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奖励旅游作为一个全球范围内新兴的潜力巨大的市场,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和专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介绍奖励旅游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并借鉴国际奖励旅游的发展经验,探讨我国奖励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希望能为相关的企业和部门提出可能的理论参考,以期推动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这也是本文写作的重要目的和现实意义所在。

关键词:奖励旅游;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你有没有毕业论文的具体格式要求,发给我一份。

引言

你们的毕业论文的引言字数有要求吗,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将引言内容删减一些,或者将一部分内容放入“国内外奖励旅游发展现状比较”中进行论述。

一般认为,奖励旅游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当时一些企业、机关、团体为激励本部门职工超额完成任务,提供免费旅游作为奖励,它可以分为全部免费奖励旅游和部分免费奖励旅游两种。由于其激励作用明显,奖励旅游逐渐得到了众多企业、机关、团体的认可,并随着航空交通的发展而得到了普及。后来,随着企业管理绩效理论的发展,奖励旅游逐渐变成了一种管理手段被纳入企业的管理系统。目前,奖励旅游发达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如美国已有50%强的企业采用奖励旅游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北美和欧洲不仅仅是奖励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地,同时也是奖励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当时美国奖励旅游的主要海外目的地是欧洲,而欧洲最主要的奖励旅游市场国如德国、意大利、法国,其奖励旅游约40%——50%是在本国进行的。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奖励旅游目的地逐渐向亚洲扩散,我国作为奖励旅游目的地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据欧洲会议、公务和奖励旅游展最近对所有参加展览的参展商、会奖旅游买家及有关业内人士的抽样调查表明,未来12个月全球最“热”的奖励旅游目的地,中国列第五位。可见世界对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我国的奖励旅游实践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兴办的疗养院(所)就己经具备了奖励旅游的局部特征。但严格意义上的奖励旅游活动发展却较晚,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外资企业的大规模进入而发展起来的,但是近年来,奖励旅游“凝聚企业向心力、提高生产力、塑造企业文化”。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团队人数规模较大;组团时间多在淡季;消费支出较高”的特征也引起了众多旅游企业的关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了奖励旅游事业中。但由于奖励旅游在我国发展较晚,许旅游

企业甚至是以奖励旅游为主要业务的旅游企业对奖励旅游还缺乏深入、全面的认知;而在理论研究方面,人们一般将奖励旅游看作是会展的一部分,而事实上,我国理论界对会展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偏重于会议和展览,目前对奖励旅游的关注还比较少。奖励旅游实践的需要和奖励旅游理论研究的不足构成了一对明显的矛盾。因此,积极在理论领域探索奖励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及对策对我国奖励旅游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奖励旅游概述

1.1奖励旅游概念的界定

1.1关于奖励旅游概念的多种争议斜体字删掉

奖励旅游的英文名称为“INCENTIVE TRAVEL”,“INCENTIVE”的含义是“刺激”、“鼓励”。但关于奖励旅游概念的界定,在国内外却多达二十几种,典型的叙述如下:

(l)Milton T.Astroff与James R.Abbey在合著的<<会展管理与服务>>中认为,奖励旅游是一种旅游奖励—一般是一次全包豪华旅游—作为刺激提供给工作特别努力和达到项目赞助者规定标准的员工和客户。

(2)新加坡旅游局将奖励旅游定义为,针对达成、甚至超越公司个别或总体业绩之特定对象,如员工、经理人、代理商等,由企业主提供一定的经费规划假期,委托专业旅游业者精心设计“非比寻常”的旅游活动,以稿赏创造营运佳绩的有功人员,让他们体验一场难以忘怀之旅,并藉此增加参与者对企业的向心力。

(3)世界奖励旅游协会认为,奖励旅游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目的在于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企业目标,并对于达到该目标的参与人员给予一个非比寻常的旅游假期作为奖励;同时也是各大公司安排的以旅游为诱因,以开发市场为最终目的的客户邀请团。

(4)《香港大词典》将奖励旅游界定为,工商企业及其他行业为刺激工作人

员的积极性,增加归属感以及搞好与有关部门、团体和个人的公共关系而组织的免费旅游。

(5)《中国旅游百科全书》认为奖励旅游是一些组织单位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举办的免费旅游。

1.2奖励旅游概念界定这个标题可以删掉

综合分析以上多种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奖励旅游主要包含六个内在要素:

(1)奖励旅游的本质是“管理工具”,其最终目的是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目标。

(2)奖励旅游的核心是“鼓励”,这种鼓励具有“继往开来”的双重性,既是对以往工作成绩的奖励,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

(3)奖励旅游成功的关键是“非比寻常”,奖励旅游的行程安排独特,“无限惊喜”“倍感尊荣”是奖励旅游最高的精神写照。

(4)奖励旅游的参与主体是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或即将做出贡献的优秀人员,他们往往都是业中的顶尖好手和特殊人才。

(5)旅游活动是奖励旅游的载体,专业旅游企业是奖励旅游活动的策划者与实施者。

(6)奖励旅游除了奖励和慰劳的目的以外还有多重附加功能,如凝聚员工向心力、树立企业形象、强化企业文化、持续鼓励员工提升工作绩效,甚至是为企业市场开拓做准备等等,但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因此简单地说:奖励旅游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目的在于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目标,并通过专业旅游企业给予达到或超过该目标的优秀人员一个非比寻常的免费旅游假期作为鼓励,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奖励旅游的特征

1.2.1 奖励旅游针对特殊目标市场

奖励旅游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其目标市场是那些有能力并且愿意采取旅游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公司及企事业单位。在我国,奖励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有实力的外资企业还有一些大规模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受奖对象多是对公司做出较大贡献的企业员工、企业产品经销商以及企业品牌的重要消费者。

1.2.2 奖励旅游是带薪的、免费的

奖励旅游是企业的一种激励手段,对受奖者来说,旅游的费用不是自己支付,而是由公司企业支付的。其费用来自特定的企业目标达到之后员工创造的超额利润,即企业目标利润达到之后,从员工创造的利润中划出一部分作为旅游的经费,一般奖励旅游的费用约为企业超额利润的30%。

1.2.3 奖励旅游是特色旅游产品

奖励旅游是特色旅游产品而非大众化产品,行程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安排,需要周密的策划和独树一帜的创意,这样,才能给参与者带来意外的、异乎寻常的体验,使其终身难忘。

1.2.4 奖励旅游是高消费的旅游项目

由于不是自费旅游,一般旅游者对旅游价格不敏感,而且更多的企业会特意选择昂贵的服务已显示派头。据有关统计,一个大型豪华奖励旅游团的消费通常是一个普通旅游团的五倍,他们不但在交通工具、住宿、餐饮等方面体现出了高档次的特征,而且在旅游活动内容、组织安排以及接待服务上要求尽善尽美。1.2.5 奖励旅游的内容丰富多样

传统的普通观光旅游和商务旅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活动,而

奖励旅游为达到其特殊的目的,活动内容方面也有特殊的安排,如会议、主题培训、旅游、颁奖典礼、主题晚宴或晚会及赠送贴心小礼品等活动。

1.3 奖励旅游的类型

根据市场需求和活动内容,奖励旅游可分为传统型和参与型两类。传统型奖励旅游以美国为代表,旅游中主要安排会议、培训、观光、颁奖典礼、主题宴会等传统项目,受奖者由公司首脑人物或名人作陪,并通过豪华、高档和大规模来体现受奖者的身价,从而使其产生终生难忘的回忆。参与型奖励旅游主要在欧洲兴起,并逐渐成为世界奖励旅游新的发展趋势。这种旅游中会安排一些如爬山、徒步、划艇、漂流、攀岩、热气球等冒险项目,主要通过鼓励受奖者亲身参与各种新鲜刺激的旅游活动,为其创造与众不同的经历。

二、国内外奖励旅游发展现状比较

2.1国外奖励旅游的现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了最初的奖励旅游,如今美国已有50%公司采用这种方法来奖励员工。在英国商业组织给员工的资金中,有2/5是以奖励旅游的方式支付给员工的。在法国和德国,一半以上资金是通过奖励旅游支付给员工。由于奖励旅游的特殊功能,使得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据统计,目前奖励旅游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达到350万人的规模,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纵观以北美和欧洲为代表的国外奖励旅游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2.1.1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

在北美,奖励旅游诞生后的很长时期内,其应用范围仍然主要是销售业,绝大多数奖励旅游由企业自己组织、实施,团队规模不大,受交通工具的限制短程奖励旅游盛行。20世纪20年代末期,体型较大较为安全的客机开始投入使用,航空旅行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到1939年的时候,欧美各主要城市间己经有了定期客运航班。航空交通的发展带动了远程奖励旅游的发展,美国公司开始将奖励旅游目的地瞄准欧洲,并将奖励旅游作为激励员工方式的观念初步输出到了欧洲,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成为欧洲接受奖励旅游观念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奖励旅游不仅仅是有效的促进销售的手段,还有增强士气、鼓舞干劲、提高雇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益、争取特殊的经营对象等等作用。与传统的现金奖励和物质奖励相比较,奖励旅游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奖励旅游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突出作用初步显现,于是许多非销售部门也开始实施奖励旅游计划。

2.1.2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

随着航空业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了实施奖励旅游的行列,美国的奖励旅游兴盛起来,奖励旅游尤其是远距离的长途奖励旅游增长速度加快,此时

欧洲成为了美国奖励旅游最主要的海外目的地。美国出境奖励旅游的大发展,一方面在输出奖励旅游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欧洲奖励旅游市场的繁荣,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很快就成为了欧洲推行奖励旅游最主要的国家。奖励旅游目的地开始扩散,由欧洲、北美扩散到了澳洲和亚太部分国家和地区,并逐渐和会议展览结合在一起。

这一时期,人们对奖励旅游的认识在进一步深化,但在不同的国家对奖励旅游的理解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2.1.3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人们对奖励旅游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奖励旅游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被纳入企业的管理系统。此时,西方国家采用奖励旅游对相关人员进行激励的方式在所有的奖励方式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欧洲的奖励旅游市场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与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几乎同步。奖励旅游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宽广。

在欧洲、北美奖励旅游获得大发展的同时,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奖励旅游也在蓬勃发展着。因为发展时期相对较晚,这些国家充分接受了北美和欧洲的奖励旅游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没有经历奖励旅游的萌芽阶段(或者萌芽时期非常短暂)而直接进入了奖励旅游的发展阶段,并且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奖励旅游理念,甚至发挥了后发制人的威力,很快地就进入了奖励旅游的成熟期,比如加拿大、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

2.2我国奖励旅游的现状

我国的奖励旅游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逐渐发展起来的,那时外资企业大量涌入中国,欧美盛行的奖励旅游观念随之在中国传播,外资企业和大多数三资企业秉承国际传统,奖励旅游作为其内在的管理手段得到了继承,如友邦保险公司、安利公司、惠浦公司、欧司朗公司、IBM公司、三星公司、微软公司等;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机制灵活,奖励旅游发展也比较迅速;而国有企业因为受国家规定、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少看好奖励旅游这种方式,甚至认为奖励旅游是公费旅游,是不正当的。旅行社的统计资料也显示,预定奖励旅游团最多的还是外资企业,占到60%,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大约占到35%,而国有企业仅有5%的比例。

对于旅行社来说,由于奖励旅游具有“团队规模大、组团时间多在淡季、消费支出较高、利润可观”等特点,很多旅游企业纷纷关注奖励旅游。目前,国旅、中旅、青旅、广之旅、神州国旅、新之旅等多家旅行社都积极地参与到了奖励市场开发中,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中国旅行社总社国际会议奖励旅游中心早在1992年就成立,中青旅于2001年9月1日成立了一个会议与奖励旅游部;广东

的旅行社已得到诸多实惠,如“广之旅”奖励旅游的接待人数现占到旅行社业务总量的5%以上;“新之旅”则称,目前奖励旅游收入已经占到该社总收入的一半。

我国的奖励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我国国内直到1995年和1996年,才开始出现奖励旅游团,但到2000年的时候,就有一些规模非常大的团出现了。而目前中国与印度,是奖励旅游增长最为迅速的两个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激励方式,2004年,通过中青旅去东南亚的奖励团占了60%,澳洲占了20%,总共1400多人。2004年中国内地赴澳旅游人数同比增长43%,奖励旅游更是呈现“爆炸式”增长,所以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的旅游部门纷纷盯紧中国市场。

2.3国内外奖励旅游发展比较

2.3.1、奖励旅游深受文化差异的影响

奖励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英国伦敦一所独立的市场调研公司“The Practice”对国际商务旅客的调查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具体见表1。下面的表,最好你自己再画一遍,不要直接复制粘贴。格式不正确

表1 文化差异对商务旅游游客的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商务旅客之间存在明显文化差异》中相关数据整理

绘制,见《中国旅游报》2002年11月27日第3版。

这种文化差异对奖励旅游的行程安排、项目设计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3.2 奖励旅游发展更趋于人性化

国外奖励旅游的发展充分迎合了个人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心理需求,更加人性化。这一点不仅可以从奖励旅游中员工的重要性里面看出来,更体现在“家庭奖励旅游”—奖励员工和配偶一起旅游—开始兴起,虽然有人认为在国际上由于双薪家庭十分普遍,通常很难设计一种夫妇双方可以共享的奖励旅游方案,但资料显示,家庭奖励旅游的确开始兴起,以世界上最大的旅行管理公司—美国运通为例,公司制定了三级奖励方案,不论员工能力大小,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而最佳合格者,将得到最高奖励—带上夫人,去作一次费用全包的度假旅游,同时还发给一笔零用费。而在中国,由于国情不同,这种模式的发展还处于初级实验阶段。

三.我国开发奖励旅游的条件分析

奖励旅游从美国起源以后迅速向世界各地传播。由于多种因素尤其是文化差异的影响,奖励旅游在不同国家表现有所不同,即便是奖励旅游最发达的北美和欧洲,在发展过程中奖励旅游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与此同时,随着奖励旅游观念的成熟,奖励旅游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奖励旅游内涵也不断丰富。在国际奖励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奖励旅游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我国奖励旅游发展与国际奖励旅游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巨。

3.1我国开发奖励旅游的有利条件

3.1.1旅游资源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山川锦绣、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土地上,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为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

3.1.2旅游业基础较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应的交通、通讯、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水平等都得到迅速发展,为奖励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3.1.3价格有竞争力

对于许多奖励旅游发达的欧美国家来说,中国奖励旅游目的地价格便宜,特别是交通、购物以及服务人员等的价格比较便宜,这也是我国成为奖励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3.1.4企业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国内企业迅速发展,在管理手段上也同国际接轨,特别是对企业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和分析。迅速发展的国内企业已成为国内奖励旅游的主要消费者,国内奖励旅游市场不断扩大。

3.2我国开发奖励旅游的不利条件

3.2.1 对奖励旅游的认识存在偏差

根据董媛《奖励旅游产品实施效应研究———以重庆奖励旅游市场为例》在对“奖励旅游的认识”方面,认为奖励旅游是“休闲度假,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人最多,占63%;赞同“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获得与公司领导和同事交流的机会”两个选项的人数次之,均为53%;而肯定奖励旅游的激励作用“,体现个人荣誉,激发工作热情”的人数只占到44%;最后,同意奖励旅游“可以树立企业文化,宣传公司形象”者仅占31%。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认为奖励旅游是企业出钱作为福利的集体旅游。另外,本人在阅读奖励旅游相关期刊中发现,现在大家对奖励旅游的对象全部集中在企业员工。本人认为企业市场开发的重要客户,特殊消费者同样重要。企业的重要客户一般是经过挑选的对公司的发展生存有重要关系的企业或经销商。对这些人进行奖励旅游可以促进企业和重要客户的交流,了解市场行情,有利于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奖励旅游的消费者是通过积累消费或者通过遴选的对企业忠诚的消费者,对他们进行奖励旅游无形中是一种广告宣

忠诚度。

误区一:将奖励旅游等同为一般的团队旅游在对奖励旅游认知和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经常出现以下类似的报道:“一家跨国公司的总裁在下属的一家合资企业对业绩突出的销售人员进行奖励的计划安排中增添了奖励旅游的方式。这家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就照葫芦画瓢,为几名受表彰者在一个观光旅游团报了名。事后她被告知,她的做法与总裁想的‘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鱼,”

必须承认的是,奖励旅游99%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的,但奖励旅游并不等同

于一般的团队旅游。

误区二:将奖励旅游等同于公费旅游。根据旅行社调查,现在奖励旅游市场多面向外资或合资企业,国有企业很少看好奖励旅游这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多数人觉得奖励旅游就是公费旅游,是不正当的”。事实上,奖励旅游与公费旅游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奖励旅游并不等与公费旅游。

误区三:将奖励旅游等同于贵族旅游。为了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奖励旅游非常强调“非比寻常”,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非比寻常”并不完全指奖励旅游的高消费性,而是指在整个旅游行程安排方面奖励旅游很独特,力图给参与者留下难忘的经历。比如在VIP礼遇方面,主要突出的是温馨的服务,诸多的惊

喜如航班上的菜单、客房的信纸(或信封)上印有客人的名字等;在难忘经历塑造方面,主要方式是构思巧妙的欢迎晚宴、主题宴会、研讨会、惜别晚宴等。

误区四:认为奖励旅游所花的钱不是企业的。“奖励旅游的资金来源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既“是受到奖励旅游的人员自身在实践企业特定目标而创造出来的利润来完成的”(苏琳,2001),在这种观点支撑下,有人认为“奖励旅游所花的钱不是企业的”。但研究表明“预算和成本是影响选择奖励旅游日的地的主要因素”(刘士军,1997);“亚太地区影响奖励旅游选择目的地的主要因素”,也明确反映出成本是影响奖励旅游目的地选择最主要的因素:在全球商务旅游成本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据MAR工TA商务旅行公司‘”反映,“纯奖励旅游活动越来越少了”。因此,虽然奖励旅游所花的钱是从员工多创造的利润中划出的,但企业在效益核算时,奖励旅游的花费仍然会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奖励旅游所花的钱是企业的,只有明确了这一点,奖励旅游公司才会真正地认识到有效的控制奖励旅游的成本对企业有多重要。

3.2.2 奖励旅游人才缺乏

奖励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要高于常规旅游从业人员,他们必须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特定的需求,量身定做;并且具有较高的团队精神以及策划、处理危机、灵活应变的能力,小到宣传标语的悬挂,大到旅游线路设计等都需要非常讲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3.2.3 奖励旅游产品单一

奖励旅游产品是集企业文化、旅游资源、娱乐设施、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体,它集中了购买者、消费者和策划者三方面的个性和要求,因此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旅游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参与性活动以及安排适合企业文化的活动就显得很重要。我国目前还是以观光、购物作为主要活动方式,缺乏多样性;从空间分布看也以东、中部地区为主,出境则以东南亚为主。地域范围过于集中,不仅市场竞争激烈,更降低了其防范风险的能力。因此要改变这种单一的空间格局,增强多样性。

3.2.4 旅游市场混乱

我国旅游市场特别是旅行社行业相对混乱,由于旅游活动的操作相对简单,产品可模仿性较高,造成我国旅行社的数量庞大,而真正有规模的寥寥可数。由于企业规模限制了他们对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当某一旅行社开发了某一旅游产品后,该产品马上被其他旅行社模仿甚至拷贝。由此导致的旅行社之间的竞争多为价格竞争,有时旅行社业务人员为得到业务而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这都严重损害了奖励旅游的健康发展。

3.2.5我国现有的税收政策对奖励旅游带来了不利影响

我国目前对奖励旅游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一政策无疑会使那些实行奖励旅游的企业激励成本增加,客户企业在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必然要重新权衡激励效果与激励成本之间的性价比,对奖励旅游课税,使得奖励旅游与其它激励方式的成本比较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四、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对策分析

4.1培育奖励旅游市场

4.1.1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奖励旅游

由于奖励旅游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国内企业和旅行社对其认识不足,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例如我们可以参加国际上的一些大型专业旅游展,加大宣传,提升其知名度;也可以找到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它开展一系列的营销、策划活动等。

4.1.2 政府大力支持,优惠纳税政策

2004年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规定企业以免费旅游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奖励应征收个人所得税。这项规定对我国奖励旅游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外的经验表明,不纳税能有力的促进奖励旅游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奖励旅游,优惠纳税政策,从而培育奖励旅游市场。

4.1.3掌握企业资源,开拓国内市场

奖励旅游市场开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锁定有奖励趋向的企业或公司。企业一旦采用奖励旅游这种方式,每年都会有相应的要求。在巩固老客户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拓展新客户。就目前情况来看,保险、医药、IT、电子、直销公司、婴儿用品公司、房地产业和汽车业更加关注奖励旅游。

4.1.4抓住奥运机遇,瞄准国际市场

据国旅总社国际会议奖励旅游部取得的数据表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有6000多个旅游团赴中国观看奥运比赛,其中一半是奖励旅游的形式。企业出钱请员工看球,成了众多企业和旅游机构争枪的对象。2008年北京奥运,无疑给我国的奖励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对我国开拓奖励旅游的国际市场有重大意义。

4.2深入进行市场调查,打造奖励旅游产品

奖励旅游产品是奖励旅游活动集中指向的目标,是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念、旅游服务项目的综合体现,因此,其质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奖励旅游活动的效果如何。

4.2.1奖励旅游产品打造的原则

奖励旅游产品的打造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第一,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原则,尽量提升奖励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第二,注意文化差异、配合奖励旅游理

我国能源状况浅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崛起的动力。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刚性约束问题,如何正视我国能源消费现状,科学制定节能规划目标,构建起能支撑我国经济适度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以实现能源、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供应国际化所面临的地域政治控制威胁也在加剧。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一些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紧张局面。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的中期阶段,是世界第二位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应的保障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能源危机的认识和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一次能源的储量和生产量可以满足需要,但由于能源的生产分布并不均衡,能源价格正日益成为改变世界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资源控制导致的能源危机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我国能源资源可利用总量比较丰富,结构以煤炭为主,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和支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不同的人类文明时期拥有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使用的主导能源也不相同。主导能源从化学(矿物)能源向物理能源转换,是当前世界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全球时代背景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我国现代化建设应确立由初级战略——传统能源发展战略和高级战略——新能源发展战略组成的复合型的能源发展战略。

近年来,资源的日益枯竭导致国际之间的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能源甚至成为发动现代战争的根本目的。而20世纪的两次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寻求和发展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其它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长期使用煤炭等污染的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能源短缺、油价飙升,已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要靠能源技术的改进,更要靠正确的能源理论来支撑。就是说,树立科学的能源观,努力把握能源演进的历史及其规律,是深入认识能源问题的实质、切实把握能源问题的发展趋势、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而全球性的能源短缺乃至危机,恰好发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严重的瓶颈。 一、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 。其中煤炭的消费已经占76% ,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石油和天然气所占能源的消费比例也开始慢慢上升,出现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虽然我国的水利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能源枯竭,势必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运行。 二、我国能源结构出现的问题 我国供需出现很大的缺口,按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大增,油价一直攀升,这即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需要,但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煤炭是主导能源,但据预测,如果按现在的开采速度,我国的煤炭的供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奖励旅游策划

奖励旅游策划 奖励旅游策划 的商业机会,也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秉承“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宗旨,诺基亚中国公司成立二十六年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中国长期发展的道路。中国也已成为诺基亚全球最大市场,是诺基亚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也是诺基亚重要的生产、研发和创新基地。在当今形势下,虽然诺基亚仍占据着全球手机市场的38%,但其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上的领先优势正日渐衰退,利润逐渐缩水。如何在智能手机领域抢占中国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是诺基亚公司的当务之急。因此,公司总部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奖励旅游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创新灵感与团队意识,为公司献计献策,解决公司燃眉之急。 二、奖励旅游需求分析诺基亚是大型跨国公司,总部位于芬兰,为使大中华区的员工更好的为公司工作,深入了解总部的文化氛围及文化起源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次奖励旅游将十分全面的为大中华区的员工展现芬兰的文化特色并通过总部会议、集体活动等项目增强企业向心力与员工的集体荣誉感。 三、奖励旅游规划 1、名称: 冰芬之旅——201X诺基亚大中华区奖励旅游 2、目的地: “千湖之国”——芬兰 3、时间:

201X年12月22日—201X年12月27日 4、参与者: 诺基亚大中华区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智能手机研发部研究人员,共30人。 5、旅游线路: 北京-赫尔辛基-凯米-罗瓦涅米-萨利色尔卡-赫尔辛基-北京。四、芬兰概况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连,西靠瑞典,北临挪威,是北欧最东边的一个国家。但由于海洋气候的影响,芬兰的气候十分宜人,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夏秋季平均气温超过摄氏20度,在冬季(每年1月和2月份)平均气温达到零下6度至零下15度。在夏季,几乎没有什么夜晚,在最北部太阳从不落下;在冬季,南方平均日光时间为6-8小时,在最北部一个月内几乎看不到太阳升起。和相隔芬兰湾圣彼得堡一样每年都有一段时间的白昼期,没有夜晚。芬兰最著名的可能是它的安宁和美丽的大自然。广阔的森林、独特的群岛以及数千个湖泊,构成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水画。芬兰不仅拥有神秘的北国风光,还不乏现代的北欧风情,其生活水平高、经济发达,科技先进。芬兰的生活特别轻松和自由。大部分家庭都有游艇和乡间小木屋及一片森林。假日全家去乡间划船,小木屋度假,森林中休息是最常见的生活方式。桑拿是最普遍的家庭设施,这也是为什么桑拿被称为芬兰浴的原因。芬兰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高额的税收制度,强大的福利制度使国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小,人的生活得到充分保障。五、交通旅途中会体验到多种交通方式,其中不乏独具芬兰特色的车船: 1. 飞机: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奖励旅游分析

某公司奖励旅游分析(组团型) 公司背景:伊水缘酒店式A市成立一年之久的一家三星级酒店,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在头一年就实现了盈利。这个艰巨任务的实现是众多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个所有员工值得骄傲的事。临近年底,为了奖励一年来酒店员工的辛勤努力和奉献,体现酒店集团对旗下员工的关怀,公关部决定对以优秀员工为主体全体员工的奖励回馈活动。 活动简介: 目的:通过这次内部公关使每个员工深深体会到自己就是这个企业的主人,自己在这里做的一切不只是工作而是在实现着自己。使“家就在这里,你们就是主人”的观念神人心,是他们明白这个理念不是规定的,员工自己创造出来的。旅游地点:欧洲七日游 时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 参加对象:伊水缘全体员工 1、嗅觉灵敏,多渠道抓住客户 (1)线上发展,制定官网宣传 (2)线下发展,另有派单功能,完成信息记录后直接短信派单给具体的业务负责人,简单高效。 通过线上的官网宣传及线下的派发传单,上访等渠道,联系到了伊水源酒店 2、充分沟通,了解客户需求 通过上访,与伊水源公司领导层联系,了解该公司对本次活动的定位、经费预算及路线偏向、人数多少,大部分员工的消费水平等。

3、广泛了解地接单位 在了解好客户需求,确定了路线之后,着手调查目的地各接待单位,筛选符合该公司的要求的接待单位,在初步确定联系好地接单位后,并派人前往实地与该单位协商相关事项。 4、确定接待社并签约 前往目的地后,与初步确定的单位谈判协商,沟通相关细节,最终确定签约。 5、督促地接社落实行程 在签约之后,派专人跟进地接社各种安排接待工作,并在客户与地接社之间做好相应的需求沟通,协同地接社制作行程表,督促地接社严格按照执行。 6、全面搜集客户信息,开展对客服务 客户信息不仅能帮助企业有效地制订营销策略,提高产品销售,企业更应充分利用客户信息实现对客户的关怀,建立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并将客户信息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中。 7、会务服务 提前进行会场的预约、布置,相应器材和道具的准备,印刷传单等,

最新-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精品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格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有正面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 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 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 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 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内蒙古自治区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

中国清洁能源现状分析及发展中存在问题

1 清洁能源概念 传统意义上,清洁能源指的是对环境友好的能源,意思为环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是这个概念不够准确,容易让人们误以为是对能源的分类,认为能源有清洁与不清洁之分,从而误解清洁能源的本意。 清洁能源的准确定义应是: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含义有三点:第一清洁能源不是对能源的简单分类,而是指能源利用的技术体系;第二清洁能源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经济性;第三清洁能源的清洁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 2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清洁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几种: 1.洁净煤技术 由于我国煤炭在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煤炭的清洁燃烧。目前比较成熟的的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型煤、洗选煤、动力配煤、水煤浆、煤炭气化、煤炭液化、洁净燃烧和发电技术等。 2.核电 核能是清洁的能源。我国已经建有的核电站分别有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运行情况良好。目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来源之一,地位仅次于煤炭和水电。根据新浪网消息,我国政府近期规划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将积极发展核电,重点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远期规划是到2020年,每年核发电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 3.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得到较大范围的使用,主要体现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使用。在山东等地,太阳能产业正得到快速发展,许多技术如太阳能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4.生物质能 是指由生命物质排泄和代谢出的有机物质所蕴含的能量,我国生物质能储量丰富,70%的储量在广大的农村,应用也是主要在农村地区。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地区正在推广和示范农村沼气技术,技术简单成熟,正在逐步得到推广。我国在生物柴油研究方面也得到快速发展,在福建、四川等地已经建有小规模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但是目前并未形成产业化。 5.水能 水能在我国早已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主要用途是发电。较早期的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水电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 6.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在我国的利用也较为成熟。据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如果充分开发,中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将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在我国甘肃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较大规模的应用。 7.地热能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有3000多处。地热应用前景广阔,主要指的是有效利用地下蒸汽和地热水,用途可以发电、供暖等。受资源所限,地热发电站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在其他地区,地热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山东省商河县已经建成的温泉别墅就是利用地热供暖,效果良好。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周灵悦 学号:201233745108 指导老师:侯景鑫 时间:2014年12月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引言 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基于第一个20年(1981—2000年)我国实现“能源消耗翻一番,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可喜成就,国内外一些权威部门对我国2020年能源需求做了预测。在国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中心(ERI)在国际能源专家的协助下于2000年对中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需求按照不同的情景做了权威的预测,预计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采用相关先进技术和生活方式等措施,2000—2020年之间我国年均能源消费增长将保持在313%—418%之间,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在2417亿吨(绿色增长情景)与33亿吨(普通措施情景)标准煤之间。国际上,一些机构在20世纪末也对此做过类似预测,如美国能源部门研究认为21世纪前20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在315%—419%之间,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413亿—3212亿吨标准煤[1]。 二、中国能源危机现状 第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丰富的。1997年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评价:2000米内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1000米内2.86万亿吨,探明储量(A+B+C)6044亿吨,可采储量1145亿吨;煤炭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12%,褐煤13%;按用途分类:动力煤为83%,炼焦造气等原料煤为17%。1993年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米,专家预测可采资源量:石油为130-150亿吨,天然气7-10万亿立米。煤层气:2000米内测算资源量30-35万亿立米。水能蕴藏量为6.76亿千瓦,可开发量为3.79亿千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2/3国土面积年总辐射量超过60万焦/平方厘米,风能资源量估计为2530亿瓦,地热能已探明可采储量4627亿吨标煤,生物能:柴薪秸杆为3亿吨标煤,动物粪便等沼气原料为25亿吨;海洋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潮汐能可开发资源量218亿瓦,波浪能理论资源量129亿瓦,潮流能理论资源量140亿瓦,温差能13.2-14.8千亿瓦。 第二,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在我国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由煤炭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1998年,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中所占比重为74.2%,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为75.6%。根据UNEP和UNDP1995年的世界资源报告,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世界为:液体37.1%,气体23.7%,固体29.2%,一次电能9.9%;发达国家:液体36.7%,气体27.4%,固体24.1%,一次电能11.7%;发展中国家:液体37.3%,气体14.1%,固体43.7%,一次电能3.8%;而中国:液体17.5%,气体1.6%,固体75%,一次电能5.9%。 第三,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1998年,我国煤炭工业职工总数约占世界煤炭职工人数的52%,而煤炭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1.5%,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奖励旅游策划书知识讲解

奖励旅游策划书 奖励旅游策划书(一) 一、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选手的作品需参照大赛规定的技术参数,包含大赛规定的必需内容,满足奖励旅游产品线路的基本特征,提交完整的旅游行程安排。行程策划选择的旅游要素必须在大杭州(上城区、下城区、滨江区、拱墅区、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江干区、富阳市、临安市、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的地域范围内,行程安排的时间段落实到小时分钟,作品要包含必要的文字描述和视觉表达。 参赛作品框架: 1、根据奖励旅游一般特性设定作品四大要素 (1)确定客户行业类别:银行、保险、医药、汽车、直销、IT或其他类。 (2)确定行程时间:四天三夜或五天四夜。 (3)确定团队规模:40-80人、80-240人、240-400人或401人以上。 (4)确定客源地:界定作品所针对的客源国籍。 2、作品概述 3、详细行程单 4、对奖励旅游产品重点环节组织实施方案的阐述: (1)欢迎仪式

(2)团队建设 (3)主题晚宴 (4)交通方案 (5)其他认为应说明的细节 5、财务预算 二、作品评分标准 作品分数包含两个方面:策划文本分数和现场表现及答辩分数。参赛选手作品总分为100分,其中书面策划方案100分—按60%的比例取分,现场表现及答辩100分—按40%的比例取分。 (一)文本策划评分依据 1、创意的新颖性。 2、内容的针对性。 3、杭州的表现性。 4、操作的可行性。 (二)现场表现及答辩评分依据 1、阐述产品方式的创新性 2、表达的丰富性 3、表达的完整性 4、答辩的针对性 5、团队的一致性 首届杭州奖励旅游产品创意策划大赛组委会 奖励旅游策划书(二)

为奖励全体员工的辛勤工作,中心将安排员工在五一后出游放松心情。具体方案如下: 2、出游时间:20**年5月1日—5月30日中任意时间段。 3、出游形式:员工自由出行,不限时间、地点。员工出游回来后,凭旅行社发票报销。工龄10年以上员工需使用至少5天年休假期,工龄1年至10年的员工需使用至少3天年休假期。如果年休假期已使用过,则需要交同等时间的调休单。如果年休加调休时间均不满足要求,则需扣除不足时间的事假工资。工龄1年以下员工(含实习、见习生)如需请假则扣除相应时间的事假工资。 4、报销金额: 1)在集散中心工作满3年以上员工,可一次性报销5000元。 2)在集散中心工作满1年不满3年的员工,可一次性报销4000元。 3)在集散中心工作不满1年的员工,含见习生、实习生,可一次性报销3000元。 4)以上工作年限均以首次签订劳动、劳务合同日期至20**年4月30日的时间为准。 5、发票要求:需由正规旅行社开具的机打发票(上海市服务业、娱乐业、文化体育业统一发票,非手工开具的发票),发票单位写上海旅游集散站,发票内容为旅游费。 6、报销流程:20**年6月30日之前,员工本人或委托他人持有效发票至人力资源部,初步审核休假时间及金额,做好相应登记工作,分两个月汇总交主任审核批准,计财部报销相应的旅游费用。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

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篇一: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以三鹿为例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外部宏观环境如国际背景,国家 政策,行业状况,社会条件,技术升级等会影响到企业的总体走势,而企业自身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宏观走势并根据 自 我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战略以赢得竞争。但是人毕竟是有限理性的, 在 企业面临危机时,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如何果断而有针对性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应该采取何种方法转危为机呢,这就要求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但是普 观 中国的企业及社会大众,我们发现至今危机管理的意识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是 很淡薄,尽管自非典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和企业对危机管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相对而言,企业的认识明显不够。本案例将会以三鹿 1 集团为蓝本,运用目前 的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剖析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指 出其弊病,并适当给予自己的见解。本案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三 鹿

集团,第二部分是本案例的中心部分,即对三鹿集团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分析,第 三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并用一点笔墨对当前的危机管理理论提出一点自己的看 法。 第一部分三鹿简介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 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 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2008年 8月其产品爆发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企业声誉急剧下降。2008年12月24日,三 2 鹿集团被法庭颁令破产。2009年0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第二部分三鹿集团危机处理过程分析 三鹿应对危机的过程回顾 三鹿领导集团总经理:田文华副总经理:王良玉杭志奇 1、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 2、2008年5月17日,客服部书面向领导集团报告情况。

奖励旅游策划-完美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 “携手同行,共创未来”会奖旅游策划书 系别:地理科学系 专业方向:资环旅游规划与管理 学生姓名:林昊 学号:120080503330 指导教师姓名:吴锡磷 完成日期 2011 年 5 月 10日

目录 一、奖励旅游实质目的分析 二、企业特性与背景分析 三、奖励旅游细致规划 3.1、奖励旅游活动名称. 3.2、奖励旅游主题 3.3、旅游目的地设置 3.4、活动时间 3.5、负责单位 3.6、参与者 3.7、旅游线路 四、行程具体安排 4.1、第一天3月6日 4.2、第二天3月7日 4.3、第三天3月8日 4.4、第四天3月9日 4.5、第五天3月10日 4.6、第六天3月11日 五、奖励旅游个性化安排 六、线路评价与分析 七、活动预算 八、突发事件处理 九、注意事项

一、奖励旅游实质目的分析 奖励旅游是奖励企业在销售和工作中有突出成就的企业员工,员工视其为一种荣誉和交流的机会,因此争取努力工作,增加销量成为他们的努力方向。从此意义上说,奖励旅游可成为激励员,协助企业达到业绩,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动因。另一方面,许多大企业奖励旅游作为培训和教育其员工的机会,帮助他们探究达到业绩的途径,相互交流经验,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起着推动作用。 完美,一直在不断自我改进中,在“共生”的企业理念的指导下,完美立志成为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信任和尊重的公司。拥有完美的产品,保证用户能更简单更安全地享受到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此外,用户通过选择完美,也支持着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日复一日,完美不断追求创新,努力让明天更加美好。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是由马来西亚完美资源有限公司投资设立,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以生产健康食品、个人护理品、家居日用品和美容护肤品等大众消费日用品而著称。她正式成立于1994年3月,1998年8月被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国内贸易局三个部门核准为采用店铺式经营,并雇佣推销人员的合法转型企业,且成为首批仅有的十家转型企业之一。截止目前,完美国际机构达5家,在全国设立了39家分支机构,同时,开设了4800多家完美专卖店,产品市场在香港地区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不断拓展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二十余载,这当中少不了公司中优秀勤劳的员工的付出与努力。这些员工在为佳能集团的发展与壮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上至经理下至员工,每一个岗位都有着本身不可忽略的地位,只有公司上下齐心一致,不分你我,为公司出谋划策,为企业努力工作,才换来现在的美好局面。对这些优秀员工以及特殊人才的肯定与奖励,有着积极的意义。精心设计的“非比寻常”的旅游活动,用旅游这一形式作为对这些员工的奖励,会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团结互助,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让他们了解公司的人性化管理,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发展继续奋斗及对他们所取得的业绩的奖励。

中国奖励旅游研究综述

中国奖励旅游研究综述 摘要:奖励旅游在国外发展较早,体制完备,而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学术界研究甚少。回顾近年来我国奖励旅游的研究情况,探讨目前我国在奖励旅游研究方面的几个热点,同时,展望奖励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最后试探性的提出今后奖励旅游的研究方向。希望通过这些探讨,使得奖励旅游在我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奖励旅游;研究热点;发展前景;研究方向 奖励旅游起源于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许多公司通过开展奖励旅游活动来激励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此后成为美国公司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奖励制度,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奖励旅游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而我国的奖励旅游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 世纪80 年代末期90 年代初期才逐渐发展起来,直到目前,奖励旅游在我国仍处初期发展阶段,有关方面的理论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对我国在奖励旅游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对我国旅游学界在奖励旅游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当然也希望奖励旅游能在我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奖励旅游”进行搜索发现以“奖励旅游”为关键词的文章有154 篇,以“奖励旅游”为题名的文章有53 篇,而真正关于研究国内奖励旅游的奖励旅游文献研究内容及类别分析仅有40 篇。通过筛选,排除有关企业对奖励旅游的宣传和介绍性文章,作者选择其中的29 篇论文对我国奖励旅游目前的研究现状及相关内容做一综述。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奖励旅游研究文献的梳理(见表1),总结出界内的研究热点,包括奖励旅游的定义、特征;奖励旅游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此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奖励旅游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工具;企业发展奖励旅游的意义等。 内容类别涉及文章数量:定义17特征16现状9存在问题9对策与建议16企业管理工具3意义或效用3必然性3 目前,国内学界还没有奖励旅游的统一定义。梅远(1999)[1]在《中国旅游百科全书》把奖励旅游概括为一些单位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而举办的免费旅游。王倩等(2007)认为,奖励旅游一方面是对个人的奖励,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企业本身的奖励,是企业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和手段,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项目[2]。周文丽(2006)认为,奖励旅游是旅游服务专业机构为现代化企业承办的一种旨在激励员工、树立企业形象的高品味、高消费且深寓文化内涵的专项旅游产品[3]。 (二)奖励旅游的特征 从上述定义及奖励旅游的发展和表现中不难看出,我国学者在研究奖励旅游的特征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 仅有40 篇。通过筛选,排除有关企业对奖励旅游的宣传和介 绍性文章,作者选择其中的29 篇论文对我国奖励旅游目前 的研究现状及相关内容做一综述。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奖励旅游研究文献的梳理(见表1),总结出界内的研究热点,包括奖励旅游的定义、特征;奖励旅游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此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奖励旅游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工具;企业发展奖励旅游的意义等。 二、我国奖励旅游研究热点 笔者将这29 篇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类(表1),发现近年来我国关于奖励旅游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奖励旅游的定义、特征、奖励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中国发展奖励旅游的对策和建议。(一)奖励旅游的定义1.外部特征。综合学者的研究,笔者将奖励旅游的外部特征归纳为:高消费、高档次、高要求,效用明显、利润高、季节性不强,功能多样性,带薪、休闲、免费,专业化,时效长,受众广,经费来源及行程安排特殊,与会议结合、扩大交流。 2.内部特征。高静、刘春济(2006)认为,奖励旅游除了具有常规旅游的一般特征外,更有自己深层次的内部特征[4]。首先,从奖励旅游的市场功能来看,它是一种管理手段,行为不仅仅是对参与者的奖励,更是对企业自身的宣传。其次,从奖励旅游市场的行为主体来看,奖励旅游的消费者与奖励旅游的购买者相

世界能源现状及分析

世界能源现状及分析——兼谈燃煤发电的发展与应用 化学化工学院20620151152180 安晓鸣 一言以蔽之,当前全世界的能源使用结构仍然是以石油、天然气和煤三大传统能源为主,辅之以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2050年前被罄尽的看法已被公认。 由于大量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破坏生态平衡的危机,用煤的简单和直接燃烧又受到限制。 核能发电因其碳零排放和生产成本低廉的特点,一度被认为是理想的未来能源,自问世以来一直呈增长趋势。但其安全性和经受自然灾害的能力,最近又受到人们质疑。日本福岛事件后,大批核电工程项目下马,核能发展陷入停滞。 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是一条好出路,但由于占地面积大、太阳能电池的昂贵、低效和高污染,这一可再生能源当前尚难以大量开发利用。 风力和潮汐发电亦属可再生能源,但亦受地域、节气和设备投资的限制。 利用生物燃料能源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但和粮食生产、经济作物、其它动植物争土地和空间会受到相当程度限制。几年前因生物质能大跃进导致粮食作物产量减少,推高了世界粮价,甚至在非洲酿成饥荒。 而纵观众多新能源,甲烷水合物( methane hydrate) 又名可燃冰,在海洋大陆架深处和陆上永久冻土带有相当的蕴藏量,但目前开采利用在技术上尚有困难,大规模开发利用仍是遥遥无期。 近年来如火如荼的页岩气资源,亦存在燃烧热值低、开采难度大并附带高污染等等缺陷。 总之为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生活质量能持续改善,在新能源开发和有效利用以及节约减排上还要作最大努力。 目前世界上大规模投入运行并网发电的发电方式主要有四种,火力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及风力发电。 火力发电是传统火电厂采用的发电方式,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发电方式。火力发电一般以燃煤为能源进行燃烧发电。与其他能源相比,燃煤具有热值高、储量大、易运输等优点,一般认为世界上煤资源的储量尚能满足100 ~ 200 年的需求。但是燃煤会产生大量灰渣和CO2,含硫的煤会产生硫酸,形成酸雨,更不必说燃煤带来的碳排放问题。 截至目前,全世界核反应堆的发电量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近20%,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中核电占50%以上。除极个别情况外,核电站有很好的运行记录,发电的可靠性高,在正常情况下,对环境友好,无有害气体排放。但与此同时,核能发电的运行维护成本高、核废料难以处理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克服民众对核能的恐慌情绪则是绕不开的坎。 水电站集蓄水、节流、防洪、发电等诸多功能于一身,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是水力发电的发电量完全取决于自然因素,有很大的波动性,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另外,水电站建设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繁殖也有极大影响,像黄河小浪底这样的工程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 风力发电近年来方兴未艾,笔者家乡就设有国华电力的风力发电厂。风力发电的前期建设需要天量的固定投资,运行维护的人力成本也居高不下,而并网运行后的发电量却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可以说是一种清洁却不经济的发电方式。此外,风力发电机组需要占据广阔的土地,在选址上极为苛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