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生活中的通货膨胀

我们生活中的通货膨胀

我们生活中的通货膨胀
我们生活中的通货膨胀

##大学

政治课结课论文

我们生活中的通货膨胀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摘要

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下面,“豆你玩”“蒜你狠”“辣翻天”等等新词频频出现。在农产品轮番上涨之后,面对这种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的局面,无奈的老百姓,只能用类似的冷幽默面对现实生活。通货膨胀是一个与国家经济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本文由通货膨胀的概念入手,介绍了一些与通货膨胀相关的经济指数,对比了各个时期新中国发生的通货膨胀的异同。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及近期通货膨胀的原因。最后分析了老百姓在面对通货膨胀时,也该怎么样正确认识通货膨胀,以及怎么去理财。

关键词:通货膨胀国家经济日常生活老百姓理财

目录

1通货膨胀及相关简介 (1)

1.1通货膨胀的简介 (1)

1.2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数 (1)

1.3新中国发生过的通货膨胀及异同点 (1)

2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2)

2.1通货膨胀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2)

2.2通货膨胀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3)

3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4)

3.1需求拉动 (4)

3.2供给推动 (5)

3.3国际输入性因素 (5)

4探讨对策 (6)

4.1国家应采取对策 (6)

4.2老百姓应采取的对策 (6)

参考文献 (8)

1通货膨胀及相关简介

1.1通货膨胀的简介

通货:就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对现实流通中一切流通手段的总称。

膨胀:它是指货币流通中出现的这样一种情况: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发行量过多,大大超过流通实际需要的数量,以致引起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纸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大于货币世纪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引起物价普遍的上涨的现象。

1.2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数

通常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 缩减指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英文名称:consumer price index)指的是衡量所选定的一篮子消费品购买价格的指数。它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消费物价指数水平也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反映经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

1.3新中国发生过的通货膨胀及异同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在1984年年底到1985年年初,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作了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后,人们担心物价上涨,开始抢购商品。第二次是1988年秋夏之际,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决定搞价格改革,老百姓担心价格上涨,又开始抢购。第三次是1994年到1995年前后,全国掀起了大开发,大投资,大发展的热潮,需求大幅度上涨,造成了物价大幅上涨。

2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2.1通货膨胀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造成市场扭曲,增加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会使绝大部分社会成员感到紧张和不安,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危害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发展,造成经济和社会的动荡。通货膨胀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和经济至少有五大危害:(1)通货膨胀会使中国原本已经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通货膨胀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尤其对低、中收入民众的生活冲击是最大的。因为中、低收入人群只有工资收入,并且工资上涨的幅度永远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这就是为什么普遍老百姓总是在通货膨胀面前抱怨收入下降,生活水平下降,钱越来越不值钱了的原因。(2)通货膨胀给投资和消费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会加大投资风险,使投资的增长量减少;资本存量增长缓慢,造成经济增长乏力。(3)通货膨胀会破坏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环境,降低了社会经济效益。(4)通货膨胀也会导致同民收入在国际间的再分配。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其他国家时,该国的消费者会发现外国的同类产品的价格相对很低,于是该国对外国产品的购买量增大,使本国的国民收入大量流往国外。而国内的物价上涨,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影响出口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削弱其在国际上的竟争优势;从而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造成贸易收支的逆差。 (5)通货膨胀会影响长期储蓄储户的利益。如果利息率提高的幅度大于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幅度,贷者受益,而借者就会受损。如果储户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后来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储户受损,银行就会得益。

此外通货膨胀对对外经济有很大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作为生产者,他们要面临的问题很多。一方面原料价格和人力成本在上涨,另一方面终端价格又不敢涨价,这样运转下来几乎没有利润,但为了维持资金流,他们又不敢停工。很多企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当然,大部分企业会选择涨价,因为涨价是最简单的赚取利润的方式,但是产品价格的涨幅是否能赶上原料的上涨,这就是生产者担心的了。通货膨胀下肯定会有人浑水摸

鱼,因为不用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就可以盈利的美梦谁都喜欢,所以通货膨胀也会间接地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针对我国这种技术含量不高,完全依靠廉价产品赚取微薄利润的模式来说,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将更加严重一些。

2.2通货膨胀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有三个方面,我们感受最深的就应该是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自己拿的钞票面值越来越大,但是买的确实同样的东西;银行的定期存款赶不上物价上涨,自己的储蓄在一点一点缩水。通货膨胀会直接影响收入的分配,导致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有钱的人可以在土地、资本这些财产的轮番涨价中来降低自己的损失,甚至获利,但是对于收入较低的人们来说,大家的生活水平是在逐步下降的。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将承受最大的冲击。还是以现在的通货膨胀为例,社会保障的步伐是滞后的,所以我们不能像原来那样享受社会保障给我们带来的福利。而像打工者这样的低收入人群,他们的工资显然没有物价涨的快,所以他们总要拿自己的本钱来弥补现在每个月的开支。换句话说:打工有可能不赚钱还要倒贴钱。而间接的影响就是对社会的反应,人们会把情绪甩给社会,不安的情绪会一点一点扩大,有可能会影响社会治安。通货膨胀对低收入人民的生活的冲击最大,对于有一定资产的人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来调整他们资产的价格使得他们的损失减少,由于低收入人民只有工资收入而工资收入的增长不仅总是在落在通货膨胀之后,而且上涨的幅度永远也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

3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从国内方面来看简单的说来通货膨胀的时候一部分商品涨价,就会很快地推动其他商品涨价。以现在正在经历的通货膨胀为例子,最先涨价的是农产品,“蒜你狠”、“豆你玩”的相继出现,带来了第一波的物价上涨,之后是工资的上涨,而工资又是生产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给的商品数量减少,就使得总供给曲线整体向左上方移动。这也就必然地带动了中国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状况来看,我国当前出现的通货膨胀的成因是混合型的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供给推动和国际输入性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

3.1需求拉动

1.内部需求拉动

为了避免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回落的危险,中央启动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2008年全国银行新增贷款达到创记录的7.4万亿元,是原计划的1.5倍。2009年我国货币投放量进一步增大。我国2009年每个月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0%—30%。2010年我国总体虽采取收缩货币供应的政策。货币供应绝对量仍较大。随着经济的回暖,全国多个地方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而这将会造成我国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加消费需求。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在当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为抑制房价上涨过快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不过房价并未松动,但是成交量却大幅下降,广大购房者对购房持观望态度由购房转为以租代购,从而增加对租赁的需求。

2.外部需求拉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物质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对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物质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3.2供给推动

1.内部供给推动

从内蒙古绵延至中国东部和南方的沙尘、西南的大面积干旱、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的7.1级地震、重要蔬菜供给地海南的洪灾等自然灾害导致2010年中国的农产品总体歉收,造成物价上涨较快。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劳动力外流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导致农产品供给不足,价格上涨。今年我国进行了水,电,天然气的价格调整,加之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推动通货膨胀。

2.外部供给推动

受罕见高温干旱和大规模火灾的影响,俄罗斯等国家粮食减产,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的价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际矿石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加大了部分行业的生产成本。

3.3国际输入性因素

2010年11月初,美国宣布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释放的流动性使得国际农产品、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并传到中国国内。

随着国内经济的触底反弹和美元疲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重新抬头,大量游资重新转向国内。“热钱”流入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特别是限制了利率政策的运用。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市场流动性过剩,形成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

4探讨对策

4.1国家应采取对策

1.控制货币投放总量

2.货币政策的结构化:通过货币政策的结构化,推动信贷模式改革,在银行信贷质量上把关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更适应我国当前国情。

3.完善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银行结售汇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银行结售汇制度,使得我国持有的外汇能被有效利用。

4.动用中央储备,确保市场供应;改善价格环境,促进价格稳定,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

5.完善金融体系,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合理疏导资本。

6.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只会导致经济的泡沫性,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

7.通过对低收入者实施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缩减财政支出等引导公众预期,减轻通胀压力。

4.2老百姓应采取的对策

当经济学家们还在探讨现在是“全面通胀”还是“结构性通胀”的时候,老百姓却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口袋是越来越紧了。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形势下怎样保住口袋里的钱不要“被”贬值才是重要的问题。

这几年中国股市的日开户数屡创新高、开放式基金暴发式的增长,普通老百姓的储蓄大搬家等等。这些现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赚钱的羊群效应行为。它应该是普通老百姓面对前三次通货膨胀以来的觉醒!只有把有限的积蓄加入到整个经济国民收入的循环中,其收入才会随价格的升降而升降。人们的资产收入就有可能高于通货膨胀率的速度上升。当然这是人们最美好的愿望,其结果是由每一个人的投资理财的智慧所决定。所以在通货膨胀面前,家庭理财就像

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日常而又必需的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要总认为自己是穷人,学习理财知识也没用。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保险、房产、黄金等投资品种都要学习。只有你熟悉各项理财品种的优缺点及风险的大小,你才能自信地进行投资。。

在通货膨胀面前,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智慧管理好自己的钱,理好自己的财。另一方面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和政府为抑制其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势头,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及针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及时、有力、有效的具体政策和强力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不,在党和政府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下,普通老百姓一定能顺利地度过这段通货膨胀的高压期。

参考文献

[1]黄薇《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与建议》金融,2009年

[2]王婷《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应对对策》财经视点,2011年第一期

[3]张志刚《通货膨胀时代下老百姓的投资理财策略》永州日报,2011年第4版

[4]于淑艳《论通货膨胀与失业》辽宁工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5]张生弟《百姓生活中的通货膨胀》大家谈,2011年第6期

[6]郑雯雯《通货膨胀下的宏观调控分析》黑龙家对外经贸,2011年第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