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定学生回答,然后提供实物加
以验证。
5、 完成练习八第 3 题。
5、 回答问题,并观察实物进
行验证。
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1、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内容?有什么发现?
2、记录作业。
2、布置课外作业。
与上一题相互 联系,又加深了 难度,培养学生 的知识迁移能 力。
帮助学生形 成知识系统。
4
作 业
2、把正方体、长方体摆在讲桌 上,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平面图, 同学们猜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 体图形?
2、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3、 观察球体和圆柱体,体验 自己的判断。
1、观察图片,根据以往经验
进行猜测:可以是正方体、长
方体或圆柱体。
让学生先运
用已学知识解
决问题,当出现
困难时,教师再
2、观察后,发现与上图一样, 实时加以指导,
2、思考后自由发言,并看教 师的板书。
1、观察判断
根据自己的 实践体验感悟 从不同的角度 观察立体图形 所看到的形状 不同,发展空间 观念。
三、深入思考 四、巩固练习
2、 指定两个学生回答,然后点 评。
3、 引导学生进行订正,并出示 球体和圆柱体,让学生对实 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 断是否正确。
1、出示图片 (1)、这是老师看到的物体的 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 是什么立体图形?组织学生自 由发言。

重 、教 难学 点 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 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师: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学生:练习本。
教 法教 设学 计设 、计 学思 法路 指( 导含 )
引导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 结合两个物体的位置进行判断。让学生实地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1、复习小数乘法内容(课堂)


2、家庭:(1)、观察身边的物体,感受立体图形的不同面。


(2)、预习书 41 页,尝试完成书中题目,动手摆一摆、试一

页 )
试。
观察物体(二)

(正面)
(上面)
(左面)



教 学 反 思 或 案 例 分 析
检 查
检查人
意 见
时间
4
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
么图形,那怎么才能确定
呢?需要增加什么条件?组
织学生小组讨论。
1、 出示图片 2:刚才是确定一 1、根据上面的经验,回答:
个图片的形状,如果是两个 它们可以是球体和圆柱体,或
以上的组合图片呢?能确定 者是圆柱体跟正方体,或者是
它们的形状吗?
球体跟正方体,但是只有一个
条件还是不能确定它们的形
状。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可以增 2、思考后回答:可以指明它
加条件,同学们想想,需要 们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
什么条件才能确定它们的形
状?
3、 补充:这是从正面看到的。 3、根据教师的补充再进行辨
认,判断它们可能是球体和圆
柱体或者是球体和正方体。
4、 出示练习题,完成“做一做” 4、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ຫໍສະໝຸດ Baidu
4
教学环节
一、新课引入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将一个球体和一个正方体同 1、辨认讲台上物体的形状
时摆在讲台上,让学生辨认。 特点。
设计意图
提高简单的 立体图形,让学 生观察,位后面 学习做准备。
二、合作探究
2、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 不同方向观察了一个物体,得出 了什么结论?如果我们从不同 方向观察两个物体(出示上图两 个实物摆在一起)能看到什么 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相关内 容,(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1、把球体和圆柱体移开,在黑 板上画出球体和圆柱体的平面 图形,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 方向上看到的?引导学生先结 合以前观察物体的经验,再根据 这两个物体的位置进行判断。
课题
观察物体(二)
计划课时 1



前面学习的都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里是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

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1 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都是正方体,感悟从同一个方 让学生经过思
向观察不同的形状的立体图 考,独立找出问
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 题的解决方法,
的。
体现让学生主
3、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指 动探究的教学
明观察的方向,增加从不同角 理念。
度看到的平面图等。就可以确
定它的具体形状了。
4、 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我们不
设计的题目
4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