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宣传栏--质量管理之现场监督

宣传栏--质量管理之现场监督

宣传栏--质量管理之现场监督
宣传栏--质量管理之现场监督

〃 品质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

——戴明

〃 品质是一种能令消费者或使用者满足,并且乐意购买的特质

——石川馨

现代QC:以最经济的方法,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要素一,拥有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要素二,SQC 彻底抑制波动(可见和不可见的损失成本)

要素三,公司标准化(特有技术和管理技术)

什么是良好的品质呢?

1.变异性低

2.耐用度高

3.吸引力强

4.合理价格

第1,2两点厂家可以自己评价,第3,4两点将由消费者来决定

品质是竞争的关键

1.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不满,91%不会再上门

2.不满意的一个顾客会将不愉快的经验转述9-10人

3.开发新顾客和维系老顾客成本为5:1

品质管理的衡量指针

品质管理活动的评价和衡量

体系的评价——品质体系审核——不符合项的多少(审核报告)

产品的评价——产品审核——产品符合要求的程度(PPM)

过程的评价——过程审核——过程符合要求的程度(过程绩效/过程审核结果)

客户的评价——客户满意——客户满意度

金钱的评价——品质成本——品质成本占销售额的比率等

现场品质管理的要素

现场监督管理

1.制程管制的概念——影响现场品质的因素

制程管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4M1E——人、机、料、法、环

5M1E——人、机、料、法、环、测

–●人力Man

–——员工是企业所有品质作业、活动的执行者。

–●设备Machine

–——机器设备、工模夹具是生产现场的利刃。

–●材料Material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品质问题往往是现场品质异常的主要原因。–●方法Method

–——企业文化、行事原则、技术手段、标准规范等等构成企业的Know-How,也是同行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环境Environment

–——外部竞争、生存环境;内部工作环境、工作现场及氛围。

–●测量Measurement

–——测量系统够准吗?

如何培养自主管理

操作者的“三按”、“三自”、“一控”要求:●三按: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生产

●三自: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查、自己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产

品、自己做好标识(加工者、日期品质状况等)

●一控:控制自检合格率

开展“三不”、“三分析”活动:

●三不: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三分析:当出现了品质问题,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品质分析会议,分析内容:品质问题的危害性、产生品质问题的

原因、应采取的措施。

●工作教导:人员培训

●问题沟通:品质历史、突发事件、专案改善。●培养自主管理的精神

二、保养与维修

1. 将保养与维修标准化,并予以培训和执行。

2. 坚持做好一级保养。(操作工人为主)

3. 监督设备管理部门做好二、三级保养。

4. 遏制机器异常时,维修部门和生产部门相互推诿

不予处理而继续生产的现象,应责任制度化。

5. 坚决消除只要机器转,不会要人管的思想。(重视慢性损耗)

6. 做好备品/备件的验收,保管,使用工作。

7. 推行/落实相关的设备管理活动。

3.如何提升“料”的品质

一、原材料分类的管理

1. BOM要细致,正确。(料号/名称/机种/用量等)

2. 及时变更,统一版本,注明生效日期或订单批号。

3. 易于层别和区分

二、领用材料防止出错

1. 防止其他型号的良品被误用。

2. 防止设计变更,代用品的误用。

3. 防止不良品的误用。

三、材料摆放和使用

1.“三定”(定位、定量,定人。)

2.“三比”(比样品,比图纸,比上次生产品)

3. 对不良品要挑出、标识、集中、保护、隔离和及时

处理。

4. 批清批结,及时清线,禁止小仓库和帐外物品。

5. 设置防呆措施和防呆治/工具。

6. 制作限度样品,显眼地标示出区分部位。

7. 要求供应商将料号尽量标示在零部件上。

8. 将供应商包装规范列入进料检验项目。

9. 退库品要标识好,尽量按原包装,特殊情况要隔离。

4.如何提升“法”的品质

“四化”建设:

流程制度化:任何作业流程都应该予以规范化、制度化,使员工有据可循,使每一次作业可以预先得到教导、安排,事中得到控制,事后便于追查;

工作标准化:将工作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予以标准化,易于操作,不易出错,便于查核,对品质稳定有关键作用;

作业简单化:基层员工的素质、能力、意识在企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尽量让其工作内容更简单,有利于学会、方便作业,自然降低出错的概率;

设计愚巧化:俗称防呆。

1、品质历史档案建立;

2、运用PDCA 管理循环来解决品题;3、运用QC-STORY 来解决品质问题;4、QCC 活动开展;

5、改善提案活动推行;

6、5S 活动推行;

7、统计技术应用;8、编制QC 工程图。

Production

Sales Purchasing Engineering M I S

5.如何提升“环”的品质

1、软环境:

团队氛围;

团队文化;

成长可能性。

2、硬环境:

工作空间场所对产品的保护;

温度、湿度;

空气洁净度(灰尘、静电、纤毛);

辅助设施、用品可能的危害。

3、环境的改变

推行5S活动,脏乱的环境不可能生产出好产品;

从企业“环境”面貌改变“人”的工作面貌;

形成注重工作品质的企业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