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南昌大学哲学081班
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差异
东方与西方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概念,它们不仅是区域上的划分和界定,更是生活习惯、政治和文化分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目标是建立解放人类的社会主义。由于东西方国家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导致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在东西方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现实状况、文化背景和实践需要使得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内容。
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统一的哲学理论,而是一种哲学运动。相对而言,东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正当的称谓,它不是统一的哲学理论,也不是哲学运动,它更像是马克思主义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与国情相结合的各种理论的总称。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的发展始于俄罗斯,进而产生列宁主义、苏联哲学,同时这一模式被其他东方国家接受,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社会主义改革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方马克思主义才得以摆脱苏联哲学的束缚有新的发展。
东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就是苏联哲学。普列汉诺夫是俄国最早、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真正创始人。当时的俄罗斯社会发展仍然十分落后,民粹主义思潮盛行,民粹主义者认为俄罗斯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由农民村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在对待民粹主义的问题上态度一致,他们重视马科斯的唯物史观,认为有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但对俄国的走向问题二人产生分歧,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应先发展资本主义,列宁从实践出发,认识到俄国各种深刻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主张先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再走向社会主义,不得不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跳跃式发展。列宁的暴力夺权在当时来说确实成功了。
列宁主义代表东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始,列宁的全部著作都是围绕着在落后的俄国能不能以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因此他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革命者的主观能动性。列宁之后的继承者斯大林以强力手段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形成苏联哲学,同时极力推行个人崇拜极权主义。苏联哲学是当时政治形势产物,强调社会生活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可知性,却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简单化了。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30年柯尔施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中,对它的理解众说纷纭。柯尔施认为“当代无产阶级运动中所有批判进步的理论趋向”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绝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十分重视人、人的意识、主体、主观性等范畴的重要意义,这是他们批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
20世纪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完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淡化,卢卡奇、柯尔施以及葛西兰强调人道主义精神,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自觉认识并摆脱人的异化。他们批评第二国际理论家把社会主义革命视为生产力水平等经济条件成熟后的自然结果和列宁主义强调社会的物质性和运动的客观必然性。葛兰西认为最重要的是夺取决定人的思想观念的文化霸权,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是解决人的异化的根本方法,更是与列宁暴力斗争的政治革命相对立的另一种社会主义道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成就。之后的法
兰克福学派发展卢卡奇和柯尔施的异化理论,对“支配理论”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宗旨,他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深化和发展其重要原理,但在社会主义实践上趋向倒退。所以在葛兰西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步并不大,甚至有人提出真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已经消失。
现在,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着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互补的难题。就目前而言,东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完全实现成功,社会主义仍在不断探索中。西方马克思对教条化的东方马克思的批判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东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启发意义,为重建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要实现东西方马克思主义互补,就必须把东方马克思主义静态化的重视客体性研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动态化的重视主体性研究结合起来。对我们而言,接受西方马克思的现实批判,与我们的实际相结合,扬弃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