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当前,正值国际油价上涨、能源紧张时期,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和推广生物能源。日前,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发布的《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现状与展望--产业研究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成本过高、生产效率偏低。对此,业内专家和企业家表示,目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面临资源短缺和相关政策不明朗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生产600万吨生物液态燃料,其中燃料乙醇500万吨。日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介绍,8年前我国上马燃料乙醇项目,意在解决过剩陈化粮问题。经过1999-2005年的不懈努力,国家首批4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已完成规划建设的102万吨产能,基本实现了"十五"提出的"拉动农业、保护环境、替代能源"三大战略目标。

粮食安全成瓶颈

目前我国是继巴西、美国之后全球第3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国。据悉,随着燃料乙醇的逐步推广,我国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产量从2003年的7万吨一路飙升至2006年的132万吨,如果按每3.3吨玉米产1吨燃料乙醇折算,仅2006年就消耗玉米436万吨。然而,近期作为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正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玉米库存的骤减使国内玉米价格猛涨,燃料乙醇出现与民争食的隐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业内专家分析,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用大量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必然要和人"争食"、"争土地",造成人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符合我国国情。

针对部分地区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的过热倾向和盲目势头,2006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燃料,同时对玉米加工项目进行清理。从这两个通知可以看出,坚持"非粮为主"是根本,是今后中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方向。国家出台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

五'发展专项规划》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也明确提出"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原则。

实践证明,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不符合国情,探索非粮能源资源是

大势所趋。目前燃料乙醇发展规模处于前列的巴西是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美

国是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但我国不具备大规模使用甘蔗或玉米的条件,随着

政策限制玉米加工项目的上马,业界必须寻找玉米以外的生物质资源来生产燃

料乙醇。

"其实,不仅玉米可以生产乙醇,某些纤维质类原料也同样可以生产乙醇。"有关专家指出。据介绍,纤维质原料主要包括草、红薯等作物及秸秆、农作物壳皮、树枝、落叶、林业边脚余料等。用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具有重要性和

可行性,既不与粮食和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作物争地、争水,且单位面积产出

率高。但是,目前在我国用这些原料生产乙醇燃料还存在原材料大规模收集和

运输的问题,且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还有待完善。

政策尚不明朗

燃料乙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原料短缺,缺少品种优良的能源植物,而且现有能源植物的种植远不能满足需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开发边际

土地加大能源植物的种植面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袁振宏建议。他说,目前我国可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很多,大概和现有耕地面积差不多,完

全可以因地制宜,种植能源作物。但要生产生物质能源,要开发这么多土地,

国家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因为开发生物质能源不仅仅是企业的行为,仅

靠市场行为解决不了问题。

有关人士也认为,资源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政策问题。目前关于如何

开发边际土地种植能源作物,国家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企业也就无所适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向记者抱怨,"我们早就看到了燃料乙醇的市场商机,也考虑到了生产原料的问题。我们很看好那些长期'没有利用价值'的土

地--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山区,多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农业或商业利用价值,只能

生长甜高粱或木薯,如果将这些资源加以利用,不仅能产生经济价值,也能产

生社会效益--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且不会产生与民争粮的问题。但是,由于

国家没有关于能源植物种植的政策,这些土地一直无法得到利用。"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个别早就开始从事燃料乙醇制造的企业,多年来一直

没有制造出真正的燃料乙醇。"这不是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而是由于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政策开放乙醇燃料市场。现在只有那些经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的试点

国有企业能够生产和定向销售燃料乙醇。"企业界人士还透露,"这两年考虑到

粮食安全,国家的审批更加严格和缓慢。虽然燃料乙醇的市场前景非常好,但

政策审批繁琐又有无形的门槛,一些之前看好的企业已经陆续退出。即便企业

生产出燃料乙醇,由于没有下游的定点渠道支持,也没有销路。"

另外,据了解,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早在2006年1月1日就已经实施,此后国家发改委又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但时至今日,并

没有出台《可再生能源法》的具体实施细则。

将能源战略落实到位

专家预测,2050年我国将会出现大的能源缺口。未雨绸缪,只有在现阶段

就明晰可再生能源当前所处的产业化阶段,制定相应的引导和激励政策,才可

以使可再生能源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能源战略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据了解,国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主要体现在目标引导、价格激励、财

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扶持、出口鼓励、科研和产业化促进、行政干预等方面。目前我国只有黑龙江、吉林、河南和安徽省4家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燃料

乙醇生产企业被允许进入国家燃料乙醇销售体系,并且每吨燃料乙醇可以得到1375元国家补贴。

"我们并不看重政府给予产品的补贴,我们只希望政府能利用当前发展燃料乙醇的大好时机,把这个市场放开,制定出明确的市场准入门槛和产业发展政策,允许更多投资者公平竞争参与。"一位多年等待审批的企业家表示。

据了解,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项目在我国已经开始起步。中国工

程院专家告诉记者,我国近期目标是用薯类(如木薯)生产300万吨燃料乙醇,

中期目标是用甜高粱为主要原料生产500万吨燃料乙醇。据悉,目前我国木薯

产量约为1200万吨,其中广西一地产量就达800万吨,通过提高产量和利用荒地,可以把木薯产量增加到5000万吨;而甜高粱耐干旱能力强,可以在盐碱地生长,我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省都可以种植甜高粱,全国有2000万吨的种植潜力。另外,到2015年以后,秸秆类纤维素将可能成为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燃料乙醇的产量可以达到1200万吨。

袁振宏表示,我国国土面积很大,如果国家能出台很好的政策,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扩大到现有的几倍,这个产业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如果没有政策配合,仅靠现有资源的话,很难在整个能源体系中产生影响。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

探究中国燃料乙醇进展之路 在近年煤化工、能源替代、环保节能的投资热潮中,燃料乙醇无疑手持“尚方宝剑”,一则国家选定四家企业,并划定各自试点销售区域;二则每吨燃料乙醇国家补贴千元之多,且行业准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随着燃料乙醇逐步市场化,国家的支持方式将进行转变,从成本加利润,到定额补贴,再到2008年底取消补贴,中国燃料乙醇将走如何样的进展之路? 探究中国燃料乙醇进展之路 一、概述 燃料乙醇,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甘蔗、甜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脱水后而制得的无水乙醇。车用乙醇汽油(以下简称乙醇汽油),确实是把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配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又称汽油醇。

(一)燃料乙醇是油品的优良品质改良剂,不是“油” 乙醇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燃料乙醇按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不仅是优良的油品质量改良剂,或者讲是增氧剂,依旧汽油的高辛烷值调和组分,因此,燃料乙醇不是简单作为替代油品使用的。 (二)乙醇汽油属于国际上通行的新配方汽油,是无铅汽油的升级换代产品 汽油里加入10%的乙醇,油品的含氧量可达到3.5%,辛烷值(我国的汽油标号)可提高近3个标号,同时又降低了油品的芳烃含量,使油品的燃烧性能、动力性能和环保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尽管我国2000年才全面推广无铅汽油,2001年才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市推广新配方汽油(添加MTBE的清洁汽油),但在国际上,无铅汽油早已被以MTBE及乙醇为添加剂的新配方汽油所代替。 二、世界燃料乙醇产业进展现状

自巴西、美国领先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力推行燃料乙醇政策以来,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国纷纷效仿,均已形成了规模生产和使用,1999年,美国燃料乙醇消费量约450万吨,2006年达到550万吨,巴西则更多,2005年消费量约970万吨,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43%,2006年超过1000万吨。 美、巴等国推行燃料乙醇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综合收益,如刺激农业、维护粮价、完善能源安全体系、减少对石油依靠、节约外汇、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燃油品质及大气环境质量等,均为世界所共认。目前,许多农业资源国如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泰国、南非等国政府均已制定规划,积极进展燃料乙醇工业。 三、中国燃料乙醇产业进展现状 (一)概况 由于燃料乙醇在中国的推广使用还处在初级时期,产销的各个环节政府行为色彩比较浓,离真正的市场化有专门大距离。为了合理的利用资源,国家对燃料乙醇的立项投产特不慎重,受到严格

乙醇燃料项目实施方案

乙醇燃料项目 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乙醇燃料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 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科技发展公司(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燃料乙醇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生物质能源替代品种,在美国、巴西、欧 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形成新的能源产业。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始于“十五” 期间,经过十多年发展,燃料乙醇产量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成长空 间进一步打开。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和巴西之后,全球生物燃料乙醇的 第三大生产国和使用国。 该乙醇燃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4022.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946.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20%;流动资金2075.92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14.80%。 达产年营业收入1427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139.60万元,税 金及附加212.27万元,利润总额3130.40万元,利税总额3774.45万元,税后净利润2347.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26.65万元;达产 年投资利润率22.32%,投资利税率26.92%,投资回报率16.74%,全部投资回收期7.47年,提供就业职位245个。 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 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相关行业的相关标准。项目承办单位所选择 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建设投资, 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审查管理部门,

省发改委受理行政审批、备案事项所需申报材料清单

省发改委受理行政审批、备案事项所需申报材料清单 (试行) 办公室法规处 2014年5月编印

目录 一、所有申请事项需提供的基本资料 (1) 二、申请项目建议书审批的材料 (1) 三、申请项目核准、可研审批的材料 (2) 四、市(州)县(市、区)政法基础设施项目规模核准 (11) 五、申请项目备案的材料 (12) 六、招标事项核准的材料 (13) 七、节能评估和审查的材料 (17) 八、棉花企业加工企业资格认定的材料 (18) 九、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的材料 (18) 十、股权投资企业备案的材料 (19) 十一、企业债券申报的材料 (20)

省发改委受理行政审批、备案事项 所需申报材料清单 一、所有申请事项需提供的基本资料 1、申请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其他组织或团体的需提供有效法律证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无需提供) 2、申请人为企业的,需提供企业注册登记信息 3、申请人有效联系地址和经办人员联系方式 (备注:如项目申请报告中包含上述内容,可不单独提供) 二、申请项目建议书审批的材料 (一)通用要件 1、市县级发改部门或省直部门或中央、省属企业的申报文件 2、乙级及以上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建议书 3、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须出具财政部门的资金审核意见或资金安排意见 (二)特殊要件 1、办公楼项目 (1)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对人员编制的确认证明 (2)现有办公楼状况及人均使用面积,属危房的,附送危房鉴定部门出具的危房鉴定书

2、省直政法基础设施项目 省直政法项目经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初审后,由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向省发改委提出申报文件,并按审批阶段分别提供以下附件材料: (1)需新征土地的提供用地意向,自有土地的提供土地证 (2)省委、省政府批准的“三定方案”或省编办核定的人员编制文件 (3)公安、司法项目,需省公安厅或省监狱局或省戒毒管理局依据有关规定核定的关押、收容收治规模文件(4)法院项目,需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据有关规定核定的年审理案件数量文件 3、交通项目 (1)行业审查意见 (2)咨询评估报告 4、铁路项目 (1)有关铁路局关于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意见 (2)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意见 (3)省环保厅关于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意见 (4)省住建厅关于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意见 (5)银行贷款意向书(建设资金含银行贷款的项目)

中英文文献翻译-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附录A Fuel ethanol industr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present, the fuel ethanol industry have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 Selection of fuel ethanol gasoline, a number of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vehicle and fuel prices,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ease of use, and emissions regulations, convenient refueling, maintenance costs, and maintenance convenience. The use of fuel ethanol and the cost effectiveness of it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use. According to China's specific circumstances, in the promotion of fuel ethanol and use the following key issues need to be resolved. (1)Fuel ethanol production costs of raw materials and fuel prices, the current gas and electricity prices low, methanol, ethanol is higher than the price of petrol and diesel. Only the price of fuel ethanol at less than the retail price of gasoline, only the economic viability. China's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financial subsidies or tax relief policies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n order to support and encourage the fuel ethanol and promote the use of ethanol gasoline. However,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enterprises to continuously raise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by-product level, develop the use of rich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raw materials and lower production costs, and ensure the health of fuel ethanol,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2)Wate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ethanol gasoline ethanol fuel stratified water to the use of low-cost pipeline. Foreign transportation of fuel ethanol, commonly used by automobiles, trains, ships and other means higher costs and also pay attention to gasolin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ethanol in water. (3)The cost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the use of foreign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the fuel ethanol and flexible fuel vehicle prices high than the traditional automobile. Clean fuel vehicles used in the initial price and technical program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the use of ethanol gasoline, the fuel consumption of motor vehicles has increas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power dropped to varying degrees; At the same time, ethanol, gasoline for vehicle fuel tank, carburetor and other parts of the non-ferrous metals, rubber materials have varying degrees Corrosion, automotive use of ethanol in gasoline before the need for adaptation, an increase of the cost.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our models, the factory during the span, and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ethanol gasoline on the more prominent issues. Ethanol gasoline automobile engine wear and tear caused by corrosion, will shorten the life of car. Only increase the gasoline additive ethanol in order to

化学常识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一化学常识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 ..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2.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不合理 ...的是() A.将废铁屑加入 FeCl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2Cl 2 B.铝中添加适量钾,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 于航空工业 C.盐碱地(含较多 Na CO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 23 灰进行改良 D.无水 CoCl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2 硅胶是否吸水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5.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6.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区别

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区别 (一)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政策界限。 对于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实行审批制,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实行核准制,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核准制与审批制有着本质区别: 首先,适用的范围不同。审批制,只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政府性资金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则适用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限制类项目。 其次,审核的内容不同。过去的审批制,政府既从社会管理者角度,又从投资所有者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核准制,政府只是从社会和经济公共管理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审核内容主要是“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而不再代替投资者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进行审核。 第三,审核的程序不同。审批制,一般要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和“竣工验收”五个环节,而核准制只有“项目申请报告”一个环节。备案制,对于大多数企业投资项目,政府将不再审批,而是由企业自主决策,按照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有效地实行备案制,政府可以全

面掌握投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核准制,还是备案制,企业都要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和减免税确认手续。 第四、国家已颁布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共涉及13大类,67个方面的项目。其中,除需国家核准的项目外,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12项,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18项。省发改委按照《决定》要求,研究提出了核准的范围、内容、申报程序和办理时限。特别是对18项由地方政府核准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本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方便企业的原则,划分了省、市、县(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权限。 (二)三类项目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及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审批类项目 A审批依据:《河北省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冀政[2003]19号);《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冀发改投资[2008]733号)。 B审批范围:使用政府性资金的项目,政府性资金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投资资金(含国债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等主权外债资金、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性资金。

探索中国燃料乙醇发展之路(1)

探索中国燃料乙醇发展之路 在近年煤化工、能源替代、环保节能的投资热潮中,燃料乙醇无疑手持“尚方宝剑”,一则国家选定四家企业,并划定各自试点销售区域;二则每吨燃料乙醇国家补贴千元之多,且行业准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燃料乙醇逐步市场化,国家的支持方式将进行转变,从成本加利润,到定额补贴,再到2008年底取消补贴,中国燃料乙醇将走怎样的发展之路???探索中国燃料乙醇发展之路????一、概述 燃料乙醇,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甘蔗、甜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脱水后而制得的无水乙醇。车用乙醇汽油(以下简称乙醇汽油),就是把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配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又称汽油醇。 (一)燃料乙醇是油品的优良品质改良剂,不是“油” 乙醇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燃料乙醇按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不仅是优良的油品质量改良剂,或者说是增氧剂,还是汽油的高辛烷值调和组分,因此,燃料乙醇不是简单作为替代油品使用的。? (二)乙醇汽油属于国际上通行的新配方汽油,是无铅汽油的升级换代产品? 汽油里加入10%的乙醇,油品的含氧量可达到3.5%,辛烷值(我国的汽油标号)可提高近3个标号,同时又降低了油品的芳烃含量,使油品的燃烧性能、动力性能和环保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尽管我国2000年才全面推广无铅汽油,2001年才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市推广新配方汽油(添加MTBE的清洁汽油),但在国际上,无铅汽油早已被以MTBE及乙醇为添加剂的新配方汽油所代替。? 二、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 ?自巴西、美国率先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力推行燃料乙醇政策以来,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国纷纷效仿,均已形成了规模生产和使用,1999年,美国燃料乙醇消费量约450万吨,2006年达到550万吨,巴西则更多,2005年消费量约970万吨,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43%,2006年超过1000万吨。?美、巴等国推行燃料乙醇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综合收益,如刺激农业、维护粮价、完善能源安全体系、减少对石油依赖、节约外汇、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燃油品质及大气环境质量等,均为世界所共认。目前,许多农业资源国如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泰国、南非等国政府均已制定规划,积极发展燃料乙醇工业。 ?三、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 (一)概况 由于燃料乙醇在中国的推广使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产销的各个环节政府行为色彩比较浓,离真正的市场化有很大距离。为了合理的利用资源,国家对燃料乙醇的立项投产非常谨慎,受到严格控制。2004年2月10日,八部委联合下发《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目前国内经过审批认可的已投产企业有四家: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根据《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

燃料乙醇优点及意义

燃料乙醇优点及意义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d108980.html,/tech/6323.html 燃料乙醇优点及意义 乙醇这一传统产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沦之后;自九十年代以来,之所以又重新成为许多国家大力研究和发展的对象,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乙醇极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乙醇已不单是一种优良燃料,它己经成为一种优良的燃油品质改善剂被广泛使用。它的主要特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乙醇是燃油氧化处理的增氧剂,使汽油增加内氧燃烧充分,达到节能和环保目的。第二,乙醇具有极好的抗爆性能,调合辛烷值一般都在120左右,作为汽油的高辛烷值组份,它可有效提高汽油的抗爆性(辛烷值)。再者,在新标准汽油中,乙醇还可以经济有效地降低烯烃、芳烃含量,降低炼油厂的改造费用。更重要的是,乙醇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整个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乙醇的整个生产和消费过程可形成无污染和洁净的闭路循环过程,永恒再生永不枯竭。 我国推行乙醇汽油清洁燃料,可以综合解决国家石油短缺、粮食过剩及环境恶化三大热点问题。并且对我国的农业、能源、环保、交通、财政诸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改善大气环境。 使用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可以明显降低汽车废气的排放,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目前世界上汽车对乙醇汽油的使用方法一般有两大类:(1)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酒精加入量为5-22%;(2)专用发动机的汽车,酒精加入量为85-100%。这样汽车就可以降低一氧化碳排放量约30-38%,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约12%,氮氧化物排放量约略有上升(绝对量极少),有害物质排放平均降低1/3以上。可以看出,用酒精作增氧剂,可显著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起到净化空气的功效。 第二,节约石油资源。 油、煤碳等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几乎全部依赖这些一次性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石油的依赖又远超过煤炭。据石油科学院专家预测,我国的石油储量,按目前的探储速度和开采速度,到2030年前后,将工业开采贻尽,世界上的石油再有约50年也将于完。做为国家必须将过渡能源政策列入议事日程。而燃料乙醇的安全、实用、可再生特性成为人们首选的最有希望的替代能源之一。再者,我国的石油进日量今年将突破5000万吨,再有五年左右将达到8000万吨。按照国际上的共识,当一个国家石油进口超过5000万吨时,就必须有保护运输安全的军事力量;当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口量达到本国消费量的一半时,它的能源安全则极易受到威胁。这些均会对我国庞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造成影响和制约,燃料乙醇政策最终将有助上述问题的缓解。 这次燃料乙醇项目的开发成功和大规模生产,在我国首开先河,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预示着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利用将掀开新的一页。 第三,推动粮食转化,带动农民增收。 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解决粮食转化问题,稳定粮食价格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和消费的良好循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但是粮食深加工转化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尚未形成“增产──消费──刺激再生产”的良性循环。粮食库存量逐年上升,形成了我国粮食存量的相对过剩。部分存粮已出现陈化。发展车用乙醇汽油,可有效解决粮食作物的转化,形成一个长期、稳定、有效、可控的粮食消费市场,也使国家拥有一个可靠的粮食转化和调控手段。彻底解决了我国粮食的生产、消费和储备这一政府最棘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国培育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拉动点。可以带动粮食生产、粮食综合加工、饲料、养殖、肉类加工、有机绿肥、土壤改良等一系列产业链的规模化发展。把我国的“农”字文章做的有声有色,结出丰硕成果。 第四、减少进口、节省外汇。 “八五”以来,我国石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3%,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却为4.99%,供求矛盾逐年恶化,每年需要大量的外汇进口石油。而我们如果按添加10%乙醇计算,每年可减少汽油消耗量640万吨。还有,尽管我国粮食过剩、出现了陈化现象,但是,我们仍然每年需要进口一部分优质粮食。比如:优质小麦的进口。面食在中国很有市场,年消耗量折成面粉约为150万吨,而一般的面粉做不了方便面,只能是高蛋白粉。生产燃料乙醇,大量的小麦淀粉的去向解决了,成本降下来了,大规模提取小麦蛋白才成为可能。这样,就可以减少优质小麦等粮食的进口。这些对减少原油、粮食的进口、节约外汇意义重大。 我们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供求矛盾,节约了外汇,增加了税收矛盾,同时,由于扩大了粮食消费市场,从而刺激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另外,还有效降低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了环境和空气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d108980.html,/tech/6323.html 页面 1 / 1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当前,正值国际油价上涨、能源紧张时期,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和推广生物能源。日前,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发布的《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现状与展望--产业研究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成本过高、生产效率偏低。对此,业内专家和企业家表示,目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面临资源短缺和相关政策不明朗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生产600万吨生物液态燃料,其中燃料乙醇500万吨。日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介绍,8年前我国上马燃料乙醇项目,意在解决过剩陈化粮问题。经过1999-2005年的不懈努力,国家首批4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已完成规划建设的102万吨产能,基本实现了十五提出的拉动农业、保护环境、替代能源三大战略目标。 粮食安全成瓶颈 目前我国是继巴西、美国之后全球第3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国。据悉,随着燃料乙醇的逐步推广,我国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产量从2003年的7万吨一路飙升至2006年的132万吨,如果按每3.3吨玉米产1吨燃料乙醇折算,仅2006年就消耗玉米436万吨。然而,近期作为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正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玉米库存的骤减使国内玉米价格猛涨,燃料乙醇出现与民争食的隐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业内专家分析,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用大量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必然要和人争食、争土地,造成人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符合我国国情。 针对部分地区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的过热倾向和盲目势头,2006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燃料,同时对玉米加工项目进行清理。从这两个通知可以看出,坚持非粮为主是根本,是今后中十一'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方向。国家出台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 五'发展专项规划》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也明确提出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原则。实践证明,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不符合国情,探索非粮能源资源是大势所趋。目前燃料乙醇发展规模处于前列的巴西是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美国是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但我国不具备大规模使用甘蔗或玉米的条件,随着政策限制玉米加工项目的上马,业界必须寻找玉米以外的生物质资源来生产燃料乙醇。 其实,不仅玉米可以生产乙醇,某些纤维质类原料也同样可以生产乙醇。有关专家指出。据介绍,纤维质原料主要包括草、红薯等作物及秸秆、农作物壳皮、树枝、落叶、林业边脚余料等。用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具有重要性和可行性,既不与粮食和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作物争地、争水,且单位面积产出率高。但是,目前在我国用这些原料生产乙醇燃料还存在原材料大规模收集和运输的问题,且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还有待完善。 政策尚不明朗

醇类燃料

目前, 世界的石油资源日趋减少, 石油燃料的短缺现象已经出现, 并且日益严重。2004 年, 我国每天的石油需求为80 万吨,全年共消耗石油3 亿吨, 其中进口1.2 亿吨, 比2003 年增长34.8%, 这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另外,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 约占能源总需求量40%的车用燃料的消耗量与日俱增, 巨大的燃油消耗不仅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能源造成巨大压力, 同时大量燃油燃烧不当所排放出的污染物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因此, 寻求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和经济可行的代用燃料已成为人类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在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使用节约能源的柴油汽车合混合动力汽车; 同时, 加大对使用可再生能源汽车的推广, 比如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等省燃用乙醇汽油。从国外情况来看, 70 年代起各国就纷纷寻找对策, 一方面深入研究内燃机的节能技术, 降低比油耗: 另一方面挖掘潜能, 改变燃料的使用方式, 研究内燃机的代替燃料。非石油系液体燃料代替石油系燃料在内燃机中的应用,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由于中东等地石油的大规模开发, 抑制了非石油系液体燃料( 常称替代燃料) 的发展。1973 年以来, 由于出现多次石油危机以及能源紧缺和能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 使非石油系液体燃料又重新得到了国外内燃机界的重视, 特别使缺少石油储量的日本, 巴西等国,开展了大量关于替代燃料的研究[1]。 我国目前汽车用汽油约占汽油总消耗量的85%, 柴油占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以及汽车进入家庭速度的加快, 我国能源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寻求车用石油替代燃料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 这是国家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 醇类作为液体燃料, 其储运、携带、使用都和传统的汽油、柴油差不多。生产乙醇燃料的原料主要来自农作物, 属可再生能源, 用生物技术路线取代化学技术路线进行生物燃料的生产, 已成为全球各国能源规划的核心内容。燃用乙醇燃料可以减少大气中CO2 排放, 日本规定在汽油中掺烧部分乙醇。乙醇作为车用燃料在美国和巴西的应用由来已久。我国从去年起在河南等省利用陈化粮食等发酵、蒸馏、脱水制得乙醇, 与汽油按1: 9 混合使用。作为由生物制得的燃料, 从长远来讲乙醇是最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但是由于目前仅依靠粮食作原料, 其产量难以满足数量巨大的机动车需求。另外, 由粮食生产的燃料乙醇价格居高不下( 4000 元~5000 元/吨) , 也成为推广燃料乙醇的巨大障碍[2, 3]。 1.1 醇类燃料在柴油机上的着火和起动性能 醇类燃料的十六烷值很低, 着火温度比柴油高, 汽化潜热比柴油高, 这就使得醇类燃料着火性能很差, 从而冷起动性能不如柴油。采用柴油机原喷油系统, 在进气管上加化醇器供给醇类的方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这样即可以在起动时全部用柴油作燃料保持原有的起动性能, 又可在正常工况时用排气管预热进气管, 提供醇类燃料汽化所需的热量, 改善着火性能。在柴油机中,由于是质调节和压缩多点自燃, 可以用柴油起引燃作用, 减少醇类燃料着火性能差对柴油机着火性能的影响。 1.2 醇类燃料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特性。 利用进气管气化醇类燃料, 则与空气的预混时间延长, 混合的均相性与均质性都有所改善; 喷射柴油作为引燃, 混合气的火焰传播速度比纯柴油时大, 燃烧和放热速度提高, 燃烧持续期缩短, 放热更为集中, 这些都有助于增加柴油机

非粮乙醇项目简介

年产5万吨非粮乙醇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随着各地对乙醇汽油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粮食供给造成一定压力,今年6月份,国家紧急叫停了粮食乙醇项目。一些地区开始调整发展方向,转向非粮乙醇项目的开发。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我国今后将积极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到2020年形成年替代1000万吨石油的能力。发展乙醇等生物燃料,不是用玉米、小麦、红薯等粮食作物,而主要是用非粮食的物质,比如木薯、甘蔗、甜高粱、秸秆等为原料。利用这些东西,把它们转变成生物乙醇等生物燃料。 投资燃料乙醇项目优势: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生物能源等新型能源替代品,是国家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的一系列政策,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在十一五期间全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为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全面科学发展。使用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可以明显降低汽车废气的排放,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用酒精作增氧剂,可显著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起到净化空气的功效。

3、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世界上生产的燃料乙醇大部分是以植物秸秆、甘蔗、玉米和薯干等为原料糖化发酵制造的。植物在地球上的储量高达2亿亿吨,而且每年以1640亿吨的再生速度更新。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年平均农业秸秆类物质就超过7亿吨。如果能通过生物技术,有效地将其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物能源,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业及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千千万万农民受益。 4、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变废为宝,节省粮食。本项目以秸秆、树枝、落叶等农作物的废弃物为原料,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粮食,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 5、另外。乙醇汽油的发展还可以带动乙醇生产、储存、流通、加工、汽车零部件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可利用酒精生产基地和设备制造乙醇汽油;为使汽车适应乙醇汽油,一些汽车零部件厂家已开始研究生产乙醇汽油专用发动机、油箱等配件。 本项目拟采用目前国内成熟的以纤维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也叫纤维乙醇,就是用秸秆、农作物壳皮茎秆、树枝、落叶、林业边脚余料和城乡固体垃圾等纤维为原料生产乙醇。本项目拟建于三门峡工业园区,建设规模为5万吨,一期工程1万吨,占地800亩,建设周期 18个月。 二、投资三门峡工业园的优势 三门峡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中枢位置,交通便利。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黄河中游,是豫、陕、晋三

(精选文档)生物能源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建议书

“十二五”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专题项目生物能源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项目建议书

目录 摘要 (1)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2) 二、项目立项的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 (3) (一)生物能源是引领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3) (二)生物能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4) (三)发展生物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 (5) (四)发展生物能源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5) 三、项目相关领域的研发基础和相关发展趋势 (6) (一)研发基础 (6) (二)发展趋势 (12) 四、项目领域的战略分析、发展思路、本项目的总体目标及考核指标 (15) (一)总体目标 (15) (二)考核指标 (16) 五、主要研究内容 (17) 课题1:基于酶和菌种改造的燃料乙醇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17) 课题2:一步法生物加工1.5代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及示范 (19) 课题3:预处理、纤维素酶和混合糖发酵菌株构建平台技术 (21) 课题4:纤维素乙醇技术开发及万吨级规模产业化示范 (24) 课题5:低成本微藻光自养培养及油脂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 (25) 课题6:低成本富油微生物培养及油脂制备关键技术及示范 (26) 课题7:适于广谱油脂原料的酶法生物柴油技术开发及示范 (28) 课题8:生物燃气菌群调控及高效产气关键技术 (30) 课题9:洁净生物燃气生产过程优化及示范 (33) 课题10:长链醇生物燃料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 (36) 六、项目主要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39) (一)创新点 (39) (二)突破点 (39) 七、项目实施年限、经费需求、课题组织实施方式 (40) (一)起止年限 (40) (二)经费需求 (40) (三)课题组织实施方式 (40) 附件: (41)

2017年燃料乙醇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月

正文目录 1 燃料乙醇——清洁、环保的新型替代能源 (4) 1.1 车用乙醇汽油的组分配比 (4) 1.2 燃料乙醇的代际演变 (5) 2 全球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情况 (6) 2.1 美国燃料乙醇产业 (8) 2.2 巴西燃料乙醇产业 (9) 3 我国燃料乙醇产业概况 (10) 3.1 我国燃料乙醇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11) 3.2 我国主要定点生产企业及产能分布 (12) 3.3 燃料乙醇价格与油价绑定,油价低迷期将过行业回暖 (13) 3.4 补贴标准及相关政策 (15) 3.5 行业盈利情况 (17) 4 中粮生化:油价回升、成本下探解放盈利空间 (19) 4.1 玉米价格下跌成本收缩 (22) 4.2 油价上升拉高盈利天花板 (22) 4.3 成本及油价对利润增长的影响 (23) 5 风险提示 (23)

图表目录 图表1:燃料乙醇及乙醇汽油配比示意图 (4) 图表2:各代际燃料乙醇优缺点对比 (6) 图表3:几种燃料作物的乙醇产量、产率对比 (6) 图表4:燃料乙醇主要生产国产量变化 (7) 图表5:2015年世界各国燃料乙醇产量占比(单位:百万加仑) (7) 图表6:美国燃料乙醇产量逐年增长 (8) 图表7:巴西燃料乙醇市场较成熟 (9) 图表8:我国燃料乙醇产量逐年提升 (10) 图表9:乙醇汽油推广率仍待提高 (11) 图表10:燃料乙醇定点企业及产能 (12) 图表11:汽油品质比率表 (14) 图表12:油价自2014年开始萎靡,12月开始显著上涨 (15) 图表13:一代粮食乙醇补贴标准逐年下降(中粮生化数据) (16) 图表14:燃料乙醇相关政策 (17) 图表15:玉米价格快速下跌 (18) 图表16:木薯价格变化趋势 (19) 图表17:2015年各分项业务占比 (20) 图表18:乙醇业务占比逐年增长 (20) 图表19:公司燃料乙醇产销量逐年递增 (21) 图表20:2015年公司燃料乙醇销售市场分布情况 (21) 图表21:利润率受燃料乙醇售价影响较大 (23) 图表22:原料价格及油价对利润影响的分析表格 (23)

汽柴油基本知识

汽油、柴油基本知识技术指标 汽油是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即汽油发动机)的专用燃料。汽油的外观一般为水白色透明液体,密度一般在0.71-0.75g/cm3之间,有特殊的汽油芳香味。汽油按用途分航空汽油与车用汽油之分,在加油站销售的汽油一般为车用汽油。我国车用汽油的牌号是以研究法辛烷值的大小为划分依据的。 汽车对车用汽油的性能要求: 1、良好的抗爆性; 2、适当的蒸发性; 3、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4、良好的抗腐蚀性及一定的环保要求。 表征汽油内在质量的检验项目有:汽油的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马达法辛烷值、抗爆指数)、硫含量、蒸汽压、烯烃、芳烃、苯含量、腐蚀、馏程等。 汽油,英文名为:ULP,外观为透明液体,主要是由C4~C10各族烃类组成,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97号三个牌号。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优良的抗爆性,用于高压缩比的汽化器式汽油发动机上,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减少燃料消耗量;具有良好的蒸发性和燃烧性,能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燃烧完全、积炭少;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对发动机部件及储油容器无腐蚀性。 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93号、97号、98号汽油产品执行的产品标准均为企业标准。与GB 17930-1999标准所属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辛烷值和优良的抗爆性,用于高压缩比的汽化器式汽油发动机上,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减少燃料消耗量;具有良好的蒸发性和燃烧性,能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燃烧完全、积炭少;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对发动机部件及储油容器无腐蚀性。汽油作为有机溶液,还可以作为萃取剂使用,目前作为萃取剂最广泛的应用为国内大豆油主流生产技术:浸出油技术。浸出油技术操作方法为将大豆在6号轻汽油中浸泡后再榨取油脂,然后经过一系列加工过后形成大豆食用油。 [一]、物化性质 油品的一大类。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4~12)的混合物。 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沸点范围约初馏点30℃至205℃,空气中含量为74~123g/m3时遇火爆炸。主要组分是四碳至十二碳烃类。易燃。 汽油的热值约为44000kJ/kg。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

甲醇燃料项目行业背景分析

甲醇燃料项目行业背景分析 1、国际背景 关于能源节约问题的研究,国际上的开发方向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基于车辆改造的优化现有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即发展节油汽车),二是寻找替代燃料。前者在国内没有明显优势,后者才是可以逐步解决国内能源局势的途径。 纵览国际替代燃料开发方向,从燃料类型来看,包括液化石油气(LPG、CNG等),醇类(乙醇、甲醇等),醚类(二甲醚等)以及氢燃料。而这些燃料类型,基本上可以从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在内的一次能源通过不同工艺过程转换而来。比较看来,没有一种替代燃料显著占优,在各方面都明显胜过其他燃料的选择,同时不同燃料的表现也受到当地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着技术选择的特定性与奇异性。譬如巴西,丰富的土地与植被资源以及特殊的经济分布使得乙醇燃料成为替代燃料的首选;而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柴油车的销量与保有量已经赶上汽油车,这得益于柴油相对便宜的价格以及污染物--特别是颗粒物与氮氧化物排放的大幅下降。 国际上替代燃料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液化石油气以及氢燃料。其中,液化石油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些石油资源丰富或能获取稳定资料供应的国家或公司,譬如壳牌天然气及发电业务部早在04年8月便于上海浦东巴士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在上海启动壳牌天然气制油(GTL)清洁燃料的公路试车活动;在注重环保的欧美及日本等国,氢燃料成为开发首选。目前,基本国际上所有的大型汽车厂商、能源厂商及大型科研机构都在着手氢燃料电池的开发。舆论普遍认为,氢燃料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从上述国家或机构的开发历史来看,在相关方面的积累应该已经相当充分,问题在于任何技术都不是独立的,都存在着一个与之配套的系统网络,从一种网络转向全新的另一种,转换的成本很高,需要的时间也很长,这也是路径依赖以及技术锁定的原因所在。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所有替代燃料都要与石油燃料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即在原料、技术、投资和成本、能源利用效率、二氧化碳排放及处理,以及为清洁生产所付出的代价等方面,要做整体评估比较,并最终能处于与石油燃料相当或更为优势的条件下,才能扩大生产和推广应用。消费者都是短视的,他们不会选择改造汽车或者转向新燃料汽车,除非在短期这种改造的成本可以被燃料的节省所弥补。这一点,在汽车仍然属于奢侈品的中国,尤其如此。 2、国内开发及产业化进程 自20世纪初期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对替代燃料的开发与研究,但是直到最近几年,伴随国际局势的动荡及国际油价的波动,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石油消耗节节

国外燃料乙醇发展状况

国外燃料乙醇发展状况 2008-09-27 09:01:46 作者:蒲公英来源:中国生物能源网浏览次数:30 网友评论 0 条 国外燃料乙醇发展状况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石油供应紧张矛盾加剧,以及全球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燃料乙醇以其清洁、环保和可再生性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近年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不仅美欧发达 ...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石油供应紧张矛盾加剧,以及全球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燃料乙醇以其清洁、环保和可再生性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近年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不仅美欧发达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鼎立支持燃料乙醇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提出燃料乙醇的发展目标。目前,一些具有农业资源优势的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印度、菲律宾、南非等国政府都制定了规划,积极发展燃料乙醇工业并推广应用于运输业。世界燃料乙醇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全球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燃料乙醇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广泛争议,燃料乙醇的环保性也受到质疑。中国燃料乙醇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和重视世界燃料乙醇产业新的发展动态,研究各国发展燃料乙醇的政策及其影响和作用,有利于我们积极应对世界燃料乙醇发展的影响,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燃料乙醇长期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高油价时期,各国政府推动燃料乙醇快速发展近年来,高油价促使美国、欧盟和亚洲等国的生物燃料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大幅提高生物燃料的发展目标,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燃料乙醇产能不断扩大,产量迅速增长。2006年世界燃料乙醇产量达到380亿升,相当于全球汽油消费量的2.5%。与2000年194亿升的产量相比,2006年增长了95.9%。预计2007年世界燃料乙醇产量可达440亿升,同比增长15.8%,世界燃料乙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巴西,2006年两国产量分别达到183.8亿升和160亿升,占世界总产量的9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