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讲 翻译与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45.22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三章:相关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3.1 相关翻译理论3.1.1翻译转换理论翻译转换(translation shift)是翻译中的普遍现象,指的是原文译为目的语时发生的语言变化。
“翻译转换”作为术语最早出现在英国学者卡特福德(Catford)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他认为翻译转换是“偏离形式对等的等值翻译”,并将将翻译定义为:“一种语言(SL) 中的语篇材料被另一种语言( TL) 中等值的语篇材料所取代。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是建立在弗斯和韩礼德的语言学模式之上,并借用了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及其对语言“层次”的分类来说明翻译转换现象。
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主要使用了语法和词汇两个层次,单位、结构、类别和系统四个语法范畴。
卡特福德认为,语言是交际性的,在上下文中发挥功能,而且这些功能的发挥通过不同的语言层次( 如语音、词形、语法及词汇) 和级阶( 句子、分句、片语、词及词素等)。
在对“形式对应”( formal correspondence) 和“文本等值”( textual equivalence) 做了区分后,卡特福德认为,既然这两个概念有很大差异,进行翻译转换就是必然的了,翻译转换因而在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过程中背离了形式对应。
卡特福德进而提出两种转换: 层次转( level shifts) 和范畴转换( category shifts)。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汉英翻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层次转换所谓层次转换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原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译等值成分。
卡特福德的层次转换包括语音、词形、语法和词汇四个层面,但他认为翻译中惟一可能发生的层次转换就是语法和词汇之间的转移。
也就是说,一种语言的语法项在翻译时可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词汇项,反之亦然。
例如,汉语中的“着”、“了”、“过”等词汇都可以用来英语中的“现在完成时( has/ have done)”和“过去完成时( had done)”这两种时态表达。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第一章:英汉互译概述1.1 英汉互译的重要性1.2 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1.3 英汉互译的难点与挑战1.4 英汉互译的技巧与策略第二章:词汇与短语的互译2.1 词汇的直译与意译2.2 词汇的借用与创新2.3 短语的固定搭配与转换2.4 专有名词与地名的一般译法第三章:句子的互译3.1 句型的转换3.2 语序的调整3.3 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的互译3.4 从句与并列句的互译第四章:时态与语态的互译4.1 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互译4.2 进行时与完成时的互译4.3 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互译4.4 虚拟语气与实际语气的互译第五章:文化与语境的理解5.1 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5.2 语境的理解与运用5.3 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的差异5.4 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策略第六章:翻译标准与原则6.1 翻译标准的历史演变6.2 忠实原则与达意原则6.3 等效翻译与功能翻译6.4 翻译中的创译与意译第七章:翻译技巧与策略(上)7.1 词义选择与词性转换7.2 修辞格的翻译7.3 成语与谚语的翻译7.4 诗歌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与翻译第八章:翻译技巧与策略(下)8.1 幽默与讽刺的翻译8.2 商务与法律文本的翻译8.3 科技与医学文本的翻译8.4 翻译中的校对与润色第九章:实践案例分析9.1 英汉互译案例分析9.2 翻译错误分析与避免9.3 翻译实践与反馈9.4 翻译作品的评价与赏析第十章:翻译软件与辅助工具10.1 翻译软件的种类与功能10.2 翻译辅助工具的使用10.3 语料库与在线翻译资源10.4 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英汉互译概述难点解析: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如语序、句型、时态和语态的使用,以及文化背景和语境的理解。
二、词汇与短语的互译难点解析:不同语言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句子的互译难点解析: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差异,如主被动语态的转换,以及保持原意的调整语序。
Text英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代表的民主国家,可以在1000年追查根源。
其他国家也有长期的政治历史,但这些历史是由突发期显着,而经常是暴力,改变。
虽然英国也拥有了政治不稳定的时期相比,说,法国,美国,还是中国的国家建设进程一直是一个进化,而不是革命。
这种长期,不间断的历史仍然十分明显,在英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
The Monarchy政府机构,是最古老的君主(由国王规则)。
这可以追溯到撒克逊人谁的,直到1066年诺曼征服公元5世纪的统治。
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国王的直系后裔埃格伯特,谁团结在他的829统治英格兰。
君主的权力,主要是来自国王的“神权古代学说”。
有人认为,主权来自他从上帝的权威,不能从他的臣民。
由于这种神圣的权利,尽管有不同的家庭之间,有时谁坚持战斗,他们以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君主制的实际存在,很少受到质疑。
对于1000年英国有世袭的国王或女王作为国家元首,但有一个短暂的例外。
在17世纪有一个在英格兰与共和党的“圆颅内战”(即所谓的,因为男人不顾流行时尚和头顶的头发很短)由奥利弗克伦威尔,谁想要废除君主制,并要求领导保皇党谁它继续。
在罢黜国王查理一世在1642年,成功地圆颅党和公正十八年前的君主统治恢复。
虽然在理论上国王对他的球队的上帝在实践中,即使在中世纪,人们认为他不应该行使绝对的权力。
相反,主权应该愿意接受著名男性的意见。
国王是否愿意做领导之间的国王和教会一样强大,拥有土地的封建贵族,其他强大的集团的许多战役。
这是一个封建贵族和教会的反对约翰王(1199年至1216年的一些帮派)的政策。
这种反对如此强烈,国王最终给予了他们的自由和政治权利宪章,但其中世纪的大宪章拉丁名称命名。
大宪章放在国王的能力,他的皇室权力滥用的一些限制。
这仍然被视为英国的官方对公民权利的重要体现。
The Parliament这个词的“议会”的动词“来到往下谈”,即,讨论或交谈。
这个词是第一次使用在1236年正式描述封建贵族和县和偶尔的国王召见城镇代表聚会,如果他想筹集资金。
翻译中的文化转向一、翻译的文化转向的提出翻译研究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之一。
《文化构建》一书第一次把这一领域两位开创者―翻译家、学者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的论文集合成册。
论文集所收文章延续并深化了两人近几年来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尤其是对翻译文化转向的研究。
书中探讨的主题有:中西译论、可译性的限度、翻译何时并非翻译、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等等。
有的论文是针对一定体裁,如戏剧翻译、诗歌翻译;有的重在个案研究,讨论了维吉尔。
布莱希特等人作品英译后的境遇。
1976年在比利时勒芬召开的学术会议被西方许多学者认为是翻译研究学派宣告成立的历史性大会。
在其后的20多年里,翻译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其中进行的较多的是翻译的描写行研究工作。
由此,翻译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不禁有些困惑:除了描写性研究外,翻译研究今后向哪个方向发展?1990年,由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出版。
他们第一次正式提出翻译“文化转向”的发展方向。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们深受启发和鼓舞,与此开始了翻译研究的又一突破性进展,并最终形成了西方翻译理论领域的另一新的学派――文化学派。
《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共收录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的八篇论文。
他们不仅向读者讲述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总结翻译理论研究、文化研究、描写翻译研究以及翻译教学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而且两位学者还指出这一学科在下一世纪的发展方向。
在序言部分,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回顾自1978年以来的翻译发展。
他们认为,翻译工作者在促使不同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研究翻译作品在一定意义上即是研究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
勒菲弗尔在第一章中阐释了文本模式对进行比较分析的帮助和影响。
巴斯内特在第二章中指出由于某些文化因素的制约,原文有时往往以译作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这样的翻译当然不是翻译,而是伪翻译(pseudo-translation),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亦存在“共谋”(collusion).在第三章,勒菲弗尔对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所著的《埃涅伊特》(Aeneid)几个英译本作了历史研究。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解读与语言表达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单词、句子进行语言转换,更重要的是传递原文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和情感。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文化解读和语言表达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文将探讨英语翻译中文化解读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解读在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很多时候会遇到无法直接对应或没有相对应概念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文化解读。
文化解读是理解并传递源语和目标语之间文化差异的过程。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因此英语翻译时需要考虑词汇、习语以及表达方式的文化含义,以避免信息的失真和误解。
文化解读在英语翻译中的具体操作包括:第一,理解文化背景。
翻译者需要了解源语文本所属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社会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义和情感;第二,研究习语和成语。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自己的习语和成语,它们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翻译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第三,词汇概念转化。
有些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翻译者需要通过综合考虑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特点,进行概念转化。
二、语言表达在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语言表达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准确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以最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英语翻译中,语言表达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是为了传递情感和意义的完整性。
语言表达在英语翻译中的具体操作包括:第一,选择准确的词汇。
翻译者应该在目标语中选择最合适的词汇,以准确传达源语的意思。
不仅仅要考虑词义的对应,还要考虑词汇的语感和文化内涵,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第二,调整句式结构。
有些句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达方式不同,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目标语的语法结构,以确保句子的通顺和自然;第三,保持风格与语境一致。
不同的文体和语境要求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标受众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三、英语翻译中需注意的问题在进行英语翻译时,不仅要注重文化解读和语言表达,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