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模糊综合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语是对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旨在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以下是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语,共计____字:一、教学态度与责任心1. 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态度端正,责任心强,对学生负责,尽心尽力地教学。
2. 对待学生的问题耐心解答,乐于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表现出较高的教学热情和耐心。
3.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二、教学内容设计与准备1. 教学内容合理有序,教材解读准确到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2. 教师认真备课,充分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素材和工具,使课堂更加丰富和生动。
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讲解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四、教学评价与激励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重视作业、考试和实践课程。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公正客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及时对学生作业和考试进行批改和评价,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
五、师德与道德教育1. 教师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了良好的师德榜样,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2. 教师注重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素养。
3. 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六、学生评价与学术成果1. 学生普遍对这位教师的教学表示满意,认为教师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
2. 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学习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证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广东金融学院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曾彬2. 曾庆达3. 陈佳玲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 2013 年8 月 22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高校学生评教系统改进的研究摘要本文是研究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评价教师的评价系统问题,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十项指标的权值,并给出了一个新的评教分数的计分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本文亮点在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数学模型。
首先,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充分考虑每个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并把贡献按权值进行分配;通过层次分析法中的归一化处理,得到两两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的定量描述,从而解决不同指标间的差异。
其次建立模糊综合评教模型,输入一组专家(同学)的模糊评价,通过最大隶属度原则把模糊评价输出为综合评价。
最后本文在难易程度不同的课程下(在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下进行评价),得出同一教师的综合评价,发现其在不同课程下的综合评价均相同。
于是得出结论,该模型的确能解决不同课程难易程度带来的对总体评教的影响。
因为一个教师的综合教学质量并不应该在不同的课程下得到变化较大的评教。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教学评教体系研究作者:程媛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29期摘要:教师课堂教学评教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教学评教模型的多因素性和评价因素的模糊性,如何建立一个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体系仍然是一个难点问题。
该文基于教学评价的模糊性,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从而为构建一个科学公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模型。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560-03在过去的几十年随着扩招我国的高校发展迅速,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得到保障,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和模糊性,使得评教的结果不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如何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们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一个有效地教学评价模型,对解决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评价的工作,提高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理论是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L.A.zadeh教授于1965年创立的模糊集合理论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模糊集合理论、模糊逻辑、模糊推理和模糊控制等方面。
至今,模糊理论的发展已经历了三十多年,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模糊理论的研究和成果涉及工程科技、社会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基于模糊理论,对现实世界中的评价事物进行定量化,从而做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首先要收集准备评价的主要因素和评价等级,其次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建立模糊的数学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收集评价指标U={U1,U2,……Un}和合理的评语集:V={V1,V2,V3,……Vn}。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评价方法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客观性,并进而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积极性。
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到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工作中,有利于解决评价过程中遇到的指标模糊、难以量化等难题,本研究还进一步结合实例就这一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效果模糊综合评价
一、开展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模糊综合评价的意义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学校竞争力的高低。
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高校开展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估,有利于切实了解教学质量,明确教学改革方向。
当前,各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活动已经广泛展开,评价方式也逐渐
多样化,但在实际的教学效果评估工作中,由于课堂教学效果受多
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了评价工作本身的复杂性。
同时部分高校存在评估工作过于片面、流于形式等问题,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评估工作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促进作用。
出现这些问题的因素之一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案,缺乏完善的评价理论作为指导。
科学、客观的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有必要引入新的评价工具。
美国学者堪纳斯曾指出,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种因素的问题,我们无法用单一的心理学、社会学等来进行解释,而需要综合多种学科来进行分析。
因此,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复
杂的、系统性问题,而模糊综合评估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估法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现实中广泛存在的那些模糊的、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定量化,从而做出相对客观的、正确的、符合实际的评价,进而解决具有模糊性的实际问题。
开展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估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理论方面,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到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工作中,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案,有利于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效果评估理论,促进评估工作更加科学、客观。
实践方面,评估方法的有效运用,对于促进评估工作的科学、全面、系统开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评估结果的真实有效也将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评价所特有的监督、调控、导向、激励等功能的发挥,在促进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以及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等方面也将同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现有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分析
有关教学效果评估,国外有两种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一是meeth,l ·r.所提出的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把授课质量区别为授课过程的媒介指标(共12项)和授课效果的终极指标(共9项)。
二是前苏联教育家babansky所提出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根据以下九个方面构建指标内容:对学科的了解;评定知识、技能和技巧质量的技能;制定工作计划的技能;有效完成计划的技能;形成对学科的兴趣的技能;实现学科之间的联系;以个别方式对待学生;形成学生
的一般学习技能和技巧;对学生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了解。
国内高校课堂在教学效果评估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赵慧(2004)以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培训班试验为个案,就课堂评估技术在国内高校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课堂评估技术能很好的反馈教学效果,课堂评估的经常性使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柴志贤、邱风(2007)以2006年杭州部分高校所开设的课程为分析样本,较系统的研究了高校本科教学中若干要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教师的教龄、教学基本素质、教学责任心以及科研水平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而教师的性别、教学班级的大小等对教学效果无显著影响。
罗洪程(2008)的研究支持,由于普通高校教学评估属于社会人文系统工程的范畴,其所要评估的是一个复杂的教学工作系统,其特点之一是存在许多相互影响的因素,各因素之间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因果关系,另外随着系统的复杂性的增加,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也增加,因此有必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高校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
以上研究为本论文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与借鉴。
但总体看来,评估方法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好的实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本项目旨在通过建立高校教学效果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加以应用分析,为促进高校教学效果评估方法的进一步科学化做出积极贡献。
三、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原理(白俊思,2006),将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高
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设计:首先,确定具体的评估等级体系
结构;其次,确定等级集合,以判断评估对象和评估因素的等级归属。
第三,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具体方法是通过逐个对被评项目从单个因素上按评估标准进行量化,确定从单因素来看被评估项目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进而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第四,确定评估因素的模糊权向量,并利用合成算子将模糊全向量与各被评估事物的模糊关系矩阵合成,得到各被评估对象的模糊综合评估结果向量。
第五,对模糊综合评估结果向量进行分析,最后得到被评估对象的
综合评估评语等级数值集合。
本研究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如下评价:
(一) 确定以下7种因素作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案编写、教学内容、语言语态、板书、教学方法、课时利用、课堂秩序。
用以下符号表征:
由评价专家给出的权重为
w={0.15,0.2,0.1,0.1,0.2,0.1,0.15}
(二) 确定评价尺度等级集合
评价尺度集v={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
={0.9,0.8,0.7,0.6,0.1}
(三)现邀请9位专家对教师a进行评价,用打分的办法对该教师上的一堂课给出的评判矩阵为:
r=0.670.330 0 00 0.890.110 00 0.440.440.1200 0
0.780.2200.560.33 0.11000 0.56 0.44000 0.78 0.2200
(四)计算综合评价向量
b=wor=(0.2125,0.5105,0.243,0.034,0)
(五)对模糊综合评估结果向量进行分析。
教师a的优先度为: n1=(0.2125,0.5105,0.243,0.034,0)*(0.9,0.8,0.7,0.6,0.1)t =0.79015
进而可以通过对多位教师重复进行以上计算,则可得到多位教师的优先度数值,并可以就数值大小进行排序,从而可得到所考察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排序,以此作为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参考依据。
四、结论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模糊的、难以量化的因素,从而会对于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引入,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可以促进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客观的进行。
而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教师评价展开的实证研究,更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赵慧.课堂评估——一种改进高校教与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4(5),54-55.
2、罗洪程.适合普通高校教学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设计[j].
科技资讯,2008(15),203-204.
3、白俊思.系统工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230-206. *本研究为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
号:2008jg063。
(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