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1课《从地图看世界》教案沪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1课《从地图看世界》教案沪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1课《从地图看世界》教案沪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1课《从地图看世界》教案沪教版

我们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从地图看世界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世界地图发展变化的几个过程及每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图名称。常见的地图种类和形式。

地图与人类生活的实际联系。地图的基本三要素。

地图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世界地图发展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在这一领域为世界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地图与人类生活实际联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通过介绍历史上一些伟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向前人学习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地图三要素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地图的能力和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地图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基本能力。通过比例尺公式的学习,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三者之间的换算并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地图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图的种类地图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地图三要素

难点:地图三要素的换算和实际运用

地图与人类活动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设计】

结合书上的“读与思” ,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地图分析以得出一定的结论。结合书上的“活动区”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饿学习积极性。结合书上的地图资料和地图册上的资源,培养学生对地图的一种情感。结合练习,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能力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主要单词】

世界地图the Map of the World

公元前BC

电子地图electronic map

比例尺scale

方向direction

【板书设计】

§1 世界地图的变化

历史发展

帛地图

经纬线

纸制地图 立体地图 影像地图 电子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上学期,我们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我是中国人。

这学期,我们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年,在自然地理中已经学过有关地图和地球的知识

点,今天我们的第一堂课的内容就是一一从地图看世界。

(新课教授)有哪个同学还记得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我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地球形状?

—— “天圆地方”

而古代的西亚人则认为世界是浮在海洋上的半球。 当然,我们今天都清楚地知道地球的形状,

对世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事实上,人类对世界的了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 尤其是我

们中国,到了清政府后期,由于闭关锁国,英国人的鸦片和大炮奔向中国的时候,

高高在上 的皇帝连人家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不知道。

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当时的清朝皇帝缺

少什么东西,使得他对世界一无所知? ——地图 对,而且应该是一张精确的地图。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人类经过了几千年、几代人的奋 斗和努力。

(学生活动)下面,请大家来找一找,人类对世界、对地图的漫长探索过程。

(按时间顺序

进行排列)

公元前550年前后,古希腊地理学家绘制的世界地图

(1) 把世界想象为一个扁平的圆盘。

(2) 对地中海四周海陆轮廓的描绘大体上是正确的。

公元前168年,中国的帛地图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创立了 “制图六体”

公元2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

――首次展示大地不是一个平面,并且使用了经纬线。 12世纪,西亚学者伊德里斯绘制的世界地图

(学生思考)结合书上的“读与思”展开。

15世纪,中国的郑和 7次下西洋

16世纪,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最终证明人类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地球”

现代科技的发展,地图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提问)到目前为止,地图有哪些种类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纸制地图

立体地图

影像地图 电子地图

(生答)略。

(学生活动)结合“大家谈”展开。

(穿插小故事) 1519 年 9 月,麦哲伦率领 5 艘海船,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码头出发,横渡 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然后沿着巴西东海岸南下, 开进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天公 不作美,船队在这里碰上了遥远的古代

(古希腊550BC ___ J68BC (中国)

2 =::> (托勒密) 世纪 现代 16 ”世纪 麦哲伦(“地球”)

地图类别

15 世纪 12 -中国郑和 」

坏天气,被暴风雪围困整整达 5 个星期之久。

暴风雪过去了,太阳重新露面,船队继续前进。海峡越来越宽广,船队航行到被巴尔波称为“大南海”的大洋里。这里碧波浩淼,风平浪静,同前一阶段的航程相比,简直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于是麦哲伦给这片海洋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太平洋。

同自然界作斗争是要付出代价的,何况这次是跟浩瀚的大洋打交道。船队在太平洋里继续航行98 天还没有见到陆地。干渴、饥饿、疾病同时向航海者进攻,船上的老鼠和皮革都成了他们渴望的食品。

离开塞维利亚码头2年6个月以后,麦哲伦的船队终于来到了太平洋上的第一片陆地,这就是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同当地居民的一次恶战中死去了,随从他的幸存者们,驾驶着剩下的唯一的一艘船只,继续西行,循着葡萄牙人已经开辟的航路,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后回到了西班牙。这时候,已经是他们出航的第三个年头了。他们出发时是5 只船,265 名水手,回来时,只剩下1 条船、18 名幸存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征服自然界,需要有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尽管哥伦布、麦哲伦等人是由于利欲的驱使,进行了冒险的航行。然而,人们正是经历了这些实践,才真正认识了大地原来是圆球,天并无

“涯” ,海也无“角”。麦哲伦的继承者们得到了一件表彰他们的礼物地球仪。

郑和下西洋提起明代杰出航海家郑和,大家就会想到他带领船队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郑和本来姓

“马”而不姓“郑” ,“郑”姓是他入宫后明成祖朱棣所赐,小名三宝,人称“三保太监” 。郑和祖籍云南昆明市晋宁县,回族。他受父辈的熏陶,小时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郑和家谱》称他“才负经纬,文通虔诚的孔孟” ,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办事谨密,有谋略,懂兵法。郑和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这为他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

公元1405 年,郑和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当时所谓的西洋指的是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首航西洋,他一共率领2.7 万人,分乘坐200 多艘大小船只,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浩浩荡荡南下,先后到达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印度西南海岸、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于1407 年10 月返回。之后,一直到1433 年的28 年时间里,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五次下西洋即1417年5月到1419 年8 月,到达的地方最远。从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抵达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印度西南海岸、波斯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往返行程近2.2 万千米。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大都受到热烈欢迎,各国使者竞相访问中国。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谊,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要早半个多世纪。不必说郑和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仅从1433 年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返航而言,就比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早59年,比1498 年达?伽马绕好望角早65年,比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早86年。就航海规模来说也是欧洲远航规模无法比拟的。它不仅船数多(每次大小船只均在200多艘以上)、人数多(每次2.7?2.8 万人)、设备先进(有航海图、罗盘针)、次数多(前后七次)到达范围广(30 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而且船只排水量大,其中最大的船只总长130 米,宽50 米,排水量为2.5 万吨。

(复习旧课)略。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地图的发展过程和地图的种类,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教授)讲到地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平面图的知识点。(学生练习)让学生做填充图册P2 的题目。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方向:八个

一张正规的平面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请同学们看地图册。

(练一练)结合书后的“活动区”展开。(提问)地图对人类生活有什么作用?古埃及

发现事物的空间联系日常生活的好帮手防洪抗灾

(学生活动)举例展开。

(总结新课)板书

(巩固新课)练习。

那么地图对人类的生活当然,这也是地图的三要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