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民事法律行为理论、意思表示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2019A2019B20182017单项选择题2131
多项选择题1111
案例分析题0001/7
考核分值 3.5 2.5 4.5 4.5
本章分节考情分析
2019A2019B20182017
单多案单多案单多案单多案民事法律行为1113111/7代理1
诉讼时效11
2020年本章新增、修订情况
1.修订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的起算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一、民事法律行为理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提示1】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意欲达到某种预期法律后果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提示2】关联第一章:法律关系变动原因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包括了行为和事件,其中行为又可以按照是否属于表意行为,分为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也是民事法律行为与非表意行为,如事实行为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举例】做清洁、盖房子等均属于事实行为而非民事法律行为。
(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
【提示】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举例】侵权行为虽然也产生一定法律后果,但该法律后果并非是当事人自己主张,而是法律规定的,故侵权行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1)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单方+意思表示)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民事法律行为仅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无需他方的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如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提示】按照教材观点,委托代理中的授予代理权行为是一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仅凭被代理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授权效果。(2018BQ1)
(2)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各自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一致)
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因两个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要求当事人有两个,不仅各自需要进行意思表示,而且意思表示还需一致,如:合同。
(3)多方民事法律行为(三个以上当事人+各自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一致)
多方民事法律行为是三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多方民事法律行为要求当事人有三方以上,不仅各自需要进行意思表示,而且意思表示还需一致,如:决议。
【提示】决议则是典型的多方民事法律行为——决议是指多个主体依据表决规则作出的决定。
作为一种重要的多方民事法律行为,决议在性质上与合同行为存在区别:决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以多数决的方式作出,而且对没有表示同意的成员也具有拘束力;决议中的意思表示不仅针对发出表示的成员,而且主要针对表示者共同代表的法人。
2.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1)有偿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互为给付一定代价(包括金钱、财产、劳务)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的买方为获得对方的货物而支付价款等。
(2)无偿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一定代价的义务,而他方当事人不承担相应给付义务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赠与行为、无偿委托、无偿消费借贷等。
【提示】赠与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3.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根据法律行为效果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1)负担行为是使一方相对于他方承担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这种给付义务既可以是作为的,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因此负担行为产生的是债法上的法律效果,其中负有给付义务的主体是债务人。
(2)处分行为是直接导致权利发生变动的法律行为。这种变动既可以是权利的产生,也可以是权利的变更或者消灭。物权变动就是典型的处分行为。
【提示】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意义在于:负担行为中的权利人可以享有要求履行的请求权,义务人的履行行为是请求权实现的重要前提;处分行为则直接使权利发生变动,并不需要义务人积极履行给付义务。
4.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
(1)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票据行为就是法定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不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当事人自由选择形式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该类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可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提示】区分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意义在于: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由当事人自由选择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式民事法律行为要求当事人必须采取法定形式,否则民事法律行为不能成立。
5.主民事法律行为和从民事法律行为
(1)主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不需要有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的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借贷合同。
(2)从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从属于其他民事法律行为而存在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为保证借贷合同履行的担保合同。
【提示】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附于主民事法律行为:主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从民事法律行为则不能成立;主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则从民事法律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但是,主民事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并不必然导致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丧失。
【例题1·2019年多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赠与
B.撤销
C.借贷
D.追认
【答案】AC
【解析】赠与、借贷需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方可成立,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故A、C选项正确。撤销、追认仅需要单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属于单方法律行为,故B、D选项错误。
【例题2·2018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债务的免除
B.无权代理的追认
C.委托代理的撤销
D.房屋的赠与
【答案】D
【解析】债务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和委托代理的撤销均系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房屋赠与属于单务合同但却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例题3·2012年单选题】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
A.甲免除乙对自己所负的债务
B.甲将一枚钻石戒指赠与乙
C.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购买一套住房
D.甲立下遗嘱,将个人所有财产遗赠给乙
【答案】B
【解析】免除债务、授权、遗嘱行为等均系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故A、C、D选项错误;赠与为双方法律行为,故B选项正确。
【例题4·2018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处分行为的是()。
A.租赁合同
B.所有权转让
C.买卖合同
D.拆除房屋
【答案】B
【解析】处分行为是直接导致权利发生变动的法律行为,不需要义务人积极履行给付义务,物权变动是典型的处分行为,故B选项正确。D选项拆除房屋由于欠缺意思表示故为事实行为而非民事法律行为。
回顾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