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值税不予抵扣项目

增值税不予抵扣项目

增值税不予抵扣项目
增值税不予抵扣项目

1、不予抵扣项目的内容

(1)购进固定资产;

(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第一种情况:进项转出金额=损失金额×适用税率

第二种情况:进项转出金额=损失金额/(1-扣除率)×扣除率

(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库存商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7)其他(不合格票据、邮寄费)。

2、会计处理方法

(1)购入货物时即能认定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直接计入购入货物及接受劳务的成本,而不必“先抵扣,后作进项税额转出”。

(2)购买货物时不能直接认定其进项税额能否抵扣的,可根据扣税凭证先抵扣,待发生不予抵扣项目时,再作进项税额转出,即“先抵、后转”。

3、核算举例

【例1】某企业6月份购入小轿车一辆(厂部办公用)并投入使用,取得销货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万元,税额3.4万元,以转账支票付讫,手续已办妥。

(1)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23.4万元

贷:银行存款23.4万元

(2)纳税审查

假设该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2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万元

贷:银行存款23.4万元

假设该企业固定资产净残值率5%,按规定使用5年,并以20万元按规定计提了折旧。

◆存在问题:1)增值税不予抵扣;2)少计固定资产成本3.4万元;3)少计提折旧3230元,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调账方法:

借:固定资产 3.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

当年补提折旧=34000×(1-5%)÷5÷12×6=3230(元)

借:管理费用(本年利润、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年度)3230

贷:累计折旧3230

◆对涉税的影响:1)补缴增值税3.4万元;2)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230元。

【例2】某家具有限责任公司(一般纳税人)6月份购入生产用设备10台,取得的防

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税合计金额为58.5万元,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以银行存款支付,运回等待安装。

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原材料2万元,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安装完毕投入使用。

(1)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58.5万元

贷:银行存款58.5万元

借:在建工程 2.34万元

贷:原材料2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0.34万元

借:固定资产60.84万元

贷:在建工程60.84万元

【例3】某酒厂(一般纳税人)6月份由于水灾损失从某农场收购的玉米87万元;

并损失自产白酒若干,其实际成本为300万元,成本扣除率为60%,税金扣除率为12%。

◇会计处理:

①损失玉米的会计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损失金额÷(1-扣除率)×扣除率=87÷(1-13%)×13%=13(万元)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00万元

贷:原材料87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万元

②损失白酒的会计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300×60%×12%=21.6(万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21.6万元

贷:库存商品3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1.6万元

注:假设损失自产白酒实际成本为300万元,其中:税率为17%的原材料占20%;从粮站收购的玉米占25%;从农场收购的高粱占30%;运费占5%。则:

进项税额转出=300×20%×17%+300×25%×13%+300×30%÷(1-13%)×13%

+300×5%÷(1-7%)×7%=10.2+9.75+13.45+1.13=34.53(万元)

③经税务机关及有关部门批准后转销

借:营业外支出421.6万元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21.6万元

◇纳税申报:P113/115

◇纳税审查:

设定1、假设该酒厂从某农场收购的玉米由于水灾损失87万元,财产损失未经税务机关审批,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87万元

贷:原材料87万元

●存在问题:1)进项税额转出13万元;2)调增纳税所得额87万元;3)会计上挂账。

●调账方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00万元

贷:管理费用(本年利润、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7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万元

●对涉税的影响:

应补交增值税13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7万元。

设定2、假设企业会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98.31万元

贷:原材料87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1.31万元

经税务机关批准

借:管理费用98.31万元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98.31万元

●存在问题:1)进项税额转出1.69万元;2)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69万元。

●调账方法:

借:管理费用(本年利润、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69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69万元

●对涉税的影响:

应补交增值税1.69万元;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69万元。

【例4】某机械厂办公室6月外购传真机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3000元,增值税510元,使用年限为5年,不考虑净残值。

(1)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3510

贷:银行存款3510

会计上按月计提折旧=3510÷5÷12=58.5元

借:管理费用58.5

贷:累计折旧58.5

注:按照税法月计提折旧=3510×(1-5%)÷5÷12=55.58元

年终汇算清缴,应调增纳税所得额=(58.5-55.58)×6=17.52(元)

(2)纳税申报:P113

(3)纳税审查:

设定1、假设该企业6月份购进时,会计处理为:

借:低值易耗品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

贷:银行存款3510

借:管理费用3000

贷:低值易耗品3000

◎存在问题:

1)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并补提折旧;

2)补缴增值税510元;

3)调增纳税所得额2649元

◎调账方法:

假设年底纳税审查

借:固定资产3510

贷:本年利润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

借:本年利润351

贷:累计折旧351

(6个月折旧58.5×6=351)

或:借:固定资产3510

贷:本年利润264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

累计折旧351

注:年终汇算清缴,应调增纳税所得额=(58.5-55.58)×6=17.52(元)

【例5】某机械厂职工食堂及浴池领用生产用煤炭4吨,煤炭不含税单价500元。企业会计处理为:

设定1、

借:管理费用2000

贷:原材料2000

存在问题:1)进项税额转出260元;2)调增纳税所得额2000元;3)会计科目用错。

调账方法: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2260

贷:管理费用(本年利润、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60

对涉税的影响:

企业应补交增值税26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0元。

设定2、假设企业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2340

贷:原材料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

存在问题:转出税率为13%,不是17%。

调账方法: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80(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0(红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