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家庭继承法复习纲要

婚姻家庭继承法复习纲要

婚姻家庭继承法复习纲要
婚姻家庭继承法复习纲要

婚姻家庭继承法复习纲要

1.对偶婚制:在母系氏族制度之下,属于不同氏族的成对男女,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地对偶同居的婚姻形态。这种结合并不牢固,很容易为一方或双方破坏,它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中间环节。

2.法国1791年《宪法》明确提出“法律视婚姻不过是民事契约”。

3.以婚姻家庭法命名的规范性文件,在传统法学中称为形式意义上的婚姻法。

4.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重婚、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

5.婚姻自由:公民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自主自愿地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排除任何人的强制和干涉。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6.中国古代依"六礼"程序成立的婚姻被称为聘娶婚。

7.古代社会通行的有偿婚包括买卖婚、交换婚、劳役婚。

8.现行婚姻法关于禁止结婚疾病的表述: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9.1950年婚姻法关于禁止结婚疾病的表述:患花柳病或精神失常未经治愈,患麻疯或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之疾病者。

10.1950年婚姻法关于旁系血亲禁止结婚问题的规定:为直系血亲,或为同胞的兄弟姊妹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者。其他五代内的旁系血亲间禁止结婚的问题,从习惯。

11.无效婚姻的规定:《婚姻法》第1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①重婚的

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③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④未到法定婚龄的。

12.婚姻撤销的法定原因:《婚姻法》第11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

年内提出。

13.夫妻共同财产范围:①工资、奖金②生产、经营的收益③知识产权的收益④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⑤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14.“三从”是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15.家庭代理权:指日常家务活动的代理权,亦即因家庭事务而与第三人为一定法律行为时的代理权。被代理人需对代理行为所产生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许多国家立法承认夫妻相互享有家事代理权。

16.扶养的概念和特征:扶养指亲属间相互供养的法律责任,平辈之间的扶养称为扶养,晚辈对长辈的扶养称为赡养,长辈对晚辈的扶养称为抚养。

①扶养发生在法律上规定的一定亲属之间,该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②扶养是一种法律关系,扶养方为义务人,被扶养方为权利人。

③履行扶养义务是有条件的,以义务人有能力扶养和权利人有必要受扶养为限。

④扶养是当事人间相互对等的义务,而不是单方的义务。

17.婚姻终止:夫妻关系借以消灭的法律事实,又称婚姻的消灭。婚姻终止的原因有二:一是夫妻一方死亡或者宣告死亡;二是夫妻双方依法离婚。

18.离婚的效力:

①离婚对当事人身份上的效力

一、夫妻身份、称谓终止二、二人均享有再婚的权利

三、夫妻间扶养等义务终止四、夫妻间继承权消灭

②离婚时对当事人财产上的效力

一、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二、清偿夫妻共同债务

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的公司股权

③夫妻间扶养等义务终止

④夫妻间继承权消灭

19.在民族自治地方关于婚姻法的变通规定中,明确规定“禁止一方用口头或文字通知对方的方法离婚”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

20.不属于夫妻离婚时的共同债务(全选):

①双方约定由一方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②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资助弟弟出国留学所负的债务

③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21.应当支持的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请求(全选):

①周某患精神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②周某对小红不履行抚养义务③周某虐待小红④小红愿随郭某生活

22.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尚在校接受高中教育的子女,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23. 中国古代的礼、法对立嗣有一系列要求:只有男子无后才能立嗣,不得立异姓男为嗣,嗣子可取得嫡子的身份和地位

24.收养关系终止在民政机关办理手续。

25.公民收养孤儿、残疾儿童、弃婴的条件:年满三十岁

26.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

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该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定继承制度(一)代位继承只发生在法定继承之中,而转继承既可以发生在法定继承中也可以发生在遗嘱继承中。

(二)代位继承发生的时间条件是继承人限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而转继承则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

(三)代位继承的被代位人只能是被继承人的子女,而转继承中的被转继承之人可以是被死亡之被继承人的任何继承人。

(四)代位继承之代位人只能是被代位人的直系晚辈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转继承中的继承人可以是被转继承之人的任何继承人。27.遗嘱的法律特征:遗嘱指公民生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处分自己的财产及有关事务并于其死亡后发生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

①遗嘱是单方的法律行为。

②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

③遗嘱在遗嘱人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

④遗嘱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⑤遗嘱是必须由本人实施的法律行为。

⑥遗嘱继承人的法律地位不能被替代。

28.论夫妻财产制。

(1)夫妻财产制,是指确认和调整有关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的财产分割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夫妻财产制分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两种。

(2)法定财产制,是指配偶在婚前、婚后未订立夫妻财产约定或约定无效情况下,依照法律的规定当然适用的夫妻财产制。

第一、夫妻共同财产制。《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8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第二、夫妻个人财产制。是指夫妻一方婚前个人享有所有权的财产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并依法应当归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婚姻法》第1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方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三、约定财产制。是指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的所有权另行作出约定,从而排除法定财产制中的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规定的适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