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活动建议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活动建议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活动建议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活动建议

发表时间:2017-12-13T16:59:05.090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7年11期作者:李小林[导读] 从而让学生自发的产生对数学语言的感知认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根据他们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能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江西省万安县罗唐小学李小林 343801

【摘要】: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就应该懂得如何引导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自发的产生对数学语言的感知认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根据他们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能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那么从哪些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加强互动,建立老师与孩子的“伙伴关系”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和启发;当学生得到结果时,要给予肯定。比如在学习“从1数到10,再倒着数”这一环节中,可以结合我国发射“神舟七号”运载火箭的倒计时的实况录像,我和学生跟着科学家一起数,当火箭腾空的那一刹那,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觉得火箭发射升空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自豪感,孩子们真正感到学数学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二、运用多媒体解决学生思维困惑,把孩子们领进精彩的课堂

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时介入电教媒体,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如把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表面涂上蓝色,然后将它切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蓝色的各为几块?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切割”“提取”等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三、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提出新颖合理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我在教学退位减法时,不拘泥于书中借十法,通过让学生摆树叶,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多种方法。我认为数学老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敢于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出发点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通过竞赛、游戏等方式的练习巩固,把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推向高潮

如果说导入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前奏,探究新课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发展,那么,练习巩固就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高潮。要把这个趣味性推向高潮,就要设计一些新奇刺激的练习巩固活动。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除法”练习巩固时,设计成模仿电视上?常出现的智力闯关竞赛,为了提高竞争的氛围,我特意把全班同学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命名为“快男组”和“超女组”进行闯关竞赛。这样一设计,学生的兴趣就空前地提高了许多,每一组员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竞赛当中来。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如我们学校林小菇老师在进行教学“确定位置”的练习巩固时,设计成找小朋友的游戏,林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着位置的卡片,由学生找一找“你的小朋友”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游戏则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内容于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反应快,学起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把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推向更高潮。

五、适时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建立的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发展,关注差异,有效解决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难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有积极意义。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正确的评价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当学生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学生会呈现出更为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要随便说“错”;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可将一些富有感召力、激励性的语言贯穿到课堂讲解和随机提问中。如“?能巧打智慧锁?”“真不错!”“你说得太精彩!”“说的有道理,再进一步想想看”等。

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和条件,并加以灵活运用,用兴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好奇中探索,在快乐中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和能力,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