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会计资料讲解

环境会计资料讲解

环境会计资料讲解
环境会计资料讲解

精品文档
环境会计 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 环境会计是现代会计的新兴分支,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则是环境会计最主要和最基 本的问题。人类的发展呈现加速度递增的趋势,而伴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来的却是资 源开发不合理、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b5E2RGbCAP 我国是一个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环境污染物排放大国。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实现我国 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由于传统会计没有把环境支出和 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提供企业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 视。因此,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 是对环境综合治理的必然要求。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加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开展 对我国来说,应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p1EanqFDPw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经济问 题、社会问题, 社会各方面, 特别是与企业、与环境的质量密切相关的有关各方面也有 权要求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 因此会计就有必要对外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这就导 致了企业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DXDiTa9E3d (一)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环境会计是从会计角度来来协调、控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 益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效益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环境效益同时最大化,并满足环境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有关环境活动和环境绩效信息的需 要。一般主要包括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RTCrpUDGiT
(二)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企业管理者为了更好地解决受托责任和接受社会环境资源评估机构的考核也需要 环境会计信息的帮助来实施企业的环境管理计划。为企业内部的管理服务,为企业各项 决策提供更有益、全面的信息。5PCzVD7HxA (三)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自身发展及责任延伸的需求 由于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尤其是自政府实施严厉的环保法规以来,利益相 关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环境报告来改善社会形 象,以确立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企业作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无时无刻 不与环境发 jLBHrnAILg 生着联系,因此企业有责任改善环境。而责任的陆行情况需要环境会计加以核算和 反应,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通过独立审计机构的鉴证来解脱环境责任。xHAQX74J0X (四)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以来,实施环境会计变得势在必行。首先,我国 提倡企业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其次,大量外资企业入驻我国,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环 境会计制度来进行约束。再次,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国际化发展,也应培养对外披露 环境会计信息的意识,以适应国外要求。LDAYtRyKfE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一) 重要性原则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企业中有 50%以上的企业编写环境方面的综述或报告 上报上级或有关的环保机构,但不对外公布。一个公司的未来发展受环保政策的影响会 日益显著,企业的环境风险将日渐增加,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监管。Zzz6ZB2Ltk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 强制性原则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一些对环 境敏感性强的行业,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了一定 的利润,因此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这些企业应对所耗费的资源和破坏的生 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代价”的付出总是带有不情愿性,而惟有法律具有强制 性。因而,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作出强制性的 规定,并鼓励企业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dvzfvkwMI1 (三) 一致性原则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无论企业还是各级政府、各种社会团体和组 织,无论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无论污染严重的企业还是污染较轻的企业,只要是有 污染问题的就需要揭示。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对各主体的要求应该基本一 致,不应存在歧视或偏袒,才能正确衡量社会环境信息。rqyn14ZNXI 三、重点污染源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分类 重点污染源行业分类 ①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或放射性物质产生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 ②以下工业行业中所有产业活动单位: 食品制造业(C1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3) 农副食品 加工业(C13) 食用植物油加工(1331) 制糖(1340)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1352)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鱼糜制品及水产品干腌制加工(1362) 鱼油提取及制品的制造(1364) 淀粉及淀 粉制品的制造(1391) 蛋品加工(1393) 纺织业(C17)EmxvxOtOco
棉、化纤印染精加工(1712) 毛纺织(1722) 麻纺织(1730) 丝印染精加工(1743) 无纺布制造(1757)SixE2yXPq5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C19) 皮革鞣制加工(1910) 羽毛(绒)加工(1941) 造纸及纸制品业(C22) 纸浆制造(2210) 手工纸制造(2222) 其他纸制品制造(2239) 非金属矿物制 品业(C31) 水泥制造(3111) 石棉水泥制品制造(3123) 建筑陶瓷制品制造(3132) 防水建筑材料制造(3134)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3139)6ewMyirQFL 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制造(314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3148) 特种陶瓷制品制造(3152) 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3159) 云母制品制造(3162)
石灰和石膏制造(3112) 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3131) 建筑用石加工(3133) 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 (3135) 平板玻璃制造(3141) 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3147) 卫生陶瓷制品制造(3151) 日用陶瓷制品制造(3153) 石棉制品制造(3161)kavU42VRUs 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3169) 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3199) 机制纸及纸板制造(2221) 纸和纸板容器的制造(2231) 毛皮鞣制加工(1931) 毛条加工(1721) 毛染整精加工(1723) 缫丝加工(1741) 毛制品制造(1752)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其他纺织制成品制造(175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25) 黑色金属 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2)y6v3ALoS89
非食用植物油加工(1332) 畜禽屠宰(1351) 水产品冷冻加工(1361) 水产饲 料制造(1363) 其他水产品加工(1369) 豆制品制造(1392)M2ub6vSTnP
其他未列明的农副食品加工(1399) 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3191)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D44) 火力发电(4411) 热力生产和供应(4430) ③以下工业行业中规模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B06) 有色金 属矿采选业(B09) 医药制造业(C2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B07)0YujCfmUCw 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0710) 饮料制造业(C15) 酒精制造(1510) 啤酒制造(1522) 葡萄酒制造(1524) 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1533) 固体饮料制造(1535)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C20) 胶合板制造(2021) 刨花板制造(2023) 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发射设备制造(4031)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4052) 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4059) 印制电路板制造(4062) 水的生产和供 应业(D46)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4620)
核力发电(441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8) 非金属矿采选业(B10) 化学纤维制造业(C28) 白酒制造(1521) 黄酒制造(1523) 其他酒制造(1529)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1534) 茶饮料及其他软饮料制造(1539) 纤维板制造(2022) 其他人造板、材制造(2029) 电子真空器件制造(4051) 集成电路制造(4053)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4061) ④以下行业中有电镀、熔炼、喷漆工艺的规模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金属制品业 (C34) 通用设备制造业(C35)eUts8ZQVRd 专用设备制造业(C3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7) 注:规模以上企业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的非 国有工业企业。 (二)各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分析 由上表可知,我国将公司划分为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食品、饮料等行 业,并将采掘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毛皮,造纸、印刷,石油、化学、橡胶、 塑料,金属、非金属,医药、生物,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八个行业认定为重 污染行业。sQsAEJkW5T 1.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与行业相关。进行环境会计信 息披露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重污染行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为多。GMsIasNXkA 2.重污染行业中披露比例高的是与环境联系较多的企业,而与环境联系较少的行 业,披露比例相对低一些。 3.从近几年的数据看,重污染行业的披露比例有明显上升。 4.重污染行业其总体披露比例高,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环保总局强制要求重污染行 业对其环境事项进行披露。由此看来,我国目前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强制性披 露,而非自愿性披露。TIrRGchYzg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 由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环境会计信息往往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一般情况下,环境 会计信息可以以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或者两者结合的形式进行披露,统计结果显示: 1.我国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中,货币形式占主要部分,其主要集中在环保投资、绿 化费、排污费及其他环境支出等相关内容,而这些内容几乎都是出现在报表附注中,作 为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进行列示。7EqZcWLZNX 2.非货币信息形式主要集中在环境认证、政策影响等难以量化的项目中。 3.货币与非货币结合披露的信息大部分是董事会报告中有关筹措资金时使用,及 下一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方面的内容,另外有关环保拨款与补贴、税收减免,或有事 项等也多以货币与非货币结合的形式进行披露。lzq7IGf02E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一——对现行会计报告加以改进 第一,在现有会计报告内披露,不单列项目将相关环境会计信息糅合到现有会计报 告的相关项目之中予以披露,不单独列示环境会计要素各项目。 第二,在现有会计报 告内披露,单列项目将相关环境会计信息在现有的会计报告中披露,增列环境会计要素 有关项目,并单独列示。zvpgeqJ1hk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二——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 1、单独编制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环境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环境资产 负债表的设计仍分为 3 大部分:第一,环境资产。其包括短期环境资产、长期环境资产。 第二,环境负债。其包括环境(资源)借款;应付环保设备款;应交环境资源税;应付 环境(资源)款;应付排污款;环境负债合计。第三,环境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其包括环境成本;环境资本公积;环境利润;环境所有者权益合计。NrpoJac3v1
精品文档

会计基础8-13章讲义

第八章:会计档案P171-174 一、会计档案的具体内容: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会计凭证 = 原始凭证 + 记帐凭证 2.会计帐簿 = 日记帐 + 总分类帐 + 明细分类帐 3.财务报告 = 会计报告 + 报表附注 + 财务情况说明书 4.其他会计资料 =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银行对帐单 + 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 会 计档案保管清册 +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其他专业资料等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P172 1.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后,应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或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2.会计档案原则上应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会同会计机构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P172-173 四、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 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需,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查阅或复制会计档案者,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五、会计档案的销毁: 1.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销毁的,由本单位档案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并由单位负责人在上面签署意见。 2.销毁时,应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销毁前,应按照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单位负责人。 3.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到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为止。

第九章:货币资金 第一节:库存现金 一、现金管理制度:P175、176 1.现金使用范围→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1)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 (2)个人的劳务报酬;(兼职人员)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技、文体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对个人支出;(如:退休金、抚恤金、助学金、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金银、工艺品、废旧物资等)的价款; (6)差旅费; 注意:以上都是针对个人的开支。 (7)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8)央行规定的其他支出。 2.库存现金限额 由银行核定,其依据一般是3—5天、特殊的最高不超过15天的正常开支量。超额部分应按期及时送存银行。 3.现金收支的规定:P176、177. (1)现金收入应与当日(或开户行确定时间)送存银行; (2)一般不得座支现金; (3)按规定范围提现; (4)因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应报请银行审批; (5)购买国家规定的专控商品一律转帐不得付现。 4.现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P177-178.(重点) 其基本内容是:(1)钱帐分管制度; (2)现金开支审批制度; (3)现金日清月结制度; (4)现金保管制度。 二、库存现金的核算: 1.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1)现金收入的核算─→借:库存现金 贷:××××(P178—例1、2、3、4) (2)现金支出的核算─→借:×××× 贷:库存现金(P179—例5、6、7、8) 2.现金清查的核算:(重点)P181—【例9、10】

会计基础讲义1汇总

会计基础、法规笔试(每年6月、11月) 单选40分;多选20分;判断题40分 会计电算化——上机操作(每月考) 实务操作——金碟软件(50分钟) 理论考试(90分钟):单选40分(计算机基础)/ 单选20分(金碟财务知识)/ 判断30分(综合)/文字录入(10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 一、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生产力地不断发展 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石记数会计产生的萌芽 奴隶社会——殷商时期会计机构 封建社会——西周更一步完善 资本社会——贸易额复式簿记的出现 社会主义社会<<会计法>> 在会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复式簿记的出现 二、会计核算的对象:与货币有关的经济活动 进:投资、商品:出:发工资、买材料、电脑、交水电等 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0万+80万=20万+80万 收入-费用=利润 货币资金——材料资金——生产资金——产成品资金(循环) 三. 会计的核算过程 单据→原始凭证:外来的;自制的。 ? 过程记账凭证【下账的过程、用会计专门的技术方法(借贷记账法)】 会计? 核算登记账簿(总账&明细账) ? 资产负债表 结果编制报表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四.会计的目的: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报表的形式出现)

五: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凭证为依据,采用会计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会计主体(单位、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部门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的经济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报表——会计指标——分析——套订好的方案——新的方案实施——是否正常进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六:会计的特点: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于经济过程的计算与记录,通常有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和货币量度三种. 2.会计严格地以凭证为依据,记录经济活动过程并明确经济活动的责任. 3.会计对经济活动提供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4.会计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对经济活动具有促进,控制,考核和指导作用. 七:现代会计的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参与预测.决策,并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分析和评价. 其中: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评价是会计的新职能. 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核算(反映) 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公司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八:会计的分类 工业 企业会计商业 服务行业 会计 行政单位 预算会计 事业单位 ①企业会计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以与货币有关的经济活动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②而预算会计为整个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核算的对象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少了利润。

会计基础各章完整讲义

第一章总论 本章教材结构 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含义;会计基本职能,财务报告的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6大要素;3大等式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意义(了解) 1、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的起源: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 (2)西周王朝:出现“会计”一词;产生“官厅会计”并出现“司会” 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 二、会计含义――掌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它又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其含义是: ①会计本质: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或经济信息系统;属于管理的范畴 ②会计对象: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会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④主要计量单位,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财务会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4个

环节,反映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1、会计核算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注意“主要”两个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货币计量单位外还可以以实物量及劳动量作为辅助计量单位。 (2)具有完整、连续、系统性: 完整性:所有会计对象都要核算 连续性:核算连续进行,不能中断 系统性:提供的会计数据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会计监督 1、含义: 会计监督职能: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特点: (1)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3)依据是合法性和合理性 二者联系与区别:核算是监督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证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doc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 主要内容 ?一、会计学基本原理 ?二、银行常见会计科目 ?三、财务报告概述 银行业主要指标 一、会计学基本原理 1.1.1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经济主体 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意向管理活动。 ?会计和财务区别: (1)会计:记账、算账、报账 (2)财务:计划、分析、预测 1.1.2会计的职能 1.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2)监督职能 2.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两者相辅相成。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 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保障。

(1) 正确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提供会计信息资料。 (3) 考核财务状况,加强经济核算,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4)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决策、控制和分析。 (5) 维护债权人权益和投资人的权益。 (1) 设置帐户。 (2) 复式记帐。 (4) 登记帐簿。 (5) 成本计算。 (6) 财产清査。 (7) 编制会计报表。 1.1. 3会计的任务 监督经济活动,贯彻执行国家法规,维护财经纪律。 1.1.4会计核算方法 填制和审核凭证。 1.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1.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 会计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单位的经营活动。会计主体前提明确了会计工 作的空间范围。 (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

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前提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 币为记账本位币。 1.2.2 会计核算基础: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 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 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 1.2. 3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1)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确认具备的条件:

会计基础讲义

《会计基础》模拟卷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本类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10年12月31日,M公司“应付账款”账户为贷方余额160 000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为540 000元,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380 000元;“预付账款”账户为借方余额100 000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240 000元,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40 000元。M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项目的期末数分别应为( )。 A.780 000元和520 000元 B.300 000元和480 000元 C.680 000元和620 000元 D.260 000元和150 000元 2.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实地盘点法 B.抽查检验法 C.查询核对法 D.技术推算法 3.企业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低,会使得当期收益( )。 A.增加 B.减少 C.可能增加,可能减少 D.无影响 4.下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属于加速折旧方法的是( )。 A.年限平均法 B.直线法 C.工作量法 D.年限总和法

5.企业在某固定资产构建期间,发放给该项目负责人的工资应该记人( )科目。 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在建工程 D.制造费用 6.为了鼓励客户提前偿付货款而向客户提供的债务扣除属于( )。A.商业折扣 B.现金折扣 C.销售折让 D.数量折扣 7.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A.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用 B.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C.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D.存货的加工成本 8.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8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 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 A.15 000 B.30 000 C.10 000 D.5 000 9.某企业以自产产品—电冰箱作为福利发放给200名职工。已知每台电冰箱的生产成本 为2 000元,售价为2 500元,使用增值税税率为17%。那么该公司应该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为( )元。 A.468 000

会计基础第九章讲义

第九章会计档案 第一节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一、会计档案的概念 会计档案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二、会计档案的内容 1.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和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和其他会计账簿。 3.财务会计报告类:包括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报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4.其他类: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两银三册) 第二节会计档案的归档 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的要求,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各单位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会计年度终了,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原则上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未设立档案部门的,应当在财务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会同会计机构有关人员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第三节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的重要程度不同,其保管期限也有所不同。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25年五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预算单位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决算)。 2.保管期限为25年的会计档案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3.保管期限为l5年的会计档案有: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 4.保管期限为l0年的会计档案有: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5.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固定资产卡片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财政总预算会计月、季度报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月、季度报表。 6.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月、季度财务报告;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

最新会计基础讲义第三章汇总

2011会计基础讲义第 三章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本章知识点简介 本章主要讲述了会计等式的内容以及复式记账法的概念、种类,并阐述了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特点以及会计分录的概念、分类、编制方法,此外还详细介绍了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的概念、要求。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在理解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及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的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一是会计等式的内容。会计等式实质上是会计要素在数量上存在的特定平衡关系,它具体包括两个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利润。 二是复式记账法的概念、种类。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又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在我国,所有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都必须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三是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特点。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以借贷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四个方面。 四是会计分录的概念、分类及编制方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类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它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

额三大要素构成。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应根据经济业务所涉及账户的性质,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原理来编制。 五是平行登记的概念及要求。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方法。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要求做到: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合计金额相等。 第一节会计等式 会计六大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它们在数量上存在着特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用公式来表示,我们称其为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提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会计恒等式(教材P.27) 任何企业要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等。而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又必然有其来源,为企业提供资产来源的人,对企业的资产就具有索偿权,这种索偿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因此权益代表着资产的来源,资产和权益相互依存,没有权益就没有资产,没有资产也就无所谓权益,两者在数量上,体现为必然相等的关系。即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量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量的权益也就必然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资产和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可用公式表达如下: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江苏专属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江苏专属

账户的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的用途:用来核算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实际交纳的各种税金;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金。期末余额如在借方,表示为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 明细账的设置:该账户按税种设置明细账。其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核算企业应交和实交增值税的结算情况,借方登记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贷方登记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该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上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增值税。 7、应付账款 账户的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的用途:用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应付账款的偿还数;贷方登记应付未付款项的数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偿还的款项。 明细的设置:该账户按供应单位的设置明细分类账。 8、应付票据 账户的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的用途:用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账户的结构: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应付票据的已偿付金额;贷方登记企业开出的应付票据的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尚未偿付的应付票据款。企业应设置应付票据备查簿来登记每一票据的详细资料,包括签发日期、金额、收款人、付款日期等。

明细账的设置:该账户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9、预付账款 账户的性质:资产类账户 账户的用途: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预付及补付款的款项;贷方登记购进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及退回多余的款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结算的预付款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补付的款项。 明细账的设置: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分类账。 (三)账务处理 1.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例题4】XY公司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价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价税合计234000元;另发生运杂费3000元;全部款项通过银行支付。 业务分析: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使企业固定资产增加了203000元(按取得固定资产的成本入账,包括买价、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从今年开始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允许抵扣,记入应交税费的借方;同时因通过银行支付了全部款项,使企业银行存款减少了237000元。这项业务涉及到“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银行存款”三个账户,固定资产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以后可以抵扣,记入应交税费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

2015年最新会计基础讲义(通用版)

会计从业、初级、中级题库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ef12343040.html,/1158589484/blog/1421119204 2015年最新会计基础讲义(通用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 一、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还有:实物计量和劳动计量) ★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证—账—表(基本环节,七种方法要记)★ 设置会计科目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报告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是面对过去的对外提供数据 管理会计-是面对未来的对内提供数据三、会计的职能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财务会计应具备的职能 1、核算(反映职能)①三个重要环节:★★

会计从业、初级、中级题库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ef12343040.html,/1158589484/blog/1421119204 确认(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解决的是定性 计量 (计录和计算)-解决的是定量★ 保证基础报告 - 解决的是结果 ②核算职能特点: 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为经济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2、监督(控制职能):是对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 ①特征: 利用核算职能进行货币监督。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两者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二)会计的其它职能━━管理会计具备的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进行经济控制 评价经营业绩 四、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 会计对象(凡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1、资金运动 资金的投入(起点) —资金的周转——资金的退出★(终点) | | | 所有者投入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上交税费 债权人投入偿还债务 利润分配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生产经营活动三个重要环节:供应 - 生产 - 销售★ 资金运动①会计对象②会计要素③会计科目★★ (二)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库存现金银行本票存款–定额和不定额–同城使用①款项(3种)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不定额–可跨省使用 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

会计学基础讲义word版

会计基础讲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①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 ②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一)会计核算 2特点:货币价值量、完整连续系统 5环节:确认、计量、计录、计算、报告 3工作:计账、算账、报账 7方法:设科目、复账、填审凭证、登账、成本计算、财清、编表 (二)会计监督 3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合法性合理性 VIP三、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资金运动) 结论: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价值运动。 例: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 ①资金投入:资金进入本企业。 ②资金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又分“供、产、销”三个阶段。 ③资金退出:资金离开本企业。例如:偿债,交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即: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 (参照考试的四个假设:考试主体,持续学习,考试分期,分数计量) 一、会计主体→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企业应当的其本身发生的交易,事 先进行确认,计量,报告。 二、持续经营→即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既定的目标下,正常的、持续的 经营下去。(即:企业不会终止)单选: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以持 续经营为经营基础和假定前提。 三、会计分期→界定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是一种人为划分。我国会计期间分为: 月度、季度、半年度(合称为“中期”)、年度(公历1月1日至 12月31日) 四、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 第三节会计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一切要素的确认,尤其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权利已

企业会计基础培训讲义全

企业会计基础培训讲义 培训容 第一章总论 一、培训目的和要求: 1.了解会计的对象与任务 2.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 3.掌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二、培训容 (一)会计概述 1.会计的概念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专门的方法,对企业、事业和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或称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系统。 2.会计的特点 3.会计的职能 (1)会计职能的概念 (2)会计核算职能 (3)会计监督职能 (4)会计的其他职能 4.会计的任务 (二)会计的对象 1.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容。扩大再生产过程、资金运动、经济业务、会计事项、会计要素、会计对象。 2.会计对象的容 (三)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核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8.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四)会计法规 1.会计法 2.企业会计准则 (1)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企业会计制度 (五)会计工作组织 1.会计机构 2.会计人员 三、培训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2.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 3.会计的对象与任务 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难点: 1.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及其分类和复式记账 一、培训目的和要求 1.了解资金平衡原理和会计要素的构成 2.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及级次 3.了解账户按经济容分类

4.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以及基本会计等式 5.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方法 6.掌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二、培训容 (一)资金平衡原理 1.资金平衡关系 2.会计要素 3.基本会计等式 4.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二)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的概念 2.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3.会计科目的分类 4.会计科目名称 (三)会计账户 1.会计账户的概念 2.会计账户的结构和容 3.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四)复式记账 1.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 (五)账户结构和借贷记账法运用技能训练 (六)账户的分类 1.账户按经济容的分类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 3.基本账户 4.调整账户 5.业务账户 6.账户分类技能训练

易考网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完整讲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法律基础 一、法和法律 (一)法和法律的概念 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概念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有严加区分的必要,法指前面所讲的特殊的规范体系,而法律则指法的渊源之一或泛指法的表现形式。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解释: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法的特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规范基本特征的有()。 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B、国家制定或认可 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取得社会公众认可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例题2】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本质和特征。以上的描述均正确。 二、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民事法律关系或民商法律关系; 2、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 3、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称为经济法律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1)公民(自然人)。

初级会计经济法讲义

初级会计经济法讲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章经济法概论 本章为全书基础,分值大约在8-9分左右。本章共分三节,第二节为本章重点。 第一节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一、法和法律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与法律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特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法律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只是法的一种形式。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法并不体现统治阶级每个成员的意志; 法体现的也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 3、法的特征和分类 法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二)法的形式和分类 1、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指外部表现形式,或渊源。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法、规章、国际条约等。

2、法的分类 听一下即可,只要明白一些基本概念即可。 (1)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不同,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不同,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最新会计基础-讲义汇总

2011会计基础-讲义

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是指单位对外提供的反映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例题8-1-1·单项选择题】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是()。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科目汇总表 D.账簿记录【答案】D 【例题8-1-2·单项选择题】()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会计报表附注 D.财务会计报告【答案】D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1.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了解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据以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同时,投资者还可据以评估企业管理层对受托资源的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2.企业管理层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掌握本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的情况,据以考核和分析企业财务成本计划或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和分析企业经营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3.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各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各项财经法律制度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经济杠杆和政策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及财务报表的分类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注意】小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例题8-1-3·单项选择题】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A.某一特定日期 B.一定时期内 C.某一年份内 D.某一月份内【答案】A 【例题8-1-4·单项选择题】下列属于财务会计报表的有()。 A.资产负债表 B.现金流量表 C.试算平衡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答案】ABD (二)财务报表的分类 1.按服务对象分类: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 一、会计的定义和起源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反映的是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最原始的数据体现在原始凭证上,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形成账簿,根据账簿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账簿信息的再整理、再加工。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 会计基本假设、一般会计准则属于基本准则,研究的是普通业务;具体准则针对特定业务,比如所得税准则是专门研究所得税的。目前我国有一个基本准则、42个具体准则。 三、会计基础理论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个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应当仅为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会计主体是经济上独立核算的单位或组织。法人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举例:A公司持有B公司90%股份,A公司是B公司的母公司;A公司持有C公司80%股份,A公司是C 公司的母公司。法人共3个,A公司、B公司、C公司都是法人,会计主体有四个,A公司、B公司、C公司都是会计主体,由于投资关系,A公司、B公司、C公司形成一个更大的经济联合体,这个经济联合体是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也是会计主体,但企业集团不是法人。

金蝶KIS财务系统入门级讲义(学习修改版)

金蝶财务系统讲义 金蝶KIS 专业版财务部分的几大操作步骤: 1、新建账套:在服务器的账套管理进行,账套管理的主要工作:新建账套、删除账套、备份账套、恢复账套。 2、确定账套的启用时间、参数设置、基础资料的新增:如用户名的新增及授权、凭证字、计量单位、会计科目、核算项目(客户、部门、供应商、职员〃〃〃)等资料的新增 3、初始数据的录入:a、固定资产的初始数据录入并传递到总账,b、科目初始数据的录入并试算平衡后启用财务系统。 4、财务部分的日常操作: a、账务处理的流程: b、固定资产模块的操作:固定资产卡片的新增、变动、清理、自动计提折旧,生成相应的财务凭证

c、工资模块的使用:相关的基础资料的完善,可以从总账系统引入;公式的设置、数据的录入、所得税的引入。 5、查看相应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自定义的报表。 具体操作如下: 一、新建账套 在服务器开始→程序→金蝶KIS专业版→工具→账套管理(单击) →确定→新建→帐套名称、数据库(即账套数据)存放路径(注意文件路径千万不要放在C盘,可在其他盘符新建个文件夹存放)、公司名称。然后点击“确定”,需要等待一会儿。 二、确定账套启用时间及帐套参数设置和相关基础资料的新增 1、账套的启用时间及参数设置 新建的账套在正式起用前要对使用的模块设置相应启用年度和启用期间。

步骤:从桌面的“金蝶KIS专业版”或者“开始→程序→金蝶KIS专业版”的 每新建好一个账套都有一个系统管理员的身份叫manager、通过选择需要登录的账套,然后点击“确定”登录系统。 步骤:基础设置→系统参数

设置会计期间,主要是确定我们自己账套启用年度和核算会计期间数。 设置本公司账套真正启用的会计期间,是财务参数。 注意:一旦设置启用生效之后,启用会计年度和启用会计期间是无法修改。 3、用户名的新增及授权

企业会计基础培训讲义

企业会计基础培训讲义

企业会计基础培训讲义 培训内容 第一章总论 一、培训目的和要求: 1.了解会计的对象与任务 2.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 3.掌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二、培训内容 (一)会计概述 1.会计的概念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专门的方法,对企业、事业和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或称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系统。 2.会计的特点 3.会计的职能 (1)会计职能的概念 (2)会计核算职能 (3)会计监督职能 (4)会计的其他职能 4.会计的任务 (二)会计的对象 1.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扩大再生产过程、资金运动、经济业务、会计事项、会计要素、会计对象。 2.会计对象的内容 (三)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核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8.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四)会计法规 1.会计法 2.企业会计准则 (1)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企业会计制度 (五)会计工作组织 1.会计机构 2.会计人员 三、培训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2.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 3.会计的对象与任务 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难点: 1.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及其分类和复式记账 一、培训目的和要求 1.了解资金平衡原理和会计要素的构成 2.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及级次 3.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4.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以及基本会计等式

基础会计讲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主要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 唯一计量单位(×)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 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数学家卢卡·帕乔里出版了一本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其中一章“簿记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从理论上给予必要的阐述。 传统的会计至此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外部提供会计信息服务为主的“财务会计”,另一类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主的“管理会计”。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

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会计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真实性: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

2018初级会计基础学习讲义会计概述

第一章会计概述(二)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一)概念 试算平衡——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二)试算平衡的分类 1.发生额试算平衡 (1)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①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②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2.余额试算平衡 (1)依据:资产=权益 (2)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借方期末余额: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 贷方期末余额: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 (三)试算平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1.借贷双方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相等,表明账户记录基本正确。 【例题】2017年1月初,丙公司各账户的余额,如表1-1所示。 期初余额表 2017年1月1日 2017年1月,丙公司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收到投资者按投资合同交来的资本金420 000元,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420 000 贷:实收资本420 000 (2)向银行借入期限为三个月的借款6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600 000 贷:短期借款 600 000 (3)从银行提取现金8 000元作为备用。 借:库存现金 8 000

(4)购买原材料60 0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已验收入库,款未付。 借:原材料60 000 贷:应付账款60 000 (5)签发三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50 000元抵付上月所欠货款。 借:应付账款 50 000 贷:应付票据50 000 (6)用银行存款100 000元偿还前欠的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1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7)用银行存款300 000元购买不需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设备已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300 000 贷:银行存款300 000 (8)购买原材料40 0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其中用银行存款支付30 000元,其余货款尚欠,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40 000 贷:银行存款30 000 应付账款10 000 (9)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100 000元,偿还应付账款60 000元。 借:短期借款100 000 应付账款60 000 贷:银行存款160 000 2.当试算不平衡,表示记账一定有错误;但如果借贷方发生额或余额相等,即试算平衡时,不能表明记账一定正确。 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关系的错误通常有: (1)漏记某项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减少,借贷仍然平衡; 【例题】漏记业务“用银行存款300 000元购买不需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设备已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300 000 贷:银行存款 300 000” 这里假设漏记该经济业务时,对试算平衡表的影响,如下表: (2)重记某项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虚增,借贷仍然平衡; 【例题】重记业务“用银行存款300 000元购买不需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设备已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300 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