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例 17 简单精馏塔的控制设计

实例 17 简单精馏塔的控制设计

实例 17 简单精馏塔的控制设计
实例 17 简单精馏塔的控制设计

实例17 简单精馏塔的控制设计

本例以混合二甲苯分离流程中的脱邻二甲苯塔的为背景,建立了三套常规精馏塔的典型控制方案,并通过Aspen Dynamics实现了这三套控制过程方案的动态模拟。通过对比,发现能量平衡控制系统似乎更适合这类对塔釜产品浓度有要求的大回流比精馏塔。

在模拟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目标并回顾一些基本概念。

我们为什么要构建精馏塔的控制系统?一个精馏塔的控制系统主要由四个基本目标:

保持整个塔的物料以及能量平衡,以使塔的操作达到稳定;

使塔的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规定;

塔的整个操作应当符合约束条件,必须出在可以容许的界线之内;

达到上述目标的同时,实现它的优化操作目标,是其在经济上有效。

为了实现一个精馏塔的控制,还要分析精馏塔的控制变量有哪些。

一个典型的精馏塔,被控变量主要有5个,即塔顶与塔釜的产品浓度x D、x B,塔内的压力p,回流罐液位以及塔釜液位(塔釜集油箱的液位),控制塔顶或/与塔釜的产品浓度是为了实现第二个基本目标,而对液位以及塔压的控制是为了实现第一个基本目标。

与这五个被控变量相应的也有5个操纵变量,包括:塔顶馏出液流量D,塔釜残液流量B,回流量L,冷凝器的冷却剂流量和塔釜再沸器的蒸汽流量。

同时还需要了解的还有干扰变量,在精馏流程中,主要的干扰变量包括塔的进料流量、进料温度、进料成分、冷却水温度等。

之所以要控制精馏塔,主要就是要克服这些干扰变量所带来的影响,使塔的操作报纸在相应的外部条件喜爱达到上述基本目标。

精馏塔控制方案的设计本质上就是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的排列组合,然而不是所有的组合都会有效。

本例与其说是三套控制设计方案的动态模拟与比较,不如说是一个合理控制方案的设计过程。前两套控制方案仅是实现塔设备的稳定操作,最后一套控制方案在实现这一基本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一端产品浓度的控制。

1. 正如上一个例子所述,动态模拟运行的初值来源于稳态模拟,因而首先要在Aspen Plus中建立该塔的稳态模拟。

a. 稳态流程的设置

进料为混合二甲苯,包括邻二甲苯(o-Xylene)、间二甲苯(p-Xylene)、对二甲苯(p-Xylene)和乙苯(Ethybenzene),质量分率分别为0.23、0.43、0.19和0.15,质量流率为1000kg/h,进料压力为5bar,进料温度为100oC;

塔设备设计的主要参数:

100块理论板,冷凝为全凝器,质量回流比为20,再沸器热负荷为1600kW,进料板位于第50块板,塔顶压力为1bar,全塔压降为0.1bar。

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b. 在设计变量设定之后,运行该流程。模拟完全后,设置Dynamics的必要参量:

回流罐(Reflux drum):直径2m,长2m;

塔釜集油箱(Sump):直径2m,长2m;

水力学(Hydraulics):简单填料塔(Simple packing),从第2块板至第99块板(第1块为全凝器,最后一块为再沸器),直径2m,等板高度HETP为0.3.

*以上的塔设备并未进行优化,本例关注的是一个具有高纯塔釜产品的不灵敏的塔器的动态模拟,而非一个具体塔设备的设计。

c. 在结束上述设置并运行完全后,我们回到这个塔的本身,通过Plot绘制了该塔中温度和组分的变化。

*实际上,通过该图我们发现,优化的进料板位置应该再往塔的上端靠近,当进料板位置上移时回流比是能够有效减少的。然而本例重点在于关注后续的动态模拟,故未对该塔进行优化。

d. 保存.bkp模拟文件。之后输出(Export)Flow Driven Dyn Simulation文件,该文件即是Aspen Dynamics所需要的文件。

2. 方案1 基于实现稳态操作目的的LV型控制方案

a. 打开刚才保存的.dynf文件,Aspen Dynamics将会直接提供一套自动匹配的控制方案。另存该文件并保存副本。

这套自动匹配的控制方案如右图所示。我们把这种控制

方案称为LV型的控制方案。在这个典型的控制方案中,

操纵变量与被控变量的组合如下:

塔顶压力控制冷凝器的冷却剂流量;

回流罐液位控制塔顶馏出物的采出;

塔釜液位控制塔釜残液的采出;

*在Aspen Dynamics自动生成的LV型控制方案中,并

没有对产品浓度有控制,也就是说回流量和再沸器产生

的蒸汽量是都是自由物流。然而即使没有产品浓度的控

制,对于这种高回流比的提馏塔而言,塔釜浓度在受到干扰变量扰动之后,随着其他物流流量恢复到稳态,塔釜产品浓度也会在一定时间后恢复到稳态定值,在这一响应过程中回流量几乎不受干扰变量的影响,。

b. 在Flowsheet中新建一个名叫“Data”的数据表,从设备模块Blocks和流股Stream 的全变量库中选中所需的变量,拖拽到新建的Data数据表中。

这些变量包括:

Value Spec Units STREAMS("FEED").FmR 1000 Fixed kg/hr STREAMS("FEED").ZmR("ETHYLBEN") 0.15 Fixed kg/kg

STREAMS("FEED").ZmR("M-XYLENE") 0.43 Fixed kg/kg

STREAMS("FEED").ZmR("O-XYLENE") 0.23 Fixed kg/kg

STREAMS("FEED").ZmR("P-XYLENE") 0.19 Fixed kg/kg STREAMS("BOTTOMS").Zmn("ETHYLBEN") 3.05E-06 Free kg/kg STREAMS("BOTTOMS").Zmn("M-XYLENE") 6.47E-04 Free kg/kg STREAMS("BOTTOMS").Zmn("O-XYLENE") 0.999253 Free kg/kg STREAMS("BOTTOMS").Zmn("P-XYLENE") 9.73E-05 Free kg/kg STREAMS("BOTTOMS").T 147.42 Free C

STREAMS("BOTTOMS").P 1.1 Free bar

STREAMS("BOTTOMS").FmR 205.369 Free kg/hr STREAMS("OVERHEAD").Zmn("ETHYLBEN") 0.188766 Free kg/kg STREAMS("OVERHEAD").Zmn("M-XYLENE") 0.540964 Free kg/kg STREAMS("OVERHEAD").Zmn("O-XYLENE") 0.03119 Free kg/kg STREAMS("OVERHEAD").Zmn("P-XYLENE") 0.239079 Free kg/kg STREAMS("OVERHEAD").FmR 794.631 Free kg/hr

STREAMS("OVERHEAD").T 138.016 Free C

STREAMS("OVERHEAD").P 1 Free bar BLOCKS("SPLITTER").Reflux.FmR 15892.6 Fixed kg/hr BLOCKS("SPLITTER").QrebR 1.37577 Fixed MMkcal/hr BLOCKS("SPLITTER").Condenser(1).T 138.016 Free C

*在这些变量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固定变量“Fixed”,另一类是自由变量“Free”。固定变量是由稳态模拟计算得到的,并作为固定值在动态模拟中输入的;自由变量是根据任务程序在动态模拟过程中被计算出来的。然而有时会存在一些变量,他们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固定变量,一个是自由变量,但他们在数值上是相等的,那么为什么会同时存在这两个变量?这是基于描述精馏过程动态模型的方程组的需求,很显然,给予方程组两个相同物理意义的变量是为了让方程组不超定。

c. 添加完数据表后,还需要新建几张Plot,一张是关于进料、塔顶馏出物、塔釜残液的流量和回流量(STREAMS("FEED").FmR,STREAMS("OVERHEAD").FmR,STREAMS(" BOTTOMS").FmR和BLOCKS("SPLITTER").Reflux.FmR)的,一张是关于三股流股中关键组分o-Xylene的摩尔浓度(STREAMS("FEE D").ZmR("O-XYLENE"),STREAMS("O VERHEAD").Zmn("O-XYLENE")和STREAMS(" BOTTOMS").Zmn("O-XYLENE"))的,还有一张是关于塔顶温度和热负荷的(BLOCKS("SPLITTER").Condenser(1).T和BLOCK S("SPLITTER").QrebR)。

d.初始化并保持初始化结果;

*该步骤及以下各步骤均可参考实例16,其中有详细说明。

e. 设定操作任务(Task)并完成编制;

本例设计了两套操作任务Task Scenario_1和Task Scenario_2,分别考察了干扰变量进料流量和进料组分浓度变化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①进料流量增大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Task Scenario_1

runs at 3//在3h时运行

Streams("FEED").FmR: 1200; //此时将进料流量增大至1200kmol/hr

wait for time > 15; //在15h时后

Streams("FEED").FmR: 1000; //恢复进料流量为稳态条件下的1000kmol/hr

wait for time > 40; //在40h后

pause; //暂停测试指令

End//测试结束

②进料流股中重关键组分o-Xylene浓度减少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Task Scenario_2

runs at 3//在3h时运行

Streams("FEED").ZmR("O-XYLENE"): 0.200; //减少进料中的o-Xylene摩尔浓度至0.2 wait for time > 15; //在15h时后

Streams("FEED").ZmR("O-XYLENE"): 0.230; //恢复进料中的o-Xylene摩尔浓度为稳态条件下的0.230

wait for time > 40; //在40h后

pause; //暂停测试指令

End//测试结束

f. 分别激活任务指令,运行动态模拟。

MA Chenhao

①LV型控制系统对进料流量增大的响应

3. 方案2 基于实现稳态操作目的的DV型控制方案

a. 将以上文档另存为一个新副本,之后对Aspen Dynamics直接提供的LV型控制方案进行修改,将其改为DV型控制方案。

DV型控制方案如右图所示。

操纵变量与被控变量的组合如下:

塔顶压力控制冷凝器的冷却剂流量;

回流罐液位控制回流量;

塔釜液位控制塔釜残液的采出;

*与Aspen Dynamics自动生成的LV型控制方案类似,

修改得到的DV型控制方案目前只是将回流罐的液位控

有添加任何一个基于产品浓度的控制。

①右键单击从SPLITTER_DrumLC流出的信号流股,选择Reconnect Destination改变控制对象;

②连接之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回流的摩尔流量Reflux.FmR作为被控变量;

③在Aspen Dynamics中新修改得到的控制结构如图所示;

④在Flowsheet -> Blocks -> SPLITTER_DrumLC控制器中,进行如下设定:

在Tuning中将原本基于稳态模拟得到的馏出物流量794.615 kmol/h的初始值修改为基于稳态模拟得到的回流量15900 kmol/h;

在Ranges中修改其上限为31800 kmol/h;

之后,点击Initialize Values;

b. 初始化并保持初始化结果;

c. 分别激活任务指令(任务指令与方案1相同),运行动态模拟。

精馏塔设计流程

在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水—乙醇混合物。已知原料的处理量为2000吨、组成为36%(乙醇的质量分率,下同),要求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82%,塔底釜液的组成为6%。设计条件如下: 操作压力 5kPa(塔顶表压); 进料热状况自选; 回流比自选; 单板压降≤0.7kPa; 根据上述工艺条件作出筛板塔的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水—乙醇混合物。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 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料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 (二)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M=46.07kg/kmol 乙醇的摩尔质量 A M=18.02kg/kmol 水的摩尔质量 B

F x =18.002 .1864.007.4636.007.4636.0=+= D x =64.002 .1818.007.4682.007.4682.0=+= W x =024.002.1894.007.4606.007.4606.0=+= 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F M =0.18×46.07+(1-0.18)×18.02=23.07kg/kmol D M =0.64×46.07+(1-0.64)×18.02=35.97kg/kmol W M =0.024×46.07+(1-0.024)×18.02=18.69kg/kmol 3.物料衡算 以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 原料处理量 F = 90.2812 25007.2310002000=???kmol/h 总物料衡算 28.90=W D + 水物料衡算 28.90×0.18=0.64D+0.024W 联立解得 D =7.32kmol/h W =21.58kmol/h (三)塔板数的确定 1. 理论板层数T N 的求取水—乙醇属理想物系,可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①由手册查得水—乙醇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出x —y 图,如图。 ②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 采用作图法求最小回流比。在图中对角线上,自点e(0.18 , 0.18)作垂线ef 即为进料线(q 线),该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坐标为 q y =0.52 q x =0.18 故最小回流比为 min R =q q q D x y y x --=35.018 .0-52.052.0-64.0=3 取操作回流比为 R =min R =1.5×0.353=0.53 ③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L =RD =17.532.753.0=?=kmol/h V =D R )1(+=(0.53+1)20.1132.7=?kmol/h

精馏塔提馏段的温度控制系统

南华大学 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精馏塔提馏段的温度控制系统学生XXX 专业班级自动化X X 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 2012年6月25日

目录 1.系统简介与设计目的 (2) 2.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3) 3.设计方案及仪表选型 (4) 3.1控制方案的确定 (4) 3.2控制系统图、方框图 (5) 4.各个环节仪表的选型,仪表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指标 (7) 4.1检测元件 (7) 4.1.1铠装热电偶特点 (7) 4.1.2铠装热电偶主要技术参数 (7) 4.2变送器 (7) 4.2.1变送器主要技术指标 (7) 4.3调节器 (8) 4.4执行器 (8) 4.4.1电/气阀门定位器作用 (8) 5.绘制仪表盘电气接线图,端子接线图 (10)

6.仪表型号清单 (11) 7.设计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1.系统简介与设计目的 精馏操作是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精馏塔的控制直接影响到工厂的产品的质量、产量和能量的消耗,因此精馏塔的自动控制长期以 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精馏塔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对象,它由很多级塔 板组成,在机理复杂,对控制要求又大多较高。这些都给自动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各塔工艺结构特点有千差万别,这需要深入分析特性,结合具体塔的 特点,进行自动控制方案设计和研究。精馏塔的控制最终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 量的前提下,使回收率最高,能耗最小,或使总收益最大。在这个情况为了更好 实现精馏的目标就有了提馏段温度控制系统的产生。

按提馏段指标的控制方案,当塔釜液为主要产品时,常常按提馏段指标控制。 如果是液相进料,也常采用这类方案。这是因为在液位相进料时,进料量的变化, 首先影响到塔底产品浓度,塔顶或精馏段塔板上的温度不能很好地反映浓度的变 化,所以采用提馏段控制温度比较及时。另外如果对釜底出料的成分要求高于塔 顶出料,塔顶或精馏段板上温度不能很好反映组分变化和实际操作回流比大于几 倍最小回流比时,可采用提馏段控制。提馏段温度是衡量质量指标的间接指标,而以改变再沸器加热量作为控手段的方案,就是提馏段温控。 精馏塔的控制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使塔的回收率最高、能耗最低,即使总收益最大,成本最小。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教学大纲-2017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0032005 课程英文名称: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Design Examples 课程总学时:16学时讲课:16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适用专业:自动化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系统”概念,了解自动化系统主要的控制方法、控制技术,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例教学,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全方位、多视角介绍采用单片机、自动化仪表、工控机、PLC组建不同工业流程的设计实例和实施过程;要求学生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建立起“控制”与“系统”的概念,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流技术和前沿技术。 (三)实施说明 在讲授具体内容时,从一个具体的被控对象分析入手到合理的控制要求的形成,从控制装置、元器件部件选型到控制方案的产生,从硬件结构到电路细节,从软件框图到控制算法以及实施过程一一进行分析讲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自动控制原理》和《C语言程序设计》。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了解程度;考核学生自动化产品研发思路和独立思考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学生成绩采用二级制(通过、不通过)。成绩由学术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及课堂表现组成,占总的40% ;学术报告成绩占总的60%。 (七)主要参考书目: 1. 《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与实施》,林敏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孙自强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PLC编程及应用》(第4版),廖常初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课程通过对精选实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选型、研制、调试和实施等讲授,使学生建立“控制”与“系统”的概念,了解自动化系统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本课程将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单片机、自动化仪表、工控机、PLC等组建不同工业流程的设计实例和实施过程,本课程将为后续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式精馏塔项目设计方案

板式精馏塔设计方案 第三节精馏方案简介 (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2) 塔板数的确定: (3)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件数据的计算; (4)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5)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6) 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7) 塔板负荷性能图; (8) 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 (9) 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10) 绘制精馏塔设计条件图; (11) 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原料液由泵从原料储罐中引岀,在预热器中预热至84 C后送入连续板式精馏塔(筛板塔),塔顶上升蒸汽 流采用强制循环式列管全凝器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其余作为产品经冷却至25 C后送至产品槽;塔釜采用热虹吸立式再沸器提供气相流,塔釜残液送至废热锅炉。 第四节:精馏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流程方案的选择

1. 生产流程方案的确定: 原料主要有三个组分:C2°、C3二、C3°,生产方案有两种:(见下图A , B )如 任务书规定: 图(A ) 为按挥发度递减顺序采出,图(B )为按挥发度递增顺序采出。在基本有机化工 生产过程中,按挥发度递减的顺序依次采出馏分的流程较常见。 因各组分采出之 前只需一次汽化和冷凝,即可得到产品。而图(B )所示方法中,除最难挥发组 分外。其它组分在采出前需经过多次汽化和冷凝才能得到产品, 能量(热量和冷 量)消耗大。并且,由于物料的循环增多,使物料处理量加大,塔径也相应加大, 再沸器、冷凝器的传热面积相应加大,设备投资费用大,公用工程消耗增多,故 应选用图(A )所示的是生产方案。 2. 工艺流程分离法的选择: 在工艺流程方面,主要有深冷分离和常温加压分离法。 脱乙烷塔,丙烯精制 塔采用常温加压分离法。因为 C2, C3在常压下沸点较低呈气态采用加压精馏沸 点可提高,这样就无须冷冻设备,可使用一般水为冷却介质,操作比较方便工艺 简单,而且就精馏过程而言,获得高压比获得低温在设备和能量消耗方面更为经 济一些,但高压会使釜温增加,引起重组分的聚合,使烃的相对挥发度降低,分 离难度加大。可是深冷分离法需采用制冷剂来得到低温, 采用闭式热泵流程,将 精馏塔和制冷循环结合起来,工艺流程复杂。综合考滤故选用常温加压分离法流 程。 1、 脱乙烷塔:根据原料组成及计算:精馏段只设四块浮伐 塔板,塔顶采用分 凝器、全回流操作 2、 丙烯精制塔:混合物借精馏法进行分离时它的难易程度取决 于混合 物的沸点差即取决于他们的相对挥发度丙烷一丙烯的 C2 C3 = C3 ° iC4 W% 5.00 73.20 20.80 0.52 0.48 100 工艺特点: 原料 C 工 C 。 (A ) (B )

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

辽宁工业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093 学号: 090302074 学生姓名:杨昌宝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自动化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精馏操作的应用越来越广,分流物料的组分越来越多,分离的产品纯度越来越高。采用提馏段温度作为间接质量指标,它能够较直接地反映提馏段产品的情况。将提馏段温度恒定后,就能较好地确保塔底产品的质量达到规定值。所以,在以塔底采出为主要产品、对塔釜成分要求比对馏出液高时,常采用提馏段温度控制方案。由于精馏塔操作受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制约,鉴于单回路控制系统无法满足精馏塔这一复杂的、综合性的控制要求,设计了基于串级控制的精馏塔提馏段温度控制系统。 精馏塔的大多数前馈信号采用进料量。当进料量来自上一工序时,除了多塔组成的塔系中可采用均匀控制或串级均匀控制外,还有用于克服进料扰动影响的控制方法前馈—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一种预测控制,通过对系统当前工作状态的了解,预测出下一阶段系统的运行状况。如果与参考值有偏差,那么就提前给出控制信号,使干扰获得补偿,稳定输出,消除误差。前馈的缺点是在使用时需要对系统有精确的了解,只有了解了系统模型才能有针对性的给出预测补偿。但在实际工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干扰都是可测的,并不是所有的对象都是可得到精确模型的,而且大多数控制对象在运行的同时自身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仅用前馈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品质。这时就需要加入反馈,反馈的特点是根据偏差来决定控制输入,不管对象的模型如何,也不管外界的干扰如何,只要有偏差,就根据偏差进行纠正,可以有效的消除稳态误差。解决前馈不能控制的不可测干扰。 前馈反馈综合控制在结合二者的优点后,可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关键词:提馏段温度前馈-反馈串级控制

一种简单实用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一种简单实用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0-03-10T16:21:22.82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周玲钟义广[导读] 近年来对城市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塔水位控制自动化系统被不断地改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周玲钟义广(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对该系统组装测试,达到预期效果,正式应用于乡镇供水系统中。实践证明,该水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合理,运行效果好,具有低成本、高使用价值的优点。关键词: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0 引言 近年来对城市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塔水位控制自动化系统被不断地改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及时、准确、安全和保证充足供水。目前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有很多成熟的产品,控制手段主要有单片机监控、比较电路监控、利用PLC和传感器构成水塔水位恒定的控制系统等,运行可靠,可实现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在许多偏远地区,特别是居住相对分散的农村地区,供水问题也待解决。如果仍然沿用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难以保障。本文针对乡镇和偏远农村家庭供水的特点,设计一款简单实用、符合要求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1 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针对偏远农村分散居住,取水不方便(包括从水井取水)的特点,考虑到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不高,设计的供水系统必须是既方便农民的生活,又经济实惠等特点的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图中可知,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电路主要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大部分组成。主电路是一台抽水水泵,由220V交流电源电压供电。控制电路由包括整流、滤波、稳压电路、感应电路及限流限压电路组成。 2 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 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只需选用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的设备。 由设备表可知,所有的设备都是简单而常用的小型设备,价格低廉,控制和维护简单易于掌握,对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非常适用。传统的水位控制系统通常使用传感器进行上、下限控制,以保证水位在上、下限之间。此设计中只用三根导线来代替传感器放置在上、下限水位之间,利用水的导电特性完成上、下限水位的自动控制,节省了购买传感器的费用,也不必考虑传感器的故障,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常见的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工作形式是由外来补充水源(一次水源)向一个高位水塔和一个低位水池补水,再由高位水塔和低位水池(二次水源)向各用户供水。此设计主要考虑针对家庭供水系统(或者某些单独取用水之处),因此只需用(储)水箱而非水塔供水。系统供水是由水箱直接供应,不用考虑由位置高度所形成的压力来进行供水,不用气压供水,不必在屋顶上设置水箱,也不用单独建筑水塔,仅在厨房或需用水的地方放置一足够大的(储)水箱即可满足供水要求。 3 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该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原理如下:系统上电后,交流电源经整流、滤波、稳压后,由电位器调节获得12V直流工作电压。当水箱水位低于下限时,接触器线圈失电,其常闭触头使水泵接通工作,抽水到水箱中;当水位上升到上限时,接触器线圈得电,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水泵停止抽水。 V1、V2用来保护LM317输出端电压为安全电压,使其免受短路电流的影响;V3用来保护三极管,同时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水位的上、下限可通过调整三根导线的位置设定。 4 测试应用 该设计经安装调试,结合实验室给排水系统进行测试,效果良好。正式应用于某乡镇几个家庭的日常用水装置中已将近两年,至今未发生故障。该系统在运行期间稳定性高,完全符合预先规定的标准,只需将控制电路稳压输出调整在10V-12V之间,可投入使用。可用交流变压器供电,也可以用直流供电。 5 结束语 设计的水箱水位控制系统因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发生故障,可用于要求不高的给排水系统中,特别适用于城镇及偏远山区取水装置。 参考文献: [1]布挺,王帆.基于西门子PLC的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J].科技信息,2009年第12期. [2]曹琦.一种节能的变压变频供水系统[J].变频器世界,2006(7):133-137. [3]朱晓青主编.过程检测控制技术与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年.

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辽宁工业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093 学号: 0 学生姓名:杨昌宝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自动化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精馏操作的应用越来越广,分流物料的组分越来越多,分离的产品纯度越来越高。采用提馏段温度作为间接质量指标,它能够较直接地反映提馏段产品的情况。将提馏段温度恒定后,就能较好地确保塔底产品的质量达到规定值。所以,在以塔底采出为主要产品、对塔釜成分要求比对馏出液高时,常采用提馏段温度控制方案。由于精馏塔操作受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制约,鉴于单回路控制系统无法满足精馏塔这一复杂的、综合性的控制要求,设计了基于串级控制的精馏塔提馏段温度控制系统。 精馏塔的大多数前馈信号采用进料量。当进料量来自上一工序时,除了多塔组成的塔系中可采用均匀控制或串级均匀控制外,还有用于克服进料扰动影响的控制方法前馈—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一种预测控制,通过对系统当前工作状态的了解,预测出下一阶段系统的运行状况。如果与参考值有偏差,那么就提前给出控制信号,使干扰获得补偿,稳定输出,消除误差。前馈的缺点是在使用时需要对系统有精确的了解,只有了解了系统模型才能有针对性的给出预测补偿。但在实际工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干扰都是可测的,并不是所有的对象都是可得到精确模型的,而

精馏塔设计图(参考)

1 / 2 ∠1∶10 设计数量 职务姓名日期制图校核审核审定批准 比例 图幅 1∶20 A1 版次 设计项目设计阶段 毕业设计施工图 精馏塔 重量(Kg) 单件总重备注 件号 图号或标准号 名称 材料1 2345基础环 筋板盖板垫板静电接地板14824241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F 16MnR Q235-A 6 789 10111213 14151617JB4710-92 GB/T3092-93HG20594-97JB4710-92GB/T3092-93HG20594-97JB4710-92 GB/T3092-93HG20594-97HG5-1373-80引出孔 φ159×4.5引出管 DN40法兰 PN1.0,DN40排气管 φ80接管 DN20,L=250法兰 PN1.0,DN20液封盘 塔釜隔板筒体 φ1600×16进料管 DN32法兰 PN1.0,DN32吊柱 111411111111 6.723.931.55322.7 94.2374.19140.62.97 5.382.364.67 1.170.411.0321.9376181210.69 2.02380Q235-A·F Q235-A 1111111311177511组合件16MnR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45Q235-A·F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组合件Q235-A 111111224Q235-A 16MnR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18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3233343536 3738394041 扁钢 8×16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GB/T3092-93GB/T3092-93GB/T3092-93HG8162-87JB/T4737-95HG20594-97HG20594-97GB/T3092-93GB/T3092-93GB/T3092-93JB/T4736-95HG21515-95HJ97403224-3HJ97403224-7JB/T4734-95JB4710-92JB4710-921Q235-A HG20652-1998JB/ZQ4363-86上封头DN1600×16接管 DN20,L=250法兰 PN1.0,DN20出气管 DN600法兰 PN1.0,DN600接管 DN20,L=250法兰 PN1.0,DN20气体出口挡板回流管 DN45法兰 PN1.0,DN45补强圈 DN450×8人孔 DN450塔盘接管 DN20,L=250法兰 PN1.0,DN20下封头DN1600×16裙座筒体 法兰 PN1.0,DN20引出管 DN20引出孔 φ133×4检查孔 排净孔地脚螺栓M42×4.5GB704-88370.70.411.0382.3248.10.411.031.874.150.962.36118.3 310.10.411.03370.738021.032.612.2442.540.6 16.944.3δ=8 1 40 6 23 45 41 39 38 37789 10 1112 3635 34 33 3213 14 31 15 1630 2917 28 2726 25 24 2318 19 202122 a b c d e f i g h j1 k l n m5 m7 Ⅵ Ⅴ Ⅳ Ⅲ Ⅱ Ⅰ 技术要求 1、本设备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和HG20652-95《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进行 制造、试验和验收,并接受劳动部颁发《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监督;2、焊条采用电弧焊,焊条牌号E4301; 3、焊接接头型式及尺寸,除图中标明外,按HG20583-1998规定,角焊缝的焊接尺寸按较薄板 厚度,法兰焊接按相应法兰中的规定; 4、容器上A、B类焊缝采用探伤检查,探伤长度20%; 5、设备制造完毕后,卧立以0.2MPa进行水压试验; 6、塔体直线允许度误差是H/1000,每米不得超过3mm,塔体安装垂直度允差是最大30mm; 7、裙座螺栓孔中心圆直径允差以及相邻两孔或任意两弦长允差为2mm; 8、塔盘制造安装按JB1205《塔盘技术条件》进行; 9、管口及支座方位见接管方位图。 技术特性表 管口表 总质量:27685 Kg e m1-7a f i g h j2n j4 l j3 k j1 b c d j3 序号 项 目指 标11 109 87654 3 21设计压力 MPa 设计温度 ℃工作压力 MPa 工作温度 ℃工作介质主要受压元件许用应力 MPa 焊缝接头系数腐蚀裕量 mm 全容积 m 容器类别 0.11500.027102 筒体、封头、法兰1700.58157.9327符号公称尺寸连接尺寸标准紧密面 型式用途或名称b c d e f g h i j1-4k l m1-7n 2060020453220202020402045040 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HG20594-97 HG21515-95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 温度计口气相出口压力计口回流口进料口液面计口液面计口温度计口排气管口至再沸器口出料口人孔再沸器返回口 313028263335373929 2732 3436 38404142 43 444546 474849 505125 24 2322 21201918 1716 151******** 8 7654 32114m6 m7 m5 m4 m3 m2 m1 1 2 3 4 5 30 31 32 33 3435 5051管口方位示意图 A、B类焊缝 1:2 整体示意图1:2 Ⅵ Ⅴ 1:5 1:5 Ⅳ A B B向 A向 Ⅲ 1:5 Ⅱ 1:5 Ⅰ 1:10 平台一 平台二 357 2901

精馏塔控制系统设计

Hefei University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过程考核之三——设计 题目:精馏塔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 日期:

目录 Hef e i Un iv ers ity (1) 化工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1) 过程考核之三——设计 (1) 一、概述 (3) 二、内容 (3) 三、说明 (3) 1、工作要求 (3) 2、物料 (3) 3、精馏过程的控制方案设计 (4) 四、设备选型 (5) 1、测控仪表选型 (5) 2、执行机构选型 (5) 五、总结 (5) 六、参考文献 (5)

精馏塔控制系统设计 一、概述 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分离设备。它是依据精馏原理对液体进行分离,即在一定压力下,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或饱和蒸汽压不同,使轻组份(即沸点较低或饱和蒸汽压较高的组分)汽化。经多次部分液相汽化和部分气相冷凝,使气相中的轻组分和液相中的重组分浓度逐渐升高,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满足化工连续化生产的需要。精馏塔塔釜温度控制的稳定与否直接决定了精馏塔的分离质量和分离效果,控制精馏塔的塔釜温度是保证产品高效分离,进一步得到高纯度产品的重要手段。维持正常的塔釜温度,可以避免轻组分流失,提高物料的回收率,也可减少残余物料的污染作用。影响精馏塔温度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是来自外界来的干扰。 二、内容 蒸馏的基本原理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其中各组份挥发度不同(相对挥发度)的特性,实现分离目的的单元操作。蒸馏按照其操作方法可分为:简单蒸馏、闪蒸、精馏和特殊精馏等。 本文主要内容是结合课本所学仪表自动化知识,掌握测控仪表,了解二元精馏系统流程仪表的位号和特点,仔细研究二元精馏的工艺流程图,熟悉工艺流程依次设计一套完整的控制方案,使系统能对二元精馏的工艺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 三、说明 1、工作要求 精馏塔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控制:塔釜温度控制精馏塔塔釜温度是产品成分的间接质量指标,要求温度检测点在系统受到干扰时温度变化灵敏,因此塔内测温点设置在灵敏板上,通过控制再沸器蒸汽流量来实现温度的稳定。 2、物料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教案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2》第4章,控制与设计的内容。通过学习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目标,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机理,控制与设计的知识,有助于我们运用简单的控制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发展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控制的含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并能够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控制系统的设计,对整个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了解简单的被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设计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发展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控制系统设计的兴趣和想象力,理解控制系统技术设计在艺术中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者能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施或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教学课时及地点】

两课时。一课时在教室学习理论,一课时在实验室实践活动。【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就构成了一个系统,称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常又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其中闭环控制系统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新课讲授。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概论。控制系统是一项大而专业的工程,光概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今天我们只作为入门了解一下简单控制系统的涵义和设计步骤。简单控制系统其实就是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仅对一个被控变量进行控制,特点是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易于运行,因此适用于被控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小、负荷和扰动变化比较平缓、控制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一、确定控制的目的。 二、确定系统的被控量,即控制系统要控制什么。一般情况下,系统的控制目的就是系统的被控量,但有些控制系统的控制目的与系统的被控量就可能不同。 三、明确系统被控量应达到的精度指标。 四、选定控制系统的结构。 五、建立系统各环节的模型。 六、确定待调参数。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精馏塔的均匀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1 精馏塔控制系统介绍 (1) 1.1精馏塔原理 (1) 1.2控制要求及干扰因素 (1) 2 设计任务及要求 (2) 3 均匀控制系统 (2) 3.1均匀控制概念 (2) 3.2均匀控制系统特点 (4) 4设计方案选择 (5) 4.1方案一简单均匀控制 (5) 4.2方案二串级均匀控制 (5) 5 系统各器件选型 (7) 5.1检测转换元件的选择、性能参数 (7) 5.2调节阀气开气关式选择 (9) 6.系统仿真与分析 (11) 7.小结与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精馏塔的均匀控制系统设计 1 精馏塔控制系统介绍 1.1 精馏塔原理 精馏塔是进行精馏的一种塔式汽液接触装置,又称为蒸馏塔。有板式塔与填料塔两种主要类型。根据操作方式又可分为连续精馏塔与间歇精馏塔。 蒸汽由塔底进入,与下降液进行逆流接触,两相接触中,下降液中的易挥发(低沸点)组分不断地向蒸汽中转移,蒸汽中的难挥发(高沸点)组分不断地向下降液中转移,蒸汽愈接近塔顶,其易挥发组分浓度愈高,而下降液愈接近塔底,其难挥发组分则愈富集,达到组分分离的目的。由塔顶上升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的液体的一部分作为回流液返回塔顶进入精馏塔中,其余的部分则作为馏出液取出。塔底流出的液体,其中的一部分送入再沸器,热蒸发后,蒸汽返回塔中,另一部分液体则作为釜残液取出。 蒸馏的基本原理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其中各组份挥发度不同(相对挥发度)的特性,实现分离目的的单元操作。蒸馏按照其操作方法可分为:简单蒸馏、闪蒸、精馏和特殊精馏等。 1.2 控制要求及干扰因素 为了保证精馏生产工序安全、高效持续进行,改造生产工艺提出如下控制要求: (1) 保证产品质量。以塔顶产品的纯度作为质量参数进行控制,构建质量控制系统。 (2) 保证平稳生产。首先要使精馏塔的进料参数保持稳定;其次为了维持塔的物料平衡,要控制塔顶和塔底产品采出量,使其和等于进料量;再次塔内的储液量

简单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 §5.1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简单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受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机构(控制阀)所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一、被控变量的选择 被控变量选择方法 方法一:选择能直接反映生产过程中产品产量和质量又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直接参数法。 方法二:选择那些能间接反映产品产量和质量又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对应关系、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间接参数法。 选择被控变量的原则 1. 选择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为被控变量。 2. 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时,可选择一个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并满足如下条件的间接参数为被控变量。 ⑴满足工艺的合理性 ⑵具有尽可能大的灵敏度且线形好 ⑶测量变送装置的滞后小。 二、操纵变量的选择 选择操纵变量,就是从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参数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变量影响显著而且可控性良好的输入参数,作为操纵变量,而其余未被选中的所有输入量则视为系统的干扰。 1. 对象静态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KO应适当大些。 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 f越小越好。Kf小表示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小,系统可控性好。 小结:选择操纵变量构成控制系统时,从静态角度考虑,在工艺合理性的前提下,扰动通道的放大倍数Kf越小越好,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希望适当大些,以使控制通道灵敏些。 2. 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对象的动态特性一般可由时间常数T和纯滞后τ来描述。 设扰动通道时间常数为Tf,纯滞后为τf;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为To,纯滞后为τo。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⑴对扰动通道特性的影响 Tf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分离乙醇水精馏塔设计(含经典实用工艺流程图和塔设备图)

分离乙醇-水的精馏塔设计 设计人员: 所在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成绩: 指导老师:日期: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乙醇---水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进精馏塔的料液含乙醇35%(质量分数,下同),其余为水; (2)产品的乙醇含量不得低于90%; (3)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为99%; (4)生产能力为50000吨/年90%的乙醇产品; (5)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6)操作条件 a)塔顶压强 4kPa (表压) b)进料热状态自选 c)回流比自选 d)加热蒸汽压力低压蒸汽(或自选) e)单板压降 kPa。 三、设备形式:筛板塔或浮阀塔 四、设计内容: 1、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2)塔板数的确定; 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4)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5)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6)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7)塔板负荷性能图; 8)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 9)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2、设计图纸要求; 1)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2 号图纸); 2)绘制精馏塔设计条件图(A2 号图纸); 五、设计基础数据: 1.常压下乙醇---水体系的t-x-y 数据; 2.乙醇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物性参数。 一、设计题目:乙醇---水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进精馏塔的料液含乙醇35%(质量分 数,下同),其余为水;产品的乙醇含量不得低于90%;塔 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为99%,生产能力为50000吨/年90% 的乙醇产品;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塔顶 压强 4kPa (表压)进料热状态自选回流比自选加热蒸汽 压力低压蒸汽(或自选)单板压降≤0.7kPa。 三、设备形式:筛板塔 四、设计内容: 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原料乙醇的组成 xF==0.1740

精馏塔控制系统

第6章精馏塔控制系统 6.1 概述 精馏是化工、石油化工、炼油生产过程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传质传热过程。精馏的目的是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具有不同挥发度,将各组分分离并达到规定的纯度要求。精馏过程的实质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即同一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汽分压不同,使液相中轻组分转移到气相,气相中的重组分转移到液相,实现组分的分离。 轻组分的转移提供能量;冷凝器将塔顶来的上升蒸汽冷凝为液相,并提供精馏所需的回流。 精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传质传热过程。表现为:过程变量多,被控变量多,可操纵的变量也多;过程动态和机理复杂。因此,熟悉工艺过程和内在特性,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 6.1.1 精馏塔的控制要求 精馏塔的控制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使塔的回收率最高、能耗最低,即使总收益最大,成本最小。 精馏过程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精馏塔的控 制要求可从质量指标、产品产量、能量消耗和约束条件四方面 考虑。 1.质量指标 精馏塔的质量指标是指塔顶或塔底产品的纯度。通常,满 足一端的产品质量,即塔顶或塔底产品之一达到规定纯度,而 另一端产品的纯度维持在规定范围内。所谓产品的纯度,就二 元精馏来说,其质量指标是指塔顶产品中轻组分含量和塔底产 品中重组分含量。对于多元精馏而言,则以关键组分的含量来 表示。关键组分是指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组分,塔顶产品的 关键组分是易挥发的,称为轻关键组分;塔底产品的关键组分 是不易挥发的,称为重关键组分。产品组分含量并非越纯越好, 原因是,纯度越高,对控制系统的偏离度要求就越高,操作成 本的提高和产品的价格并不成比例增加,因此纯度要求应与使图6.1-1 精馏塔示意图 用要求适应。 2.物料平衡控制 进出物料平衡,即塔顶、塔底采出量应和进料量相平衡,维持塔的正常平稳操作,以及上下工序的协调工作。物料平衡的控制是以冷凝罐(回流罐)与塔釜液位一定(介于规定的上、下限之间)为目标的。 3.能量平衡和经济平衡性指标 要保证精馏塔产品质量、产品产量的同时,考虑降低能量的消耗,使能量平衡,实现较好的经济性。 4.约束条件 精馏过程是复杂传质传热过程。为了满足稳定和安全操作的要求,对精馏塔操作参数有一定的约束条件。 气相速度限:精馏塔上升蒸汽速度的最大限。当上升速度过高时,造成雾沫带,塔板上的液体不能向下流,下层塔板的气相组分倒流到上层塔板,出现液泛现象。 最小气相速度限:指精馏塔上升蒸汽速度的最小限值。当上升蒸汽速度过低时,上升蒸汽不能托起上层的液相,造成漏夜,使板效率下降,精馏操作不能正常进行。

基于MATLAB的智能控制系统的介绍与设计实例最新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武汉科技大学 智能控制系统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学号: 姓名:李倩

基于MATLAB的智能控制系统的介绍与设计实例 摘要 现代控制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系统越来越复杂,用传统的控制理论方法己不能满控制的要求。智能控制是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MATLAB是现今流行的一种高性能数值计算和图形显示的科学和工程计算软件。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控制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在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列举倒立摆控制的具体实例,结合matlab对智能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一章引言 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条件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如机器、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某些物理量能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变化。它是介于许多学科之间的综合应用学科,物理学、数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等是该学科的重要基础。自动控制系统的实例最早出现于美国,用于工厂的生产过程控制。美国数学家维纳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了“控制论”。伴随着计算机出现,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和使用获得了很快的发展。在控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待求解的控制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控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必须分析和设计相应越来越复杂的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ICS)是复杂性急剧增加了的控制系统。它是由控制问题的复杂性急剧增加而带来的结果,其采用了当今其他学科的一些先进研究成果,其根本目的在于求解复杂的控制问题。近年来,ICS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它体现了众多学科前沿研究的高度交叉和综合。 作为一个复杂的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其建立投入使用前,必要首先进行仿真实验和分析。计算机仿真(Compeer Simulation)又称计算机模拟(Computer Analogy)或计算机实验。所谓计算机仿真就是建立系统模型的仿真模型进而在计算机上对该仿真模型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 辽宁工业大学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 ¥ 题目:精馏塔塔内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 院(系): 》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 精馏塔塔内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课 程 设 计 ( 论 文 ) 任 务 设计任务 设计精馏塔塔内压力控制系统设计,精馏塔塔内压力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实验数据如下: 设计要求 1、根据实验数据辨识对象的数学模型,设计一个无差控制系统,确定控制方案并绘制原理结构图、方框图; 2、 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给出具体型号和参数; 3、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4、若设计由数字控制系统实现应给出系统硬件电气连接图及程序流程图; 5、按规定的书写格式,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应在4000 字以上。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5大气压,控制压力:1±大气压 ,超调量小于等于25%; 工作计划 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理解掌握系统的控制要求。(2天 ) 2、确定系统的控制方案,绘制原理结构图、方框图。(1天 ) 3、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给出具体型号和参数。(2天 ) 4、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 1天),调节阀的气开 气关形式以及流量特性选择。( 1天) 5、上机实现系统的模拟运行或仿真、答辩。(2天 ) 6、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1天 )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总成绩: 年 月 日

精馏塔设计过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苯-甲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1设计条件 原料含量(质量分数)处理能力(T/Y)馏出液中含量(质 量分数) 釜液中含量(质量 分数) 塔类型 0.36 65000 0.91 0.03 筛板 每年实际生产天数:330(一年中有一个月检修) 精馏塔塔顶压强:4Kpa 冷却水温度:30℃ 饱和水蒸汽压力:2.52 / k cm gf 2 设计任务 完成精馏塔工艺要求,精馏设备设计,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用,绘制大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塔板结构简图,编制设计说明书 3 设计图要求 1、用1号图纸绘制装置图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四个局部放大图。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 2、用2号图纸绘制设备流程图一张。 3、用坐标值绘制溶液的y-x图一张,并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

目录 1绪论 (4) 1.1 设计方案 (4) 1.2选塔依据 (5) 2 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5) 2.1 全塔工艺设计计算 (6) 2.1.1 进料组成的确定及物料衡算 (6) 2.1.2 平均相对挥发度的计算 (7) 2.1.3 最小回流比和适宜回流比的选定 (8) 2.1.4 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8) 2.1.5 逐板法确定塔板数 (9) 2.1.6全塔效率 (10) 2.1.7 实际塔板数和实际加料位置 (11) 2.2 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 (11) 2.2.1 操作压强P (11) 2.2.2 操作温度T (12) 2.2.3 塔内各段气、液两相组分的平均分子量 (12) 2.2.4精馏段和提馏段各组分的密度 (13) 2.2.5 液体比热容 (14) 2.2.6 液体表面张力 (14) 2.2.7液体热导率................................................................. .. (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