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游牧民族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呼伦贝尔市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游牧文化对生态环境
保护的重要意义
李福震、吴志坚
呼伦贝尔市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021100
摘要:内蒙古高原的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游牧文化是千百年来草原生态环境得以较好保存下来、未遭到明显人为破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重要的世界民族文化遗产,本文就呼伦贝尔市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传统游牧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及今后发展方向作一简要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保护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
一、呼伦贝尔市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传统游牧文化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南部,处于大兴安岭山地森林向呼伦贝尔草原的过渡带和草甸草原向典型草原的过渡带,集森林、草原、湿地于一体,总面积3568.48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N48010′-48057′;E118048′-119045。保护区内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以鄂温克族、蒙古族(包括布利亚特蒙古族)、达斡尔族为主,人口4600人。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辉河流域是鄂温克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清代将居住于布特哈地区(今嫩江流域)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统称为索伦部,1732年清廷将原本居住于布特哈地区的3000名索伦部官兵迁于呼伦贝尔驻防,其后裔既现在居住于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锡尼河镇是布利亚特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布利亚特部是蒙古的一个古老部落,其先民一直在贝加尔湖活动,17世纪后在贝加尔湖至额尔古纳河流域游牧,俄国十月革命后遭受迫害,1918年后部分布利亚特人陆续迁入呼伦贝尔地区,被安置于今锡尼河地区生活至今。保护区内有约100人的布利亚特蒙古族生活。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保护区内的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族一直保持着传统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在一定区域内逐水草而居,不在一个地方进行长时间的放牧,使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根据自然规律和草场承载能力,控制牲畜头数,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因为进行游牧生活,他们的居所为简单实用的蒙古包,既利于搬迁也客观上的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扎包时不对草地进行挖掘,直接将围栅扎在草地上,上面覆以毡布、皮毛等,里面摆放一些简单的生活器具,这样一旦搬迁后草地植被将很快得到恢复。传统游牧生活基本不产生垃圾,燃料以晒干的牛羊粪便为主。处理生活垃圾时,先挖一土坑,将草皮放置一边,生活垃圾埋于坑内,搬迁时再将原有草皮覆盖其上。他们崇尚自然、珍爱生灵,十分注重保护树木、水源,极少进行渔猎等活动,特别是不打鸟,也不捡鸟蛋。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族多信仰原始萨满教或喇嘛教,这也使他们保持着一种崇敬自然、关爱生灵的原始生态观。
二、游牧文化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千百年以来,北部草原生态与游牧文化和谐共生. 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集体游牧的生活方式,使草原在四季能够得到恢复和休息。正是这种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才使得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草原得以较好的保存。由于地质和气候方面的原因,中国北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这里的草原地表腐殖质土层厚度仅为20—30㎝,其下为沙土层。年降雨量仅为30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90天,春秋季多大风,大风天数60天。在这种地质、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土层裸露后,将会很快沙化。因此,这里不适宜进行农耕生产,而适宜进行畜牧业生产。例如科尔沁草原由于上世纪现代农耕的发展而导致40%的草场退化,荒漠化土地超过5.3万平方公里,且以每年2%的速度向外扩张。而强度过大
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也会对草原造成破坏,因此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是最适宜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一种生产方式。同时,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在燃料取材、垃圾处理、牲畜数量控制等方面对现代的环境保护也都有一定的借鉴。特别是在能源紧张、温室效应剧增的今天,这种以牛羊粪便作为燃料的方式仍应继续沿用,为人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作出贡献。这种量草而畜、注重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游牧文化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辉河自然保护区内传统游牧文化面临的威胁
传统游牧文化正在遭受着消失的威胁。随着人口数量增加,经济、医疗卫生、教育等的不断发展,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渐渐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因此在我国产生了“游牧文化落后论”的理论,并以此理论对内蒙古牧区进行改造, 主要采用定居模式改变过去传统的游牧模式。1984年,国家将草原承包给各牧户经营,因此集体游牧生产方式消失了。集体草场被划分到户承包经营,牧民们只能在固定的草场上进行放牧,一般分为打草场和放牧场两个部分,夏季进行放牧,冬季打草进行棚圈饲养,使得草原得不到休息,大面积退化。2002年,国家实行“围栏封育”,目的是使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围栏的打草场得到较好保护,但是固有载畜量没有变化,因此放牧场牲畜头数严重超载,使得放牧场草原退化、沙化加重。同时草原到处是铁丝网围栏,动物通道被阻断,生物多样性下降,对草原病虫害、鼠害的频发也有一定影响。
20世纪90年代,在地方性粮食自给决策思想指导下,在市场经济利润原则驱使下,看准粮食生产有利可图的耕地“开发者”们蜂拥而至,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呼伦贝尔草原兴起了种地热,大面积的优良草场被开垦为农田。但是由于大风、干旱、土层薄等气候、土壤条件影响,土壤墒情、肥力等逐年下降,经过几年的开垦便遭委弃,弃耕地不能很快地恢复原有植被,导致草原日益退化、沙化。至1997年,鄂温克旗开垦草原面积已达5.69万公顷。1997年后,由于干旱和土地肥力下降,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粮价又下滑,经营者几乎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加之政府已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草原上开垦的耕地这才开始缩减,但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一时难以消失。
鄂温克旗矿产资源丰富,广袤的草原下都是埋层较浅的煤炭和石油,在鄂温克旗就驻有伊敏煤电公、大雁煤业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近年来不断有矿产部门进入保护区内进行勘探煤炭、石油资源等活动,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进行正式开采。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将不可避免的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对传统游牧文化造成冲击。
以上情况在辉河自然保护区也都有存在,传统游牧方式被改变,保护区内草原生态环境在逐渐恶化,优良牧草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地第一性生产力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游牧文化也面临严重威胁。
四、保护好辉河自然保护区内的传统游牧文化,实现生态保护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
草原生态学家刘书润说:“内蒙古草原天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千万年演化形成的,它记载着这里的过去、现在、预示着未来,它是不可改造,不可搬迁,不能进口,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游牧是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最佳适应。因为游牧不会给草原施加太大压力。”但是经过多年的我国人为的对于传统游牧生态生活方式的改造,我们来看没有游牧的草原是否恢复健康了?一些牧民的草场被开垦成为农田,草皮破坏后,风沙日益严重。一些河流被拦截成为水库,草原的湿地大量消失,地下水资源短缺,草原变的越来越干旱。一些牧民的草场被矿山侵占了,环境被污染了。厂矿建设不规范, 产生了工业污染。草原得不到休息,大面积退化。我们目睹着40年前后草原的变化,以及游牧文化在中国逐渐消亡。如何保护好辉河保护区内的传统游牧文化,实现生态保护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今后我们要面临的主要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游牧文化的保护: