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绚丽多彩的黔东南苗族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绚丽多彩的黔东南苗族文化
苗族是我国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分布面广,文化丰富多彩,同时以勤劳、勇敢、顽强而著称于世。
全国800多万苗族同胞,贵州占一半以上,被称为“苗族的大本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台江、雷山、丹寨、黄平、麻江等县市的苗族文化典型丰富,保存十分完好。
黔东南是苗族歌舞的故乡,全州有民族节日300多个。
每逢节日,人们身着重彩密绣的民族盛装,披戴各式各样的银饰,从四面八方汇拢过来,唱飞歌、情歌、酒歌,跳芦笙、板凳舞舞、木鼓舞,抢花炮、斗牛、斗鸟、赛马等。
苗族的民间艺术有音乐、舞蹈、工艺和戏剧。
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
明人郭子章的《黔记》、清人爱必达的《黔南识略》等都有关于苗族“吹笙和歌”的记载。
苗族的音乐可分民歌曲调、芦笙曲调、飞歌(大歌)曲调等几种。
民歌曲调浑厚练达、节拍分明、矫健刚劲,唱时多用真声,略带朗诵形式。
飞歌,特别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飞歌,因其曲调明快、豪迈奔放,两山之间都能听清楚而得名。
飞歌有独唱、合唱,一般是青年男女交际时唱,也有在大宴宾客时唱,但内容曲调有所不同。
飞歌已成为苗族舞台艺术的保留节目,是苗族民间艺术的标志。
苗族民间舞蹈最常见的是芦笙踩鼓舞。
吹笙或敲鼓者立于舞场中央,舞者(大多为盛装妇女)结队层层环绕,随笙乐或鼓点沿逆时针方向翩翩起舞。
最令人激动的是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台江反排木鼓舞,其节奏分明、粗犷豪迈、矫健敏捷,多次到国内外演出引起轰动。
黔东南也是苗族服饰最丰富和最漂亮的地区,尤其是女式盛装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手工刺绣精美、银饰亮丽、工艺独特、构图大胆夸张。
其图案有苗族历史和民间传统故事中的人物和神灵,有大自然的动物花草,也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形。
刺绣工艺手法有平绣、破绣、锁边绣、绉绣、堆绣、挑花、织锦等。
一般一件苗装盛装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在一座座依山傍水而建的苗族山寨木楼里,华贵的盛装把能歌善舞的苗家少女装扮得无比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芦笙
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
在贵州各地少
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传说】
芦笙在苗族的祖先神告且和告当的古远时代就出现了。
相传那时,告且和告当造出日月后,又从天公那里盗来谷种撒到地里,可惜播种的谷子收成很差,为了解忧,一次告且和告当从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扎成一束,放在口中一吹发出了奇特的乐声。
奇怪的是,地里的稻谷在竹管吹出的乐声中,长得十分茂盛,当年获得了大丰收。
从此以后,苗家每逢喜庆的日子就吹芦笙。
【风俗】
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 0 0 0 多年的历史。
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
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
远在唐代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人民就开始制作芦笙,并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芦笙吹奏家。
古代进京朝贡者,就曾带着芦笙到宫廷演奏过,得到朝廷官员的高度赞赏。
南宋范成大在作品《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人之乐有芦沙、铳(chong)鼓、葫芦笙、竹笛。
……芦沙之制,状如古萧,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其声。
”明代卢沙写作芦笙。
明代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
明代倪辂(lù)《南诏野史》载云南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
此外,明代邝露《赤雅》、清田雯蒙斋《黔书》等均有记述。
到了清代,文人陆次云在其所撰的《峒溪纤志》一书中写到:“(男)执芦笙。
笙六管,长二尺。
……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
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
”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到清代时,贵州少数民族的芦笙吹奏技巧和芦笙舞蹈动作精彩极了。
通过这些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
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
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踩芦笙",规模宏伟,芦笙高大,芦笙队伍演奏的芦笙,音乐丰富,乐声雄厚,气势磅礴,动人心魄。
芦笙手们一边吹,一边熟练地做出倒立、滚翻、吊挂、倒背、爬竿、叠罗汉等高难动作。
有的地区则以芦笙独舞和双人舞见常,旋律明快,节奏自由,技巧娴熟,引人入胜。
有的地区芦笙较小,男吹女舞,节奏平稳舒缓,耐人寻味。
这些不同风俗的芦笙技艺,汇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pa),代代相传,永不衰退。
另外,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
婚的重要"媒介"。
通过它能使豆蔻年华的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
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内行人,一听自明。
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离不开它。
芦笙被苗族人民视为密友良伴,苗家男子人人会吹,女子个个能舞。
每逢劳动之余或婚嫁喜庆之日,都要吹奏芦笙和跳芦笙舞,逢年过节时,数十支甚至上百支芦笙齐鸣,雄壮而洪亮的乐声十余里外都清晰可闻。
在苗家,每年都要举行几次盛大的芦笙节(苗语称基别,为汉语爬高坡之意)。
节日里,苗族人民盛装前往,各寨芦笙手云集芦笙坡,平时寂静的青山翠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满山遍野,一望无际。
在黔东南的谷陇地区,每年的农历9月27日—29日,要举行三天芦笙节,这已成为苗族的传统节日,参加芦笙节的苗家男女达几十万人,不仅本地的芦笙手竞相参加,就是附近几个县、百余里以外的邻州邻县的芦笙手,也披星戴月、带着干粮赶来参加献艺。
在欢乐的节日里,芦笙的吹踩声,男女的对歌声,此起彼伏;男女青年在一起互诉衷情,赠送信物;老年人笑谈丰收,妇女们尽情歌舞,而最吸引人的要算是芦笙乐队的竞赛了,几十个芦笙队,每两队一组进行比赛,既有个人表演,也有集体吹跳,芦笙手边吹边舞,舞步时而活泼有力,时而诙谐风趣,时而旋转如飞,一曲紧接一曲,芦笙不停,舞步不息,无新曲者败北,曲多音亮的芦笙队获胜,他们的芦笙被挂上红色缎带,得胜的寨子和个人受到人们的尊敬。
芦笙节期间,还同时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更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芦笙在苗族青年们的恋爱生活中占有一定位置,苗家后生与芦笙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当他们约会姑娘时,芦笙便是“红娘”,当他倾吐爱慕之情时,芦笙又成了一种美妙的“语言”。
往往姑娘们劳动归来,掩上窗户在灯下绣花,忽然听到了一种熟悉的芦笙音响,就会一跃而起,穿户踏月而出,向那发出音响的地方疾步奔去……
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外,有了新的改进。
如今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其芦笙曲调,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之外,曲调多变,节奏明快,特别是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声;使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动人。
其跳和舞姿的变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刚健有力,而且舞姿潇洒自如,动作优美。
早在五十年代,贵州少数民族优秀芦笙选手们就先后到苏联、波兰等国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风靡了国外。
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会更是规模空前,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十几万人。
十里外,便能听到嗡嗡悠扬的芦笙吹奏的声音。
每逢重大喜庆节日,数以万计的群众自发相聚吹芦笙、跳
铜鼓、斗牛、斗鸟、对歌、赛马,盛况空前。
吹奏芦笙,已成为节日期间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或男吹女跳,或自吹自跳。
在芦笙堂吹芦笙,一般为每套6支同吹,芦笙音域宽阔,乐声悠远,笙歌宏亮,令人回味;吹芦笙自然要6人,踩(跳)芦笙的苗族姑娘数十、数百人不等,她们穿着以银角为代表的银饰盛装,随着芦笙曲调翩翩起舞,尽情欢跳,场面壮观动人,形成银色的海洋,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芦笙节
◇在芦笙盛会里,尤以凯里国际芦笙节最为壮观,它集民族风情之精华,以“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
从1999年8月28日首届国际芦笙节成功举办以来,已成为人们观注的焦点。
◇侗族芦笙节: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
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
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苗族芦笙节: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
◇舟溪芦笙节,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开始,十八、十九、二十日进入高潮,尤其是十九、二十这两天,又是芦笙会又是赛马斗牛,特别热闹。
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
芦笙节不但是庆丰年祝福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择偶的节日,到了二十一日,公众的狂欢便一转而成为男女青年“游方”的活动,双双对对的情侣用对歌来传情说爱,缠缠绵绵地给芦笙会留下来年再会的盟约。
【演奏】
苗族的芦笙乐队,是民间业余奏乐组织。
每队由五六支芦笙组成,分为高、中、低不同音区,既有笙管高达三丈有余的低音芦笙,也有管高尺余的高音芦笙,再加上发音低沉的芒筒,合奏起来音响雄壮粗犷、气势磅礴。
芦笙乐舞,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族的每个村寨里,都有一个跳芦笙的中心院坝,在夏秋季节的月明之夜,芦笙鸣响,全寨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或随着轻松活泼的芦笙曲翩翩起舞,或谈古论今,尽情地享受着劳动后的欢乐。
芦笙曲的种类很多,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样,有专用的,也有标题或词意的,它们多是取材于民间歌谣,苗族人民用它们来表达细腻的内心感情和对于新生活的无限热爱。
著名乐曲有《诺德仲之歌》、《大悲调》、《和调》、《赛调》等。
吹奏芦笙多与舞蹈相结合,苗族《芦笙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民中广泛流传,是最普通的一种舞蹈,一般都是围成圆圈,由男子吹芦笙在前,面朝圈里,横身领舞前进,妇女随后,面朝前进方向,随音乐而舞,左右脚交替前进。
《皇朝通典》中说:云南苗族“一人吹芦笙为首,男女连手周旋跳舞为乐。
”清《广舆胜览》中载有苗族《芦笙舞》图,图上一苗族青年男子边吹芦笙,边起步舞蹈,一女子梳高髻,穿花衣裙,左手执巾,右手摇铃而舞。
图上注明:苗族“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
”直到今天,芦笙舞仍在苗族广为流行,只是吹笙的男子不是一人,而是多人,女子舞时也不拿巾和铃,通常是徒手而舞。
芦笙舞有快舞和慢舞之分,在节日和比赛场合里多跳快舞,舞姿健康粗犷(guang)、情绪欢快开朗;而在村寨的院坝上多跳慢舞,动作优美、情绪舒缓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