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年,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关于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揭开了旅游经济研究的序幕。(从统计角度,强调旅游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二】年著名经济学家孙尚清主持了《中国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提出了中国旅游业要“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把中国旅游经济的研究从理论推向实践。

【三】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应用性()产业经济学()基础性()边缘性

【四】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是旅游经济活动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

()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①平行关系,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法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等。②纵向关系,如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交通管理等。

【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六大问题)

()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

()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

()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六】旅游经济的运行

()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环节:包括旅游产品的购买与旅游产品的销售两个方面。

()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次环节:

①旅游产品购买:包括旅游产品购买发生与旅游产品购买方向两个环节。

②旅游产品销售:包括旅游市场推销与提供旅游服务两个次环节。

③旅游产品购买和销售的中间环节为旅行社的中介买卖,而旅行社又分为旅游产品批发与零售两个次环节。

【七】旅游服务贸易的形式(名词解释)

()跨境交付()境外消费

()商业存在——含义: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直接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包括境外前往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即服务提供者直接通过在外国建立商业机构为消费者服务。

()自然人流动——含义: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国的领土内提供服务,一般规模较小、时间有限。(注:目前,自然人流动仅限于技术和管理人员方面)【八】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增加外汇收入;()加快货币回笼;()扩大就业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积累建设资金;()促进贫困地区脱困。

【九】旅游产品的概念

从旅游市场角度:旅游产品是指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十】旅游产品的价值

旅游产品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十一】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

()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可以分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①基本部分是指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旅游者最根本需求的那部分效用;②附属部分是旅游产品价值构成中可有可无的部分。()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综合性和多效用性。

()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对游客来说具有暂时性。

【十二】旅游产品的价值

()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①旅游服务所凭借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的这就,向游客提供饮食和一切用品的原材料成本,旅游企业因自身经营管理和服务需要而消耗的各种物资和用品;②支付旅游从业人员用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消耗资料的价值;③旅游从业人员创造的新价值。

()旅游产品的价值量:

①旅游服务价值量的确定:高质量的服务反映旅游产品的价值高,价值量大;低质量的服务反映旅游产品的价值低,价值量小。

②旅游资源价值量的确定③旅游设施价值量的确定

【十三】旅游产品的特征

()旅游产品的额综合性;()旅游产品的无形性;()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

()旅游产品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同一性;

()旅游产品的依赖性;()旅游产品的脆弱性。

【十四】旅游产品的构成(易出选择题)

()旅游产品的一般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

①核心部分设计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

②形式部分主要与旅游产品的物质载体、形象、品牌、特色、声誉及组合方式等有关。

③延伸部分指旅游者在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时获得的各种优惠条件和其他附加利益。()旅游产品的需求构成:按旅游者需求程度不同,分为基本旅游产品和非基本旅游产品。

①基本旅游产品包括住宿、餐饮、交通、游览等;

②非基本旅游产品包括旅游购物、医疗保健服务、修理服务、通信服务、美容服务等。()旅游产品的供给构成

包括:①旅游资源;②旅游服务;③旅游设施;④旅游购物品;⑤旅游通达性。

旅游购物分类:实用品、工艺品和艺术品三个大类。

旅游通达性: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之间来回移动的方便、快捷、通畅的程度,具体表现为进出旅游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和时效标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查:①是否有完善、发达的交通网络;②是否有方便的通信条件;③出入境手续的繁简程度;④安全的社会条件。(易出名词解释)

【十五】旅游产品的构成关系

()互补关系:①各个功能不同的组成成分协调发展,如食住行游购娱等;②各个功能不同的组成成分之间在经营成果上相互影响。(旅游产品内部的互补关系,是由旅游需求的综合性决定的)

()互代关系:指旅游产品中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组成成分间相互替代的关系。如汽车、火车、飞机等。

()重点:互补关系和互代关系的转化(注意)

①互补关系向互代关系转化:这种转化是由旅游者需求多样化和旅游企业经营的多样化促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经营范围,为旅游者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服务。当旅游企业向旅游者提供多样化的一条龙服务使,互补关系就会变成互代关系。

②互代关系向互补关系转化的几个方面:

?当供给小于需求时,提供相同单项产品的旅游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解燃眉之急。

?提供相同服务功能的单项旅游产品一般都有高、中、低等多档次。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提供相同服务的各企业相互联合,优势互补,共同促销,共创旅游产品的形象,增

旅游经济学复习

1.旅游经济学的发展: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后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时期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2.1899年,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 花费》,揭开了对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序幕。 3.第二个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这个时期旅游活动已由北美、西欧两个区域迅速 扩散到全世界,大众旅游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旅游经济活动已深入全国和全球的经济活动中。 第二个时期研究较为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旅游业的性质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特点 ◇2关于旅游供需关系和市场营销 ◇3关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关于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 4.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2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3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 ○4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型交叉学科 5.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类的应用学科,经济学理论是旅游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经济学与旅游经济学是一般经济规律与特殊经济规律,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旅游经济学是与旅游学并列的基础性学科,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3)旅游经济学与其它旅游学科的关系 第一类是与旅游经济学呈平行关系的学科,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法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等(社、法、美、心、地) 第二类是与经济学科呈纵向关系的学科,如,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的延伸),旅游饭店学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车船管理(属于旅游企业管理)。旅游经济学与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市,管,饭,车、行) 6.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7.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这一内在矛盾,其外在表现是旅游者、旅游经营者与旅游目的地 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 8.旅游经济学的四个研究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9.旅游经济的概念:是以旅游目的地为载体,基于旅游产品的供求关系,形成旅游者和 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 10.旅游经济主要由3大要素构成,即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经营者 11.对旅游经济概念的理解: (1)旅游经济活动由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双方互动构成 (2)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之间联系的焦点是旅游产品。 12.旅游经济现象: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了市场交换形式所构成 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13.旅游企业集群化: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 集合(1998,波特《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简述 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20岁时,以GPA为A的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学位。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保罗·道格拉斯以学会会长的身份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John Bates Clak)奖章授予了当时未满40岁的萨缪尔森,并预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将有无可限量的前途。果然,萨缪尔森不负所望,23年后便获得了世界经济学的最高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就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我正就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就是西方最流行的经济学科学教书与读物。60年来,《经济学》历经挑战与考验,但仍然无人能撼动其地位。萨缪尔森不仅开创性地为现人经济学设立了框架与标准,而且60年来孜孜不倦,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锤炼得近乎完美。

一、写作思路 首先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就是其写作思路,在讲每一章节的过程中都会秉承一种思路:先整体叙述一下每一章节的背景,然后针对所要叙述的内容进行数据的搜集,经过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数据在进行进一步整理,使其成我们熟悉的折线图、柱状图、数据表等形式,让我们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还会给出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这样一种瞧似简单易行,却写得处处细心、耐读的一种写法、思路,实则让人佩服,并且给读者一个条理很清晰的脉络。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就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的课本更简单,越就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此书的一大特点就是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与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二、内容编排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第一编就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第二编就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与产品市场,第三编就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与资本,以上

旅游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旅遊經濟學複習資料 第一章 P9 旅遊產品的兩個定義(簡答) 1.旅遊產品是指旅遊經營者憑著旅遊吸引物、交通和旅遊設施,向旅遊者提供的用以滿足其旅遊活動需求的全部服務。 2.旅遊產品是指遊客花費了一定的時間、費用、精力所換取得一次旅遊經歷。 P14什麽是旅遊經濟學 旅遊經濟學研究對象就是研究由旅遊者的空間位移而引起的旅遊客源地、旅遊目的地和旅遊連接體三者運動表現出的經濟現象、經濟關係以及經濟規律的科學。 P14旅遊經濟學的特殊性 1.需求流動型的群簇經濟 2.內生信息化與誠信要求的經濟 3.本地化剛性的經濟 4.主體共享的經濟 5.敏感而頑強的經濟 第二章 P45 什麽是旅遊 旅遊是在工業環境下,非定居者出於消遣、休閒的目的,前往相應目的地的旅行以及停留。 第三章重點!! P57 什麽叫資源 資源存在於自然地或社會的環境下,經過一定的組織開發和經營,能發揮經濟和社會的客觀事物和現象。 資源是自然的存在物,是一種中性材料,只有與一定的技術、知識等結合在一起時,它才會有價值,會進一步吸引更多旅遊者前來利用它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P58旅遊資源的國家定義(名詞)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都可視為旅遊資源。 P58旅遊資源的分類 1.按其存在方式:可分為自然性旅遊資源、人文性旅遊資源、社會性旅遊資源三大類。 2.按開發程度不同:可分為潛在旅遊資源和現實旅遊資源。 P58 旅遊資源的特點 1.從概念出發,旅遊資源具有特指性。 2.從空間分佈出發,旅遊資源具有區域性。 3.從主體出發,旅遊資源具有對象性。 4.從旅遊演變出發,旅遊資源具有發展性特點。 5.從利用角度出發,旅遊資源具有重複使用性特點。 P61旅遊目的地的定義 旅遊目的地是擁有特定性質旅遊資源,具備了一定旅遊吸引力,能夠吸引一定規模數量的旅遊者進行旅遊活動的特定區域。 P61旅遊目的地形成條件(簡答) 1.要擁有一定數量的旅遊資源 2.要擁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和專門設施 3.要有一定的旅遊者流量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单选5*1=5 多选5*2=10 名词5*3=15 简答5*8=40 案例分析1*10=10 论述2*10=20 1.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2.旅游经济活动: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3.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最后撤出市场的全过程。包括: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4.旅游需求: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人们,为了满足其对旅游活动的欲望,愿意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所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 5.旅游供给: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旅游经营者愿意并且能够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6.旅游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旅游产品的供给量与该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旅游产品价格提高,旅游供给量就会增加;旅游产品的价格降低,旅游供给量就会减少。 7.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旅游需求对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动反应程度。 8.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竞争。 9.完全垄断:一家厂商单独生产一种或数种物品,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可以替代的其他物品,因而完全垄断厂商对其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具有很大的控制权。 10.垄断竞争: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状况。 11.寡头垄断:市场被几家大企业所垄断,对价格和产量有很大影响。 12.旅游市场细分:根据旅游者的差异,把一个整体旅游市场划分成若干消费者的市场分类过程。 13.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14.乘数效应:某行业一笔投资和收入不仅能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连锁反应,最终会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款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就是乘数效应。 15.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所做的长期谋划和指导原则。 16.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旅游经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②旅游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内在矛盾和外在表现 ③内在矛盾:需求与矛盾的矛盾④外在表现:主要是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国或政府在利益上的矛盾。 17.旅游经济产业化的标志:(1)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2)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3)旅游经济运行的规范化 18.为什么说产业革命为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1)从旅游需求方面看:①产业革命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旅游需求 Ⅰ.居民收入水平提高Ⅱ.工厂制的建立 2)从旅游供给方面看:②产业革命为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技术条件(交通运输) ③各种专门从事旅游服务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旅游经济的产生(184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

旅游经济学第二章试题

第二章考试试题 2012年1月 1.旅游需求的指向性包括旅游需求的________和________。 单选:1.旅游产品价格不变,而影响旅游需求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旅游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以下因素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是( ) A.客源地政府放宽居民出境旅游所携外汇限制 B.目的地国家通货膨胀率大大高于客源地国家 C.客源地国家提高出境税收 D.客源地国家货币相对目的地国家货币贬值 2.旅游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当其价格下降的时候,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变动方向以及销售总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变动方向分别是( ) A.正方向;正方向 B.正方向;反方向 C.反方向;正方向 D.反方向;反方向 3.以下各项测量旅游需求的指标中,能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产生外出旅游需求能力的指标是( ) A.旅游支出 B.游客人均支出 C.出游频率 D.出游率 多选:1.下列旅游需求预测方法中,属于定性分析方法的有( ) A.趋势分析法 B.专家意见法 C.经理评判意见法 D.营销人员意见法 E.旅游意向调查法 名词解释:1.有效旅游需求 2.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 计算题:七、计算题(本大题10分) 2006年我国某航空公司由x国飞往我国的机票为400美元,年乘客为60000人,我国某旅行社为x国旅游者制定的包价旅游产品每人每天80美元,年接待x国旅游者65000人;2007年因燃油价格上涨,该航空公司将机票提高到430美元,年乘客降至50000人,由于航空机票价格上调,该旅行社也将其包价旅游产品提高至每人每天85美元,年接待x国旅游人次减至62000人,求该航空公司机票提价10%,则对该旅行社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运用点弹性公式计算) 2011年10月 1.旅游需求预测按照预测方法分为___ _____和__ _______。 单选: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会随着旅游产品价格的升降而呈现怎样的变化?() A.同向 B.反向 C.螺旋式 D.随机性 2.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同旅游需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是()

旅游经济学读书笔记

旅游经济学 ——读书笔记 旅游产品研究及开发 ——读书笔记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的基本“细胞”,现代旅游活动之所以具有经济性,就在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双方要交换旅游产品。因此,我们要了解和研究旅游产品的含义,旅游产品的概念、价值构成和主要特征;并要在分析旅游产品构成的基础上,研究旅游产品构成中的内外部关系,旅游产品开发内容及原则,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 一、旅游产品的含义 (1)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旅游产品从本质上来说是旅游者购买的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 旅游产品按照在市场交换中存在的形式不同,具体又可以区分不同的形态,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概念体系。其一是单项旅游产品;其二是组合旅游产品;其三是整体旅游产品。 从以上概念看,旅游产品既不同于工农业生产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一般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性产品,它是一种特殊产品,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旅游产品是一种整体性产品。第二,旅游产品是一种动态性产品。第三,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性产品。 (2)旅游产品的价值 旅游产品同其他劳动产品一样,都可以在市场上共买卖双方进行交换。因此旅游产品也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的属性,既使用价值和价值。 1、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其具有某种满足人们需要的效用。旅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既具有一般商品的这种属性,能够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同时它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品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可以分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综合性和多效用性;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对游客来说具有暂时性。 2、旅游产品的价值

中央电大《旅游经济学(专科)》 2008年7月期末试题及答案重点

试卷代号:247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来源:河南学历考试网 https://www.doczj.com/doc/ea14298818.html, 旅游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 , 其序号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20分 1.1845年,预示一种新的旅游生产方式的出现,旅游经济进入专业化阶段的标志是 ( 。 A.蒸气机的出现 B.渡假胜地的形成 C.托马斯库克公司的成立 D.人造旅游物的兴起 2.商品化阶段,系统介绍古代旅游的著名事件和旅游特色的著作是( 。 A.《旅游学》 B.《旅游学一要素·实践·基本原理》 C.《旅游学概论》 D.《旅游学原理》

3.利比亚、贝宁、马耳他、塞浦路斯等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属于( 。 A.美国模式 B.西班牙模式 C.印度模式 D.岛国模式 4.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和人民消费水平决定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只能采取(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A.延伸型 B.推进型 C.市场主导型 D.滞后型. 5.在旅游需求的特征中,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内涵的是( 。 A.整体性 B.多样性 C.主导性 D.高层次性 6.旅游产业的( 实质是产业结构的集约化、产业服务深入化和产业高附加值化。 A.合理化

B.高度化 C.均衡化 D.规范化 7.企业集团、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组织形态属于( 组织形态。 A.自由交易市场 B.中间性 C.科层企业 D.中介 8.下列哪种组织方式是旅游企业最常见的组织方式( 。 A.竞争方式 B.个体方式 C.团队方式 D.层级组织方式 9.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型旅游企业来说,往往会在竞争策略上选择( 。 A.价格策略 B.高质量策略 C.专业化分工策略 D.新产品策略

旅游经济学复习题

旅游经济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从旅游产业成长的演进模式来划分,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和推进型两种发展模式。 2.旅游企业()行为,是指对购买生产成本相同的同一服务的不同旅游者或中间商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同一旅游者或中间商的不同购买量以及不同时间购买相同量收取不同的服务价格的行为。 3.旅游资源具有特指性、客观性、区域性、对象性、发展性和()的特点。 4.按旅游目的地空间范围大小来划分,旅游目的地可以划分为目的地国家、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等四种类型。 5.旅游需求具有指向性特点,包括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和旅游需求的()。 6.()是指某一旅游目的地所占据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目的地的区位具体表现为它在旅游经济体系中由空间地理坐标所决定的旅游经济利益的差别。 7.旅游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旅游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旅游服务价格变化对另一旅游服务需求量变化产生的影响,测量这种影响程度的尺度就是()。 8.旅游的国际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旅游活动的国际化,一个是()。 9.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旅游价格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表现为()。

10.交通行为模型包括交通方式最优选择和()的定量确定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说明交通选择的技术性和经济性问题,后者则是说明国家相关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对人们交通方式的引导问题。 11.()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它包括旅游产业发育和旅游产业演进两层内容。 12.旅游乘数是指旅游花费(即旅游目的地的原生性旅游收入)在经济系 统中(国家或区域)导致的直接、间接和诱导性变化与最初的直接变化本身的比率。旅游乘数所指旅游花费乃是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以外来的旅游者的花费,并不包括目的地居民在当地的旅游花费,因此是一种()。 13.影响旅游产业地区结构的因素有: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旅游设施的空间分布和()。 14.()是指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业等狭义旅游业所提供的增加值,只反映旅游业所提供的部分增加值。 15.旅游地的形成条件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和()。 16.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有旅游吸引物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科技因素和预期因素。 17.对于旅行社来讲,进入壁垒的决定因素主要有网络经济和规模经济、()、营销费用以及制度与法规等四个因素。 18.旅游地区结构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旅游生产力空间地域分布的运动规律。这种运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偏移趋向:趋向于沿海地区、趋向于旅游资源丰富地区、趋向于出入境口岸和()。 19.旅游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有市场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性、外部性的存在、()和公共物品的存在。20.由旅游资源决定、其他相关因素制约的旅游者参与和选择旅游地区以及旅行方式的影响力称为()。

旅游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一、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种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总称。 三、旅游学是以世界为整体,研究旅游活动产生、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目的是揭示旅游活动的内在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 四、旅游经济学特征: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第一,揭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第二,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第三,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国提供理论基础。 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2.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3.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4.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 5.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七、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八、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类的应用学科,经济学理论在旅游经济学中也是适用的。旅游经济学规律与一般的经济规律是高兴与共性的关系。2.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它与旅游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这个角度研究旅游活动中所反映的诸关系中的经济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加深对旅游学的研究。3.旅游经济学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第一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平行关系的学科,旅游活动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纽带。第二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纵向关系的学科,旅游经济学同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它们都是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和具体化。 第二章 一、旅游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生产发展的结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旅行社是指依法成立并具有法人资格,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获取经济收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旅游企业。

旅游经济学课程讲义

第一讲导论 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旅游经济学研究范围 (一)考察社会化和商品化了的旅游活动引发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运行以及经济影响 (二)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近代工业革命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形成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出现专门服务机构 (三)分工与交易角度的逻辑 二、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 (一)概念由旅游者空间移动而引起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联结体等三者运动表现出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的科学。 (二)旅游经济研究的特殊性 1、旅游经济:需求流动型的群簇经济 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关联集约束使得价格影响需求的机制表现为一种合成价格影响机制而非自主影响机制,所以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应该通过旅游景区(点)、饭店行业、民航交通企业、旅行社等旅游相关行业共同努力、联合营销才能实现; 时空约束使得饭店集团应该是基于地域广延性分布网络化发展模式,以此分散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旅游景区应该通过供给创新致力于帮助旅游者提升其消费技术。 所以,研究问题应该从目的地的角度而非简单产业角度 2、旅游经济:内生信息化与诚信要求的经济 旅游经济运行体系中足够且可信的信息有助于降低其需求流动而非供给流动下使用价值获取方式的特殊性导致的高信息搜索成本和购买风险; 诚信的建立与弘扬尤其将通过降低签约谈判成本而有助于旅游经济规模的扩张。 3、旅游经济:本地化刚性的经济 旅游经济中生产的本地化刚性(一定程度上具有生产可分性的本地化,垂直分解)使得旅游经济具有不同于其他经济形式的规模经济实现方式,硬化了直接投资的要求;旅游经济中的住宿业中不存在着行业利润平均化的过程(营销的可分性)。 4、旅游经济:主体共享的经济 旅游经济核心依托所表现出来的共享消费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在评价产品效用时的复杂性,凸现了市场定位之于旅游体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折射出游客管理的内在要求,解释了为什么要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的问题。 5、旅游经济:敏感而顽强的经济 尽管旅游经济的运行的确存在敏感性的特征,但它更是反弹性能良好的顽强的经济。 以与脆弱性定位的区别 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略) 第三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一、各模式介绍(见书本内容) 二、旅游经济学分析要点 (一)旅游需求的产生以及来自客源地、目的地和两地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二)影响旅游者由需求转向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 (三)从目的地吸引力角度解说目的地竞争。 (四)对构成目的地旅游供给主体的厂商行为做分析 (五)旅游经济发展对目的地经济影响 (六)政府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 三、旅游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一) 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旅游经济学读书笔记_高一作文

旅游经济学读书笔记 ——读《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DavidWeaver著;杨桂华王跃华肖朝霞成海译南开大学出版社 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还未出现“生态旅游”一词。然而在21世纪开始的时候生态旅游这种休闲活动已作为全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并成为旅游学术研究的焦点。尽管有许多旅游者热衷于利用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意义——谁参与这一活动?他在哪里发生?它具备什么影响?如何对其进行管理? 人类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反思中逐渐认识到发展与环境之间的重要关系并开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途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就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旅游活动既然是人类重要的消费行为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那么可持续发展理论就理所应当地称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陈佳贵 我们的观点: 时至今日旅游产业世界范围内可谓遍地开花。由于旅游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其与自然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也已经看到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势必会反过来影响旅游本身。那么旅游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又如何实现等等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概念或实践也许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范围。

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形式的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方式。他的中心主要是体验及了解自然生态旅游应该进行合乎生态伦理道德的管理以促进其低影响、非消耗的特点而且他要定位于社区。它主要发生在自然区域并将促进这类区域的保护与保存。(范内尔1999) 生态旅游的概念应包含四个核心标准:第一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其产品的使用者要被归类于生态旅游者的话首先要符合判断“旅游者”的标准;第二生态旅游的吸引物主要是自然环境或自然环境中一些相关的组成元素吸引物还同时包括与自然环境与密切联系的文化特征;第三根据旅游动机与产品使用者和吸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旅游活动所提供的体验主要是学习、教育及欣赏体验;最后生态旅游应该体现出环境、社会——文化的可持续性其活动方式要选择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方法。 世界基金会(WWF)是研究生态旅游比较早的国际机构其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1990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是: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就是说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呢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受到干扰比较少的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两年以后他对其定义进行了修订提出“以欣赏和研究自然经野生生物以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我们的观点: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出现以来人们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

旅游经济学复习笔记DOC教学文稿

第一章导论 一.旅游经济现象 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其包含许多矛盾,最主要矛盾是旅游需求和供给。 二.旅游经济的性质 1.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 2.是综合性服务的服务活动 3.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 三.旅游经济活动的特征:大众性、全球性、综合性、特殊性四.旅游经济活动的作用 1.增加外汇活动 2.加快货币回笼 3.扩大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促进地区经济繁荣 6.促进国际交流与国家稳定 7.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五.旅游经济活动研究内容 1.旅游业的性质 2.旅游市场营销 3.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 六.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其形成过程及规律 2.研究其运行机制及实现条件 3.研究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条件 4.研究其国家宏观调控与管理 七.旅游经济学研究内容 1.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2.旅游市场及开拓策略 3.旅游经济结构域可持续发展 4.旅游收入、成本、效益 5.旅游产品消费 八.旅游经济学特点 1.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2.是一门部门经济学 3.是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4.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九.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系统分析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第一章旅游产品与开发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1.旅游市场角度定义:(1)单项旅游产品;(2)组合旅游产品;(3)整体旅游产品 2.旅游者角度定义: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经历和费用所获得的一段旅游经历和感受 3.旅游经营者角度定义:指旅游经营者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有形的物质载体,向旅游者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各式各样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二.旅游产品的特征:无形性、综合性、依存性、同一性、替代性、脆弱性 三.旅游产品的类型 1.按旅游产品的功能和市场存在形态分类 (1)观光旅游产品 (2)度假旅游产品 (3)事务旅游产品 (4)专题旅游产品 2.按开发分类 (1)全新旅游产品 (2)换代旅游产品 (3)改进旅游产品 3.按销售方式分类

旅游经济学读书笔记

旅游产品研究及开发 ——读书笔记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的基本“细胞”,现代旅游活动之所以具有经济性,就在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双方要交换旅游产品。因此,我们要了解和研究旅游产品的含义,旅游产品的概念、价值构成和主要特征;并要在分析旅游产品构成的基础上,研究旅游产品构成中的内外部关系,旅游产品开发内容及原则,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 一、旅游产品的含义 (1)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旅游产品从本质上来说是旅游者购买的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 旅游产品按照在市场交换中存在的形式不同,具体又可以区分不同的形态,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概念体系。其一是单项旅游产品;其二是组合旅游产品;其三是整体旅游产品。 从以上概念看,旅游产品既不同于工农业生产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一般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性产品,它是一种特殊产品,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旅游产

品是一种整体性产品。第二,旅游产品是一种动态性产品。第三,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性产品。 (2)旅游产品的价值 旅游产品同其他劳动产品一样,都可以在市场上共买卖双方进行交换。因此旅游产品也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的属性,既使用价值和价值。 1、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其具有某种满足人们需要的效用。旅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既具有一般商品的这种属性,能够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同时它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品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可以分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综合性和多效用性;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对游客来说具有暂时性。 2、旅游产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旅游产品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同其他任何产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其价值是指凝结在旅游产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的一般劳动。与一般产品相比,旅游产品在价值构成、价值决定和价格形成等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3)旅游产品的特征 1、旅游产品的综合性

中央电大《旅游经济学(专科)》 月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47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来源:河南学历考试网 https://www.doczj.com/doc/ea14298818.html, 旅游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 其序号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旅游供给弹性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价格稍有变化,便会引起旅游供给量更大幅度的变化。此时,旅游供给曲线表现得非常平缓,下面哪个选项是正解的?( ) A.Es-0 B.Esl 2.北京是天津、河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的( )客源地。 A.全国性 B.区域性 C中转性 D.临时性 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 ) A.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 B.旅游产业的敏感性 C.旅游产业生产的非物质化 D.旅游产业的综合性 4.旅游消费涉及“吃、住、行、游、娱、购”多方面,体现了旅游消费的( )。 A.大众性 B.持续性 C.广泛性 D.综合性 5.旅游交通网络越发达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流越密集,这说明旅游客流分布在地域上具有( )。 A.和时间成正比 B.不平衡性 C盲目性 D.选择性 6.旅游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 )三个要素构成的,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经济活动也都是围绕着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A.旅游联结体 B.旅游者 C.旅游资源 D.旅游目地的 7.旅游客源地输送客源的规模首先取决于这个地区的( )。 A.人口结构 B.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 C.总人口规模 D.消费习惯

8.度假游属于( )。 A.高端游 B.中端游 C.低端游 D.以上都不是 9.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行、游、住、食、购、娱”这体现了旅游行业管理( )。 A.基础的脆弱性 B.幅度的宽泛性 C.要素的综合性 D.政策性 10.根据客源地内旅游经营商的( ),可以将旅游经营商划分为旅游批发商、旅游零售 商和旅行代理商三类。 A.性质 B.职能以及作用 C.注册资本 D.规模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划“√”,错 误的在题后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J 1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由旅游者的空间移动而引起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 旅游联结体三者运动而表现出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 ( ) 12.通常而言,旅行距离越短,旅行费用越可能成为人们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主要影响因 素;随着旅行距离的增加,旅行速度将成为人们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 ) 13.由于旅游产品生产能力缺乏刚性,因此,相同产品竞争定价模式便成为旅游企业价格 决策中的一个重要模式。 ( ) 14.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 ( ) 15.旅游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寡头垄断市场。 ( ) 16.所谓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进入目前业务的供应阶段或使用阶段,实现在相关产品链上 的延长。 ( ) 17.旅游目的地能否及时扩大旅游供给的规模,提升旅游供给的质量,其中一个关键的影 响因素是它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一点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尤为重要。 ( ) 18.在影响旅游需求的诸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将引起旅游需求量的相应变 化,这种反应特点叫旅游需求弹性。 ( ) 19.旅游经济长期发展的要求和国内旅游发展的现状必然决定旅游产业地区结构从目前 以重点城市为主体逐渐转向以城市为依托,各地区共同发展的旅游产业地区结构。 ( ) 20.合理的旅游产业行业结构的主要标志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在质的关系上表现为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1899年,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关于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揭开了旅游经济研究的序幕。(从统计角度,强调旅游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二】1987年著名经济学家孙尚清主持了《中国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提出了中国旅游业要“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把中国旅游经济的研究从理论推向实践。 【三】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1)应用性(2)产业经济学(3)基础性(4)边缘性 【四】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是旅游经济活动分析的理论基础。(2)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 (3)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①平行关系,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法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等。②纵向关系,如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交通管理等。 【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六大问题) (1)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2)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 (3)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4)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 (5)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六】旅游经济的运行 (1)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环节:包括旅游产品的购买与旅游产品的销售两个方面。 (2)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次环节: ①旅游产品购买:包括旅游产品购买发生与旅游产品购买方向两个环节。 ②旅游产品销售:包括旅游市场推销与提供旅游服务两个次环节。 ③旅游产品购买和销售的中间环节为旅行社的中介买卖,而旅行社又分为旅游产品批发与零售两个次环节。 【七】旅游服务贸易的形式(名词解释) (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含义: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直接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包括境外前往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即服务提供者直接通过在外国建立商业机构为消费者服务。 (4)自然人流动——含义: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国的领土内提供服务,一般规模较小、时间有限。(注:目前,自然人流动仅限于技术和管理人员方面)【八】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增加外汇收入;(2)加快货币回笼;(3)扩大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产业;(5)积累建设资金;(6)促进贫困地区脱困。 【九】旅游产品的概念 从旅游市场角度:旅游产品是指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十】旅游产品的价值 旅游产品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十一】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 (1)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可以分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①基本部分是指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旅游者最根本需求的那部分效用;②附属部分是旅游产品价值构成中可有可无的部分。(2)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综合性和多效用性。 (3)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对游客来说具有暂时性。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单选5*1=5 多选5*2=10 名词5*3=15 简答5*8=40 案例分析1*10=10 论述2*10=20 1.旅游经济学:就是以经济学得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得学科。 2.旅游经济活动:就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得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得各种经济现象与经济关系得总与. 3.产品生命周期:就是指一个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最后撤出市场得全过程.包括: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4.旅游需求: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得人们,为了满足其对旅游活动得欲望,愿意在一定时间与价格条件所购买得旅游产品数量。 5.旅游供给:在一定时期与一定价格水平下,旅游经营者愿意并且能够向旅游市场提供得旅游产品得数量。 6.旅游供给规律: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某旅游产品得供给量与该旅游产品得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条件下,旅游产品价格提高,旅游供给量就会增加;旅游产品得价格降低,旅游供给量就会减少。 7.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旅游需求对于各种影响因素得变动反应程度。 8.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指不受任何阻碍与干扰得市场竞争. 9.完全垄断:一家厂商单独生产一种或数种物品,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可以替代得其她物品,因而完全垄断厂商对其产品得价格与产量具有很大得控制权。 10.垄断竞争: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得市场状况。 11.寡头垄断:市场被几家大企业所垄断,对价格与产量有很大影响。 12.旅游市场细分:根据旅游者得差异,把一个整体旅游市场划分成若干消费者得市场分类过程。

13.旅游消费结构:就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消费得各种类型得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得比例关系。 14.乘数效应:某行业一笔投资与收入不仅能增加本部门得收入而且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连锁反应,最终会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款得国民收入得增加量,这就就是乘数效应. 15.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产业得发展所做得长期谋划与指导原则。 16、旅游经济学得研究对象:①旅游经活动得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得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②旅游经济学主要研究得就是:旅游经济活动中得内在矛盾与外在表现 ③内在矛盾:需求与矛盾得矛盾④外在表现:主要就是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与旅游目得地国或政府在利益上得矛盾. 17、旅游经济产业化得标志:(1)旅游消费需求得集中化(2)旅游生产供给得专业化(3)旅游经济运行得规范化 18、为什么说产业革命为旅游经济活动得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1)从旅游需求方面瞧:①产业革命为旅游经济得发展创造了大量得旅游需求 Ⅰ、居民收入水平提高Ⅱ、工厂制得建立 2)从旅游供给方面瞧:②产业革命为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得物质技术条件(交通运输) ③各种专门从事旅游服务机构得建立,标志着旅游经济得产生(184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得第一个专门从事旅游服务得公司) 19、旅游产品得构成: (一)旅游产品得一般构成: ⑴旅游产品得核心部分⑵旅游产品得形式部分⑶旅游产品得延伸部分 (二)旅游产品得需求构成: ⑴基本旅游产品⑵非基本旅游产品 (三)旅游产品得供给构成: ⑴旅游资源⑵旅游服务⑶旅游设施⑷旅游购物品⑸旅游通达性 20、旅游供给之间存在哪些矛盾,原因就是什么? ㈠供给与需求在数量上得矛盾:主要表现在旅游供给或旅游接待能力旅游总人次上得矛盾 原因:旅游需求得不确定性,旅游供给得稳定性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旅游经济学》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7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旅游经济学》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75)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伴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业逐渐从传统的服务业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以旅游经济活动为中心,根据旅游者需求把多个企业和行业集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综合性服务的新兴产业。这部份内容体现了旅游经济产业化具体标志的哪个方面?( ) A.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 B.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 C.旅游经济运行的规范化 D.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化 2.无论旅游价格如何变动,旅游供给都不发生变化。此时,旅游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Es=0 B.Esl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旅游产业行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A.旅游者的消费倾向 B.国家产业政策 C.旅游消费形式与规模 D.社会生产力水平 4.北京是天津、河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的( )客源地。 A.全国性 B.区域性 C.中转性 D.临时性 5.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的主观条件是( )。 A.闲暇时间 B.旅游动机 C.支付能力 D.以上都是 6.哪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产生要求有这两个重要前提:一是国家干预和控制经济的历史传统,二是短时间内有快速推进旅游产业成长的战略目标?( ) A.市场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B.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C.推进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D.延伸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7.旅游客源地输送客源的规模首先取决于这个地区的( )。 A.人口结构 B.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 C.总人口规模 D.消费习惯 8.与一般公共交通相比,旅游交通更注重( )。 A.舒适性 B.游览性 C.季节性 D.区域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