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若森科技书籍-角色头发的制作

若森科技书籍-角色头发的制作

若森科技书籍-角色头发的制作
若森科技书籍-角色头发的制作

项目五: maya头发系统案例——角色头发的制作一.制作前言

Maya毛发系统是maya软件动力学模块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很常用的功能,它可以实现角色毛皮类效果,也可以实现绳索类效果。本章maya头发系统案例中,我们从毛发的头皮模型入手,在模型上种植毛发,根据头发的造型,调节曲线的形态。Maya头发是《侠岚》中表现角色的重要标志之一,角色的动态决定了毛发的动态稳定性,在下面的任务中,我们来制作maya头发,最终效果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二.技术看板

Maya毛发效果,首先要找到模型用于种植毛发的位置,这些模型要尽量简单以节省资源。然后是建立毛发系统,种植后根据毛发的造型、动态及颜色来修改属性值。

1.2.1头发系统创建的选项和设置

(1)功能说明:为角色创建毛发。

(2)操作方法:选择头皮面片,单击执行。

(3)常用参数解析:单击nHair【毛发】> Create Hair【创建毛发】>【选项窗口】,如图1-2所示:

图1-2

Output【输出】选择头发输出的类型,如图1-3所示

NURBS curves【曲线】

Paint Effect【笔触】

Paint Effect and NURBS curves【笔触和曲线】

图1-3

Grid【网格】此项为默认设置,选中此单选按钮将在整个选中的物体上创建毛囊头发。At Selected Points/faces【选择点或面】选中此单选按钮将在选中的面片或点上创建毛囊头发。如图1-4所示

图1-4

U Count【U方向】设置在曲面U方向的毛囊数量。如图1-5所示

V Count【V方向】设置在曲面V方向的毛囊数量。

U/V=8 U/V=15

图1-5

Passlve fill【毛囊分散】设置有多少毛囊不能被用于动力学,其中红色的毛囊可以创建动力动学画,蓝色的毛囊是被动的。如图1-6所示

图1-6

Randomization【随机分布】设置毛囊的随机分布,值越高,毛囊生成的位置就越随机。如图1-7所示

Randomization=0 Randomization=0.5

图1-7

Edge bounded【线生长】取消选中此复选框,毛囊的位置将会沿着uV线的边缘生长。

Equalize【位置平衡】取消选中此复选框,Maya,将会自动平衡uV坐标空间和世界坐标空间,保证毛囊的生长位置的平衡。如图1-8所示

图1-8

Dynamic【动力学】点开毛发将以动态形式呈现。

Static【静态】点开毛发将以静态形式呈现。

Points Per Hair【分段数量】设定控制头发分段数的多少。当输出类型是curve【cv曲线】或者Paint Effect And curve【笔刷形式曲线】时可以调整头发曲线上的控制点。如图1-9所示

Points Per Hair=10 Points Per Hair=5

图1-9

Length【长度】除了使用命令的方法.还可以使用笔刷工具来在物体上绘制头发。这样的方法更加直观.快捷,并且可以只覆盖物体的局部.而不用全部创建。

Place hair into【毛发空间输入】创建的毛发都是由毛发系统控制的,想要单独创建新的毛发系统控制毛发就选择New Hair system

New Hair system【新建毛发系统】如图1-10所示

图1-10

执行nHair【毛发】>Paint Hair FolIicles【笔刷绘制】命令.就可以在物体表面绘制了。如图1-11所示

图1-11

Paint mode【画笔类型】

Create Follicles【创建毛囊】使用这种模式,将在绘制部分创建毛囊。

Create Passive FolIicles【创建被动毛囊】使用这种模式,将在绘制部分创建被

动毛囊。

Delete Follicles【删除毛囊】使用这种模式,将删除绘制部分的毛囊。

Edit Follicle Attributes【修改毛囊属性】使用这种模式,将修改毛囊的属性。

Trim Hair【修建毛发】使用这种模式,将会修剪已经创建的头发。

Extend hairs【延长毛发】使用这种模式,将会延长已经创建的头发。

1.2.2头发系统的属性和功能

(1)功能说明:可以修改毛发的形态,颜色和动态

(2)操作方法:选择毛发,修改属性

(3)常用参数解析:选择毛发,【Ctrl+A】>hair System Shape 【毛发系统】如图1-12所示

图1-12

Clump and Hair Shape【每簇头发】设置头发的基本形状属性。如图1-13所示

图1-13

Hairs Per Clump【毛发数量】设置将每个头发曲线渲染成多少根头发。如图1-14所示

Hairs Per Clump=10Hairs Per Clump=20

图1-14

Baldness Map【区域贴图】使用一张贴图来控制生长头发的区域。如图1-15所示

图1-15

Sub Segments【精确度】设置渲染时头发的细致程度,该属性只影响最终渲染结果,不影响动力学效果。如图1-16所示

Sub Segments=0 Sub Segments=10

图1-16

Thinning【长度比例】此属性控制长短头发的比例。如图1-17所示

图1-17

Clump Twist【簇弯曲】控制每块头发的轴的旋转值。

Bend Follow【毛囊旋转】此值控制头发沿轴旋转的程度。

Clump Width【簇宽度】控制每块头发的宽度,值越大,头发显得越蓬松。如图1-18所示

图1-18

Hair Width【毛发宽度】设置全局头发的宽度。如图1-19所示

Hair Width=0.01

Hair Width=0.05

图1-19

Clump Width Scale【簇宽度】如图1-20所示

图1-20

使用Ramp【渐变】图的方式来渐变地控制头发块的宽度,渐变图靠左端的部分控制头发根部的宽度,右端控制靠头发尖部的宽度。纵轴越靠上的部分对头发影响越大。如图1-21所示

图1-21

Hair Width Scale 【每根头发宽度】如图1-22所示

图1-22

使用Ramp图的方式来渐变地控制每根头发的宽度,渐变图靠左端的部分控制头发根部的宽度,右端控制靠头发尖部的宽度。纵轴越靠上的部分对头发影响越大。如图1-23所示

图1-23

Clump Curl【卷曲】如图1-24所示

图1-24

控制头发的自身卷曲,默认情况下值为0.5,此时头发不会发生任何卷曲,若设置的值高于0.5,则头发会产生正向的卷曲;若设置的值低于0.5,则头发会产生反向的卷曲。如图1-25所示

图1-25

Clump Flatness【簇平整度】如图1-26所示

图1-26

设置头发由根部到尖部的平整度,同样,横轴左端代表头发根部,右边代表头发尖部,纵值代表对头发的影响程度。

Clump Interpolation【簇分布】设置头发在头发块上面的分布情况,在固定毛囊数量的情况下,提高此值会使头发分布在毛囊周围的范围更广。如图1-27所示

Interpolation Range【作用范围】设置Clump Interpolation【簇头发作用值】在每个头发块上的作用范围。

图1-27

Collisions【碰撞】,如图1-28所示

图1-28

Collide【碰撞】选中此复选框,将打开头发的碰撞属性。头发之间将会发生碰撞。

Self Collide【自碰撞】选中此复选框,将打开头发的自碰撞属性。

Collision Flag【碰撞类型】

Edge【边】以物体边类型做碰撞

Vertex 【点】以物体点类型做碰撞

Self Collision Flag【自碰撞类型】

Edge【边】以物体边类型做碰撞

Vertex 【点】以物体点类型做碰撞

Collide strength【碰撞强度】与物体碰撞的力量。

Collision layer【碰撞层】毛发与毛发之间发生碰撞时调节的图层。

Max Self Collide Iterations【最大碰撞】如图1-29所示

Collide Width Offset【碰撞渗透】在碰撞发生前,此项数值将会被加入到Clump Width属性中,可以用此项数值来调节那些碰撞中的渗透现象,或者是调节超过了主动头发边界外的被动。

Self Collide Width scale【自碰撞缩放】

图1-29

Turbulence【扰乱】如图1-30所示

图1-30

Intensity【强度】设置扰动的强度。

Frequency【频率】设置扰动的频率,降低此值将增太扰动漩涡的范围。

Speed【速率】设置扰动样式更改的速率。

Shading,如图1-31所示

Hair Color【毛发颜色】

图1-31

Hair Color【毛发颜色】设置头发的主要颜色。如图1-32所示

Hair Color Scale【渐变色】通过渐变贴图控制头发的颜色.

Opacity【透明度】设置头发的透明度。

Translucence【半透明】设置头发的半透明效果。

Specular Color【高光颜色】设置头发的高光部分颜色。

Specular Power【高光强度】设置头发的高光强度。

Cast Shadows【投影】选中此复选框,头发将会产生投影。

图1-32

Color randomization 【颜色的随机度】设置颜色的随机度,如图1-33所示Diffuse Rand【随机漫反射】设置不同头发块之间漫反射的随机变化度。Specular Rand【随机发射】设置不同头发块之间镜面反射的随机变化度。Hue Rand【随机色调】设置不同头发块之间色调的随机变化度。

Sat Rand【随机饱和度】设置不同头发块之间饱和度的随机变化度。

Val Rand【随机亮度】设置不同头发块之间亮度的随机变化度。

图1-33

Displacements【置换纹理】设置头发上面的置换纹理属性

Curl【弯曲置换数量】设置每根头发的弯曲置换数量。如图1-34所示

Curl Frequency【弯曲的频率】设置弯曲的频率。

图1-34

Noise Method【噪波方式】如图1-35所示

Randoms【随机】设置头发的噪波为摆动类型,且不与其他头发块发生关联;

surface uv【面UV】根据生长头发的表面uv值以及置换深度值w来生成噪

波的形式

Clump uv【簇UV】相对于头发块设置头发的噪波。

图1-35

Noise【噪波】设置噪波的数量。如图1-36所示

图1-36

Detail Noise 【光滑噪波】当使用了光滑噪波时可以取消选中该复选框,设置次级噪波的数量。

Noise Frequency 【噪波频率】设置噪波在空间中沿头发方向的位移。

Noise FrequencyU,V,W 【U、V、W噪波频率】当使用了光滑噪波时可以取消选中该复

选框,分别在生长头发的表面的u、V、w方向上缩放噪波频率。

Sub Clump Method【簇分布】决定了次级头发块如何在表面上分布。如图1-37所示

图1-37

Sub Clumping【簇数量】设置次级头发块的数量。

Sub Clump Rand【簇随机】使用噪波随机化次级头发块。

NumU,V Clumps【U、V簇数量】分别设置生长曲面的u、V方向上的次级头发块的数量。

Dispalcement Scale 【缩放置换属性】全局调整各项置换属性,同样可以使用渐变图来调整,横轴依然代表了从根部到尖部的位置。如图1-38所示

图1-38

Multi streaks 【多条渲染,】如图1-39所示

图1-39

注意:调节Multi streaks数值可增加毛发渲染数量,对电脑内存消耗少

1.2.3 头发系统的碰撞效果的设置和调节方法

(1)功能说明:为角色毛发与物体发生碰撞

(2)操作方法:先物体成为碰撞物,点击执行

(3)常用参数解析:选择物体,单击nMesh【面】> Create Passive Collider【创建碰撞】,选择毛发加选物体,nHair【毛发】>Classic Hair【次级毛发】>Make Collide 【碰撞】如图1-40所示

图1-40

用 mental ray for Maya 【渲染器】

选择“windows【窗口】> Rendering Editors【渲染编辑器】 > 渲染设置【Render Settings】。

Render Settings【渲染设置】窗口将出现。

在Render Settings【渲染设置】窗口中,将“使用以下渲染器渲染”【Render Using】设置设定为“mental ray”。如图1-41所示

图1-41

图1-42

(2)在场景中,在头部网格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的标记菜单上选择face【面】,并选择头皮。如图1-43所示

图1-43

注意,按住键盘上的【B】键,点击鼠标左键,可修改笔刷大小

(3)在Polygons模式下,鼠标左键点击Edit Mesh【编辑面】>Duplicate Face【复制面】,点击执行。如图1-44所示

ps制作图手册封面实例

精心整理 PhotoshopCS3行业应用案例2 ——书籍封面设计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案例简介 ???案例制作过程 ???12??????1图12-8?使用【色彩平衡】命令后的素材图片效果 图12-9?打开飞鸟素材图片 图12-10绘制边缘高光区域并填充该区域 图12-11?获得飞鸟 图12-12?将飞鸟拖放到当前文件中 图12-13?分别调整2个素材的大小 图12-14?绘制一个椭圆选框 图12-15?反转选区并删除选区中内容 图12-16?设置【宽度】值 图12-17?使用【边界】命令后的选区 图12-18?填充选区

图12-19?设置【斜面和浮雕】样式的参数 图12-20?图像的效果 图12-21?【外发光】图层样式的参数设置 图12-22?为飞鸟添加发光效果2.添加装饰羽毛 图12-23?复制羽毛 图12-24?对羽毛进行自由变换 图12-25?【外发光】图层样式的参数设置 图12-26?复制羽毛并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值 图12-27?再复制一个羽毛 ??????1 2 图12-34?创建矢量路径 图12-35?调整路径形状 图12-36?【渐变编辑器】中的设置 图12-37?使用线性渐变填充选区 添加前封面文字 ??????1.标题的创建 图12-38?创建文字并设置字符样式 图12-39?设置【描边】样式参数 图12-40?应用图层样式后的文字效果

图12-41?创建字符并设置字符样式 图12-42?【描边】效果的参数化设置 图12-43?添加【描边】样式后的文字效果3.添加说明文字 图12-44?输入编者信息 图12-45?创建说明文字 图12-46?【投影】样式的参数设置 图12-47?添加【投影】样式效果 图12-48?复制并排列方块 图12-49?输入出版社信息4 ??????1 图12-67?旋转文字并放置文字 图12-68?输入书名汉字部分并设置文字样式 图12-69?输入出版社名并设置字符样式 图12-70?将图层分组 制作封底 1.??封底图案的制作 图12-71?【复制图层】对话框 图12-72?复制图层并将图层放置于调板的顶端 图12-73?缩小对象并放置对象

最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 导书2012

土木工程专业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目录 1前言 0 1.1 地基基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0 1.2 地基基础的设计内容 (1) 1.3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 2设计题目之一——某单层厂房柱下基础设计 (3) 2.1 设计任务 (3) 2.2 设计资料 (4) 2.2.1 工程概况 (4) 2.2.2 地勘资料 0 2.2.3 设计荷载 0 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南 0 3.1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0 3.2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章节划分和内容组织 0 3.3 设计和计算方法 (1) 4.3.1 概述部分 (1) 4.3.2 基础定位与基础形状 (2) 4.3.3 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 (2) 4.3.4 技术设计(或详细设计) (4) 4.3.5 施工方案 (8) 3.4 进度计划安排参考 (8) 规范及参考书 (10)

1前言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土木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基础工程课程的特点在于它以较多的力学课程为基础,以土层中的复杂的基础结构为研究对象,又涉及到建筑、交通、水电等多个领域,这就决定了课程具有内容杂、概念多和理论较深的特点,加之学时数较少和本科学生普遍缺少工程知识,故同学们往往感到比较难学。 基础工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在上述背景条件下展开的,其主要目标是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使学生能够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有较为系统和整体的把握,重点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概念和知识。结合土木工程大专业教学工作的需求,更为了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反映近年来工程规范的更新,在教研室原来编写的《工民建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桥梁、隧道和铁道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南》的基础上,我们着手编写了这本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对理解和掌握工程基本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同学们由理论学习通往工程实践的一座桥梁。基础工程的知识来源于工程实践,反过来又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同学们在本科学习期间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是十分有限的,因而应该重视课程设计带给同学们的动手机会,通过课程设计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学习到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本次课程设计,下面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对地基基础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做一个小结。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浮体静力学(一) 课程设计

目录 1 静水力曲线计算部分 (1) 1.1 设计要求: (1) 1.2 计算原理: (1) 1.3 原始数据: (3) 1.4 计算过程和图表: (3) 2 稳性横截曲线 (5) 2.1 设计要求: (5) 2.2 计算原理: (5) 2.3 原始数据 (5) 2.4 计算过程和图表: (5) 3 装载稳性计算部分(载况一) (7) 3.1 设计要求 (7) 3.2 计算过程和图表 (7) 3.2.1 稳性横截曲线 (7) 3.2.2浮态及初稳性计算 (7) 3.2.3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 (8) 3.2.4稳性校核 (9) 4课程设计的收获 (12)

1 静水力曲线计算部分 1.1 设计要求: 计算吃水:0.5m, 1.5m , 2m, 2.5m, 3.0m 处的以下各要素,并绘出静水力曲线图。 (1) 水线面面积A W (2) 漂心纵向坐标X f (3) 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4) 型排水体积V (5) 总排水体积(附体系数取1.006) (6) 总排水量W (7) 浮心纵向坐标X b (8) 浮心垂向坐标Z b (9) 横稳心垂向坐标BM (10) 纵稳心垂向坐标BM L (11) 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MTC (12) 水线面系数C W (13) 方形系数C B (14) 棱形系数C P (15) 中横剖面系数C m 1.2 计算原理: (1)水线面面积Aw 的计算:根据计算公式?-=2 2 2L L w ydx A ≈2δL Σ′yi ,利用梯形法计 算各个水线面面积. (2)水线面漂心纵向坐标Xf 的计算 水线面漂心纵向坐标Xf 的计算公式为dx xy M L L oy ?-=22 2,?- =22 2L L w ydx A ,W Oy F A M x = , 用梯形法计算Moy ≈2*(δL )2Σ′kjyi 式中:Σkjyi=0*y10+1*(y11-y9)+2*(y12-y8)+…+9*(y19-y1)+10*(y20-y0)-0.5*10*(y20-y0) 水线面面积为利用梯形法所求得面积. (3)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由TPC= 100 wAw (Aw 为利用梯形法所求得面积)得

手工制作活动策划书

手工制作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以环保为目的,“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比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废弃物经过精心设计能变成生活中的一件实用的物品或精美的艺术品,使学生树立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在开展环境保护“变废为宝”的活动中,让他们在接触事物过程中关心身边事物,学会思考如何与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发展,丰富他们的感受,增强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3)通过活动感染学生以及社会,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主题:变废为宝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口号:行动,创造梦想;环保,源于文明 五、活动地点 六、参赛对象:电气院新生 七、参赛作品要求: 1、设计新颖、美观,有一定特色; 2、作品内容健康向上,构思巧妙,富有创造性; 3、作品必须具备手工制作的工艺特点,必须是选手亲自创造; 4、设计体现原创精神;

5、参赛的手工艺品具有观赏性、纪念性、文化性、艺术性、实 用性,便于普及,具有市场潜力。 6、活动材料以废品或廉价物品构成 7、参赛作品请随附一张标签,说明作品名称,意义的简短阐 释, 并注明姓名,性别,联系方式。 备注: 1、此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下发通知于各班收集作品。 2、于限定期间内各班将手工制作品交于各班宣传委,然后统一交付心雨社。 八、活动流程安排: 1.活动宣传:由宣传部起草制作活动展牌,在全院进行宣传,并通过各班宣传委员在班内宣传,邀请并鼓励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2.作品征集:某时间段为作品征集阶段,广大学生可通过各班宣传委上交作品,并注明班级,姓名,联系方式。 3.作品评选:某时间段内进行作品的评选,让同学们进行投票,得票最多的选手将获得最佳风尚奖,由心雨社组织进行。 备注:评选小组可以由各系的团总支书记组成 4. 评分标准:

ps课件封面制作

二、制作课件封面 实现效果: 实现步骤: 1.新建一个大小为800×600像素的“课件封面设计.psd ”图像文件,背景设置为白色,色彩模式选择RGB 颜色,并用渐变工具 制作背景,如图4-137所示。 2.单击“新建图层”按钮,新建“图层1”,使用直线工具 绘制一条粗细为4px 的黄色直线,如图4-138所示。 3.用椭圆选框工具和渐变工具在直线上绘制三个由黄到淡黄渐变的椭圆作为按钮底色,如图4-139所示。 图4-137 新建文档 图4-138绘制线条 图4-139 绘制按钮

4.选择“按钮1”图层,新建一个空白图层,使用自定形状工具在其上绘制一个“八分音符”,使用同样的方法绘制“三角符号”和“X 符号”,如图4-140 所示。 5.为三个按钮添加高光。选择“八分音符”图层,新建一个图层为“高光1”,使用栯圆选框工具和渐变工具绘制高光;使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其他两个按钮的高光,如图4-141所示。 6.新建组。单击“图层”面板下的“创建新组”按钮,创建一个“按钮”组,把“高光3”到“按钮1”的所有图层移到“按钮”组内,如图4-142所示。 7.在“按钮”组上新建一个图层并命名为“图板1”,使用圆角矩形工具 在“图板1”上绘制一个半径为11px 的圆角矩形,使用竖排文字工具在圆角矩形的左边输入文字,设置合适的颜色和字体。使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另外两个圆角矩形,并输入文字,如图4-143所示。 图4-142新建组荣 图4-143绘制图板及输入文字 图4-140绘制形状 图4-141 绘制高光

8.打开图像素材,执行全选并复制图像。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在“图板 1”上划定一个选区,执行“编辑>选择性粘贴>贴入”命令,并用“自由变换”命 令调整大小。使用同样的方法为图板2、图板3贴入图像。如图4-144所示。 9.把“图板1”、“语言要点”和“图层1”合并为“语言要点”,把”图板2”、“词汇”和“图层2”合并为“词汇”, 把”图板3”、“写作”和“图层3”合并为“写作”。复制“语言要点”、“词汇”、“写作”图层,得到其副本图层,使用“变形”的“透视”和“自由变换”功能把三幅图变形,如图4-145所示。 10.在“语言要点拷贝”图层上新建一个“图层1”,按住ctrl 单击“语言要点拷贝”图层载入选区。设置前景色为白色,然后在“图层1”中同时按下Alt+Delete 键,用白色填充选区。设置“图层1”的不透明度为80%,把“图层1”和“语言要点拷贝”合并为“图层1”,并设置“图层1”的不透明度为30%.使用同样的方法设置“词汇拷贝”和“写作拷贝”图层。如图4-146所示。 11.给“图层1”添加图层蒙板。选中“图层1”的蒙板,按D 键将前景色和背景色恢复默认的黑白色。使用渐变工具的预制渐变“前景到透明”去填充“图层1”的蒙板,使用同样方法设置“图层2”和“图层3”的蒙板,如图4-147所示。 图4-144复制图像并贴入图像至图板 图4-145合并图层并将图板进行变形 图4-146新建图层及设置图层不透明度

大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大学课程设计指导 书 1

湘潭大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学院 学号 专业 课程题目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 主要内容:确定采区变电所工作面配电点和移动变电站;拟定采区供电系统;进行负荷计算并确定无功功率补偿方案和选择无功功率补偿设备;选择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选择供电电缆;计算短路电流;选择开关与启动器;整定计算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采区保护接地系统;确定采区变电所硐室和设备方案;进行采区供电经济计算与统计等。 2 采区原始资料 1)采区巷道布置及开采方法: 采区为缓倾斜煤层,东西走向,向南倾斜,倾角8~10度。煤质中硬,煤层平均厚度为2.5m,一次采全高。采区采用中间上山开采,采区内分为三个阶段,区段长166,其中工作面长150m,上顺槽宽3.5m,下顺槽宽4m,保安煤柱8.5m,采区一翼走向长1000m。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区内后退式,东西两翼同时开采。东西两翼个设一个综合开采工作面,采煤机采用可调的MLS3—340型双筒采煤机组,支护用ZY35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煤巷掘进采用S100型掘进机。采煤和掘进工作面采取三班生产一班检修的工作方式。 2)运输及通风情况 3

采区巷道布置如图所示。 工作面落煤由可弯曲刮板运输机,经运输槽刮板机转载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至运输上山,运输上山采用三部宽为100mm,的带式输送机将煤运至采煤区煤仓。 采区通风系统的新鲜风流由水平运输大巷,经采区运输上山运输平巷进入工作面,污浊风流经轨道平巷轨道上山采区回风石门至斜风井。 3)电源及负荷情况 井下中央变电所至采区距离为Dm,配电电压为6kv,中央变电所母线短路容量最大为A,最小为B。用电设备在采区内的分布情况和采区各用电设备的台数及技术数据见表1(未知技术见表3) 4

船舶课程设计 静力学 胡丽芬讲解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成绩

一 邦容曲线计算及绘制 1.要求 计算以下各站处的横剖面面积及面积矩曲线,并绘出邦戎曲线图。 0站,1站,2站,3站,4站,5站,6站,7站,8站,9站,10站 注:假设甲板为平甲板 已知 船 型:油船 主尺度:船长89.00m, 型宽14.60m, 型深7.00m, 设计吃水 5.50m 型值表见附录1(提供电子版资料) 2.计算(采用梯形法计算) 横剖面面积 '220d A ydz d y s i δ=≈∑? 式中: ()'''012012i n n y y y y y y y =++++-+∑ … 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Oy 轴的静矩 ()()111022n i i i i oy i i i y y z z M z z z ++++??-??=-+?? ?????∑ 式中 )ny y'(ny ...y y'y Σ'k n n i i i +?-++?+?=0002110

3.列表.画图 横剖面面积As 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Oy 轴的静矩Moy 水线 0.000 0.250 0.500 0.750 1 2 3 4 5 6 7 0站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346 5.961 13.453 1站 0.000 0.352 0.812 1.370 2.016 5.414 10.142 16.408 24.725 35.255 47.412 2站 0.000 1.129 2.649 4.413 6.369 15.572 26.545 38.805 52.000 65.849 80.133 3站 0.000 2.211 4.855 7.750 10.816 24.016 38.125 52.588 67.168 81.768 96.368 4站 0.000 3.072 6.398 9.874 13.436 27.923 42.523 57.123 71.723 86.323 100.923 5站 0.000 3.191 6.593 10.125 13.727 28.283 42.883 57.483 72.083 86.683 101.283 6站 0.000 3.191 6.593 10.125 13.727 28.283 42.883 57.483 72.083 86.683 101.283 7站 0.000 2.996 6.296 9.748 13.284 27.709 42.301 56.901 71.501 86.101 100.701 8站 0.000 2.022 4.512 7.224 10.080 22.284 35.299 48.749 62.502 76.535 90.829 9站 0.000 0.691 1.683 2.848 4.137 10.029 16.721 23.881 31.533 39.947 49.411 10站 0.000 0.029 0.112 0.244 0.424 1.543 3.202 5.227 6.794 7.414 8.194 水线 0.00 0.25 0.50 0.75 1 2 3 4 5 6 7 0站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3.460 52.688 111.810 1站 0.000 0.026 0.089 0.203 0.375 14.074 30.334 58.782 106.392 175.620 265.052 2站 0.000 0.086 0.294 0.644 1.155 38.946 74.082 125.314 193.224 277.920 379.084 3站 0.000 0.156 0.505 1.067 1.851 57.319 100.417 158.657 231.657 319.257 421.457 4站 0.000 0.202 0.630 1.291 2.190 64.238 108.038 166.438 239.438 327.038 429.238 5站 0.000 0.207 0.643 1.314 2.221 64.734 108.534 166.934 239.934 327.534 429.734 6站 0.000 0.207 0.643 1.314 2.221 64.734 108.534 166.934 239.934 327.534 429.734 7站 0.000 0.200 0.625 1.282 2.174 63.948 107.748 166.148 239.148 326.748 428.948 8站 0.000 0 .147 0.476 1.000 1.729 53.150 93.008 147.464 216.924 301.968 402.866 9站 0.000 0.056 0.193 0.424 0.760 24.989 45.887 75.303 115.053 168.321 238.671 10站 0.000 0.004 0.017 0.047 0.097 4.412 10.076 18.724 23.584 25.192 34.236

DIY手工材料小店 策划书

DIY手工材料小店 策划书 一.项目概述 现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成流线型成批产出,样式、材料如出一辙,大众化到没有丝毫新意可言。虽然这些高科技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便利,但个性的主题促使越来越多人追求一种独一无二,而非随波逐流,尤其是我们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而别出心裁的DIY物品正好顺应了人们此种要求与希望,也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时尚。自己使用个性的DIY用品,不用害怕满大街都是和你一样的;制做个性的DIY物品送人,也是颇具新意,意义独特。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体验动手的快乐,享受品质生活。 目前,对于个性的DIY物品所吸引的群体—大学生而言,他们既是一群消费能力固定的群体,又是消费能力不高的群体。现今一些饰品店中部分产品的价格往往贵到离谱,超出学生消费能力范围,并且购买性价比不高。针对这一特性而言,个性的DIY手工材料工坊采取小店经营,低价提供各式各样个性的DIY成品及制作材料,包括手绘T恤、手绘球鞋、环保袋、零钱袋、装饰品、挂饰、发饰制作等方面,既提供个性的DIY的制作物品,又具备个性的DIY相应设施与课程教授,为顾客提供发挥个性创意的平台。 就目前而言,在江海这类型的店几乎毫不可见,然而需求个性的DIY用品的人数确却是与日俱增。在小康社会的今天,不希望使用大众化物品的人、送礼想送出新意的人随处可见,然而,目前的市场并未能满足人们此类迫切的需求,即使偶尔努力的寻找,让人们能觅得这样一个DIY所需的场所,也由于没有自成体系而价格昂贵,性价比极低,让人望而却步,需求得不到满足。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相信人们对个性的DIY物品的需求只会与日俱增,不断增强,这个由大学生引领的时尚潮流也将大面积的扩散开来。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作者:周兵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而开设的,它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上机实验是其主要的环节。本实验指导书是帮助同学们进行上机实验而制订的。 一、实验目的: 1.能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小型软件系统。 2.在此过程中,能综合利用以前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3.加深对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其基本的技能及方法,培养良好的软件开发素养。 二、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先修课程: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C++语言、数据库系统概论 四、上机学时数:10学时 五、实验环境 1.单机模式 操作系统:Windows 开发工具:C++ Builder 6.0、Access 2000 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基本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的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2. 基本能够完成所要求的系统。 3. 报告文档符合具体要求。 七、设计内容 题目:选课系统 1.说明:本设计选择广大学生最熟悉的选课系统最为设计任务,便于同学联系实际,学以至用。但限于具体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宜采用C++ Builder 6.0、Access 2000。 2.具体要求: 1)数据要求 所存储和查询的数据要符合本学校的具体情况,所涉及的字段至少应包括(名称可 以不同):学生姓名、学号、登陆密码、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地址、学生电话、家庭地址、教师号、教师姓名、教研室、职称、性别、教师电话、课名、课号、学 分、先行课号、课时、开课教室、人数限制、选课人数、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总 评成绩。 2)功能要求 功能至少应有:等录、查询开课情况、查询选课情况、查询成绩、选课、退课等。 3)设计要求 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及方法应符合软件工程的要求,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八、报告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 . .. ..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目录 Ⅰ.邦戎曲线计算 (4) Ⅱ.静力水曲线计算 (7) 水线面面积Aw (7) 漂心纵向坐标Xf (7) 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8) 水线面系数 (8) 排水体积V (8) 排水量W(附体系数取1.006) (8) 浮心纵向坐标 (8) 浮心垂向坐标 (8) 横稳心垂向坐标 (9) 纵稳心垂向坐标 (9) 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 (9) 方形系数 (9)

Ⅲ.装载稳性计算 (16) 浮态及初稳性 (16) 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 (17) 稳性校核 (20)

课程设计中均采用如1-1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Ⅰ邦戎曲线计算 (1)邦戎曲线概念: 船体某一站号处横剖面(如下图所示),该横剖面自查船底到最高一层连续甲板在不同吃水下的横剖面面积。 (2)计算原理

图Ⅰ-1表示某一横剖面曲线及不同吃水的半宽值,根据基本公式 ?? == d o d zydz Moy ydz As ; 2;0 采用梯形法计算,在吃水d 时,横剖面 面积 为经过端点修正后的式中:0n 010 y');y (y'2 1 - y '''2++++=∑≈= ∑? n o i i d y y y y d ydz As δ 半宽值(本次计算暂不考虑端点修正);d δ为各水线等间距值。 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y O 轴的静距: )ny y (021-10'') (22n '00' 2 0+?++?+?=≈=∑∑?n i i i i i d ny y y y k y k d zydz Moy 式中:δ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计算1站,2站,3站,4站,5站,6站,7站,8站,9站,10站的横剖面面积以及对基线y O 轴的静距。其数值总结如表Ⅰ-2所示: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指导书(新稿)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指导书 (修订版) 第一章工程图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第二章单级直齿圆柱减速器 第三章设计及绘制装配图的步骤 第四章主要零件“底座”、“齿轮轴”和“大端盖”的测绘和草图绘制 第五章由零件图拼装装配图 第六章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 第七章PPT演讲稿的内容、格式及主要制作方法简介第八章用Photoshop软件作简单的图像处理

第一章工程图学课程设计总纲 一.目的和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可以说是机械大类的学生所面对的第一个专业性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以一个“单级直齿圆柱齿轮”为主题、以集中强化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为手段,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应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所学到的知识,熟练地使用CAD设计软件绘制出减速器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的零件图、对所有零件和装配体进行三维建模和拼装,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能使学生初步了解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撰写设计说明书并制作答辩演讲稿,为后续课程设计打上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工程图学课程设计,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1)能熟练运用工程图学课程中的知识和CAD软件的强化训练,正确地快速地使用CAD设计软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进行零件和装配体的三维建模。 (2)通过本次也是第一次专业性课程设计,了解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学会撰写设计说明书(包括书写格式、图文排版以及必要的图形图像处理),制作答辩演讲稿。 2.课程设计的任务 机器(部件)的装配图既是表达设计机器总体结构意图的图样,也是制造、装配机器及绘制零件工作图的技术依据。因此,绘制装配图是机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要求,采用“边绘图、边设计、边修改”的方法逐步完成。 机器(部件)的装配图的设计绘制过程比较复杂,限于课程设计的时间,本次设计要求每位同学完成如下任务: 1. 电子文档一份,每人一个文件夹(命名方式为“班级学号姓名”)。交科代表集中制成光盘。 电子文件夹中的内容为: (1)底座零件图1张(设置A2图幅574×400); (2)单级齿轮减速器装配图1张(设置A1图幅821×574); (3)三维装配体1个; (4)设计说明书1份(word); (5)演讲稿1份(ppt.) 2. 纸质材料(装入资料袋) (1)装配示意图1张(手工或CAD抄画并打印) (2)零件图3张(底座零件图1张,CAD绘制并缩小打印为A3图幅;手工绘制的轴和大端盖零件图各1张(A4图幅)); (3)单级齿轮减速器装配图1张(CAD绘制并缩小打印为A2图幅) (4)设计任务书1份 (5)设计说明书1份

用Photoshop制作简单书籍封面

用Photoshop制作简单书籍封面 效果图如下: 一、移动复制图片 1.启动Photoshop,单击文件——新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宽度430像素,高度570像素。(默认背 景为白色)单击“好”完成新建。具体如下图: 2.打开一张图片(如打开n6.jpg),选择移动工具在要复制的这张图片上单击一下,拖动这张图片移动到新建的文档中,(在图层面板中会看到新增了一个图层1)如下图:

3. 选择矩形选框工具,在图层1这张图片中拖画出一个选区,选区周围会出现流动蚂蚁线,如下图所示: 4.单击菜单中的选择——羽化,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羽化值

5. 按Delete 键删除选区内容,按ctrl+D 取消选择,效果图如下图 三、 图片自由变换 6.再打开一张图片,如上面所述,使用移动工具直接拖移到我们的文档中(在图层面板中看到多了一个图层2 );

7单击菜单编辑——自由变换;图片将出现八个调节点,此时移动调节点可以任意调节图片的大小,也可 以旋转图片。如下所示: 拖动这八个调节点任意缩放图片

8.使用移动工具,移动图片到合适的位置,可以在打开几张图片,依次移动复制到自己的文档中,使用自由变换命令对每张图片进行调节。(注意:由于每张图片存放在不同图层中,因此要单击选中要调节的图片所在的涂层,再执行自由变化命令) 四、合并多个图层 9单击菜单中的图层——向下合并,依个人实际需要合并若干图层。(合并图层后,使用移动工具可以对多 张图片进行移动操作,即合并图层可以将多张图片合并为一张) 五、添加文字 每拖动复制一张图片都会新增一个图层。 可以看到4张图片 合并为一个图层2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理工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

年月日 目录 一静水力曲线--------------------------------------------------- --------2 1 设计要求---------------------------------------------------------------------------- ----------2 2 计算原理---------------------------------------------------------------------------- --------- 2 3 原始数据---------------------------------------------------------------------------- --------- 5 4 计算过程和图表--------------------------------------------------------------------- --------5 二稳性横截曲线---------------------------------------------------------------------- ----------6 1 设计要求---------------------------------------------------------------------------- ----------6 2 计算原理---------------------------------------------------------------------------- --------- 6 3 原始数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共13题)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程序设计的能力,训练学生灵活使用所学数据结构知识,独立完成问题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程实现等软件开发全过程的综合实践能力。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编程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作风。为今后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序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在处理每个题目时,要求从分析题目的需求入手,按设计抽象数据类型、构思算法、通过算法的设计实现抽象数据类型、编制上机程序和上机调试等若干步骤完成题目,最终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和程序分析报告。前期准备工作完备和否直接影响到后序上机调试工作的效率。 三、课程设计的学生分组情况 每组三至五人,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可以共同编写算法,但必须各自独立完成各自的程序。 四、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前两周:将各项任务及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课程设计一周: 星期一:学生对任务进行讨论、研究和分析,初步设计出算法。 星期二到星期四:设计出详细算法,并上机调试程序。 星期五到星期六: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并考核。 五、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一】 一元稀疏多项式加法、乘法器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一元稀疏多项式加法、乘法器用于计算两个多项式的加法和乘法。例如 (x2+4x5+2x9)+(x+3x4)或(7x4+4x6+2x9)*(x4+3x9) 【基本要求】 (1)输入并建立两个多项式f(x)和g(x); (2)输出每个多项式,要求输出时按指数从小到大输出。 (3)两个多项式完成加法、乘法运算。 (4)输出两个多项式的加法之和及乘积的结果。 (5)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实现提示】 用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多项式。 【测试数据】 分别选定三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课程设计题目二】 局域网的架设问题 【问题描述】 若要在8个城市(A、B、C、D、E、F、G、H)之间架设局域网,如何以最低的经济代价架设这个局域网。 【基本要求】 (1)利用三种方法(Prim算法、克鲁斯卡尔(Kruskual和矩阵运算)算法生成局域网的架设方案 (2)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测试数据】 分别对每种方法选定一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课程设计题目三】 二叉树的创建、二叉树的遍历 【问题描述】 创建一棵二叉树,并对二叉树进行中序、前序、后序和层次遍历,分别写出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电子11301 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指导书 一、本课程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个实践环节, 它使学生自己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实用电子产品雏形, 巩固和加深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 理论基础和实验中的基本技能, 训练电子产品制作时的动手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设计出符合任务要求的电路, 掌握通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训 练并提高学生在文献检索、资料利用、方案比较和元器件选择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为毕业设计和毕业以后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小型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 能合理、灵活地应用各种标准集成电路(SSI、MSI、LSI 等)器件实现 规定的数字系统。 3.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数字系统的能力。 4. 学会使用multisim 软件进行电路设计。 5. 培养独立进行实验,包括电路布局、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6. 培养书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设计任务,从选择设计方案开始,进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器件,画 出设计电路图;通过安装、调试,直至实现任务要求的全部功能。对电路要求布 局合理,走线清晰,工作可靠,经验收合格后,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的具体步骤 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是:分析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器件,计算参数,画总体电路图。进行仿真试验和性能 测试。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反复进行以上各步骤,才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灵活掌握。 1. 总体方案选择 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就是根据提出的设计任务要求及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设计任务提出的各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报告材料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 单位: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12月22日 一、前言 1、课题目的或意义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是以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通过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理论并发现不足,从而更好的提高专业素养。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GZ电磁振动给料机的振动分析与减振设计,了解机械振动的原理,巩固所学振动力学基本知识,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振动模型,在通过软件计算,培养了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题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电磁振动给料机已经成为当今工程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是使用的广泛,因此掌握电磁振动给料机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和重要的。 GZ系列电磁振动给料机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炭、建材、轻工、化工、电力、机械、粮食等各行各业中,用于把块状、颗粒状及粉状物料从贮料仓或漏斗中均匀连续或定量地给到受料装置中去。特别适用于自动配料、定量包装、给料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例如,向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筛分设备等给料;向破碎机、粉碎机等喂料,以及用于自动配料,定量包装等,并可用于自动控制的流程中,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

GZ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工作原理: GZ电磁振动给料机的给料过程是利用电磁振动器驱动给料槽沿倾斜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来实现的,当给料机振动的速度垂直分量大于策略加速度时,槽中的物料将被抛起,并按照抛物线的轨迹向前进行跳跃运动,抛起和下落在1/50秒完成,料槽每振动一次槽中的物料被抛起向前跳跃一次,这样槽体以每分钟3000次的频率往复振动,物料相应地被连续抛起向前移动以达到给料目的。 GZ系列电磁振动给料机主要用途: 电磁振动给料机广泛使用在冶金、煤炭、电子、机械、化工、建材、轻工、粮食等行业中,在生产流程中,用于把块状、颗粒状、粉状物料从贮料仓或漏斗中定量、均匀、连续地

书本封面的制作

书本封面的制作 一.制作要点 整个封面制作结合项目的主题,以书本、竹叶、翠竹、书法、江南水墨等元素来表现书本的特色。其中用到了智能对象、智能滤镜、渐变遮罩、通道抠图以及文字设置等技术,将整个制作分为背景图像的制作、主题图像的制作和文本的制作。 二.制作步骤 Pass: 1.由于图片大小不一排版困难,所有步骤图片统一放在另一个文件夹“ps书本封面步骤图片”内。 2.另外背景图像中的书本元素的不透明度后面有修改(由80%修改到25%),但步骤图片无法还原,截图是修改前的图片。 请老师谅解。 第一部分:制作背景图像 1.启动Photoshop CS3,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的【名称】 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书本封面”,然后按照要求设置图像的【宽度】为210mm,【高度】为297mm,并将【分辨率】设置为72PPI,在【颜色模式】下选择【RGB颜色】,将【背景内容】设置为【白色】,如图1所示。 2.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打开一个新图像,然后将前景色设置为一种类似于 旧宣纸的淡黄色RGB(255,199,144),然后执行【编辑】|【填充】命令,将该颜色填充到图像中作为整个作品的基色。 3.打开“ps书本封面\怀旧书本.jpg”文件,如图2所示。 4.将图像复制到“书本封面”图像中,按住Ctrl+T自由变化调整其位置,然后修改其所在 图层的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可以看到书本图像已经叠加并具有背景色的色调,调整书本图层不透明度25%,如图3所示。 5.打开“ps书本封面\水墨江南.jpg”文件,如图4所示,准备以此为基础制作具有水墨画 效果的底纹图像。 6.将图片复制到“书本封面”图像中,然后在【图层】调板中右击其所在图层,在图层的 快捷菜单中选择【转化为智能对象】命令,如图5所示。 7.按住Ctrl+T自由变化调整其位置,按键盘上的Shift键同时拖动图像四角上的控制点,将 图像放大使能够在横方向充满图像即可,如图6所示。 8.调整好大小后,按小键盘上的Enter键确定,然后执行【滤镜】|【其它】|【高反差保 留】命令,在打开的【高反差保留】对话框中将【半径】设置为17.6像素,如图7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9.得到的图像是一个近似灰度的图像,需要将图层的混合模式修改为【强光】,这样就得 到了如图8所示的露出底图淡黄色旧宣纸的效果,如同淡淡地水墨画。 10.单击【图层】调板下方的【创建图层蒙版】按钮,为这个智能图层添加一个蒙版。 11.将工具调板中的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为黑色和白色,然后按住Shift键,使用【渐变工 具】在水墨江南图像上的边缘位置由上向下垂直绘制填充直线,得到如图9所示的效果。 12.打开“ps书本封面\书法.jpg”文件,如图10所示。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指导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李晓东编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了《操作系统》课程后,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动脑并独立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编写程序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设计要求对操作系统的分析以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系统软件的认识,初步掌握操作系统组成模块和应用接口的使用方法,提高进行工程设计和系统分析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 1.熟悉并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加强对操作系统有关原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查找资料并善于分析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倡互相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4.提高学生独立设计、独立调试程序的能力; 5.初步养成良好的系统软件分析和设计能力,形成良好的编程风格。 二、本课程设计有关要求

基本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 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 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经过实际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系统软件 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和实验 结果、正确绘制系统和程序框图。 5、经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 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要求: 1.认真阅读本课程设计指导书,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2.根据要求完成课程设计的系统开发和调试任务,提供可运行的课程设计系统,参加上机面试答辩。 3.根据学校有关格式要求,完成本课程设计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必须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及算法流程图) 重点: 本设计的重点是要求根据任务要求,确定操作系统有关算法并加以实现,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新能源课程设计指导书(2015年版)

《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 设计题目——新能源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设计 一、设计任务: 1)根据课程设计子题目和设计要求,对现有动力与驱动系统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确定最终布置方案,画出布置方案草图。 2)对动力和驱动系统进行匹配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对电动机、电池、发动机或发电机等进行比较选型,并计算确定相应的额定功率、最小工作电压、最大工作电压、动力电池模块的数量及容量。有传动变速装置的,还需对挡位数、传动比进行选择和计算。 3)根据所选动力装置的特性,对整车动力性和续驶里程进行校核计算,画出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等动力学特性图。 4)按规范,完成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二、子题目及设计参数: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设计 设计参数(两组方案) 1)已知参数:①传动比i=6.37(单级变速器传动比),机械传动效率η=0.95。驱动轮半径r=0.283m。②滚动阻力系数f=0.014。③空气阻力系数GD=0.32。④车辆迎风面积A=1.91m2。⑤整车质量为1500kg。⑥设定爬坡速度25km/h,爬坡度25%,角度14。。⑦设定高速匀速行驶的速度为110km/h。续驶里程700km。 2)已知参数:①传动比i=6.17(单级变速器传动比),机械传动效率η=0.9。驱动轮半径r=0.5m。②滚动阻力系数f=0.0146。③空气阻力系数GD=0.79。④车辆迎风面积A=7.47m2。⑤整车质量为10500kg。⑥设定爬坡速度15km/h,爬坡度15%,角度8.5。。⑦设定高速匀速行驶的速度为80km/h。续驶里程600k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