种植体作为种植牙手术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口腔有哪些种植体呢今天厦门登特口腔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Nobel Active即瑞典诺贝尔种植。 整个过程完全透明化:电脑自动化处理患者的口腔三维CT数据,经计算机模拟确定种植体的精确位置,制作出引导手术的可视化的电脑模板,医生和患者均可以预先看到的精确的手术模型和种植效果,方便医患双方进行有效的术前沟通。 植体特点: 1)螺纹尖锐宽大,切割力强,自攻能力强、稳定性强 2)ISQ高,BIC高,最早的种植体已有57年使用史,并且仍然在使用 3)最大生物扭矩75牛米,扭距比较高,和汽车的发动最大扭矩原理一样,俗称发动机的“转劲”,是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扭矩越大,发动机输出的“劲”越大,曲轴转速的变化也越快,汽车的爬坡能力、起步速度和加速性也越好。 4)国内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用量最大5000颗/年。

优势适应症:1、骨质疏松患者2、初期稳定性高,适合即刻负重 优势适应人群:1、老年人(骨质开始疏松) 2、45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男性3、孕后(女性最好的钙质给予孩子) Groovy沟槽-提高骨结合速度30% 优点:适合pick-up技术即刻负重 全球高端品牌\终身质保\临床植体应用时间最长,至今还活着, 每一天都在刷新 终身质保不仅是保障,更对Nobel品牌对自己品牌下的产品有信心,敢于承诺。 二、Nobel CC 1)根形种植体,初期稳定性高 2)适用近远中(领牙)距离窄的位置 3)具有平台转移,有一个肩台方便骨头可以附着上来(生物宽度),使骨头就会往那里长,骨到哪里软组织到哪里。 4)适合后牙,备洞转头较短 5)全球高端品牌\终身质保\临床植体应用时间最长,至今还活着,每一天都在刷新。 三、Astra 植体特点 1)颈部微螺纹设计

两种种植体骨结合能力的对比实验研究

两种种植体骨结合能力的对比实验研究 发表时间:2015-10-10T15:27:27.3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期作者:邵山薛慧敏崔恩美刘刚利马跃(通讯[导读] 1.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济南 250101;2.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济南 250012 在钛及钛合金种植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及修饰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各种性能。 1.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济南 250101; 2.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济南 25001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修饰及改性的种植体表面的骨结合程度。方法:通过建立犬种植体动物模型,比较两种种植体在形态、组织学观察、光镜观察等的差异,对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后2周、4周 B组种植体与松质骨的接触率仍高于A组种植体,P < 0.05,有显著性差异。种植后8周B组种植体与松质骨的接触率与A组种植体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种植体表面采用羟基磷灰石(HA)涂层具有优越的骨结合能力,羟基磷灰石(HA)涂层和喷沙酸蚀(SLA)两种处理的种植体较羟基磷灰石表面HA厚涂层更为可靠。关键词:种植体;骨结合;羟基磷灰石(HA);喷砂-大颗粒-酸蚀(SL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osseointegration of implant-bone interface with different surface processing.Methods Establishment the animal experimental model of implant in Beagles dogs,compared the two difference surface of bone with implant by gross examination,histological examination,ground section.Result The bone contact rate of B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group at the 2nd,4th week.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t the 8th week.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the osseointegrate of the scraw implant with SLA+HA surface is much more better than the column implant with HA surface. Key words implant;osseointegration;hydroxyapatie(HA); sandblasted-large grit-acid etched (SLA ) 自瑞典科学家Branemark发现钛及钛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揭开了现代口腔种植学的新篇章,纯钛与骨组织紧密结合的骨结合理论(osseointegration)使现代口腔种植学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口腔种植学迅速发展,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料证实,在钛及钛合金种植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及修饰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各种性能,并可获得生物相容性更好、愈合更快、生物活性更高的理想的新型种植体[2]。 本研究通过建立犬种植体动物模型,比较BLBⅠ(HA)种植体及BLBⅢ(HA+SLA)种植体在形态、组织学观察、光镜观察等的差异,分析钛及其合金不同表面形态及表面修饰的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过程,进一步验证了不同修饰及改性的种植体表面的骨结合程度。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 2-3岁龄雄性Beagle犬6只,体重 16-18千克,体健无残,口腔内无炎症。 1.2种植体 北京莱顿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BLBⅠ种植体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植入部分表面为50?以内HA(羟基磷灰石)厚涂层,18颗;BLBⅢ种植体实心柱状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种植体表面处理采用表面为羟基磷灰石(HA)薄涂层和喷砂酸蚀(SLA)两种处理方法,18 颗。 1.3种植方法 手术均在无菌、全麻下,拔除Beagle犬下颌双侧第二、三、四前磨牙,在拔牙窝处随机植入种植体,按照种植体的不同类型将实验分为两组:A组-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BLBⅠ种植体,B组- 螺纹圆柱形种植体BLBⅢ种植体。 1.4研究方法 分别于种植术后第2、4、8周随机处死2只动物,获取六颗种植体用于观察。将每组数据计算出其平均值。其结果进行SPSS12.0软件包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种植前对BLBⅠ及BLBⅢ种植体的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 BLBⅠ种植体:表面光滑,广泛存在的细微且不规则的砂坑(图1-1),能谱分析(图1-2)。 BLBⅢ种植体:表面较为粗糙,可见颗粒状且致密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均匀存在于砂坑间及砂坑壁表面(图2-1)能谱分析(图2-2)。 2.2、临床大体标本检查:种植体周围龈无充血、肿胀、破溃及流脓。种植体无松动,无脱落,以小锤及金属杆轻轻打击种植体,声音清脆提示种植体种植成功。 2.3、组织学检查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甲苯胺蓝染色后的种植体周围组织切片,进行比较分析。 术后2 周:BLBⅠ代新生编织骨沉积于种植体表面上,骨小梁周边可见零星排列的成骨细胞;BLBⅢ代可见新生骨板紧密包绕于种植体表面,高倍镜下可见界面结合骨板骨陷窝内的骨细胞。 术后4周:BLBⅠ代种植体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编织骨和骨髓组织;BLBⅢ代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增高,形成板层骨。 术后8周:BLBⅠ代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呈放射状或平行排列的板层骨(图3-1)。BLBⅢ代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成熟,可见普遍的板层骨和哈弗氏管结构(图3-2)。 2.4.光学显微镜观察 镜下采用HPIAS - 1000 高清晰度彩色图文分析系统直接测量和计算初级参数,通过初级参数计算后得出种植体-骨结合率。记录BLBⅠ和BLBⅢ组种植体骨结合率情况(见表1) *注:组间比较,方差分析P<0.05

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

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 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例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采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小颗粒骨粉(Geistlich(Bio-Oss)12枚种植体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在上颌窦内,使用胶原膜覆盖骨窗。并对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上颌窦底提升高度、骨结合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骨结合情况良好,上颌窦底提 升高度5.6~8.9mm,平均7.6mm,12枚种植体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松动脱落 现象。结论: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使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植骨,可以有效提升上颌窦底高度,使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 骨结合情况达到理想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CGF联合骨移植材料;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216-03 上颌后牙区缺失牙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临床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固定桥 修复、活动修复、种植修复等三种修复法,但临床应用中发现,固定桥修复对患 者剩余基牙的要求较高,活动修复的效果较差,常得不到患者的满意[1]。近年来 采用的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得到了广大上颌 后牙区缺失牙伴骨量不足患者的一致认可,该方法可通过植入骨粉达到增加骨高 度的目的,而且术后种植体初期的稳定性较高,骨结合情况良好[2]。为此,我院 将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做进一步的观 察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例上颌后牙区 骨量不足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 为(42.50±3.20)岁,采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小颗粒骨粉并且12枚种植体在上 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在上颌窦内,使用胶原膜覆盖骨窗。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核实病情均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上颌后牙区可用 骨高度3~4mm者,身体健康者,并自愿签署本次观察研究治疗同意书。排除标准:邻牙有炎症及修复体及吸烟患者,口腔卫生及牙维护习惯较差者,不能良好 的配合治疗者。 1.3 应用器械及材料 器械:采用Bienair种植机,材料:韩国Dio种植体,瑞士bio-oss骨粉,bio-gide骨膜。 1.4 方法 1.4.1备制CGF 备制CGF采用2支10ml真空管采集患者静脉血9~10ml,放 入离心加速机中旋转12分钟,取2支试管中的纤维蛋白层和红细胞层,放入稀 释后的抗生素容器中。 1.4.2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术前对患处进行X线检查,观察患处详细情况,见图1~3,患者准备好后首先采用洗必泰含漱液口含30秒,然后消毒铺巾,使用阿替卡因浸润麻醉。在缺牙区嵴顶偏腭侧直线和近中颊侧附加切口,翻瓣后

不同骨结合率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年月第卷第期20059153234??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Vol.15No.3S eptember2005(不同骨结合率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潘可风徐晓琳屈汉廷卢军12 22,,,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解放军医院口腔科上海2000812.200072)(1.411;,,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含牙种植体的无牙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的骨结合率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设计种植义齿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螺旋扫描有限元软件等建立含牙技术CTCAD。。:,、、分析不同的骨结合率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不同骨结合率都会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出现种植体颈部皮质骨的应力集中当骨结合率大于或等于时颈部皮质骨处应力值明显下降结论随着骨结60%;,。:合率的增加颈部皮质骨的应力值有下降的趋势提示临床医生在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时需考虑提高种植体骨结合,;,避免影响骨结合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种植的成功率率,,。关键词种植体有限元法骨结合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R782.13Q318.01[]A[] 1005-4979200503-0234-04,()Influenceo fDifferentBoneContactRatiotoStressDistributioninBonearoundDentalImplantLUJ un,PANKe-feng,XUXiao-lin,QUHan-ting12221.DepartmentofStomatology,41 1thHospitalofPLA,Shanghai200081;(2.CollegeofStomatology,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72,China)[Abstract]Objective:Tobuildathree-dimensionalfiniteelementmodelofedentulousmandiblewithimplantandanal-ysistheinfluenceofdifferentbonecontactratiotostressdistributioninbonearounddentalimplant.Methods:Athree-di-mensionalfiniteelementmodelofedentulousmandiblewithimplantwasestablishedbyusingspiralCTscan,imagepro-cess,andCADandFEAsoftware.Thestressarounddentalimplantwithdifferentbonecontactratiowascalculated.Re-sults:Thecorticalbonearoundimplantneckwasalwaysthestressconcentrationareaindifferentbonecontactratio.Thestressofcorticalbonearea

Osstell分析仪评估骨挤压术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Osstell分析仪评估骨挤压术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采用Osstell分析仪评估骨挤压术对ITI和3I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上颌后牙Ⅳ类骨质的牙列缺损患者,所有患者行颌骨CBCT扫描,确定种植位点,植入ITI和3I种植体共23颗种植体(Φ5.0 mm×L10.0 mm)。同时记录ISQ值,对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骨挤压术较传统备洞技术所获得的种植体稳定性高(P<0.05);ITI和3I两种系统的种植体稳定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上颌后牙Ⅳ类骨区,应用Osstell分析仪可以定量分析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传统备洞技术相比,采用骨挤压术可获得较高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标签:种植体稳定性;谐振频率分析;骨挤压术 随着口腔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和相互渗透,种植牙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应用越来越趋向成熟。颌骨骨质密度质量是影响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初期稳定性临床上很难定义,记录的是种植体植入后的稳定性,被认为是后期骨结合的指标,经研究表明,过早负载或初期稳定性过差均可导致种植体骨结合失败。而更好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因其种植体和骨之间更小的微动度,可以达到更好的骨结合。种植体稳定性可被定义为种植体无动度,即种植体骨结合后可以承受轴向、侧向、扭转等方向的负载。由此认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是种植体骨结合成功的关键[2]。因此,在种植体术区骨密度较低(Ⅲ级和Ⅳ级骨)时,应用外科方法提高受植区骨密度,以此获得良好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是种植手术经常会使用的手术。对于骨质较为疏松的患者,尤其是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常为Ⅳ类骨。如何提高种植成功率及种植后如何监测种植体情况,以利于后期修复,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3],通过使用骨挤压器,逐级挤压使松质骨得到有效的侧向压缩,有效提高种植体骨密度,以利于骨结合。近十年来,共振频率分析(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RFA)因其无创伤、稳定、便于操作以及量化种植体稳定性便于监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现主要应用于种植体稳定性监测、即刻种植稳定性,远期种植体稳定性监测等方面。本实验通过采用Osstell分析仪评估骨挤压术对ITI和3I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求证骨密度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相关关系,以利于临床监测种植体稳定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上海松江中心医院口腔科种植病例,种植手术前常规拍摄X线全景片。对于种植体受植区骨密度低于周边骨密度的患者,行CBCT颌骨扫描,然后通过Simplant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植区颌骨CT值,进行骨质密度分类,CT值在1~500 Hu为Ⅳ类(表1),选择CT值350~500 Hu,确定为Ⅳ类骨者入组14例,共计有23个种植位点,均为上颌6、7区域(表2)。根据患者意愿选择种植系统,其中使用ITI系统种植体11颗,3I种植系统种植体12颗,并随机分为传统备洞手术组(对照组)和骨挤压手术组,与患者沟通

骨水平xive种植体系统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研究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2年第17卷第2期.62. 临床研究 骨水平X i ve种植体系统用于 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研究 王小容陈悦杨小东刘朴廖莹周良门乙 隋要l目的:美学效果是种植修复追求的目标之一,相比功能方面的修复成功而言,实现美学方面的修复成功要曼为困难,通常需要较为复杂的手术处理。本研究采用一种微创手术模式和简化的修复治疗程序,在前牙区植入骨水平种植体,评价其美学效果。方法:16例前牙缺失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全面检查,并做美学风险评估。采用不翻瓣加骨膨胀手术方法植入xi v e骨水平种植体,术后连接基台,制作树脂牙冠即刻完成临时修复。四个月后更换为烤瓷牙冠完成恒久修复。观察种植体周硬软组织的变化,并对最终美学修复效果做临床评价。结果:16例患者所植入的22枚种植体在平均观察期8.3个月(5—24个月)无松动脱落。所有患者对修复结果都高度满意。种植修复的白色美学效果,受制于技工制作水平显得不太理想,而粉红色美学效果与患者组织条件有关,但与术前比较,种植体区硬软组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种植即刻暂时修复体,既可以满足患者美观需要,又对软组织实施了诱导成形。不翻瓣加骨膨胀手术方法,有利于增加种植体区硬软组织量,减少骨吸收,避免牙龈退缩,并避免牙龈组织的瘢痕形成,有利于获得较好的健康的软组织美学,其远期效果还有待继续观察。 【关键‘两种植美学;微创;骨膨胀;即刻负重 中图分类号:R782.1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57(2012)02—62—5 』11●●■1J●■●’』●J● L l l nl C al eV al U at l on0I es t he nC r e s t or at l onS suppor t ed by X i ve bone l evel i m pl ant s W A N G X i aor ong,C H EN Y ue,Y A N G X i a odong,et al H os pi t al of St om at aol aogy W e st C hi na,C hi na D en t al l m p l ant ol gy C e nt er, Si chuan U ni ver si t y,C hengdu C hi na610041 A bs t r act O bj ect i ve:T he es t het i c out c om e is one of t he goal s of i m pl ant r es torati on.The pur p os e of t hi s s t udy i s t o e va l ua t e est het i c ef f e ct of r e st or at i ons w i t h bone l e vel i m pl ant s i n ant eri or a r ea usi ng a m i ni-m al l y i nvas i ve sur gi ca l m et hod and s i m pl i f i e d t re a t m e nt pr ocedur es.M et hods:16pa t i e nt s w i t h ant e r i or m i s s i ng t e et h w er e e nrof i e d i n t hi s st udy.A l l pa t i ent s under w ent a com pr ehens i ve m edi cal exam i nat i on and a r i s k as ses s m ent of e st he t i cs.X i ve bone l e ve l i m pl ant s w er e pl aced w i t h f l apl es s appr oach and bone expan s i on t echni que.R esi n cr ow ns w er e i ns t ant l y m ade on t he i m pl a nt s as t he t em po r ar y r e st or a-t i on.Four m on t hs l a t e r,t he pr ovi s i ona l prost hes es w er e r ep l aced by porcel ai n-f us ed-t o-m et al c r o l gn$t o com pl et e f i n al r es t or at i on.C ha nges of har d and s o f t t i ssue s s u r r ou ndi n g i m pl a nt s w er e obs erved and t he ul t i m at e es t het i c r e st or at i o n ef f e ct s w er e eval uat ed c l i ni ca l l y.Res ul t s:Tot al l y22i m pl ant s w er e i m—pl ant ed i n16cas es.The a ver a ge obs e rvat i on per i od w a s8.3m ont hs f5—24m ont hs).N one of t he i m pl a nt s w a s l ost duri ng t he per i od.A l l pa t i ent s ar e hi ghl y sa t i sf i ed w i t h t he i r re s t or a t i on.The w hi t e es—t het i c ef f ect of t he I m pl ant r e st or a t i on i s l es s i de al due t o t he l e vel of l ab t echnol ogy.A l t hou gh t he pi n k es t he t i c ef f e ct is re l a t e d t o t he or i gi n al condi t i on.but t he f ul l nes s and c o nt ours of pre i—i m pl a nt t i s sue 作者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王小容,陈悦,廖莹,周良,f3L):四川大学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杨小东);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刘朴)。 通讯作者:杨小东

主要种植体系统介绍

介绍一下主要的种植体系统, 先说明一下,这些是我自己看书整理的,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敲进去的。 主要是为了把这一块的知识点弄懂。 但是因为自己有些种植体没有亲自接触过,所以也是纸上谈兵。 所以也希望DXY的网友能给予补充。 更希望网友能帮忙把这些种植体的相对应的图片帮忙找一下,能够详细的区分这些种植体。 希望网友有好的图片帮忙分享一下。 一、Br?nemark系统 种植体系统介绍 一.Br?nemark系统 1.背景 创始人Br?nemark教授。因生产厂家而被称为Nobelpharma系统。为经典的埋入式两段式骨内种植体系统。 5年的成功率在上颌达到84%以上,在下颌达到91%以上,10年成功率上和达到81%~82%,在下颌达到89%~98%,15年的成功率在上颌达到78%,在下颌达到86%。2.??特点 该系统采用纯度达到%的纯钛(其他成分组成为:铁%、氮%、碳%、氢%)制成。其表面经过钛氧化处理,通过控制氧化层的厚度,孔隙率可使在不同骨质密度皆能达到较好的出其稳定性和骨结合率。 电子显微镜下,从种植体颈部到根端的表面呈现逐渐增加多孔性结构及粗糙的表面特性,其表面氧化层厚度从上部的1~2微米逐渐增加到7~10微米。粗糙的表面会吸附血液,吸收蛋白质,活化血小板,并使纤维蛋白存留,因而增加周围骨量。被强化、增厚的氧化膜可影响骨祖母细胞的分化,成为成熟的成骨细胞,增加骨整合并促进种植体的稳定性,使愈合时间缩短,对于I~III类的骨质可以考虑即可给予负载。 Br?nemark种植系统为经典的螺纹柱状,外连接类型的种植系统。 标准直径为毫米,标准长度为10毫米,还有直径相同长度分别为13、15、18和7 的加长型和减短型。 植入体的近冠端有常规型和圆锥型两种。 冠端有突起的六角型抗旋转设计六角形突起中央有孔洞,向根方有内螺纹,是外连接的典型代表。 根端还有横贯孔洞,起到增大与骨组织接触面积,增加固位力的作用。 近根端有四处长轴向切迹,当植入体被旋入时有一定程度的自攻作用。被自攻刃切削下来的碎骨纳入根端的纵横孔,将来参与新骨的生成。 Br?nemark系统种植体主要有标准钉、MK II、MK III MK IV MK II是一种通用种植体,具有自攻能力,适用于I、II、III类骨质,为2000年的改进设计,具有双螺旋设计可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