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考前特训总复习第一部分必考点专练考点教材基础实验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考前特训总复习第一部分必考点专练考点教材基础实验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考前特训总复习第一部分必考点专练考点教材基础实验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考前特训总复习第一部分必考点专练考点教材基础实验

考点12 教材基础实验

1.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检测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 ) A.碘-碘化钾溶液B.苏丹Ⅲ染液

C.本尼迪特试剂D.双缩脲试剂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选择的材料最好是( )

A.洋葱根尖B.荔枝果皮

C.菠菜叶表皮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3.下列用于鉴定组织中是否有油脂存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 )

A.碘-碘化钾溶液,蓝色B.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

C.苏丹Ⅲ染液,橙黄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

4.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彩球50~100次,统计彩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 )

A.1/3 B.1/5 C.1/2 D.1/4

5.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学持有4张“糖卡”。据此判断三位同学中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 )

A.甲同学B.乙同学

C.丙同学D.甲和丙同学

6.滴加30%蔗糖溶液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 A.液泡变大、紫色加深B.液泡变小、紫色加深

C.液泡变大、紫色变浅D.液泡变小、紫色变浅

7.下列有关实验取材或操作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西瓜汁

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对照组不需要加酶

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常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应缓慢且充分

8.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分布和结构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D.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脂双层

9.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大液泡

C.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橙黄色脂肪颗粒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10.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浸润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在

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细胞壁

B.②的体积比实验初期大

C.③处充满着蔗糖溶液

D.④的颜色比实验初期深

1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而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鉴定还原糖的实验

B.花生种子含油脂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油脂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12.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这样析出的蛋白质在继续加水时,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当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过程应进行水浴加热才会溶解

B.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C.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D.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13.现有无标签的稀释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请你通过实验将它们分开。提供试剂有:双缩脲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和淀粉溶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双缩脲试剂可将4瓶溶液分成2组:显色的一组和不显色的一组

B.用淀粉溶液和本尼迪特试剂可以鉴定稀释蛋清和淀粉酶

C.用本尼迪特试剂可以鉴定葡萄糖和淀粉

D.本实验只使用本尼迪特试剂一次

14.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对实验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蛋白块消失

B.甲中溶液呈紫色、乙中溶液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C.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D.甲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15.将花瓣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只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性

D.加温使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性

16.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所用试剂或实验用品与用途的对应关系见下表。正确的是( )

17.( )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18.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本尼迪特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凝乳蛋白酶和牛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9.下列有关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研磨过程中应加入少许碳酸钙

C.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

D.采用不新鲜叶片,分离结果是滤纸条下端的蓝绿、黄绿色素带不明显

20.叶绿体中有多种色素,可以用纸层析法将它们分离。如图为纸层析结果示意图,其中Ⅳ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D.胡萝卜素

21.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C.看到的根尖细胞都正在分裂

D.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22.在“双螺旋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为了逼真起见,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并且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现已搭建一段含有1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其中有3对是A与T碱基对,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的粗细和所用钉子数正确的是 ( )

A.粗细相同,23个钉B.粗细相同,27个钉

C.粗细不同,23个钉D.粗细不同,27个钉

23.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24.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结构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25.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答案解析

1.C [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而淀粉是多糖,属于非还原糖,A错误;苏丹Ⅲ染液用于鉴定油脂,呈橙黄色,B错误;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热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红黄色,C正确;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因而不能直接用于鉴定还原性糖,D错误。]

2.D [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即质膜及其以内部分)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的现象,发生在有中央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中,洋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央液泡,A项错误;荔枝果皮中含有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够催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生成褐色物质,引起荔枝果皮褐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B项错误;菠菜叶表皮没有叶绿体,实验现象不明显,C 项错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中央液泡,实验现象明显,D项正确。]

3.C [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碘-碘化钾溶液用于淀粉的鉴定,A项错误;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热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红黄色(沉淀),B项错误;油脂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橙黄色,C项正确;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用于蛋白质的鉴定,D项错误。]

4.D [从甲桶中抓取小球D的概率为1/2,从乙桶中抓取小球D的概率也为1/2,因此小球组合为DD的概率约为1/2×1/2=1/4。]

5.B [胰岛α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胰岛β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由于乙同学保管的是“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所以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乙同学,故选B。]

6.B [30%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导致液泡变小、紫色加深,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

7.C [由于西瓜汁呈红色,会影响实验反应的颜色,故理想材料应选择还原糖含量较多且白色或近白色的组织,如梨和苹果等,A错误;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需要加酶,只是反应底物不同,故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紫色的大液泡,因此可以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材料,C正确;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应迅速且充分,D错误。] 8.C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调节反光镜或光圈,A错误;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错误;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C正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膜的脂双层,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D错误。]

9.A [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A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有大液泡,B 错误;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颗粒需染色后才能观察脂肪颗粒,C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呈紫色,影响细胞核的观察,D错误。]

10.B [②为液泡,由于细胞失水,液泡的体积变小,颜色变深。]

11.A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主要含有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本尼迪特

试剂进行鉴定,A错误;花生种子含油脂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油脂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C正确;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D正确。]

12.D [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不需要加热。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说明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13.D [稀释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属于糖类,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显色的一组和不显色的一组,A正确;由于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加入淀粉溶液后,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出现红黄色沉淀的为淀粉酶,无红黄色沉淀的为稀蛋清溶液,所以用淀粉溶液可以鉴定稀蛋清和淀粉酶,B正确;由于淀粉是非还原糖、葡萄糖是还原糖,所以用本尼迪特试剂可以鉴定葡萄糖和淀粉,C正确;本实验使用本尼迪特试剂两次,D错误。]

14.C [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多肽,由于蛋白质和多肽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所以甲、乙溶液呈紫色;丙中蛋白块被分泌液中的蛋白酶水解而消失,丁因无蛋白酶而不发生水解,C项正确。]

15.D [细胞壁原本就具有全透性,A错误;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固然会加大,但是这不会导致色素流出细胞,B错误;加温破坏了液泡膜的结构,同时也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C错误;由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性,花青素无法扩散细胞外,加温后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性,花青素通过液泡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D正确。]

16.C [滤纸条用于层析分离色素,A项错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B、D项错误;因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95%的乙醇中,因此可用95%的乙醇提取,C项正确。]

17.D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中央液泡由于失水会逐渐缩小,A项正确;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的蔗糖溶液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大,失水速度快,所以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B项正确;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C项正确;用高浓度的KNO3溶液也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项错误。]

18.D [酶的高效性是相对无机催化剂而言的,所以研究酶的高效性时,应用酶和无机催化剂对比,A正确;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检测可选用本尼迪特试剂,B正确;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凝乳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因此可以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正确;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1.5~2.0,所以利用胃蛋白酶、蛋清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不能设置成3、7、11,D错误。]

19.A [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A错误;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破坏细胞结构,使得研磨更充分,加少量CaCO3是为了保护叶绿体色素不被破坏,B正确;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C正确;采用不新鲜叶片,则叶绿素

被破坏,所以分离结果是滤纸条下端的蓝绿、黄绿色素带不明显,D正确。]

20.B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所得滤纸条上应该有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所以Ⅳ是叶绿素b。]

21.D [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项错误;在制作装片的解离环节细胞已经死亡,因此视野内看不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B项错误;只有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有分裂能力,成熟区细胞、伸长区细胞和根冠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C项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所以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可以看到完整的细胞核,D项正确。]

22.B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因为嘌呤必定与嘧啶互补,所以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相同;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该DNA片段含有10个碱基对,其中有3对是A与T碱基对,则氢键数=3×2+(10-3)×3=27个。]

23.B [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A正确;实验的无关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而插枝生根的数目为实验的因变量,B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故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C正确;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D正确。 ]

24.C [由题图可知,种群数量先增加,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减少,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先是增长型,然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A正确;在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K/2时达到最大,故不同时刻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B正确;本实验不同时间的取样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C错误;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D正确。]

25.D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对培养用具和培养液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避免杂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酵母菌主要进行需氧呼吸,所以在培养酵母菌时,不能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错误;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几次,使得酵母菌分布均匀,C错误;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D正确。]

2017年浙江省高考选考生物试卷(精校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 生物试卷【精校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沙漠 B.苔原 C.草原 D.热带雨林 2.胚胎干细胞可形成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该过程属于 A.细胞分化 B.细胞癌变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 3.动物和植物都由真核细胞组成,他们的细胞结构十分相似。这说明生物具有 A.适应性 B.统一性 C.遗传性 D.特异性 4.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防止措施的是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 B.建立污水处理厂 C.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 D.给汽车安装排气精华装置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化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B.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最高 C.高龄生育会提高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缺铁引起的贫血是可以遗传的 6.将云母片插入苗尖端及其下部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给与单侧光照射。下列不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7.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需消耗ATP的是 A.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 B.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红细胞 C.矿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 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个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CO2所致 B.干燥和无氧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 C.利用乳酸细菌制作酸奶过程需密闭隔绝空气 D.黑暗条件下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 9.细胞核的模式图如下,①~④表示其中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 B.②是形成mRNA和核糖体的场所 C.③是由四层单位膜构成的核被膜 D.④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10.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①②③④

2009-2016浙江高考生物实验题真题(校对版含答案)

省生物高考实验题真题(2009-2016年) 【2009.6】30.Ⅱ.(12分)给正常成年实验兔注射甲药物后,使其患了高血压病,注射乙药物可使高血压症状缓解。为了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上述作用,请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的甲药物、适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 (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做要求) (1)实验步骤: ① ┇ (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答案: (1)①用血压测定仪对该组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血压,计算血压的 平均值作为对照。 ②给该组每只实验兔注射等量的甲药物,用血压测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每隔一 定时间测定血压,计算血压的平均值。 ③当该组实验兔患高血压病后,给每只实验兔注射等量的乙药物,用血压测 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血压,计算血压的平均值。 (2)见右图 【2010.6】29.Ⅱ.(12分)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容。 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 ┇ (2)设计一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答案: (1)①配制质量分数由低到1.5%的NaCl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各支试管中。 ②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放置一定时间。 ③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2)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兔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NaCl溶液的浓度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原因分析 低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体积变大甚至胀破红细胞吸水 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形态未变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 高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皱缩,体积变小红细胞失水 【2011.6】31.(12分)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

(新)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一必背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菌种: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主要出芽生殖还有孢子生殖) 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3、制酒条件:温度(18~25℃),发酵液缺氧呈酸性(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5、果醋菌种:醋酸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6、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2H5OH+O2→CH3COOH+H2O 7、制醋条件:①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不通氧,醋酸菌死亡。②温度:30~35℃。 8、流程: 9、装置:充气口制酒时关闭;制醋时,连续输入氧气。 排气口长而弯曲的胶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 向下的目的是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出料口是用来 取样检测。 葡萄汁只装2/3,留1/3空间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先有氧呼 吸进行繁殖。 10、若用瓶子做装置:制酒时,要每天拧松瓶盖2~4次,目的是排二氧化碳;制醋时,将瓶口打开,盖上纱布。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果醋

11、所有用具清洗后晾干或清洗后用70%的酒精消毒。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12、酒精检验:酸性(3mol/L的H2SO4)重铬酸钾→灰绿色。醋酸检验:嗅味和品尝(比较pH) 13、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1、菌种:多种微生物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孢子生殖。)传统制作毛霉来自空气;现代生产将优质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加盐之前为前期发酵,目的是创造条件让毛霉生长,使毛霉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4、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豆腐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5、温度:15~18℃。 6、加盐: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控制盐的用量(豆腐:盐=5:1):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食盐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析出水分,是豆腐变硬 3.调味 7、卤汤: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8、卤汤中酒的含量:12%左右。作用:1.防止杂菌污染 2.赋予腐乳风味3.酒精含量过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9、香辛料的作用:1.调味 2.杀菌 10、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①玻璃瓶,洗净后用沸水消毒。②加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③封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11、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盐、酒、香辛料、豆腐含水量。 12、腐乳外部致密的“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毛霉菌丝,它能形成

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

试卷第1页,总29页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气层中会直接导致( ) A .臭氧层破坏 B .酸雨形成 C .水体污染 D .温室效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氟利昂被广泛地作为各种喷雾器的雾化剂、除臭剂和制冷剂使用,大量氟利昂逸散之后最终将会到达大气圈层上层,并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使臭氧量减少。 【详解】 A 、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由分析可知,氟利昂会使大气圈上层的臭氧量减少,使臭氧层遭到破坏,A 正确; B 、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B 错误; C 、水体污染是指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等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江、河、湖、海变质造成的污染,C 错误; D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收到严重

试卷第2页,总29页 …………○…………装※※请※※不※※…………○…………装干扰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D 错误。 故选A 。 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蔗糖 B .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物质 C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 D .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R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除脂质外,有许多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以万计,甚至百万,因此称为生物大分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都存在一定差异。 【详解】 A 、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葡萄糖,A 错误; B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人体所需的物质,B 正确; C 、糖类和油脂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C 错误; D 、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D 错误。 故选B 。 3.某DNA 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胞嘧啶 B .②表示腺嘌呤 C .③表示葡萄糖 D .④表示氢键 【答案】D 【解析】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

第二部分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 高中考纲规定教材的19个实验可分为: (1)显微镜观察类实验:一、三、四、六、十、十二; (2)探究性实验:七、九、十三、十五、十七、十九; (3)验证性实验:二、八; (4)模拟实验:五、十一、十六; (5)调查类实验:十四、十八。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 1、原理、步骤、结论 2、实验注意事项 (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内表皮细胞(无色)【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的干扰】 (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8%盐酸: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 ③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需现配现用。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1、实验原理及步骤

2、实验注意事项 (1)还原糖鉴定实验材料要求:需为白色或浅色,且还原糖含量高。 【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不能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蔗糖)。】 (2)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3)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4)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 (5)斐林试剂:需混合加入,且现配现用;双缩脲试剂:需分别加入(先加A液,后加B液)。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 1、显微镜的使用 2、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先低后高: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的放大倍数。 镜头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短,物镜越长,物镜距离玻片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3 实验四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P47)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需用健那绿(专一性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材料:①观察叶绿体用藓类或菠菜叶片;②观察线粒体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选鲜类、黑藻类叶:因为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小叶直接制片; 实验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必修一P60)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条件 (1)半透膜:可以是具选择透过性膜的生物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 (2)膜两侧的溶液具浓度差:是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2、注意事项 ①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可双向移动,但整体上水分子是从低浓度→高浓度。

2020年-浙江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气层中会直接导致()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形成 C.水体污染 D.温室效应 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蔗糖 B.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物质 C.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 D.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RNA 3.某DNA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胞嘧啶 B.②表示腺嘌呤 C.③表示葡萄糖 D.④表示氢键 4.溶酶体是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可形成溶酶体 B.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酶降解 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

D.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可使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发生改变 5.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6.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 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7.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 B.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 C.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 D.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8.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 B.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 D.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 9.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下,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实验(必考)超详细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 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操作步骤注意问题解释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载玻片要洁净,滴一滴质量分数为 0.9%的NaCl溶液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 上轻刮几下取细胞 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下烘干 防止污迹干扰观察效果 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消毒为防止感染,漱口避免取材失败 固定装片(细胞已死亡) 水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质量分数为8% 的盐酸溶液中,用300C水浴保温5min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促进染色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被染色 冲冼涂片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洗去残留在外的盐酸 染色滴2滴吡罗红甲绿染色剂于载玻片上 染色5min 两种溶液混合,现配现用 观察先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 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调节清晰 后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使观察效果最佳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 沉淀。如: 葡萄糖+ Cu ( OH ) 2葡萄糖酸+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四、实验试剂 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五、方法步骤:

浙江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7讲实验设计与分析练习含解析

实验设计与分析 1.试判断下列实验分别是属于什么对照类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什么? (1)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中:1号试管加1 mL 蒸馏水;2号试管加1 mL 盐酸;3号试管加1 mL NaOH 溶液。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以下两组实验: ①S 型细菌DNA +R 型细菌――→混合培养S 型菌落+R 型菌落; ②S 型细菌DNA +DNA 水解酶+R 型细菌――→混合培养R 型菌落。 (4)在“植物向重力性生长的向性”实验中,将玉米种子放置在不同的方向。 (5)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中,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丙组不饲喂药剂。 答案:(1)属于空白对照。对照组为1号试管,实验组为2号和3号试管。 (2)属于自身对照。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 (3)属于条件对照。①为实验组,②为对照组。 (4)属于相互对照。没有单独的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5)属于条件对照同时具备空白对照。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条件对照,丙组为空白对照。 2.(2017·浙江11月选考)为了研究海拉细胞的细胞增殖,以总细胞数和细胞分裂指数(细胞群体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要求:细胞培养至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实验思路涉及的主要用具须写出,但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将已知细胞密度的海拉细胞悬液,用移液管加入各个含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置于CO 2培养箱中培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2)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细胞计数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如何计数?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得到大量的G 1期细胞,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课本教材细节旁栏知识详细整理

高中生物课本教材细节旁栏知识整理 必修一 1.1. (12页)1990年,科学家发现人体生殖道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仅480个基因 1.2. (14页判断题)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 1.3. (18页)方法二检测脂肪的步骤:取材→切片→制片→观察 1.4. (26页实验)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利于染色。 1.5. (32页)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2013年新课标一卷中涉及到:脂肪转化为糖类时,主要增加的元素就是氧。 1.6. (32页)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7. (33页)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 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蔗糖的相关酶。 1.8. (35页左下角图)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 1.9. (37页小结)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相对分子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 1.10. (38页知识迁移)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的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 1.11. (41页)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小字)细胞癌变过程中,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特殊蛋白质。 1.1 2. (43页拓展题)台盼蓝染色体鉴定活细胞,只有死细胞会染成蓝色,主要是丧失选择透过性。 1.13. (45页)内质网除了用于蛋白质的加工,还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1.14. (46页相关信息)硅肺: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但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细胞死亡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

初次捕获个体数 =总数N 重捕中标志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4.高中教材实验方法汇总 (1)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法。血糖调节的模型—构建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法;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 (2) 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密度梯度离心法。 (3)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观察线粒体——活体染色法;观察叶绿体——活体观察法(无需染色)。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死体染色法。 (4)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相互对照)和产物检测法。 (5) 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渗透作用)吸水涨破法。取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不能用禽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6) 恩格尔曼水绵实验——通过好氧细菌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在叶绿体(自变量:光照和黑暗;因变量:好氧菌聚集部位) (7) 假说—演绎法:①孟德尔发现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②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③证明DNA的复制方法是半保留复制 (8) 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 (9) 同位素标记法:①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②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O全部来自于H2O(自变量:标记物H218O和C18O2,因变量:O2的反射性) ③卡尔文追踪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卡尔文循环)④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⑤DNA半保留复制 (10)提纯,鉴定—艾弗里的实验;离心技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半保留复制。 (1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材料——淀粉和淀粉酶,不能使用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温度影响易分解)。检测试剂不能用斐林试剂宜用碘液。 (1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慎用淀粉作底物,不能用碘液检测。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不能将酶与底物混合后再控制温度或PH,而应该先控制好酶和底物的温度和PH再将二者混合。 (1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材料—高茎、矮茎豌豆,注意—将母本去雄防止自花传粉。(14)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就几乎不含DNA、RNA。②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原因: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③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原因: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状态,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15)萨克斯的实验结论:①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②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片遮光组为实验组,叶片曝光组为对照组。

高考生物 考前三个月 知识专题突破练14 教材基础实验2

(浙江专用)2015届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突破练14 教材 基础实验 [直击考纲]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考点42 观察类实验和鉴定提取类实验 1.判断下列有关观察类实验的叙述 (1)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若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时,则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要调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放大光圈(2013·上海,13改编)( √)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2009·广东,5B)( ×) (3)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0.2 g/mL和0.3 g/mL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预期结果是在0.2 g/mL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2010·江苏,19①)(×) (4)若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可通过“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以减少实验误差(2013·福建,4D)( √) 2.判断下列有关鉴定提取类实验的叙述 (1)检测植物组织中的油脂,应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为油脂颗粒被染成红色(2011·新课标,6B改编)( ×) (2)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2010·四川,2D)( ×) (3)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红黄色沉淀(2009·江苏,21A改编)( ×) (4)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如下图)表明,Ⅳ为叶绿素a,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

2020年高考生物浙江卷(7月选考)含答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上 -------------------- 答--------------------题--------------------无 -----------------效 ----------------

A.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 B.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一致 C.将 22 H O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 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 11.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 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 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 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 1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稳定遗传 B.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菌 C.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 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13.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 B.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 C.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 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 14.下列关于某种昆虫种群存活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活曲线的横坐标表示该昆虫种群的年龄 B.绘制种群存活曲线至少需要观察记录100个个体 C.必须从不同年龄组中选取相同比例的观察记录个体 D.当所有被选取的个体达到平均寿命后停止观察记录 1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的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可用于细胞工程中介导动物细胞的融合 B.适当增加机体内参与免疫的细胞数量与活性,可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御能力 C.在某人的分泌物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推测该病毒的增殖不依赖于宿主细胞 D.用高温高压处理病毒使其失去感染能力,原因之一是病毒的蛋白质发生了热变性 16.人的一侧大脑皮层外侧面示意图如下,图中甲、乙、丙和丁表示部位。某人的右腿 突然不能运动,经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右腿无力。推测该患者大脑皮层的受损部位可能位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7.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可复制出子代HIV继续侵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削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通过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进入细胞 B.DNA分子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过程会形成磷酸二酯键 C.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形成DNA分子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D.在辅助性T细胞内,以RNA为模板分别直接指导合成DNA、RNA和蛋白质 18.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e(褐色)、Df(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e 和Df分别对d完全显性。毛发形状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1F有6种表现型 B.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1F有12种表现型 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1F有9种表现型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1F有8种表现型 19.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20.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 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

高中生物课本经典实验.doc

高中生物课本经典实验 高中生物课本经典实验一: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高中生物课本经典实验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 (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高中生物课本经典实验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 + 6O2 + 6H2O6 CO2 + 12H2O + 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高中生物课本经典实验四: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探究作业(浙江专用)

实验探究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B.卡尔文利用14C标记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D.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的物种丰度 解析标志重捕法能够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和密度,不能够调查物种丰度。 答案 D 2.菠菜绿叶是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常用的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实验过程中要迅速连续多次画滤液细线 C.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 D.由于叶绿体的存在,菠菜叶肉细胞不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解析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A错误;实验过程中,画滤液细线时应画一次,晾干后再画,如此重复2~3次,B错误;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最快,C正确;菠菜叶肉细胞中存在大液泡,含有叶绿体,观察质壁分离时可以叶绿体作为标志物,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D错误。 答案 C 3.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O2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通常温度不属于变量 B.在探究氯化钠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氯化钠浓度是因变

量 C.探究光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是无关变量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解析探究O2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O2浓度,温度等是无关变量;探究氯化钠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氯化钠浓度是实验自变量;探究光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中,光强度是实验自变量,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是无关变量;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是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答案 C 4.如下表所示是某同学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的实验。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应将底物和唾液分别在37 ℃保温15 min再混合 B.加本尼迪特试剂是为了检测因变量,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替代 C.实验的结论是酶作用具有专一性 D.A试管产生了还原糖,B试管产生了非还原糖 解析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不同,因变量是底物是否被水解,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检测,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判断因变量,其余因素如温度、试剂用量等都是无关变量,必需控制相同。只要两试管温度相同即可,不需要提前将底物和唾液分别保温再混合,A错误;用碘液替代本尼迪特试剂进行检测是错误的,

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解析

2015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6分)(2015?浙江)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2.(6分)(2015?浙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 3.(6分)(2015?浙江)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4.(6分)(2015?浙江)血液中K + 溶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 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 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5.(6分)(2015?浙江)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最新几个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

几个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实验内容,意在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技巧:这非常好,也非常必要。但在学生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教材中有些实验在操作过程中不能较好的达到预期效果。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认真探究,不断摸索,并聆听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所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实验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优化了课堂结构,为原来在课堂45 min难以完成的实验节省了时间,并提高了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实验验证,发现教材中一些实验操作不太合理,需加以改进和创新。现就选取几个常见的教学实验作以简单的改进探讨。 在“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的演示实验”中,教材选用的是一种半透膜一玻璃纸即羊皮纸,这种羊皮纸目前很难找到,备选的替代材料很多,如花生种皮、猪肠衣、鱼鳔及鸡卵的卵表膜,而花生种皮小,易破;不透明,直观性差;猪肠衣要将猪小肠的浆膜剥离才能得到,操作麻烦,不干净;鱼鳔虽好,但很滑,不易与玻璃管捆绑;替代材料鸡卵的卵壳膜效果较好,剥取一个完整的卵壳膜的方法是,将生鸡蛋

放在稀盐酸浸泡3~4h,取出后,将鸡蛋的钝端打开一个小洞,去掉蛋清和蛋黄,很容易就剥取到一个又大又有韧性的卵壳膜,实验操作非常方便。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中,脂肪的鉴定需要做切片,要求刀口向内,与花生断面平行以均匀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如此连续动作,切下一些薄片(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这种操作技术对学生要求很高,即使有些学生动作符合要求,切下来的薄片也很厚。有些学生怕切到手,干脆像切菜一样,切出的薄片就更厚了,实验基本失败。有两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还是做切片,选用的是双片刀片,把两片刀片合并在一起进行切片,这样在两片刀片之间很容易得到薄片,但还是有些学生怕切到手,不敢做。第二个方法改做涂片,学生只需要用刀片在花生断面上轻轻刮取一些粉末,做成涂片,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使得实验能够顺利的。进行。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中,所采用的试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选用紫色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因为紫色洋葱的细胞液中含有的色素使其呈现为紫色,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两个问题影响到实验的效果:(1)每个洋葱的最外一层鳞片叶紫色深,越往里颜色越浅,最里面近似白色。如果想获得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考试实验及实验设计

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实验及实验设计 一.教材实验 (一)对教材实验内容的识记 这类对教材实验内容的再现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做过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材料与器具、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现象等的掌握情况。 例1(2004·广东)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例 (3)若要尝试利用此洋葱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将用到的试剂分别是和

(二)对实验原理的分析与应用 这类试题不是教材实验的机械重复和再现,但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教材实验的,考生需将学习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新的实验情境中去分析解决问题。 例3. (2004·广东)某同学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肉细胞时,若要进一步确认这些细胞是否为活细胞,请你为该同学介绍一种判断方法。简述该方法的操作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并说明该方法能判断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的理由。 例4.实验室有2瓶质量分数均是3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由于不慎丢失了瓶上粘贴的标签,请你用活细胞作材料设计一个鉴别的方案。 材料:2瓶质量分数均是3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色洋葱鳞片叶,清水。 用具:刀片、滴管、载波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① ② ③ 结果预测:(表示在坐标内)

二拓展性实验 (一)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以实验为背景,通过图、文、表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实验情境,要求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解读、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等,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腺粘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小肠绒毛的标记部位,结果如下图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 请回答: (1)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什么? (2)处理后24小时,在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48小时左右,在c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粘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上述实验假设如选用含有3H—尿嘧啶脱氧核苷的营养液,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粘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为什么? 例6.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3~9的盛有等量 过氧化氢(H202)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o C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 产生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两次实验 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