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论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论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论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论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 武汉辦證https://www.doczj.com/doc/ea2657450.html,/编辑:王鹏来源:新浪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可以预见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将会更加频繁,研发费用将会不断加大投入, 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因此,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对研究和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的修改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的国际间比较以及新旧准则的比较,分析会计准则修改的合理性和和缺憾,探索适合我国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各国准则,新旧会计准则,比较

Abstract

In the times of informational economics, a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improves continuously, it can be forecasted that the R&D activities of the enterprises will be more frequent, and the investment in R&D expenditure will be more. That will help the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ir abiliti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us, the accounting settlement of R&D expenditure will influence them more and more.

In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issued on Feb.15, 2006, the amendment about the accounting methods of R&D embodies the trend of approximation between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text will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about this amendment of accounting methods for R&D 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w one and the old one. Then it will also explore the suitable accounting methods of R&D expenditure for China.

Key words: R&D, accounting treatment,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hina’s New Accounting Principles, comparison

目录

一、序言••••••••••• ••••••••••• ••••••••••• ••••••••••• ••••••1

二、文献回顾••••••••••• ••••••••••• ••••••••••• ••••••••••• ••1

三、对研发活动的含义、过程、特征的研究••••••••••• •••••2

(一)研发活动以及研发费用的含义•••••••••••

••••••••••• •••••2

(二)研究开发过程的介绍••••••••••• ••••••••••• ••••••••••• ••3

(三)研究开发活动的特征••••••••••• ••••••••••• ••••••••••• ••3

四、发达国家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的阐述••••••••••• ••••••••••• ••••••••••• ••••••••••• ••••••••••• ••4

五、新旧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和分析••••••••••• ••••••••••• ••••••••••• ••••••••••• ••••••••5

(一)旧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分析••••••••••• ••••••••••• •5

(二)新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规定••••••••••• ••••••••••• •5

(三)新旧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 ••••••••••6

(四)新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缺憾••••••••••• ••••••••••• •8

六、结论和建议••••••••••• ••••••••••• •••••••••••

••••••••••8

(一)结论••••••••••• ••••••••••• ••••••••••• ••••••••••• •••••8

(二)建议••••••••••• ••••••••••• ••••••••••• ••••••••••• •••••9

参考文献••••••••••• ••••••••••• ••••••••••• ••••••••••• ••••••9

一. 序言

2006 年2 月9 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纲要》指出,将使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到2020 年提高到2.5% 以上,同时,还强调要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此外,国务院还在2 月16 日发布的《关于实施〈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中提出,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企业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在政策上给予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对研究和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的修改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

本文希望通过对研发活动的含义、过程、特征的研究,对研发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通过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间比较以及新旧准则的比较,分析会计准则修改的合理性和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且密切结合我国的国情,探索适合我国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方法。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和目的的介绍;其次文献回顾,然后是对研发活动的含义、过程、特征的研究;第三部分是发达国家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的相关规定的阐述;第四部分是新旧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和分析;最后是结论和对我国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一些建议。

二. 文献回顾

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发达国家都已经以会计准则的形式确定下来。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2号公告——研究与开发费用规定:当期发生的研发费用应全部作为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研发活动结束后,不论成功与否,均不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值得说明的是,就计算机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如何进行处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做出过特别规定,即FASB指出:对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发生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成本,一旦技术可行性得以确认,就应该确认为资产。

国际会计委员会第38号准则:将研究与开发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如不能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那么该企业应将项目支出均视同研究阶段的支出处理)。相应地,要求研究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支出是否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则要看开发费用是否符合特定的条件,如符合它确认的五个条件时,才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英国标准会计实务公告第13号规定:研究与开发支出应区别进行处理,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开发研究三种类型予以划分。前两种类型的支出,则应在发生当时计入损益;而如果是开发支出,也通常应在发生时计入损益。除非出现特定情况,可以递延摊销。这些特定情况包括:研究属于专题项目,费用可以单列;研究取得的成果把握性极大,并能以收抵支;公司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支持研究项目的完成。

我国的旧准则效仿美国: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我国旧准则对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方法,有其一定的时代背景,主要出于谨慎性和稳健性原则的考虑。但是费用化处理的方法,在国内会计界一直存在在争议。

比如:李定安、翁少佳撰稿的《浅议研发费用改进的会计处理》,李健撰写的《借鉴国际经验改进我国研发费用会计处理》,都表达了我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不要一味追求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处理,应该实行有条件的资本化。

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下,2006 年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按本准则规定处理。研究费用依然是费用化处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

新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体现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为此,国内学者纷纷发表了相关的文章进行比较。

比如:曾爱民撰写的《新旧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之比较研究》、王希江撰写的《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影响探讨》。这些论文都肯定了新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但也指出了新准则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文希望通过进一步对研发活动的含义、过程、特征的研究,对研发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针对探索适合我国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方法。

三. 对研发活动的含义、过程、特征的研究

(一)研发活动以及研发费用的含义

研发费用是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时发生的支出。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耗费的材料;所用设备的折旧;为研究与开发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研发人员工资、福利;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承担部分研究开发工作支付的费用等。 各国会计准则对研究与开发活动有不同的定义:

(1)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对研究与开发分别进行了定义。研究: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和有计划的调查;开发:指在开始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待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计划或设计。

(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二号将研究定义为:为了获取有助于形成新的或实质性改进的产品、服务、工序或技术的新知识而做的有计划的努力;将开发定义为:在商业生产或使用之前,利用研究成果制定计划生产预期的新产品或实质性改进现有产品。

(3)我国2006 年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

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研究是一个技术可行性的探索阶段,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不具有确定性,因此研究支出所形成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而开发活动是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将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阶段,因而带来经济效益的确定性相对较高,因此开发支出形成未来经济效益的可能性就较大。

费用的确认有两条标准:一是权责发生制;二是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研究与开发活动有其独特的性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与研究与开发活动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是将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全部支出列为资产而后在其收益期间分摊,还是将研究与开发的支出全部费用化就很难确定。

(二)研究开发过程的介绍

企业的研究开发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内部研发)、合作研发。 与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较,国内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整体上自主创新的能力薄弱,企业对创新的有效需求不足。较多企业处于引进技术,加以消化的阶段,内部研究开发支出水平较低,而且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对于研发活动在创造企业价值中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研发信息没有得到重视。

但是在规模经济的优势发挥殆尽时,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企业逐步实现研发费用内部化,研究开发的支出必然增大,对于研发信息的需求状况就会发生变化。另外,许多较大规模公司的研发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即合作研发,甚至实现了研发的国际化,例如海尔集团,这就会产生并购在制研发等问题,准则的完善必然也要考虑这种趋势。

(三)研究开发活动的特征

研发活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具有投资活动的一般特性,即时间性和风险性。研发活动又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比一般投资活动更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风险是投资活动的一般特性,但由于研发活动是建立在新的科学知识或技术原理基础上的高度激烈的商品和技术竞争,只有在研发成果可以转化为商品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收益,因此,研发活动具有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其他的投资活动。

研发活动的风险主要包括:

①技术风险

由于受技术规律、技术垄断、产品标准化、技术的工业支持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研发成果不可预测,有失败的可能性。

②经营风险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瞬息万变,企业的管理者在确定研发活动的发展方向时出现失误、资金渠道不顺畅、技术骨干离职等因素,都会导致研发活动半途而废而无功而返。

③行业风险

如果同行业竞争者的研发活动领先于企业,或者企业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工作不到位,则意味着企业竞争的失败。

④环境风险

如社会意识形态、法律及生态环境、国家政策、重大政治事件等,都会给企业的研发活动带来风险。

(2)计量困难

知识的投入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通常导致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的生产能力是以原有生产要素和新投入生产要素之和为依据来测算的。但知识的创造和投入并不一定代表与经济相关的知识存量的增加。这是因为:

①研发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需要时间,有的甚至经过数年才能取得正的现金流量。

②知识本身就是无形的、难以量化的,从而也是难以计量的。

③新知识的投入有可能导致原有知识存量中的部分知识陈旧过时甚至失效。这就使得知识的累计投入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的关系。

因此,对企业而言,研发活动的确认和计量具有很大的弹性。

四. 发达国家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的阐述

1. 美国准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规定:当期发生的研发费用应全部作为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研发活动结束后,不论成功与否,均不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值得说明的是,就计算机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如何进行处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做出过特别规定,即FASB指出:对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发生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成本,一旦技术可行性得以确认,就应该确认为资产。

2. 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将研究与开发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如不能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那么该企业应将项目支出均视同研究阶段的支出处理)。相应地,要求研究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支出是否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则要看开发费用是否符合特定的条件,如符合它确认的五个条件时,才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3. 英国准则

英国会计准则规定:研究与开发支出应区别进行处理,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开发研究三种类型予以划分。前两种类型的支出,则应在发生当时计入损益;而如果是开发支出,也通常应在发生时计入损益。除非出现特定情况,可以递延摊销。这些特定情况包括:研究属于专题项目,费用可以单列;研究取得的成果把握性极大,并能以收抵支;公司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支持研究项目的完成。

4. 法国准则

法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当其属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时,可予以资本化,并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摊销。

5. 荷兰准则

荷兰规定,研究开发费用只要在预期具有未来效益即可予以资本化,列在资产负债表中,并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摊销。

6. 日本准则

日本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符合一定条件时(预计未来收入超过该项费用),可予以资本化,并在5年内注销,不过其实务中采用较为稳健的直接冲销法。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费用化处理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国家主要有美国等国家。这些国家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全部作为期间费用, 直接计入企业当期损益。

2. 资本化处理方法。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国家主要有荷兰以及瑞士等国家。这些国家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归集起来, 等到无形资产开发成功取得收益时开始予以摊销, 这种方法假定企业在连续几年内有若干个研究开发项目, 其中一定会有一些项目取得成功并获得收益, 因而将其收益与前面已经归集的费用相配比。

3. 有条件地资本化处理方法。目前采用这种方法的国家有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 另外, 国际会计准则也推荐这种方法。该方法是将符合一定条件的研发费用资本化, 其他的研发费用则在发生当期就记入当期的期间费用。

五. 新旧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和分析

(一)旧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分析

我国2001年出台的《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旧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其实就是费用化的处理方法。

将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存在以下缺陷:

1. 严重背离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往往需要花费巨额的研发成本,而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只占总支出的很少一部分。如果其入账价值按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认,则根本不能代表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2. 过分强调谨慎性原则,忽视了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协调和统一。

将研发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费用发生当期的资产和收益被严重低估,而使以后会计期间的收益被严重高估,人为地扭曲了各个会计期间的收益。在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同时却违背了可靠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这不利于企业不同期间经营成果的客观评价。

3. 不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容易助长企业的短期行为。

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国有资产管理者为保证近期的资产收益率、追求短期的账面高额利润,会减少当期的研发费用,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企业无法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反映其在这方面的大量投入,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理念下也将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评估。

4. 未能体现重要性原则,不利于无形资产研发的投入产出分析。

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无法体现研发费用的重要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将无形资产的研发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便于考核其投入情况,也使未来产生的收益失去了分析比较的基础。

(二)新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规定

2006 年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按本准则规定处理。研究费用依然是费用化处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定义,新会计准则有以下具体规定:

首先,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而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下列各项时,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1)从技术上来讲,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此外,关于研发支出被确认为无形资产以后的后续计量问题:

研发支出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后,应当按照对无形资产的后续处理方法进行相关的摊销和计提减值准备和相关披露。具体如下: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

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企业在期末应按无形资产期末计价的方法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计量,计提无形资减值准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除了应该在附注中披露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积摊销额及累计减值损失金额、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等相关情况之外,还应该对企业当期确认为费用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进行披露。

(三)新旧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

新准则改革了旧准则中研究开发支出一律费用化的规定,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资本化。对比旧准则,新准则的这一规定在以下方面更具合理性:

1. 符合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FASB 概念框架指出会计报表要素确认的四项标准为可定义、可计量、相关性、可靠性。资产确认和计量的要求是:企业拥有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自主研究与开发的项目由企业控制或拥有使用权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开发费用本身是作为历史成本出现的,因此货币计量也是不成问题的;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经过管理层的可行性研究,并通过股东大会、监事会等有关各方的理智表决之后才开始的开发活动,其成功转化为商品的概率是很大的。同时将开发活动放在一个较长时间来看,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也会很小,而且企业的研发项目一般并不是只有一个,同一时期内企业可能对多个研发项目进行投资,虽然单个项目成功的概率较小,但多个项目的组合就能基本确保有一定数量的项目成功,也就是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具有可能。大量事实证明,开发费用投入高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比如,近十年来,中兴通讯公司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超过90%,而美国微软今天的产品Windows XP、Office XP里面的关键核心技术,80% 都是微软中国研究院在五、六年以前进行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2. 能更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开发支出为企业的投资者和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关于企业革新活动进展和成功可能性的信息,开发费用资本化后作为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可以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管理层对无形资产预期收益评估的信息。

3. 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研究与开发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研究活动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基础阶段,能否带来经济效益非常不确定,而且受益对象不明显,而开发活动是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比研究阶段更进一步,带来经济效益的确定性高,并且受益对象是特定的产品,所以将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在开发成功时进行将其资本化,不成功还是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比单一的费用化或单一的资本化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4. 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开发活动成功取得的回报数额巨大,回报期较长,而开发费用在开发期间往往金额较大,若一概作费用化处理,那么开发期间的利润相对就低;而开发成功后在该成果受益期间的利润不仅因没有分摊开发费用相对偏高,还会因研究成果产生效益而增加,开发期间和受益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严重不配比,影响核算的正确性和企业不同期间经营成果的可比性,不利于企业对不同期间经营业绩的评价。

5. 符合真实性原则。

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研发活动更为频繁,上文已经述及,企业的开发活动一般

在总体上都能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这样将开发费用资本化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而如果对其直接费用化,报表的使用者就很难从会计报表中了解该公司拥有的高新技术的含金量,也无法了解企业在研发方面是否投入和投入多少。

6. 符合一致性原则。

20 世纪70 年代以前,企业主要从科研机构购买科研创新成果,企业自身开展研发活动较少,在现有的会计体系中,对企业从外部购入的科研成果以专利权等形式将购买价格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价值,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如果对企业自行研发的项目却不分情况全部直接费用化,显然违背了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原则。

7. 符合相关性原则。

企业披露的信息在时空上要具有前瞻性,只有具有前瞻性才具有相关性。知识经济条件下,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因素不再单纯依靠财务资本,而主要依靠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投入。决定企业长期生存的不再是企业现有的盈利点,更主要是靠搞研究、开发与创新。研发能力与与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一步的优势,企业在投产现有产品的同时,有可能已在进行若干个后续产品的开发和试投产。因此,信息使用者要求企业披露的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现有的财务状况,还应当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创新能力,否则信息的有用性就无法实现。

8. 更好地协调谨慎性与相关性原则。

单一的费用化能很好地遵循谨慎性原则,但损害了相关性原则,而单一的资本化能很好地遵循相关性原则,但又忽视了谨慎性原则。一定条件下资本化能很好地协调谨慎性与相关性原则,既可以避免费用化带来的资产低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化所带来的风险。 9.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开发费用本质上是资本化支出,具有明显的后效性。开发经费投入后,其效果可能要经过数年才能体现出来。由于管理者的任期并不是永久性的,如果把开发经费支出作费用核算,该项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引起本期利润的下降。管理者不愿因为业绩下降而引起投资者的不满,也不想看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果,于是就减少开发经费支出。这样短期利润数字可能比较好看,却损害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而资本化处理则会纠正这种倾向,并保持企业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10. 有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从近年来美国、日本、香港和中国内地等地股市看,科技类股票的市盈率普遍高于其他各类股票的市盈率,这说明“科技含量”已成为企业价值的组成部分。开发费用资本化会增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的动力,也就能更多地增加企业的价值。

11. 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经济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融合起来,世界各国间的投资和对外贸易更加自由化,环境的变化就必然要求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采用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及英国会计准则规定的做法相一致,这样,可以缩小与国际之间的差异。因此,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对比2001年的相关会计准则规定,新准则关于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必然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投入研究和开发项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期成长能力。

(四)新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缺憾

虽然新准则在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面比旧准则更趋合理,但毋庸讳言,新准则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新准则增大了非科技及创新企业的会计处理难度

对于非科技及创新企业来说,研发费用往往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相对来说,会计人员

的素质往往不够高。因此对于研发过程的细分,也加大了这些企业的会计处理难度。

2. 新准则增大了科技及创新类企业利润操控的空间。

正如上文所述,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满足准则所规定的五个条件等,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因而新准则的这些规定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企业只需“合理”地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也就决定了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从而轻松达到操纵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

3. 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

表面上看,新准则已经较为完善,但一旦展开实际操作,新准则的相关规定会变得难以把握。尽管新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将“研究”定义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他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将“开发”定义为“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它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4. 新准则对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五个条件难以判断

新准则对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无形资产。

但这五个条件,例如“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等,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

六.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我国2006 年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和国际会计委员会第38号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趋同,将自行开发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费用依然是费用化处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

研发费用有条件地资本化处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能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新准则对开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反应了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合理性。

但同时,由于新准则的刚刚出台,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也存在一定的缺憾。

(二)建议

最后,对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笔者有以下建议:

1. 根据研发费用所占的比例,将企业分为两类:一是以研究、开发为主要业务活动的科技及创新企业;二是其他一般非科技及创新企业。

2. 根据重要性原则,对于非科技及创新企业,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只需简单的费用化处理。这样就简化了这些企业的会计处理,降低了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难度。

3. 对于科技及创新企业,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实行有条件的资本化,

4. 加强外部环境建设,通过广泛建立专业的评估机构,对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进行合理评估。通过专业机构的评估,能够帮助企业并且监督企业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对于企业是否满足5个资本化条件进行专业的评定。

参考文献:

0.免费论文网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2》,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王松年,《国际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 戴维•亚历山大,《国际会计准则指南》,中信出版社,2004

5. 郑庆华、赵耀,《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65-68

6. 陈玉荣,试论R&D费用的会计处理,《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1期

7. 葛欣,对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一些建议,《山东商业会计》,2005年02期,27-28

8. 李国俊,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3月号,28-30

9. 何梦园,关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商场现代化》,2006年5月(中旬刊),80-81

10. 王广辉、张美华,浅析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之友》,2006年第8期下,29-30

11. 董建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国际比较,《金融会计》,2002年10期,30-31

12. Joseph R. Oliver, “Accounting and Tax Treatment of R&D: An Update”, The CPA Journal, July 2003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购置资产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开发项目完工时 借:无形资产—××资产(资本化部分) 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银行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 A、支付费用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 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 借:无形资产—××项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借:固定资产—××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3、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按年或按月) A、与费用相对应(即费用化部分)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B、与资产相对应(即资本化部分:起点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开发间接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开发间接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发生的开发间接费用如何归集,以及开发间接费用如何分摊,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同时还影响到土地增值税清算。 一、允许税前扣除的开发间接费用组成内容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开发间接费用,是指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由此可见,土地增值税中的开发间接费用,与当时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开发间接费用”的组成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规定:“开发间接费用指企业为直接组织和管理开发项目所发生的,且不能将其归属于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费用性支出。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工程管理费、周转房摊销以及项目营销设施建造费等。”从土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各自对开发间接费用的表述来看,土地增值税中的开发间接费用并未包括企业所得税中列举的工程管理费,以及项目营销设施建造费。虽然土地增值税开发费用中并未列举“工程管理费”,但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应当允许扣除;

对房地产企业单独修建的售楼部、样板房等营销设施费,在土地增值税上应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一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小区内、主体外修建临时性建筑物作为售楼部、样板房的,其发生的设计、建造、装修等费用,应计入房地产销售费用扣除。售楼部、样板房内的资产,如空调、电视机等资产性购置支出不得在销售费用中列支。 二是房地产企业在主体内修建临时售楼部、样板房的,其发生的设计、建造、装修等费用,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应计算收入并准予扣除。三是房地产企业利用规划配套设施(如:会所、物业管理用房),发生的售楼部、样板房的设计、建造、装修等费用,按以下原则处理:(1)建成后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2)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3)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应计算收入,并准予扣除成本、费用。 借款费用是组成开发期间的一项重要费用,但在房地产企业财务制度、土地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列举的“开发间接费用”中均未列举“借款费用”这一项,是否意味着开发间接费用就不包括“借款费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含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所称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

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

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 xx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研发费用的规定依托于新会计准则,但新准则、指南及讲解中对研发费用在不同情况下所得税会计处理都没有进一步说明。现通过案例分析,分情况对研发费用所得税账务处理进行探讨。 一、新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研发费用的规定 (一)新套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规定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各项支出应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并分别“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期(月)末,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资本化支出金额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年末“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中尚未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中反映。 (二)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对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

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xx]88号)规定,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其研究开发薪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对上述企业在1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xx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研发费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研发活动不跨年度且成功时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资料1:xx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新技术,共发生研发费用1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600万元。xx年12月31日,该项技术已达到预定用途。预计使用寿命为lO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其价值。xx年度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3%;假定xx年度会计利润仍为2000万元,但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研发支出,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研发支出,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2、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等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期末,转销费用化支出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房地产会计核算科目开发成本内容

房地产会计核算科目开发 成本内容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开发成本 一、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1、土地征用费土地出让金、土地转让费、土地效益金、土地开发费、契税、 耕地占用税、变更用途和超面积补交的地价、补偿合作方地价、合作项目建房转入分给合作方的房屋成本和相应税费等 2、拆迁补偿费拆迁补偿支出、安置及动迁支出、农作物补偿费、危房补偿费 等,折迁旧建筑物回收的残值应估价入账,分别冲减有关成本。 3、市政配套费向政府交纳的大市政配套费,征用生地向政府交纳的红线外道 路、水、电、气、热、通讯等的建造费、管线铺设费等。 二、前期工程费 1、行政事业性收费向政府交纳的报批费、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异地绿化 建设费、人防异地建设费、消防图纸审查费、地方教育费附加、白蚁防治费、建设工程社会保险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工程质监费、防雷图纸及检测、施工图抗震设防技术审查费、工程招标代理费、图纸审查费、散装水泥费、环评报告编制费及招投标管理费等。) 2、规划设计费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园林设计、自来水设计、电力设 计、人防设计、制图、晒图费、规划设计模型制作费、方案评审费、岩土设计费。 3、勘测丈量费水文、地质、文物、地基勘察费,沉降观测费,日照测试费、 拨地钉桩验线费、复线费、定线费、放线费、建筑面积丈量费。

4、三通一平费接通红外线施工用临时给排水(含地下排水管、沟开挖铺设费 用)、供电、道路(含按规定应交的占道费、道路挖掘费)等设施的设计、建造、装饰和进行场地平整发生的费用(包括开工前的垃圾清运费)等。5、临时设施费临时办公室、临时场地占用费、临时借用空地租费、以及沿红 线周围设置的临时围墙、围栏等设施的设计、建造、装饰等费用。 6、预算编审费支付给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受聘为项目编制或审查预算而发生的 费用。 三、建筑安装工程费 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列入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项目的各项费用,含设备费、出包工程向承包方支付的临时设施费和劳动保险费,有甲供材料的、设备的,还应包括相应的甲供材料、设备费。 1、土建工程费土石方、桩基、护壁(坡)工程费,基础处理费,桩基咨询 费,土建结构工程费(含地下室部分),甲供材料费。 2、安装工程费主体工程内的照明等电气设施安装费,主体工程内的通讯、保 安监视、有线电视系统等电讯设施安装费,主体工程内的上下水、热水等给排水设施安装费,主体工程内的电梯及其安装、调试费,主体工程内的换热站、冷冻站、风机盘管控制、楼宇自控系统等空调设施安装费、主体工程内的自动喷洒、消防栓和消防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装费,主体工程内的煤气管线等燃气设施安装费,主体工程内的水暖、汽暖等供热设施安装费,甲供材、设备。3、装修工程费内外墙、地板(毯)、门窗、厨洁具、电梯间、天(顶)棚、 雨篷等的装修费,甲供材料费。

研发费用财务核算制度

研发费用财务核算制度 编制: 审批: 批准

1、目的 为规范公司项目研发,加强研发项目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和研发产品的特点,特制订研发项目财务核算制度,望研究院及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2、适用范围 东莞市凯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项目的财务核算工作。 3、职责 3.1研发中心经办人负责编制《研发项目人员分配表》、填写《领料单》、《工作联系单》、《设 备(研发专用)使用汇总表》。 3.2研发项目负责人负责审核《领料单》。 3.3研发中心总监负责审核《研发项目人员分配表》、《设备(研发专用)使用汇总表》、《借用 设备统计表》。 3.4仓库主管负责收集、保管研发中心填制的《领料单》,月末将《领料单》提交财务部。 3.5生产部文员负责保管《工作联系单》,并依据《工作联系单》及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编制《设 备使用表》。 3.6生产部经理负责审核《工作联系单》及《借用设备统计表》。 3.7财务部会计负责计算各研发项目费用支出,并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 4、制度内容 4.1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范围 4.1.1职工薪酬 包括参与研发中心参与研发项目的员工,以及研发过程中借调的其他部门员工的工资、奖金、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4.1.2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等。 4.1.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1.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的摊销费用。 4.1.5设备调试费用

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研究-会计 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研究 阳晓晖 摘要:当前,研究开发费用在上市公司经营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投资者也日益关注研究开发费用相关信息披露,研究开发支出不仅反映上市公司研发能力和投入水平,同时也可能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本文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规范上市公司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一、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核算范围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部分公司将公司文化、企业战略研究列入研发项目,与会计准则规定的“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不符;二是与研发项目未能有效匹配,部分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核算流程与研发业务模式结合不紧密,如有些公司科研项目按三级管理,而财务核算只到二级,导致计算结转无形资产金额时无法与研发项目实际资源耗费相匹配,影响无形资产计量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流程不规范,有些公司将首批新产品研发费用先通过“生产成本”科目归集,分配到各具体产品后,再通过“库存商品”结转进入管理费用,归集流程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四是重研发活动结果,轻研发管理及会计核算,上市公司研发项目少则几十项,多则上百项,部分上市公司研发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配置与实际需求不匹配,难以保证各研发项目科学管理、准确核算。

(二)信息披露存在主要问题 上市公司往往仅局限于满足合规性信息披露要求,对于研发涉及的其他信息主动披露意愿不强,对于投资者更为关心的研发投入的目的和效果披露不够详尽。 2012 年证监会修订了年报格式准则,提高了研发费用披露的强制性标准,要求公司应当说明报告期内研发项目的进展和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的影响等情况,但部分公司并未严格执行上述要求。 (三)中介机构执业存在不足 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不足。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大多以公司提供的资料为主,以询问、测试内控等程序为辅,无法保障研发项目的真实性、资本化金额的合理性。如部分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依据的审计时,仅以获取公司提交的内部支撑性文件如项目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作为审计证据,由此做出相关审计判断,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最终导致出具不适当的审计意见。 二、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存在的问题相关影响因素 (一)影响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会计核算的因素 1.研发活动复杂性增加会计核算的难度 研究开发活动专业性强,是一项复杂程度较高的创造性工作,研究开发活动整个过程依赖研发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具有投入大、结果不确定性高的特点。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不具备从技术上判断研发项目实质状况的能力,在会计确认时需依赖研发人员的判断,研发人员出于其自身的利益需要(研发人员薪酬与研发结果挂钩)且其缺乏相应会计知识,因此其判断既难以保证客观性,也难以完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2、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 借:研发支出— 贷:

应付账款等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4、期末,转销费用化支出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新准则中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

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需要转入无形资产。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完整版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购置资产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开发项目完工时 借:无形资产—××资产(资本化部分) 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银行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 A、支付费用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 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 借:无形资产—××项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借:固定资产—××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3、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按年或按月) A、与费用相对应(即费用化部分)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购置资产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开发项目完工时 借:无形资产—××资产(资本化部分) 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银行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 A、支付费用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 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 借:无形资产—××项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研发费用核算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研发费用核算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研发费用核算综述 研发费用核算与普通的会计核算原理是一样的。 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就是对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中发生的这些费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确认解决的费用是性质问题,首先判断是不是研发费用,这个主要与研发项目的立项相关,是否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范围;这个领域选定要由技术部门牵头,通过申报立项、科技部门的鉴定来解决。 会计人员要核实实际发生的费用与研发计划和研发预算中的费用是否性质一致,将来能否加计扣除; 计量解决的费用是数量问题,所归集的费用与研发预算是否大体相等,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研发预算,所归集的费用中各成本项目的比例基本符合常理; 记录解决的是费用归集流程是否合理问题,会计记录是各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及发票、合同、单据等其他原始资料的统称。费用发生后,在确认和计量以后,记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使用研发费用归集的专用报账批准格式,要有研发负责人审核批准的签字,凭证摘要规范,要按对照研发项目的时间归集费用,。 报告解决的所列费用是对外反映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的问题,在研发经费明细表中规定的八项费用,要根据项目账面情况如实填写。 一句话,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要明确确认、分别计量、单独记录和专门报告。

二、研发费用核算中的具体要求 1.人工费用,核算的为项目部整体正式工的工资及部分合同工工资,工资要与研发项目参与人员及研发期间相符;项目要根据研发计划和研发预算合理确定研发人员。注意:架子队劳务费是不能认定为研发费用支出的。 2.直接投入材料,领用单要明确列示研发领用,研发项目中不得将设备直接计入,不得一笔记入研发费或者直接由工程施工调整记入,要按照研发进度分次分月计入; 3.设备租赁费主要核算研发所用设备的租赁费用,不是项目部租赁车辆的费用; 4.其他费用不包含部门招待费及食堂等费用。 5、研发项目辅助明细账名称要与事实相符,有研发项目的项目会计要按照年度科技研发计划及时向财务部申请加设科目,通过集团公司加设研发项目辅助明细核算科目。工程技术部门在研发立项名称调整后,要及时的通知财务部门。 6、研发费用凭证摘要明确写明为研发所用费用,严禁“架子队工资”、“施工用材料出库”等字样出现,今后一律以研发项目名称(简写)加费用名称列示。 三、可核算的研发费用与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关系 (一)人员人工 公司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研发人员)的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出勤奖、奖金、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益阳会计咨询网上公布相关会计实务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等内容总结如下: (一)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会计的计量总是依托于会计确认,确认的不同也决定了计量的差异。可以看出,企业在对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处理时,有以下三种方法:(1)全额费用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全额资本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待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时列作无形资产,分期摊销。(3)成果决定法,即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期内,设置多栏式账户专门记录其相关支出,最后按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成果来决定采用何种处理方法。倘若已经取得成果并预计能够产生收益时,就将相关支出全部资本化;反之则将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笔者认为,就我国来说,各类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但需强调的是同行业应该采取大致相同的方法,在不同行业,则可以酌情选择:(1)若研发费用支出较小,可以采取全额费用法。这一般应用于传统产业,它遵照了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即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适当简化核算并反映。(2)研发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则采取成果决定法。这主要应用于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宣告失败的开发活动,由于时间长且成本大,采用全额费用法使得当期利润的波动过于剧烈时,可以考虑列作“待摊费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分期摊销,并在会计报表中如实披露该项目的有关内容、失败成本处理方法及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等,以便有关方面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3)目前,有的企业专门以研究开发或是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主,在这些以研究开发为主要业务活动的单位,可以采用全额资本法,将研发费用全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如果研究开发活动失败,则应将失败成本全部、及时地转入管理费用。 由于全额费用法是传统的记账方法,且在会计制度上与会计准则上有明确的规范,本文不作更多的阐述。而全额资本法,其实质就是把研发时发生的所有支出都列作资产,这种方法简单且适用面不广。所以,下文将重点讨论成果决定法。 成果决定法,笔者认为当今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用此方法。高科技产业其本身的制造费用相对较低,间接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包含在间接费用内的研发费用就有必要按照相关的作业分别进行归集,然后,再根据最后的研发结果,来决定费用的分配。这是作业成本思想的体现。 由于研究开发并不一定能最终取得成果,所以,在处理研发费用时,应该分别对待开发不成功与开发成功两种可能。当然,不管研究开发是否成功,在最初的研发期间并不能知道未来的结果,但是研究开发费却发生了,所以需要有一个过渡账户来登记这笔费用。笔者认为较为合适的账户是“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即在费用发生期,作会计分录: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贷记相应科目。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企业研究开发某项产品、技术、设备,初衷是认为会成功的,会获得收益的,而不是相反,而且,企业毕竟是一个营利性的组织,所以预期研发收益高于成本是我们继续讨论的前提。 研发是否取得成功,在最初阶段无法确知。此时可以设置一个类似于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坏账准备”一样的备抵账户,建立一个“研发费用备抵”与研发的“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相对应,期末以技术分析其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来决定各期应该提取和实际提取的“研发费用备抵”(以下简称费用备抵)。企业每期期末应该计提的费用备抵=总的投资额×(1-期望成功率),而每期实际计提费用备抵应为当期应该计提的减去其账户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借方余额)。当期计提的费用备抵,计入管理费用,予以费用化,待研发成功时,计提的费用备抵一次转回。 (二)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 基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实质重于形式”和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要求,企业应将研究开发费用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单独披露。“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备抵”的期末余额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以向报表使用者明示企业在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提示报表使用者对研发进程的关注。对于自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细则

一.研发费用按以下八大范围进行归集: (1)人员人工费用 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 ——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检测、维修等费用,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固定资产租赁费。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和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许可证、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5)设计费用 设计费用是指为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规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包括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产品进行的创意设计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 (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是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制特殊、专用的生产机器,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活动所

发生的费用。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归集范围。 试验费用包括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田间试验费等。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外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研究开发活动成果为委托方企业拥有,且与该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总额。 (8)其他费用(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 20%) 其他费用是指上述费用之外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论证、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 20%,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会计科目设置 研发支出可以作为一级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在管理费用下面设研发费用进行核算。如果财务软件支持项目辅助核算,建议按研发项目进行项目辅助核算。 1、研发费用作一级科目进行核算,按研发项目进行项目辅助核算。 科目级次辅助核算项目 科目一级科目代二级三级科四级科 代码科目码科目目目XX 研发 项目 (RD01 ) XX 研发项 目(RD02) XX 研发 项目 (RD03) 工资

研发费用会计科目设置

研发费用会计科目设置 研究开发费是核算归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研究开发费明细科目设置事关研究开发费用准确核算。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研究开发费支出,可以享受所得税前加计扣除50%的税收优惠。而能否准确核算和归集研发费支出是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的重要条件。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归集,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科发火[2008]362号)中有相关的说明:企业应该按照认定中的样表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并按照《工作指引》要求进行核算。 随着我公司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认定,技术研发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技术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改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再简单查询相应的资料后,现提出两个较为符合现实的科技科目设置方案。 方案一:根据高新技术认定的要求设置 一、研究开发费明细科目设置(一)设立研发支出一级科目 建议设立研发支出一级科目,根据需要再进行3级明细核算,同时针对具体研发项目进行项目核算(财务软件)或手工辅助核算。以下为9大研发支出二级明细科目: 1、人员人工 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下设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试验试制费

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租赁费、试验试制费。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3、折旧:折旧费用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 4、长期费用摊销: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5、设计费: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6、设备调试费: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7、无形资产摊销: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8、委外投入: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 9、其他费用:下设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成果评鉴费(指:研发成果论证、鉴定、评审、验收费用)、专利申请维护费、其他(办公

高新技术企业会计处理

申请认定的企业应提交的材料 申请认定的企业应向软件企业认定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1.软件企业认定申请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人员配置及学历构成、软件开发环境和企业经营情况等有关内容;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3.企业开发、生产或经营的软件产品列表,包括本企业开发和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 4.本企业开发或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的证明材料,包括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专利证书等; 5.系统集成企业须提交由信息产业部须发的资质等级证明材料; 6.信息产业部要求出具的其他材料。 “双软认证”的认定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 双软企业有两个证书:一个是软件著作权证书;一个是软件企业证书。 我国已经确立了计算机软件产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了鼓励软件产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极大地改善了我国软件企业的发展环境。同时,为了甄别真正的软件企业国家还规定,必须获得软件产品证书,并通过国家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才能够享有免税、重点扶持等优惠措施。因此,软件企业应当积极办理软件产品证书和软件企业认定。与此同时,由于认证程序较复杂,需要准备的文件较多,软件企业大多需要由专业的代理机构代理进行认证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软件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软件企业认定标准: (1)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和其他相应技术服务为其经营业务和主要经营收入; (3)具有一种以上由本企业开发或由本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或者提供通过资质等级认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技术服务; (4)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购置资产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开发项目完工时 借:无形资产—××资产(资本化部分) 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银行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 A、支付费用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 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 借:无形资产—××项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借:固定资产—××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3、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按年或按月) A、与费用相对应(即费用化部分)?

开发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开发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

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计入当期损益。 这一阶段的会计处理为:支出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后 借:无形资产—XX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在发生研发支出时,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记入“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记入“资本化支出”。期末研发支出科目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研发支出”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应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中。 研发支出与开发支出的区别在于:“研发支出”可以反映资本化支出发生额,也可以反映费用化支出发生额;开发支出只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资本化支出的余额,且该资本化支出能够满足资本化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