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与遗产可持续发展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与遗产可持续发展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与遗产可持续发展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与遗产可持续发展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与遗产可持续发展

【摘要】世界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岳麓书院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高等教育学府之一,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中国高等

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阴。“千年学府”传承学术、宣讲天下,促进了千年来的文化交流与

文化传承,具有突出的历史意义和普遍价值。因此,岳麓书院具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条件和申报资格。本文还探讨了岳麓书院的现有管理、保护措施,并就其文化传承作

用在当代的实现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岳麓书院;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世界遗产体现出人类智慧的结晶或者大自然的神力,不仅给人们美的享受,更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普遍价值。岳麓书院历经千年悠久历史,教学育人,传播文化思潮,是杰出的高等教育学府。在现今教育体制下如何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人才,岳麓书院的教学史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同时如何将老祖宗的文脉传承下去,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这也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加大力度保护和发展岳麓书院,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

二、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以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自然遗产定义: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等地方。

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视。迄今为止,中国有文化遗产25,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共38项,其数量居世界第三。

随着各国申遗力度的加大,在200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了著名的“苏州决定”,限制了各国申报遗产的数量、严格了世界遗产的审查,这意味着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将更难了。除了已近通过审查的遗产,具有申遗资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岳麓书院便是其中之一。

三、岳麓书院概况

岳麓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以其办学和传承学术文化,历经千年,弦歌不绝,素有“千年学

府”美誉。她是中国文化史、中国教育史上的骄傲,她有着悠久

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众多杰出的人才。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畔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

四大书院之冠。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

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唐末五代智睿等二僧办学,形成书

岳麓书院大门

院前身。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立

岳麓书院,由“山长”负责书的日常管理,以“讲学”“藏书”“祭祀”三个部分组成的书院规制,并且一直延续了下来。

宋真宗年间,经学家周式担任山长期间,书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真宗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宋代历任潭州太守扩建了书院的规模,建成了“藏书楼”“孔子堂”讲堂、斋舍等建筑,使书院的基础设施更加的完备。南宋张栻任山长期间,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他反对科举利碌之学,强调“传道”“求仁”“率性立命”,培养出一批经世致用之才。当时的岳麓书院成为全国闻名的传习理学的基地,著名的“朱张会讲”成为文化交流的美谈。理学家朱熹等曾在此讲学,并依照《白鹿洞书院教条》制定了书院的学规。

元明至清初,由于战乱,书院两度遭到焚毁,又得以重建和恢复,文化传播亦不绝。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所修缮,前延至湘江西岸橘子洲头,后延至南岳之尾岳麓山巅,辅建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同时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清代帝王支持办学,康熙、乾隆等皇帝曾分别赐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以表彰理学,使岳麓书院饮誉神州,岳麓书院的性质也逐渐有民办发展为官办。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更侧重传播儒学和汉学。道光年间,吴荣光于书院内创立湘水校经堂,成为传播汉学的一大重镇。

“青山有幸埋忠骨”辛亥革命后,不少仁人志士遗骸长眠于此,形成了岳麓山的一大奇观。最著名的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黄兴、蔡锷、蒋翊武、刘道一、陈天华,著名学者杨树达及大批阵亡将士的公墓,为幽净典雅的岳麓书院增添了一份英气,也为后世儿女树立了精忠报国的榜样。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经历了一系列变迁,书院于1926年改为湖南大学,其办学传播学术思潮亦延续至今。书院现任院长为朱汉民教授。

可以看到,从公元976年书院建立到迄今为止,岳麓书院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千余年,几度辉煌几度颠簸却保存完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历史奇迹!与岳麓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四书院中,嵩阳书院近已修复;睢阳书院早已湮灭无闻;白鹿洞书院虽遗构尚存,但办学早已中止。唯独岳麓书院,从创建到现在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湖南大学,延绵千载有余,一直办学不止,且一直是高等教育学府。这在国内独一无二,在国外亦举世罕见。在世界范围内,有些堪称建立最早的大学,其校史与岳麓书院相比,亦稍逊风骚。岳麓书院与世界上创建最早的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要早100多年;比法国创建最早的大学——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神学院的创建时间相比,要早281年;比12世纪末创建的英国牛津大学早约300年。岳麓书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

四、岳麓书院的特征和普遍价值

作为古代湖湘文化重要策源地与近代湖湘文化重要肇始地的岳麓书院,此中历代所出大儒数不胜数,对近代乃至现今中国之影响,无出其右者。作为文化遗产,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折射中国千年主流教育思想演进变迁历史;千百载来以学术宣承为己任,历经兵祸战乱薪尽火传,渊薮不断弦歌未绝。其特征主要如下:

(一)培养学术人才,反映高教制度变迁

书院是我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体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唐,盛于宋,历尽元、明,衰亡于清末。据统计,我国历代创建的书院大大小小有7000余所,时过境迁,世事沧桑,像岳麓书院这样保存完好的书院少之又少。岳麓书院凝聚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其作为书院的根本作用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人格。

张栻主持书院期间提出了书院的教育宗旨是“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至于这种“人材”的标准,是其内在人格的精神力量:“仁,人心也,率性立命,位天地而宰万物者也。”只有充分扩充、发展自己的主体道德意识,才可以建立一个和谐、完善的社会秩序。这种重视培养人格的目标,不仅形成为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而且也是整个书院的教育理念,以后一直受到历代教育家的推崇。同时,岳麓书院主张培养“务实求真”“学贯立行”“博学而思”的人才,并以学规的形式颁布下来。从而培养出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清代的岳麓书院,集聚了一代常识博洽、

德高望重的大师,培养出学生17000余名,其中有诸如王夫之、陶树、魏源、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藩、郭嵩涛、李元度、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等著名的学者。

在教育制度方面,岳麓书院亦有创举。北宋时期,朝廷为了加强思想上的专制,振兴衰落中的官学,拓宽科举取士的途径,曾展开了4次兴学运动。在官学运动的冲击之下,各地书院遭到了摧折,有的被废弃,有的则改成了官学。在岳麓书院面临着生存威胁的关键时刻,由于当地官员的保护,岳麓书院幸免于难。经历劫难后的岳麓书院不仅没有在消沉,反而开创了“三学生”的教育制度。据明代《岳麓志》载:“宋潭士目居学读书为重,岳麓书院外,于湘江西岸复建湘西书院,州学生月积分高等,升湘西书院;又积分高等,升岳麓书院。潭人号称‘三学生’”(明《岳麓志》卷三)。“三学”,即指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三位一体,分成三个等级,学生通过考试,以积分高下逐级安排升舍,可以说是现代“小学——中学——大学”模式的原型,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二)传播学术思潮,促进文化交流传承

山的沉稳,赋予岳麓书院兼收并蓄、包容天下的气度;水的灵秀,赋予了岳麓学子经世致用、传道授业的理想。自古至今,岳麓书院传播学术,泽被后人,薪火相传,弦歌不绝,描绘出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等历史条件的变化,学术文化的形态也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故而演化出宋代理学、明代心学、明清实学、乾嘉汉学等不同的学术思潮,他们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群体在文化创新、社会责任方面的成就。在岳麓书院的讲堂上,曾经汇聚过从古代到近代最为杰出的思想巨子、学术大师,培养了一代代最为优秀的知识精英、人才群体。他们在上述每个思潮崛起时均有特别的表现,在中国社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的时候,勇敢地承担中华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自强与发展。

宋代,岳麓书院是最著名的四大理学基地之一。理学一方面以复兴先秦儒学为旗帜,要求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另一方面,大量汲收、综合了佛、道两家的宇宙哲学和思辨方法,将儒学发展为一种具有高深哲理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思想文化向更高层次综合发展的体现。当时学术界最有影响的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栻、真德秀、魏了翁等纷纷讲学于此,他们倡扬儒家价值信仰、重建儒学知识体系,集聚于书院中潜心著述、授徒讲学。张栻主持岳麓期间,一时群英骤至,人文荟萃,以致“马饮则池水立涸,舆止则冠冕塞途”,为书院历史上所未有。驰名天下的“朱张会讲”,推动了闽学与湖湘学的交流,书院的影响也更深更广。诚如元代理学家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所说:“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地以人而重也”。

明中叶,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倡导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术思想,追求“明学术、变士风,以成天下治”的社会目标,成为一种遍及大江南北的新兴学术。在这段时期内,岳麓书院亦成为心学思潮的重要学术基地,王阳明及其弟子王乔龄、张元忭、季本、邹元标纷纷来岳麓书院讲学。岳麓书院因此成为该时期富有学术创新精神的大本营,在明代思想文化的更新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明末清初兴起一种批判理心学“空谈心性”,而倡导“明道救世”的实学思潮。这个时期的岳麓书院书生中又出现明清实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无论是来这里讲学的东林学派代表人物高世泰,还是在这里潜心学术教育的吴道行,他们均是实学思想的倡导者。书院有名的学生王夫之更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他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又是中国学术文化的转型者,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文化使命感,在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哲学观念、人格精神等各个领域均有新的开拓。他代表着中国明清实学的最高思想理论水平。

清乾嘉年间,岳麓书院是考据学派的重要学术基地,著名的汉学大师如王九溪、王先谦等就推动着汉学学术思潮的发展。吴荣光在岳麓书院专课经史的“湘水校经堂”,成为那时湖湘之地研究汉学的重镇,反映了岳麓书院在推动乾嘉汉学方面所具有的学术成就,其“实事求是”的学风更为近代教育所弘扬。

在近代文化传承中岳麓书院亦有不俗表现。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谭嗣同传播新文化,再到毛泽东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岳麓书院学生在求新中实现着向近代化文化的转型。在当代,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复兴岳麓书院自身涌动的积淀千年文化底蕴的教书育人优良传统。近年来,书院面

向全世界招收博士生,进而发展为招收硕士生和本科生,宣传古老书院的历史,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国学的研究功能与古书院的出书藏书功能依然保留。书院拥有一支素养较好的作者队伍,他们著书立说,已有不少著作先后出版。

千年书院,源远流长。

(三)典藏碑匾丰富,体现历史文化积淀

岳麓书院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是唐开元十八年,著名的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的;江夏黄仙鹤勒石刻篆,因为文、书、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三绝”之称。碑高4米,宽1.35米,碑文共1400余字,此碑以其书法著名于世,最为艺林所看重,传拓碑文曾风靡一时,笔法刚劲有力,是最为著名的唐碑之一。此外,还有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警醒着代代学子,孜孜不倦。

书院还以其丰富的对联称道,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书院大门上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一联,体现出书院厚重的人文积淀。

(四)园林建筑典雅,融入城市景观环境

岳麓书院园林建筑,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既不同于官府园林的隆重华丽的表现,也不同于私家园林喧闹花俏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士文化的精神,具有典雅朴实的风格。

书院坐落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三面环山,层峦叠翠;前

临湘江,碧波荡漾。名山美水,前依后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融为一体,高度协调。从湘江西岸的牌楼口,直往山巅,有古道

联通,形成一条风景中轴线,岳麓书院建在此中轴线的中点。书

院海拔约100米,现占地2.5万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000余

平方米。院前有天马、凤凰二山分峙两旁,俨若天然门户,古代

其前后有朱张渡、柳堤、梅堤、咏归桥、翠微亭等景点相伴;院

后沿中轴线而上,有爱晚亭、舍利塔、古麓山寺、白鹤泉及近代

修建的蔡锷墓、黄兴墓等著名景点相托,其它景点星布于中轴线的两侧。书院的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依次居中轴线而建。文庙、专祠及半学斋分建中轴线的北侧;教学斋、白泉轩、园林、碑廊等分建于中轴线的南侧,与古代建校时风格一致。“赫曦台”是宋代张栻以为纪念“朱张会讲”时与朱熹观日出所建戏台。整个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书院现存建筑有山长居室、师生斋舍、授业讲堂、藏书楼阁、圣庙专祠、园林碑廊。再加一院前的二亭(风雩亭、吹香亭)二池(饮马池、黉门池)及院后的参天古木、茂林修竹,堪称当今海内外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书院文物。

同时,书院所在岳麓山自然风光也是奇、珍、幽、美。奇,草木繁盛,种类达数千余种,其中以枫树最为出名。每年的秋季枫叶变红的时候,是岳麓山也是岳麓书院旅游的旺季。珍,野生动物繁衍较旺。幽,幽壑千重,幽泉千缕。美,岳麓山四季都美,冬雪美,春花美,秋叶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气息吸引了大批学子,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可以看到山脚下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在此勤学不倦或者群聚争论,这也是岳麓书院周围一处特别的风景。

而长沙旅游资源独特众多,以人文旅游资源(尤以考古文物、历史文化名人)见长,其中不乏全国和世界意义的精品,如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走马楼三国简牍等。因此,长沙自古有"山水名郡"之称。其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洲、城"的景观格局为奇特。天心、马王堆文物、贾谊故居、走马楼简牍、橘子洲等景点与岳麓书院一起吸引了大批游人,为长沙树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化的蓬勃发展的形象。

五、岳麓书院的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从古至今,岳麓书院的普遍价值一直备受重视,管理和保护发展书院也是历代文人学子致力的工作。现为湖南大学组织书院的日常维护,并设有岳麓书院修复管理委员会。院长支持书院的日常

事宜。现任院长朱汉民为湖南大学教授,兼任国际儒联理事、中国实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学术委员、省社科联常委、省历史学会副会长、船山学社副社长等职务,为推动岳麓书院在现代的发展、传播岳麓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岳麓书院现拥有一支素养较好的作者队伍,他们著书立说,已有不少著作先后出版。坐落院内的湖南大学出版社,既为有关书院的出书功能和传统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御书楼修复后,其藏书建设日益加强。近10余年来,书院工作人员从各地收集和影印了一批有关岳麓书院及其它古书院的书籍、资料,同时逐年购置了不少古籍和社会科学类图书,加上社会名流,校友相赠的图书,御书楼的藏书已达到了可观的规模。现在这些图书不对外开放,只供有关人员教学科研所用。

2004年,岳麓书院第一次面向全球招收博士研究生,掀开了书院历史上崭新的一页。2005年,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2009年更是开始招收历史学专业的本科生,而教学地点就在岳麓书院内!书院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除了给这些本科生配备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外,还专门为本科生配备了1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每个学生都将有自己的导师,为自己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又一个创举!而各种论坛也经常在岳麓书院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文化名人在此引领风骚,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岳麓书院也顺应时代的召唤重新开启了“千年论坛”,使书院的普世价值在当代具体化,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岳麓书院,不仅仅意味这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意味这岳麓书院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将面临更巨大的挑战。1996,长沙市政府颁布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专法专用,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对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视。该法规明确了岳麓山景区的地域范围,就不同景点分别提出了保护方法。明确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建设用地。除按统一规划增设景点和游览服务设施外,禁止新迁进单位,严格控制新迁入住户,禁止设立开发区、度假区,禁止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和景区土地;麓山景区内禁止建设宾馆、招待所、别墅、住宅以及其他影响的景观的建筑物、构筑物;对岳麓书院及其周围景观依法制订保护措施,保持其历史特点和环境风貌;严禁破坏书院周边环境,对古树名木应登记建档和设立标志,落实保护措施。这些法规的提出是符合时代需要,通过了实践,有着实用价值的。去了岳麓书院就可以看到,现在岳麓山上的岳麓山下大学小区周边的小摊小贩已经被整治,而大学小区周围的“堕落街”有部分也已经被拆除,还有的工程在继续进行中。岳麓书院的选址规划布局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但如今长沙城市环境的恶化,将会在一定意义上不利于岳麓景区的发展。

岳麓书院的发展从来是和城市发展分不开的,可以看到立足于建立历史文化旅游城市的长沙,在实现其目标的时候荏苒存在以下劣势:缺乏景区的整体组合,缺乏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具有号召力、竞争力的产品新产品开发落后;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职能弱化的缺点,不能适应"大旅游"的需要;特色旅游较少,旅游统计不规范,造成旅游决策和研究的困惑。

这些劣势是挖掘对岳麓书院旅游价值,推广其文化品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时亟待解决的。

六、建议与结语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在当代,实现岳麓书院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做的。

在培养学术人才方面,可以尝试在条件允许范围内扩大招生。以传承古典文化为目标,培养有别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专才,在实现人格教育的基础上偏重文化传承精神的熏陶。同时扩大其宣传力度,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使该教育创举形成一定影响力,对现今主流教育体制进行多方面改革,引领风骚。在传承学术思潮方面,岳麓书院扩大其影响面,提供御书楼藏书借阅服务,并以更多的文化论坛,吸引海内外学者,力争建立当代的学术思潮策源地。

在发展其旅游方面,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大手笔、大策划、大投入”,建设以绿为美,以水为美,以人为本,得生态型旅游城市;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专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整治书院周围的不规范现象,以厚重的历史气息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游人。

千年书院,文脉永在,精神永在,传统书院在先进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任务。继承与弘扬先贤的文化传承精神,并振兴岳麓书院,为中华文化的现代重建,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贡献一份

力量是岳麓书院作为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具有普遍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汉民.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朱汉民.岳麓书院的历史源流.2006

[3]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6

[4] 黄建军,廖志明,彭欢首.长沙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地理,2001,6

[5]孙克勤.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8(3):36-4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教学提纲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内容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世界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它们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项目开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化遗产旅游的合理开发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如何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发展,寻求适宜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学者面临的重大问题。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在现实中如何协调处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二者能否达成双赢的局面,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文化遗产旅游等问题一直是当今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旅游发展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旅游的适度开发是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问题和旅游发展所需要资源要素的有效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需要对其构成的社会综合开发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而我国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开发体系,在理论研究上多是一些一般的分析和说明,往往限于一般原则和策略的罗列,也没有针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系统分析。我国文化遗产的延续、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旅游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关注与重视,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也将拥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文化遗产的灵魂是它的原生性和真实性。文化遗产的根本特点是它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就是永远失去。任何复制品都不具备原来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原真性 原真性又可译为原生性、真实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非复制的、非仿造的等方面的意思。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基于遗产的价值,而人们认识这些价值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要依赖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因此就有原真性的要求。信息源各方面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物质、使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以及其他内在的、外部的因素,用这些信息源来检验文化遗产在科学、历史、艺术及社会等方面的详尽状况。 2 完整性 完整性保护原则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范围的完整,文化遗产自身是一个整体,又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少了任何一部分都会有损其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本身,又要保护其依存环境,不能只关注单个的“点”而形成“孤岛”现象。比如我们的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山水文化的浓缩,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管理中要保护这种天人合一的融洽和山水风貌的完整。完整性原则的另一层面是文化意义上的完整,文化遗产的关联性要求我们不能只保护物质的实体,还要关注相关联的历史文化。比如北京故宫,以其空间组合布局、造型艺术、使用功能等诸方面的融合、和谐、秩序,渲染了当时皇权至上的伦理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关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省萧山区坎山镇为例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2) 一实践的地点及其背景 (3) 二坎山镇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列 (3) (一)萧山花边 (3) (二)坎山“祭星乞巧”文化节 (3) (三)民间物质遗产 (4) 1.千年地藏寺 (4) 2.接龙禅寺 (4) 三.坎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问题指出) (4) (一)在住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4) (二)政府的保护力度 (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难 (6) (四)民间基层的保护意识匮乏 (6) 四探讨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6) 结束语 (7)

【摘要】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遍布在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而散落于各个角落灿烂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悠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见证。本文以浙江省坎山镇的民间文化遗产为例,从新时代的背景环境下,新时代的民生现状层面上,展开调查,汇集民意和数据的整理分析,着重探讨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景,为中华民族其他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予适当的借鉴和参考并且希望民间文化遗产能够长存而非淹没于新时代的文化潮流中。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观念;措施 前言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书法等。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引起国内上下一片哗然。诚然,在中国工业化产业迅速发展,经济迅速飞涨的时代,相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却频遭冷落。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大多只“食用”快餐文化,因此,本文将广泛调查民意,收集民众心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见,深入分析数据。 如何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创新文化,使之与现代化社会产业接轨,与当代人的生活接洽,正是本文探索的目的。

1.2【同步练习】《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人教)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对世界遗产我们应该() A.全力开发推向市场 B.严格保护封闭保存 C.充分利用适度保护 D.充分保护适度利用 2.从世界文化遗产中,我们能够() ①探寻历史的踪迹②认识历史文化③与不同民族进行交流④进行学术研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3.《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强调它具有突出的() A.普遍价值 B.文化价值 C.艺术价值 D.独特价值

4.下列能为研究少数民族提供实物资料的是() 曲阜孔庙 C.颐和园 D.丽江古城 5.为什么要大力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6.我国当今所面临的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问题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加以克服?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答案:D 解析:对世界遗产,要本着充分保护,适度利用的原则进行保护。故选D. 2.答案:A 解析: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让我们追寻历史踪迹、认识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也可以进行学术研究,故选A. 3.答案: A 解析:世界文化遗产突出的是“世界”一词,说明其具有的是普遍价值.故选A. 4.答案:D 解析:丽江古城主要是纳西族居住的地域,故选D. 5.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另外一种伟大的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语言学或文学艺术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非物质文化和培育它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血脉相连,保护它有助于对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6.答案:在商业化时代,某些遗产地的管理者把珍贵的文化遗产单纯看作是一项旅游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以追求眼前的最大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对遗产的破坏。具体表现多种多样,如在遗产地乱建宾馆、索道、电梯和不协调的假古墓,无限制地吸纳游客,超过遗产的承载量,造成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等等。克服的办法是: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宣传,提高全社会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国际和国家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禁止违背法律、法规的开发建设;强化行业执法监督和管理职能,建立并完善世界遗产保护和管◆参考答案 ◆简答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作者荣子涵 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08级 学号0828150088 成绩 指导教师张春香 2010年08月21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摘要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东方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学会结合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医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1900年发表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提出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然而在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这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他的三大文明发源地的历史都没能延续至今。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五千年的历史,无数的王朝被覆灭,又有新的统治者站起来,然而哪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外敌入侵战争——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没能打断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五千年的延续,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流传至今的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然而对于这些精髓我们并没有好好的保护与利用,只是任他们自生自灭。 2001年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愈来愈多的与世界接触,我们喊着让中国国际化世界化,可是那样的后果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的被人们所淡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出台,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些事情我们经历的久了,就会忘记它不平常的来历。直到韩国抢先注册端午节这一原本属于我国的纪念节日后,我们才真正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乐府诗集》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中的女英雄花木兰。然而当下又有多少人不是一边吃着快餐一边看着迪士尼版的《花木兰》。迪士尼乐园中被许多美国土生土长的卡通人物围绕的木兰亭即灿烂夺目又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若木兰真的知道了,恐怕现在又要多叹息了。中国的茶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背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饮茶始

略论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略论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杨映军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大发展的基础之基础,所以就更需要把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文化遗产资源与矿产等资源一样,是不可再生资源,需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发展。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转变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发展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遗产资源科学发展的问题,把全社会遗产经济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如何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呢?本文结合在同济大学“贵州省文物与遗产保护专题研讨班”上的学习体会,拟从以下三方面来谈一下一己之见,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切实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牢固夯实文化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文化遗产本身的生存状态和其所处的生存环境两方面。要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其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为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始终把改善文化遗产资源地的安全和卫生放在第一位,这是

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前提。文化遗产资源地的安全和卫生主要包括文化遗产资源本体及其生存环境的安全和卫生,以及活动在文化遗产资源地范围内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其中尤以文化遗产资源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安全和卫生为重。所以在改善文化遗产资源本体及其生存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的同时,尤其要加强遗产资源地的保障人们生产生活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两项基础设施建设中如遇到与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冲突时,应在保证安全和卫生功能的基础上考虑对建、构筑设施进行与风貌协调的传统风格整饰。 只有不断改善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才能为文化遗产资源本体的生存和文化遗产资源地人们的生存创造更良好的环境,从而奠定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的基础。 其次,全面协调文化遗产环境风貌是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关键。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大多数文化遗产资源地或多或少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影响文化遗产景观风貌的建、构筑物。必须采取全面的协调措施,在文化遗产自身实体和人们对它的景观印象,文化遗产周围自然环境以及与文化遗产并存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等方面苦下功夫。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各影响风貌的建、构筑物进行针对性整治。整治中不能因为不是文化遗产就“一刀切”,采取全部拆除或拆除后重建风貌协调建筑物的错误做法。应当根据建、构筑物的特点,对有历史价值的或不同时期代表的建筑物进行维修改善,对一般建筑物可根据特点和需要采取保留、整修、改造、拆除的办法进行,而不是把文化遗产环境风貌定格在某个时段,要充分体现出文化遗产资源地纵向的历史延续、横向的多种文化以及社会的共生共容。 这样科学进行的合理整治,才能有效保障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的持续良性发展。 第三,调集社会力量参与,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和使用的主体多

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参考内容)

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传承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与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延续,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习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所谓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由各级人民政府文化部门认定,能熟练掌握某种非遗项目技法,且具有权威代表性或社会大众公认影响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同时他们也承担着法律赋予的更多义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

准,具体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和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传承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与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延续,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传习所进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将担负起以下功能:在传习所场馆内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展演工作,建立传承机制、大力培训传承人,做到后继有人,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例如保存、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一、内容 二、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文化遗产日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6日正式宣布采用金沙“太 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英文文字采用“中国文化遗产”,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中国文化遗产歌曲《寻找与守望》 《通知》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0年10月在济南举办。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2年9月在山东枣庄举办。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济南举办。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

文化遗产传承_数字的与传统的

2012.09 LAN ZHOU XUE KAN ■文化与传媒研究 文化遗产传承:数字的与传统的 阮艳萍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和数字传承,既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传承使命的变迁,也面临着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的共生处境。在此处境中,如何对待他者与自我的互解与互换,如何处理俯视、仰视与平视的角度,如何实现相互的议程设置,都应该被提到议程上来。这些问题的提出及其结论关乎到民族文化遗产本身作为主体的话语权,而这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数字传承者;传统传承;他者;自我;仰视;俯视;平视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2)09-0032-07[收稿日期]2012-07-07[作者简介]阮艳萍,女,云南建水人,博士,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与文化传播。 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直接参与制作、表演等文化活动,并愿意将自己的高超技艺或技能传授给政府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相关群体。[1]他们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才智和灵性,贮存、掌握、承载着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他们既是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2]。这里说的传承人,指的是来自民间的传承人。 在数字化、信息化日渐普及的今天,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文化遗产生存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那就是本文要论及的“数字传承者”。 数字传承者,就是指掌握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再现、解读、保存、共享和传播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遗产从唯一、专有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可共享和可再生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数字媒介技术的介入使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观念和传承都发生了若干变化,用波斯曼的话来说就是,“技术变革不是数量上增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生态变革”,“一种新技术不是什么东西的增减损益,它改变了一切”[3]。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传承者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生存和发展中的又一类新型主体。———其实,在前数字技术时代,摄影、摄像进入人类传播视野的时候,人们就已经隐隐看到这类人的活动身影了。 从民间传承人到数字传承者,既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传承使命的变迁,[4]也面临着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的共生处境。在此处境中,如何对待他者与自我的互解与互换,如何处理俯视、仰视与平视的角度,都应该被提到议程上来。本文把论述的重点放在数字传承者与民间传承人的共生关系上。 一、“他者”与“自我” 民间传承人和数字传承者之间首先浮现出的是“他者”与“自我”的关系。 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中,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the self),而殖民地民众则被称为“殖民地的他者”(colonial other),或径直称为“他者”(other)。因为“他者”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界定。[5]所以,“他者”的概念实际上暗含着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西方的殖民扩张,伴随着一个“自我”逐渐累积关于“他者”世界的记录和认识的过程。如麻国庆教授所描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出现了一股探寻和认识“他者”的热 23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闫星宇20130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于我国自近代以来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被掩盖于众多商业的、流行的文化之下,使我们感觉到陌生而且模糊。作为未来文化继承者的现代青少年却在追逐着社会上的所谓流行文化,却对我们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不屑一顾,造成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由于没有传承者而消失与历史长河之中;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这样的局面更加严重。总的来说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的改变造成人们对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实际上即使是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受重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我国的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与西方国家。在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国门、入侵国家的同时,也强制性的改变着国人的文化思想,在经过开始的茫然,而后的转变到最后的接受与学习,人们的思想在一步步的被改变着。这虽然促使中国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本化”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非物质文化 遗产天生依附于人,并且离开了人就不复存有;而物质文化遗产在形成 后则不依附于人,以其有形的状态独立存有。从这个点来说,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天然的“以人为本”的属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点 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 化场所。照此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类:(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 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相关自然界和宇 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①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非物质文 化遗产下的权威定义中能够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生就是依附于人的,这种依附不但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创作出来的,而且还 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人就不再是其本身,因为绝绝大多数时 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产活动,存有于生产者实行的生产劳动中,是以一种无形的、看不见的形态而存有的,这也是“非物质”的含义 所在。比如,日常生活中被人们经常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 手工艺品或民族歌舞表演,仅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载体,真正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一种知识、技能或节庆,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存有于人们眼睛能看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态载体之中。再如, 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所见到 的颜真卿、柳宗元写下的一个个漂亮的毛笔字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颜真卿和柳宗元高超的书法写作技能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技 能隐藏在他们书法作品的中,并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 自身独特体系的写作技能———中国书法。在这个案例中还有一点特 别值得注意,流传下来的颜真卿和柳宗元书法作品真迹是珍贵文物, 是物质文化遗产,而隐藏其中的书法技能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a10840818.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崔北军 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4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由于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传承困难、后继乏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缺乏等问题。为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其他地区保护、传承经验,着力在科学认定、分类保护、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完善保护体系和传承机制等方面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 〔关键词〕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5)04-0105-0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口头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庆典、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当代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蚌埠市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过程中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实践难题。 一、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一)拥有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结合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淮河文化特征,如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等,体现了蚌埠文化南北融合的特点,也正是蚌埠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1体现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 表1 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 《蚌埠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是蚌埠市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首次大规模调查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存量、分布情况、存在环境和保护现状。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数量多。这次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597项,其中蚌埠卷(包含固镇县)116项,怀远卷279项,五河卷202项,最终形成了约70万字的《蚌埠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三卷本。二是种类全。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15类,涵盖了除“民族语言”类别

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遗产;传承;保护;创新 当前,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市将民间文学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当作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久远的历史可溯源商周时期的肃慎。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我市的民间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俯拾即是,许多艺术珍品尚未被挖掘整理。仅从已经整理出来的作品中,人们便可以窥测出女真及其后裔所形成的民风、习俗、文学艺术为载体的民间文化,蕴藉厚重。数百年来,流传在海伦的民间故事,虽不是历史的直叙,但却始终保持着这一段历史投影。它由生存在蚂蚁河流域的人们世代相传而得以保留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认真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将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文艺作品保存下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于了解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的历史是不可缺少的。民间文学虽然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但却可以激发人们回顾历史,从中填补思古幽情的想像空白,藉以思考与评断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与人物。这也是“民间文学”流传的根脉所在。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晶,及时地搜集,认真地整理可以使优秀的作品得到推广。例如《蚂蚁河的故事》等脍炙人品的篇章,都是从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后经文人墨客整理加工而成的。事实证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指导民间文艺得以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作家、艺术家得到创作的借鉴;同时,认真搜集民间当前流传的作品,还可以为我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做贡献。 民间文学是人类的精神植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珍品。人类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着,女真族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因而它蕴涵着深层次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女真族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历经多少人的完善才能传到今天,这是何等的不易。众所周知,民间文学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讲述的方式在民间产生和流传的。而那些能说善讲“瞎话”的“故事大王”、“民间故事家”,大多数都是年愈古稀的老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和正在陆续地谢世而去,随着这些老人的相继作古,许多宝贵的风俗资料,民间传说在一夜之间竟成了绝响。仅从我市《民间文学故事集》的编辑工作来看,大量作品的搜集者、整理们还没有来得及见到自己搜集、整理的故事付梓成书就离开了我们。这些民间文学艺术家为民间文学遗产做了大量的抢救工作,他们对这一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他们为此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而且还有一批肚里有许多老故事的老者尚未被发现。这些老者对自己记忆中的那些“嗑儿”和“瞎话”误以为是老辈人那听来的“闲篇儿”。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把他们知道的“老故事”讲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使其流传下去。因此,许多极为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就这样相继失传了。我认为对于民间文学遗产说搜集也罢,说挖掘也罢,均不如说抢救来得准确。事实正在不断地证明着这项工作的迫切性,否则,留给我们的将是无济于事的遗憾。因此,抢救民间流传的文

浅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一)

浅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一) 论文摘要]本文从历史文化遗产含义出发,分析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重要意义;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建议。旨在呼吁全民族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界定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受到污染与损害已经触目惊心。人类的生存环境,除了直接面临着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的威胁外,还存在着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与此相对应的以商业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以致旅游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根据公约规定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属于以下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是古代的东西,是经历了百千万年而至今仍在的东西,是没有备份,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独特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以保护为主。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次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1999年lO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至2008年7月,我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成为了全世界共有的财产。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正在申报和未提级申报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典型的历史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点,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样需要我们进行保护。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云南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这个地方得到了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反之,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有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或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历史遗存丰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喻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意义。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古建筑、构筑物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我国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__618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施救式保护。这种方式主要是由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以文物保护的方式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状态,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于那些濒临消亡的项目。二是开发式保护。这种方式是由政府主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向市场参与竞争,以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借助市场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目前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抢救第一,谨慎利用”,这体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态度和原则。但是政府主导意味着主要靠政府投入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淡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文化的特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变成凝固、静态的文物。实际上,对一些具有市场潜能和开发价值,与消费者日常文化生活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采取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业开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中来,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步伐,当前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对于需要进行市场化开发的“非遗”项目,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产业聚集化发展,谋求“非遗”项目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避免分散、零散、封闭式布局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的规模不经济。由于文化产业涉及创作、制作、生产、营销等一系列经营环节,其运作需要一个从作品创作到市场销售的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因此,需要对“非遗”项目进行各环节的资源要素的集聚和整合,构建“非遗”项目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的平台。要建设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文化产业基地,选择“非遗”项目聚集能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具有良好营销环境的地区,作为“非遗”项目产业发展基地。 二是在法律框架内定位“非遗”产业化。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各有特色,对其实施产业化经营需要法律调整的重点和手段各不相同。就整体而言,应以公法为主、私法为辅。所谓公法为主,具体就是无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法还是特别法,主要体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制保护,规范国家履行管理职能和义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所谓私法为辅,具体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产业化时,应在法律体系中明确传承人权益,明确传承人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主动传承的措施与机制,使他们在“非遗”产业化中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体现他们的法定诉求,使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贡献在产业化过程中能够有所回报。 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由于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大量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失传的境地。保存这些承载着我们祖先高超智慧和辛勤汗水的独特的文化技能,就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工作。因此,政府应在规划、立法、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非遗”这种弱势文化形态的扶持,体现政府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大都在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这些地区多数都是经济落后地区。如果单纯依靠内源性资金,促进“非遗”项目产业快速成长的可能性较小,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帮助和扶植,制定有利于“非遗”项目实施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非遗”项目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专项资金”,进行专项投入,建立完善的鼓励和激励机制,比如,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前期开发进行财政补贴,引导自主开发、独立生

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化遗产是一种原生态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文化遗产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把保护文化遗产理论渗透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民间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教育;国民教育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我国于1994年在全世界率先推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增强儿童和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以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环境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已赋予环境教育以新的内容,即认为,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消亡。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共有31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发展,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这表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遗产总的来说保护不错,随着社会发展,文化遗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又被提到议程上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的范围包括:口头传承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当前广大群众对此还不甚了解。应当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文化遗产教育刻不容缓。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决不只是美术院校学生,或文物研究人员要关注的,需要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年的中国是历史的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