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

(一)中心数据库建设

中心数据库对整个系统运行所需要和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通过中心数据服务与交换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调用、转发、同步、管理,并提供对外的数据访问接口。

1、数据库设计要求

中心数据库系统是系统的基石,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开发、运行及今后的稳定发展。为了保证信息共享以及要求基本的业务数据库稳定、可靠,不要因为某些业务流程的改变而导致数据库结构不得不变,只有把数据库系统建成面向主题、信息共享、数据集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因此在系统数据库建设中,选用技术先进成熟、运行稳定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平台;而数据库的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先从系统中抽取对象,按主题数据库设计的方法从详细分析业务数据及其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以适应未来业务可能的变化。

2、数据库选择

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数据库产品有Oracle、Sybase、SQL Server、DB2等,Oracle公司在数据库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Oracle产品覆盖了大、中、小型机等几十种平台,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之一。同时,Oracle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最近3年逐年攀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最近几年的公开报道,Oracle公司有坚实明确的未来目标,通过Oracle 10G,Oracle 向用户和合作伙伴阐述了清晰的发展方向,目前是数据库行业无可争议的领先者,有着相当的资源,稳定性和增长率。

因为Oracle数据库在性能、安全、市场等方面有决定的优势,系统的建设,我们选择Oracle 10G。

3、数据库设计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按照“主题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在关系数据模型理论的指导下,详细分析湄洲湾港口管理局日常生产和管理业务所涉及的数据及其内在关系。同时利用Rational Rose作为数据库辅助设计工具,使用面向对

象的设计方法,严格按照规范的数据库设计流程进行设计。该体系结构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应用的需要,而且能较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和临时应用的需求,为建立更高层的支持辅助决策应用的数据仓库奠定了基础。

下面分别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过程方面详细介绍具体的设计方法,主要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通过对相关业务及处理需求的调查分析,得到为设计数据库所必须的需求数据集,并整理写出需求分析说明书,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

在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时,通过辅助工具Rational Rose对业务活动进行分

析,业务细化,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画出USE CASE 图。

对利用USE CASE 依然不能解决问题的可以加入时序图:

并据此与用户不断交互而使之确定化,在这一过程中对每一项处理所涉及的数据对象进行分析和抽取,即可得到有关用户日常业务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的数据字典的原型,这就是用户的信息需求。

2)概念设计

在概念设计阶段,我们可以通过Rational Rose工具对已抽取的对象进行具体分析,以确定最初的数据实体类,并以类图的方式表示,对需求分析得到的数据字典中的数据项进一步分析。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各数据项之间的函数依赖关系,按照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将若干相关属性组织成一个实体。同时注意适当的逆规范化,分析实体类的内在关系,识别出所有独立的实体,但考虑到真正数据库运行效率,避免过多的连接操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逆规范化,对一些属性个数较少的关联实体在建库时合并成一个表。

根据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对数据实体标明所依赖实体数据。

3)逻辑设计

对概念设计系统的实体类,我们通过Rational Rose工具将数据实体的类模型转换到数据模型,识别出各个实体、属性,并对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类,及原有实体之间的联系,得到数据库的概念模式。

a)表和属性的命名规则

为规范数据库的设计,便于今后编码阶段的编程工作,在对数据库中的表、视图及属性等进行命名时,必须符合统一的规范。

b)属性类型及长度

在创建数据库时要根据应用的需求准确确定各属性的数据类型及长度,并注意留足余量。

一般各种编号应定义成字符串,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避免用整型量表示编号。

各种数据类型注意其取值范围,特别是整型又分短整、长整等,所以要注意

定义合理,以免将来出现溢出。

c)创建视图

根据需要创建必要的视图,是否创建视图主要依据下述因素:

有利于数据保密及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的需求:特定用户群不关心或无权访问的数据可通过创建视图来屏蔽。

便于今后编程:在利用ER图设计数据库时按照数据本身的内在关系对实体进行了必要的拆分,但应用中不同实体中的数据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连接操作实现的,但大量连接操作在程序书写时可能比较麻烦,这时可定义合适的视图,针对视图进行查询。

d)存储过程、触发器和完整性约束

建立相关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完整性约束等机制实现,避免在应用程序中重复实现这些功能,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并减少网络负担。

4)物理设计

对Oracle数据库来说,物理设计主要表现在具体的数据库的部署和实施,主要包括用户及角色的设置、表空间的部署、数据表的索引定义,数据库的备份实施方案,数据库异常的应急处理;

数据库的用户、角色的设置:根据数据表的的操作权限设置角色和用户;

根据主题数据库设计的原则确定数据库的建立和表空间的部署;

对关系模型而言,这里主要考虑的是根据需要定义必要的索引;包括单属性索引、多属性索引、簇集索引等。在ER图中已经为所有实体指定了关键字,在创建数据库表时一定要按要求设置主键,除主键的缺省索引外,其它索引要视情况而定。一般经常作为查询条件的属性应该创建索引;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数据的使用频率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

对数据库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2 5数据库结构定义4 6数据文件命名规则14 7数据交换格式16 8元数据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分类代码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样本23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信息元数据示例27 表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要素代码表2 表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信息要素分层、定义与属性关联表4 表3表格信息要素属性关联表5 表4行政区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Q)5 表5行政界线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JX)6 表6等高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GX)6 表7高程注记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GCZJD)6 表8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LTB)6

表9线状地物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ZDW)7 表10零星地类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LXDL)7 表11开发整理潜力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QL)8 表12开发整理规划区域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HQY)9 表13面状工程、线状工程、点状工程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C)9表14面状项目、线状项目、点状项目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XM)10表15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ZJ)11 表16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区域平衡表(属性表代码BG_BCGDPHB)11 表1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结构调整表(属性表代码BG_GHJGTZ)11 表18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标分解表(属性表代码BG_GHZBFJ)12 表19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表(属性表代码WB_WBXX)12 表20界线类型代码表12 表21界线性质代码表13 表22等高线类型代码表13 表23权属性质代码表13 表24土地开发整理类型代码表13 表25比例尺代码表14 表26规划图类型代码表15 表2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编码16 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代码表18 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代码表20 前言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

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关于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 关于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建设 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正值我区抢抓机遇、实现经济增长再创新高和投资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阶段,而项目建设是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去年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工业、服务业、农业、城建、外资等重点项目年度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以项目的快推进带动经济的大转型。为更好的策应全区开展的“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项目建设成效,我委提出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建设海陵区重大项目管理

数据库,保障重大项目“快落地、快上马、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对全区的投资和项目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建设情况 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根据海陵区项目建设的基本特点,是依照目标管理与过程监测相结合、项目管理与考核体系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行项目跟踪督查机制,及时反馈情况,及时通报进度,对项目从洽谈到达产进行全过程监测管理。通过重大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项目概况、责任体系、实施计划、项目进度、效能监察等目录体系,及时发现和反馈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数据库建成掌握重大项目实施动态的重要窗口、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重要抓手、把控全局指挥决策的重要平台、总结评价重大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海陵区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建成以来,我委明确并形成完善的推进运行机制,将项目责任单位、产业主管部门和项目服务部门有效组织起来,明确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同时协同区纪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并通过系统将相关任务根据产业类型分解到相关部门,明确完成时限和完成标准,并依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监督。 二、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应用效果 从实际应用来看,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主要起到积极作用:一是了解掌握重大项目实施动态的重要窗口。系统设立了若干个主栏目和子栏目,主要包括项目概况、责任体系、实施计划、项目进展情况等,除文字说明外,还配有大量的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要素分类、要素编码、属性数据结构、图形数据结构、影像数据结构、文件命名规则、元数据和数据交换格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乡(镇)级(含和乡镇级同比例尺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同时也适用于仅包含土地利用规划文本、指标、影像等要素的市级、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7798-2007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9-200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国土资源部《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国土资源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2007 3.4要素] 3.2 要素性质feature arribute 要素的性质。[GB/T 17798-2007 3.5要素性质] 3.3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要素集合。 3.4 对象object 具有明确定义的边界和封状态与行为特征的实体。[GB/T 17798-2007 3.6对象] 3.5 实体entity

数据库与信息资源建设

数据库与信息资源建设 廖若秋 (信管院图专2班廖若秋2008302480044) 摘要:数据库与信息资源建设之间的重大关系,尤其是数据库建设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密切联系 已经愈发地被认识到。笔者将简略介绍数据库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数据库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关系 目前在全球兴起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预示着电子信息网络时代即将来临。有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数据库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尤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更可以说,数据库建设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 数据库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有着重大联系,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库建设是我国信息资源战略化的需要 信息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和财富, 已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因此, 制订信息资源建设发展战略应具有超前性。由于数据库建设是一种连续、持久的工程, 因此, 必须从现在着手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 2.数据库建设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资源共享的根本保证 只有建立相应的通用型、标准化的数据库, 图书馆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自动化, 才能借助通信网络, 并利用计算机对数据库的资源进行利用, 实现资源共享。由此,才能够使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取得跨时代的进步。因此, 数据库建设是基础。 3.数据库建设是适应用户信息需求变化的需要 信息资源建设囊括了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变化。目前, 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献, 而是拓展到要了解市场供求、竞争对手等动态信息, 即用户对信息由单项需求向广泛性需求转变, 且对信息的实效性提出更高要求。满足这种需求仅靠原有的文献服务是不行的, 而数据库信息资源可以使用户的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4.数据库建设是改变我国图书馆事业基础薄弱和发展不平衡状况的需要 我国文献资源的密集程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渐减少的阶梯分布, 并且在北京和上海形成两个富集地区,而在县以下广大农村, 图书馆及文献资源拥有量极少。为了更好地为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通过设置终端来检索和利用数据库信息资源是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明智之举。 由于笔者是图书馆学系学生,因此将以数据库建设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作为例子加以说明。权衡图书馆的优势和劣势,数据库建设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馆藏文献数据库。 馆藏文献数据库指对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其中又包括两个比较重要的方面:(1)书目数据库,建设反映本馆全部馆藏的机读目录数据库;(2)特色数据库,建设本馆特色馆藏的全文数据库。 2.虚拟馆藏数据库。 虚拟馆藏数据库指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加工、组织,通过下载和建立链接方式,形成方便本馆用户利用的虚拟资源数据库。 3.联合目录数据库。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智慧城市应用】

智慧城市应用之人口基础数据库 转型期的中国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问题的聚集与凸显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人口数据的科学有效管理,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简称“人口库”),从而切实提高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水平就显得相当重要和紧迫。 人口库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人口基础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现行人口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各个相关部门只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对人口信息进行管理,相互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孤立的人口信息管理和应用模式的弊病已显端倪:一方面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各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 1、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是有效实施人口战略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支撑。 人口信息是社会的基础信息,是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管理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安局、劳保局、建交委、社发局、工商局等部门都在实施对部分人口的专门管理,其要求是对实际居住地人口的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各部门对人口管理和发展存在差异,统计口径也不一致,造成人口管理、统计的基础和基数始终不能统一,致使不能得到准确的人口及其分布状况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以公民身份号码(境外人口为护照号)为唯一代码,以其他部门为补充和核准的,具有权威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人口基础数据

XXX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

XX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 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工业数据库建设方案简介

** 工业数据库》 建设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1.1 项目名称. (1) 1.2 目标用户及意义. (1) 1.3 建设内容及架构. (1) 1.4 建设原则. (2) 二、数据库内容与基本功能 (4) 2.1 数据库内容. (4) 2.1.1 工业经济数据库 (4) 2.1.2 工业行业数据库 (4) 2.1.3 工业企业数据库 (9) 2.1.4 工业投资数据库 (9) 2.1.5 工业行业报告库 (11) 2.2 数据库基本功能. (12) 2.2.1 数据查询功能 (12) 2.2.2 其他功能说明 (13) 2.2.3 行业报告查询 (13)

三、数据应用模块介绍 (14) 3.1 动态监测. (14) 3.2 对比分析. (21) 3.3 指标预测. (27) 3.4 相关性分析. (28) 四、企业数据报送系统 (30) 4.1 企业用户功能. (30) 4.2 管理用户功能. (30) 五、部分系统界面 (32) 5.1 首页. (32) 5.2 二级页面. (32) 5.3 企业数据报送系统界面. (40) 六、用户及权限管理方案 (42) 七、技术架构与方案 (43) 7.1 总体技术架构. (43) 7.2 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43) 7.3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46) 7.4 系统可扩展性. (48) 7.5 数据库备份方案. (48) 7.6 技术运维方案. (49) 八、第三方软件测评 (51) 九、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52) 十、系统培训 (53)

10.1 培训方式. (53) 10.2 培训内容. (53) 10.3 差旅说明. (54) 10.4 其他说明. (55) 十一、建设进度 (56) 十二、设备软、硬件要求 (57) 12.1 数据同步接收服务器需求. (57) 12.2 数据库服务器需求. (58) 12.3 WE B^用服务器需求 (59) 12.4 企业数据采集服务器需求 (60) 12.5 工业投资数据库服务器需求 (60) 十三、项目单位管理 (62) 附录 (64) 附录1:工业经济数据库指标清单 (64) 附录2:工业行业数据库指标清单 (83) 附录3: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企业报送系统指标清单 (86) 附录4:企业数据报送系统中的企业基本信息 (88) 附录5:工业投资数据库指标清单 (88)

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

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Regulation For Establishing Geological Perambulation Programming Database)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数据源 (3) 6 数据库建设 (3) 7 数据库成果内容及要求 (7) 8 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 (12) 9 检查验收及评价 (14) 附录1 (规范性附录)图式图例 (16) 附录2 (规范性附录)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提交成果清单 (23) 附录3 (规范性附录)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 (24) 附录4 (资料性附录)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记录表 (32)

前言 为指导和规范各省按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标准》进行数据库建设,特编写本规范。本规范对数据采集、整理、建库及检查等过程做了规范性描述,并明确提交成果的要求,是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略。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引言 为指导全国省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建库的内容、程序、方法及成果要求,保证数据库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规划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地质勘查规划成果技术要求》为基础,结合《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标准》(征求意见稿),参照相关领域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及信息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重点从建库的数据采集整理、格式转换到成果检查验收阶段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明确提交最终成果的内容形式和检查验收的指标体系、方法程序,详细规定了元数据的填写形式。全国省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按本规范执行,地(市)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地方各部门和各生产单位,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范未尽事宜制定补充规定,但不能与本规范相抵触,补充规定需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实施。

数据库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6-14T14:10:16.73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作者:蒋勇[导读] 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空间信息采用此项目位置进行表示,与此同时还能够包括此项目图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蒋勇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可以引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从而保证建设任务的顺利开展。本文以数据库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且以工程物资招标采购中的应用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据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1、数据库技术概述 1.1技术类型 1.1.1地理信息技术 所谓的地理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空间分布,表示地表面物质以及环境的数量、质量、分布、关联以及规则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的总体概括。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空间信息采用此项目位置进行表示,与此同时还能够包括此项目图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1.1.2数据库技术 所谓的数据库技术指的就是Access数据库,它主要是以JET为引擎的三维桌面系统数据库系统,它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工作界面明了、便于工作人员掌握等特点,因此,就成为了许多小型数据的首选数据库。 1.2数据库技术的管理功能 1.2.1项目信息的导入及修改 每一项的信息到数据库中必须到友好界面进行信息的输入,在实际的输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这样才能确保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的对数据进行模仿和修改。 1.2.2数据信息的查询功能 数据库技术中以项目为主的查询称作查询项目;查询项目过程是、在数据库中搜索出所有满足用户指定条件的项目,并将所有查询结果显示给用户。项目信息中的大多数的信息可以作为相关的查询条件。 1.2.3数据信息的统计 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统计工作主要是通过系统所提供的用户界面,然后以查询结果报告的形式展现给用户,能够为用户的相关生产管理以及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 1.2.4相关的数据信息录入以及替换 在实际的工程中,相关数据涉及多个输入,或遵循全新的微机路径,或遵循相关的手动路径。如果接受了手动输入的路径,它就很难避免错误的出现,通常来说,在数据输入时,要确相关数据的可靠性;不能出现偏差值的输入,这样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这一类信息数据库出现错误,可以通过相关的措施,并且将他们取代。 2、数据库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以工程物资招标采购中数据库的应用为例 2.1历史采购数据挖掘和诊断 招标采购业务流程中,涉及需求预测、计划申报、招标采购、专家管理、供应商管理等不同业务环节,每项关键业务环节都有丰富的数据信息,这为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将所有历史采购数据进行汇总、梳理,站在物资供应链条的高度,将零散杂乱的字段归类整理成若干类别。在数据整合分类的基础上,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通过资料分析、访谈调研、问卷调查多种途径,了解招标采购管理人员对于数据库分析方向的潜在业务需求,为数据库应用点的提出建立基础。 2.2数据库在招标采购业务中的应用 结合招标采购业务特点,甄选相关数据库应用点,在招标采购业务场景中进行串联,随业务流程进行场景化应用,进而提高招标采购业务管理水平。结合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招标采购业务流程共包括物资分析、招标分析、供应商分析、专家分析4 个分析范畴,甄选出14 个数据库应用点,分为事前和事后两个时间阶段,具体见图1。

专题数据库建设推荐标准规范

专题数据库建设推荐标准规范 (一)数据采集规范 1.数据来源包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采集、加工和积累的研究数据。 2.采集对象包括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基础文献等一手数据和原始资料。 3.数据类型包括数值、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空间数据等。 4.采集方式包括自动采集、半自动采集和手工采集等。 (二)数据加工规范 1.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规范采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CDLS)所推荐的唯一标识符体系以及数据中心规定的相关标准。 2.专题数据库的核心元数据应符合《TR-REC-014数据集核心元数据规范》及数据中心的相关要求。 3.音频资料描述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遵循《CDLS-S05-031音频资料描述元数据规范》和《CDLS-S05-032音频资料元数据著录规则》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以及数据中心规定的相关标准。 4.其它资料描述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遵循《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CDLS)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及数据中心规定的相关标准。

5.各类接口所实现服务的标识应符合《TR-REC-017资源唯一标识规范》的相关规范要求。 6.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类型数据能够转换为数据中心规定的数字文件格式。 7.专题数据库数据的加工过程需严格执行两重审核制度,保证数据格式符合规定标准。 (三)数据库系统规范 1.专题数据库系统平台必须使用正版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推荐使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遵守SQL语言系列标准。 2.专题数据库系统平台应具备数据备份及容灾机制,重要数据应进行异地备份。 3.专题数据库系统平台应具备一定的扩充能力,系统的模块化程度高,软件维护方便。 4.专题数据库系统平台应遵循中国国家标准GB/T 20273-2006《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具有切实可行的安全保护和保密措施,确保数据永久安全。 (四)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规范 1.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至少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检测、数据浏览、数据检索、用户管理和数据维护七大类功能。 2.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至少支持开放数据访问接口、开放索引数据收割接口和开放服务状态监控接口三类功能接口。 3.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向数据中心提供访问完整数据记

博物馆资源数据库建设

博物馆资源数据库建设 摘要进行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是21世纪博物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博物馆在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加快博物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进一步对博物馆馆藏资源数字化,研究了常用的数据库实现技术和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及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数据库;数字化博物馆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21世纪的博物馆也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博物馆提出的新要求。博物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当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存储技术、信息技术已经处于比较发达阶段,数据库建设也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将成为博物馆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必须以数据库方式存储,以网络服务方式传播。数据库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相关软硬件技术的配套发展,尤其是数据库与高速信息网相结合,为信息服务开辟了新的领域,使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数据库服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从而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1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常用的技术 开发博物馆资源数据库系统就是将专业数据经过科学优化重新组织起来,形成专题馆藏数据库。将浩瀚如烟的的馆藏与学科资源信息,进行加工,组织筛选,并要确保文献信息的质量。因此,在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成熟技术支持。 1.1信息采集技术 按照目前电脑技术,可纳入数据库收录范围的信息主要包括文本信息、图像信息、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这些不同形式的资源纳入到数据库中必须经过符合一定的标准规范的严格的数字化技术处理。常用的信息采集技术有扫描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视频音频制作。 1.2信息加工技术 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信息资源加工技术一般要用到自动标引和人工标引技术、元数据技术。自动标引技术和人工标引技术主要涉及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元数据是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或者说它是关于数据结构化的数据。 1.3信息检索技术

成本数据库建立作业指导书

成本数据库建立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成本数据库建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建立项目成本数据库,总结成本管理的经验教训,为新项目成本测算提供参照系。 2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完工结算项目。 3 术语和定义 成本数据库:存放各个项目预算、结算、决算、后期评价的集合,对后期项目进行成本管理指导。 4 职责 4.1 成本合约部 4.1.1 所有项目完工结算后,成本合约部建立数据库,各专业工程师,将本专业造价数据录入数据库。 4.1.2 负责归集项目的所有相关成本资料,比如:《项目目标成本表》、工程预结算书、工程结算资料、成本后评估等等。 4.1.3 负责造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保存;成本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4.2 运营管理部:不定期抽查成本数据库的建立、更新和维护情况。 5 工作程序 5.1 造价信息的收集: 5.1.1 招标考察有关厂商、供应商。 5.1.2 专项内容的市场调查和横向交流。 5.1.3 本公司建设项目的预算、结算、投标、询价、报价。 5.1.4 书刊、杂志等参考资料。 5.1.5 互联网站有关新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 5.1.6 朋友、同行等社会关系交流。 5.1.7 政府公布的信息价、及造价指标。 5.2 造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5.2.1 外部收集信息的分类整理。

5.2.2 对本公司建设项目的招标、认质认价、报价审核、补充预算,按材料及设备单价、分部分项综合价、专项工程单价分类。 5.2.3 对本公司结算项目数据指标分析、统计。 5.3 造价信息的保存与积累。 5.3.1 有关造价文件资料按分类归档。 5.3.2及时录入数据库,并备份。 5.4 成本信息数据库的使用与交流。 5.4.1 成本信息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的共享,使各专业预算工程师能方便、快捷、准确的利用到成本信息数据信息。 5.4.2成本数据库信息是项目方案阶段,考察项目经济性的依据。 5.4.3 成本数据库信息是编制投标估算、目标成本测算的依据。 5.4.4 成本数据库信息是编制预算、标底、结算审核的参考。 5.4.5 成本数据库信息是复核预算、结算准确性的参考。 5.5 成本信息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5.5.1 各专业预算工程师将本专业的数据或信息及时录入成本信息数据库,及时清理、删除过时和无用的信息。 5.5.2 成本合约部经理负责复核、维护数据库,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 5.6成本信息数据库的监督检查 运营管理部不定期对成本数据库的建立、更新和维护情况实施监督抽查,检查结果与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 6 支持性文件 无 7 相关记录 7.1 《竣工项目建安成本汇总表》

人才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人才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引言】 人才的缺乏,是建筑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外部人才难觅的情况下,如何 有效地挖掘内部人才的潜力并充分统筹运用于各个子公司的人才,是盘活现有人力资源 资产的有效途径。在经历了初创期的摸爬滚打后,开展内部人才数据库建设是一种很好 的方法,可以有效盘活集团内部现有人力资源资产。华恒智信针对该建筑企业提出的内 部人才数据库建设方案,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是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某建 筑企业人才数据库建设项目纪实。 【客户行业】建筑房地产业 【客户背景】 某集团公司是一家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龙头 兼营建筑施工、资产经营、营销代理、商务咨询、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建 材贸易等一系列领域的集团公司。公司拥有员工近千人,下属辖20余家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总注册资本逾3.5亿元。 自1993年进军建筑房地产行业起,成立建筑公司为基础,伴随着房地 产行业的飞速发展,1999年,该建筑企业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组建了第一个房产开 发企业;之后,该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随之成立集团公司。目前, 集团正在酝酿积极、 稳妥、有效的进入资本市场的方案,以进一步强化集团资本运营能力。企业团队结构也 在不断地完善和壮大,向着专业化、管理型方向发展。 客户评价 人才的缺乏,是我们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外部人才难觅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挖掘内部人才的潜力并充分统筹运用好各个子公司的人才,是我们盘活现有人力资源资产的有效途径,感谢华恒智信顾问团队给予我们的指导与帮助,其专业性及规范性是值得我们企业学习的。 ——山东某集团公司董事长

【现状问题】 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鉴于企业的性质,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相对而言会比较多一点,但是优秀的技术人员在市场上又比较的欠缺。由于各个相同性质的子公司间的实力不同,在人员配备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子公司人才济济,有的子公司人才欠缺严重;加之很多工作是采取项目制的模式进行,这样,不同公司、不同项目间的人员进行有效的调配就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集团公司的各个子公司的人才使用相对独立,彼此之间未实现有效的共享,集团在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人才使用不能有效地统筹调配,这样就使得整个集团的人才统筹使用或者是优秀人才的发掘存在一定的障碍。即一方面是由于各个子公司的独立运作,集团总部无法直接有效地快速了解各公司人员的信息,进而发掘内部优秀人才;一方面是各个子公司各自为营,在人员调配上不愿意轻易让本公司的人才外流。这就给集团总

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方案

诸佛庵中学安全应急预案与 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方案 根据霍山县教育局《霍教[2010]66号》文件精神,以及加强安全生产、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要求,为掌握各类应急资源,提高学校安全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尽快建立我校安全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认真落实学校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加强我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保障师生和学校安全,维护学校稳定。2010年4月20日前建立学校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做到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信息及时采集、更新、查阅、统计分析。 一是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包括学校、相关处室制定的涉及安全生产的应急预案。 二是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 三是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数据库。 四是建立重点设施、高危设备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备案登记。 二、工作计划 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15日前) 1、落实专人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工作人员具备电脑的基本操作能力,并配备电脑,电脑

能够上公网。 2、建立数据库建设工作人员联系信息档案和工作协调沟通机制,根据本校安全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活动阶段(2010年4月) 制定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人员联系信息档案。 (三)实施阶段(2010年5月—12月) 1、录入工作。将应急预案及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信息录入微机管理。5月份完成。 2、自查提高。县教育局在做好自身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并指导、协助、督促各校数据库建设工作。5月至十月,通过自查,寻找不足和问题,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开展数据库运行和修改工作,做到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正常使用。 3、总结上报。2010年12月中旬前,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总结材料报县教育局基教股。 霍山县诸佛庵中学 二0一0年四月十六日 2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要点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项目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一、地籍数据库建设 (一)、成果数据库建设的内容 农村地籍调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 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数据库标准的要求, 建立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内容: 1、农村地籍数据库包括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基础地理等数据。 2、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等空间和属性信息; 3、土地利用数据包括行政区(含行政村)图斑的权属、地类、面积、界线等; 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数学基础、境界、测量控制点、居民地、交通、水系、地理名称等。 (二)成果数据库建设要求 1、严格遵循数据库标准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以《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为基础,结合《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试行)》等新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对相关要素属性结构表进行扩展,以满足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管理要求。 2、坐标系统

数据库建设采用的坐标系统为山西省全省及区域地籍测量控制及服务体系定制的独立坐标系统。 3、面积计算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宗地面积按高斯-克吕格投影面面积计算。 4、数据库逻辑结构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组成。空间数据由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组成,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居民地数据、土地权属数据等。非 空间数据由权属信息调查数据组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见图1。 基础地理数据 空间数据库 居民地数据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 土地权属数据 调查表格 权属资料 非空间数据库 扫描文件 其他数据 图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图

江苏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

江苏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数据库标准 (修订稿) (2010年11月)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2) 5 定位基础 (5) 6 数据库结构定义和要素分层 (5) 7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17) 8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19) 9 元数据 (1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19)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及含义 (3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是在《TD/T 1027-2010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本标准由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引言 为规范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依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本标准。

江苏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的要素分类、要素编码、定位基础、数据结构、文件命名规则、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县级规划中的中心城区规划图形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7798-2007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9-200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TD/T 1021-2009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TD/T 1024-2010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D/T 1028-2010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 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2007 3.4 要素] 3.2 要素性质 feature attribute 要素的性质。[GB/T 17798-2007 3.5 要素性质] 3.3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要素集合。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一、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是指结合政府各类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应用系统的接入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需求而构 建的共享数据库,它是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类电子政务共享交换数据的有机管理,并为应用提供相应服务。 在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上网、政务公开、网上行政等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深化,单一的政府机构业务系统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积累的政务信息资源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不足,业务协同困难,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缺乏统一的政务信息管理和服务机制。这些问题的症结之一是缺乏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的政务信息共享库。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国家信息化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主要建设思路的导向正在逐渐形成。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不仅符合电子政务工程整体发展规律,抓住了当前政府最关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电子政务

工程的深化与开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且对推动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提升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不但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公共信息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且各个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专题数据的需求也非常强烈。因此,要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下建立起信息资源基础库,建立起对这个基础库的管理、维护、更新和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数据库能够不断的扩展、完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鲜活性和准确性,为整个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共享库基础功能需求 1)对数据访问下载的支持 共享库系统要为政府用户及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访问和下载信息资源的支撑服务。政府终端用户和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用户身份认证和目录系统授权验证,将数据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提交到共享库系统,共享库系统分析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定位、获取、打包返回给服务调用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