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关系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关系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关系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21347072.html,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关系

作者:刘福娟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6期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施于一个人身上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要求。因此,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培养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是社会主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任务。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一个人从婴幼,到少年,到青年、中年乃至老年都是一个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今天的儿童少年时21世纪国家的栋梁,现代化建设的骨干,他们既是父母的后代,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后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市社会主义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目标,同时也是所有社会教育机构的共同目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施于一个人身上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要求。因此,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的培养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市社会主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任务。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孩子们在这种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系统的教育,是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社会是个大课堂,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社会的影响和教育,对于儿童少年的影响和教育更大。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施教作用应一致配合,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相得益彰,构成一个育人的整体。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要求。主要表现为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靠课内教育。这种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违背了儿童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乃至身体的发育规律。应明确的是他们是在社会的交往和活动中形成的,他们的活动场所,既在家庭又在幼儿园和学校;既在课室内,也在课室外;既在校内、园内,也在校外、园外;他们交往的对象,既有家庭成员,也有老师、小朋友、同学和其他社会成员。他们接受的信息,既有课本也有广播、电视电影、课外书刊和互联网等。特别是在信息日益发达的时代,儿童少年在社会上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因此必须改革,使我们的教育从单轨制转向多轨制,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而做好三结合的教育工作,首先应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上入手。

一、在家、校教育结合上,家长应明确几点要求

进一步明确教育子女是家长的神圣社会职责,极大的爱心与热情关心热爱孩子,培养教育子女,充分认识到子女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后代,因此,教育子女既是自己的职责,更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