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安装标准

机电安装标准

机电安装标准
机电安装标准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化检查评分表(工程质量)工程名称: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化检查评分表(工程资料)工程名称:

检查人:日期: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化检查评分表(文明施工)工程名称:

检查人:日期: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1.1 主要施工验收规范 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作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BJ/CT506-2000《建筑给水聚丁烯(PB)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B50268-97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52-9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机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

机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 1.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 (1)设计交底:在接受工程施工任务后,由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作设计技术交底,使其了解本工程的设计意图、设计要求和业主对工程建设的要求。这种交底一般在图纸会审时进行。 (2)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工程开工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应向施工人员作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以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的内容包括: 工程特点、难点、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度安排、组织机构设置与分工及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等。 (3)施工方案交底: 工程施工前,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应向施工作业人员作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除分项、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需进行技术交底外,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即“四新”项目以及特殊环境、特种作业等也必须向施工作业人员交底。交底内容为该工程的施工程序和顺序、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要领、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 (4)设计变更交底: 外部信息或指令可能引起施工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向作业人员交底,其外部信息或指令主要指设计变更。另外,当工程洽商对施工的影响程度较大时,也应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技术交底主要包括: 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两项。 (1)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工艺与方法、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及其他要求等。 (2)安全技术交底是对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项目提出技术性的安全措施。 其主要包括的项目:大件物品的起重与运输、高空作业、地下作业、大型设

备的试运行以及其他高风险的作业等。 3.工程建设工法简称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分为三类,即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工法又分为三级,即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级三个级别。

泵站、机电安装施工方案

排水泵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案 根据图纸设计,本工程施工步骤先下部后上部,先进行泵房下部结构施工,泵房下部结构采用防水混凝土,所以混凝土浇筑是泵房结构施工的关键。泵房下部结构施工完后进行泵房上部结构和附属用房施工,再进行泵房及附属用房的装修施工。中间穿插机电设备安装。泵站结构施工完后进行室外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案如下。 1、施工测量放线 项目经理部测量班在与业主、勘测设计单位接桩后,对本标段施工范围之内的桩位(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等)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及时做好导线点与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工作。 在确定线位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现场面设高程、位置的控制桩。桩位设在四周永久建筑物上,所有控制桩由专业测量人员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进行校核。 根据导线控制点和加密导线点,用全站仪根据设计图纸所给定的定线关系和参数,按极坐标法测设出各控制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 开工前以及进场后,组织测量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协调下,对相邻合同段连接处的水准点、座标控制点进行闭合测量,并统一平差,将高程和座标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施工过程中,每三个月对合同段内的水准点和座标控制点检测一次,并将检测结果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核。 每次测量记录,都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并装订成册;每个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完工,及时做竣工测量,并做好记录,妥善保管。 2、沟槽降水 以管井降水为例 2.1施工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地下水埋藏情况、基坑开挖深度及勘查院勘查报告的建议,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即在基槽四周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降低地下水,以满足施工对降水的要求。 根据泵站施工进度,在需开槽的地段提前一步进行降水。在开槽前提前7天进行打井降水。之后随时对水位降低情况进行观测,静水位开始稳步降低至距槽底1~2米即可开始组织土方机械进场,降水与开槽同步进行,以保证开槽见底时水位降至槽底1m以下。 2.2降水井施工 2.2.1、施工工艺流程 井点测量定位→钻机就位→钻孔→下滤水井管→填滤料→空压机洗井→安装潜水泵抽水 2.2.2、主要技术要求

机电安装管理制度

一、技术交底制度 1、技术交底在使工程从图纸向实体的逐步转化过程中起媒介和保障作用。通过技术交底使操作者(基层管理人员、领工员、班组长、工人)掌握工艺流程、施工方法,了解技术标准,按交底的几何尺寸将工程付诸实施,完成工程从图纸向实体的逐步转化。 2、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部门向其他生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作业层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本工程综合性技术交底。交底前应作充分准备,以会议宣讲和书面形式交清设计意图和主要标准、施工安排、技术措施、工程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3、项目工程部负责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重点控制工程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技术组负责分项工程和各项临时工程的技术交底。 5、技术交底要求: (1)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的领导应组织对作业层进行综合性技术交底。综合性技术交底的内容:工程主要技术条件、设计标准;工程部位及组成;主要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准备工作;使用的机具设备;材料的规格、数量、质量要求及使用部位;劳力组织;创优计划、主要质量措施;安全措施、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2)项目工程部长组织对技术人员进行单项技术交底。 6、现场技术交底必须有书面资料,交底书内必须有工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且有编制、复核、接收人签字,并标注日期。 7、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复核制。(1)综合性技术交底由工程部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并复核,总工程师签发。(2)作业层技术交底由工区技术主管编制,工程部长复核。(3)各级技术人员应仔细核对交底内容,确保技术交底正确无误。 8、各级技术人员不得将设计文件、标准图、施组文件等不加标注和修订简单复印分发,必须对原图和资料进行分解,重新组合并附加解释,对可能疏忽的细节要特别说明,提出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和克服通病的措施;对于重要、复杂的工艺等,要制定专项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予以明确。对基层的技术交底必须要有明确的工艺标准及操作要求。 9、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有权监督作业班组按技术交底书、作业指导书和专项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发现偏差及时进行纠正;特殊情况下,有权暂停施工,并在事后提供相关书面报告。 二、过程“三检”制度 项目部实行三级质量管理机制即:施工班组、主管工程师、质检工程师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各级质量管理机构均设专人负责,配备相应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强现场监控能力。 1、开工前检查内容及要求,开工前由项目队施工技术部门将施工技术交底及相关作业指导书报项目质检部备案。 2、隐蔽工程的检查,隐蔽工程在施工前必须按要求检查设计和规范规定的所有质量指标项目,先由工班自检合格后,报主管工程师验收,并作如实、详细的记录。合格后报项目质检部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进行质量专检,合格后签发自检合格意见向监理部报验。隐蔽工程的检查结果应具体明确,检查手续及资料应及时办理不得补办。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 杨帆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杨帆 发表时间:2017-12-23T21:28:40.3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作者:杨帆[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集成化是必然趋势,因煤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所限,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矿井深处巷道及迎头工作面等出货进料系统的设备的安装,因此做好矿井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为煤矿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 (淮南矿业顾北煤矿淮南 232151)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集成化是必然趋势,因煤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所限,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矿井深处巷道及迎头工作面等出货进料系统的设备的安装,因此做好矿井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为煤矿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安装;技术管理;安全生产;问题 1、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之所以等到如此迅速的发展,离不开煤炭工业带来的贡献。可以说一直来煤炭工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的高水平,是我们经济实力的高水平的一个体现。就现阶段煤矿机电设备状况和特点,简单谈谈我对煤矿机电设备的认识和设备安装技术分析。 2、煤矿机电设备的特点 1)专业化、综合信息化自动化的程度高。每个煤矿机械设备在采矿的过程中都各尽其责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采煤机用于工作面煤炭开采、皮带运输机可以输送煤炭、矿井提升机将煤炭提升至地面等一些列机电设备,只有这些设备联合作用,才能将整个采矿过程有机的串联起来。 2)设备运行状况环境恶劣:大多数的机械设备还是在重载、冲击、润滑不良、高速、振动以及摩擦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和运转的;施工条件很恶劣:巷道顶底板条件差,冲击压力大,照明不清晰,矿井深处水汽、有害气体、粉尘、噪音以及液体等等影响较大。 3)煤炭开采技术和工艺改进和扩大。随着工业的发展,煤炭需求量增加,煤炭开采工艺不断完善和改进,对机电设备的使用也日趋增强,要求使用的设备也在逐步增大,同时对设备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也逐渐提高。 4)大、重型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对笨重的设备使用越来越多,导致了安装过程中的运输要求越来越大,吊装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大。 3、煤矿机电设备安装的问题 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很强的作业规划性,但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和处理应受到特别关注,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日后施工人员的生产作业效率,直接关乎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1)煤矿常见的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冲击地压影响,设备安装基础不平整,安装基准线和平直度达不到要求;系统机电设备初期因设计选型不合理,造成后期使用时设备的能力达不到等,造成设备超负荷运转;连接部件装配不紧密的问题;产生噪声振动的问题;电气方面问题。其中电气方面的问题又分成开关接触问题、断路器装配问题、电流互感器的安装问题、变压器方面问题等几个小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1)对于因地压影响基础达不到要求的问题,作为安装施工单位必须将底板平整到位,确保达到设备安装平直度,如固定设备主运皮带输送机的安装,对于机头机尾基础浇筑部分必须考虑地压,将基础浇筑部分扩大为后期设备运转稳定性提供保障,其次在后期的设备维护中应时刻检查基础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2)设计人员应站在全矿井的高度,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巷道能力和验算设备能力,选好设备型号。 (3)对于装配不紧密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拧螺丝的度,如果拧得过于紧密会使得缺乏必要的缓冲,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疲劳现象,使得装配工作前功尽弃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如果拧得过松,则会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甚至会因频率相同而发生系统共振现象。轻则会产生极大的噪音,重则会导致结合部断裂引发生产事故。 (2)噪声与振动的主要来源是设备机房,因为在设备机房中集中安装有各类机电设备,设备在运行时都需要很大的动力,并且这些设备在运行中会因为旋转的惯性力和偏心不平衡产生的扰力,而引起设备部件产生强迫性振动通过设备底座、管道、线路等与建筑物的连接部分产生振动和噪声。阻止这些产生的解决办法就是,安装机电设备要注意重心平衡,机房要设置隔音装置,并且机房内要放置吸收噪音的物品,底座要用木板或海绵等一些防振装置。 (3)对于电器的开关要做到时常检查,定期更换,防止漏电,接触不良,氧化等问题的产生。断路器的装配一定要正确,否则有爆炸危险。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电压保护器。电流互感器应装在开关柜底板上,不可错误安装。安装错误则会起不到保护作用,甚至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发生。变压器问题主要是变压器出口短路,以及内部引线或绕组间对地短路及相与相之间发生的短路而导致的故障。此类故障一旦发生一般要更换绕组严重时可能要更换全部绕组,从而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和损失。所以要对变压器做好保护措施。 4、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改进及措施 1)、机电设备常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连接方面的问题、设备振动方面的问题、超电流中的问题、电气设备中的主要问题。电气设备中的主要问题又包括在机电设备对隔离开关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存在动、静触头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不足等问题,断路器的弧触指以及触头的安装上存在一定同期性、接触压力、插入行程以及分合闸速度不达标准等情况,这就容易致使触头出现过热、熄弧出现时间延长的问题。 2)、产生故障问题的原因分析首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是很合理,如果机电设备在安装的时候设计不是很合理的话,那么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的时候有些环节就不能够按照设计进行安装,这样不仅会对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就是在机电设备安装的过程当中,监督的力度不够,使得安装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安装煤矿机电设备的过程当中,因为安装施工的管理不是很严格,监督也不到位,这样安装施工的质量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最后在安装机电设备的时候,安装技术和相关的设计要求不相符。

机电设备安装要求规范

实用文案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目录 1、施工计划书与工程进度1 1.1、设备安装具备条件 : 1 1.2、施工准备工作 1 1.2.1、技术准备 1 1.2.2、施工机具与材料的准备 2 1.2.3、劳动组织准备 2 1.2.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2 1.2.4、现场临时设施 3 2、主要施工工艺、技术措施3 2.1、电气安装 3 2.2、设备安装 4 2.3、设备基础型钢的制作与安装: 5 2.4、接地网的制作安装: 6 2.5、电力变压器安装:7 2.6、高、低压配电柜的安装:8 2.7、母线槽的安装:9 2.8、电力电缆敷设:10 3、施工进度安排11 4、现场的材料供应和管理措施11 5、降低成本技术措施11 6、施工品质管理计划12 6.1、质量保证措施12 6.2、质量责任制13 6.3、质量控制措施13

实用文案 6.4、成品及设备部件的保护措施14 7、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计划15 7.1、安全技术措施15 7.2、消防保卫措施16 7.2.1、保卫工作16 7.2.2、消防方面16 7.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7 8、系统验收项目及验收办法17 8.1、系统验收办法17 8.1.1、内部验收17 8.1.2、监理验收18 8.1.3、质检站和行业主管部门验收18 8.2、电气安装工程19 8.3、应执行的规程、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及竣工验收资料19 9、系统操作及维修保养培训计划21 10、保修办法22 10.1、保修办法22 10.2、保修办法的实施22

1、施工计划书与工程进度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场地一般相对狭窄,安装环境较差,安装要求较高,与其它专业时有交叉作业,因此,机电安装综合进度计划要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 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1.1、设备安装具备条件 : a)、基建部分:屋顶、楼板施工完毕;墙面、屋顶喷浆完毕;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场地清理干净;混凝土基础及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焊接构件的质 量符合要求;预埋件牢固,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门窗安装完毕,门已配锁; 具有足够的施工场地,道路通畅。 b)、施工用图纸、技术资料应齐全。 c)、临时设施: ① .生活临时设施:因施工场地不能作为生活用地,所有作业人员均外住。 ② .生产临时设施:需搭建临时仓库及工具房(面积约45 平方米)。 ③ .施工电源:由现场的临时施工用电变压器供电,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 行布置。 1.2 、施工准备工作 1.2.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首先应认真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认真阅读《机电设 备安装规范》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定, 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内容是否齐全,尺寸、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 审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结 构、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及时准确地做出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预算人员做出两算对比。 施工项目经理应及时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机电工程技术管理学习资料

机电工程技术管理

一、技术管理概述技术管理定义:用于计划、开发和实现技术能力,完成组织战略和运营目标。技术管理通常是指在技术行业当中所作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带领着自己所管理的团队完成某项技术任务。技术管理的实际操作当中,强调的是管理者对所领导的团队的技术分配,技术指向和技术监察。 管理者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来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继而完成技术任务。技术管理是技术和管理的融合,是较高知识容量的高深行业。 通俗的讲,机电技术管理就是怎么进行机电设备制造、安装,要求是什么,执行什么样的技术标准、达到什么样的验收标准,满足什么样的最终管理目标。 技术管理概念:技术通常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总结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现代企业技术管理就是依据科学技术工作规律,对企业的科学研究和全部技术活动进行的计划、协调、控制和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机电工程技术直接关联着操控技能,也就是关联着生产制造、设备安装施工中的操作能力,技术管理就是怎么规范、约束这些操作能力在生产施工活动中去发挥出最大的性价比效益。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特点(五个方面) 1、涉及面很广,学科跨度也很大(涵盖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弱电工程、空调与通风工程、消防工程、动力工程、地暖工程等),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

2、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直至满足使用功能或正常生产为止。 3、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施工中一定要做到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工艺、方法灵活。(隧洞内钢管运输排轮转向专利技术案例) 4、大型机电安装工程对吊装、装配、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 5、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建筑构筑物相比较,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和售后服务手段的区别(比如验收测量工具,以及测量手段的不同)。 一、机电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1、对于任何一项工程而言,都离不开技术质量上的管理,对于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不仅仅是项目管理上的核心内容,也是项目收益价值在管理上的体现。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大型的机电安装工程中的体现更加的明显,由于大型机电安装项目的技术质量是一次性完成的,并且一旦出现技术质量问题其返工就非常的困难,因此更加需要一个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机电安装工程进行技术质量管理。(比如质量事故的成本以及企业生存案例) 2、技术质量管理要始终贯穿安装工程的每个阶段,从工程的施工准备、材料选择和人员素质的选择等方面就要开始对工程技术质量上进行全面的计划和控制,同时在过程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到主要以项目经理为主,项目的总工程师、职能部门负责人,工长等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并且这个体系要一直延续到工程的验收阶段。

机电设备安装资质等标准版

最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标准(2014年版) 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活动监管,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业科学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最新资质标准(2014年版)。 在最新规定中,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三个序列。其中施工总承包序列设有12个类别,一般分为4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专业承包序列36个类别,一般分为3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施工劳务序列不分类别和等级。现将与智能建筑弱电相关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相关要求说明如下: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1.一级资质标准 1.1企业资产:净资产2000万元以上。 1.2企业主要人员: (1)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8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机电工程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机电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20人,且专业齐全。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员、资料员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电工、管道工、通风工、焊工、起重工等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50人。 1.3企业工程业绩: 近5年承担过单项合同额1500万元以上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2项,工程质量合格。 2.二级资质标准 2.1企业资产: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

2.2企业主要人员: (1)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8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2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机电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机电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0人,且专业齐全。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15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材料员、资料员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电工、管道工、通风工、焊工等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30人。 2.3企业工程业绩: 近5年承担过单项合同额800万元以上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2项,工程质量合格。 3.三级资质标准 3.1企业资产:净资产400万元以上。 3.2企业主要人员: (1)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3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具有机电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机电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6人,且专业齐全。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8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材料员、资料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电工、管道工、通风工、焊工等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15人。 (5)技术负责人(或注册建造师)主持完成过本类别资质二级以上标准要求的工程业绩不少于2项。 4.承包工程范围: 4.1一级资质: 可承担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设备、线路、管道的安装,35千伏以下变配电站工程,非标准钢结构件的制作、安装。

机电安装项目施工管理指导方案书

机电安装项目施工管理 指导方案书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编制说明一、适用范围和目的 本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由本公司所承接工程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全过程。 制定本办法的目的是规范工程建设期间的项目管理行为,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 如果本办法与国家或行业相关规定相抵触时,以相关法规为准。 二、编制依据 ⑴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线路部分) ⑵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⑶安全生产法 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80)火发字第5号。 ⑸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 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96) 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交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 ⑻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⑼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部分: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建立和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手段,也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有效载体。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有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仅从制度上固定下来,而且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做到责任明确,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公司安全管理目标。为此,特制定公司安全生产制任制度如下: 成立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对公司安全生产的领导,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监督、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和推进安保体系的贯标;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检查、考核、充分履行管理职能,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使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施工全过程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处于受控,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形成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生产责任必须以书面形式,经责任人签字确认后予以实施。按公司总经理、部门、项目部经理或人员、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作业成员签字确认程序予以落实。公司内部机构和人员的确认资料由安全部门负责收集汇总,项目部内部管理人员、班组长和作业成员的确认资料由资料员收集装订成册。

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安装工艺标准

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安装工艺标准 前言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GB50981-2014)的要求,抗震支吊架是目前建筑机电设备用于抵抗地震作用力而增设的抗震支撑系统。为便于工程安装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系统的工艺标准,特此编制此标准。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GB50981-2014) 2.《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3.《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JGJ339-2015) 4.《建筑机电设备抗震设计规》(CJ/T 476-2015) 5.《管道支吊架第一部分:技术规》(GB/T1711 6.1-1997) 6.《装备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03SR417-2) 7.《室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 8. 迅杰抗震、成品支吊架安装系统图册 二、适用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含地下综合管廊);抗震支吊架产品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为保证建筑机电工程在地震作用下,仍能运行,对于吊杆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建议进行抗震支架的补强; 2、抗震设防管线容: 2.1 国标强条必须严格执行: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注:含排烟,消防补风系统,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管线及风机相关设备)2.2 国标非强条但应严格执行: 2.2.1 管径大于等于DN65的生活给水、热水及消防管道,当采用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时,应按本规第8章的要求设置抗震支吊架;注:国外消防跟防排烟这两个系统严格执行 2.2.2 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当采用吊装时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2.2.3 管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均应进行抗震设计; 2.2.4 管径不小于DN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Kg/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防; 2.2.5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或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 三、基本规定▲▲▲ 1、抗震支吊架材料、规格、要求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的规定,并附有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机电设备安装安全管理规定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82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机电设备安装安全管理规 定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机电设备安装安全管理规定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管理,依照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结合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各单位可依照《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以及本规定的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制定本单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一般要求 第三条各项目经理部应及时建立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安全生产责

任目标,组织安全生产活动,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积极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全面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第四条从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前,项目经理部要组织施工技术、机电设备人员等共同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针对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进行重大危险源辩识和安全评价,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安全方面的法规、规范、标准,编制相应的管理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对起重吊装、脚手架、管沟开挖等作业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五条对特殊工种上岗人员如:电工、电气焊、起重、机操和无损探伤检测等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位适任证书核验,未经核验或核验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探析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探析 摘要:建筑工程的机电安装是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施工阶段过程当中。所以,建筑工程机电施工的整体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初步探讨了建筑工程机电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步骤和环节以及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等,希望能够加强建筑工程机电安装的施工技术的品质。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施工环节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当中,机电安装工程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其施工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空调和暖通工程、建筑消防工程、弱电工程等具体形式的施工。而这些具体的机电施工,都需要从施工的设备和技术材料的统筹、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及竣工后的验收活动等几个步骤进行安排。而每个施工的环节,都会牵扯到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依照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在施工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探讨分,浅析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前所采取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工程之前,针对此工程施工对象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并根据需要,组织与工程有关的相关部门,并按照部门的设置为其选择部门的管理人员,然后根据图纸绘制的设计要求,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的交接,并根据人员设置和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场所的平面布置和平面规划,更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施工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进行合理施工。 三、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工程的施工 3.1 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特征 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施工一般包括高压变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后备供电系统、照明供电系统、消防控制系统设备、应急的出口指示供电系统、停车场等各个单位的强电供电系统和建筑智能控制、防雷接地等弱电系统。1 在电气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分配问题、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合理配置、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资料等方面。对结构造型及预埋管线完成线面标定,按照预先做好的电气专业管线图预留和预埋电气管线,利用专业的技术和1叶卫军.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浅析[J].科技传播,2011(2).

机电质量标准化评分标准

机电质量标准化评分标准 一、基本条件 生产矿井不应存在以下情况: (1)年产6万t及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 (2)年产6万t以下煤矿采用单回路供电时,没有备用电源; (3)主要通风机高低压电源不是引自同一母线,主要通风机装置没有可靠的双电源供电; (4)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 二、基本要求 1.设备与指标 设备与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等证标齐全、合格; (2)设备综合完好率、防爆率、电缆吊挂合格率、小型电器合格率、矿灯完好率、设备待修率和事故率等达到规定要求。 2.煤矿机械 煤矿机械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械设备完好,各类保护、保险装置齐全可靠; (2)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 3.煤矿电气 煤矿电气应符合以下要求: (1)矿井有可靠的双回路电源线路; (2)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符合要求,电气无失爆; (3)矿井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以及井下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的供电线路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4)电气设备完好,继电保护设置齐全可靠; (5)电气工作票、操作票填写、使用规范。 4.机电基础管理 机电基础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2)机电设备选型论证、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更新改造、报废等综合管理程

序规范,设备台账、技术图纸等资料齐全; (3)按规定进行设备技术性能测试,在用设备性能可靠; (4)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岗位工人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5.文明生产 文明生产应符合以下要求: (1)现场设备摆放规范、标识齐全,机房、硐室卫生清洁; (2)作业规范,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三、评分方法 按表6 -1评分,总分为100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项目内容中有缺项时按下列计算公式进行折算: A = C B B ×D 式中 A 一一本项折合分数; B 一一本项标准分数; C 一一缺项标准分数; D 一一本项检查实得分数。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目录 1、施工计划书与工程进度1 1.1、设备安装具备条件:1 1.2、施工准备工作1 1.2.1、技术准备1 1.2.2、施工机具与材料的准备2 1.2.3、劳动组织准备2 1.2.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2 1.2.4、现场临时设施3 2、主要施工工艺、技术措施3 2.1、电气安装3 2.2、设备安装4 2.3、设备基础型钢的制作与安装:5 2.4、接地网的制作安装:6 2.5、电力变压器安装:7 2.6、高、低压配电柜的安装:8 2.7、母线槽的安装:9 2.8、电力电缆敷设:10 3、施工进度安排11 4、现场的材料供应和管理措施11 5、降低成本技术措施11 12

6.1、质量保证措施12 6.2、质量责任制 13 6.3、质量控制措施13 6.4、成品及设备部件的保护措施14 7、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计划15 7.1、安全技术措施 15 7.2、消防保卫措施 16 7.2.1、保卫工作16 7.2.2、消防方面 16 7.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7 8、系统验收项目及验收办法17 8.1、系统验收办法 17 8.1.1、内部验收18 8.1.2、监理验收 18 8.1.3、质检站和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19 8.2、电气安装工程19 8.3、应执行的规程、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及竣工验收资料 20

9、系统操作及维修保养培训计划21 10、保修办法22 10.1、保修办法22 10.2、保修办法的实施22

1、施工计划书与工程进度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场地一般相对狭窄,安装环境较差,安装要求较高,与其它专业时有交叉作业,因此,机电安装综合进度计划要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1.1、设备安装具备条件: a)、基建部分:屋顶、楼板施工完毕;墙面、屋顶喷浆完毕;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场地清理干净;混凝土基础及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焊接构件的质量符合要求;预埋件牢固,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门窗安装完毕,门已配锁;具有足够的施工场地,道路通畅。 b)、施工用图纸、技术资料应齐全。 c)、临时设施: ①.生活临时设施:因施工场地不能作为生活用地,所有作业人员均外住。 ②.生产临时设施:需搭建临时仓库及工具房(面积约45 平方米)。 ③.施工电源:由现场的临时施工用电变压器供电,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布置。 1.2、施工准备工作 1.2.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首先应认真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认真阅读《机电设备安装规范》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定, 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内容是否齐全,尺寸、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 审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及时准确地做出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预算人员做出两算对比。 施工项目经理应及时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暖通)资料整理

二、暖通空调工程 (-)垂直管道支架 1 .保温管道立管支架 1.1适用范围 垂直管道承重支架适用于DN200以上冷冻水系统及其它保温立管;垂直 管道固定支架适用于所有型号冷冻水系统及其它保温立管。 1.2固定支架与承重支架及补偿器安装位置图示(示例管道DN600,管井壁为剪力墙) 图例: 1.冷冻水立管承 重(固定)支架 (支架样式详见 支架详图一) 2.冷冻水支管伸 缩节 3.冷冻水立管伸 缩节 4.冷冻水立管导 向支架 (支架样式详 见支架详图二) 5.冷冻水水平管 固定支架(支架 样式详见给排水 支架大样) 1.3支架详图 1.3.1支架详图一 1.3.1.1 图例 冷冻水管道垂直 管道承重支架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暖通 (示例管道DN600) 图例: 1 .肋板 2.镀锌紧固螺 栓 3 .支承板 4.隔热木托 5.型钢支架框 架 侧视图

1. 3. 1. 3采购要求 1. 3. 1. 2规格表 1)为方便套管安装及管道保温施工,型钢支架框架底部与楼板完成面的 距离建议不小于 150mni : 2)尺寸表(mm ) DN 槽钢 a b c 200-250 C12 80 80 90 300 C14 80 80 100 350 C14 80 80 100 400 C16 85 85 120 500 C16 85 85 120 600 C16 85 85 120 d e 9 g 镀锌紧固 螺栓规格 8 50 120 8 M8 10 50 120 10 MIO 10 50 140 10 MIO 12 50 160 12 M12 12 50 160 12 M12 12 50 160 12 M12

煤矿机电技术标准(三大标准)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技术标准 (Q/ZMXJ-JSB 2017版) 中煤新集三大标准编写委员会编制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技术标准(2017版) (Q/ZMXJ-JSB) 2017-12-1发行2018-1-1实施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三大标准编写委员会编制

序言(领导作序)

目录 Q/ZMXJ-JSB 05-2017 煤矿机电运输技术标准(责任单位:生产技术部) 标准共有子目录4个,次级子目录28个,主要内容包括煤矿机械、煤矿电气、煤矿窄轨运输、新型辅助运输等内容。新增创新点:架空乘人装置、单轨吊车、立井无轨胶轮车、GIS免维护室内高压组合电器、SVG静止型同步补偿有源滤波装置等。 0601 煤矿机械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技术要求 3.1 通用部分 3.2 主提升(立斜井绞车)系统 3.3 主运输(带式输送机)系统 3.4 主通风机系统 3.5 给排水系统 3.6 压风系统 3.7 地面供热系统 3.8 热害治理降温系统 4 安全 4.1 通用部分 4.2 环境 4.3 一般机械设备、设施 4.4 锅炉压力容器 4.5 特种设备 4.6 个体防护

4.7 灾害防治 5 安装 6 操作 7 检修 0602 煤矿电气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运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煤新集股份有限公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涉及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 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2017版 MT5010-95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417-200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 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 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设备通用要求 GB/T12668调速电气传速系统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矿井机电管理规定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

机电工程技术管理

一、技术管理概述技术管理定义:用于计划、开发和实现技术能力,完成组织战略和运营目标。技术管理通常是指在技术行业当中所作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带领着自己所管理的团队完成某项技术任务。技术管理的实际操作当中,强调的是管理者对所领导的团队的技术分配,技术指向和技术监察。 管理者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来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继而完成技术任务。技术管理是技术和管理的融合,是较高知识容量的高深行业。 通俗的讲,机电技术管理就是怎么进行机电设备制造、安装,要求是什么,执行什么样的技术标准、达到什么样的验收标准,满足什么样的最终管理目标。 技术管理概念:技术通常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总结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现代企业技术管理就是依据科学技术工作规律,对企业的科学研究和全部技术活动进行的计划、协调、控制和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机电工程技术直接关联着操控技能,也就是关联着生产制造、设备安装施工中的操作能力,技术管理就是怎么规范、约束这些操作能力在生产施工活动中去发挥出最大的性价比效益。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特点(五个方面) 1、涉及面很广,学科跨度也很大(涵盖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弱电工程、空调与通风工程、消防工程、动力工程、地暖工程等),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 2、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直至满足使用功能或正常生产为止。 3、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施工中一定要做到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工艺、方法灵活。(隧洞内钢管运输排轮转向专利技术案例) 4、大型机电安装工程对吊装、装配、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 5、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建筑构筑物相比较,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和售后服务手段的区别(比如验收测量工具,以及测量手段的不同)。 一、机电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1、对于任何一项工程而言,都离不开技术质量上的管理,对于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不仅仅是项目管理上的核心内容,也是项目收益价值在管理上的体现。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大型的机电安装工程中的体现更加的明显,由于大型机电安装项目的技术质量是一次性完成的,并且一旦出现技术质量问题其返工就非常的困难,因此更加需要一个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机电安装工程进行技术质量管理。(比如质量事故的成本以及企业生存案例) 2、技术质量管理要始终贯穿安装工程的每个阶段,从工程的施工准备、材料选择和人员素质的选择等方面就要开始对工程技术质量上进行全面的计划和控制,同时在过程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到主要以项目经理为主,项目的总工程师、职能部门负责人,工长等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并且这个体系要一直延续到工程的验收阶段。 质量管理控制过程当中,总工是战术级的,项目经理是战略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