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开元寺导游词

  • 格式:docx
  • 大小:17.92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州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开元路中段,占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是一座宫殿式四合院建筑。据《潮州府志·寺观》记载,开元寺的前身是创建于隋唐之际的荔峰寺。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下令全国81州郡各选一大寺,以其年号命名,当时潮州就把“荔峰寺”改为“开元寺”。

整座寺院至今仍保留着唐朝的建筑格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开元寺与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梅州灵光寺并称广东四大名寺,是粤东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的美誉,于2001年7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的主要建筑分布在寺院的中轴上,由南向北依次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地藏阁和观音阁。

金刚殿建于明朝,殿内供奉着两大金刚,他们是寺院的守护神。其中一位叫做密迹金刚,传说,释迦牟尼外出传法时,经常有五百金刚随行,密迹金刚就是这五百金刚卫队长,又因为空间有限,不能把这五百金刚都摆出来,所以只能由他们的卫队长作为代表;另一位是那罗延天,传说他是印度的大力神。一般寺院的密迹金刚是开口手持金刚杵,那罗延天则是合口手持棒,而开元寺的这两大金刚都是闭口端坐、手拿金刚圈。

天王殿是我国仅存的宋代单檐歇山顶建筑,具有极高的价值。据文献记载,日本奈良东大寺佛殿的建筑式样是南宋明州建筑师陈和卿带到日本的。日本建筑史学界对这座建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它引起了日本建筑的二次革命。大佛殿完工不久后,陈和卿就去世了。临终时他留下遗言,说大佛殿是参照中国某佛殿的式样建造的,但他并没有说出具体参照哪一寺院而建。为了寻找大佛殿的“根”,中、日两国建筑界学者用了大量时间寻找,但都一无所获。直到1992年,同济大学教授陆秉杰来到潮州验证,最终把“大佛殿”的根确定开元寺的天王殿,这一发现轰动了中日两国建筑界和考古界。

天王殿在建筑上有三个特点:第一,整座建筑有32根木石结合的柱子,上面木柱,下面石柱,前后排柱子在式样上也有所不同。第二,东西两侧的山墙没有用石柱而是用砖堆砌,整个屋顶的重量完全由两侧山墙承载,这和我国传统的用柱子来承载屋顶重量又有所不同。第三,在柱子上面有层层叠叠的斗拱连接屋顶,从下往上看,这些复杂的斗拱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俗称“莲花托”。

门匾上写着“开元镇国禅寺”,这“镇国”二字不是一般寺庙可以用的,开元寺的“镇国”来源于明朝初年倭寇侵犯我国沿海地区,当时潮州城池损毁尚未修复,无法抵御。但因倭寇信佛,只敢在沿海干扰,不敢侵犯潮州,指挥俞良辅就以为开元寺能够镇境保国,请封“镇国禅寺”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弥勒佛的化身像“大肚弥勒佛”,据佛教说法,他是释迦牟尼的法定接班人。弥勒佛两边的是四大天王像,一般寺院的四大天王是有一脚翘起,而开元寺的四大天王都是四平八稳坐着的;并且一般寺院的多闻天王是手持伞的,而开元寺的多闻天王则是手托宝塔。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开元寺是“镇国禅寺”,四平八稳坐着和宝塔都含有“镇国”的意思。

来到后面的屏风,我们看到的是佛教护法天神韦驮。据说,四大天王手下各有八名神将,韦陀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一名神将,因为护法有功被列为三十二神将之首,有“三洲感应“之称。

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是开元寺的中庭,南边的两棵菩提树是50年代从厦门南普陀寺移植过来的。菩提在印度是“智慧”的意思,因此菩提树也叫“智慧树”。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了七天七夜,才大彻大悟成佛的。东西两侧的4座方形石塔,叫做“阿育王式塔”,四个塔分别代表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等“四大部洲”。北边的两座石经幢,是唐朝建寺时的原物,也是潮州现存最早的石雕作品。由于年代久远,经幢上的字已经被侵蚀得模糊不清了。

大雄宝殿是寺庙举行佛教仪式的主要场所,现在的大雄宝殿是清朝光绪年间重修的,大雄宝殿供奉的主尊佛像是释迦牟尼,也叫做“如来佛”。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佛教的基础教义是“四谛”——“苦、集、灭、道”。

东边这位手托小塔的佛祖是东方琉璃世界教主,叫做“清灾消炎药佛师”。据说,常念他的佛号就能够消灾去病。右边这位手托莲台的佛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叫做“阿弥陀佛”。据说,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来世降生在极乐世界的法门之一。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据说,他们已经不入涅槃,永驻人间,弘扬佛法。

在释迦牟尼的背面是“飘海观音”,其左右两侧分别是侨陈如和优波离两位尊者,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据说,侨陈如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在鹿野苑的第一个弟子,因此被尊称为“比丘第一”;而优波离则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中,对佛教戒律理解得最好,并能自觉遵守的,因此释迦牟尼让他负责佛教戒律工作。

藏经楼里珍藏着开元寺一千多年以来的珍贵文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开元寺的镇寺之宝——清朝乾隆皇帝钦赐的雍正版《大藏经》,这部《大藏经》刻于雍正十三年,当时一共刻了10部,先后颁给全国十大寺院收藏,用汉、满、藏、蒙四种文字刊行,由此可以看出开元寺在中国佛寺中的地位。

地藏阁里供奉的是地藏菩萨和十大阎王。门口有一块匾额写着“莫不尊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尊重父母双亲才是真正的行孝”。在地藏阁正面端坐的就是地藏菩萨,据说,他曾经为救其母脱离地狱之苦,发下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人们也把他称为“大愿菩萨”,其左右两侧分别是十大阎罗,他们是地狱的统治者。

观音阁里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我们现在看到的观音是一位女性形象,其实菩萨是金刚之身,没有性别之分的。在南朝后,为了方便妇女供奉和更好的体现大慈大悲 产生了女身观世音像。其左右两侧供奉的是18尊观世音的化身像。

据说,因为每个人对佛理的接受程度不同,为了度化众生,示现“三十二应化”形象。在观音阁内供奉的18尊化身像就是“三十二应化像”中的十八种。一般寺院的观音阁要么供奉观世音“三十二应化像”,要么供奉其中一尊或几尊,而开元寺的观音阁供奉的18化身像,在全国可能就只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