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338.53 KB
- 文档页数:2
水体微生物检测方法1 水体微生物检测方法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水体中的微生物是水质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所以检测水体微生物是监测污染质量、污染程度以及保证水生态环境健康、生物多样性等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检测水体中的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测定法、培养分离法、PCR以及荧光探针法等。
1.1 活性测定法活性测定是水体微生物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在活性测定法中,样品会添加选定的培养基,配合观察和测定时间、温度、湿度以及添加凝结剂等来选择培养条件,通过特殊的检测仪器可以观测到微生物的活动,得出结论。
优点是流程简单、方法全面、检测灵敏,适应性强;但方法不适用于菌类多样性检测。
1.2 培养分离法培养分离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微生物检测方法,在样品中添加特殊培养基,用于培养水体中的微生物。
采集不同条件下培养出的细菌株进行形态学分析、生理与生化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等操作,从而获取对应的菌类信息。
优点是检测单元多、可检测菌类多样性;缺点是方法较复杂,时间较长。
1.3 PCR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是水质检测的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它能够实现对特定微生物核酸序列片段的快速,灵敏的检测。
PCR采用不同条件,以几个温度周期反复扩增,以此形成检测抗原特异性的DNA 片段,最终得出该片段的扩增结果,通过特殊的检测仪器,得出检测结论。
优点是抗原检测的特异性更高、检测灵敏度高,时间短;缺点是不能检测到活体细菌,技术成本较高。
1.4 荧光探针法荧光探针法是运用荧光或发射荧光的探针分子,通过其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以检测活态微生物的一种分子方法。
从而检测水体中活态微生物类型及数量,快速精准地检测水样中的微生物活性。
与传统活性测定法相比,优点是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减少误报率,方法进行简单;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以上就是四种常用的水体微生物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检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
除此之外,正确使用相关设备、操作标准的熟悉度对水体微生物的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农业等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需要对水和废水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让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一、水质监测分析方法1.物理监测法物理监测法是通过测量水样的物理性质来判断水质的好坏,主要包括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浑浊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反映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对于监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2.化学监测法化学监测法是通过测量水样中各类营养元素和污染物的含量来评价水质的好坏。
常见的指标包括氨氮、总磷、总氮、COD、BOD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水中化学性质的变化,对于评价水的寿命和安全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是通过测量水中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来评价水质的好坏。
生物群落是自然水体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群落之一,对于监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有很大的参考性。
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是对产生于生产、生活、农业等活动中的废水进行处理、检测和分析,确保其达到排放标准。
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对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处理、降解或转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酸碱调节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2.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进行生物降解、转化和吸附,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膜反应器法等。
3.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法、膜分离法、过滤法等。
废水监测是确保废水得到合理处理的重要手段,在废水处理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分析,以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污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如何处理1 绪论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将EDC定义为一种外源性化学物质或混合物,该物质会影响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并有几率使其后代的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Sweeney etal.,2015)。
内分泌干扰物对水体的影响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导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例如精子数量减少,诱发某些类型的癌症,如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等。
废水中最常见的四种雌激素包括:雌二醇(E2)、雌酮(E1) 和雌三醇(E3),以及炔雌醇(EE2)。
雌激素主要通过人类和动物的排泄进入污水系统。
妇女通常每天分泌0.5-5微克E2,孕妇则高达4005微克/天。
农场动物粪便中的雌激素含量很高,这也是废水中雌激素的潜在来源之一。
人类和动物的粪便排入污水系统,导致了这些雌激素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高达500ng/L。
双酚A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化学药品之一。
它是制造阻燃剂、聚酯树脂、抗氧化剂、橡胶等工业产品的中间体。
20 世纪30 年代,Dodds 和Lawson观察到了双酚A 对水生鳟鱼的影响(Dodds and Lawson,1936)。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2μg/kg 的浓度会影响大鼠的次级性器官,20 μg/kg的浓度会明显减少大鼠的精子数量。
其他能够破坏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包括与农药有关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滴滴涕。
自20 世纪40 年代以来有超过200万吨的滴滴涕进入环境。
天然雌激素主要以各种失活的葡糖醛酸或磺化物的结合物排泄到污水处理系统中。
最近的研究表明污水中发现的细菌普遍存在β-葡萄糖醛酸苷酶,雌激素中的葡糖醛酸苷部分会在具有生物活性的基质中裂解和代谢。
因此葡萄糖醛酸苷共轭物在污水系统中不会持久存在。
普遍认为E1以硫醚结合物的形式被排放污水系统中,由于芳基硫酸酯酶不太常见,雌酮以硫醚结合物的形式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有望更持久的存在。
水中雌激素对人体和动物的影响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概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是指那些能够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干扰激素的合成、释放、传递和降解,从而导致生物发育和生殖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存在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并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进行概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空气、水、土壤和生物体中,同时也存在于工业生产、农业、医疗和家庭用品中。
这些物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如植物雌激素、动物睾丸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另一类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有机氯农药、阻燃剂和塑化剂。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们可以干扰胚胎和婴儿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曝露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的胚胎和婴儿可能会出现生殖系统畸形、性别混乱和生育能力下降等问题。
其次,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还会对生物的生殖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化学物质能够干扰雌性激素的正常功能,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此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还可以干扰机体的代谢功能,引发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
一种是通过消化道摄入,另一种是通过皮肤吸收。
在进入生物体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会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输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与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影响正常的内分泌功能。
此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还可以通过影响激素合成和降解的酶活性,改变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样重要。
一些研究表明,曝露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的野生动物,如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可能会出现生殖异常和生育能力下降的现象。
这不仅对种群的维持和演化产生影响,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针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是用于检测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和组成的方法。
常用的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包括:
1. 物理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废水的颜色、悬浮物质、浊度等物理性质来评估废水水质。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颜色比较法、悬浮物质浓度法等。
2. 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检测废水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如pH值、电导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等来确定废水的污染程度。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3. 生物监测方法:通过对废水中生物指标的测定来评估废水的污染状况。
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包括生物活性测定法、细菌计数法、水生生物指标法等。
4. 仪器分析法:利用各类仪器设备进行废水的多组分、多因子分析。
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
以上仅列举了常用的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具体的选择需要考虑废水的特性、监测目的和要求、设备和技术条件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来评估废水的污染程度和组成。
人工湿地对尾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一、内分泌干扰物进入环境的途径和危害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或称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 Disrupting,EEDs),是指经由摄入和生物体内富集作用,介入人类或动物体内荷尔蒙的合成、分泌、输送、结合、反应和代谢过程,以类似雌激素的方式干扰内分泌系统,给生物体带来异常影响的一种外源性化学物质(故也被称为环境激素)。
这类物质会使人类或动物的生殖能力下降,危害发育或健康;其具有低剂量性,即使ng/L级的含量,也能使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从而产生异常影响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
EDCs包括天然内分泌干扰物和合成内分泌干扰物,其详细的类别、应用领域以及自身特点可归纳如表7-6所示。
天然内分泌干扰物主要是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雌激素(E1,E2,E3);合成内分泌干扰物主要作为添加剂及药物被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
EDCs主要通过污水处理厂系统、畜牧养殖、农业化学药品、施肥、人类排放物、化学实验室等直接排放,以及其他间接排放(如港口船舶活动、降雨径流和农业灌溉方式),释放到环境中的EDCs对生物存在潜在的巨大威胁,可对人类及动物繁衍后代产生障碍。
EDCs进入土壤/沉积物的具体途径如图7-8所示。
1.EDCs的暴露途径外源性EDCs数量众多,用途广泛,因此人类和野生动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暴露于环境中的EDCs。
例如,暴露于被污染的水源、空气、土壤及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含激素的食品,使用含有EDCs的清洁剂、杀虫剂、食物添加剂和化妆品等。
其中对食品、药品和水的直接摄入是EDCs进入人和动物体的主要途径。
表7-6 EDCs分类、应用及特点环境EDCs在土壤、水体及大气等复杂环境介质中的循环对生物暴露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中EDCs主要来自杀虫剂的喷洒以及含有EDCs的垃圾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土壤,再通过饮食进入动物及人体;水体中EDCs主要来自土壤径流、稻田农药及工业废水中的EDCs;空气中EDCs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进入空气。
水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检测及分析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而水环境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则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因此,对水环境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环境中存在的有毒物质水环境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其中,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等;农药则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则包括有机溶剂、氯化物、硫酸盐等。
这些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例如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等。
二、水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检测和分析方法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试剂反应,来得出各种有毒物质的浓度。
常用的化学分析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且操作比较繁琐。
2.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是通过对水中微生物、生物指标等进行检测,来判断水质是否达到标准。
生物监测法具有便捷、简单、低成本等优点,但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光谱检测法光谱检测法是通过各种光谱仪器对水样进行检测,可以得出水中各种有机、无机物质的种类、浓度等。
光谱检测法具有快速、直观、非破坏性的优点,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且对样品的要求比较高。
三、水环境中有毒物质检测和分析的意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之一,而水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则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因此,对水环境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水环境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是保护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
因为水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毒物质会直接进入人体内部,直接或者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例如,铅污染的水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老年人全身功能下降等。
当我们及时检测和分析水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净化和处理,从而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其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
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研究概述曹仲宏1,胡伟2,王玉秋2(1.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5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51)摘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大多为环境雌激素,其来源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内分泌干扰物在动物生殖和发育、神经、免疫、致癌和生态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危害效应。
本文从多个方面综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类别;作用机制;环境行为1 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相关概念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 EDCs),亦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Environmental Hormone)、内分泌活性化合物(Endocrine Active Compounds, EACs)或激素活性物质(hormonally active agents, HAAs)等[1,2]。
目前,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有多种不同的定义,各种定义虽说法不一,但基本含义一致。
其中,美国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在2000 年编写的报告《Hormonally Active Agents in the Environment》中有关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该报告中指出,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可以干扰体内激素的合成、代谢、转运、键合能力,甚至对其具有清除作用的外源性化合物。
按照其效应形式(Types of Effects)大体可分为:影响雌性生殖系统(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的内分泌干扰物,影响雄性生殖系统(Male Reproductive System)的内分泌干扰物,影响下脑丘及脑垂体系统(Hypothalamus and Pituitary)的内分泌干扰物,以及影响甲状腺系统(Thyroid)的内分泌干扰物[3]。
水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比较发表时间:2016-05-11T16:56:10.57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4期 作者: 谷运娇 黄舒瑶 葛怡哲 汤婷 杜思敏 刘海柏[导读] 本文从对水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不同萃取方法的回收率进行分析比较,及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出衡方面对几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谷运娇 黄舒瑶 葛怡哲 汤婷 杜思敏 刘海柏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本文从对水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不同萃取方法的回收率进行分析比较,及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出衡方面对几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关键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水体,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TE9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144-02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多种用于工、农业生产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普遍污染,其中,农药、增塑剂、抗菌药物、阻燃剂、重金属等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备受关注。上述物质町扰乱生物体内的激素平衡,导致生殖和发育异常,被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disruptors,EEDs)[1]。 EEDs存在很广泛,在人民生活的环境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在空气、水体、土壤、食物都可以寻找到它的痕迹。特别是在水体中,EEDs的含量较高,因为雨水的冲刷和土壤的淋溶作用。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在大气中的浓度为3.75μg/m3,而水体中的浓度则可高达17μg/L。由于水生生物的生物富集和放大作用,水体生态系统对人体接触、摄入EEDs的过程影响较大[2]。 EEDs的检测方法分为样品的预处理、样品的检测。样品的预处理能够使EEDs富集和痕量组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以及纯化,它有提取、提纯、浓缩以及衍生化等一系列的步骤。样品的检测我们需要灵敏、简单、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如何快速、准确的检出水体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1样品的预处理 1.1液液萃取
液液萃取是传统的化学方法,其原理是著名的相似相溶原理,就是在液体混 合物中加入与它的不相混溶(或稍相混溶)的溶剂,利用它的组分在溶剂中的不同溶解度而达到分离或提取目的。1.2固相萃取
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近年发展起来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由液固萃取和柱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浓缩。SPE是利用选择性吸附与选择性洗脱的液相色谱法分离原理。较常用的方法是使液体样品溶液通过吸附剂,保留其中被测物质,再选用适当强度溶剂冲去杂质,然后用少量良溶剂迅速洗脱被测物质,从而达到快速分离净化与浓缩的目的。也可选择性吸附干扰杂质,而让被测物质流出;或同时吸附杂质和被测物质,再使用合适的溶剂选择性洗脱被测物质。1.3固相微萃取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颖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SPME是在固相萃取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微萃取分离技术,是一种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的无溶剂样品微萃取新技术。2、样品的检测方法 2.1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GC)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项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这是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气相色谱可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2.2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气质联用,英文缩写)是一种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的特性,在试样中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GC-MS的使用包括药物检测(主要用于监督药物的滥用)、火灾调查、环境分析、爆炸调查和未知样品的测定,GC-MS还可以用于识别物质中以前认为在未被识别前就已经蜕变了的痕量元素。 2.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SPME有三种基本的萃取模式:直接萃取、顶空萃取和膜保护萃取。 2. 4高效液相色法—谱质谱法(HPLCLC —MS)
高效高效液相色法—质谱法以(HPLCLC —MS)高效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样品在高效液相色谱部分和分离系统,被离子化后,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主要用于不挥发化合物、极性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析测定,还有大分子量化合物的分析测定。
表2 几种化学性方法检测EEDs的比较3.不同萃取方法的优缺点
液液萃取,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特殊装置。但需要大量的溶剂,导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难以提取高浓度的水溶性物质。在操作时萃取所用的溶剂大部分有毒,会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污染。由于分析痕量有机污染物要求使用高纯度溶剂,造成分析成本较高。使的液液萃取逐步的被弃用了,由固相萃取技术(SPE)和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这两种高效、灵敏的技术所替代了。
固相萃取,其优点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更有效的将分析物与干扰组分分离,操作简便,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但缺点:导致仪器贵成本较高,并且需要专业人员协助进行,但已经应用于 EEDs样品的预处理。张海婧[10]等使用SPE对饮用水中15 种邻苯二甲酸酯萃取回收率在81.3% ~109%之间。
固相微萃取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操作费用也低廉。另外克服了固相萃取回收率低、吸附剂孔道易堵塞的缺点。所以成为目前所采用的样品的预处理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4.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气相色谱法(GC)其优点有高效分离、速度快、高选择性,并且应用范围广、所需试样量少,价格相对便宜。GC因为有这些优点,广泛应用于检测EEDs在环境中的含量,并且GC是主要用于多种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分离及检测,在混合物分离分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郎丽[11]等采用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来测定徐州地区城市饮用水中微量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经检验,快速有效、可靠性强,能够成功分离化合物,最小检测量可达0.003ug/l。但是GC不能直接给出定性分析结果,对无机物和易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分析比较困难。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以其高灵敏度、高通用性和高选择性而成为检测痕量 EDCs 的重要手段,且经选择离子检测(SIM)可以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并能确证化合物的结构,成为多国有机污染物检测的标准方法[12]。周惠君[13]采用气相色谱-质学法(Gc/Ms)对遵义市湘江河水源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分别为ND~4.067ug/L、ND~16.875ug/L。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有“三高一广一快”的特点:高压、高效、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此外高效液相色谱还有色谱柱可反复使用、样品不被破坏、易回收等优点,但也有缺点,与气相色谱相比各有所长,相互补充。高效液相色谱的缺点是有“柱外效应”。在从进样到检测器之间,除了柱子以外的任何死空间(进样器、柱接头、连接管和检测池等)中,如果流动相的流型有变化,被分离物质的任何扩散和滞留都会显著地导致色谱峰的加宽,柱效率降低。如王岙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阿特拉津,检出限为0.0002 mg·L-1[14]。但是高效液相色谱较气相色谱的灵敏度低。
高效液相色法—谱质谱法(HPLCLC —MS)检出痕量更低,也就意味着检出概率进一步提高,试剂用的更少。而EEDs的有作用低剂量特点,高效高效液相色法—质谱法正好可以突破这一特点,使得水体中的EEDs检测更精确。陈益欧[9]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苏州市自来水源水壬基酚,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检测出的量为3.76-46.70μg/L。 参考文献:[I] Balabanič D,Rupnik M,Klemenčič AK.Negative impact of endocrine-disrupting compoundson human reproductive bealth .Reprod Fertil Dev,2011,23(3):403-416, [2] 王奕娟,王朝晖. 环境激素类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 生态科学,2007, [3] 戚文炜,朱培瑜,吴 薇.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干[J].旱环境监测,2006,20(4):196-198 [4] 贾宁,许恒智,胡亚丽.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北京市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分析试验室[J].2005,24(11):18-21. [5] 张咏,陈蕾,黄晓佳,袁东星.磁分散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水样和果汁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J].分析化学,2015,43(9):1335 -1341
[6] 常爱敏,宗栋良,梁栋,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31种农药类环境激素[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8):82 -86. [7] 李刚,液相微萃取-GC/MS法测定水中残留农药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 [8] 万译文,向荣,李小玲,等.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渔业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80-284 [9] 陈益欧,苏州市主要水体、饮用水及餐饮用具壬基酚污染状况调查及其去除方法研.[D].苏州:苏州大学.2013 [10] 张海婧,胡小键,林少彬.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5 种邻苯二甲酸酯[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14,42(9):1281-1287
[11] 郎丽,高媛媛,饮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快速检测[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5):168—169 [12] 沈登辉,陆蓓蓓,单晓梅,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2,10,2(5):248—253 [13] 惠君,蒲灵子,韩宇,张超祥等,遵义市湘江河水源水DEP和DBP污染调查,[J]遵义医学院 2011,34(5):253—252 [14] 王岙,李鱼,徐自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阿特拉津,生态环境 2006,15(6):1160-1164 作者单位:谷运娇,女,(1995-),湖南人,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在校学生。 通讯作者:刘海柏,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创新性课题(长医教[2015]15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