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护理重点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护理重点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护理重点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护理重点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护理重点是什么

现在好多人都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病,这个病属于慢性疾病,而且还是全身性的疾病,病程比较长,还很容易的反复,严重了对人的关节和运动都有一定的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护理重点都有什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让朋友们更多的了解一下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要点。

护理人员应耐心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认识疾病,掌握自我护理方法,恰到好处地运用休息、锻炼、理疗和药物等多种方面的治疗、护理手段,为病人减轻痛苦,促进关节病的恢复,保持关节功能。

卧床休息,注意体位、姿势。可采用短时间制动法,如石膏托、支架等,使关节休息,减轻炎症。进行主动或主动加被动的最大耐受范围内的伸展运动,每日1-2次,以防止关节废用。活动前关节局部可进行热敷或理疗,缓解肌肉痉挛,增强伸展能力有晨僵症状的病人应在服镇痛药后出现疲劳或发僵前进行活动。

应以动静结合为原则,加强治疗性锻炼。基本动作为关节的伸展与屈曲运动,每日进行2-3次。活动前局部应行热敷或理疗。活动程度以病人能够忍受为标准,如活动后不适感觉持续2小时以上者,应减少活动量,指导病人逐渐锻炼生活处理能力,鼓励病人参加日常活动。

以上就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护理重点,在阅读本篇文章之后应该对本病的护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详细的了解病情,才能够让患者远离病痛的折磨,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人也要注意平时的日常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高脂肪类、海产类、过酸或者过咸的食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2015年7月16日5PM 主持者:护士长 主查者:高责护士: 协查者:初责护士: 参加人员:各层级护士19人,学生5人 查房形式:典型护理案例查房 查房目的: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退热方法、观察要点、心理护理等方法 查房地点:儿科示教室、儿科病房 一、示教室:病历资料汇报 1.主持者: 护理查房的目的: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退热方法、观察要点、心理护理等方法 2.汇报病例资料:初责护士: (1)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岁入院时间:2015-07-12住院号:主诉:发热20余天,咳嗽4天。 (2)病史摘要: 现病史:患儿于2015年6月22日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达40C,气促,发热时有肌肉疼痛,无关节痛,四肢乏力,胸腹部、下肢散在分布皮疹,热退后皮疹消退,肌肉疼痛缓解,至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经过治疗以后仍发烧不退,7月8日出现咳嗽,无胸闷胸痛。今日我院急诊查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双侧胸膜增厚,胸腔少许积液可能。7月12 日由急诊以"发热查因: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收入院。入院症见:患儿神清,精神一般,发热,气促,全身乏力,偶有咳嗽,腕关节、踝关节关节肿胀,肤色如常,肤温高,无胸闷胸痛,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痛,纳眠可,大便干,小便可。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既往史:无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1.湿温肺胃热盛 西医诊断:1.发热查因: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 实验室检查:查血示:白细胞:22.56 X 10A9/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总数:448X 10A9/L :中性粒细胞比:93.7%,淋巴细胞比:4.7%。C反应蛋白:177 mg/L肝功:ALT (谷丙)49U/L、AST(谷草)17U/L ;铁蛋白:1725.44ng/ml , 抗链“O' 143IU/ml,血沉65mm/h,淋巴细胞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流感病毒B 抗体IgM阳性,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可见(10.7mm*4.6mm,全腹部CT示:1. 肝脾大; 2.左侧胸腔少量积液;盆腔少量积液。心脏彩超示:1.二尖瓣反流(轻微) ; 2.左室假腱索声像。骨髓细胞涂片检查:1.中性粒细胞增多、左移伴中毒性改变;2.增生性贫血。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双侧胸膜增厚,胸腔少许积液可能。 (3)简要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治疗上予吸氧缓解呼吸困难, 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生命体征,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维生素b6、肌苷护肝,静滴头抱曲松钠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口服补液盐川补充体液,口服泰诺林退热;13/7日仍予持续中流量面罩吸氧,于局麻术下行左髂后骨髓穿刺术,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口服复方川贝枇杷止咳露、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宣肺化痰,异丙托溴铵溶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气喘,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4)治则:清泻肺胃实热,兼以生津为法。 (5)患儿目前状况:神清,精神可,暂无发热,气促较前缓解,全身乏力较前好转,少许咳嗽,无胸闷胸痛,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痛,纳眠可,口渴欲饮,大便可,小便可。 二、床边:中医四诊收集 1.物品准备: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压舌板、手消毒液等。专科用品:无 2.四诊及专科资料收集:高责护士: 望:患儿神志清楚,面色如常,形态自如,舌淡红,苔白厚。 闻:患儿身上、口中无异味、呼吸无异味。 问: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无窒息史,无病理性黄疸史,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按当地防疫部门要求预防接种。母亲孕期体健,无特殊服药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纳眠可,大小便调。

尪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尪痹病(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 尪痹病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09年ACR/EULA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 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部畏寒, 得寒痛剧,得热痛减,皮色不红,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5.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痠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6.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 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脉沉弱。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疗法 根据病情,可辨证选取肩髃、肩醪、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昆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锻炼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锻炼(健康宣教)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力量练习和低强度的有氧练习,对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活动期急性期受累关节因炎症所致充血水肿和渗液,使关节肿胀、僵硬、疼痛明显,不能握拳或持重,关节外表现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并保持关节于功能位置,使关节休息,肢体不负重,以减轻关节疼痛,预防炎症扩散; 在肢体不负重情况下被动或主动的最大耐受范围内的四肢伸展运动,如作肘关节屈伸,指腕关节舒展和屈曲等活动的练习,每天可多次进行,防止关节废用。在病变关节的活动范围内,作肌肉的主动静力性收缩运动。(肌肉用力绷紧维持收缩5~10 s ,连续10 次) 。 1.1功能体位 (1) 肩关节不要处于外旋位,肩两侧可顶枕头等物品,双臂间置枕头维持肩关节外展位,维持功能位。 (2) 双手掌可握小卷轴,维持指关节伸展。 (3)髓关节两侧放置靠垫,预防髓关节外旋。 (4) 平躺者小腿处垫枕头,防止膝关节固定于屈曲位。(5) 足下垫软枕,定时给予按摩和被动运动,防止足下垂 2、稳定期 一般主张多做一些关节负重小或不负重的运动。此期关节活动应由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最后为抗阻力运动。但需注意各种训练要循序渐进,对关节炎所编的医疗体操、太极拳、健身操、游泳等有利于关节的康复。活动前关节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缓解肌肉痉挛,增强伸展能力,有利于锻炼。①手指及足趾关节运动:一手帮助另一手,从远端指关节开始到近端指关节和掌指关节渐进作屈曲、旋转运动; 将双足跟抬起、脚尖踮起3 s后放下。②腕关节运动:将双手五指交叉合掌轻轻捏住作腕关节左右、前后及旋转运动。 ③肘关节运动:作肘关节屈伸、旋转、内收、外展、后旋运动; 肘关节伸直做肱三头肌的主动收缩;将双手合拢,双肘屈曲,沿身体中线上下摆动和左右摆动,或将手向前上方抬起,双手交替搭对侧肩膀。 ④足- 跖关节运动:双足站立,双手扶桌,然后抬起一腿做踝部背伸和画圆圈运动, 双腿交替进行。⑤髋关节及膝关节运动:放松髋、膝关节,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运动;取仰卧位,用手帮助一腿屈膝,足跟尽量向臀部靠拢,停留30 s 再伸直,双腿交替进行。 ⑥日常生活活动锻炼:鼓励患者独立完成梳头、洗漱、穿衣、解扣、书写、进餐、洗澡、如厕等,帮助患者树立独立生活的信心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本病为进行性.侵袭性疾病,主要是滑膜病变,对骨关节侵袭破坏,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 一.一般护理. 1.急性期关节肿痛明显,且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闲,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 2.类风湿病人关节及周围`血管.神经受侵犯,血管收缩缓慢且不充分,使皮温升降迟缓,应 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潮湿寒冷加重关节症状。 3.饮食:营养丰富,纠正贫血。 4.缓解期的病人应加强活动,在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二.症状护理 1.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注意保持正确体位。 1〕肩关节不能处于外旋位,肩两侧可顶枕头等物品,双臂间置枕头维持肩关节外展位,维持功能位。 2〕双手掌可握小卷轴,维持指关节伸展。 3〕髋关节两侧放置靠垫,预防髋关节外旋。 4〕平躺者小腿处垫枕头,防止膝关节固定于屈曲位。 5〕防止足下垂。 2.给予肿痛关节按摩并辅以热水疗,蜡疗等。 3.对于急性者可给予短期内(2-3周)使用夹板制动,保持关节功能位。4.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注意关节的活动,给予功能锻炼,包括手指的抓捏练习,如织毛衣,跳棋玩球。腕.肘.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并配合一定的被动肢体运动,但以有强直的关节禁止剧烈运动。 5.对于关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做好生活护理,增强舒适感。6.培养病人自理意识。

7.胸部护理:扩胸运动,拍背咳痰,防止感冒。 8.关节处皮损及溃疡护理:加强换药,预防感染。平时涂润肤霜保护皮肤。 9. 评估病人疼痛,关节痛明显者遵医嘱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三.药物观察: 注意观察非甾体消炎药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四.病情观察: 1.关节肿痛情况;活动情况;自理情况;关节症状。 2.贫血情况。 3.肺部情况:肺间质纤维化。 4.神经压迫症状。 5.关节周围皮损情况:由于血管炎引起。 6.了解关节炎影响程度的测量标准。 五.心理护理: 六.出院指导: 七.常见护理问题: 1.疼痛——与类风湿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关节活动受限有关。 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关节骨质破坏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讲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讲解

项目五任务七风湿病(1)类风湿关节炎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说法欠妥者是 A.疼痛的关节均可有肿胀和压痛 B.关节腔有积液 c.滑膜可肥厚 D.关节晚期以活动受限为主 E.关节晚期出现活动受限、功能丧失 2.下列关于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为缓慢起病 B.类风湿所致的膝关节痛活动后减轻 c.滑膜肥厚不会导致疼痛 D.类风湿关节炎多影响近端指间关节 3.慢性关节疼痛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描述是 A.急性期不应卧床休息 B.保持关节的功能位 c.合理应用非药物止痛措施 D.创造舒适环境 E.遵医嘱用药 4.风湿性疾病多系统损害中发生率最高的是

A.肾脏 B.关节 C.心血管 D.肺和胸膜 E.皮肤 5.风湿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关节痛 B.肌肉痛 C.软组织痛D.神经痛 E.关节致残 6.下列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是 A.心肌病 B.心包炎 C.风湿热 D.支气管哮喘 E.类风湿性关节炎 7.属于风湿热关节痛特点的是 A.固定于少数关节 B.游走性关节疼痛c.活动后减轻 D.活动后缓解 E.常致关节畸形 8.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致躯体活动障碍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急性期限制活动c.缓解期限制活动 D.活动量越大效果越好 E.关节应保持在伸展位 9.风湿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 A.自杀 B.悲观 c.躁狂 D.抑郁E.焦虑

10.不符合风湿性疾病共同特点的是 A.慢性起病 B.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c.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不大 D.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 E.对治疗的个体反应差异较大 11.类风湿关节痛的部位理 A.多累及少数或单一关节 B.影响指近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c.影响指近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D.影响指远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E.影响指远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12.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处理,错误的是 A注意姿势,减轻疼痛 B预防褥疮C保持关节功能位 D禁止病变关节活动 E使用支架,避免关节畸形 13.下列哪项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表现的症状 A以小关节为主 B呈对称性 C晨僵 D.急性期关节明显肿胀 E.后期关节无畸形

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3年5月30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查人:柳秀英 主要内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 参加人员:内五科护理人员 病例介绍:柳秀英,女,67岁,因“反复四肢关节肿痛20余年加重20余天”于2013年5月15日08时32分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关节、双掌指关节、双肘关节、双膝关节肿痛,晨起及夜间明显,活动后稍好转,无红肿及皮温增高,就诊于本院门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抗风湿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遂自行改服中药治疗,多地求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病情逐渐加重,3年前逐渐出现双手指关节、双腕关节、双足趾关节、双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未规范就诊。20余天前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加重,出现双下肢浮肿,行走受限,服用曹清华药物,效果不佳,今为求系统诊治,遂就诊于本院,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我科。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差,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查:体温36.5℃脉率:86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130/80mmHg 辅助检查:结核抗体[2013-5-15 11:21:31]:结核抗体TBAbIgG:阴性;结核抗体TBAbIgM:阴性;血常规五分类[2013-5-15 11:21:3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0%↑;淋巴细胞百分比:14.9;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5.9pg↓;凝血常规检查[2013-5-15 11:38:56]:凝血酶原时间(PT):12.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6.4;肝功能、血糖、血脂检查[2013-5-15 13:12:27]:肌酐:86.5umol/L ↑;尿酸:482umol/L↑高尿酸血症;球蛋白:44g/L↑;谷草转氨酶(68U/L↑;甘油三脂:1.82mmol/L↑;总胆固醇:6.8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1mmol/L ↑;氯:111mmol/L↑;类风湿因子(RF):77;C反应蛋白:33.7;免疫球蛋白 G:395mg/dL↓;铁:6.52umol/L↓;肾功能、电解质常规检查[2013-5-15 1]:肌酐:86.5umol/L↑;尿酸:482umol/L↑;球蛋白:44g/L↑;氯:111mmol/L↑ 入院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 2、骨性关节炎 3、高脂血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起来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有一定帮助。 原则一、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虽然病程比较长,但是病情发展较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只要很短时间就会导致关节畸形甚至全身残疾,严重时还会导致内脏损伤。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非常关键,患者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原则二、持之以恒。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其治疗过程也很漫长,患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坚持用药,不能因为短期内没有治疗效果而放弃治疗,更不能因为症状有所减轻而中断治疗,这样会导致病情加重。 原则三、正确用药。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患者在用药时需要严格遵医嘱,切不可擅自更换药物种类和用量,更不能盲目相信所谓的"秘方"和"偏方",需要坚持正确治疗。 原则四、定期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顽固疾病,虽然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但是却极易复发,患者需要定期检查,一旦出现症状可以及时治疗,此外,在用药时还应该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原则五、正规系统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相对比较容易,但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是给予患者系统正规的、早期有效的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积极的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我们提倡早诊断,早期正规系统综合治疗,适时早期功能训练坚持足疗程。 以上介绍的内容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旦发现、确诊,一定要及时的积极的进行治疗,并且要遵循以上所讲的这些原则,尽快的使病情得到恢复,千万不要拖延,那样会延误病情,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 老中医珍藏几辈的腰腿痛秘方---值得收藏 老中医祖辈留下来的治疗各类风湿病,关节炎、脊椎肩周、腰腿痛、四肢麻木-五莲山药酒秘方方,秘方是经得起考验的经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这是无形资产。相信大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真心希望朋友们能够把这些药方收藏转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五莲山药酒秘方配方: 五莲山土虫20个、大柴胡根15克、清骨风10克 拉拉秧根15克、李枣根10克、山乌子2个、仙凌花3朵、贫丝网10克、球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讲解

项目五任务七风湿病(1)类风湿关节炎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说法欠妥者是 A.疼痛的关节均可有肿胀和压痛 B.关节腔有积液 c.滑膜可肥厚 D.关节晚期以活动受限为主 E.关节晚期出现活动受限、功能丧失 2.下列关于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为缓慢起病 B.类风湿所致的膝关节痛活动后减轻 c.滑膜肥厚不会导致疼痛 D.类风湿关节炎多影响近端指间关节 3.慢性关节疼痛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描述是 A.急性期不应卧床休息 B.保持关节的功能位 c.合理应用非药物止痛措施 D.创造舒适环境 E.遵医嘱用药 4.风湿性疾病多系统损害中发生率最高的是 A.肾脏 B.关节 C.心血管 D.肺和胸膜 E.皮肤 5.风湿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关节痛 B.肌肉痛 C.软组织痛 D.神经痛 E.关节致残 6.下列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是 A.心肌病 B.心包炎 C.风湿热 D.支气管哮喘 E.类风湿性关节炎 7.属于风湿热关节痛特点的是 A.固定于少数关节 B.游走性关节疼痛 c.活动后减轻 D.活动后缓解 E.常致关节畸形 8.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致躯体活动障碍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急性期限制活动 c.缓解期限制活动 D.活动量越大效果越好 E.关节应保持在伸展位 9.风湿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 A.自杀 B.悲观 c.躁狂 D.抑郁 E.焦虑 10.不符合风湿性疾病共同特点的是

A.慢性起病 B.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c.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不大 D.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 E.对治疗的个体反应差异较大 11.类风湿关节痛的部位理 A.多累及少数或单一关节 B.影响指近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c.影响指近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D.影响指远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E.影响指远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12.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处理,错误的是 A注意姿势,减轻疼痛 B预防褥疮 C保持关节功能位 D禁止病变关节活动 E使用支架,避免关节畸形 13.下列哪项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表现的症状 A以小关节为主 B呈对称性 C晨僵 D.急性期关节明显肿胀E.后期关节无畸形 14.类风湿关节炎除关节受损外还有关节外病变,主要是 A.中度贫血 B.血沉快 c.抗Sm抗体(+) D.低热 E.类风湿结节 15.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较重时可发生 A.关节外表现 B.梭状指 c.类风湿结节 D.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E.关节畸形 16.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近几天来手、足及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减轻,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其处理不应 A.卧床休息 B.取平卧位,脊背挺直 c.必要时使用夹板 D.足底放护足板 E.经常维持膝关节屈曲位 17.可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指标的是 A.关节疼痛 B.关节肿胀 C.晨僵 D.关节畸形 E.关节功能障碍18.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属于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9.类风湿因子(RF)的滴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是 A.滴度与活动性成正比,与严重性成反比 B.滴度与活动性成正比,与严重性成正比 c.滴度与活动性成反比,与严重性成反比 D.滴度与活动性成反比,与严重性成正比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随访调查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随访调查 发表时间:2017-08-22T15:59:24.3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作者:罗锐[导读] 随访调查口服传统免疫抑制剂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评估病情活动度的变化情况。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随访调查口服传统免疫抑制剂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评估病情活动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就诊我院风湿科门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3年随访,将活动性指标进行前后比较,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传统生物制剂治疗,RA好转率为43.7%,第2年ESR指标明显上升,第3年DAS28评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统免疫抑制剂只能控制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生物制剂治疗已成为病情活跃病患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随访 Follow - up survey of active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Luo rui Chengdu longquan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chengdu 610100 Abstract:【Aim}】ollow up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immunodepressant, evaluate change of disease activity. {Method} Follow up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ho came to our clinic for three years, compare the index of disease activity, record the side effects of drugs. {Result} 43.7% of RA patients resolved after taking traditional immunodepressants, ESR on the second yea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AS28 on the third year reduc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 Traditional immunodepressants only control disease activity of partial patients, more and more patients are in need of biotherapy. Key Word: Rheumatoid Arthritis, Disease Activity, Follow Up 1、前言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多关节对称性肿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关节破坏,从而导致畸形及严重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关节外并发症,累及心肺等重要脏器,显著降低生存质量。病理上以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及关节骨骼的破坏为特点。世界各地发病率不一,我国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在0.20~0.30%之间[1]。目前病因仍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微生物感染、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有关[2]。由于其较高致残性,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因劳动力丧失给病患家庭造成很大经济负担[3]。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被证实能延缓病情进展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但较多病人因经济条件限制无法使用生物制剂,本文对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口服药物的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长期治疗的有效性,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自2012年起,对就诊我院风湿科门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3年随访,所有患者均满足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1987年颁布的分类标准[4],即病程大于 6周,且以下指标满足4条以上:每日晨僵时间持续超过1小时;至少三个关节区的关节炎;近端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腕关节肿胀;对称性关节炎;皮下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手和腕关节X线片显示骨侵蚀或骨质疏松。排除严重心脏、肝肾、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排除活动性结核病史、恶性肿瘤及孕产妇,排除曾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骨关节炎、痛风、感染性关节炎,和重叠综合征。排除数据采集不完整或失访者。 2.2 资料采集 采集性别、年龄、病程、压痛关节数(TJCs, tender joint counts)、肿胀关节数(SJCs, swollen joint counts),每1-3月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随访药物治疗方案以及是否出现副作用。 2.3 活动性评估 疾病的活动性采用28 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 28, 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即以 28 个关节计分,包括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以及膝关节。其计算公式为:(0.56×sqrt TJC+0.28×sqrt SJC+0.7×ln ESR)×1.08+0.16。疾病活动度分为缓解:DAS 28≤2.6;低活动度:2.6<DAS28≤3.2;中活动度:3.2<DAS28≤5.1;重度活动度:DAS>5.1[5]。 2.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3、结果 3.1 病情活动指标比较:共有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配合完成了3年的定期门诊随访,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35~77岁,平均55.81±13.48岁。7例患者DAS28评分在第3年明显下降,好转率为43.7%,无效9例(56.3%)。将活动性指标进行前后比较,结果提示第2年ESR指标明显上升,第3年DAS28评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第2年与第1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3年与第2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2 不良反应本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来氟米特(每日10-20mg)、甲氨蝶呤(每周10-15mg )、羟氯喹(每日200-400mg)、白芍总苷、雷公藤、非甾体消炎药的不同组合。3例出现胃部不适,经保胃治疗好转;服用来氟米特出现皮疹1例,减量后好转;1例出现霉菌性阴道炎,停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锻炼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锻炼 (健康宣教)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力量练习和低强度的有氧练习,对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活动期急性期受累关节因炎症所致充血水肿和渗液,使关节肿胀、僵硬、疼痛明显,不能握拳或持重,关节外表现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并保持关节于功能位置,使关节休息,肢体不负重,以减轻关节疼痛,预防炎症扩散; 在肢体不负重情况下被动或主动的最大耐受范围内的四肢伸展运动,如作肘关节屈伸,指腕关节舒展和屈曲等活动的练习,每天可多次进行,防止关节废用。在病变关节的活动范围内,作肌肉的主动静力性收缩运动。(肌肉用力绷紧维持收缩5~10 s ,连续10次)。 1.1功能体位 (1)肩关节不要处于外旋位,肩两侧可顶枕头等物品,双臂间置枕头维持肩关节外展位,维持功能位。 (2)双手掌可握小卷轴,维持指关节伸展。 (3)髓关节两侧放置靠垫,预防髓关节外旋。 (4)平躺者小腿处垫枕头,防止膝关节固定于屈曲位。 (5)足下垫软枕,定时给予按摩和被动运动,防止足下垂 2、稳定期 一般主张多做一些关节负重小或不负重的运动。此期关节活动应由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最后为抗阻力运动。但需注意各种训练要循序渐进,对关节炎所编的医疗体操、太极拳、健身操、游泳等有利于关节的康复。活动前关节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缓解肌肉痉挛,增强伸展能力,有利于锻炼。①手指及足趾关节运动:

一手帮助另一手,从远端指关节开始到近端指关节和掌指关节渐进作屈曲、旋转运动;将双足跟抬起、脚尖踮起3 s后放下。②腕关节运动: 将双手五指交叉合掌轻轻捏住作腕关节左右、前后及旋转运动。 ③肘关节运动: 作肘关节屈伸、旋转、内收、外展、后旋运动;肘关节伸直做肱三头肌的主动收缩;将双手合拢,双肘屈曲,沿身体中线上下摆动和左右摆动,或将手向前上方抬起,双手交替搭对侧肩膀。 ④足-跖关节运动: 双足站立,双手扶桌,然后抬起一腿做踝部背伸和画圆圈运动,双腿交替进行。 ⑤髋关节及膝关节运动: 放松髋、膝关节,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运动;取仰卧位,用手帮助一腿屈膝,足跟尽量向臀部靠拢,停留30 s再伸直,双腿交替进行。 ⑥日常生活活动锻炼: 鼓励患者独立完成梳头、洗漱、穿衣、解扣、书写、进餐、洗澡、如厕等,帮助患者树立独立生活的信心 中医科xx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生物标记物评分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生物标记物评分(Ann Rheum Dis 2012 Oct) 题目:CAMERA严格对照研究中多生物标记物评分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的作用(Performance of a multi-biomarker score measur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disease activity in the CAMERA tight control study) 目的:评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个性化的生物标记物和多生物标记物疾病活动评分(MBDA)的作用,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CAMERA)患者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研究。 方法:在CAMERA队列研究中测量20个生物标记物,患者接受强化或传统的基于甲氨喋呤的治疗。根据之前演练的算法,用12个生物标记物的浓度来计算MBDA得分[血浆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放射性同位素(TNF-R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YKL-40(属于壳质酶蛋白家族的一种糖蛋白),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瘦素,抵抗素和反应蛋白(CRP)] 。评估相对于临床疾病活动度评估的分数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威尔科克森秩和检验评估MBDA分数的变化,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疾病活动度措施的能力以预测放射学进展。 结果:MBDA得分与基于DAS28-CRP的疾病活动评分显著相关(r = 0.72,P <0.001),同时用DAS28-CRP区分无/低至轻度/高疾病活动度从0.86到2.7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概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俗有骨痹、历节风之称。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 【诊断标准】 1、晨僵至少1小时,持续至少6周。 2、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5、手X线的改变。 6、皮下结节。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定度>1:32。 以上7条中具备4条或4条以上即可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分级标准】 I级:日常活动不受限。 Ⅱ级:有中等强度的关节活动受限,但能满足日常活动需要。Ⅲ级:关节有明显的活动受限,患者不能从事大多数职业或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 Ⅳ级:丧失活动能力或被迫卧床或只能坐在轮椅上。 【X线分期】 I期:正常或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关节端骨质疏松,偶有关节软骨下囊样破坏或骨侵蚀改变。Ⅲ期:明显的关节软骨下囊性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畸形。 Ⅳ期:除Ⅱ、Ⅲ期改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证候】 1、湿热痹阻证

主症:关节肿痛而热,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次症: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干。 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2、寒湿痹阻证 主症: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口淡不渴,恶风寒,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3、肾气虚寒证 主症:关节冷痛而肿,肢冷不温,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面色咣白,精神疲惫,腰膝酸软。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 4、肝肾阴虚证 主症:关节肿胀疼痛或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次症: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咽干,潮热。 舌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弦。 5、瘀血痹阻证 主症:关节肿胀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皮下硬节,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干燥无光泽,或肌肤甲错,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沉细涩。 【检查项目】 1、一般体检项目检查。 2、血、尿、粪常规检查。 3、心、肝、肾功能检查。 4、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原因、作出判断和处理并记录。 【入院指证】

PGRN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

PGRN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近年发现的多功能免疫调节因子,可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结合,拮抗TNF-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小鼠模型中发挥抑炎作用。本研究检测RA患者外周血颗粒蛋白前体及其裂解产物颗粒蛋白(Granulin,GRN)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RA患者疾病活动分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等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PGRN的生物学功能及在RA诊断、活动度监测中的作用与价值,为RA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新的线索和实验依据。 方法: 1.根据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共同发布的《2010类风 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并严格执行剔除标准收集80例不同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 根据患者资料计算DAS28,同时按照年龄、性别相匹配原则收集60例健康对照。利用DAS28将RA患者分为三组:DAS<3.2为低活动度组(Low Activity,LA),3.2≤DAS<5.1为中活动组(Moderate Activity,MA),DAS≥5.1为高活动度组(High Activity,HA)。本研究得到浙江省台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支持,所有参与该研究的个体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检测所有参与者血清中PGRN及其裂解产物GRN的浓度。收集每个参与者临床及实验室相关炎症指标的结果,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s,N)、淋巴细胞(Lymphocyte,L)和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等。 3.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Prism5软件制图。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 的计量资料用M(Q25-Q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GRN/ GRN与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疾病活动度DAS28的独立预测因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讲课教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

项目五任务七风湿病(1)类风湿关节炎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说法欠妥者是 A.疼痛的关节均可有肿胀和压痛 B.关节腔有积液 c.滑膜可肥厚 D.关节晚期以活动受限为主 E.关节晚期出现活动受限、功能丧失 2.下列关于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为缓慢起病 B.类风湿所致的膝关节痛活动后减轻 c.滑膜肥厚不会导致疼痛 D.类风湿关节炎多影响近端指间关节 3.慢性关节疼痛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描述是 A.急性期不应卧床休息 B.保持关节的功能位 c.合理应用非药物止痛措施 D.创造舒适环境 E.遵医嘱用药 4.风湿性疾病多系统损害中发生率最高的是 A.肾脏 B.关节 C.心血管 D.肺和胸膜 E.皮肤 5.风湿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关节痛 B.肌肉痛 C.软组织痛 D.神经痛 E.关节致残 6.下列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是 A.心肌病 B.心包炎 C.风湿热 D.支气管哮喘 E.类风湿性关节炎 7.属于风湿热关节痛特点的是 A.固定于少数关节 B.游走性关节疼痛 c.活动后减轻 D.活动后缓解 E.常致关节畸形 8.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致躯体活动障碍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急性期限制活动 c.缓解期限制活动 D.活动量越大效果越好 E.关节应保持在伸展位 9.风湿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 A.自杀 B.悲观 c.躁狂 D.抑郁 E.焦虑 10.不符合风湿性疾病共同特点的是

A.慢性起病 B.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c.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不大 D.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 E.对治疗的个体反应差异较大 11.类风湿关节痛的部位理 A.多累及少数或单一关节 B.影响指近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c.影响指近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D.影响指远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E.影响指远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12.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处理,错误的是 A注意姿势,减轻疼痛 B预防褥疮 C保持关节功能位 D禁止病变关节活动 E使用支架,避免关节畸形 13.下列哪项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表现的症状 A以小关节为主 B呈对称性 C晨僵 D.急性期关节明显肿胀E.后期关节无畸形 14.类风湿关节炎除关节受损外还有关节外病变,主要是 A.中度贫血 B.血沉快 c.抗Sm抗体(+) D.低热 E.类风湿结节 15.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较重时可发生 A.关节外表现 B.梭状指 c.类风湿结节 D.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E.关节畸形 16.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近几天来手、足及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减轻,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其处理不应 A.卧床休息 B.取平卧位,脊背挺直 c.必要时使用夹板 D.足底放护足板 E.经常维持膝关节屈曲位 17.可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指标的是 A.关节疼痛 B.关节肿胀 C.晨僵 D.关节畸形 E.关节功能障碍18.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属于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9.类风湿因子(RF)的滴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是 A.滴度与活动性成正比,与严重性成反比 B.滴度与活动性成正比,与严重性成正比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查房.doc

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20XX年7月16日 5PM 主持者:护士长 主查者:高责护士: 协查者:初责护士: 参加人员:各层级护士19人,学生5人 查房形式:典型护理案例查房 查房目的: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退热方法、观察要点、心理护理等方法 查房地点:儿科示教室、儿科病房 一、示教室:病历资料汇报 1.主持者: 护理查房的目的: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退热方法、观察要点、心理护理等方法 2.汇报病例资料:初责护士: (1)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岁入院时间:20XX-07-12住院号:主诉:发热20余天,咳嗽4天。 (2)病史摘要: 现病史:患儿于20XX年6月22日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达40℃,气促,发热时有肌肉疼痛,无关节痛,四肢乏力,胸腹部、下肢散在分布皮疹,热退后皮疹消退,肌肉疼痛缓解,至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经过治疗以后仍发烧不退,7月8日出现咳嗽,无胸闷胸痛。今日我院急诊查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双侧胸膜增厚,胸腔少许积液可能。7月12日由急诊以"发热查因: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收入院。入院症见:患儿神清,精神一般,发热,气促,全身乏力,偶有咳嗽,腕关节、踝关节关节肿胀,肤色如常,肤温高,无胸闷胸痛,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痛,纳眠可,大便干,小便可。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既往史:无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1.湿温肺胃热盛 西医诊断:1. 发热查因: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 实验室检查:查血示:白细胞:22.56×10^9/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总数:448×10^9/L:中性粒细胞比:93.7%,淋巴细胞比:4.7%。C反应蛋白:177 mg/L肝功:ALT (谷丙)49U/L、AST(谷草) 17U/L;铁蛋白:1725.44ng/ml,抗链“O” 143IU/ml,血沉 65mm/h,淋巴细胞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流感病毒B 抗体IgM阳性,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可见(10.7mm*4.6mm),全腹部CT示:1.肝脾大;2.左侧胸腔少量积液;盆腔少量积液。心脏彩超示:1.二尖瓣反流(轻微);2.左室假腱索声像。骨髓细胞涂片检查:1.中性粒细胞增多、左移伴中毒性改变;2.增生性贫血。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双侧胸膜增厚,胸腔少许积液可能。 (3)简要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治疗上予吸氧缓解呼吸困难,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生命体征,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维生素b6、肌苷护肝,静滴头孢曲松钠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口服补液盐Ⅲ补充体液,口服泰诺林退热;13/7日仍予持续中流量面罩吸氧,于局麻术下行左髂后骨髓穿刺术,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口服复方川贝枇杷止咳露、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宣肺化痰,异丙托溴铵溶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气喘,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4)治则:清泻肺胃实热,兼以生津为法。 (5)患儿目前状况:神清,精神可,暂无发热,气促较前缓解,全身乏力较前好转,少许咳嗽,无胸闷胸痛,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痛,纳眠可,口渴欲饮,大便可,小便可。 二、床边:中医四诊收集 1.物品准备: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压舌板、手消毒液等。专科用品:无 2.四诊及专科资料收集:高责护士: 望:患儿神志清楚,面色如常,形态自如,舌淡红,苔白厚。 闻:患儿身上、口中无异味、呼吸无异味。 问: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无窒息史,无病理性黄疸史,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按当地防疫部门要求预防接种。母亲孕期体健,无特殊服药史。生长发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