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科会同药事委员会,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和咨询,使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

2、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使用量及类型,按规定对某些抗菌药物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普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效果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3、检验科和药委会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向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临床科室根据公布的最新药物信息,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的选用。

4、临床医师应提供抗菌药物使用前的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感染部位,合理选用药物。

5、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感染药物,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和对其的依赖性。

6、严格掌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抗感染药物治疗感染,避免无指征地联合用药。

7、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一般情况

不因预防目的而使用抗菌药物。

8、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疗效,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9、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10、医院感染管理科督促相关科室,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耐药菌的监测。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 引言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抗药性的出现,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医院制定了以下抗生素使用制度。 制度内容 1. 临床应用指南 我们医院将制定详细的临床应用指南,根据不同病情和细菌感染类型,明确抗生素的使用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抗生素审查 为了防止滥用和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我们将实施抗生素审查机制。医院内设抗生素审查委员会,负责对每一次抗生素开具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合理性和必要性。 3. 抗生素使用监测

我们将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每个临床科室和 医生的抗生素使用情况。通过定期分析统计数据和评估结果,发现 潜在的过度使用或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4. 抗生素教育培训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和知识,我们将定期举 办抗生素教育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包括抗生素的分类、适应症、禁 忌症以及正确使用方法等。同时,还将强调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 并提供相关预防策略和措施。 5. 统一采购和库存管理 为了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和合规性,我们医院将进行统一采购和 严格的库存管理。只有通过审查委员会审核的抗生素才能被采购, 并且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储存和使用。 6. 报告和反馈机制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我们将建立抗生素使用的报告 和反馈机制。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抗生素使用相关的问题,并配合 抗生素管理委员会进行调查和整改。

结论 通过完善的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我们将能够合理地管理和使用抗生素,减少抗药性的风险,并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1、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2、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3、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对其的依赖性。 4、已确定为病毒性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 5、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检出。对病情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再抽血送培养后,可试选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再按药敏指导用药。 6、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尤其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不宜使用。必要时,可用新青霉素、肝菌肽、磺胺嘧啶银等。 7、联合使用抗菌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木的。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特别是起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治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一般以二联为宜,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甙类以联合应用。 8、选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8.1、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8.2、尽量能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8.3、对于感染特别严重者,可选按临床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 8.4、对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谨慎选用抗生素及酌情调整给药方案。 9、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静脉滴注时,抗生素之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治疗疾病的疗效, 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合理利用抗生素资源,防止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 的使用,包括门诊和住院。 第三条北京市卫健委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是抗生素使用管理的 基础,本制度与相关政策和规定抵触的,以相关政策和规定为准。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标是提高医生、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对抗 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和理解,规范抗生素的开具和使用,降低对抗生素的滥用和临床耐药性的产生。 第五条本制度的原则是抗生素使用频度合理,用药剂量准确,疗程合适,种类规范。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严格遵守医院制度、 操作规范以及各项规章。 ......

第二章抗生素使用的级别分类和准入规定 第七条本医院按照抗生素的级别对其使用进行分类,分为限制级、特殊级、一般级和自由级。 第八条抗生素的分级和准入规定需经过临床药师或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审核。 第九条限制级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经过临床抗生素使用委员会视察批准,并由指定的药剂师配药。 第十条特殊级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由医务人员填写特殊级抗生素使用申请表,并经过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一般级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由医务人员根据病情和用药指南填写抗生素使用申请,并经过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审核。 第十二条自由级抗生素的使用无需额外的申请和审核程序,但医务人员需负责合理使用。 ...... 第三章抗生素使用的规范和监测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遵循以下规范: (一)按照患者病情和用药指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是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能有效的杀灭细菌并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然而,在抗生素被广泛运用的过程中,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严重影响了 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引发了严重的药物耐药问题。为了推广合理使用抗生素,降 低药物耐药的发生率,在国家层面制定了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是指依据科学规范,通过合理、经济、安全的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抗生素的药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和控制感 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实现抗生素的可持续应用。 一、加强利用抗生素专家组 在医疗机构中,通过成立抗生素专家组,由医生、药店、药剂师等多个领域的专家进行协作,形成有关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大量信息的构成。专家组主要负责制定抗生 素应用的相关规范,制定抗生素使用的标准和流程等,确保抗生素的合理和安全的使用。 二、完善医疗制度 医生将病情评估和诊断结果需要完全和确切地对患者分享,对于可能存在的药物耐药情况要尽早做出预防性准备,明确首选或备选药物选择,包括量用量及治疗周期,制定合理的用药计划。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并完善抗生素的使用指导方针、技术规范和 流程,提高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对医生不合理开药行为需要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再支 持药品销售额作为医生业绩考核的依据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三、严格控制抗生素购买和使用 医疗机构需要与药品经营企业建立正式的合作模式,只购买符合主流规范的产品,尽量减少挑选和采购低质量、低价价的抗生素,这样能有助于控制药物的供应和价位,防止药价过高而导致滥用现象的加剧。当医疗机构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按照规范操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一、抗生素预防性使用 1、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2、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3、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用药: 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如头颅手术、眼内手术; c、高龄; d、免疫缺陷患者。 4、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及污染手术要预防应用抗菌素。 5、术前己有细菌性感染的手术不属于抗生素预防应用范围。 6、组织损伤、无伤口、预防用抗生素现规定只能用单联,抗生素使用不超过3天,三天后根据病情再使用的,经科主任同意签名。 二、抗生素治疗性使用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生素。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但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X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性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5、抗菌药物联用有明确指征,仅在下列情况时: A、原菌尚末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B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营类。 6、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例如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 7、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如青霉素类、头狗菌素类和其他B内酰胺类、克林霉素等)、氟哇诺酮关、氨基糖苜类可一日一次(重症感染除外)。 8、关于手术I、II、HI类切口的感染抗生素使用,使用抗生素最有效的时间应是在受到细菌污染之前或污染后的即时。临床上在手术开始前2-4小时。长时间的手术宜在术中追加用药及术后早期给药。术后用抗生素规定: A、I类切口,用单联,术后3天。特殊情况确有继续抗生素使用指征(如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切口红肿等),可以XX使用。 B、∏类切口,使用不超过二联,术后使用不超过7天。根据情况再使用的,要科主任同意签名。 C、HI类切口,医生根据病情科学使用抗生素。 9、肾功能减退时,抗生素使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A、主要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排出的抗菌药物用于肾功能减退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 B、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者可应用.但剂量需适当调整。 C、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可按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酊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 1()、肝功能减退时,抗生素使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A、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 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给药,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红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属此类。

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规定

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规定 一、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专家管理小组负责全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组织管理工作,各临床科室由科室院感管理小组负责。 二、根据本院细菌学监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应用,定期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进行调查和分析。 三、对医务人员经常进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教育,掌握抗生素的作用和国内外的动态。 四、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使用抗生素。 五、疑为细菌感染的病人,争取早分离到病原菌,并常规做药敏试验,作为选择敏感抗生素的依据。 六、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其耐药变化,密切注意菌群失调的先兆。 七、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禁止无针对性应用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无感染根据的昏迷、脑血管意外、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化疗、放疗)、糖尿病以及接受导尿病例,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无菌手术病人采取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原则。 八、联合使用抗生素应有严格的指针。一般适用于单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需长期用药而细菌又容易产生耐药的病例,以两联为宜,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疗效,减少药量、减少毒性、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等目的。严格禁止无根据的随意联合用药。 九、药剂科每半年将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资料汇总,统计各种抗生素的消耗量和使用种类,并结合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展,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信息资料。 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半年公布一次全院主要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的统计资料。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每季医疗质量检查挂钩,对不符合卫生部、卫生厅管理规范要求的扣除相应的质量管理分。 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 抗菌药物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它在防治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染性疾病的现代化治疗起始于1936年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而抗菌药物治疗的黄金时代是从1941年生产青霉素G开始,并从20世纪40年代开创了抗菌药物的新里程碑,随后即迅猛发展,不断出现各类新型的抗菌药物。 众多的抗菌药物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挽救了无数生命。近几十年来,抗菌药物的发展集中在:(1)改善药物的抗菌谱,拓宽或使之选择性更高;(2)增强药物的抗菌作用;(3)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利于临床应用;(4)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或毒性;(5)减少或改变病原体的抗药性。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如果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会产生更多的抗药性病原体,使我们的治疗用药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如果一旦产生了抗药性的菌株,对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抗感染治疗中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从病人所感染的疾病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谱、选择性、抗菌作用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类似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为了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遵照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具体用药情况,特制定该制度。各临床科室须遵照执行。 (1)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配伍禁忌,预防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 (2)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可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中成药作为预防用药。 (3)已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 (4)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检出。 (5)尽量避免皮肤、黏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 (6)联合使用抗生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特别是起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以二联为宜。 (7)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抗生素的用量、 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不得随意增减药量、改变给药时间和方法。 (8)医院按规定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活力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一般对轻度或局部感染应首选非限制性抗生素;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性抗生素敏感时,可选用限制性使用抗生素。

(9)患者需要应用限制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字。 (10)患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处方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签名。 (11)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本人权限的抗生素,但仅限于1 天用量。 (12)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或症状消失后 72~96 小时停药,对于急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用药后 72 小时临床疗效不显著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其他敏感药物。 (13)在本院医疗质量管理人员检查处方、病历,以及药房调剂处方的过程中,若发现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者,有权提出并要求改正。屡犯者由医院进行批评教育,并作进一步处罚。

医院抗生素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管理制度 1. 简介 医院抗生素管理制度是为了合理使用和管理抗生素,提高医疗质量以及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本制度将规范医院内的抗生素使用行为,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和管理,旨在优化抗生素使用过程,确保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 2. 抗生素使用原则 医院抗生素使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合理使用 医院对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即根据临床诊断和医学指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种类、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2 抗生素谨慎使用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必须谨慎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乱用。应充分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副作用,严格按照规定的适应症和剂量使用抗生素。 2.3 个体化用药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代谢情况、病原体的耐药情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2.4 监测和评估 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和评估系统,定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定期报告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3. 抗生素管理流程 医院抗生素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1 开展抗生素专项培训 医院应定期开展抗生素使用规范和管理相关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抗生素使用水平和管理意识。培训的内容包括抗生素基本知识、合理用药原则、临床应用技巧等。

3.2 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 医院应根据抗生素的种类和临床需要,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指南应明确抗生 素的适应症、使用剂量和疗程、禁忌症等内容,供医务人员参考和执行。 3.3 审查抗生素处方 医院应建立严格的抗生素处方审查制度,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每一份抗生 素处方都应经过临床药师的审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应及时纠正和指导。 3.4 抗生素使用监测 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对每一次抗生素使用进行登记和记录。监测 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指征、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疗程等。 3.5 抗生素耐药监测 医院应定期开展抗生素耐药监测工作,了解常见病原体的耐药情况,并将监测 结果及时通报给医务人员。根据监测结果,可以调整抗生素使用策略,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4. 抗生素管理的责任分工 为了保证抗生素管理的有效实施,医院应明确责任分工,具体责任包括: 4.1 医务人员责任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抗生素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按照规定的程序填写 和审核抗生素处方。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定期参加抗生素使用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4.2 药剂科责任 药剂科应加强对抗生素的储存和配送管理,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和有效期。药剂 科还可以根据医院的需求,制定抗生素使用的限额管理制度,合理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 4.3 抗生素管理委员会责任 医院应设立抗生素管理委员会,负责抗生素管理的协调和监督工作。委员会由 医院的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汇报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6篇)

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各临床及使用抗菌素的科室,要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根据抗菌药物的特点,临床疗效、细菌的耐药,不良反应及药品价格等因素,结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原则 1、非限制使用: 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的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 与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3、特殊使用: 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办法 1、各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科室,应当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要根据感染部位,感染的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的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当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 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2、各科室临床医师,要根据诊断和患者的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处方;患者在需要应用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有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3、在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 天用量。 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与监督 1、建立、健全指导、监督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2、各临床科室要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要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 本原则》,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实施细则”。 3、将抗菌药物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体系。 4、医疗办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调查及本科室或全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5、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杜绝不适当的经济激励,医疗机构不准以任何形式将处方者开出的药品处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 思聪卫生院 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二)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 1、医院对已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病人,不使用抗生素。 2、医院对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宜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症状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检出。 3、医院对于细菌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素前,应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指导使用抗生素。对于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者,可按临床表现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 4、医护人员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特别是注意避免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局部应用。 5、医护人员尽量避免抗生素的联合用药,使用时必须有严格的指征。抗生素应用的指征是在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等,以二联为宜。 6、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用药,静脉滴注时,注意抗生素之间,抗生素和激素、维生素及血管性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的发生。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及方法要按其血药浓度和毒性作用而定。 7、医院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种抗生素的消耗量使用类型,按规定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耐药菌株的耐药情况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疗效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8、医院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禁止无针对性的以广谱

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外科手术的预防用药应有严格的针对性。 9、患者发生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或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后停药。对于急生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用药后72小时临床疗效不明显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其它敏感的抗菌药物。 10、医院为预防抗生素发生过敏反应,在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并作皮内过敏试验,氨基糖苷类除有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作过敏试验。

医院抗生素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管理制度 一、背景引言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抗生素滥用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本可以治疗的感染病变变得难以治愈,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院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抗生素管理制度,以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二、制度目的 1.保证医院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2.防止抗生素滥用及耐药菌的产生。 3.减少患者因抗生素滥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三、制度内容 1.抗生素使用指南 1.1制定医院内常用致病菌的药敏结果,根据药敏结果制定相应的抗生素使用指南。 1.2对于感染病变,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尽量选择窄谱抗生素,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1.3制定病种常用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建议医生根据不同病情进行抗生素的选择,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1.4设置临床路径和推荐治疗方案,以帮助医生合理运用抗生素。

2.抗生素使用评估 2.1建立抗生素使用评估制度,定期对医院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2.2对于抗生素使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及时的整改和纠正。 2.3定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制作抗生素使用情况报告,供临床部门和医务管理部门参考。 3.抗生素底稿的管理 3.1医院应设置抗生素使用的底稿管理系统,包括电子化管理和纸质管理。 3.2抗生素底稿应规范填写抗生素的名称、剂量、使用途径、疗程和医生签名等信息。 3.3抗生素底稿应密封保存,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医生教育和培训 4.1定期开展抗生素使用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生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和意识。 4.2在教育和培训中重点强调抗生素的作用、适应症、使用原则和不良反应等内容。 4.3对新医生和住院医师进行抗生素使用的专门培训,通过考试评估其抗生素使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制度执行 1.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的要求进行。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构造,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性旳发生,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等文献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状况,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由祝玉朴副院长任组长,郝爱华科长、黄桂芝主任任副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检查科主任、感染科科长任成员。负责审议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关文献,并组织实行;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状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有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善措施。 (二)配备专职旳临床药师,负责对本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引,指引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参与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三)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检查科积极开展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等工作,为病原学诊断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本院常见致病菌分布和耐药监测工作,参与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二、抗菌药物旳临床应用管理 (一)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抗菌药物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不良反映、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 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临床长期应用旳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影响小、价格相对较低旳药物。涉及:半青霉素类、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奎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等类抗菌素。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旳抗菌药物。涉及:青霉素联合β内酰胺酶克制剂、第3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头霉素、林可酰胺类等类抗菌素。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旳抗菌药物: A、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映,不适宜随意使用旳抗菌药物; B、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旳抗菌药物; C、疗效、安全性方面旳临床资料较少旳抗菌药物; D、价格昂贵旳抗菌药物。 涉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甘酰胺类抗菌药物、糖肽类与噁唑酮类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等类抗菌素。(二)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管 1、加强组织对医师、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处方管理措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规范旳培训及考核。 2、加强对医师合理用药旳监管和考核,对于超权限、不合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13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1建立健全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和制度 成立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或相应管理组织,由主管业务院长任小组组长,成员包括各临床科室主任、感染控制护士、药学及微生物学专业人员等。制定符合本医院、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协调、监控医院抗菌药物的购进及使用;负责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定期审查、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根据临床用药情况,组织经常性、各层面人员的药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相关药理知识的培训 当今,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型抗菌药物的品种日新月异,细菌的耐药谱也不停地发生变迁,过去经验型的治疗将随着循证医学的深入被淘汰。只有抓好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观念。通过岗前培训、举办讲座、办学习班、新药介绍等形式,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培训,普及合理用药观念,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医院抗菌药物治疗水平。各级医师应根据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经济学,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积极主动配合医师做好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强调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强调药物使用中的合理配伍,强化根据药敏试验用药的观念。 3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杂志,设立本院健康教育橱窗、病床边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特别是门诊医生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使其清楚根据个体用药的重要性,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合理用药的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