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财统计学活页答案

南财统计学活页答案

南财统计学活页答案
南财统计学活页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共933篇

分享站内信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2012年06月20日 20:13:59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_;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最高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名工人某日生产零件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算术平均数;(2)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7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甲、乙两个菜场三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4.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5.打开Ex4_2,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

要求:(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6.打开Ex4_3,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要求:计算各项指标,并选择答案:

(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

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

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

(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

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

(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

A. B. -C. D. E. -

(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

A. B. -C. D. E. -

(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

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

(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

A. 9 B. 5 C. 7 D. 6 E. 8

(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

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

(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

A. 35 B. 8 C. 5 D. 6 E. 20

(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 B. % C. % D. % E. %

第五章参数估计

1. 某企业从长期实践得知,其产品直径X服从正态分布。从某日产品中随机抽取10个,测得其直径分别为,,,,,,,,,(单位:厘米)。在99%的置信度下,求该产品直径平均数的置信区间和给出置信上限的单侧置信区间。

2. 现从某公司职工中随机抽取60人调查其工资收入情况,得到有关资料在下表,假定职工的月收入服从正态分布;(1)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所在范围;(2)以%的置信度估计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上工人所占比重。

3. 一农场种植葡萄以生产果冻,假设葡萄的甜度为,服从正态分布,从27卡车葡萄中,

随机的抽取样本,每辆车取一个,然后测量甜度,结果如下:

(1) 求葡萄平均甜度的95%置信区间和单侧置信区间。

(2) 分别求葡萄甜度方差和标准差的95%置信区间。

4.和分别表示下肢瘫痪和正常成年男子的血液容量,单位ml,假设服从,服从。对做了7次观测,结果是1612,1352,1456, 1222,1560,1456,1924,对做了10次观测,1082,1300,1092,1040,910,1248,1092,1040,1092,1288。求的95%置信区间。5.和分别表示A、B两种品牌的日光灯的寿命,分别服从和,从AB两个品牌的日光灯中分别随机地抽取了56和57个日光灯,测得平均寿命分别是小时和小时;求的99%置信区间。

6.在一项政治选举中,一位候选人在选民中随机地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是351名投票者中有185人支持他,求全部选民中支持他的选民所占比重的95%的近似置信区间。

7.某企业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这批产品的总数为5000件,过去几次同类调查所得的产品合格率为93%、95%和96%,为了使合格率的允许误差不超过3%,在%的概率下应抽查多少件产品?

8.某国以前的失业率大约是8%,政府在制定国家的经济政策时,要估计最新的失业率。决策者希望失业率的最新估计与真正的失业率相差不能超过1%,问要调查多少人的就业情况?(置信水平为98%)。

9.检验某食品厂本月生产的10000袋产品的重量,根据上月资料,这种产品每袋重量的标准差为25克。要求在%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平均每袋重量的误差范围不超过5克,应抽查多少袋产品?

10. 某公司有职工8000人,从中随机抽取406人调查其每月工资收入状况。调查数据存放在Ex5_1中。

(1)计算被调查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2)计算被调查职工的月工资收入的标准差

(3)月收入在2500元及以上职工人数

(4)试以%的置信水平推断该公司职工月平均工资所在的范围

(5) 试以%的置信水平推断月收入在2500元及以上职工在全部职工中所占的比重

11.生物学家要比较某种蜘蛛的雌、雄蜘蛛的体长,以和分别表示雌、雄蜘蛛的的体长,和分别表示和的均值;研究者分别测量了30个雌、雄蜘蛛,数据存放在Ex5_2中。

X:

Y:

(1)试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雌性蜘蛛体长的范围

(2)试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雌性蜘蛛体长的范围

(3)试以95%的置信水平确定雌雄蜘蛛体长之差的置信区间

第六章假设检验

1.假定某厂生产一种钢索断裂强度为,服从正态分布,从中选取一容量为6的样本,得,能否据此样本认为这批钢索的平均断裂强度为?

2.从1997年的新生婴儿中随机抽取20名,测得其平均体重为3180g,样本标准差为300g,而从过去的统计资料知,新生婴儿的平均体重为3140g,问现在的新生婴儿的体重有否显着变化?

3.检查一批保险丝,抽取10根在通过强电流后熔化所需时间(s)为:42 , 65 , 75 , 78 ,

59 , 71 , 57 , 68 , 54 , 55. 问在下能否认为这批保险丝的平均熔化时间不小于65s (设熔化时间服从正态分布)?

4.某种羊毛在处理前后各抽取样本,测得含脂率如下(%):

处理前 19,18,21, 30,66,42,8, 12, 30, 27

处理后 15, 13, 7,24, 19, 4,8, 20

羊毛含脂率按正态分布,且知其处理前后标准差都是6,问处理前后含有无显着变化?5.在同一炼钢炉上进行改进操作方法后确定其得率是否有所变化的试验,用原方法和改进后的新方法各炼了10炉,其得率分别为

原方法:,,,,,,,,,

新方法:,,,,,,,,,

设两种方法得率相互独立且均服从同方差的正态分布,问新方法的得率是否有所提高?6. 某企业声明有30%以上的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满意。如果随机调查600名消费者,表示对该企业产品满意的有220人。试在显着性水平下,检验调查结果是否支持企业的自我声明。7.某企业生产钢丝以往所得折断力的方差为25,现从某日产品中随机抽取10根检验折断力,得数据如下(单位:kg): 578,572, 570, 568, 572, 570, 570, 572, 596, 584. 设折断力服从正态分布,试在显着性水平下,问该日生产钢丝折断力的方差是否有显着变化?8.南京财经大学某教师去年所授4个班共207人的“统计学”课程平均成绩为82分。今年该教师进行了本课程较成功地教学改革,于是声称今年自己所授3个班共154人的该课程平均成绩将比去年高。现在要求你对该教师的声称进行假设检验 ( =。Ex7_1是今年该教师所授本课程3个班级中随机抽取的已批阅36份学生试卷(假设考试已结束)。

(1)你所选取的原假设最好是 ( )

A. u≤82

B. u≥82

C. u<82

D. u>82

(2)你计算出的 = ( )

A. B. C. D.

(3)你计算出的p—值= ( )

A. B. C. D.

(4)你得到的结论是 ( )

A. 拒绝u≥82

B. 无理由拒绝u≤82

C. 拒绝u<82

D. 接受u>82

(5)若选用 =,你得到的结论是 ( )

A. 拒绝u≥82

B. 无理由拒绝u≤82

C. 拒绝u<82

D. 接受u>82

9. 某教师今年“统计学”课程授课对象为经济学专业(代号1)158人和贸易经济专业(代号2)203人。从该课程期中考试情况看,学生均分前者高于后者2分。该教师声称,该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均分前者会高于后者。现在要求你对该教师的声称进行假设检验 ( =。Ex7_2存放着经济学专业和贸易经济专业学生期末考试成绩36个样本资料。假定两个专业学生考分的总体方差相等。

(1)你所选取的原假设最好是 ( )

A. u1-u2≥0

B. u1-u2>0

C. u1-u2<0

D. u1-u2≤0

(2)你计算出的 = ( )

A. B. C. D.

(3)你计算出的p-值= ( )

A. B. C. D.

(4)你得到的结论是 ( )

A. 拒绝u1-u2≥0

B. 拒绝u1-u2≤0

C. 无理由拒绝u1-u2≤0

D. 无理由拒绝

u1-u2<0

(5)若选用 =,你得到的结论是 ( )

A. 无理由拒绝u1-u2≤0

B. 接受u1-u2>0

C. 接受u1-u2≤0

D. 拒绝u1-u2≥0第七章方差分析

1.某公司请金环公告公司为促销某产品设计广告,为了评出三个备选方案中较好的一个,该公司对其所属的14家超级市场随机地配用了一种广告。一个月之后,各超市的商品销售增长额资料如下表所示,问:三种广告有差别吗?(α=)

2.比较3种化肥(A、B两种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施撒在三种类型(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土地上对作物的产量情况有无差别,将每块土地分成3块小区,施用A、B两种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收割后,测量各组作物的产量,得到的数据如下:

要求回答:(1)化肥对作物产量有影响吗?(2)土地类型对作物产量有影响吗?假定化肥类型与土地类别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α=。

3.比较3种化肥(A、B两种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施撒在三种类型(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土地上对作物的产量情况有无差别,将每块土地分成6块小区,施用A、B两种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收割后,测量各组作物的产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化肥、土地类型及其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作物产量有影响吗?(α=)

4.五商店以各自的销售方式卖出新型健身器,连续五天各商店健身器的销售量如Ex7_1所示。销售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方差齐性,问销售方式对销售量有无显着影响。(α=)(1)该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A. B.

C.不全相等 D.全不相等

(2)水平间离差平方和SSA的自由度是:

A.4 B.20 C.24 D. 46

(3)检验统计量为:

A. B. C. D.

(4)结论是:

A.5种销售方式法有差别 B. 5种销售方式无差别

C. 无法判断

D. 5种销售方式均值相等

(5)如果想知道具体哪些销售方式有差异可采用什么方法?

A. 方差分析

B. 假设检验

C. 回归分析

D.多重比较

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1.某企业出台了一套改革方案,向不同工龄的职工进行调查得到下面的列联表,根据这张表能否认为不同工龄的职工对改革方案的态度是不同的?(α=)

2. 甲、乙两位评酒员对10种品牌白酒的主观排序如下表,计算两个等级相关系数,问两位评酒员对白酒的评价意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吗?(α= )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某公司8个所属企业的产品销售资料如下:

要求:(1)画出相关图,并判断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对相关方向;(2)计算相关系数,指出产品销售额和利润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3)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求出直线回归

方程;(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5)对方程中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作出解释;(6)在95%的概率保证下,求当销售额为1200万元时利润额的置信区间。

2.某公司的10家下属企业的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关系如下:

产量/万件40424855657988100120140

单位生产费用/元150140138135120110105988878

要求:(1)画出相关图,并判断产量与单位生产费用之间对相关方向;(2)计算相关系数,指出产量与单位生产费用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3)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拟合直线回归方程;(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5)对相关系数进行检验(显着性水平取);(6)对回归系数进行检验(显着性水平取;(7)在95%的概率保证下,求当产量为130万件时单位生产费用的置信区间。

3. 设有某企业近年来总成本与产量的资料,见下表。

(1)试拟合以下总成本函数:

(2)试根据以上结果推算总产量为1350时的单位产品平均成本。

4. Ex10_1中存放着在一项身高和体重的关系的研究中抽查的12个人的身高(单位: 厘米)和体重(单位: 公斤)的数据, 以前的研究表明, 人的体重和身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1) 计算体重和身高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 )

A. B. C. D.

(2) 由第(1)题计算的Pearson相关系数判断两者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为( )

A. 高度负相关

B. 中度负相关

C. 高度正相关

D. 中度正相关

(3) 假如要建立体重(因变量)对身高(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求得其经验回归直线为( )

A. B. C. D.

(4) 检验回归系数是否为0即 , 则( ) (显着性水平 )

A. , 回归系数

B. , 回归系数

C. , 回归系数

D. , 回归系数

(5)该线性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为( )

A. B. C. D.

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1. 某企业1992-2007年的产品销售数据如下:

要求:(1)用3年、4年、7年移动平均法计算趋势值,并比较移动的效果;(2)直接以年份为t,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直线,并计算出各年的趋势值;(3)将年份序列定义为t=1,2,3,……,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直线,并计算出各年的趋势值。

2. 某商店2003~2006年各季度毛线销售量(单位:百斤)资料如下:

要求:(1)作图判断该数据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测定季节变动;(2)计算各季的季节比率。

3. 某旅游风景区1997-1999年各月的旅游收入额(单位:万元)资料如下:

要求:(1)作图判断该数据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测定季节变动;(2)计算各月的季节比率。是某纱厂棉纱1988~2007的年销售额。

(1)测定长期趋势线性方程的系数分别为a( ),b( )。时刻序列为t为定义…-7,-5,-3,-1,1,3,5,7…..

=,b= =,b= =,b= =,b=

(2)预测2009年销售额

为某市场2001~2003年背心月销售量的相关资料。

(1)分析数据是否存在季节变动,是否存在长期趋势?

A.存在, 不存在

B.不存在,存在

C.存在,存在

D.不存在,不存在

(2)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则,1~4月份的季节指数为()(四舍五入保留四位小数)

A. 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

B. 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

C. 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

D. 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

(3)对季节调整后的数据进行趋势测定,趋势方程中的系数分别为a(),b()。时刻序列t为定义1,2,3,4…..

A. a=,b= =,b=

C. a=,b= =,b=

第十二章指数

1. 某商场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计算:

(1)三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即价比)

(2)拉氏、派氏价格指数

(3)拉氏、派氏销售量指数

(4)用马艾公式计算价格指数

(5)用理想公式计算价格指数

2.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与销售额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和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

3.根据指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某企业2005年产品产量比2004年增长了14%,生产费用增长了%,问2006年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如何?

(2)某公司职工人数增加7%,工资水平提高了%,工资总额增长多少?

(3)商品销售额计划增长10%,而销售价格却要求下降10%,则销售量如何变化?

(4)价格调整后,同样多的货币少购买商品10%,问物价指数是多少?

要求:

(1)按美元面值计算,2005年平均周工资比2001年增长了多少?

(2)考虑物价因素,2005年平均周工资比2001年增长了多少?

5.

《联合国统计年鉴(1971年)》发表的世界出口贸易价格指数(1963=100)如下:

《联合国统计年鉴(1978年)》发表的世界出口贸易价格指数(1970=100)如下:

要求:(1)以1963年为基期,编制1965-1975年的世界出口贸易价格指数数列;(2)以1970年为基期,编制1965-1975年的世界出口贸易价格指数数列。

6.Ex12_1中的数据库存放着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为全国、城市与农村三项。每个总指数是通过综合八个类指数得到的,以上年为100。

(1)根据给出的权数,计算城市的“交通和通信”类指数,该指数为:__________

(2)根据给出的权数,计算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该指数为:__________

(3)农村“交通和通信”类指数为,意味着()。

A.在该项目上,物价上涨了‰。与去年比,购买同样的项目,支出增加。

B.在该项目上,物价上涨了‰。与去年比,购买同样的项目,支出减少。

C.在该项目上,物价下跌了‰。与去年比,购买同样的项目,支出增加。

D.在该项目上,物价下跌了‰。与去年比,购买同样的项目,支出减少。

(4)一个农民去年花费在“交通和通信”上是50元,如果维持去年的消费项目,他今年需要支付()。

A.元 B.元 C.元 D.元

7. Ex12_2中的数据库上半部分存放着各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下半部分存放着部分地区各类指数的权重。总指数是通过综合十个类指数得到的。

不考虑十个类指数的重要性,计算江苏、浙江、安徽的总指数。

(1)江苏的总指数为__________。

A. B. C. D.

(2)浙江的总指数为 __________。

A. B. C. D.

(3)安徽的总指数为 __________。

A. B. C. D.

考虑十个类指数的重要性,计算江苏、浙江、安徽的总指数。

(4) 江苏的总指数为 __________。

A. B. C. D.

(5) 浙江的总指数为 __________。

A. B. C. D.

(6) 安徽的总指数为 __________。

A. B. C. D.

(7) 安徽某地区的农民用1亿元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根据加权指数,与全国水平相比,总体上说,他们()。

A.多花1千万 B.多花1百万 C.少花1千万 D.少花1百万

(8) 根据加权指数,从支出角度看,江苏、浙江、安徽和福建四省农民的境况较好的是()。A.江苏 B.浙江 C.安徽 D.福建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按“性别”和“教育程度”分类的平均工资

答:(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女性的平均工资为。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受教育年限为8年的女性;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受教育年限为19年的男性。

2.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答:(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是486,其原始资料共有四笔:王小毛123,吴燕燕123,95,朱青新145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24,其原始资料共两笔:王小毛12,吴燕燕12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22,其原始资料只一笔:王小毛22

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

(2)(分)

2.(1)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2)实际优质品率:

3.(1)

(2)乙菜场比甲菜场平均价格高元,原因是销售结构不同,乙菜场价格高的蔬菜销售的比

重占得较大。

4.(1);;

(2)

(3)、(4)原数列原数列+10原数列-10原数列×10原数列/10

平均数

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

5.(1)、(2)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数标准差

专业9845

一班9156

二班9845

(3)、(4)

一班成绩f比重(%)向上累计次数向上累计频率向下累计次数向下累计频率60分以下7762

60-70121955

70-80274643

80-90156116

90以上1621

合计62----

二班成绩f比重(%)向上累计次数向上累计频率向下累计次数向下累计频率60分以下8860

60-70162452

70-80153936

80-90155421

90以上6606

合计60----

6.(1)A (2)E (3)C (4)D (5)D (6)B (7)C (8)B (9)D (10)

C

第五章参数估计

1.

该产品直径平均数的置信区间:

置信上限的单侧置信区间:

2. (1)

(2)

3. 平均数双侧检验:

平均数单侧检验:上侧:

下侧:

方差双侧检验:上限:下限:

标准差双侧检验:上限:下限:

4.

5.

6.

7.取的最大值计算如下: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8.

9.

10.(1); (2) ; (3) 258; (4) ~; (5) %~%

11.(1)(2)(3)()-()

第六章假设检验

1.依题意建立假设: 325 : 325 检验统计量:

由标准正态分布表,得。Z<,从而拒绝,即不能认为这批钢索的平均断裂强度为。2.依题意建立假设: 3140 : 3140 检验统计量:

由分布表,得。t<,从而不能拒绝,即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新生婴儿的体重有显着变化。3.依题意 S= ::

检验统计量

由分布表,得。t>,从而不能拒绝,即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这批保险丝的平均熔化时间小于65s。

4.依题意建立假设::

由标准正态分布表,得。从而拒绝,即认为处理前后羊毛含脂率有显着变化。

5.依题意;

::

检验统计量

,t<,从而拒绝,即认为改进后的新方法能使得率显着提高。

6. 依题意: 30% : 30%

根据检验统计量

因为,从而拒绝。

7.依题意建立假设

根据检验统计量

显着性水平,,。由于>因此,拒绝原假设。

8.(1)A (2)D (3)C (4)D (5)B

9.(1)D (2)D (3)A (4)B (5)B

第七章方差分析

1.原假设:;备择假设:不全等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2

组内68611

总计13

因为,所以接受原假设,即三种广告对销售量的增长没有影响。

2.对化肥因素,原假设:;备择假设:不全等

对土地因素,原假设:;不全等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行(化肥)38219

列(土地)2

误差4

总计568

① 因为,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化肥对作物产量有影响。

② 因为,所以不能拒绝假设,即土地类型对作物产量没有影响。

3.对化肥因素:;不全为零;对土地因素:;不全为零

对因素化肥和土的交互效应:;不全为零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样本2

列2

交互4

内部9

总计17

① 因为,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化肥对作物产量有影响。

② 因为,所以不能拒绝假设,即土地类型对作物产量没有影响。

③ 因为,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交互作用对作物产量没有影响。

4.(1)C;(2)A;(3)B;(4)A;(5)D

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1. 原假设:两变量独立,即态度和年龄没有关系

期望数据

40

40

40

492843

临界值= 故:不能拒绝原假设

2.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n=10

临界值为,故样本等级相关系数有统计意义。

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

n=10

临界值为,故样本等级相关系数有统计意义。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1)正相关(2)r = ,呈高度正相关;(3)自变量为产品销售额,y = +;(4)(5)2. (1)负相关(2)r = ,呈高度正相关;(3)自变量为产量,因变量为单位生产成本,y = ;(4)(5)临界值为,故计算得到的样本相关系数有统计意义(6)检验统计量t=,对应概率为,小于,故回归系数有统计意义。

4.(1)C;(2)D;(3)A;(4)B;(5)D

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1.

年份销售额(万元)3年移动平均4年移动平均7年移动平均趋势值199260

199354

199472

199580

199683

199787

199889

199995

2000101

200189

2002115

2003125

2004130

2005140

2006154

2007163

直接以年份为t,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直线:

将年份序列定义为t=1,2,3,……,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直线:

2.

该数据适合用按季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

时间一季二季三季四季200330101580 200429111892 200532111785 200631122091季平均1187季节比率%%%% 6.

该数据适合用趋势剔除法计算季节比率:

月份季节比率调整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1)A (2)B

5. (1)C (2)C

6.(1)

第十二章指数

1. (1)公式:皮鞋、布上衣、呢帽的个体价格指数分别为:

(2) 拉氏价格指数公式:

派氏价格指数公式:

(3) 拉氏销售量指数公式:

派氏销售量指数公式:

(4) 马艾价格指数:

(5) 理想价格指数:

2.

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万元)

3.根据:

(1),单位成本下降%(2),工资总额增长%。

(3),销售量应增长% (4) ,物价指数为%。

4. (1)2005年平均周工资比2001年增长:

(2)2005年平均周工资比2001年增长:

结论:从面值看,工资是增长的,但如果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则实际工资水平是下降的。5.调整换算系数=112/100=

6.(1)(2)(3)D (4)D

7.(1)D (2)A (3)B (4)C (5)B (6)D (7)B (8)C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 1.单选题 (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C)。 A、总体性 B、具体性 C 、总体性和具体性D、同一性 (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平均价格 B 、单位成本 C 、资产负债率 D 、利润总额 (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C)。 C 、资产报酬率D、A、资产总额 B 、总人口 人口增加数 (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 A )。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C 、两者没有关系 两这互为基础(5)一个统计总体(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6)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D) A每一个工业企业 B 每一台设备 C 每一台生产设备 D 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 分71 分、80 分和87 分,这四个数字是(D) A指标 B 标志C变量 D 标志值 (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 工人年龄 B 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 D 工人工资 9)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D )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者是连续 变量(10)劳动生产率是(B ) A 动态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流量指标 D 强度指标 (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B )D、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

欢迎下载 2 A 统计分组法 B 大量观察法 C 综合指标法 D 统计推断法 (12) (C )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A 管理功能 B 咨询功能 C 信息功能 D 监督功能 (13) ( A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 真实性 B 及时性 C 总体性 D 连续性 (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 B ) A 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连续不断的量 D 可直接相加的量 C ) (15 )数量指标 般表现为(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C 绝对数 D 众数 (16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 A 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 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C 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 D 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 的 2. 多选题 (1) 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 ABCD )。 (2) 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C )。 (3)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BD )。 (4) "统计”一词含义有( BCD )。 A 统计研究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3?判断题 1、 现代统计学的核心是描述统计学。 ( F ) 2、 描述统计学是推断统计学的基础。 ( T ) 3、 统计指标可以分成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 T ) 4、 所有标志都可以用数量表现。 ( F ) A 政治算术学派 B 国势学派 C 数理统计学派 D 社会统计学派 A 企业的经济类型 B 劳动生产率 C 企业所属的行业 D 企业的负债总额 A 平均亩产 数 B 人均钢产量 C 国民生产总值 D 存货周转次 D 统计学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P432 2. %86.12270 25 232018=+++=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3. 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4. %22.102% 90% 92(%)(%)(%)=== 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完成计划。 5. %85.011100%8% 110% 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 1.94%%94.101% 103% 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 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 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 -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个月零 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 -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 x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基础。 2.经济统计学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经济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4.总体是_________。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5.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____和______两种。 6.统计指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7.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统计总体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 9.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0.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1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活动 B.统计学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4.()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 B.咨询功能 C.信息功能 D.监督功能 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6. 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企业数 D.利润额 7.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三、简达题(共30分) 1.简述统计的职能 2.简述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3.简述季节波动及其特征 4.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若干因素 5.简述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 统计学试题答案 三、简答题: 1. 统计是现代国家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信息、进行咨询、实行监督,也即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2. (一)无偏性:指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二)有效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若某样本指标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则称该样本指标是总体指标的最有效的估计量。 (三)一致性: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单位数相当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则称这个估计量为一致的估计量。 3. 季节波动是指某些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季节性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随着时间的重复变化,而引起的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动。 季节波动一般有三个基本特征:(1)季节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2)季节波动每年重复出现,具有重复性。(3)季节波动的波动轨迹具有相似性。4. (一)总体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二)样本单位数目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的组织形式 5. 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依存关系以及所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数量上的推断和认识,以便作出预测和决策。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判断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密切程度。判断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一般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编制相关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相关方向和密切程度。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 日 旅游人数(人) 5200 5000 5200 5400 5600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最新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在括弧内填上适当文字)(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统计”一词有三个含义,即( 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 )和统计学。 2、相对指标是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 )的统计指标;平均指标是用来说 明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值分布(集中趋势 )的统计指标。 3、中位数是位于数列(中间位置 )的那个标志值,众数则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 )的某一标志值。 4、变异指标主要有极差、平均差、( 标准差 )和( 方差 )。 5、时间序列的种类包括: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时间序列 )和(平均数时间数列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 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 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 B 收集资料的时间; C 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D 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 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3、分布数列是说明( )。 A 总体单位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 B 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分配情况; C 分组的组数; D 各组的分布规律。 4、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那么统计总体是:( )。 A 全部工业企业; B 一个工业企业; C 全部工业企业每台设备; D 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6、在平均指标指数中,包含结构变动因素的指数是( )。 A 可变构成指数; B 固定构成指数; C 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D 平均数指数。 7、某车间月末员工数资料见表 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 A 110;B 112;C 114;D 116。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 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 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 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 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统计学》计算题型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型 (第二章)1.某车间40名工人完成生产计划百分数(%)资料如下:9065 100 102 100 104 112 120 124 98 110110 120 120 114 100 109 119 123 107 110 99 132 135 107 107 109 102 102 101 110 109 107 103 103 102 102 102 104 104 要求: (1)编制分配数列;(4分) (2)指出分组标志及其类型;(4分) (3)对该车间工人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2分) 解答: (1)

(2)分组标志:生产计划完成程度 类型:数量标志 (3)从分配数列可以看出,该计划未能完成计划的有4人,占10%,超额完成计划在10%以内的有22人,占55%,超额20%完成的有7人,占17.5%。反映该车间,该计划完成较好。 (第三章)2.2005年9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8分)并分析说明原因。(2分) 解答: (1)x 甲=∑∑m x m 1=24 8.41 6.36.314.24.21246.34.2?+?+?++=30/7=4.29(元) x 乙= ∑∑f xf = 1 241 8.426.344.2++?+?+?=21.6/7=3.09(元) (2)原因分析:甲市场在价格最高的C 品种成交量最高,而乙市场是在最低的价格A 品种成交量最高,根据权数越大其对应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作用越大的原理,可知甲市场平均价格趋近于C ,而乙市场平均价格却趋近于A ,所以甲市场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平均价格。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2014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某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4%,则劳动生产率的任务仅实现一半。(错)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错) 3、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错) 4、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错) 5、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对) 6.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时间序列,季节比率大于1,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由于季.的影响使实际值高于趋势值,(对) 7.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错 8.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错) 9.均数指数的计算特点是:先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总指数。( 错) 10.和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 错) 11.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对) 12.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错) 13.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4.变异度指标越大,均衡性也越好。( 对) 15.于资料的限制,使综合指数的计算产生困难,就需要采用综合指数的变形公式平均数指数。( 错) 16.计量是随机变量。(对) 17.数虽然未知,但却具有唯一性。(错) 18.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9.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错) 20.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最主要的原因是样本均值是可知的。()答案未 21.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错) 22.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个体的。(对) 23.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错) 24.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25.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错) 26.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错) 27.润这一标志可以用定比尺度来测定。(错) 28.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分,78分,82分,96分,这4个数字是数量指标。(错) 29.术学派注重对事物性质的解释,而国势学派注重数量分析。(错) 30.是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的前提。(对) 31.析中,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分水平法和方程两种。(错) 32.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对 33.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错) 34.度具有另外三种尺度的功能。(对) 35.民旅游意向的问卷中,“你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应归属于事实性问题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统计学 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 A )。 A.尖峰分布 B.扁平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A.1200 B.经济管理学院 C.200 D.理学院 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 A.64.5和78.5 B.67.5和71.5 C.64.5和71.5 D.64.5和67.5 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 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 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 10.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C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分解

1、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2000名学生 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A 、%4%5 B 、% 104% 105 C 、%96% 95 D 、%4%5

统计学题库(含答案)

绪论 1.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2.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3.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4.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5.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6.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7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8.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9.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10.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11.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12.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13.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14.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15.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16.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血压患者, 这是____C____。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7.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下表。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治疗前115 110 129 110 116 109 109 102 104 治疗后116 90 108 92 90 110 87 120 91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A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A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9.统计一批肝炎病人的住院天数是____A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0.某项新手术方法的成功与失败例数是__C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1.一批按贫血儿童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检查记录分类的资料是__E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2.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个体是__D___。 a.该地区所有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b.全部零售食品的卫生情况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一、主要术语 描述统计 ....: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推断统计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观测数据 ....: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实验数据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异众比率 ....: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四分位差 ....:也称为内距或四分间距,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 。 显著性水平 .....:假设检验中发生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P-.值.:也称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或实测显著性水平,是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来的概率。 拟合优度检验 ......:根据样本观测结果与原假设为真条件下期望结果的吻合程度,来检验总体是否服从某种分布。一般地,可以用于任何假设的概率分布。 独立性检验 .....: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多个总体比例差异检验 ..........:检验多个总体比例是否都相等。 消费者物价指数 .......: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反映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股票价格指数 ......: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 二.简答和计算P41—P42: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的特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方便抽样、定额抽样、立意抽样、滚雪球抽样和空间抽样。 2.6你认为应当如何控制调查中的回答误差? 回答误差是指被调查者接受调查时给出的答案与实际不符。导致回答误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理解误差、记忆误差及意识误差。 调查一方在调查时可协助被调查者一方共同完成调查,被调查方不了解的调查方可帮助解释、阐明,这样可减少误差。 2.7怎样减少无回答?请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你所考虑到的减少无回答的具体措施。 可通过优选与培训采访人员、加强调查队伍管理、准确定位调查对象、保证问卷的送达率等加以预防,采取物质奖励、消除疑虑、提前告知和事中提醒等加以控制,采用多次访问、替换被调查单位、随机化回答技术等方法来降低无回答率。 2.8如何设计调查方案? 第一步:确定调查目的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第三步: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第四步:调查表格和问卷的设计 第五步: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等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1.女性是品质标志。错 2.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错 3.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错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对 5.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对 6.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错 1.各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容易造成重复劳动,故不宜提倡。错 2.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错 3.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对 4.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基础的内部报表。对 5.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对 6.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错 1.为了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方法C A.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 B.采访法 C.直接观察法 D.报告法 2.第2章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B) A.各百货商店

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员工 C.一个百货商店 D.每位工作人员 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对 4.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因此在统计调查中不宜频繁组织普查。对 5.对统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对 6.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错 1.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错 2.统计整理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处理。错 3.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错 4.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错 5.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对 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对 7.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B) A.上方 B.左方 C.右方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原理试卷1(专科) 05工商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得就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她们得工资加总除以100,这就是对100个( )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3.统计设计得核心问题就是( )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得设计 B、统计分类与分组得设计 C、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得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得具体设计 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得不同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 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 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得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得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得调查组织形式就是 (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 普查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得方式方法就是(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 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 A、就是时期指标B、就是时点指标 C、前者就是时期指标,后者就是时点指标 D、前者就是时点指标,后者就是时期指标 8。加权算术平均数得大小( )。 A、受各组次数得影响最大 B、受各组标志值得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与次数得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次数得影响 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得指标数值( )。 A、只能就是绝对数 B、只能就是相对数 C、只能就是平均数 D、可以就是绝对数,也可以就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得关系就是( )。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C、定基增长速度得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得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1、抽样调查得目得在于( )。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课后)

9. (1)工人日产量平均数: 45 60 55 140 65 260 75 150 85 50 660 =64.85(件 / 人) (2)通过观察得知,日产量的工人数最多为 260人,对应的分组为 60~70,则众数在60~70这一组中,则众数的取值范围在 60~70 之间。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众数: n x f i i i 1 n f i i 1 众数M ° (f m f m 1 )

=65.22 (件) (3)首先进行向上累计,计算出各组的累计频数: 10.(1)全距 只=最大的标志值一最小的标志值 =95—55=40 x f ⑵平均日装配部件数x ―」 55 4 65 12 75 24 85 6 95 4 50 =73.8 (个) n _ X i x f i i 1 n 260 140 (260 140 (260 15C) (70 60) 660 1 2 330.5 比较各组的累计频数和 330.5,确定中位数在60~70这一组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中位数: ~~2- S m 1 M e L 壬 60 660 200 2 (70 60) 65(件) 260 ⑷分析:由于x M e M o , 所以该数列的分布状态为左偏。 平均差 A.D

f i i 1 |55 73.8 4 |65 73.8| 12 |75 73.8| 24 |85 73.8 6 |95 73.8 4 4 12 24 6 4 =7.232 (件)

⑷标准差系数V -100% x 9.93 73.8 13.46% X i f i 30 4 50 25 70 84 90 126 110 28 267 =81.16 (件) 乙企业的平均日产量X 乙 xf j 30 2 50 8 70 30 90 42 110 18 2 (X i X) f i i 1 n f i i 1 2 2 2 2 2 (55 73.8) 4 (65 73.8) 12 (75 73.8) 24 (85 73.8) 6 (95 73.8) 4 ⑶方差 4 12 24 6 4 =98.56 (个) 标准差 n (x x)2 f i i 1 n 、、98.56 9.93(件) 13. 甲企业的平均日产量x 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