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PS线路放样导入手部坐标

GPS线路放样导入手部坐标

GPS线路放样导入手部坐标

如何将线路坐标导出并输入GPS中

1.平面→线转道路→右键→选择端点→Y简绘道路→左右对称→道

路名称→线转道路

2.平面→桩号→定义桩号→(先选一段中心线,再全部选择其他线,

点→右键)→(选基点)→S/回车增加→桩号K→平面→桩号→自动桩号

3.表类→逐桩坐标表→选择道路→(点击道路中心线)→excel格式→绘制

4.保存在桌面→文件→另存为→(英文格式下双引号后缀dat,csv逗号分隔) →保存→(以后全部点击是)

5.把dat文件复制到→手部→我的电脑→JOB→当日新建工程文件夹

6.工具

浅谈GPS测量中的坐标系统及其转换

浅谈GPS测量中的坐标系统及其转换 GPS是一种采用WGS-84的地心地固坐标系统,而我国绝大多数应用都集中在各种参心坐标系统上,因此,只有解决这两种不同的空间坐标系的转换才能更好地发挥GPS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GPS的工作原理及GPS测量中的几种常用坐标系统特点,针对测量过程中实现坐标系统转换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标签:GPS 工程测量坐标系统参数转换 1 GPS的工作原理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地面监控系统、测量用户的卫星接收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GPS系统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在需要的位置P 点架设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t同时接收了3颗(A,B,C)以上的GPS卫星所发出的导航电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计算可求得该时刻GPS接收机至GPS卫星的距离SAP,SBP,SCP,同样通过接收卫星星历可获得该时刻这些卫星在空间的位置(3维坐标)。从而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求得P点的3维坐标(XP,VP,ZP),在GPS测量中通常采用两类坐标系统,一类是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天球坐标系),另一类是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统,称地固坐标系统地球坐标系),我们在控制测量中常用地固坐标系统(如: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和1980年西安大地坐标系统)。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坐标系统间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系统的变换,来求出所使用的坐标系统的坐标,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处理GPS观测成果。 2 GPS测量常用坐标系统的比较 2.1 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是目前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GPS所发布的星历参数就是基于此坐标系统的。WGS-84坐标系统的全称是World Geodieal System一84(世界大地坐标系-84),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WGS-84坐标系统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建立,于1987年取代了当时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WGS-72坐标系统而成为GPS的所使用的坐标系统。WGS-84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起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点,Y轴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系。采用椭球参数为: a=6 378 137mf=1/298.257 223 563 2.2 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是一种参心坐标系统。该坐标系源自于前苏联采用过的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该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该椭球的参数为:a=6 378 245mf=1/298.3。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坐标位置都是以这个数据为基准推算的。

GPS简易操作求坐标测量及坐标放样

G P S简易操作求坐标测 量及坐标放样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本章将分三种情况介绍野外实际操作过程 (一)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未知点 1.第一次开始作业 2.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 (二)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已知点 1.第一次开始作业 2.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 (三)用户没有已知点,测自定义坐标 1.第一次开始作业 2.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 (四)坐标文件的转换输出 (一)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未知点 1.第一次开始作业 1.1基准站 在测区中央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位置架好基站(不用对中整平、不用量取仪器高,只用架稳就行了),连接好基站、电台、电瓶连线,开机。Ok!(开机时主机STA和PWR指示灯常亮,达到条件会自动发射,发射时,STA灯1秒闪一次,DL灯5秒快闪2次,电台的TX灯1秒闪一次) 主机和电台都由电瓶供电 1.2移动站 比如nanning 开主机,主机和手簿正常连接后,新建工程,选择北京54椭球,输入当地中央子午线。 中央子午线的算法:假如测量的经度是110度23分30秒,则用110.2330除以3四舍五入取整得到36.7->37,再用所得的整数乘以37*3,就得到常用的中央子午线了111。 改移动站天线高 点击“设置-其他设置-移动站天线高”进入 输入2米,选择杆高,选中直接显示实际高程,点击ok。 注意:每次新建工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天线高 固定解坐标,并保存。 在固定解状态下,测出已知点A的坐标(对中后,按手簿上的字母A或者向左的方向键,弹出储存的界面,点名输入A,杆高是固定的2米,回车或者确定); 同样,到B点扶平对中杆,测量并保存B点坐标。 1.2.3计算转换参数(至少两个已知点,一个已知点只能求出平移Δx、Δy、Δz) 点击设置->控制点坐标库,点击增加,把用于求转换参数的点增加到库里面计算参数。

手持GPS坐标系转换方法

手持GPS坐标系转换方法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杜大彬陈书让张宽房张开盾李明贵 (西安市大兴东路12号710016) 摘要 导航型手持GPS目前在中小比例地质调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坐标系之间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将手持机的WGS84坐标系转换为我国应用的BJ54或西安80坐标系。坐标转换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测量定位的精度,传统的坐标转换计算所需要的起算资料不易收集,计算过程过于繁琐,非专业人员难以掌握。本文根据收集的三角点BJ54坐标(或西安80坐标),和现场测定的过渡坐标,求出各参数在本工作地区的变化率,建立参数方程,反向求出适合于当地的各项改正参数,方法简便易行,为手持GPS 测定坐标转换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坐标转换 WGS84坐标系 BJ54坐标系过渡坐标变化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导航型GPS的定位精度及功能较之以前有很大提高。它以其全天候工作、携带方便、数据记录及回放快捷等功能,倍受使用者青睐。经过参数校正后的GPS,其平面精度完全可以取代地形图定点,因而在中小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数字填图、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野外作业的点位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坐标系转换问题提出 由于GPS卫星星历是以WGS84坐标系(经纬度坐标)为依据而建立的,我国目前应用的地形图一般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以下简称BJ54坐标)系或西安80大地坐标系,不同的坐标系之间存在平移和旋转关系,在不同地区,同一点位的WGS84坐标值与我国应用的坐标系的坐标值,有约60—150米的差值。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坐标系必须进行坐标转换。由于手持机测量通常是短时间近似测量,采用单次测量或多次测量值取平均值,一般不作差分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手持机的相对定位精度受其接收信号强度影响,坐标转换参数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其绝对定位精度。 坐标转换的关键是求出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参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坐标系统的转换通常采用方法是在应用区域内GPS“B”级网内,收集三个以上网点的WGS84坐标系B、L、H值及我国坐标系(BJ54或西安80)B、L、h、x(高程异常),按其参考球体的投影方式,计算各参数的差值。由于各地GPS建网及重力研究工作程度不同,通常在某些地区,常用参数尤其是高程异常,一般不易收集,并且其计算过程较为繁琐。 为了寻求一种快捷、方便、精度满足工作要求的GPS坐标转换方法,笔者经反复试验,总结出坐标转换的一些规律。以台湾GARMIN仪器公司的ETREX VISTA(展望)机型使用为例,这里给出一种只用一个三角点,推算其BJ54(西安80)坐标改正参数的方法。

GPS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天球:是以地球质心M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的一个假象的球体。 2.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γ。 3.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λ、大地纬度和大地高h 表示。 4.天文经纬度: 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5.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即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约23.5°。 6.赤经:为过春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过天体的天球子午面之间的夹角。赤纬:为原点至天体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7.岁差:实际上地球接近于一个赤道隆起的椭球体,在日月和其它天体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下,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自转轴方向不再保持不变,从而使春分点在黄道上产生缓慢西移,此现象在天文学上称为岁差。 8.章动:在太阳和其它行星引力的影响下,月球的运行轨道以及月地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北天极在天球上绕北黄极顺时针旋转的轨迹十分复杂。如果观测时的北天极称为瞬时北天极(或真北天极),相应的天球赤道和春分点称为瞬时天球赤道和瞬时春分点(或真天球赤道和真春分点)。则在日月引力等因素的影响下,瞬时北天极将绕瞬时平北天极产生旋转,轨迹大致为椭圆。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9.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体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 10.世界时: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 11.力学时:天文学中,天体的星历是根据天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的运动方程而编算的,其中所采用的独立变量是时间参数T,这个数学变量T定义为力学时。 12.原子时: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的特征为基础的原子时系统。 13.协调时: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时间系统,称为世界协调时或协调时。 14.GPS时间系统:属于原子时系统,秒长与原子时相同,但与国际原子时的原点不同,即GPST与IAT在任一瞬间均有一常量偏差。 15.GPS定位:GPS定位系统靠车载终端内置手机卡通过手机信号传输到后台来实现定位。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确定测站点位置的技术。

GPS测量常用坐标系统及相互转换

GPS测量常用坐标系统及坐标转换 摘要:本文GPS测量常用坐标系统,以及GPS静态、动态测量中坐标变换的参数和方法。关键词:GPS;坐标系统;坐标转换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建立的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现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GPS 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测站间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仪器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可提供三维坐标等特点。大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但是由于坐标系统的不同,面临着大量的坐标转换问题。对GPS技术的推广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就GPS测量常用坐标系统及坐标转换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作者的理解介绍如下。 一、GPS测量常用坐标系统及投影 一个完整的坐标系统是由坐标系和基准两方面要素所构成的。坐标系指的是描述空间位置的表达形式,而基准指的是为描述空间位置而定义的一系列点、线、面。在大地测量中的基准一般是指为确定点在空间中的位置,而采用的地球椭球或参考椭球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及其在空间的定位、定向方式,以及在描述空间位置时所采用的单位长度的定义。大地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大地基准面,因此相对同一地理位置,不同的大地基准面,它们的经纬度坐标是有差异的。基准面是在椭球体基础上建立的,但椭球体不能代表基准面,同样的椭球体能定义不同的基准面。 1、坐标系统的分类 1.1、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系原点位于参考椭球的中心,Z轴指向参考椭球的北极,X轴指向起始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点,Y轴位于赤道面上,且按右手系与X轴呈90 夹角。某点在空间中的坐标可用该点在此坐标系的各个坐标轴上的投影来表示。 1.2、空间大地坐标系 空间大地坐标系是采用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H)来描述空间位置的。纬度是空间的点与参考椭球面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经度是空间中的点与参考椭球的自转轴所在的面与参考椭球的起始子午面的夹角,大地高是空间点沿参考椭球的法线方向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1.3、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利用投影变换,将空间坐标(空间直角坐标或空间大地坐标)通过某种数学变换映射到平面上,这种变换又称为投影变换。投影变换的方法有很多,如UTM 投影,在我国采用的是高斯-克吕格投影,也称为高斯投影。 2、高斯-克吕格投影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又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设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切于椭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按上述投影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椭球面正形投影于椭圆柱面。将椭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为高斯投影平面。取中央子午线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 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

公路勘察GPSRTK测量中坐标系定义方法

《交通标准化》2006年第8期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No.8,2006 4.2.4控制沥青用量:混合料中沥青的用量不宜过 多。自由沥青相当于润滑油,它不但会大幅度地降 低矿料的内摩擦力,而且会显著降低其粘结力,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4.3控制集料的级配和密实度适当增大集料的粒径,可以提高抗车辙能力。 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决定着其空隙率(VTM的大 小,密实度越大,空隙率越小,混合料的抗辙槽能力就越强,但VTM也不能太小, Superpave认为,当VTM<4%时,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明显下降。 4.4控制沥青面层的厚度 半刚性基层的沥青面层厚度不宜太大,厚的沥 青面层容易产生车辙,但也不宜过薄,否则沥青面 层容易损坏基层,出现沥青面层底部开裂现象。国外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层通常在30cm以上,半刚性路面沥青面层的厚度通常为10cm ̄20cm,半刚性 组合路面沥青层的厚度为4cm ̄8cm。参考文献 [1]Brown E R,Handdock J E,Mallicks R B and Lynn T A.Development of Mixture Design Procedure for stone Matrix Asphalt[J]. AAPT,1997,26(3:8-12.[2]Brown E R and Mallicks R B.Evaluation of Stone-on-stone Contact in Stone-Matrix Asphalt[J].TRR, 1998,35(6:43-46.[3]Corry R W,Dolan C W.Strengthening and Repair of a Column Bracket Using a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Fabric[J].PIC Journal,2001,

GPS测量中坐标系统、坐标系地转换过程问题详解详解

GPS测量中坐标系统、坐标系的转换过程详解 摘要:GPS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将GPS所采集到的WGS-84坐标转换成工程所需的坐标的过程。 关键词:GPS 坐标系统坐标系转换 一、概述GPS及其应用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在航空、航天、军事、交通运输、资源勘探、通信气象等所有的领域中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系统。我国测绘部门使用GPS也近十年了,它最初主要用于高精度大地测量和控制测量,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测量控制网,现在它除了继续在这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还在测量领域的其它方面得到充分的应用,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程测量、变形观测、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数据的采集等。G PS以测量精度高; 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 全天候操作;观测点之间无须通视;测量结果统一在WGS84坐标下,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 二、GPS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 1.WGS-8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是目前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GPS所发布的星历参数就是基于此坐标系统的。WGS-84坐标系统的全称是World Geodical System-84(世界大地坐标系-84),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WGS-84坐标系统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建立,于1987年取代

了当时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WGS-72坐标系统而成为GPS的所使用的坐标系统。WGS -84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启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点,Y轴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系。采用椭球参数为:a = 6378137m f = 1/298.257223563 2.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是一种参心坐标系统。该坐标系源自于原苏联采用过的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该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该椭球的参数为:a = 6378245m f = 1/298.3。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坐标位置都是以这个数据为基准推算的。 3.地方坐标系(任意独立坐标系) 在我们测量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的如一些某城市坐标系、某城建坐标系、某港口坐标系等,或我们自己为了测量方便而临时建立的独立坐标系。 三、坐标系统的转换 在工程应用中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是WGS-84坐标系数据,而目前我们测量成果普遍使用的是以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是地方(任意)独立坐标系为基础的坐标数据。因此必须将WGS-84坐标转换到BJ-54坐标系或地方(任意)独立坐标系。 目前一般采用布尔莎公式(七参数法)完成WGS-84坐标系到北京54坐标系的转换,得到北京54坐标数据。 XBJ54=XWGS84+ KXWGS84+Δx+YWGS84ξZ"/ρ"-ZWGS84ξY"/ρ"

GPS测量中的坐标系统及其转换

测绘 商务-测绘仪器器材商务平台 金币充 值 加入收藏 用户中心 英语词典 测绘书籍 测绘黄页 测绘人才 VIP 注册 首页 测绘新闻 测绘论文 测绘软件 仪器商务 供应信息 产品中心 公司信息 测绘报价 供求招聘 测绘博客 测绘论坛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论文 → GPS 测量中的坐标系统及其转换 在GPS 测量中通常采用两类坐标系统,一类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另一类是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统,也称固定坐标系 统。如: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和1980年西安大地坐标系。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坐标系统间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系统的变换,来求出所使用的坐标系统的坐标。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处理GPS 观测成果,因此在GPS 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坐标系统的介绍 1.1 WGS —84坐标系统 WGS —84坐标系是目前GPS 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建立,于1987年取代了当时GPS 所采用的坐标系统(WGS —72坐标系统)而成为GPS 目前所使用的坐标系统。 WGS —84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 轴指向BIHl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X 轴指向BIHl984.0的起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点,Y 轴与X 轴和Z 轴构成右手系。WGS —84系所采用椭球参数为:a=6378138m ;f=1/298.257223563。 1.2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该坐标系源自于原苏联采用过的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建国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建国初期,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我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该坐标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该椭球的参数为:a=6378245m ;f=1/298.3。 该椭球并未依据当时我国的天文观测资料进行重新定位。而是由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一等锁,经我国的东北地区传算过来的,该坐标的高程异常是以前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的结果为起算值,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出来的,而高程又是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 1.3 1980年西安坐标系 1980年西安坐标系采用了全面描述椭球性质的四个基本参数a 、GM 、J2、ω。四个参数的数值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16届大会的推荐值:a=6378140m ;GM=3986005x108m3/s2;J2=1082.63x10-6;ω=7292115X10-11rad/s. 1980年西安坐标系的原点位于我国的中部,陕西西安市的附近。椭球的短轴平行于由地球质心指向我国地极原点JYD1968。0的方向,起始大地子午面平行与我国起始天文子午面。大地点的高程是1956年青岛验潮站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 2 坐标系统的转换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西安坐标系,而GPS 测定的坐标是WGS-84坐标系坐标,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对于非测量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说,虽然GPS 定位操作非常容易,但坐标转换则难以掌握,EXCEL 是比较普及的电子表格软件,能够处理较复杂的数学运算,用它的公式编辑功能,进行GPS 坐标转换,会非常轻松自如。要进行坐标系转换,离不开高斯投影换算,下面分别介绍用EXCEL 进行换算的方法和GPS 坐标转换方法。 2.1 用EXCEL 进行高斯投影换算 从经纬度BL 换算到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 (高斯投影正算),或从XY 换算成BL (高斯投影反算),一般需要专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在目前流行的换算软件中,大都需要一个点一个点地进行,不能成批量地完成,给实际工作中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通过实验发现,用 EXCEL 可以很直观、方便地完成坐标换算工作,只需要在EXCEL 的相应单元格中输入相应的公式即可。下面以54坐标系为例,介绍具体的计算方法。

GPS测量技术总结

GPS技术测量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而建立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卫星定位测量是利用GPS系统解决大地测量问题的一项空间技术。 天球:天球是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为无穷大的理想球体。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通过地球质心M且垂直于天轴发的平面称为天球赤道面,与地球赤道面重合。天球赤道面与天球面的交线称为天球赤道。 天球子午面与天球子午圈:包含天轴的平面称为天球子午面,与地球子午面重合。天球子午面与天球的交线为一大圆,称为天球子午圈。天球子午圈被天轴截成的两个半圆称为时圈。 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原点是地球质心M,Z轴指向BIH1984.0时元定义的协议地极,X 轴指向BIH1984.0时元定义的零子午面与CTP相应的赤道交点,Y轴垂直于XMZ平面,且与Z、X轴构成右手系,采用的是地球椭球 码:表示信息的二进制数及其结合 码元(比特):每一位二进制数成为一个码元或者一个比特,比特的意思就是二进制数,它是码的度量单位,也是信息量的度量单位 信号调制:将低频信号家在到高频的载波上的过程。这时原低频信号称为调制,加载信号后的载波叫已调波。。实现码信号与载波信号的调制是通过码状态与载波相乘实现的。 信号解调:从接收到的已调波中分离出测距码信号,导航电文以及纯净的载波信号。方法有码相关解调技术和平方解调技术。 SA技术:为了限制SPA用户的定时定位精度,美国政府对GPS工作卫星信号的技术,包括:对信号基准频率的S技术,对导航电文,对P码译码技术 卫星星历:是一系列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 GPS动态定位:GPS动态测量是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实时测量物体的连续运动状态参数。如果所求的状态参数仅仅是三位坐标参数,就称为GPS动态定位 导航:如果所求状态参数不仅包括三维坐标参数,还包括物体的三维速度,以及时间和方位等参数,这样动态测量称为导航 差分动态定位(动态相对定位):用两台GPS接收机,将一台接收机安设在基准站上固定不动,另一台接收机安置在运动的载体上,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通过在观测值之间求差,以消除具有相关性的误差,提高定位精度。而运动点位置是通过确定该点相对基准站的相对位置实现的。 LADGPS:在一个较大区域布设多个基准站以及构成基准站网,其中常包括一个或数个监控

GPS测量中坐标系统坐标系地转换过程问题详解详解

实用标准文案 GPS测量中坐标系统、坐标系的转换过程详解 摘要:GPS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将GPS所采集到的WGS-84坐标转换成工程所需的坐标的过程。 关键词:GPS 坐标系统坐标系转换 一、概述GPS及其应用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在航空、航天、军事、交通运输、资源勘探、通信气象等所有的领域中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系统。我国测绘部门使用GPS也近十年了,它最初主要用于高精度大地测量和控制测量,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测量控制网,现在它除了继续在这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还在测量领域的其它方面得到充分的应用,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程测量、变形观测、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数据的采集等。GPS以测量精度高; 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 全天候操作;观测点之间无须通视;测量结果统一在WGS84坐标下,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 二、GPS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 1.WGS-8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是目前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GPS所发布的星历参数就是基于此坐标系统的。WGS-84坐标系统的全称是World Geodical System-84(世界大地坐标系-84),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WGS-84坐标系统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建立,于1987年取代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了当时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WGS-72坐标系统而成为GPS的所使用的坐标系统。WGS-84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启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点,Y轴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系。采用椭球参数为:a = 6378137m f = 1/298.257223563 2.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是一种参心坐标系统。该坐标系源自于原苏联采用过的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该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该椭球的参数为:a = 6378245m f = 1/298.3。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坐标位置都是以这个数据为基准推算的。 3.地方坐标系(任意独立坐标系) 在我们测量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的如一些某城市坐标系、某城建坐标系、某港口坐标系等,或我们自己为了测量方便而临时建立的独立坐标系。 三、坐标系统的转换 在工程应用中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是WGS-84坐标系数据,而目前我们测量成果普遍使用的是以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是地方(任意)独立坐标系为基础的坐标数据。因此必须将WGS-84坐标转换到BJ-54坐标系或地方(任意)独立坐标系。 目前一般采用布尔莎公式(七参数法)完成WGS-84坐标系到北京54坐标系的转换,得到北京54坐标数据。 XBJ54=XWGS84+ KXWGS84+Δx+YWGS84ξZ"/ρ"-ZWGS84ξY"/ρ"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GPS测量中坐标系统_坐标系的转换过程

第32卷第3期2009年6月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GEOMA TICS &SPA T I AL I N FORMA TI ON TECHNOLOGY Vol .32,No .3Jun .,2009 收稿日期:2008-11-10 作者简介:张国祯(1976-),男,吉林长春人,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测绘产品实践与质量控制工作。 GPS 测量中坐标系统、坐标系的转换过程 张国祯,杨晓红 (吉林省地理信息工程院,吉林长春130051) 摘要:GPS 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将GPS 所采集到的W GS -84坐标转换成工程所需的坐标 的过程。 关键词:GPS 坐标系统;坐标系;转换 中图分类号:P226+ .3;P2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867(2009)03-0178-02 The Transfor mati on Procedure of Coordi n ate Syste m i n GPS Surveyi n g ZHANG Guo -zhen,Y ANG Xiao -hong (J ili n I n stitute of Geo ma ti cs Eng i n eer i n g,Changchun 130051,Ch i n a) Abstract:GPS has been widely app lied in surveying field .This paper intr oduced the transfor mati on p r ocedure fr om the coordinates ac 2quired by GPS in W GS -84coordinate syste m t o the coordinate in the required syste m by the p r oject .Key words:GPS coordinate syste m;coordinate syste m;transf or mati on 0 引 言 GPS 即全球定位系统(Gl obal Positi oning Syste m )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在 航空、航天、军事、交通运输、资源勘探、通信气象等所有的领域中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系统。我国测绘部门使用GPS 也近十年了,它最初主要用于高精度大地测量和控制测量,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测量控制网,现在它除了继续在这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还在测量领域的其他方面得到充分的应用,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程测量、变形观测、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数据的采集等。GPS 以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全天候操作;观测点之间无须通视;测量结果统一在W GS84坐标下,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 1 GPS 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 1.1 W GS -84坐标系 W GS -84坐标系是目前GPS 所采用的坐标系统,GPS 所发布的星历参数就是基于此坐标系统的。W GS -84坐标系统的全称是World Geodical Syste m -84(世界大地坐标系-84),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W GS -84 坐标系统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建立,于1987年取代了当时GPS 所采用的坐标系统―W GS -72坐标系统而成为GPS 的所使用的坐标系统。W GS -84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 轴指向B I 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X 轴指向B I H1984.0的起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点,Y 轴与X 轴和Z 轴构成右手系。采用椭球参数为: a =6378137m f =1/298.257223563 1.2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是一种参心坐标系统。该坐标系源自于前苏联采用过的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该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该椭球的参数为:a =6378245m f =1/298.3。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坐标位置都是 以这个数据为基准推算的。 1.3 地方坐标系(任意独立坐标系) 在我们测量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的如一些某城市坐标系、某城建坐标系、某港口坐标系等,或我们为了测量方便而临时建立的独立坐标系。 2 坐标系统的转换 在工程应用中使用GPS 卫星定位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是W GS -84坐标系数据,而目前我们测量成果普遍使用的是以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是地方(任意)独立坐标系为基础的坐标数据。因此必须将W GS -84坐标转换到BJ -54坐标系或地方(任意)独立坐

公路勘察GPSRTK测量中坐标系定义方法(精)

《交通标准化》 2006年第 8期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No.8, 2006 4.2.4控制沥青用量:混合料中沥青的用量不宜过 多。自由沥青相当于润滑油,它不但会大幅度地降低矿料的内摩擦力,而且会显著降低其粘结力,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4.3控制集料的级配和密实度适当增大集料的粒径,可以提高抗车辙能力。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决定着其空隙率(VTM 的大小,密实度越大,空隙率越小,混合料的抗辙槽能力就越强,但 VTM 也不能太小, Superpave 认为, 当 VTM<4%时,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明显下降。 4.4控制沥青面层的厚度 半刚性基层的沥青面层厚度不宜太大,厚的沥青面层容易产生车辙,但也不宜过薄,否则沥青面层容易损坏基层,出现沥青面层底部开裂现象。国外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层通常在 30cm 以上,半刚性路面沥青面层的厚度通常为 10cm ̄20cm ,半刚性组合路面沥青层的厚度为 4cm ̄8cm 。参考文献 [1]Brown E R , Handdock J E , Mallicks R B and Lynn T A. Development of Mixture Design Procedure for stone Matrix Asphalt[J]. AAPT , 1997, 26(3 :8-12. [2]Brown E R and Mallicks R B. Evaluation of Stone-on-stone Contact in Stone-Matrix Asphalt[J]. TRR , 1998, 35(6 :43-46. [3]Corry R W , Dolan C W. Strengthening and Repair of a Column Bracket Using a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 Fabric [J]. PIC Journal , 2001, (4 :28-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