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出版社俞国良主编《心理健康》教案第28课 职业心理素质与我

高等教育出版社俞国良主编《心理健康》教案第28课 职业心理素质与我

高等教育出版社俞国良主编《心理健康》教案第28课 职业心理素质与我
高等教育出版社俞国良主编《心理健康》教案第28课 职业心理素质与我

备课日期 2011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1 年月日

论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论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成人”与“成才”,而且关系到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因此,如何健全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科学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和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几项策略。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障碍策略 心理素质是指稳定体现个体心理品质与风貌,自我意识起核心作用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心理素质在综合素质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其他素质形成的基础和中介,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的形成都是以心理素质为基础的。有关资料披露,职业院校学生中2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职业院校教育者的使命,而且是职业院校学生立志成为“四有”新人和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内在要求。 1992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针对新形式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实施,把心理素质教育提到了日程上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座谈会上强调: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要制订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积极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成长。 一、健康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 1.智力健全。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智能结构、气质性格,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健全的认知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以大学生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个体行 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合 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 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 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 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 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 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 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 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 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 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点、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准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能够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动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能够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升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感悟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感悟 在这个学期满怀期望的选了这门课,希望能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总体来说通过这这学期课程的学习还是收获蛮多的,关于职场的一些知识以及在职场中所应该注意到的以及所要避免的一些细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及在课程中间所看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想就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做一下自己的分享感悟。 首先关于这门课的开设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学生对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都是茫然的,对于这方面的知识需求是很大的,在近年来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现实,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学习、生活有规律的天之骄子转变为只有文凭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角色的转换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正确面对就业压力,重视就业心态调适,分析角色转换的必然性,树立良好职业心理素质,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是校院领导、老师十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顺利完成其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既包括企业对毕业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包括各种行业对成熟的从业者心 理素质的一般要求,?这些心理素质将在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过程中直接与其职业 发展有关。一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 个重大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价 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对个人而言,大学生能否 就业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职业心理素质。目前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状况,在不同方面情 况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优势方面不多,缺陷明显存在。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理 论水平高,专业知识也较丰富。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做事有激情、有闯劲,给企业带来活力。与此同时,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缺点也很明显,在很多地方不尽 如人意,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例如一些大学生只知道本专业内的知识,不懂相关学 科内容,知识面不够广阔,缺乏实践锻炼,实际工作经验不足,造成了大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在企业中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需员工创造性地研 究解决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许多大学生欠缺这方面的能力。另外,大学生交流、沟通 的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常常眼高手低,期望过高,竞争心理有余而合作精神不足,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应变能力较差。二社会各行 业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要求虽然各有不同,难以提出一个统一标准,但最基本的心 理素质要求则存在共通之处。 通过这学期课程的学习,我们把这些相同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职业态度。一般情况下,从业者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对从业人员而言,只有首先解决好职业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心态,才能表现出 持久而积极的行为方式。因为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期的情况,但正确的心态 可以令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变化。一个人只有积极、乐观地接受工作中的挑战, 应对工作的困难,才有可能在事业上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许多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 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其首要目的都是协助员工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拥有愉快的心境。 2良好的职业心智。职业心智是从业者在长时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的心智。由于心智模式植根人们的内心深处,它不仅会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影响人们的决策,也会影响人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影响人们处理人际关系

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课题 “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机结合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结 题 报 告 课题主持人:向琳 课题负责人:李岩富 主要研究人:曾浩付金凤蔡晓春彭四新王云平杨世飞张晓玲曾立红胡文锋向光京等 2010 年10 月20日

在德育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永顺一中德育课题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日益与国际水平拉近距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过着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他们就是完全健康的青少年吗?不!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的健康概念也在发展。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所要求拥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人的发展是以相应的心理发展为前提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心灵的塑造必须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必须把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为重要目标和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德育概念, 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心育(心理素质教育之简称)是一个新概念。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提出教育转轨的同时,提出了心育的概念,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心育是指施教者对受教育者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因素的培养与帮助。 《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并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列为德育目标之一,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从而使中学生的品德结构更为完整。在中学德育中,政治教育解决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培养学生的是政治品质;思想教育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培养的是思想品质;道德教育是解决道德修养问题,培养的是道德品质;而心理教育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的是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又是德育的保证。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人们的个体行为来体现,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是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中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品德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剧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是塑造健康心灵的最佳阶段。如果放松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不仅可能使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演变为心理疾病,也会使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付之

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任务二我们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一个正在筹备阶段的酒店,对于实习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煅炼的机会。王秋莉同学是海南省商业学校送到全总度假中心的实习生。有过其它的工作经验,固然也体现了她的成熟稳重,也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工作当中,她总能很好的标榜自己的学姐身份,实操演练她总能带头进入练习。思维敏锐的她在早餐服务流程演练过程中,其间遇到一个细节是已包含早餐的住店客人进行买单操作时,她总能保持面带微笑的对答,但当意识到自己回答错误时马上进行补救,“请问一下您的房号是几号呢?查阅后,告知顾客:“您好,您的房间—是有包含早餐的,所以您不需要再买单。”从一个小的细节中体现出她的思维灵敏,这对于服务人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一名西餐厅的服务员,简单的英语口语是必不可少的。秋莉同学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努力学习简单的口语。总的来说在工作中能积极配合同事、认真刻苦学习,服从上级安排。生活中也能很好的与同事和睦相处,实属优秀人才。 同学们,比照我们现有的学校生活,实习生活与我们在校的学习有联系吗?通过看学姐学兄们的实习生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 王秋莉同学的实习表现,虽然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是企业所需要的员工队伍的高素质的表现,是企业文化里需要的部分。我们在校的综合素质的养成能够让我们迅速地适应企业生活。那么,我们在学校生活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呢?

1.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 管在学校,还是在企业里,总是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产生,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因而需要我们采用各种不同的措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在课余时间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如运动,听音乐,绣十字绣等,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并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好的。 2.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 创新是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它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认真思索,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活中的很多创新都来自于生产实践的变革。 3.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我们在企业里立足的根本。习惯是在一段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一个好的习惯的培养,需要21天。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管理制度的缩影,遵守学校的规章规度,有助于我们进入企业之后对企业管理制度的适应。 4.培养我们的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实现职业理想的根本。很多中职生在选择专业时是人云亦云,以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为标准来选择专业。等到学习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所学的志业与自己的职业兴趣出现了偏差,不知道如何处理时就得过且过。实际上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给自己一个了解和喜欢这个专业的时间,而且现在中职学校的很多专业都发展了交叉学科,只要我们多接触,多尝试,也许就会找到我们喜欢的真正感兴趣的专业。 5.提高我们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中职生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职业能力可以划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社会能力则包含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法能力包含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要提高我们的职业能力,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加强动手实践的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举办的各种技能大赛;多参加学校的各种兴趣活动及各种社会性的活动;认真学好理论基础课。 6.调适我们的职业性格。

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收获

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收获 ——自我规划 上课时间:周三下午七八节 组号:第六组 班级:会计095 姓名:张拓 学号:0923836

一、总论 1、论述学习《心理素质教育》整体收获 这是一门以小组形式开展的教育课程,因此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需要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学习。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 课堂的主要内容,除了老师教授的课本知识以外,我们做了大量的心理素质方面的测试。通过老师的举例分析,让我们不仅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沟通他人,还增加我们的对即将面对的社会,充满信心。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做了自我的认识测试,意识品质测试,个性优化测试,生涯规划等。通过这样的测试,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并分析解剖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更好的规划,让自己面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2、实事求是总结自己出勤的情况 老师提出这样的要求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因为自己对这些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出勤方面除却实习以外,有一到两次有事没去,而且没有开假条。作业方面,我记得完成了四次,但有印象的只有意识品质测试,个性优化测试还有最后一次的生涯规划。 3、分析自己上课前后心理素质的变化 在上《心理素质教育》课之前,我从来没有对自我的个性做过总结,没有坚强的意志,也没有对自己未来的生涯做过详细的规划。通过这学期的教育,我感觉自己成熟稳重了许多,首先,我对自己的个性做出了规划,为将来的生涯做出规划,同时还学会了一些职场面试的注意事项,让自己对将来充满信心。通过课程中,自我意识的训练、情感调控的、意志的培养、个性的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的指导,我在各项方面都有所提高。 二、章节总结 1、心理素质的小常识与学习体会 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人们的心理素质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更多的取决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通过对心理素质的了解,我学会了一个人必须要做到,承认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2、自我认知的常识与课堂练习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和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在自我认知的课堂练习上,我通过组员的评价来得出一个他们心目中得自我,在课后我又通过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我的家人,来折射出在学校,家庭,还有生活中得自我,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知道自己的人格和品质。 3、情绪的理论与情绪表演及课堂练习 情绪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过程方面,常具有外部明显、持续时间较短的特别,比如喜、怒、哀、乐。它与生物性和社会性需要均有练习,且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曾将人的情绪表演归纳为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痛,忧愁,愤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忌妒,傲慢,惭愧,耻辱共18

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99045710.html, 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分析 作者:娄邵明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9年第04期 [摘; ; ; ; ; ;要]; 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决定着人的健康成长,决定着社会的稳定进步。而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则是心理学依据,这是推动心理素质教育质量提升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心理素质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 [关; ; 键; ;词];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学依据;基础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096-02 一、人性观理论 人性观是人们对不同人性所具有的不同认识和看法。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性观对教师的心 理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尊重人性、接受人性多元化、肯定人性的可教育化等都是确保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在欧美国家的心理学研究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研究实践方面,具有环境决定论、生物动力论、内在价值论等多种人性假设和学说,这些存在的不同内容和因素促进人们对人性的全面认识和研究。 二、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学发展的原因 心理学的发展是依靠具体的心理实践活动体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就是原因的体现,也 是心理发展存在的具体表现。著名的心理学家列昂节夫在其经典著作《活动·意识·个性》中的序言部分曾写道:“意识是由人的活动的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内部运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将活动作为人的个性形成的基础。所以,人具备的心理活动性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并且要经过“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体验—形成品质”五个活动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会不断发生改变,改变的期限也是相对的。因此,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过程是融合在一起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要紧紧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且要将每个阶段所实施的不同任务内容明确地体现出来;更应当注重阶段教育的连续性和各种心理活动体现的关联性,从而确保不同儿童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有效衔接。 (二)心理学之实质 心理发展是人从出生到成熟后心理上所不断发展和稳定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重要标 准是心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教育家皮亚杰曾经典的观点,即儿童所具有的心理发展的本质为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图式完善。而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心理发展概念的总

心理健康(主编俞国良 高教版)说课第十四课 花季莫种相思树

《花季莫种相思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来自××××学校,说课题目是《花季莫种相思树》。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本课。 (首先说教材) 本课选自高教社俞国良教授主编的《心理健康》第14课,是学习了“愿友谊地久天长”之后的一个承接和延伸,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理智调控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能力目标:对异性交往中的困惑进行分析,以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进行交往。 情感目标:主动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树立正确的两性交往观。 (教学) 重点:(确定为)正确认识中职生恋爱利与弊。 难点:正确面对情感困扰,有分寸的进行异性交往。 (说教法) 本课贯彻两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三步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讨论法。让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正确认识中职生恋爱利与弊,学会理智调控异性交往中的情感困扰。 (说学法) 我授课的对象是职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向往,对异性充满了渴望与好奇,但心理还很不成熟,对事物缺乏理智的分析与判断。因此,在45分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情境体验,小组讨论,自由辨论,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学中思,思中辨,辨中悟。 (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主要通过诗词展示导入新课,讨论辨析友情爱情,典型案例突出重点,情境讨论突破难点,盘点知识总结升华这五个环节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异性交往这个话题。 (各环节时间安排如下:)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课前我布置了两项任务: 搜集关于爱情的诗词佳句 搜集有关中职学生恋爱的相关资料,为课上辩论做准备。 同时,将学生按性格差异分成四个小组,课堂以小组形式布置。这样设计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各环节是这样实施的: 环节一诗词展示—导入新课(约5分钟) 首先,展示由学生搜集的诗词佳句,师生共同分享。学生搜集资料及展示的过程,不但能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是分析判断的过程,为区分友情、爱情打下基础。我进一步提问:在校园里,异性间情书、短信,甚至牵手都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这是友情还是爱情? (由此进入第二个环节)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感悟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 育课程感悟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感悟 在这个学期满怀期望的选了这门课,希望能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总体来说通过这这学期课程的学习还是收获蛮多的,关于职场的一些知识以及在职场中所应该注意到的以及所要避免的一些细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及在课程中间所看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想就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做一下自己的分享感悟。 首先关于这门课的开设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学生对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都是茫然的,对于这方面的知识需求是很大的,在近年来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现实,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学习、生活有规律的天之骄子转变为只有文凭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角色的转换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正确面对就业压力,重视就业心态调适,分析角色转换的必然性,树立良好职业心理素质,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是校院领导、老师十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顺利完成其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既包括企业对毕业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包括各种行业对成熟的从业者心理素质的一般要求,这些心理素质将在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过程中直接与其职业发展有关。一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对个人而言,大学生能否就业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职业心理素质。目前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状况,在不同方面情况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优势方面不多,缺陷明显存在。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理论水平高,专业知识也较丰富。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做事有激情、有闯劲,给企业带来活力。与此同时,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缺点也很明显,在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例如一些大学生只知道本专业内的知识,不懂相关学科内容,知识面不够广阔,缺乏实践锻炼,实际工作经验不足,造成了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在企业中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需员工创造性地研究解决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许多大学生欠缺这方面的能力。另外,大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常常眼高手低,期望过高,竞争心理有余而合作精神不足,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应变能力较差。二社会各行业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要求虽然各有不同,难以提出一个统一标准,但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要求则存在共通之处。 通过这学期课程的学习,我们把这些相同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职业态度。一般情况下,从业者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对从业人员而言,只有首先解决好职业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心态,才能表现出持久而积极的行为方式。因为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期的情况,但正确的心态可以令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变化。一个人只有积极、乐观地接受工作中的挑战,应对工作的困难,才有可能在事业上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许多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其首要目的都是协助员工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拥有愉快的心境。 2良好的职业心智。职业心智是从业者在长时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的心智。由于心智模式植根人们的内心深处,它不仅会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认

职业理念――素质教育的内涵

职业理念——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师资格证考试其实就是考察是否具备教师所应有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教学能力素养和职业心理素养。相对应,整个综合素质考察内容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法律法规、阅读理解、逻辑判断、信息技术以及写作。 首先来了解一下职业理念。一提到职业理念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我们把它称之为“三观”。对于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4道单选题和1道材料分析题。今天,就主要带领大家学习教育观的内容。教育观包括两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内涵、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接下来学习素质教育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第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对于这一点需要注意是提高国民素质,而不是学生素质。这一点基本不涉及材料分析题。 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对于这句话重点在“全体”。一说全体那就是指每一个学生,而不再是只关注一部分或少数学生。这个点在材料分析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当材料中提及教师采用集体讨论、关注差生等时就要想到这一点。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知道过去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其它方面。而素质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还关注德、美、体、劳,还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行为习惯、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当材料中在围绕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何养成良好习惯等阐述时就要马上想到这一点。总之,一句话就是材料不在仅仅围绕成绩了,还关注到其他方面了。 第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这一点与第三点并不冲突,素质教育是在关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学生的优点、特长等。发现他们的优点、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中学生应掌握一定心理知识的重要性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2、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

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3、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 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中学生应学习一点心理学。 二、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如果你问一位中学生你健康吗,他也许会说:“我当然健康,瞧,我壮得象头小牛犊,从没生过病。”可是健康不应只指体格健壮与否,还应包括心理在内的健康。严格地说,只有体格健康还算不上是健康,因为健康不只是体格健壮与否,还包括心理健康与否,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与否从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现在不少中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让学生学会勇敢面对挫折【内容摘要】要打造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教师的教育至关重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成功的素质教育不在于培养出多少个天才,而在于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优良品质、坚强意志的人。迎战挫折是每个人一生要面对的考验。除了知识,孩子们更应该学会如何迎接生活的挑战。加强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挫折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素质教育挫折心理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不时发生中小学生投江身亡、服毒身亡等事例。每当听到这些事,我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是什么导致这些幼小的生命之火熄灭呢? 很多媒体报道,在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很多学生的日常行为有种种异常表现。如:自私、惰性强、常常与老师顶撞、好打架等。而且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还有一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老师嫌弃,失去上进心,因而自暴自弃。 报纸上曾报道:哈尔滨市年仅14岁的王越震,因期末考试不理想,写下遗书后,从自家6楼阳台跳下自杀身亡。这件使人们震惊的事,给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敲响了警钟: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千万别让它成为孩子们过于沉重的心理负担。 以上事例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儿童的

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_俞国良

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 俞国良侯瑞鹤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是教师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实、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评估、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活动。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遵循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不同层级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以及围绕该项工作的各种人财物的投入、教育培训、管理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构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根据其目标和任务不同,可以划分为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评价系统、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编制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开发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与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辅导室建设,完善学校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系统。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心理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侯瑞鹤,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讲师、博士(北京100872) 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顺应了世界心理科学发展的新特点。纵观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历程,根据关注人群和理念的不同,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1]早期主要以医学模式为主,其关注的人群主要是智力落后或心理障碍、需要提供特殊心理服务的少数学生,并以心理行为问题解决为导向。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悄然兴起和蓬勃发展,学校心理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全体学生,强调面向健康的大多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预防和促进发展为导向。服务模式相对于教育模式,主要强调的是视角不同。教育模式有一个内隐假设,即教育者根据预设的内容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有“强人所难”、“居高临下”之嫌;服务模式则重视以学生自身的发展性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即强调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其指导思想。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在从教育模式逐渐向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习困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其可塑性研究”(项目编号:10JJDXLX004)的研究成果。通讯作者:侯瑞鹤,houruihe@https://www.doczj.com/doc/e99045710.html,。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浅析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塑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43 期2010·3(中)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使其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顺利完成其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既包括企业对毕业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包括各种行业对成熟的从业者心理素质的一般要求,这些心理素质将在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过程中直接与其职业发展有关。一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08 届高校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 万,大学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待业率为14%,74 万的大学失业毕业生。2009 年高校毕业生611 万人,到当年10 月底,毕业生就业率为83%,从上面的统计情况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对个人而言,大学生能否就业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职业心理素质。目前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状况,在不同方面情况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优势方面不多,缺陷明显存在。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理论水平高,专业知识也较丰富。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做事有激情、有闯劲,给企业带来活力。与此同时,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缺点也很明显,在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例如一些大学生只知道本专业内的知识,不懂相关学科内容,知识面不够广阔,缺乏实践锻炼,实际工作经验不足,造成了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在企业中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需员工创造性地研究解决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许多大学生欠缺这方面的能力。另外,大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常常眼高手低,期望过高,竞争心理有余而合作精神不足,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应变能力较差。二社会各行业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要求虽然各有不同,难以提出一个统一标准,但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要求则存在共通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职业态度。一般情况下,从业者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对从业人员而言,只有首先解决好职业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心态,才能表现出持久而积极的行为方式。因为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期的情况,但正确的心态可以令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变化。一个人只有积极、乐观地接受工作中的挑战,应对工作的困难,才有可能在事业上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许多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其首要目的都是协助员工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拥有愉快的心境。2.良好的职业心智。职业心智是从业者在长时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的心智。由于心智模式植根人们的内心深处,它不仅会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影响人们的决策,也会影响人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影响人们处理人际关系遵循的准则和人们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行业和人际间依赖性的增强,都对从业者的心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浅析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塑造□ 张海涛苏苓摘要: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其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具有制约、调节、鉴别功能。文章在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功能及用人单位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关键词:职业心理素质;大学生;塑造作者简介:张海涛,徐州建筑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一)作业 单选题 1、关于“投入需要”的注意点,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出心B.出力C.出席D.出神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心理学认为素质是个体生而具有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B.所谓文明就是作为个体的人距离动物性的距离 C.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D.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素质和文明是相辅相成的 判断题 1、责任可以表述为对能力的回应。S 2、做事情的时候的态度有助于你产生结果,取得成绩,这样一般是积极的态度。S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二)作业 单选题 1、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的成长有两个不同的反抗期,其中第二反抗期为:C A.0-2岁B.0-3岁C.3-12岁D.3-15岁 2、下列对投入的描述错误的是:B A.出席,在场B.投入金钱C.心理共鸣D.达到沉浸状态 3、关于“投入需要”的注意点,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出心B.出力C.出席D.出神 4、“在人类一切知识中,对我们最有用而知之最少的是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出自:A A.卢梭B.卡耐基C.韦伯D.爱迪生 正确答案:A 5、一般把孩子成长中(D)之后的反抗期称为第一反抗期。D A.2-5岁B.3-4岁C.5-7岁D.0-3岁 6、宿舍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是:B A.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B.造成心理障碍产生心理疾病 C.计较小钱D.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 7、“认识自我”包括的内容不包括:D A.自尊B.自信C.自爱D.自怜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心理学认为素质是个体生而具有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B.所谓文明就是作为个体的人距离动物性的距离 C.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D.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素质和文明是相辅相成的 9、挫折对大学生的积极方面的作用表现在:B A.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B.增强大学生的耐受力

心理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心理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 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 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 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 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 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 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 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 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 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 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绪状态, 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 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 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