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检验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及讨论
- 格式:pdf
- 大小:239.04 KB
- 文档页数:2
医学检验中的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在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它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然而,要保证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需要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1. 设备和试剂质量控制在血液细胞检验中,设备和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高质量、可靠的设备和试剂是非常重要的。
还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检验设备,确保其功能正常,减少误差的发生。
2.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内部通过设置质控样本和运行质控程序来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的一种手段。
对于血液细胞检验,实验室可以通过每天测定质控样本,来评估分析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当质控结果超出预定范围时,应及时进行质控样本的再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 外部质量评价实验室需要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价项目,以评估实验室的检验水平和结果准确性。
通过参加外部质量评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实验室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还可以及时纠正误差,提高实验室的分析水平。
4. 人员素质控制实验室中的实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实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检验技术和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 结果报告和质控数据的整理实验室应该对每次检验结果和质控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建立专门的质控档案。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实验室的分析水平和结果准确性。
个人观点和总结:在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设备和试剂质量控制、内外部质量评价、人员素质控制和数据整理等措施,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名医学检验员,我深知质量控制对于检验结果的重要性,我会继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对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一些探讨,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直接反映出人体内脏器的状况和疾病情况,因此对其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样本的采集、处理、分析、记录及结果的解释等方面分析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样本的采集样本的采集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确保采集到的样本符合检验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样本采集时间应与检验项目对应,特别是对于需要晨起空腹采集的项目,应遵守规定的时间段内采集样本。
2. 采集前应告知患者有关采血的注意事项,如不要运动剧烈、避免饱食、避免过度疲劳等。
3. 采血时应确保采血器具的消毒和清洁,并注意采血量、采血位置和采血的速度。
采血时应避免静脉血的污染,避免氧化和凝固的影响。
4. 采血后应及时加入适当的抗凝剂,如乙二酰化钠、肝素等,并充分混匀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以保证样本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样本处理样本处理主要涉及脱红细胞处理和细胞计数过程。
为确保执行标准化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标本室要求打扫干净,保证空气清洁,有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光。
2. 需要使用自动计数仪器的,首先应开机预热,检查仪器和计数管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质量控制。
3. 进行细胞计数时,应注意样本的完整性和稀释倍数的准确控制,避免偏差造成结果的失真。
4. 同时还应定期对细胞计数仪器进行标准化、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5. 细胞计数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检查仪器是否出现故障,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结果失真。
三、结果记录和解释结果的记录和解释也是质量控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1. 记录结果时应标明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按照标准化的格式进行记录,保证清晰、准确而完整。
2. 结果的解释应符合医学和实验室学知识,并结合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加以综合分析和判断。
3. 在解释结果时要注意结果的正常范围、特异性和敏感性,避免过度解读或误诊。
4. 需要联系病人作出临床诊断的结果应致电告诉医生,确保病人迅速得到正确的治疗。
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控制方法【摘要】血液细胞检验即检验血液中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通过检验血液细胞为临床诊断血液等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正因如此,凸显血液细胞检验精准性重要性。
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完善血液细胞检验资料控制方式,保障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提升医学检验工作效率。
【关键词】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医学检验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参考依据,更能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检验重要组成,如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均为血液细胞检验内容,在检测的基础上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可准确判断疾病。
【1】所以,采取科学合理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可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因素对结果造成影响,提升临床检验水平。
1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1.1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体系穿插于检验前、检验中以及检验后三个阶段,首先在检验前,医院需明确各个岗位检验人员工作内容与肩负的责任,有效落实检验工作。
完善人员奖惩制度,如果因检验人员操作等因素造成血液检验结果误差则需及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给予处罚,对于长期检验工作治疗达标工作人员可给予奖励,督促工作人员自觉规范操作,提升检验质量。
同时在检验之前需合理控制血液细胞信息以及标本采集工作,明确仪器、设备等在血液检验中存在问题;其次,在检验中;检测血液细胞时要合理把控质量检测,相关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需了解检测试剂、药品是否在标准范围内,血液分析仪等血液检验常用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要控制室内检测温湿度并将其调整至正常范围。
第三,完成血液检验工作后需第一时间统计分析获得数据,根据检验结果做出病理判断。
【2】但检验结束并非完成所有检验工作,检验人员需根据患者既往病史综合分析患者身体状态,在明确细胞直方图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基础上判断病情,若情况允许,可运用上显微镜进一步检验分析结果,从整体层面把控患者疾病。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
【摘要】血细胞检验也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基本
内容之一。
本文就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
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质量控制 1前言
血细胞检验也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是指对血液中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相关数据进
行的计数检测分析。
血细胞检验不仅能够有效诊断出各种血液病,而且还能够为其它多种
系统疾病的鉴别和诊断提供出许多有用的信息。
血细胞检验的最早的方法是通过显微镜来
进行人工镜检,随着高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基础医学的快速发展, 镜检这种方法已经被血液
分析仪,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分析仪所取代,已经成为了血细胞检验的重要手段。
本文就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2分析前质量管理
第一,操作人员上岗培训: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对仪器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注意
事项、细胞直方图分析、异常报警含义、引起实验误差因素及仪器维护有充分了解。
第二,仪器的安装和校正:仪器安放于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的位置,实验台稳固,
工作环境清洁,注意通风、防潮、防止日光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分析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是非常重要的检验方法之一。
我们常用血液细胞检验来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还可以通过检验结果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因此,对于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血液细胞检验常用的仪器有自动化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
无论是哪种检验方法,都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校准。
在日常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自动化细胞分析仪,包括清洗和校准,以确保其能够稳定的工作并产生准确的结果。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检验时,也需要定期检查和校准镜头以确保其能够产生准确的显微成像。
其次,针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也包括对样本的采集、储存和运输进行严格的监管。
在采集样本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
在储存和运输样本时,应该遵循规定的温度、时间和湿度条件,以避免样本受到污染或者失去质量。
此外,质量控制还包括对检验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监测。
对于自动化细胞分析仪或者显微镜,需要监测各项技术指标,包括抗凝剂、稀释剂和溶血剂等的浓度,以及细胞计数、分类和形态学分析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来完成。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每日的日常检查过程中,通过监测标准品或控制样本来确保仪器和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外部质量控制则是通过参与国家或地区的外部评估机构进行检查来验证已经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真正有效。
最后,针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还包括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种体系需要包括对样本接收、分类、检验、数据录入和报告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
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还需要制定适当的制度和流程,包括标本采集和质控文件管理流程、资质管理流程、设备维护和保养流程、检测标准制定和筛选流程等。
总之,血液细胞检验在医学检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不可或缺的。
质量控制需要包括对仪器、样本、各项技术指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监管,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检验项目,通过对患者的血液细胞进行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样本采集、试剂选择、仪器质控和人员操作等方面,分析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样本采集1. 采样管的选择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时,应选择专用的抗凝管进行血液样本采集。
不同类型的抗凝管对于血液细胞的保存和稳定性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具体检验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抗凝管。
2. 采样技术在进行血液样本采集时,应注意避免过度抽血和血细胞破坏。
过度抽血会导致血液过稀,影响血液细胞的计数结果;而血细胞破坏则会影响血液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结果。
护士在采集血液样本时应掌握良好的采样技术,避免出现这些情况。
3. 样本保存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避免血液细胞的变形和破坏。
在送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本的振荡和突然的温度变化,以确保血液细胞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试剂选择1. 标准品和质控品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时,应选择具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标准品和质控品。
标准品用于校准仪器和验证试剂的准确性,而质控品则用于监测试剂和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试剂保存在使用试剂时,应注意遵循试剂的储存和保存要求,避免试剂的变质和失效。
特别是对于一些易氧化和易变质的试剂,如双氧水和染液等,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保存和使用。
三、仪器质控1. 日常内部质控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时,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日常内部质控制度,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质控。
这包括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并通过运行质控品进行试剂和仪器的稳定性检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定期外部质控除了日常内部质控外,实验室还应参加定期的外部质控评价。
通过外部质控评价,实验室可以了解自己的检验水平和技术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和水平。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
方法 2012年我院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实施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管理工作;2013年,我院在以往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国内外先进质量控制理念,总结工作不足并提出改进及完善措施。
记录两组血液检验不合格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 2013组误差率仅为0.12%,合格率则高达99.88%,显著优于2012组误差率1.04%、合格率98.96%,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血液细胞检验过程进行正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临床误诊、漏诊几率,使患者及时确诊病情并得到有效治疗,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关键词: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质量控制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其主要对象为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PLT)等,可为临床医生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前来就诊并实施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为提高血液细胞检验准确性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2~2013年我院共完成51891人次血样检测,男性16468人次、女性15423人次,年龄1d~92岁,平均年龄(41.23±5.45)岁。
按照时间不同将其分为2012组(24635份)与2013组(27256份),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研究方法按要求抽取待检测人群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指定同一名具有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医师采用希森美康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自带配套试剂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相关规定完成血液细胞检验工作。
2012年我院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实施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管理工作;2013年,我院在以往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国内外先进质量控制理念,总结工作不足并提出改进及完善措施。
血液细胞检验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及讨论【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细胞检验时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等。
方法:随机选取100名健康的志愿者进行抽血检验,通过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
结果:血液细胞检验前患者的状态、检验时检验人员的操作和仪器的清洁度、检验后血液样本的储存和分析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结论: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守则,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给医师诊断带来误诊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关键词】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446.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098-01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业的发展也引人注目。
检验科作为医院科室的重点科室,其检验仪器的精密性及检验人员的素质管理都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毫无疑问,血液细胞检验是最常规的检验手段,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是医师诊断的常判标准之一,所以对于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要求不言而喻。
此次就血液细胞检验时的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做出研究与讨论,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血细胞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BR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GH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传统的血液检验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显微镜对血细胞进行检验,现代的检验方法主要是采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液细胞进行检验,检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取自动化仪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因素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值得关注。
该研究中分析了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和相关质量控制。
1.2研究对象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100名志愿者其中有男50名,女50名,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岁,经CT、B超等常规检查均身体健康,对检查结果无影响。
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分析血细胞检验是指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根本内容之一.下面是的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分析的,欢送大家阅读参考。
讨论剖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影响要素,并讨论研讨质量控制的方法。
方法:选取往年2月到6月这段工夫自愿承受实验的意愿者50名作爲本次研讨剖析的对象,这些意愿者的血型要均相反,在这个前提下,将能够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要素作爲实验的关键点。
然后使用比照剖析的方法,在血液细胞停止临床检验的进程中,对血液标本采集、凝集、存储检测等相关要素对血液检测质量的影响停止剖析比照。
后果:经过对数据的比照剖析发现,关于不同浓缩比的血液标原本说,其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的含量是不同的,数据比照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血液采集放置的工夫的长短和标本处置的方法以及相关仪器的运用等等都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发生影响。
结论:在医学临床的血液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不只仅是血液标本浓缩的缘由,还有人爲操作的要素存在,所以爲了保证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应该对血液细胞检验的各个关节严厉把关,病归结和总结无效地检验方法,防止检验过失的呈现。
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血液细胞反省是经过一些仪器的检测对血液细胞中一些成分、以及成分含量停止剖析的技术,最常用的是学惯例反省,它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的计数,共有10个工程,也称作血惯例反省[1]。
在临床医学上,血液细胞的反省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于确诊疾病、质量疾病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而,血液细胞检测的质量精确与否至关重要,爲了获得精确的、牢靠的血惯例检测后果,防止在临床诊断医治进程中呈现误诊、错诊以及漏诊,相关的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要充分、片面的思索血惯例检测中能够存在的成绩和各种影响要素,以便及时处理和严厉控制。
关于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摘要】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诊断、鉴别血液病提供依据,对临床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践操作中,必须对检验中的注意事项予以重视,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规范血液采集、储存、稀释等过程,达到提高血液细胞检验效率的目的。
本文笔者将采用综述的形式,在简述血液细胞检验的基础上,分析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质量控制。
【关键词】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质量控制1血液细胞检验血液细胞检验,亦称血常规检验,主要用于检测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aemoglobin;Hb;HGB)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1]。
其中,红细胞,又称红血球,在血液中所占比例较大,具有免疫功能。
男性正常指标为(4.0-5.5)/L,女性正常指标为(3.5-5.0) /L。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不仅具有吞噬作用,而且具有特异免疫功能,正常参考值为(3.5-9.5) /L[2]。
血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高等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主要作用在于运载氧,使得血液呈现出红色。
对于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青少年为110~160g/L[3]。
血小板,正常参考值为(100-300) /L,若血小板计数大于400 /L,称之为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若低于100 /L,称之为血小板减少[4]。
血液检验传统方法,借助人工显微镜,实施检验操作,血液检验现代方法,则利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细胞,基本可达到智能化、自动化要求。
在此过程中,不管是自动血液分析仪,或者是传统镜检,均需全面分析影响实验室检验的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控制,从而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与可靠度。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体内是否存在各种疾病和异常情况。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下面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分析。
对于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控制物质,一般采用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的人为控制血液,如全血细胞透明液(WBC-LH)和血小板透明液(PLT-LH)。
这些控制物质中的血细胞数量和分类与实际患者血液情况相似,可以用来模拟真实检验样本,帮助评估检验方法和仪器的准确性。
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对于血液细胞检验,一般包括血细胞计数、细胞分类和血细胞形态观察。
在进行血细胞计数时,需要仔细校准仪器,避免出现系统误差。
在细胞分类和形态观察时,需要准确判断不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以免错判或漏检。
需要进行质控标本的频繁检验。
一般来说,每台仪器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质控标本检验,以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还需要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
内部质量控制一般包括每日质控、每批质控和每月质控,通过检验质控样本,评估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
外部质量评估一般由专业机构进行,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比对,评估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准确性。
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
质量控制文件包括质控程序、检验方法、质控标本来源等信息,用于指导实验操作。
质量控制记录包括每次质控实验的结果和评估,以及仪器的校准和维护记录,用于追溯和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及时分析和处理质控结果。
对于质控样本的异常结果,需要及时定位问题所在,排除仪器故障和操作错误等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和准确性。
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保障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控制物质、规范操作流程、建立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以及及时分析和处理质控结果,可以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摘要:临床医学的发展使人类在生命延续领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对身体健康也有了新的认识,一些单位和个人都会定期安排体检。
血液细胞检查是体检项目里最基本的一项检查(也就是血常规),它可以帮助人判断身体状况,是否有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已经发生的病变,从这方面来辨别身体健康的基本情况,也为之后的进一步检查作方向引导。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引言在临床检验项目中,血液细胞检验的应用范围较广,这项检查不但便于操作,而且费用低,所以被受大多数人所接受。
我们平常所见的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血液细胞检验来确定,它在血液系统疾病方面的诊断应用最为常见。
在现实检验流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那么就需要对血液细胞检验水平质量严格控制,减少患者临床诊断受检验结果影响的概率。
1.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从医学检验技术可以简单地被当成是医院的“实验室”[1]。
通常血液细胞检验标本需要具备专业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进行采集,在采集过程中,需要遵守血液采集的相关标准,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以保障。
但是在日常标本采集时,溶血和凝血的情况便会发生。
除此之外,假如对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能正确把握,就会出现血管内液与组织液交换对流的现象。
再次,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也要按照相关要求采集,严格控制其比例。
2.为什么要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人体正常活动中,血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内各项器官的正常运作受血液的保护。
人体如果发生了一些病理变化,可以通过血液表现出来,而医生在判断病人疾病类别时候,也可以通过血液的检验,因此,血常规检测被当成诊断病情的基本的方法。
一般当你发现身体有所不适的时候,血液早已有所变化,当疾病处于发病初期,我们应该及早进行治疗,这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针对某些比较严重的疾病,加入能在发病初期对它进行治疗控制,疾病彻底治愈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病情也会因为早发现而的到控制,从而一些重大疾病的死亡率将会大大降低,病人也能少受一些病痛折磨,这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早发现,早治疗。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概述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它可以检测人体内血液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以评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血液细胞检验的结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因此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旨在帮助临床医学检验人员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患者的健康。
质量控制方法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样品分析过程中,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的质量控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2.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和样品处理方法,遵循标准操作规程。
3.对每个样品进行质量评估,包括细胞形态、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等指标。
4.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和设备符合质量控制要求,如温度、湿度和光线等。
5.对样品分析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外部质量评估外部质量评估是指第三方机构对实验室样品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检验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是否准确。
外部质量评估通常由质量控制中心或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
外部质量评估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需要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获取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标准样本和评估结果,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实验室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实验室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技能和知识水平。
质量控制指标在血液细胞检验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形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
2.细胞计数: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的计数值和变异系数。
3.细胞分类:包括白细胞的分类和计数,以及分类和计数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质量控制指标的设置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强,具体指标如下:1.细胞形态:应检查大约10%的样品,检查细胞的形态是否符合正常生理变化,记录异常情况,及时对异常情况做出调整和纠正。
2.细胞计数:应在多个样品中进行计数,记录每个样品的计数值和变异系数,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医诊通全科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摘要】血液细胞检验即血常规检查,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血液细胞检验通过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分析,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围绕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字】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注意事项■唐敬李鹏(南充市中医医院)1.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保证细胞形态的完整性血液细胞检验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标本制备问题。
在制备的过程中要保证细胞形态的完整性,避免出现细胞形态受损的情况。
若细胞形态不完整,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血液细胞标本的采集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有静脉采集、动脉采集以及末梢毛细血管采集。
血液细胞检验一般选择静脉采集。
真空采血法作为静脉采血的方法之一,可以减少溶血,有效保证标本的完整性,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更准确地反映受检者的病变情况。
(3)血液细胞标本抗凝采血后标本要反复颠倒3次~4次,动作轻柔,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避免出现微凝血块,在检测过程中造成仪器管路的堵塞。
血液细胞检验选择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
通常情况下,抗凝剂的最佳浓度应控制在1.5毫克/毫升左右。
抗凝剂比例不足或过高,均会影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正常形态,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延误病情诊断及疾病的治疗。
(4)血液细胞标本的稀释白细胞计数检测的难度较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血液进行稀释。
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的稀释比例建议控制在1∶250,血小板以及红细胞的稀释比例则应为1∶20000。
若稀释倍数过高,就会降低血细胞的数量;相反则容易出现重合缺损的情况。
血液分析仪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已经有效地解决了因稀释不当造成检验结果偏移的难题。
2.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1)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首先,明确各岗位检验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检验工作可以有效落实;其次,构建科学完善的奖惩制度,若因检验人员自身原因而出现的误差,应追究检验人员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罚。
浅谈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山东省安丘市妇幼保健院 262100血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指的是对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检验报告。
因为其检测结果为各类血液相关疾病的诊断依据,因此,血液细胞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加强检测质量控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同种血型患者46例。
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33±6.47)岁。
1.2方法在实现开始前,首先进行抗凝剂的配制,方法选用静脉采血。
将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不同的稀释比例,23例患者的血液稀释比例为1:10000,另23例患者则为1:50000,将稀释比例相同的静脉血液混合摇匀后,平均分为46份,最后进行上机检验。
其次为样本储存质量的控制,方法同样应用静脉采血,在获取血常规标本后,将46份血液均匀的混合,并将其平均分为46等份。
所有血液标本放在室温22℃的房中保存,30min后进行15个标本的检测,3h后再检测15个标本,最后的16个标本在6h后检测,详细记录所有的检测结果。
2 结果2.1不同比例配比抗凝剂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应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形成的影响,发现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有所改变。
2.2放置室温相同但时间不同的标本检验结果分析放置室温相同,而时间不同的血液标本的准确性,可发现不同的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细胞形态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放置时间越长,血液细胞的形态变化也更加明显,从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形成影响,甚至失去准确性,尤其是促使红细胞的分布发生重大的变化。
3 讨论在血液细胞的检验过程中,需要注重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检验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检验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血液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以及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
血液细胞检验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及讨论
发表时间:
2016-05-11T15:57:20.12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4期 作者: 王永良
[导读] 检验后血液样本的储存和分析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守则,这样才能保证检
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给医师诊断带来误诊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王永良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150010
【摘
要】目的:探究血液细胞检验时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等。方法:随机选取100名健康的志愿者进行抽血检验,
通过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血液细胞检验前患者的状态、检验时检验人员的操
作和仪器的清洁度、检验后血液样本的储存和分析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守则,这
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给医师诊断带来误诊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关键词】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46.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098-0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业的发展也引人注目。检验科作为医院科室的重点科室,其检验仪器的精密性及检
验人员的素质管理都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毫无疑问,血液细胞检验是最常规的检验手段,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是医师诊断的常判标准之一,
所以对于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要求不言而喻。此次就血液细胞检验时的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做出研究与讨论,取得了一定的结
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血细胞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BR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GH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也称
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
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传统的血液检验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显微镜对血细胞进行检验,现代的检验方法主要是采用自动血液
分析仪对血液细胞进行检验,检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取自动化仪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依旧存在
诸多因素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值得关注。该研究中分析了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和相关质量控制。
1.2
研究对象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100名志愿者其中有男50名,女50名,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岁,经CT、B超等常规检查均身体健康,对检查结
果无影响。注:此次研究内容及过程均经过志愿者的同意。
1.3
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对100名志愿者进行静脉采血,在采血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血液稀释及血液破坏;对100名志愿者的血液样本
进行抗凝剂抗凝处理,此次研究选取的抗凝剂为
EDTA盐,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检验时要稀释血液,稀释的程度过高或过
低都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把每位志愿者经抗凝剂处理后的血液样本分为三组,每组两份,每组中的两份分别静置于温度
22℃和2℃-8℃
的环境下,于
30min、3h、6h后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
2
结果
2.1
不同配比抗凝剂检验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抗凝剂不准确配比和正确配比的两种情况下的检验结果有区别,配比过高或过低对于不同的血液细胞结果的影响不
同。
2.2
不同血液样本储存的检验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置于22℃的血液样本检验结果在30min时最佳,置于2℃-8℃的血液样本检验结果均与准确结果又一定区别但区别不
大。
2.3
不同检验时间的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血液细胞形态改变程度随血液标本静置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高,检验时间越延后,检验结果影响越大。
3
讨论
3.1
血液细胞检验的注意事项
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是血液的采集,在进行血液细胞标本采集时多采用末梢毛细血管以及静脉
血。静脉血可以对人体的病变情况和具体程度进行充分反映,是目前公认的相对可靠的一种血液标本。相对于临床检验过程中常见的手指
血而言,静脉血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且在白细胞、血小板两项指标的计数水平进行检测过程中准确率更高。因此在标本采集的过
程中,应尽量选用静脉血,并且不允许对留置针附近或输液静脉同侧血进行采集;血液采集后,在进行标本制备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血液
标本的各种细胞的形态保持完整,细胞的形态一旦遭到破坏,相关的测量治疗会出现差错,影响检验结果。在对血液样本进行抗凝处理
时,常见的抗凝剂有
EDTA(EDTA- Na2,EDTA- K2,EDTA-K3)。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准确配比的抗凝剂有利于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当抗凝剂的量不足时,血浆中会出现微凝血块,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具有微凝血块的标本进行检验时,微凝血块很可能会导致仪器阻塞,
同时也会影响到实验指标的真确性。当血液得比例过低,而抗凝剂的剂量过多,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其改变的程度与抗凝剂的使用
时间及浓度有关,白细胞形态改变的程度越高对检验指标的准确性的影响越严重。抗凝剂的最佳浓度应控制在
1.5mg/ml;最后是血液的存
储及检验,有研究表明,用
DEAT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内或30分钟后,8小时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
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
2℃一8℃的条件下存入至24小时。
3.2
质量控制讨论分析
为了更好地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现代化的医疗机构应以先进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机
制,明确各工作岗位的检验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合理的奖惩制度,这是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首要内容,其次,是要优化血液细胞检验
的工作流程,优化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流程,可以有效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为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然后对血液细胞
检验工作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血液的采集、血液标本的稀释、血液标本的储存及检验等。最后一点是对与器械的管理,检验
仪器需要做定期的维护,检验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4
结束语
不准确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会给医师诊断带来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而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结果的因素又有很多,从采血部位、采血
手法、标本稀释程度到标本检验时间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检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检验流程,合格准确的操作仪器进行血液细
胞检验,这不仅是一种专业技能,更是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张仲远,迟红梅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12.
[2]
龚建武.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6(4):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