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成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程度和中国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思想政治素质在大学生的各项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只有具备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大学生才可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从而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坚定,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要求,对大学生自身和国家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摆在教师乃至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且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对策研究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强调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胡锦涛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育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党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为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新人,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只有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才不会在社会中误入歧途。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要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并严格地坚持不懈的一以贯之,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一代杰出新人。

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意义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有许多的界定,“五要素说”,即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思想观念、理论素质和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内在品质,它的形成是一个人的不断地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是一个人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不断转化和积淀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笃之以信、练之以志、导致以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具体界定为大学生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和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正确的。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要引导大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就要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这样会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会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使大学生不断地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基础,坚持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从而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观念。

(二)有助于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毛泽东指出:“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又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的”。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培养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可以使大学生子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头脑清晰目标明确就,坚定他们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三)有助于大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说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还包括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以及高度丰富的社会人际关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能使大学生具有洞悉社会和明辨是非的政治视野,能够为大学生成长为可靠的接班人奠定政治方向的基础,能够为鼓励和保证大学生不断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趋于自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不断多元化,人们之间的差异性也随之扩大,一方面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加强,但是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坑蒙拐骗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总的来说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是好的,在各大高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实践活动,热心帮助他人,承担着自己的角色。

但是,在集体利益方面由于利益的驱使许多大学生淡化了集体观念,事事以个人利益为先,表现出冷漠,自私,狭隘的态度,例如在奖学金和助学金评比过程中斤斤计较,为自己的利益与荣誉不惜诋毁同学,因此许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开始恶化。在人际关系方面一方面由于利己主义不断泛滥,同学之间不能相互信任而是互相猜忌;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断扩展和复杂化,脱离实际,择友标准也越来越世俗化,致使他们的交往能力不断地退化。在学习和择业方面,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是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给的压力较大。然而明知就业的压力许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基础理论知识不牢固,对未来没有很好的规划。在心理健康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成熟时期,自我意识比较强,主观上想要脱离对他人的依赖而独立自主,正因为心里不成熟和实践能力差,在遇到挫折时很多大学生迷茫甚至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做出不恰当的事情来。从主流上来看大学生的思想还是积极向上比较健康的,但上述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否则,将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二)国内外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趋于不成熟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当今的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基本上都能持一个正确的政治态度,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国的大学生表现出了极度的爱国情怀,在钓鱼岛事件中,大多数大学生能明变是非,誓死保卫我国的领土,在马航失事时期,我国大学生有表现出对国人的同情心,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但是随着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国外宣传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国外将我国大学生作为和平演变的重点对象,我国的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处于幼稚时期,明辨是非能力差导致其政治观点也趋于模糊化。首先我国许多大学生对国际政治的理解是片面的,同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现的问题也不知所措,因此他们对政治的态度不断地淡漠。其次,在我国许多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都是逐流或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他们未能真正理解共产党和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其对政治的态度明显是功利化的。最后大学生正处于成熟时期,性格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政治行为总是表现出不稳定性。针对大学生的新特点,各大高校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强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让大学生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学校育人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脱离实际

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建立,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开始蓬勃发展,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课题也不断的开展,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育人环境中,教师总是处于主体地位发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