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这里所说的事故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

从事施工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克服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在出现雷电、起重机超负荷时,如对它们失去控制,雷击、起重机倾翻事故可能随之发生。

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

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屡次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

不同的个体人在一定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一致。然而,不同的个体人都遵循同一程序,即行为起因(动机),激励(因素影响,目的目标)。

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

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

(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择、)记忆处理(识别比较、判断、决策),输出(行为指导)程序。

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形成决策。通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为。行为形成后,器官又通过神经把行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

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二)人失误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1.人失误具有与人能力的可比性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的维持安全生产的。

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侧重地考虑了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能力与水平,有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

2.人失误的类型在各种性质、类型的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各类操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可以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发生于管理者的人失误,表现为决策或管理失误,这种人失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人失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起因所引发的人失误、不属于同一类型。

(1)随机失误。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属于随机失误。与人的心理、生理原因有关。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也不重复出现的。操作时用力的大小,时间差,遗忘等现象,属于随机失误范围的不同表现。

(2)系统失误。由系统设计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发的人失误属于系统失误。系统失误与工作条件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发失误再出现或重复发生。在人形成习惯后,不能适应操作程序变化或偶

然情况时,系统失误会明显出现。改善工作条件,加强职业训练可以克服系统失误。

3.人失误的表现一般是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

4.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失误可以认为,人失误现象是人对外界信息刺激反应的失误,与人自身的信息处理过程与质量有关,与人的心理紧张度有关。

人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必然要出现失误,是客观的倾向。信息处理失误的表现较复杂,一般表现为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推断,粗枝大叶等。

信息处理失误倾向,都可能导致人失误。在工艺、操作、设备等进行设计时,采取一些预防失误倾向的措施,对克服失误倾向是极为有利的。

5.心理紧张与人失误的关联人大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警觉程度。意识水平的降低是发生人失误的内在原因。

工作要求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相适应时,人处在最仇的心理紧张状态,此时,人的心理紧张程度最优,大脑意识水平处于能动状态,处理信息的能力极高而失误最少。

饮酒、疲劳等生理因素,不安、焦虑等心理因素,温度、噪声等物理因素,以及技能、经验等,都能使人的心理紧张度改变,表现为

人失误数量的变化。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其心理紧张度要比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人高。

经常进行教育、训练,合理安排工作,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有效控制心理紧张的外部原因,使人保持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对消除人失误现象是十分重要的。

6.人失误的致因造成人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有人的自身因素对过负荷的不适应原因,如超体能、精神状态、熟练程度、疲劳、疾病时的超荷操作,以及环境过负荷,心理过负荷,人际立场负荷等都能使人发生操作失误。也有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时,出现要求与行为的偏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时,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障和决策错误。此外,还由于对正确的方法不清,有意采取不恰当的行为等,出现完全错误的行为。

人的能力是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等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人的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具有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随其自身的硬件、心理、软件的状态变化而改变。

人机系统中的一切因素,都能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失误产生影响,使人出现失误。

7.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个体人经常、稳定表现的能力、性格、气度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这是在人的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条件影响和具体实践活动;接受教育与影响而逐渐形成、发展的。一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人的性格是个

性心理的核心,因此,性格能决定人对某种情况的态度和行为。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往往成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非理智行为在引发为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在生产中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都是非理智行为的表现,冒险蛮干则表现的尤为突出。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省能、逆反、凑兴等心理所支配。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非理智行为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也是非常严肃、非常细致的一项工作。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技术措施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从能量与人的伤害间的联系所给以的定义。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又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素质状况和工作才能。

(一)能量意外释放与控制方法生产活动中一时也未间断过能量的利用,在利用中,人们给以能量种种约束与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进行流动与转换,正常发挥能量用以做功。一旦能量失去人的控制,便会立即超越约束与限制,自行开辟新的流动渠道,出现能量的突然释放,于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随着突然释放而变得完全可能。

突然释放的能量,如果达及人体又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酿成伤害事故。从这个观点去看,事故是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量意外释放的最终结果。

一切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生物能、辐射能等,都能引发伤害事故。能量超过人的机体组织的抵抗能力,造成人体的各种伤害。人与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干扰,造成窒息或淹溺。能量媒介或载体与人体接触,将会把能量传递给人体造成伤害。

能量的类别不同,在突然释放时,所造成的人体伤害差别很大,造成事故的类别也是完全不同的。

人与能量接触而受到刺激,能否造成伤害和伤害程度,完全取决于作用能量的大小。能量与人接触的时间长短,接触频率高低,集中程度,接触人体部位等,也会影响对人的伤害严重程度。

人丧失了对能量的有效约束与控制,是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出现能量的意外释放,反应了人对能量控制认识、意识、知识、技术的严重不足。同时,又反应了安全管理认识、方法、原则等方面的差距。

发生能量意外释放的根本原因,是对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的失控。是人而不是能量本身。

(二)屏蔽约束、限制能量意外释放,防止能量与人体接触的措施,统称为屏蔽。常采用的屏蔽形式大致有:

(1)安全能源代替不安全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缓释能量。

(5)物理屏蔽。

(6)时空隔离。

(7)信息屏蔽等。

(三)能量意外释放伤害及预防措施人意外的进入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渠道而致伤害。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采取物理屏蔽和信息屏蔽,阻止人进入流动渠道。

能量意外逸出,在开辟新流动渠道时达及人体而致伤害。发生此类事故有突然性,事故发生瞬间,人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即已受到伤害。预防的方法比较复杂,除加大流动渠道的安全性,从根本上防止能量外逸。同时在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时,采取物理屏蔽、信息屏蔽、时空屏蔽等综合措施,能够减轻伤害的机会和严重程度。

出现这类事故时,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往往决定人的伤害或生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渠道出现泄漏时,人的行为对人的伤害与生存关系,尤其明显。

能量意外释放,人进入能量新渠道而受到伤害。预防此类事故,完善能量控制系统最为重要,如自动报警、自动控制,既需要在出现能量释放时立即报警,又能进行自动疏放或封闭。同时在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时,应考虑非正常时的处理,及早采取时空与物理屏蔽措施。

(四)安全技术措施的标准安全技术是改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控制生产因素不安全状态,预防与消除危险因素对人产生的伤害的科学武器和有力的手段。安全技术包括为实现安全生产的一切技术方法与措施,以及避免损失扩大的技术手段。

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具体的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与消除事故危害。发生事故后,安全技术措施应迅速将重点转移到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损失;避免引发其他事故方面。这就是安全技术措施在安全生产中,应该发挥的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两方面的作用。

安全技术与工程技术具有统一性,是不可割裂的。强行割裂则是一种严重错误,不符合"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必须针对具体的危险因素或不安全状态,以控制危险因素的生成与发展为重点,以控制效果作为评价安全技术措施的唯一标准。其具体标准有如下几个方面: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是否能有效的防止工艺过程、操作过程中,导致产生严重后果的人失误。

2.控制人失误后果的能力出现人失误或险情,也不致发生危险。

3.防止敢障或失误的传递能力发生故障、出现失误,能够防止引起其他故障和失误,避免故障或失误的扩大与恶化。

4.故障、失误后导致事故的难易程度至少有两次相互独立的失误、:故障同时发生,才能引发事故的保证能力。

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对偶然、超常的能量释放,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或具有能量的再释放能力。

6.防止能量蓄积的能力采用限量蓄积和溢放,随时卸掉多余能量,防止能量释放造成伤害。

(五)安全技术措施的优选顺序预防是消除事故最佳的途径。针对生产过程中已知的或己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的一切消除或控制的技术性措施,统称为安全技术措施。在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时,应遵循预防性措施优先选择,根治性措施优先选择,紧急性措施优先选择的原则,依次排列。以保证采取措施与落实的速度,也就是要分出轻、重、缓、急。安全技术措施的优选顺序:

1.根除危险因素——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一一隔离、屏蔽、联锁故障——安全设计——减少故障或失误——校正行动。

根除、限制危险因素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工艺、选用理想的原材料、本质安全设备,并控制与强化长期使用中的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对人的伤害作用。

2.隔离、屏蔽以空间分离或物理屏蔽,把人与危险因素进行隔离,防止伤害事故或导致其他事故。

3.故障一安全设计发生故障、失误时;在一定时间内,系统仍能保证安全运行。系统中优先保证人的安全,依次是保护环境,保护设备和防止机械能力降低。故障一安全设计方案的选定,由系统故障后的状态决定。

4.减少故障和失误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是经常采用的减少故障和失误的措施。

5.警告生产区域内的一切人员,需要经常的意识或注意:生产因素变化、警惕危险因素的存在。采用视、听、味、触警告,以校正危险的行动。警告是提醒人们"注意"的主要方法,是校正人们危险行动的措施。

(六)生产作业环境的人机系统要求工业生产是一套人、机、环境系统。系统因素合理匹配并实现"机宜人、人适机、人机匹配",可使机、环因素更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人的操作行为就可能在轻松中准确进行,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消除事故。

生产作业环境中,温度、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不但会影响人在作业中蛙松的工作情绪,不适度的、超过人的不能接受的环境条件,还会导致人的职业性伤害。对作业环境条件的概括要求:

1.照明必须满足作业的需要强光线也叫眩光,使人眼出现疲劳与目眩。昏暗或过暗光,不但使人眼出现疲劳,还可能导致操作失误,甚至发生事故。

2.噪声、振动的强度必须低于人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噪声、振动损伤人的听觉、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脏功能,有损人的健康,降低工作效率,发生各类事故。

3.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必须降到允许标准以下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直接产生危害,长期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中,能发生人的慢性中毒、职业病。出现急性中毒时会迅速造成死亡

人的不安全行为预测

前言

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种种不安全行为会导致人身事故的发生。因此克服或纠正、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十分重要。为此,要对人进行全方位的预测。对人的预测不可以用统一的模式或统一的方法进行,要因工种、因作业环境、因人而异。

1对新新上岗的人员预测

1.1对新工人上岗前所从事过的职业

上岗前所从事的工作要进行预测摸底,如果是来自学校,对其要进行生产作业及安全生产全面教育,如果上岗之前从事其它工作,那么可以结合本岗位进行具体安全教育。

1.2自然情况

这部分的预测内容范围较宽,包括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身体条件、家庭状况、政治条件以及反映能力、智商等情况,根据预测的情况按工种岗位所需条件进行合理的人员安排。

1.3对本专业本岗位的适应情况

新工人分配到岗后,待他们有一段熟悉过程后,要对他们进行跟踪预测。预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3.1对本专业本工种爱好与否。

1.3.2思想情绪是否稳定,事业心和责任心如何。

1.3.3对本工种本岗位的设备、生产工艺,安全操作技术以及周围环境熟悉和熟练情况。

1.3.4与本岗位其他工作人员,尤其是与老工人和师傅的相互关系,感情如何。

经过以上全方位预测后,对于不同的预测结果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以控制人身事故的发生。例如,预测出甲,文化水平低下,但身体很好,可是干起活来比较粗心大意,那么这种人只能安排在一些技术比较简单的岗位上,尤其不能安排到控制复杂、生产工艺要求严格的岗位上,并且不要一人单独操作。预测出乙,对本专业本岗位不热爱,与工作班其他成员配合不利,则应采取另行安排的措施。

2对特种作业人员的预测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预测尤为重要,预测重点内容如下:

2.1家庭生活状况

包括家庭成员组成及其和睦情况,经济状况、吃住条件等,每天是否得到充分休息。

2.2文化程度、专业技术素质

凡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起码要具备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并且掌握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应该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防御各类事故的能力。

2.3事业心和责任心

特种作业岗位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部位,因此事业心和责任心必须要强。

2.4身体状况及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特种作业工人要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最佳身体状况,尤其有害于安全作业的几种疾病如视力、血压、心脏、脑力等是否都处于健康状态。在工作岗位上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如果经了解预测,发现有不合乎安全要求的因素,那么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严重者要调离工作岗位。

3对从事非正常作业及采用新工艺、上新设备和研制新技术人员的预测

这种人员的共同特点都突出一个新字,都存在着对所从事的工作不了解、不认识、或者只了解认识一部分的问题。所以对于突如其来的情况容易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对这类人员的

预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有无安全生产经验,是否了解安全生产常识,对于突发情况有无防御能力。

3.2反映速度快慢程度及每个人的智商高低。

3.3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了解程度和操纵设备的熟练程度。

3.4对周围环境是否熟悉,尤其是易燃易爆的物品和设施等。

3.5全体参与作业人员相互之间是否协调,有无利害冲突。

预测后,对人员和生产作业要进行组织分工,必要时要设专人做安全指挥,甚至要准备必要的抢救和急救措施,以防事故的发生相关资料

事故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意外事件。在事故的种种定义中,伯克霍夫(Berckhoff)的定义较著名。

伯克霍夫认为,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事故的含义包括:

1.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特殊事件,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事故。

2.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由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往往包括许多偶然因素,因而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3.事故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生活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事故中断、终止人们正常活动的进行,必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某种形式的影响。因此,事故是一种违背人们意志的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事故是一种动态事件,它开始于危险的激化,并以一系列原因事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流经系统而造成的损失,即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害、死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等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有生产事故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之分。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原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中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规定为:企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它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生产、科研活动的暂停或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形成某种程度的灾害,因此事故与灾害往往连在一起,所以事故也称为事故灾害。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事故这种意外事件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顺利进行之外,往往还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坏或环境污染等其他形式的严重后果。在这个意义上说,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事故和事故后果(Consequence)是互为因果的两件事情:由于事故的发生产生了某种事故后果。但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往往把事故和事故后果看作一件事件,这是不正确的。之所以产生这种认识,是因为事故的后果,特别是引起严重伤害或损失的事故后果,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相应地注意了带来某种严重后果的事故;相反地,当事故带来的后果非常轻微,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人们也就忽略了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浅析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事故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的事故进行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又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从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方面探讨事故发生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人的行为成因物的状态事故 安全与事故是一对矛盾,顾名思义,安全为“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员受到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事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 探求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下面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个方面来分析酿成事故的成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人失误与成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成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是人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非正常行为,是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

2.不安全行为的成因。非理智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鲁莽、草率等性格,往往成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人失误与成因 1.人失误。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在生产作业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属于人为失误。人的失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2.人失误的成因。造成人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超过人的能力的过负荷,主要是由于人自身的原因对过负荷的不适应,如超体能、精神状态、熟练程度、疲劳、疾病时的超荷操作,以及环境过负荷,心理过负荷,人际立场负荷等都能使人发生操作失误。二是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的反应,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与该刺激所要求的反应不一致或操作与要求的操作不一致,出现要求与行为的偏差,是由于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某个环节发生了问题。三是由于不知道正确的方法或有意采取不恰当的行为等,也可能是由于低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可能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而导致决策错误,这种行为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性格和态度。总之,人机系统中的一切因素,都能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失误产生影响,使人出现失误,进而导致事故。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事故

395不安全行为界定标准

老石旦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界定标准 本标准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能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等有关规定编制。按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以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为主,兼顾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充分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遵循科学、实用、易操作的特点制定。 当与上级界定标准不一致时,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界定。 其分为一般规定、采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爆破及火工管理、地测防治水六大部分,每一部分按特别严重“不安全行为”、严重“不安全行为”、比较严重“不安全行为”、一般“不安全行为”和轻微“不安全行为”五种性质界定。 第一部分一般规定 A类:特别严重“不安全行为” 1、发现险情或发生事故后,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隐瞒事故或不及时向矿调度、安检部门汇报的。 2、现场存在重大隐患,不落实整改而继续组织生产的。 3、无《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而施工。 4、破坏井下安全、“一通三防”等设备、设施,私掐信号、电缆,盗窃安全设备仪器部件的。 5、未经矿值班领导同意在井下从事电焊、气割等明火作业的。 6、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10米范围内),或在喷漆时吸烟、动用明火的。 7、工作现场出现险情,未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继续组织作业的。 8、私自进入重大危险源警戒区域或其它有明显警示标志的危险区域的。

9、违章指挥或强令职工违章冒险作业的。 10、参与盗采矿山资源情节严重的。 B类:严重“不安全行为” 11、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违反《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上级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的。 12、在停风后,不安排撤出人员的。 13、擅自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入井的。 14、重要岗位或要害场所工作期间脱岗、空岗的。 15、酒后进入工作场所作业或班中喝酒的。 16、入井不佩戴矿灯、自救器、安全帽的。 1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管理规定,埋压、圈占、封堵、损坏消防设施、器材。 18、保卫人员、夜勤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造成矿用物资被盗流失的。 C类:比较严重“不安全行为” 19、特种作业人员未在有资质单位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或者安排无证上岗作业的。 20、拒绝安全检查,对检查人员辱骂、殴打、报复的。 21、井下特殊岗位睡岗或不现场交接班的。 22、在工作场所或井下打架斗殴的。 23、地面烧焊结束后,未消除火种的现场监护人员、井下烧焊工作结束后、在现场观察不足规定时间的。 24、违反氧气瓶、乙炔瓶运送规定的。 25、供液、供气高压管接头使用单腿销、铁丝销的。 26、焊接和切割受力构件或容器内有压力而无特殊措施的。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从事施工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克服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在出现雷电、起重机超负荷时,如对它们失去控制,雷击、起重机倾翻事故可能随之发生。 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娄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 不同的个体人在一定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一致。然而,不同的个体人都遵循同一程序,即行为起因(动机) ,激励(因素影响,目的目标)。 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 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 (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择、记忆处理(识别比较、判断、决策, 输出(行为指导)程序。 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形成决策。通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为。行为形成后,器官又通过神经把行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 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二)人失误 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1.人失误具有与人能力的可比性 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的维持安全生产的。

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最新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最新版)

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最新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行为科 学,作者针对人的行为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进行分析,旨在唤起人们的安全意识,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关键词>:化工生产;人;安全;行为 化工生产存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等危险因素,稍有不慎就可发生大的事故;因此化工生产安全十分重要,各级化工生产管理人员要把事故隐患管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事故通常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所造成的,大量的统 计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重视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行为科学,人的行为受环境、精神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根据多年来工作实践,运用系统工程学的分析方法,对大量的人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诱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可以概括以下几种:

常见不安全行为和状态

石化行业常见人的不安全行为 1、进入作业区域不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 2、作业中未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劳动保护服装; 3、劳动保护服装不合体; 4、工作服发生破绽后没及时缝补、沾上油污后没及时清洗干净; 5、作业现场穿拖鞋作业; 6、指定区域、类型作业时不穿安全鞋; 7、气候炎热时赤膊作业; 8、热工作业中领口、袖口及裤脚、鞋带未扎好; 9、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 10、装配作业中不戴手套; 11、磨削作业中不戴护目镜; 12、操作旋转机械时戴手套及服装肥大; 13、打大锤时戴手套; 14、气焊气割作业中不戴护目镜; 15、焊接作业不使用保健口罩; 16、对有害光线、射线及噪音未采取防护; 17、与正在作业中的人交谈; 18、意外事态发生时,于事发地点聚集; 19、厂内骑车载人; 20、酒后进入施工现场或上岗作业; 21、随地吐痰; 22、吸游烟或未在指定处吸烟; 23、作业时间内在作业场所打闹、嬉戏; 24、铁路道口与火车抢行; 25、站在道路中间交谈; 26、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作业; 27、操作机械设备时精力不集中; 28、不按时参加安全教育或培训; 29、不对施工环境进行安全确认; 30、交接工作不明确; 31、单手上下直爬梯; 32、在没有防坠措施的高处边缘逗留; 33、不妥善放置高处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工件; 34、在吊车负重下方通行; 35、吊运物件时未避开地面施工人员; 36、不听他人劝阻进入危险区域; 37、无视危险标识进入危险区域; 38、随便进入其它作业场所; 39、随意触摸不熟悉的机械、器具及控制开关; 40、未经许可擅自拆除安全警示标识; 41、擅自拆除或增设吊板; 42、高处切割余料及施工附件时不采取防坠措施; 43、开设临时人孔、物料孔后未采取防坠措施; 44、无许可证件从事特种作业;

人的不安全行为都有哪些表现(标准版)

人的不安全行为都有哪些表现 (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16

人的不安全行为都有哪些表现(标准版) 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9、机械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件紧固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它。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它。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它。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

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2、用手消除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冒险进入涵洞;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汕罐或井中; 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 9、私自搭乘矿车; 10、在绞车道行走;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实用版

YF-ED-J924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实 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 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材料或送料过快。 (9)机器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作件固定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他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4. 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 (1)用手代替劳动工具。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5. 物体存放不当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与对策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与对策 作者:佚名来源: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发布时间:2007-5-21 16:20:26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本文在安全管理上,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着重分析了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生理、知识、思想、管理等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加强学习与培训、增强意识与提高认识、教育与惩处结合、健全制度与强化管理等防范对策。 1.引言 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为两大类,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相对而言,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整改,只要对存在的隐患能及时发现,按要求整改,一般来说容易消除,当然,对已存在的隐患整改虽已完成,新的隐患又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及时查找,及时整改,这就是通常说的日常监督与管理。 但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对来说没有整改物的不安全状态简单,是由管理、制度、人的素质等共同决定的。 2.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2.1 心理原因: 通常的有违规者任性、自以为是。自认为不会出问题,一些规定、制度可有可无,以前我都是这样做的,从来没有出过什么事故,我有我的一些“经验”,主管部门的说法及要求只是一个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甚至是欺上瞒下,对提出的问题有的是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有的则与主管人员或部门大谈客观原因、谈工作的方便性,有的也谈他们所谓的工作“经验”。骨子里根本就不存在该安全问题,意识不到事故隐患的存在。 另有一个表现方面为粗心。工作时考虑问题不细,过于简单,有的安全措施表面上落实了,但落实不到位,事故隐患虽经整改了,但整改不符合要求,或在整改过程中,老的隐患整改了,新的安全隐患又产生了。 2.2 生理原因: 常表现为年龄大、反映不敏捷、体力差等。对于原来从事的事情容易遗忘,对交待安排的一些事情遗忘,反映问题滞钝,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甚至处理同一个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容易做出不安全的举动。 2.3 知识原因: 常表现为缺少安全知识、实际经验、技术知识。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认识不到,或认识较浅、片面,容易使表面现象掩盖,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对看到的问题处理也容易出现治表而不治本,处理问题也自然简单。

木材生产行业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型及治理措施

编号:SY-AQ-0274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木材生产行业人的不安全行为 类型及治理措施 Types of unsafe behaviors of people in wood production industry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木材生产行业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型 及治理措施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近年来,木材生产行业随着伐区分布越来越偏远,生产作业条件越来越艰苦,生产环境越来越恶劣,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除作业条件限制外,作业安全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关系愈来愈密切。通过多年的林业安全生产实践,充分认识到要实现木材生产行业本质安全,强化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关键。 一、木材行业不安全行为类型 1、施工前不进行安全交底,施工者不清楚作业内容和各工序安全措施; 2、安全管理者岗前未进行安全培训,忽视或轻视岗前培训要求; 3、施工现场无警示标志,危险区域未设置警界线,无关人员擅自进入危险区域;

4、不佩戴安全保护用品,继续使用带有故障的安全防护设置; 5、特殊工种人员无证上岗(油锯、装载机、运输车辆、割草机等); 6、上下重叠作业,作业人员之间未在安全距离以上; 7、装卸作业时无关人员未在安全距离以上; 8、机动车辆人货混装、超限行驶; 9、护林管理人员骑摩托车巡山不戴安全头盔; 10、林中、林缘、木材货场、楞场等禁火区吸烟、乱丢烟蒂,临时工棚炊事用火; 11、不执行极端天气预警指令,强行施工作业; 12、酒后行车或上岗作业等。 二、导致人不安全行为原因 1、用工局限:劳务人员来自于农民工,年龄偏大,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风险存在侥幸、麻痹、从众、方便、厌倦、逆反心理。 2、教育因素:岗前安全培训走过场,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接

人的不安全行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编号:SM-ZD-52248 人的不安全行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人的不安全行为危险、有害因素辨 识分析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缺陷。 1、作业人员违章 违章作业主要表现在: (1)无规章制度可循或违反规章制度操作,错误操作、错误指挥或操作失误; (2)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3)各作业环节之间,由于中间环节多,相距较远,在缺乏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 (4)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等等; 2、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缺陷主要表现在: (1)未制定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执行力度

不够; (2)安全培训、教育、考核不够,员工安全知识缺乏; (3)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缺乏管理或管理不严格; (4)对生产设备设施存在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整改; (5)安全投入不足,对存在危险和有害的部位缺乏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 违章作业也是由于安全管理缺陷造成的。如果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就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 (6)企业未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现场监察力量薄弱,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和组织整改生产现场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9.机械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件紧固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他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2.用手清除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 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 9.私自搭乘矿车; 10.在绞车道行走; 11.未及时瞭望; 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2.未戴防护手套; 3.未穿安全鞋; 4.未戴安全帽; 5.未佩戴呼吸护具; 6.未佩戴安全带; 7.未戴工作帽; 8.其他。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 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984-20 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 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 必须重视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行为科 学, 作者针对人的行为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进行分析, 旨在唤起人们的安全意识, 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关键词>: 化工生产; 人; 安全; 行为 化工生产存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等危险因素, 稍有不慎就可发生大的事故; 因此化工生产安全十分重要, 各级化工生产管理人员要把事故隐患管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事故通常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所

造成的, 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预防事故的发生, 必须重视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根据行为科学, 人的行为受环境、精神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根据多年来工作实践, 运用系统工程学的分析方法, 对大量的人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分析, 发现诱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可以概括以下几种: 1 应知而根本不知 不懂规章制度, 不懂操作规程, 不知道自己所做所为是不安全行为, 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不自觉地造成事故。如: 1995 年8 月3日, 我公司某钳工未经批准私自动用焊具, 引起爆炸事故。 2 对规程制度不重视 对规程制度不重视, 把规章制度当作儿戏, 自认为可有可无, 岂不知规章制度都是血的教训, 是大量经验的总结和警示。如: 2005 年11月2日我公司维修工在碳化塔维修水箱时, 从2. 5 m 高的脚手架上掉下, 由于未戴安全帽, 头部摔伤, 造成脑震荡。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它。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它。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它。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消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汕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了望; 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它。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它。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别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①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②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③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④忘记关闭设备; ⑤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⑥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⑦奔跑作业; ⑧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⑨机械超速运转; ⑩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件紧固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①拆除了安全装置; ②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③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④其他。 3)使用不安全设备。 ①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②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③其他。 4)手代替工具操作。 ①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②用手清除切屑; ③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①冒险进入涵洞; ②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③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④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⑤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 ⑥冒进信号; ⑦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⑧易燃易爆场所明火; ⑨私自搭乘矿车; ⑩在绞车道行走; 11未及时撩望;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①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②未戴防护手套; ③未穿安全鞋; ④未戴安全帽; ⑤未佩戴呼吸护具; ⑥未佩戴安全带; ⑦未戴工作帽; ⑧其他。 12)不安全装束。 ①在有旋转军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 ②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③其他。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及预防讨论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及预防讨论 1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分析 但从人机工程学的观点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瞬间机器和作业环境对操作者的要求超过了操作者的负荷能力—客观上产生了不安全行为,下面就发生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机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自身的因素进行一些分析,以便从中找出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的有效对策措施。 1.1机器防护缺陷因素 设计不良的机器是带有事故隐患的机械设备。机器在设计、制造时未充分考虑安全防护装置的重要性。例如,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及操作习惯定型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安装位置不当的显示器和控制器,对于机器的危险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等设计、制造缺陷都极有可能引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聚乙烯包装线吸袋器部位未设计封闭防护围栏,在发生编制袋滑落时,就可能引发操作人员下意识的不安全行为,进而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1.2环境不良因素 不良的作业环境会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压力,会导致操作者产生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从而降低人的行为的可靠性,诱发各类人为差错。如石化企业涉及的不良生 产作业环境包括高温、振动、噪声、寒冷、不良的照明、有毒物质、粉尘、作业空间狭窄、通风不良、作业地面脏乱、潮湿、地面滑溜等等。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很明显,在高温情况下,人体的血液处于体表循环状态,而内脏与中枢神经则相对缺血,这时人的大脑反应能力

降低,注意力涣散,心境不佳,易于发生人为差错;作业场所采光照明条件不良时,作业人员不能准确迅速地接受外界信息;噪声干扰会使作业人员的注意力分散,感到心烦意乱,特别是报警信号、行车信号,在噪声干扰下不易被注意;强烈的振动会引起作业人员视觉模糊,影响手的稳定性,使操作者观察仪表时增加误读率,操作机器时控制力降低,甚至失控;狭小、拥挤的作业空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各种工具、器具杂乱无章的堆放,作业地面脏乱、有油污或积水等不良作业环境,不仅使作业人员感到紧张、压抑、烦噪不安,而且使作业人员在处理和躲避危险时失去应有的空间和安全通道,从而增加了事故的严重程度。以上都是触发不安全行为产生的环境不良因素。 1.3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 人失误的因素很多,但是可能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3.1不安全的操作动作 不安全的操作动作主要包括习惯性动作、无意动作和操作难度(高难)动作。习惯性动作是人的一种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自动化(本能性)的行为模式,在紧急状态下,人的习惯性行为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彻底冲跨经训练而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因此,当操作者的习惯性动作与工作时要求的动作相左时,在紧急情况下,极易造成事故。减少由此而引起的事故的办法是使工作时要求的动作与操作者的习惯性行为模式相协调一致。无意动作是在作业中当操作者大脑意识水平暂时性下降或动作路线不佳,动作用力不当,身体平衡失调时,都可能发生无意识动作失误,进而导致事故发生。防止发生无意识动作失误的对策是将机器的控制系统设计成具有连锁装置或利用监视器、动作警报器进行误操作监视,以阻止人为差错发展为

煤矿井下常见不安全行为

1班中喝酒,穿化纤衣服和携带烟火物品下井 产生根源:没有牢固树立起安全思想意识,认为日常习惯的东西是小问题,存在侥幸心理, 凭借自己不成熟的经验,认为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产生的危害:由于井下作业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半钟喝酒,酒精刺激大脑神经,容易造成 事故。发生瓦斯事故或者粉尘燃烧以及火灾事故时,穿化纤衣物对人身有极大的伤害。携带烟火物品入井容易引起火灾、瓦斯及粉尘爆炸。 措施:加强安全行为的教育,强化安全行为的管理,层层把关,处处严抓,规范安全行为。 入井须知第一篇,不把化纤衣物穿。 严禁酒后来入井,禁带火机和香烟。 化纤衣物有静电,遇火与肉来粘连。 酒后入境危害大,思维迟钝不安全。 火机香烟是火种,极易引起大祸端。 矿里特别有规定,一经发现惩处严。 各级领导严管理,执法部门严把关。 安全教育要到位,齐抓共管保安全。 2不爱护公物,乱涂乱画牌板,破坏路标和安全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产 生的根源:部分员工思想道德品质不好,员工思想教育不到位。 产生的危害:不能准确检查瓦斯,影响井下达标和文明生产,有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离开事 故现场。 措施:加强针对性安全教育,养成爱护设施的良好习惯。 这种人,太可气,道德品质有问题。 各种牌匾都重要,记录规程和数据。 人人爱喜来呵护,随意破坏和道理? 安全设施为大家,这也包括你自己。 肆意践踏搞破坏,天理难容法不依。 法律早就有规定,刑事制裁不饶你。 做人做事有准则,起码良心的过去。 劝你受贿犯罪手,悬崖勒马来得及。 3休息时坐在安全帽上,用矿灯往行人脸上照 产生的根源:平时一些不良工作习惯,在井下容易导致一些不良行为。 产生的危害:容易使人员调入水沟,或使人员橦帮,造成人员受伤。 措施:在日常工作重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这些不良工作习惯远离生产。 叫朋友,要知道,安全文明很重要。 人人争做文明人,起码小时要做到。 休息不做安全帽,既不安全惹人笑。 对面行人路过时,不要往人脸上照。 不要以为小事情,体现文明和礼貌。 相聚井下皆朋友,相互尊重很重要。 4在运输巷道行走时不注意标志和信号。 产生根源 : 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产生的危害 :造成被行驶中的车辆卷上事故;走入盲区、危险区域,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措施:在运输巷道行走一定要精神集中,多注意来往车辆,前后瞭望,行走时不能互相打闹。 要走人行道一侧,不得走轨道中间,遇到来往车辆,等车辆过后在行走。 运输巷道真热闹,人来车往各有道。

人的不安全行为都有哪些表现

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9、机械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件紧固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它。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它。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它。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 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2、用手消除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冒险进入涵洞;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汕罐或井中; 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 9、私自搭乘矿车; 10、在绞车道行走; 11、未及时了望; 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2、未戴防护手套; 3、未穿安全鞋; 4、未戴安全帽; 5、未佩戴呼吸护具; 6、未佩戴安全带; 7、未戴工作帽;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报告

大量的安全生产事故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美国杜邦公司的研究表明:每30000起不安全行为方式,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每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孕育着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每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孕育着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行为;每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行为,孕育着一起安全重大事故。在杜邦公司看来,安全事故的发生,4%源于人力所不及的不安全状况,96%则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在当时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思想认识决定于人的心理活动。人们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觉、知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思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形成思想,指挥行动,产生行为。人的行为包括人的具体操作行为和管理行为。因此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以人为本,培养职工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企业久安就成为每一个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研究课题。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 由于人的文化素养、工作阅历、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情况的不同,在遭遇同样的环境和条件时,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认识就有所不同。通过分析,造成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麻痹心理。对周围或岗位危险失去警惕或疏忽大意,对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不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措施。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情况熟悉,有一定经验的人群或者安全周期较长的单位。

习惯心理。属于长期养成的不良的思维定式及行为方式。不论现场条件如何变化,安全情况如何恶劣,都沿用以前的方式进行作业,对存在的各种风险不以为然。 好胜心理。实际上就是一种爱逞能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表现就是在思想上藐视现实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行动上忽视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冒险作业为荣,以自表自榜为乐。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心理。 侥幸心理。有些职工几次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没有出现事故,就盲目地认为自己的控制能力强,在工作中逐步淡化了对各种安全风险的警惕,工作怕麻烦,图省事,不按规程规定作业,投机取巧,心存侥幸。 消极心理。人长期在一种安全管理模式下工作,或者长期在某一个环境中工作,或者由于生产被动等,就容易产生消极心理。煤矿虽然是一个高危行业,发生事故的频率也比较高,但对每一个职工来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总是有限的,因而对于安全事故的认识往往是听说的多,见过的少,或者由于安全受挫折,产生得过且过,反正就这样了的思想,使工作不主动、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下降、对发现的隐患不愿意主动进行处理等消极思想甚至逆反心理。 急躁心理。人在受到较大压力,或者受到较恶劣环境制约,以及心中有其他事情不能专心工作时,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出现这种情绪后主要表现为理智不清,感情冲动,行为鲁莽,一意孤行,不听劝

20种事故类别15类伤害4大类不安全状态13类不安全行为

20种事故类别 (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6)淹溺,指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 (7)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 (8)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 (9)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 (10)坍塌,指建筑物、构筑、堆置物的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 土石的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或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 (11)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垮落为冒顶。 (12)透水,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 (13)放炮,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 (14)瓦斯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 (15)火药爆炸,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6)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 (17)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 (18)其他爆炸。凡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均列为其他爆炸事故 (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20)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 15大类伤害方式(工伤事故伤害方式)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参考文本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 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 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 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 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材料或送料过快。 (9)机器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作件固定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