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ຫໍສະໝຸດ Baidu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3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一、语言与文化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翻译不只是—种语际转化,在深层意义上它更
是一种跨文化转换。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语言与文
化是互相割裂、互不相干的两样事物。事实上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
◆ 什么是文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
●比如“God,一词,在西方通指基督教所崇奉
的人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人格化的一元神,翻译 成中文是“上帝”。这一概念我国古已有之,指 天上主宰万物的神,但对于大多数不信奉基督教 的中国人来讲,“上帝”是一个个分模糊的概念, 同“God”在西方人脑海中的形象有非常大的区别。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1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7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中文:早饭 英文:breakfast 日文:朝ぞ钣 又比如:“龙”这一概念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存在 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国,“龙”一直被视作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在汉语中, “龙”多数用于褒义,如“龙凤呈祥”、“龙腾虎 跃”、“龙马精神”等。 在英美人脑中,“龙”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是 “dragon”,而“dragon”是完全不同的形象。且
Wind时,有意将原文中出现的人名和地名中国化,以使译 文更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心理,如将Scarlett O’Hara译为 “郝思佳”, 将Melanie Hamilton译为“韩媚兰”。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2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总之,在翻译的过程中,原语文本在离开自己的 文化母体而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语境之后,其本身 具有的“异质性”(otherness)必然会有所丧失或 变异;同时,译入语文化的民族特征又会借助语 言渗透到文本之中,使文本在丧失部分原有信息 的同时,又会增加部分新的信息, 从而使翻译文 本成为既不完全等同于原语文本又区别于本土文 化的特殊存在。
◆2、文学方面的影响(包括题材内容和思想情趣)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6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1. 佛经中包含的大量古代印度的寓言、神话
以及佛陀、菩萨的生平故事传到我国,对我国文
学的题材内容,诸如情节设计、人物形象、场面
描写等,都有深远影响。比如六朝时许多关于阴
司地狱的描写,其想象之丰富、描写之生动;唐
的载体。正是借助语言,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6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政治、法律、教育、风俗习惯、宇宙观、艺 术创造、思维方式等——才得以薪火相传,代代 不息。其次,语言又是文化的镜子,它直接反映 文化的现实和内涵。 ◆国外语言学家对语言与文化的论述
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John Lyons)曾说过:“每 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 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 重要特征。”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文化中是很难 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的。比如:
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
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这一定义稍嫌笼统。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4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梁漱溟则对文化含义的概括: 所谓—家文化不过是—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总括起来,不外三个方面: (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张 林 教授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2
第三讲 翻译与文化
1.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掌握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难点:翻译中文化内涵的理解
3.说明:让学生通过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加深认识 4.重点考核:东西方文化差异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4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1、对语言的影响
佛经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据《佛学大 词典》和日本《佛教大词典》统计,佛教专门词 汇合计多达三万五千余条。 既有音译,也有意译, 或二者结合。比如佛教用语:菩萨、罗汉、众生、 菩提、般若、涅粲、禅那、沙门、瑜伽等;又比 如:平常用语天堂、地狱、庄严、慈悲、报应、 觉悟、赞助、享受、过去、现在、未来、自由、 平等、圆满、信心、因缘、解脱、契机、一尘不 染、极乐世界等等。
●曹世潮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论述: 中华民族的思维,由于是内向的、求精神、求情 性的,所以必然是浑然的、混沌状态的,以致它 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性,因此我们称这种思维是横 向的、阔大的,它在于空间的舒展和收缩,在于 对整个空间的把握,在于对心灵空间的把握,关 乎心胸。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24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 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 ●著名翻译家傅雷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论述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 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 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23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中国人的思维是横向的、阔大的,它在于空间 的舒展和收缩,在于对整个空间的把握,在于对 心灵空间的把握,关乎心胸。我们通常所说的心 胸狭窄、心胸宽大,或是气量大,指的就是一个 人思维的宽度和长度。以致在这个概念上有生成 浑然、形象、晃动,具有阔大、直觉、模糊、向 上、变化等等特点。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1.中西两种语言文化的不同 ◆传统的语言研究偏重从语言的表现形式——
如语音、词法、句法、修辞等角度将中西语言进 行对比研究。
◆除了上述研究方式外,还应该同时从文化入手, 从文化对比的角度来分析中西两种语言存在的差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22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20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的独尊地位,但当时的大儒如程氏兄弟、朱熹、 陆象山和王阳明等,无不深谙佛学,其学说大量 吸收佛家概念,其对理、道、天、命、性、心等 范畴的界定和表述,相当大程度上吸收了汉译佛 经中的相关思想,并袭用了佛学的辩证逻辑思路。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21
作品中众多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可以在佛经
中找到影子。现代作家中受佛经文学影响的亦不
在少数,如许地山的很多小说就取材于佛经中的
神话和寓言,另如沈从文的一部叫做《月下小景》
的短篇小说集,据季羡林的考证,“除了第一篇
以外,其余的都取材于汉译佛典籍”。
◆对我国文学的思想情趣的深远影响
如佛经中宣扬的人生无常、因果报应、慈悲观等,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9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2.翻译中的文化渗透 正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一部作品从 一种文字转换为另一种文字的过程中,原语文字 中承载的文化信息也随之进入了译入语的文化系 统。这就是翻译中的文化渗透。 ◆比如“God”一词,在西方通指基督教所崇奉的 人和万物的创造者, 是人格化的一元神, 翻译成中
等是。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 偏于理智的。 (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 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 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 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5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
学体裁,如南北朝时期的叙事长诗,唐代 的传奇、变文,宋代话本、宫调,元代戏 曲和明清小说等,都与汉译佛经有着渊源 关系。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9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对哲学方面的影响同样巨大 首先是佛教对道教的影响。自佛教传入中国
后,二者即不断有碰撞和交流,既互相排斥和攻 击,也不断从对方吸取养分以改造自己。道教在 礼拜仪式、僧侣组织和制度规章上从佛教取法甚 多,许多道教典籍对佛教思想也有吸纳。其次,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体 系受佛教的影响甚至更大。如宋明理学,虽自称 是儒学道统的正宗,以伦理道德为整个体系的中 心,并极力批评和排斥佛道两家,以求恢复自己
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
◆语言与文化是—种什么关系呢?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在人类进化、
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逐步完善的,是由人创造出
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将语言视为文化的
一个组成部分,不过语言又是文化的一个颇为特
殊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得以流传
虽然在翻译过程中被传递的信息不可能做到绝 对意义上的“原汁原味”, 但翻译又必然会在一 定程度上保留原信息的“异质性”。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3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这种“异质性”的根源在于文化的不同,只要翻 译是在不同文化间进行的,这种“异质性”的输 入就是必然的。虽然这种“异质性”在很多情况 下是以适应本民族读者文化心理的方式输入的, 但其核心内涵又有着本民族文化不具备的特质。 当这种翻译输入的“异质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对译入语文化系统就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我们 认为,这种文化“异质性”的输入,是翻译的根 本使命之一。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5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 其次在语法方面,汉语受佛经翻译的影响也不 少
比如汉语助词“于”字,在先秦两汉书籍中是从 不用 在动宾之间的,但佛教译家在译经时,为了 文字的整齐平衡,多使用“于”字,如鸠摩罗什 译的《妙法莲花经》中“击于大法鼓”、“供养 于诸佛”这样的句子。而“此种用法,后来传到 皮簧戏词里,就出现了‘打骂于他’、‘取笑于 我’的说法”。
代传奇更是处处见到佛经文学的影响,除了继承
了志怪小说的传统之外,尚可见到新的“舶来”
因素,如离魂、梦幻、龙王龙女的故事等。元代
杂剧和戏曲很多取材于唐代传奇,因此我们也可
以说是间接受到佛经文学的影响。明清小说也不
例外,如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7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文是“上帝”。这一概念我国古已有之,指天上
主宰万物的神,但对于大多数不信奉基督教的中
国人来讲,“上帝”是一个个分模糊的概念,同
“God”在西方人脑海中的形象有非常大的区别。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0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2. 翻译中的文化渗透 正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一部作品从 一种文字转换为另一种文字的过程中,原语文字 中承载的文化信息也随之进入了译入语的文化系 统。这就是翻译中的文化渗透。
25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 而西欧民族的思维方式走的是与中国文化完全 相反的道路,它关乎的是时间、时刻,是一种偏 向一隅的深刻性与紧迫性。这种思维方式的走向 是纵向的,目的是打开物质的深度,逐步深入, 结果是越分越细,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精 度越来越高。细小、恒定、深刻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 比如我们将“Coca-Cola” 翻译成“可口可乐”, 很多人认为这是佳妙的翻译,但是“可口可乐”这 四个字本身又含有“好喝,喝了让人开心”的意思, 而这些意思是“Coca-Cola” 一词中没有的。 翻译过程中的“异质性”产生
翻译过程中信息的变异还受制于许多其他的因素, 比如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水平、针对的读者对象、 翻译的历史语境等等。 ●傅东华在翻译Margaret Mitchell的名著Gone with the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8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看《英汉大词典》对“dragon”的解释: “1.龙 2.凶猛的人;严厉而警惕的守护人(尤 指妇人) 3.专制力量;罪恶势力;邪恶影 响……”。《圣经》中就将与上帝作对的撒旦称 作“the old Dragon”。可见,在西方人看来,龙 是凶残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正因为有这样 的差异,所以在中文中我们说“亚洲四小龙”,而 在英语中却是“the four tigers of Asia” (亚洲四小 虎)。 ◆比如汉语中“甚嚣尘上”这个词最初出现在《左 传》中,当时的背景是楚、晋交战,楚王登车窥 探晋军演练,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
早已成为我国文学中司空见惯的主题。此外,我
国文学中山水情趣的产生和发展,佛理入诗所引
发的诗风的变化,也都证明了我国文学情趣中佛
教思想的印记。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18
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
汉译佛典对我国文学文体方面的影响
推动了我国白话文学的兴起 对我国言文分离的文学传统形成了冲击, 并直接催生了长篇叙事文学的发展。 汉代以后我国文学史上出现的许多新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